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魔都鸡娃手册
以下为转帖内容:要在上海要养一个小孩,你必须准备好两件事情:吃土和吃药。吃土是因为会没钱,吃药是因为会没命。养小孩不是养爱豆,靠爱就能发电。前两天我给老田看了一篇文章《工作三年,我赚了一套房子》,老田沉默了半天说:养儿子三年,我没了一套房子。
对工薪阶层来说,养一个小孩,心里有爱不是万能的,兜里没钱是无能的,光有钱但没时间去鸡,也是万万不能的。
一个朋友神秘兮兮地问我们:你们晓得全中国哪里的鸡最多?老田犹犹豫豫回答:是东莞啊?朋友翻一个白眼讲:北海淀,南浦东,杨浦虹口不轻松,闵行徐汇跟着疯。
网上流传最广的段子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掌握1500个英文单词够了伐?答案是:在美国是够了;但在上海准备考小学,肯定是不够的。
在上海,不是读一两个兴趣班就有资格说自己鸡血的。一个上海人总能认识一到两个真正的鸡妈,她们的小孩一岁就接触蒙特梭利,两岁浸润双语环境,三岁启蒙小众乐器,四岁开始编程和体育,到了五岁,已经做好准备要去考KET和PET了。
上海滩的母鸡都是抱团成长的,从地域上来看:浦东鸡看不上外区鸡,普陀鸡自诩是快乐鸡,黄浦鸡空有好地皮,闵行鸡暗搓搓得意,虹口鸡和杨浦鸡一向惺惺相惜;从年龄分布来讲:幼升小鸡群拼命,小升初鸡群玩命,到了初中以后,老母鸡也就学会了认命;而从生态上来说:全职鸡优于搬砖鸡,爸爸鸡才是真的战斗机。
一个过来人语重心长跟我说:首先,你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想好到底要怎么鸡。册那,我们上海人,不光要想自己是什么垃圾,还要想好自己做什么鸡。
第一种叫橡皮鸡。他们骨子里赞成的是宽松教育和快乐童年,但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忍让与妥协。他们最喜欢转发的是《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他们也报了两三门兴趣班,但橡皮鸡实践的是尽人事,听天命。他们反对回家就陪读,也最不赞成双休日在辅导班之间穿梭。他们就像橡皮一样,用一种松弛的人生来对抗残忍的现状。
大部分工薪阶层都是外围鸡。我们去机构,上网课,买教辅,陪读苦。让人想不通的是:自己花两三万,就为了买回两三本参考书,其余还是靠自己回家一遍遍炒冷饭。不止一个妈妈悲情地讲:儿子的考点自己比他还熟,我要是小时候读书那么卖力,老早清北复交了。外围鸡最用心也最焦虑,最坚定也最迷惘。工薪阶层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焦灼感,仿佛被阻挡在一扇门之外,永远获得不了核心资源。
真正能手握核心资源的,都被称作精英鸡。在上海的都市传说里,有一些语焉不详的神秘机构和神秘考试,它们依赖熟人的相互介绍和推荐,通过秘而不宣的考试和面试,最终成为真正低调的华丽和传奇。它们是上流鸡群半公开的秘密,是传说中最好的资源和独有的人脉,同时,也是普通工薪难以抵达的彼岸。
哈哈哈,逗死了。 事實啊~~ 看着觉得挺悲哀,哪有时间搞这么多 2小时前看到了,现实啊 哈哈哈哈,有意思 谢谢谢谢分享 总结的好,道出了上海家长的无奈 真的很逼真 阿胖的文章吧 学学分享 学习下 哈哈,楼主太逗了http://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18.png 哈哈哈写的好有意思。 楼主总结的太到位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优质资源就那么多,大家都是家族代际竞争,不参与自废武功? 快三岁了还没开始鸡过得老母亲焦虑 上流鸡群可望不可及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如果是无方向的父母,看到这篇文章又要盲目焦虑了, 昨天刚刚看过这个帖子,笑死了 可怜的鸡母亲,天天赶着两只鸡上串下跳http://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06.png 总结的很到位! 笑话居多,都是闲话 哈哈楼主太搞笑 逼真 有意思 正常的市场,正常的现实 阿胖实在是很真实又很好笑 写的真是太真实了 现在鸡娃从出生就开始了 6个月送早教的 很现实。。。 一年5万小鸡,一年10万中鸡,大鸡就没底线了 总结到位…… 你是个什么鸡 这个公众号关注了,每天就看她把老公孩子都说的很弱智。。。
有意思 哈哈 哈哈哈 笑死了 太好玩了哈哈哈哈哈哈,难道我是橡皮鸡? 收藏收藏 写的挺好呀 叫我小叶子 发表于 2019-7-5 21:46
这个公众号关注了,每天就看她把老公孩子都说的很弱智。。。
虽然不太清楚是哪个公众号,不过个人觉得,不管公众号背后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但这是一种共情策略。毕竟家中只有鸡妈的很多共同想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