搜索
发表于 2019-11-28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学前到底应不应该认字?如果要认字怎么认?
★PART ONE 认字的好处有哪些
提升小朋友的自信
你有没有忽悠过你们家不认字的小娃呢?在娃不认字之前的某天,我们家队友开了一瓶雪碧,娃想喝,队友立马指着雪碧说,这两个字叫啤酒,是苦的,小朋友不能喝,不然你尝尝?然后喝了一口,做出龇牙咧嘴状,娃后面知道可能是爸爸骗她,但是她没有证据,只能被骗。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小朋友作为一个“文盲”,在成人生活中是有很多困难的,一方面我们大人会拿这个作为借口忽悠小孩,另一方面出去上厕所都不认识男女,去超市买好吃的也不认识都是什么。
所以如果一个小朋友认字,那么他的自信心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想吃什么再也不能被忽悠了,出门还能认识路标,而且还能收获偶遇大爷大妈的赞扬。收获赞扬这种事娃经历过多次,在火车上,在地铁上,在商场里,这又正循环了她认字的愿望。她会觉得自己很棒。
为日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储备事实性知识
一提起认字和其他科目的学习,很多家长都会持这样一种观点:现在的时代发展多么快,知识可能过几年就过时了,我们是想培养孩子们的“能力”,根本不需要,也没必要教给孩子们事实性的知识。
而事情的真相并不是这样,在美国丹尼尔·T·威林厄姆(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美国心理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以大脑为基础的学习和记忆)的著作《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中,作者明确提出:事实性知识要先于技能。事实性知识不仅要教,而且要在注重技能的环境里,越早教越好。缜密的思考需要了解事实,不止是因为需要有一些事情去思考。
当然,家长们希望培养孩子的推力和解决问题的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单纯的记忆枯燥的事实性知识肯定是不够的,但是想要凭空让孩子拥有分析能力或者归纳能力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希望孩子掌握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是需要全面的事实性知识支撑的。认字就是一种很重要的事实性知识。
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认字也是非常基础的事实性知识,不管是后期的音乐启蒙、讲故事比赛、数学启蒙,都离不开认字。举个例子:音乐启蒙,有学唱环节,不认识字学唱歌和认识字学唱歌还是不一样的。思维启蒙,有读题环节,不认识字家长读题,和小朋友自己读题自己做,有本质的区别,尽早自己读题,就可以了解小朋友思维的真实水平,为思维训练做准备。
提早认字不是破坏想象力的元凶,不合理的认字方法才是
回到各大妈妈群讨论过的经典问题,提早认字会不会破坏想象力?答案是不会,而真正破坏亲子关系,破坏想象力的,是不合理的学习方式。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提早认字不会破坏想象力?
大家之所以会觉得认字破坏想象力有道理,是因为大家对想象力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并不了解,曾经我也被这个观点骗了,直到我后来研究了人脑是如何学习的。才发现其实这个观点很好反驳。大家只要反向思考一下,不论什么时候,这个世界上最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是什么人?是一个真正的文盲还是一肚子学问在学术前沿的科学家?毫无疑问是那些科学家。想象力不是无水之源,不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人在白纸上作画,而是在这个专业掌握了大量专业知识,工作和理解了很久以后的专家,才能引领专业的发展,才是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改变世界。
举个音乐家的例子,那些有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啊,莫扎特啊,都创作出了特别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但是这些人,哪个不是从小接受专业训练的?哪个不是从小学音乐的?都是经过了长久而严苛的专业训练以后,才能去做想象和创造这么高端的东西。而换一个音乐文盲可以吗?
再举一个我们家长陪孩子搭乐高的例子。很多妈妈,应该会有跟我一样的困扰,面对这一堆乐高,我根本就不会搭啊,怎么人家能搭那么好,那么有创造力?实际上的答案也很明显,那是因为我们没学过搭乐高,专业水平为0,所以根本就创造不出来作品。
而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可以很明显的得出答案了,认字作为认识世界的基础环节,根本不会破坏什么想象力,而且我们中国字是象形文字,本来就是画。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不合理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首先给大家做一个小科普,就是学前孩子学习的三种模式。分别为:自然活动-非正式活动-结构化活动
01
自然活动
自然活动是儿童和环境发生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萌发的。比如,娃在吃橘子,她说,妈妈我吃了2个橘子了。自然活动就是孩子自己的探索。
02
非正式活动
非正式活动中,儿童是主角。作用的三方为儿童、环境和成人三者。是成人在儿童的自然学习过程中引发的,不是事先计划好的活动。比如:你带娃去医院,给娃介绍就医的流程,挂号-看病-缴费-拿药。孩子在盯着路牌看的时候告诉孩子这是XX路。娃在玩儿乐高积木,你告诉娃,这是红色的,这是绿色的。非正式活动就是我们常说的启蒙。
03
结构化活动
结构化活动的主角就是成人了,作用的三方是成人、儿童、环境三者。结构化活动就是预先计划好的教学和活动。这个就不用说了,这叫学习。
从年龄的角度说:
自然活动(探索)从0岁开始,一般是0-2岁的主要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学前特别重要的方式,也是鸡娃家长常说的留白时间。一定要留出时间让娃自由自在的探索和想象,让子弹飞一会。
非正式活动(启蒙)从1-2岁开始,一直到学前,小低阶段,这是我们家长和孩子形成良好亲子关系,同时给娃“鸡血”的主要方式。我们要抓住一切帮孩子启蒙,启蒙数学,启蒙阅读,启蒙英语,启蒙生活常识,启蒙人际交往。这些都没问题的。举个例子:英语启蒙的时候,我们一定是用这个方式来做的。提供孩子可理解的书,随便读,叫启蒙。如果让孩子按照顺序读,不复述不算过,这就叫学习。在英语启蒙阶段,一定一定都是启蒙,不是学习。
结构化活动(学习)一定不是学前阶段的主要活动,而且一定是大一些的孩子才可以使用的。同时在使用的时候,时间一定要短。比如我现在给娃做的学习,每天就一项。之前认四五快读的时候,就是用5-10分钟时间过一下四五快读的生字。现在是英文sight words,每天1分钟过一页。
很多文章中所谓的提前认字的各种危害,其实是偷换了概念,不是认字本身有危害,而是有些家长没有掌握好三种学习方法的比例,人为的降低了前两者学习的比重,提前大量采用结构化活动的危害。这种提前、大量的结构化活动,才是导致破坏想象力、三年级现象、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由于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去提前压榨孩子,不给孩子留白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对生活没有观察,对生活缺乏起码的认知经验。采用传统家长说教式的教学,不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丧失了对家长的信任和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
从被动输入转变到主动输入
认字给小朋友打开了主动学习的大门,她眼里的世界不再变的那么不可理解了。不认字之前,娃只能坐着听你读书,都是你被动灌输。认字以后,娃可以自己主动翻书,外出也可以自己主动吸收知识,吸收知识速度明显加快了。比如很多小朋友走路都会对路牌感兴趣,认字以后,娃就会问我,妈妈,你看那里有个XXX路。另外,入园以后,也会有什么讲故事比赛啊,朗诵比赛啊,认字的小朋友就会有特别明显的优势,不认字的话,只能靠听再背,认字就可以看着稿子背了。
★PART TWO 认字前要掌握的很重要的几个观点
没有所谓的等待认字敏感期,家长的提前触碰就会给孩子制造敏感期
很多人都会说,哎呀,我的孩子有认字敏感期,到时候娃自己就要认字了,确实有这样的孩子,比例呢,不大,并且可能在五六岁才会有,时间也略晚。
也有很多人说,哎呀,我没刻意教过孩子认字啊,孩子不知道怎么就认字了,确实也有这样的孩子,对文字特别敏感,家长给读书,孩子自己就看字,这样的孩子占比呢,更少,没有百里挑一也千里挑一吧(对鸡血群样本观察统计,并不准确)
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一方面有孩子自己的天性,比如小男孩喜欢汽车恐龙等,另外也在家长的引导,家长对什么有兴趣,娃自然也会跟过去。家长有意识的通过玩儿引导,时间长了孩子自己就会对这个感兴趣,家长完全可以人为的制造认字的敏感期,其实就是对认字感兴趣的一个阶段。
不以阅读为目的的认字就是耍流氓
认字就是为了阅读,为了阅读,为了阅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字卡认识了几千,读文章读不出来,那这个认字就是失败的认字。只有能读懂在文中的字,并且能理解文章的意思,才是认字的目标。
认字就是机械枯燥的,家长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是前期一些有意思的辅助很重要
我们汉字是象形文字,汉字的发音和字型没有什么关系,不能和英语一样,因为发音和字母有关系,所以可以通过自然拼读的方法去学习,有规律可循。所以小朋友认汉字,除了某一些可以用画的模式去讲,说白了就是死记硬背。这个过程一定是枯燥的,小朋友接受起来一定有各种问题,一定会反复闹情绪,这些都是太正常不过的了。当然,对于特别低龄来说,我们前期可以有意识的搭一些脚手架给孩子,做做游戏,让孩子接触接触,孩子在后面的系统认字过程中发现了自己之前认识的字,会特别有成就感。
★PART THREE低龄认字前的准备工作
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的亲子阅读
阅读是认字的起点也是认字的目的,阅读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说。
孩子可以明白这个叫字
有一次我看了一个朋友给我发过来的他的孩子的视频,那个小男孩不到1岁,已经能把所有的汽车车标都指认对了,但是其实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
认字特别早也存在这个问题,孩子不明白这个是字,无法把认字和读书联系起来,那么这样还是没意义的。
孩子的中文理解力能够达到支撑认识1000字的水平,可以理解掌握1000字的意思
两个为什么?
第一,为什么是1000字?
因为1000字水平表示孩子可以读懂低年龄常见的读物,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认字在800左右,到二年级就有1500字了,有了1500字,基本上低龄啥书都能自己读了,但是有了1000字,娃就能读很多书了,娃就可以自己迭代自己认字到1500。家长可以在读完一本书之后问孩子几个问题看看孩子能不能理解这个书讲的什么意思,基本能理解就表示理解力达到了。
第二,为什么不达到这个水平别认字?
因为认字是为了读书,这是为了保证,孩子认识了这1000个字,就能理解这1000字表达的意思,不然你认知不到1000,自己读不了书,就算认识了1000字,还不理解啥意思,也没用。
当然这个程度并不难达到,只要坚持亲子阅读,小孩子很容易就达到这个水平了。
★PART FOUR 一个尽量母慈子孝的认字路径
0-100通过初步兴趣火速冲击
通过前面讲的低龄认字前的准备工作,孩子们会通过亲妈对认字的兴趣,获得自己对认字的兴趣,这时候最好亲妈还能来点欲扬先抑,比如在超市遇到娃爱吃的巧克力,故作神秘的告诉娃,你知道这上面写的什么口味吗?等你认字了就能自己挑口味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诱惑大法,勾起了娃对认字的兴趣,拿捏一段时间火候,娃对认字有点跃跃欲试了,那么就请老母亲奉上一本,四五快读第一册(或者干脆点,直接上小学一年级课本,重要的不是具体哪套书,而是一套成体系的教材就够了),告诉娃,现在我们要进入识字课堂了哦,每天最多只能学一课哦,你和你的毛绒小熊做好准备一起上课了吗?比比赛看谁认得快。
总结路径:前期激发兴趣-故意拿捏-通过课堂模式火速冲击第一册。
因为第一册的字比较简单,一般娃都可以快速冲击过第一册,甚至第二册。
100-300 通过游戏尽量无痛介入
这个阶段,娃少了上课的新鲜感刺激,发现每天都要学认字很痛苦,会各种撂挑子不肯干,而这个阶段因为认识的字太少,也无法实现自己读一本小书的目的,所以也不能在阅读成就感上做文章。最适合这个阶段的认字办法就是,游戏介入,最适合这个阶段的认字拓展就是,主题式认字。这个阶段,字卡+挂袋+老母亲的脑洞就是关键词。
各类字卡游戏:字卡套圈,字卡连连看,字卡钓鱼,字卡火车,字卡保龄球,都可以玩儿起来。
挂袋可以配合成为主题认字的利器:一句话日记认字、家人名字认字、幼儿园小朋友名字认字、动物主题认字、恐龙主题认字、汽车主题认字,娃最喜欢的歌名认字,把一切娃感兴趣的主题叠加认字就对了。
总结路径:老母亲一定要有发现娃兴趣点的眼光,各路游戏大法和各种主题配合-不强求全认识,认识一个算一个。
TIPS: 通过这个阶段的积累,娃不止认识了四五快读上的字,可能还认识很多超范围的字,这些字在后面的学习中如果遇到,娃提前认识了,特别能提升娃的自信。
file:///C:/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1.jpg
300-600 通过自制书提升兴趣
有了300字打底,自制书就可以上了,自制书短,字做的超级大,文字简单,读起来没有压力,而且成就感很强,老母亲这时候要发挥卖力宣传的作用,不断秀娃给亲朋好友看,在外面遇到各种路牌标志店名,也要给娃机会,不遗余力的主动秀娃,在家再配合四五快读四、五、六册,认字量一定能有一个小的飞跃。要知道,1年级全学完也就只有六七百字呢。达到这个程度,可以说上学基本没有压力了。
总结路径:找合适的书自读-提升成就感-在阅读中继续认字
600+ 在阅读中持续认字
有了这600字打底,就可以长舒一口气了,继续配合适合难度的书和挂袋主题,娃就可越阅读越长,越读内容越多,逐渐走入正循环。
★PART FIVE认字成功几个关键点
摆正认识,每天坚持
一旦打算开启认字,就要每天坚持,如果没做好准备,完全可以先不开始,因为孩子越大,认字越轻松。孩子是没什么毅力的,只有妈妈坚持,孩子才能坚持。
认字枯燥是本质,家长搭的脚手架越好,过程能轻松
但是孩子太小,鸡飞狗跳是难免的,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个阵营,充分理解孩子。
认字的事情要每天做,但是认字的正确率永远都不问
孩子的认字就是要反复的滚,反复的过的,很多字,今天认识,明天又忘了,后天又认识了,永远不要纠结认识了几个字,几个字反复学了100遍还是记不住这种问题,天下孩子一般黑,反正只要坚持搞,过几个月一定都认识的。认字最重要的不是正确率,是你给娃的复现率。复现率越高,娃就能认识,一定不要纠结正确率,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复现率。
认字的时候脑洞一定要大,抓住孩子的任何兴趣都可以认字
比如今天孩子喜欢一首歌,那么好,我把歌词打印下来让娃学唱,不知不觉就可能认识一个字。明天带孩子去超市,孩子喜欢吃什么都可以让孩子认一下。这种不知不觉的积累往往最有效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9-11-28 17:3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从读书开始
发表于 2019-11-28 17:5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楼主原文:大家只要反向思考一下,不论什么时候,这个世界上最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是什么人?是一个真正的文盲还是一肚子学问在学术前沿的科学家?毫无疑问是那些科学家。

———————

这个例子只能证明认字比不认字好。怎么就得出提早认字好这个结论了?后面那些例子也是一样。
逻辑不通。
发表于 2019-11-28 19:3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提前认字就可以提前阅读吧,读书多了自然就有货了,毕竟自己看书的速度比亲子阅读还是快不少的~
发表于 2019-11-28 19:5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认是肯定要认的
发表于 2019-11-28 20:4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顺其自然吧,感觉学前认字也不用太刻意
发表于 2019-11-28 21:3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过来人告诉你,一定要认字
发表于 2019-11-28 21:3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要认字的,提前阅读终身受益。推荐四五快读,循序渐进地系统识字。
发表于 2019-11-28 21:5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一定,我家娃就不教
发表于 2019-11-28 22:4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感觉认字比学拼音重要的多,拼音也就一年级,二年级用用有后面基本就不怎么用了
发表于 2019-11-29 08:2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认字一定要认,我现在正处于认字水深火热之中
发表于 2019-11-29 09:2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不知道文章作者是否有孩子。是否做过相关实验。我们家两个孩子,大宝三岁就主动认字,中间一直没主动教他识字,都是在生活和学校自己积累认字的,他读绘本看字多,读图少,对图表达的内涵领悟不够深,但好处是也挺多的。小宝不爱认字,喜欢看图,一般没给他读绘本,他自己看图就能看懂五六成,而且会顺着图片去思考问题。所以说早认字也是有利弊的。
发表于 2019-11-29 09:2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aysue1218 发表于 2019-11-29 09:20
我不知道文章作者是否有孩子。是否做过相关实验。我们家两个孩子,大宝三岁就主动认字,中间一直没主动教他识字,都是在生活和学校自己积累认字的,他读绘本看字多,读图少,对图表达的内涵领悟不够深,但好处是也挺多的。小宝不爱认字,喜欢看图,一般没给他读绘本,他自己看图就能看懂五六成,而且会顺着图片去思考问题。所以说早认字也是有利弊的。

我们跟你们二宝一样。。我是屏到快5岁开始教认字的,现在四五刷完了,可她还是喜欢看图,我本来有点捉急,被你一说释然了好像娃看图能力思维能力是还不错
发表于 2019-11-29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欢迎来到千帆~
发表于 2020-3-14 13:2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认字的方式很棒,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6-12 11:31 , Processed in 0.047870 second(s), 1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