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342|回复: 15

[千帆杯专题] “学而思”热背后是中产的集体焦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6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学而思”热背后是中产的集体焦虑

2016-11-22 熊易寒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抢跑”,或许就是对中产阶层家长和孩子的最佳描述。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教育培训机构学而思的口诛笔伐在朋友圈疯狂刷屏。中产阶层对于子女教育的集体焦虑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中产阶层为什么焦虑?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中产阶层的孩子可能是中国学业压力最大的一群孩子。这绝非夸大其词,对于上层精英而言,虽然他们也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不用担心孩子无法继承自身的地位,所以不用像中产阶层那样疯狂地介入孩子的学习过程;对于底层群体而言,他们往往有心无力,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财力用于孩子的人力资本投资。孩子的教育开支在中产阶层的消费结构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上层精英的教育投入即便数额巨大,但与其总资产相比微不足道;底层群体的大部分收入被用于劳动力的再生产,能用于教育投资的剩余相对有限;只有中产阶层,他们对教育问题尤其敏感,他们会竞相购买学区房,这既是一种消费行为,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既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也可能带来巨大的潜在收益;他们对学而思、新东方之类的教育培训机构趋之若鹜,孩子们奔波于奥数、英语等课外辅导班,还要学习钢琴、舞蹈、游泳、绘画、航模、编程等才艺。

中产阶层对孩子教育的集体焦虑,一是因为大城市中产阶层的规模在迅速扩大,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又是稀缺的,所有人都竭尽全力对孩子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导致竞争不断白热化,学业竞争从过去的高中提前到幼儿园,我们可以称之为“幼儿园大战”。

二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化趋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各地的基础教育资源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区域不平衡,但远远没有当下这么严重,比如很多县级中学在省内都是名校;进入本世纪以来,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批所谓的超级中学,它们往往集中在省会城市,这些学校将全省的优质生源几乎一网打尽,导致了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失衡;这种失衡又会加剧家长的焦虑,使学业竞争像军备竞赛一样升级。此外,当前优质教育资源不再集中于学校,相当一部分资源由教育培训机构所掌握。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开放,而教育培训机构的教育资源有一定的准入门槛,中产阶层才有能力获取这种资源。这就意味着中产阶层有意愿也有能力参与孩童的学业大战。

三是因为财富分配的扁平结构向金字塔结构转变,社会分层越来越精致。在1998年的住房改革之前,决定中国人社会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工资性收入,虽然存在收入差距,但社会财富的分配总体上是扁平化的;住房商品化和资产金融化,使得财产性收入逐渐成为社会分层的主导因素。对于中产阶层而言,进一步上升非常困难,但下降非常容易,这使得他们充满了不安全感。中产阶层迫切希望为孩子创造向上流动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网。对于既无资本又有特权的中产阶层而言,教育是他们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社会地位投资方式。事实上,年轻一代中产阶层大多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自身的经验也告诉他们:教育才是王道。

童年的消失:全民抢跑运动

说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似乎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我们都非常艳羡这一代的孩子们,“你们赶上了好时候”,也就是说,孩子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孩子们的学业竞争也越来越惨烈,我们会非常同情地说:“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

七零后、八零后大多有过上树捕蝉、下河捉蟹的经历,滚铁环、跳房子、捅马蜂窝是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这一代人基本到了初三、高三才进入白热化的学业竞争,而平常的他们还保有一定的闲暇和自由。而现在,当七零后、八零后为人父母,“赢在起跑线”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学业竞争不断被提前,不仅高考、中考、“小升初”让家长念兹在兹,甚至连入园、入托都需要家长使出全身解数,动用各种社会关系。

中产阶层最关心的是孩子和房子。于是,兼顾孩子与房子的学区房成为最受追捧的投资品。“择校热”席卷全国,家长们需要提前数年开始筹划购置学区房,以便把孩子送进户口对应的幼儿园和小学。

中产阶层父母对孩子学业的介入也登峰造极。以往,学校是教育产品的主要提供者,父母最多提供一些课外辅导;而现在,父母对学校教育的参与越来越多,他们还常常与孩子一同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学习,一些示范幼儿园和私立学校甚至要求母亲是全职太太,这样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辅导。家长们还会通过QQ和微信群自发组织起来,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别人家的孩子”和 “别人家的父母”给彼此带来了巨大的群体压力。

“抢跑”,或许就是对中产阶层家长和孩子的最佳描述。

家长把孩子们送到教育培训机构或老师们的课外辅导班,提前学习高年级的课程内容,其实质就是“抢跑”。在我看来,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家长用短跑的心态来指导孩子的马拉松。当每个人都悄悄抢跑的时候,其结果就是起跑线的不断前移。无休止的“抢跑”让孩子们丧失了学习的乐趣,家长们常常这样给孩子打气:“再加把油,等考上大学,爸爸妈妈就不再管你的学习了!”这就是悖谬所在:拼命学习是为了将来不学习。

当前中国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于,它在本质上排斥青少年的参与,是一种缺乏自由选择权利的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与“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其实差别不大,只不过应试教育填充的是“书本知识”,素质教育填充的是各种“才艺”。这种素质教育“费钱”的一面,使得穷人的孩子和农村的学生被排斥在外;它“功利”的一面,使得参与其中的孩子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更为荒唐的是,大家都说孩子没有童年,都痛恨奥数和培训班(对学而思的攻击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情绪),但没有人愿意退出,因为退出就意味着掉队。示范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一环扣一环,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掉链子。竞争压力造就了“虎爸虎妈”,而“虎爸虎妈”又进一步恶化了竞争氛围,这是一个自我循环的体系。

这是一个典型的集体行动困境。“幼儿园大战”、学业负担过重以至于孩子没有童年,这些问题家长都看在眼里。大家都知道孩子们一窝蜂学奥数不正常,但谁都不愿意主动退出,万一我退出了,别人没有退出,我的孩子不就输了吗?中产阶层对孩子教育的焦虑源于自身地位的不安全感,这是一个世界性现象,全世界的中产阶层都缺乏安全感,他们害怕自己有一天会掉队;东亚社会又尤其注重孩子的教育,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都是如此,大家都喜欢比较孩子的成绩,激烈的竞争放大了人们的焦虑;此外,中国社会的评价标准非常单一,孩子比成绩,成年人比财产或权力,标准越单一,失败者越多;标准越多元,失败者越少。为什么会焦虑,就是因为有不确定性,如果注定不能翻身,你肯定不会焦虑;如果地位巩固,你也不会焦虑。只有那种上不上、下不下,可上可下的状态,才会让你焦虑。中产阶层就处于这么一种状态。

你敢退出吗?

出于对全民抢跑运动的不满,一些家长选择了退出:一种途径是出国留学。一部分家庭由于经济实力雄厚,对国内的教育方式存在不满,选择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而且留学越来越趋于低龄化,过去是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现在很多中学生乃至小学生出国留学,念寄宿制学校或者家长过去陪读。留学的低龄化实际上也与“幼儿园大战”有关,一部分家庭条件优越的家长无心恋战,觉得这种竞争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可能是不利的,因而选择用脚投票,去海外求学。另一种途径是在家上学(homeschool),一些不认同学校教育理念的中产阶层父母放弃工作,专职在家教育子女。

不过,出国留学也好,在家上学也好,都是少数人的选择。绝大多数的中产阶层家长都在“抢跑游戏”中痛并快乐着。

点评

不能同意更多!  发表于 2016-11-28 12:53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3 收起 理由
hf_hfut + 2
Suo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1-26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天朝特色,无论什么现象,错的总是屁民,郭嘉没有错,政策没有错,权贵没有错。
发表于 2016-11-26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流的学生二流的学校三流的老师
发表于 2016-11-26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圆圆圈圈 发表于 2016-11-26 23:08
一流的学生二流的学校三流的老师

:'(:'(:'(:'(:'(:'(:'(

点评

其实这是一个梗  发表于 2016-11-26 23:17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6 收起 理由
atangcn + 16 淡定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1-27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倒是觉得学而思热的背后无知热。
有那么好吗?真的能给你的孩子带来什么吗?人云亦云热脸去贴别人冷屁股然后贴不上还乱叫。
因为这些家长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规划小学学习,也不知道如何学习奥数和小升初,所以才会出现学而思热这个怪胎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qianfan 发表于 2016-11-27 11:17
我倒是觉得学而思热的背后无知热。
有那么好吗?真的能给你的孩子带来什么吗?人云亦云热脸去贴别人冷屁股 ...

终于得到老大 御批
发表于 2016-11-27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其实是一个make or buy的选择,大多数人选择buy。毕竟如果选择make要同时具备有时间,精力,能力.
发表于 2016-11-27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没有读过学而思的飘过。学而思和其他许多机构一样,只是个机构,没有办法把普变牛。这点脑子要清楚。
发表于 2016-11-27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进来学习的~~不过不管社会评论如何,该鸡的还是一样的鸡
发表于 2016-11-27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乒呤乓啷气 发表于 2016-11-27 00:51
我个人觉得在家上学的效率比学校高太多了。如果学校不能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时间浪费是非常巨大的。

同意。外面上课是给平均水平的,还要兼顾节奏比较慢的一部分学生,对进度快、能力强的确实有点浪费时间。最好的教育应该还是个性化的,争对性强、效率高。这个只有在家能做到,不过缺乏教育背景,自己教的效率是个问题。
发表于 2016-11-27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乒呤乓啷气 发表于 2016-11-27 19:53
但是要知道,buy的东西和心理期望的不是同一个东西,心里期望孩子能通过买课程达到竞赛拿奖的水平,但是 ...

从乒乓你的角度make是最优解,但从另一些人的角度buy或许是最优解。没有谁对谁错。
打个不太恰当比方。你可能有能力手工打造一辆高性能的赛车。但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造好车,毕竟术业有专攻。而机构是大工业化流水线生产汽车,由低端到高端任君选择,质量又有一定保证。
发表于 2016-11-28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种情况全球都存在,只不过东亚比较突出而已。而大陆现在正在步东亚其他国家的后尘,所以在当下成为热点。习惯就好了,这个问题无解。
发表于 2016-11-28 08:3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机构的课旁听过,确实,有的孩子接受快,有的孩子明显跟不上
发表于 2016-11-28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更多的需要家长给孩子补习。中产阶级最大的问题就是钱有限,时间更有限。
发表于 2016-11-28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
发表于 2018-7-2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乒呤乓啷气 发表于 2016-11-27 00:51
我个人觉得在家上学的效率比学校高太多了。如果学校不能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时间浪费是非常巨大的。

确实如此,不能再赞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4-24 19:56 , Processed in 0.066024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