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15-3-17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撰文:冯志刚,上海中学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徐汇区拔尖人才,华东师大版自主招生丛书编委会委员。)
  高中为什么要实行自主招生?时至今日,到了必须要思考甚至反思的时候。
  促使我们思考或反思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这些年来不少家长和考生对于高中自主招生存在着一些误解。比如,有家长认为,高中自主招生就是为竞赛生或学科特长生而设的。这种观点发展到极致,往往就变成只要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科竞赛中有奖,高中自主招生就没理由不给考试机会、不“降格以求”。
  其二,高中自主招生,这两年不少学校的招生名额有小幅增量。深化高中的多样化发展,高中到底能为这些学生提供怎样的平台?
  在上海基础教育“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要求下,高中自主招生的导向也必然要发生相应转变:关注学生在全面素养基础上的个性、潜能识别与开发,淡化学科竞赛成绩,将成为未来上海优质高中在自主招生时的基本取向。
  为迎合所谓的高中自主招生“选拔标准”,不少家长把孩子塑造成竞赛生,但却是以牺牲孩子的兴趣乃至素养综合为代价,真是得不偿失。
  高中自主招生的使命是什么?这个问题首先和高中教育的定位有关。
  和高等教育区分专业方向不同,高中学习是多学科“齐头并进”的同时,逐步探求自身发展兴趣与潜能的匹配领域,因为这个阶段正是人生发展与创新人才培育的重要阶段。
  对学生来说,高中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对人生发展方向的初次选择。这一阶段,也是学生思维与能力发展的活跃期,需要学校提供更适合的发展平台、更多的选择空间来促进其自身的兴趣激活、志趣聚焦,不断识别与开发自己身上的潜能,找到志趣与潜能的匹配点。
  因此,高中开展自主招生,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去识别、发现一部分有潜能的孩子。我在学校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前提是它得拿到太阳底下晒晒,只有这样才能闪闪发光。我们学校要做的,就是为一些有潜能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平台,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更好地发展。
  但这些年在推进自主招生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学生和家长对自主招生的初衷不甚了解,主要是看学校的“名气”,而非看选择报考的学校是否能提供适合孩子发展的舞台。尤其在“志趣与潜能匹配”这一点上,很多家长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
  就拿上海中学举例,每年不少考生和家长来自荐,希望参加自主招生,给出的理由就是“参加过学科竞赛且获了名次”。在他们看来,参加的比赛越多,得奖越多,在自主招生时的优势就越大。更有意思的是,有时我们在面试时问学生“你有什么特长”,得到的回答往往也是数学、物理、化学—总离不开学科。这让人不免想追问,难道画画、音乐乃至对星空的畅想、对机器人的喜好就不能算特长?!(容我这里不再多举例,再举些例子,可能又要变成应试导向。)
  根据我们的了解和判断,不少孩子对自己所谓的“特长”—竞赛学科,根本没有什么兴趣。还有一些孩子更“惨”,在家长错误的引导下,为发展某一门学科竞赛耗费大量精力,不仅竞赛成绩没上去,还导致其他学科出现“短板”、严重偏科。为了迎合一些他们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所谓高中自主招生“选拔标准”,不少家长牺牲了孩子的兴趣乃至素养的综合发展。
  比起这些学生,我们更加欣赏这一种类型的学生:他们在不忽视自身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在某一个或者某一些学科中找到了自己浓厚的兴趣,内动力十足。他们有的并没有在竞赛中拿过什么奖,有的也是竞赛生,但参加竞赛只是表现自己某方面个性化知识结构与潜能的方式而已。
  识别学生潜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看学生的学科悟性、专注水平、思维深刻性,而非竞赛成绩。
  自主招生是一个“学校选拔适合的学生与学生选择适合的学校”的双向选择过程。比起竞赛名次,学校更关注的是:学生对某个学科的兴趣到底是不是真的;这种兴趣、潜能是否建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这个有潜能的领域是否能在我们学校里得到进一步开发与展现。
  当然,这么说并不代表上海中学从今年开始就不招竞赛生了。对于那些既全面发展,又通过高含金量的竞赛来展现出自身潜能的学生,学校也会给予充分的尊重,前提就是看他们是否真正感兴趣,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实际上,和招募理想生源同步,上海中学也在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人才培养“实验”。
  为了推进研究型、创新型学校的构建,从2008年开始,上海中学持续开展以“志趣聚焦、潜能激发”为导向的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实验。在“点”上,学校在延续之前开设的数学实验班同时,增设了科技实验班,2012年又开设了工程实验班(科技实验班、工程实验班的学生选拔主要看学生是否在全面素养基础上有某一或某些方面的兴趣、潜能);在“面”上,针对通识班,创设节能汽车、人体医学、法学、金融、软件工程、微电影、主持与演讲等多个实验组供学生选学。
  整个探索过程,自始至终都将学生的潜能识别与开发放在首位。
  “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生未来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多年的创新人才早期识别与培育探索中,我们有几个重要发现:
  其一、识别学生潜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看学生对感兴趣领域的学科悟性、专注水平、思维深刻性等方面,而非竞赛成绩。这一点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学校对2011、2012届学生的调查表明,学生在回答“识别自己潜能发展的主要因素”时,认为建立在“感兴趣学科领域的悟性”占78.7%,远高于“竞赛获奖的层次”(15.9%的学生认同)。
  其二,关注在某一或某些领域有兴趣、潜能的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能帮助他们走得更高、更远,更好地促进他们在该潜能领域深入探究与发展下去。
  上海中学确有一批学生在竞赛上特别突出,我们学校是国内唯一一所连续6年有学生进入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队并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获得金牌的学校。
  这些“奥数冠军”的其他科目成绩如何呢?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的2009届学生牟晓生,综合成绩位于学校前列,不仅英语相当好,羽毛球也打得特别好,是校羽毛球队的队员;2010届的郑凡同学,学科综合成绩持续保持年级领先,还入选物理奥赛国家集训队。
  这些学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不仅对数学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与钻研的韧性,表现出很强的学科潜能,综合素养也是同类学生中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升入大学后,都进入了数学专业领域进行深造,有的已经成为大学的数学系教授。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与潜能的开发,已经远远超过了学科竞赛的狭小范畴。
  上海中学科技实验班、数学实验班、工程实验班的学生选择,以高中自主招生的选拔为主。今后招生时,我们将进一步淡化竞赛,强调全面素养基础上的潜能识别。
  比如,综合素养评估与全面人文素养测试就将是自主招生的第一道关。除了测试,学校还会邀请多个领域的专家、教授对学生进行科学、工程素养的面试等等。
  这些孩子入学后,学校将提供高选择性的专门课程(相当或略高于大学预科课程)和基于感兴趣领域的主题探究、课题研究与项目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识别与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形成基于理性的人生初次最佳发展方向的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更有意思的是,有时我们在面试时问学生“你有什么特长”,得到的回答往往也是数学、物理、化学—总离不开学科。这让人不免想追问,难道画画、音乐乃至对星空的畅想、对机器人的喜好就不能算特长?!

钢琴,美术,笛子,书法,英语,游泳。。。什么都有考级,是那个级别,还是为了提高水平本身?哪个是真正的原动力
发表于 2015-4-14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我倒觉得恰恰相反,人们问你家孩子喜欢什么,如果答除了玩就是喜欢数学,人家多半会发出鄙夷的笑声。似乎只有喜欢音乐,艺术才是正常的爱好
发表于 2015-4-14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做的是批量生产
发表于 2015-5-18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兴趣特长是需要时间来喂的,每天睡觉时间都没法充分保证的情况下,还去画画、音乐、对星空的畅想?
请问上中校长,你们的三个儿子,哪个不是一堆作业给喂饱的?
发表于 2015-6-16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人的嘴皮子有上下两层,随便翻。还是老唐讲话实在。
发表于 2015-6-16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无所适从了
发表于 2015-7-5 00:0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学习一下,谢谢您的分享
发表于 2015-7-1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他只是在描述自己学校的学生并不是只会学习的。这个牛每个校长都要吹得。
发表于 2015-12-30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种冠冕堂皇的东西,听听就好,现实是骨感的
发表于 2016-4-30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习一下,谢谢您的分享
发表于 2016-5-3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丹麦
校长画饼画的蛮好的, 领导必备技能点
发表于 2016-5-6 15:4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进来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6-5-30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路过学习的
发表于 2019-7-3 18:4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有余力,再有所长
发表于 2019-7-5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听听就好了,有些孩子确实不喜欢艺术方面的,也是实话实说。
发表于 2019-8-19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听听就好,别当真。你初三拿了数学高联赛一等奖,他们会因为你兴趣不够多元就不要你?相反,你什么奖项也有没有拿,但是兴趣广泛,各科成绩均衡没有短板,他们一定会收你吗?1个2个的个例也许会有被看中的,但如果500个候选人都是这样的学生,他们怎么甄别哪个有潜力?最终还是要量化,量化就要看证书。
发表于 2020-4-3 22:2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喜欢天才级孩子
发表于 2022-12-6 13:2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只有华育才有,有潜能的孩子吗,作秀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4-19 15:05 , Processed in 0.063191 second(s), 1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