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游学/纽约一年,孩子到底收获了什么?
去年因为工作关系,佩佩有机会跟我去美国游学一年,读纽约公立小学的K年级(Kindergarten 学前班),暑假回国,又和她以前的老师同学们一起经历毕业、旅行、比赛、补课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把她放在这样的集体中,也让我有机会更加清楚地看到她的成长,看到这一年“小留学生”的经历在她身上留下的印记。英语
在国外一年,身边朋友最关心的就是“英语到底会有多好”。在上海这个足够国际化的城市里,有无数的家庭坚持“原版”路线,从小就在浸润环境中学习英语,不管多大的小孩,开口说英文都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佩佩回到她以前的幼儿园毕业班里,她的口语依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她性格“高冷”,本来就不是个“会聊天的人”。在见多了“英语说得好”的人之后,她更是觉得自己不过尔尔,而且自己在美国是个外国人,回到中国还说英文是件奇怪的事,完全没有用英语表达的欲望。归根到底,语言是一种很关乎性格的表现,能说会道的人,即使语言不通也能和对方称兄道弟。
当然,如果有人先开口和她说点什么,她还是很愿意交流的。相比同学,她的英文优势在于强大的词汇量储备,或者说在于“听”的能力。除了上课、聊天,她的英文可以应付各种生活场景,比如看病、买票,或者看音乐剧、听科普讲座。换言之,她可以听得懂一个native speaker正常语速的谈话,不需要对方用简单的词汇或者短句子迁就她,对于英语表达的内生逻辑和语感,她更为敏锐,在复杂的语句中,抓取和处理关键信息的速度更快。
佩佩在出国前因为母语强势已经显现,所以她的英文学习完全是一个“中英互译”的过程。她几乎可以把她听到的每个词、每句话都翻译成中文,包括一些很冷僻的自然科学名字,比如“月蚀”、“鹈鹕”、“血红细胞”。这些词有的是在她初次学习就直译的,有的是她学习的时候存在脑子里,遇到对应的中文,“恍然大悟”的。总之,她像一个翻译家一样,在自己的脑子里实时开动双向机制,这也帮助她说话几乎不会出现“中英混杂”的情况。
另外,建立在大量的听力词汇上的“自然拼写”学习,也让佩佩的英文写作水平突出,5岁的孩子只需要在写作时“拼对每个单词的辅音和发音规律的元音”,并没有背单词和表时态的压力,这让她写作的时候少了很多障碍,不需要花时间查字典,而更多关注的是行文结构、语言组织本身。
美国的教育对写作的重视,从幼儿园就可见一斑,毕竟在未来几乎所有科目的考试中,论文都是最重要的一环。因此,降低标准化测试的比重,才可以通过更多的“主观题”实现大家最看重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一个孩子,每当他想记录些什么的时候,写作过程赋予他的便是更深层次的思考,无论是日记、故事,还是祝福卡片。
而这样的结果,与学校里提供的“ESL课程(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宗旨相吻合,提高非母语学生以“英语作为学术语言”的能力,恰当的训练让孩子们可以更轻松地应付学校里的功课,也帮助佩佩在期末拿到全优的好成绩。
佩佩的经历至少证明,父母不应该过度重视英文、忽略中文,母语永远应该先行于外语学习,母语作为组织思维的语言决定逻辑水平的高低,用一种语言学习另一种语言也许更轻松。同时,大家也不需要担心自己发音不好影响了孩子,佩佩在国内的班主任是西班牙人,现在一口美音也改得很地道。
未来的学习中,认清自身的优劣势、因势利导,才是事半功倍的好办法,这也是我在《来美半年,我为何放弃“双母语”执念?》里提到的深刻体会。
阅读
阅读没有和英文放在一起讲,是因为我发现佩佩的阅读能力并不受制于语言,而是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提高。刚来美国的时候,佩佩可以自主阅读中文的绘本,但我们家里一本英文读物都没有。
然而,美国的学校没有作业,每天却要带回来两本书,并且要当天读完,第二天还回教室。佩佩从A级开始分级阅读,下学期读到L级,平均一本书已超过400字,一周10本,算上校内阅读和课外图书借阅的书,一年的阅读超过25万字。
因为在开始阅读的初期,老师就系统地梳理了图书的种类,明确了“Fiction”与“Non-Fiction”的区别,这让佩佩借回来的书中,自然科学的比重逐渐加大,宇宙、动物、地理都是她很感兴趣的主题。
我们很少按书单给她买书,通常是看她最近对什么感兴趣就增加相关的书,这样可以化解“让孩子追着书单跑”的压力,变成“书追着孩子跑”。她读到的永远是她最想知道,难度又刚刚好的书。
而在能力范围内,中文书或者英文书,并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因为读书本来就不是为了让她识字,而是为了答疑解惑、给她乐趣。当她发现很多日常的现象书里都曾经讲过的时候,就无比兴奋,也让她更愿意去阅读。
在这样阅读的强度和难度支持下,佩佩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无论是在旅行的路上还是候场的间隙,她几乎都会拿本书在手里。而且中英文的阅读难度都过渡到了桥梁书和一些简单的彩色初章。
本来我担心在美国因为没有机会读中文书,母语阅读会退步,还好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相反,在阅读能力大大提高的情况下,佩佩整体的知识结构都进行了升级,她甚至可以在学校给同学读有拼音注音的故事,她说“这样有不认识的字,可以用拼音读出来”,而在此之前,她的拼音始终停留在“认识却不会用”的阶段。
佩佩最近读的,人文类“老鼠记者”初章和大热的“神奇校车”都是中英文交替看,还有英文版的National Geographic kids、学写作的“猫头鹰日记”也都让她爱不释手。
所以,阅读的力量真的在于开蒙心智、启迪思想,也是思维和知识水平的体现,千万不要让阅读只变成一门功课。
科学
美国的公立学校里,大家都觉得数学最容易,佩佩所在的“天才班”更是因为孩子们天资甚好,家长们会担心数学的深度不够。据课程说明会介绍,他们班的数学课程部分内容是美国小学二年级的水平,但是在我看来还是简单的计数和加减。
在我以为一切都是小菜一碟时,佩佩期中的成绩单上数学思维评分却只是“中等”,甚至低于她的英语成绩。后来我看到了试卷,所有题目最多涉及1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没有一道是计算题。
整张卷子全部都是文字或者图表,即使是“1+1”这种题目,也是要写成“每个小朋友一人一个苹果”,而求和的结果可以列算式、涂珠子,也可以画苹果、画线段图表示,但是必须用两种方法得出答案。
这个可能就是数学思维吧,读题、求解的思路、两相验证的演算,用任何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读题中锻炼的学术阅读的能力,比我们幼儿园就在口算“100以内加减法”更实用。这与蒙氏数学中在10内计数时反复强调,对实物到抽象的概念、数感的建立,也有相似之处。
除了数学,美国的科学课更具特色,主要是涉及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实验,比如用纸做一个火箭模型放在打气筒上看谁飞得更高、用酸碱溶液调色再和面做成彩色橡皮泥,或者捡五种不同的种子试试哪个会飞。
低年级的科学课并不会讲深奥的原理,更多是组织孩子们去体会、感知,去发现生活中一切有趣的现象。也许是很平常的东西,但是几种组合就会有焕然一新的面貌,好玩又酷。
这种启发与探索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没有过多的理论来束缚他们的求知欲。如果你愿意,也许可以去书里找答案,如果你不愿意,也会在若干年后的课堂上,发现似曾相识,这就是我“小时候玩的嘛”,会心一笑、原来如此。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带佩佩去验血,她拿着化验单看了半天。我说,没有箭头便是一切正常,她却问我,为什么红细胞的数量比白细胞少?书上不是这么写的!我赶紧求助才发现是两个指标幂级数不同,但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可以在密密麻麻的数据里找到思考的方向,已经着实让我诧异,可能这就是科学课最核心的阅读与思维方法吧。
总之,上了科学课以后,每个小朋友都说自己的理想是做科学家,而且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佩佩说她希望研究宇航员从外太空带回来的东西,不过不知道科学家没有工作,要怎么才能赚钱吃饭。
运动
佩佩本来就是个运动达人,到了美国更是如鱼得水,受益于学校课后班丰富的选择,她的运动技能也有了更系统的训练。滑冰、滑雪、游泳、篮球、棒球、橄榄球、空手道,甚至HIP HOP、皮划艇和马术,佩佩都有尝试。
美国体育课程非常重视基础训练,一节课一般一个半小时,一大半时间都是在做跑、跳、投的练习,提高身体的耐力、反应力、灵活性和协调性,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每天两小时从不间断。
佩佩的篮球老师曾跟我说,佩佩的篮球打得很好,我仔细观察了才发现,她虽然个子小,但是身体灵活,防守起来很迅速,虽然投篮没有力度,却跳得高,可以护住篮筐不让对手得分。
另外,在持续的体育训练中,她的体力和意志力更好。暑假孩子们进行皮划艇比赛,在船上一两个小时,酷热难耐,佩佩却一点也不娇气,很快学会技巧,和队友配合默契;旅游中爬山徒步,更是健步如飞,脚力了得。
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体育的地位绝对不可以小觑,而且更重视对抗性和竞争意识的培养,不像我们以前的体育课,只是为了强身健体。而在广泛的尝试后,每个人都会选择一两项运动坚持长期练习,无论是爱好或者特长,在考大学前至少要经过三年以上的专业训练。这也算是一种升学的砝码,毕竟同样的绩点,还有时间发展特长的学生,肯定更会学习,也更能抗压。
通过一项项不同运动的学习,训练的是快速获取各种实操技能的能力。不同于书本上现成的知识灌输,体育需要的是每个人从自己出发,去体会、去观察、去练习。比如女孩子们在又燃又酷的棒球队里,通过不断的练习赛建立团队精神,队友之间学会配合、学会协作,全力以赴、接受成败——团队的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成长最宝贵的财富。
想想以后的职场中,有多少是知识能力差别呢?熬夜加班抢项目的夜里,除了拼高速运转的体力,更是最后那一口把对手熬到底的心气。运动,让人身体强壮,更让人心理强大,我羡慕佩佩在比赛时瞪着对手、满脸坚毅的表情。
文化融合
都说“出国的人最爱国”,一点都没有错!本来我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并不会对种族有什么感受,但是因为家庭习俗的不同,越是低龄的孩子,越是带有强烈的原生家庭印记,这直接导致了孩子们的生活习俗、关心的文化事物有明显的族裔倾向。
学校里西方的传统节日和亚裔、犹太裔的重要节日都会放假,但是每个孩子过的都是自己家庭文化的节日。比如感恩节对于我们家来说,仅仅就是“吃火鸡节”,更深的人文内涵并不会去深究,真的阖家团圆当然是到我们的“月饼节”。
所以当少数族裔对自己的身份困惑的时候,父母就需要通过母语文化的输入,坚定地告诉孩子“你是哪里人”。这一年,传统的中国节日,我都会让佩佩穿中装或者梳两个小髻子,也会告诉她一些习俗的英文说法,或者带一些传统食品和同学分享。
这种文化的传播让她的同学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进而对佩佩这个人有更多的尊重,这种“自尊换自豪”就是为了让她对“中国人”的身份有更强的认同,也就是我们说的“更爱国”。我希望她的黄皮肤黑眼睛带给她的是“拥有神秘东方文化”的中国娃娃形象。
而这里土生土长的“香蕉人”,面对的文化冲击则会更大,他们的亚洲面孔使他们无法摆脱东方文化,所以很多孩子也要费尽力气学习中文,一周两三次的中文补习一点不比我们学英语少。虽然这种学习有些无奈,但是他们很难完全和自己的血缘划清界限,真的放弃中文,未来可能也会失去很多的好机会吧。
我还发现就像我们学英文一样,同伴的语言水平决定了孩子的水平。佩佩进入班级以后,几个华裔孩子的中文都提高很快,虽然我很迷惑,学校是全天英文生活,为何仅靠在操场疯跑的课间活动,就会有如此的提高?
在美国游学这一年,很多事和计划相符,却好像与想象不同。佩佩除了收获了语言的进步,更对文化、对世界、对自己、对万物有了更深刻的感知,虽然懵懂,但她的心里已经萌发出交融与碰撞的种子。
当我们离开时,我告诉她下学期也许就不能回纽约读书了。她想了想,认真地说,等到我读大学的时候,也许我还会选择来美国,不过现在我还没想好。
亲爱的小孩,未来的路还很长,愿你一路欢愉,从容选择。
http://oss.qianfanedu.cn/pic/20181122/1542942740790953473.jpg
写得好,感谢分享。 信息量大,慢慢看http://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03.png 一两玛 发表于 2018-11-23 12:22
信息量大,慢慢看
很认真写的呢 写的很真,谢谢分享 写得很好,值得分享 楼主以前发过http://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49.png 分析的很有条理建议也很中肯,大赞+收藏 学习了,有道理 楼主写的真好!能看出来是非常用心之作,也因为妈妈的用心培养,孩子才能在两种文化中都自由转换。我家的孩子也因为我工作的原因,跟我在康州有一年的读书经历。当然她是初中生,这种冲击带来的更强烈,但基本的你写得这5个方面是都感同身受的,非常好! 嗯嗯最喜欢楼主这种无私分享的帖子,撒花 写的真好,现在知道为什么很多美国人工作起来非常热情满满,因为真的都是在做自己喜欢的是,是从小就种了这颗种子,让他们明确自己是谁,要走的路,很受启发,就是在国内大环境下,要家长能够承受住压力好好平衡 写得很认真,谢谢如此详尽的分享! 很赞的分享 lelehappy 发表于 2018-11-23 16:57
楼主写的真好!能看出来是非常用心之作,也因为妈妈的用心培养,孩子才能在两种文化中都自由转换。我家的孩子也因为我工作的原因,跟我在康州有一年的读书经历。当然她是初中生,这种冲击带来的更强烈,但基本的你写得这5个方面是都感同身受的,非常好!
对 文化的冲击才是最难客服 无论多大的孩子都需要面对 Coco99 发表于 2018-11-23 13:23
楼主以前发过
以前没发过 以前专门写过关于阅读的一些观点 主要是家长开多了几个窍吧,五岁孩子懂个空气啊,
中国人老把美国基础教育说的天堂一样,美国人却说简直是一坨屎
点滴浸润达到的效果比填压少很多副作用 wind666 发表于 2018-11-24 04:07
主要是家长开多了几个窍吧,五岁孩子懂个空气啊,
中国人老把美国基础教育说的天堂一样,美国人却说简直是一坨屎
有钱州的好社区还可以 其它地方公校确实不怎么样 比上海差远了 lelehappy 发表于 2018-11-23 16:57
楼主写的真好!能看出来是非常用心之作,也因为妈妈的用心培养,孩子才能在两种文化中都自由转换。我家的孩子也因为我工作的原因,跟我在康州有一年的读书经历。当然她是初中生,这种冲击带来的更强烈,但基本的你写得这5个方面是都感同身受的,非常好!
不管多大年龄 文化冲击都是啊可避免 也是最宝贵的 Coco99 发表于 2018-11-23 13:23
楼主以前发过
以前没有发过只是专门写过阅读 FionazzFamily 发表于 2018-11-24 08: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钱州的好社区还可以 其它地方公校确实不怎么样 比上海差远了
以前陪小孩听VOA,每年的返校日奥巴马二口子都去中小学,口干舌燥苦口婆心地劝学:你们别再整天发歌星球星梦啦,再不读书,怎么跟孟买,上海的学生竞争?~就是屁用没有!
好了,特朗普粗暴干脆:你们的工作是中国人抢走的,票投给我,我去干架!
于是,都知道了。。
wind666 发表于 2018-11-24 12:17
以前陪小孩听VOA,每年的返校日奥巴马二口子都去中小学,口干舌燥苦口婆心地劝学:你们别再整天发歌星球星梦啦,再不读书,怎么跟孟买,上海的学生竞争?~就是屁用没有!
好了,特朗普粗暴干脆:你们的工作是中国人抢走的,票投给我,我去干架!
于是,都知道了。。
他昨天的推特 感谢自己……把美国变得更好…… 这样的分享真不错 FionazzFamily 发表于 2018-11-24 12: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昨天的推特 感谢自己……把美国变得更好……
这个稳定的天才,赢面蛮大的,
东亚人类的悲哀故事还在延续
楼主家小孩现在多大啊 FionazzFamily 发表于 2018-11-24 08:58
以前没有发过只是专门写过阅读
哦哦,因为孩子经历相似,个性迥异,所以对于你家口语的那段记忆比较深。
写得不错。 许月玲Shirley 发表于 2018-11-24 21:30
楼主家小孩现在多大啊
一年级啊 准备幼升小 全部认真看完!写的很精彩! 认认真真看完了,不夸张的说楼主写的真好!我也十分赞同“父母不应该过度重视英文、忽略中文,母语永远应该先行于外语学习,母语作为组织思维的语言决定逻辑水平的高低,用一种语言学习另一种语言也许更轻松。”
我家就是先学中文再学英文,在现在的双语学校中,由于老师要求在学校里必须全部说英文,因此英文水平飞速提高,而扎实的中文功底也帮助她更好的理解英文文章 陈芊妤 发表于 2018-11-29 14:18
认认真真看完了,不夸张的说楼主写的真好!我也十分赞同“父母不应该过度重视英文、忽略中文,母语永远应该先行于外语学习,母语作为组织思维的语言决定逻辑水平的高低,用一种语言学习另一种语言也许更轻松。”
我家就是先学中文再学英文,在现在的双语学校中,由于老师要求在学校里必须全部说英文,因此英文水平飞速提高,而扎实的中文功底也帮助她更好的理解英文文章
是的 就是这个道理 夸张点说 母语决定智商 我对于母语这个问题一直搞不清楚。如果楼主的孩子未回国,而是继续在美国读书,那么孩子的母语还能是中文吗?
年龄较小时到美国生活的孩子,他们仅靠中文学校是很难坚持中文的,大部分孩子或早或晚会放弃中文学习,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在家里,他们顶多会一些中文日常用语,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能听懂一些中文日常用语但并不说中文,而阅读写作完全都是英文,思维更是英文。那么这些孩子的母语是不是就由儿时的中文转为英文了呢? 到底中文是他们的母语还是英文是他们的母语?
40G 发表于 2018-11-29 23:42
我对于母语这个问题一直搞不清楚。如果楼主的孩子未回国,而是继续在美国读书,那么孩子的母语还能是中文吗?
年龄较小时到美国生活的孩子,他们仅靠中文学校是很难坚持中文的,大部分孩子或早或晚会放弃中文学习,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在家里,他们顶多会一些中文日常用语,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能听懂一些中文日常用语但并不说中文,而阅读写作完全都是英文,思维更是英文。那么这些孩子的母语是不是就由儿时的中文转为英文了呢? 到底中文是他们的母语还是英文是他们的母语?
双母语啊 父母尽量把新的知识用中文说说 比如唐诗宋词 菱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氢氦锂铍硼 如果家里人都不努力补 那肯定中文越来越弱 写的真好!!!!! 看完发现和我们小学的课程设置很像很像http://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03.png 写得不错,开了眼界了http://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07.png 感谢分享,进来学习 很有参考价值!困扰我很久的问题想看看楼主的想法,是小一移民美国还不错的公立学校呢,还是等高中在过去,纠结! 亲戚的孩子在日本游学三年,小一开始,我感觉回来以后衔接都有问题,不知道是不是我目光短浅了 李鹏 发表于 2019-01-17 10:00
亲戚的孩子在日本游学三年,小一开始,我感觉回来以后衔接都有问题,不知道是不是我目光短浅了
那肯定有问题啊 我家和爸爸也是过去一年,现在一年级,感觉没你家娃厉害,我家娃给我的反馈,每天都在玩,和他们交流没问题,读写一堆问题,爸爸天天课后作业和娃补习四小时。 小鲜肉 发表于 2019-02-11 13:46
我家和爸爸也是过去一年,现在一年级,感觉没你家娃厉害,我家娃给我的反馈,每天都在玩,和他们交流没问题,读写一堆问题,爸爸天天课后作业和娃补习四小时。
还是要看学校 有的地方抓的紧一点 进来学习慢慢研究 我的朋友带娃来澳洲上了一年幼儿园,她说回去就变成了傻白甜,幼升小失败..
所以我压力山大,准备带着娃小班就回国读,打好语文基础,努力为幼升小做准备
其实现在国内改革的已经很多了,很多小朋友真的比国外小朋友厉害很多..未来肯定是中国的
trump赢不了一世 beryl88 发表于 2019-03-04 18:54
我的朋友带娃来澳洲上了一年幼儿园,她说回去就变成了傻白甜,幼升小失败..
所以我压力山大,准备带着娃小班就回国读,打好语文基础,努力为幼升小做准备
其实现在国内改革的已经很多了,很多小朋友真的比国外小朋友厉害很多..未来肯定是中国的
trump赢不了一世
还好我们回来没有变成傻白甜http://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17.png FionazzFamily 发表于 2019-03-04 22:20
还好我们回来没有变成傻白甜
我周围的朋友,带娃在澳洲的几乎都没有勇气回去..http://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06.png 说的很好,学习一下:) 谢谢楼主分享 谢谢谢谢谢谢 感谢楼主分享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