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变成家门口的好学校就可以了,摇什么号啊
有些地区可以,有些地区确实师资有限,很难平衡的呀 相关负责人同时指出,《意见》的出台对民办学校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在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汤林春看来,民办学校招生报名数将会减少,有利于缓解家长择校焦虑,同时,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生源差异,将促使民办学校回归教育本原、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http://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60.pnghttp://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60.pnghttp://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60.png###划重点!划重点!划重点!###
上海也将继续支持民办学校健康发展,增强其办学信心,促进其从生源依赖转向特色优势的创建,使民办学校既能满足老百姓对教育的差异化需求,凸显办学特色,又能健康、规范地发展。 Fortran 发表于 2019-07-10 08:47
等上海的细则(撕逼结果)出来吧,现在说什么都没用
真要完全按照郭嘉的精神
1.上海苦思冥想的22中考新政全废掉了,都是民办搞个鬼啊
2.民办学校一个个好转公办了。
3.上海初中的几面旗帜要废掉了。
不止这样,那个文案提到了http://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63.png 以下的核心价值:
一是加快家庭教育立法,强化监护主体责任。
二是加强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三是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密切家校联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四是指导家长要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加强与孩子沟通交流,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克服盲目攀比。 细节很多,是部分摇号还是全部摇号?公办会不会跟着一起摇?细思极恐 根据去年新政发布节奏,春节前后会有细则出来 坐等上海新政细则 与中 央阳奉阴违,还没这个胆子吧 水之鱼 发表于 2019-07-10 22:37
怎么摇 全区摇嘛 我在陆家嘴 你把我摇到临港 我天天坐教育局门口
自愿报名,有意愿去上学才报这个学校的名,自己对路程没预期吗?能赖教育局? 公办要摇号吗? 吉利小阿瞒 发表于 2019-07-30 09:59
公办要摇号吗?
亲 看我写的第四条,公办不要摇号啊 这个肯定全部摇号,不需要怀疑
我想上海的zj觉悟不会这么低 freynew 发表于 2019-07-30 10:07
这个肯定全部摇号,不需要怀疑
我想上海的zj觉悟不会这么低
细则没出来 你开心就好 小羊啊 发表于 2019-07-30 10:05
亲 看我写的第四条,公办不要摇号啊
这样不是导致公办学区成为政策的受益人,学区房要涨到30万一平 长宁区的孩子,坐等细则 迷惘中啊! whpfxy 发表于 2019-10-03 06:41
迷惘中啊!
为人父母甚艰难… 家长的痛点: 【搬砖】小升初家长怎么选择?,以下是浙江杭州地区的建议,供家长参考。
首先,我们对公民同招、摇号招生再做一个实施细则的描述:
1:无论哪个城市、是否一线、是否省会、是否县城,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小学、初中学校报名人数超出录取人数,学校一律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即报名300个,录取名额100个,则所有300名学生全部参加摇号)。
2: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各地的细则区别也是目前各方博弈的焦点只在于比如杭州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是在钱塘新区招生还是可在全城区招生;建兰中学是在上城区招生还是可以在全城区招生,但是肯定不会在主城区以外再有招生资格,简单而言,审批地统一管理,即招收审批地的户籍或学籍生源。
以下做分类建议(各城市相同)
第一类学生:家庭条件优越、成绩稍好,有留学规划
建议:参加热门民办摇号,以国际学校保底(国际学校不纳入公民同招、摇号招生范畴)。
这里的国际学校不是指某某外国语学校之类双语学校,而是指仅招收外籍学生的学校,杭州范围有杭州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杭州国际学校、杭州汉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杭州娃哈哈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杭州世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传统意义的国际学校。
杭州的国际学校目前对父母是否单外籍、全外籍并未有门槛限制,一般仅需要学生有外国国籍、绿卡即可申请入学。
高中就读方向:各公立学校国际部、国际高中、欧美本土高中留学。
第二类学生:家庭条件优越,成绩稍好,无留学规划
建议:参加最高学费民办初中摇号,即使摇号不中,服从调剂就读公办初中、选择优质校外机构补习提升成绩。
第三类学生:成绩优秀、家庭经济情况中上
建议:参加文澜、建兰、公益等一流民办初中摇号,同时争取杭外推荐资格(大概率杭外招生形式不变)。
理由,成绩很优异学生在哪个学校都会发光,无论公民办,不怕摇号不中。
第四类学生:成绩优秀、家庭经济情况尚可
建议:选择对应公办。
第五类学生:成绩上中,家庭经济情况良好
建议:报读普通类民办、如仁和实验学校,公民同招后,民办仍具有小班化等优势,而且因为民办不再选择性招生,指标到校(保送生)名额会有一定程度增加,2019年,如仁和,12名保送生全部上岸,上岸率100%,比部分公办有优势。
第六类学生:家有二胎、家长很忙
建议:报读大概率无需摇号民办,解决住宿问题。
第七类学生:成绩一般、中考后普高有困难
建议:报读同时拥有初中、高中的完全民办中学,普高有保障。
其他学生:
建议选择公办。
最后:小升初公民同招、热门100%摇号,很大程度能缓解部分家长彻底告别公民办的选择焦虑,但是,我们要清醒的意识到,各地中考竞争已经很激烈了,没了小升初,到了初中压力更大,因为全方位竞争都叠加到中考,跟高考准备无缝对接。 这帖子发这里,乍一眼,以为中考也要摇号;P 骁龙 发表于 2019-10-23 10:27
这帖子发这里,乍一眼,以为中考也要摇号
这个版过来人更多,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嘛 普华永道基于对教育行业的长期深度关注,对受到该政策影响较大的主体进行分析。
1. 体制内民办学校
直接受到摇号招生政策影响的民办初中现有“掐尖”的生源被截断,未来在升学率方面会受到一定冲击。随着学生分布均衡化,民办初中,尤其是以前具备优质生源的民办学校,其教学方式与教学步骤可能需要有所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生群体。
偏体制内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尽管可以免去在小升初环节的“摇号”烦恼,但仍旧无法避免幼升小环节的“摇号”。
2. 体制外民办学校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籍人士子女学校,该类学校基本不会受到影响;还有一种是中国学生上的双语学校,这类学校多为九年一贯制,且课程体系主要以外国课程体系为主,学生最终目的为了出国读书,故受到该政策影响不大。
3. 公办学校
一般公办学校:由于民办摇号政策中并未提及公办学校,因此目前关于公办对口入学的现行政策暂时未出现变革。但是既然此次政策的目的是促进教育公平,减少“筛选幼龄化”,那么公办学校在未来或出现“扩大公办划片范围”,杜绝单片区学区房直接对口某公立学校的情况。但预计推进速度较慢,此次受政策影响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名义”上的公办学校,即某些学校虽然名义为公办学校,实际不受本区的区教委管辖,理论上可以公开筛选并招生。
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由于小学毕业后可直升本校初中,学生可以度过相对轻松的小学阶段。校内直升体系并未违反2019年7月的“民办摇号”政策,因此理论上不会受摇号政策影响。未来在政策实施后,优质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可能会保留一部分直升班通道,相较一般公办小学,优势明显。
4. 非学历教育:应试教育辅导机构
现有的《义务教育法》以及《进一步做好免试就近入学实施意见》等法规和政策,原则上不允许幼升小和小升初通过考试选择学生,此项法规政策适用于公办和民办学校。
但目前在实操层面上,幼升小会进行面试。小升初则方式更加多样:名校初中会和一些K12课后辅导机构合作,在机构內部组织一些考试,招生学校会参考这些考试成绩来进行选拔;或通过杯赛,以奧数为主作为选拔的核心指标。尽管近两年禁止杯赛,但不乏以改名的方式(如思维比赛)进行选拔。
随着全民“摇号”政策来袭,幼升小和小学阶段由于升学运气成分加大,对K12课后辅导的应试需求会减弱。
但当到了初中阶段,在现行体制下,上海名高中具备40%~60% 自招名额,其余通过统一的中考和名额分配,未来初中阶段对应试教育辅导的需求还将存在。 其实早在2018年上海小学已经率先开始实施“公民同招”,明年还将一如既往的执行!距离2020幼升小仅剩6个月,上海市具体关于“摇号”的具体意见细则尚未落地实施,但意见提出:公民同招、随机录取的“摇号”,并没有说100%啊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问题:
1、“摇号”开始后,怎么评估选民选公?有哪些注意事项及衡量标准?
2、各区入学统筹规则是什么?考不上民办怎么统筹?
3、公办排序除了人户一致、人户分离、积分等,更多统筹细则是什么?
4、什么是人户分离?什么时候需要办理?又该如何办理?办理人户分离后又不想去怎么办?
5、如何跨区报名民办小学?居住地、户籍地不在同一区如何跨区报名公办小学?
6、民办面谈日需要注意什么?民办学校何时面谈?如何进行面谈?民办学校如何进行录取?如果未被民办学校录取,如何安排公办学校就读? 11月5日,在教育部通气会上,澎湃新闻提问,当前学生减负引起社会热议,前有《南京家长已疯》刷屏,后有浙江中小学生减负征求意见稿引争议,对于各地减负措施如何看待,如何科学合理减负?
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回答表示,南京相关方面已经回复,主要是对减负督查工作理解不准确,执行简单化引起了社会和一些家长的误解。而浙江减负三十条是面向社会的征求意见稿,背后的目的是根据社会大众的反映和实际感受,进一步完善,不是最后的执行结果。作业时间的规定实际上其出发点是为了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
他强调,推进减负工作必须保持定力,遵循规律,综合考虑各方的诉求,有增有减,把握好度。
减负在不同阶段,针对的重点不同
俞伟跃在回答中表示,减负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工程,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都有责任。减轻中小学学业负担,不能简单地通过缩短在校时间,减少作业量,降低课业难度,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观,有增有减,减去强化训练,应试刷题,校外超前超标不合理负担,增加美育体育,特别是补上劳动教育短板,避免出现无差别、无目的、强制性的减负。同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中高考改革,强化素质教育导向,解决好指挥棒的问题。
针对社会上“减负没有成效”的说法,俞伟跃指出,减负并非没有成效,而是在一定阶段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他进一步解释,减负是一个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体进行了6个阶段的减负,从最初的改进教学内容的减负,推进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课程的融合到遏制片面应试减负,推进课程改革减负,纠正课程内容繁难偏旧问题,再到深化学校治理减负,校内减负取得成效。
目前,学生学业的主要负担来自于校外。面对新情况,减负又成为一个新问题。
“从2017年到现在,主要是减轻过重的课外负担,主要是解决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的问题,以开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为入口,提高育人水平为着力点,综合施策,系统减负。”俞伟跃说。
他指出,一年多以来,校外减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比如,面向中小学的全国性竞赛缩减为29项,主要为综合素质拓展类的项目,并从源头上剪断社会培训、竞赛与中小学招生录取挂钩的利益链。
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负担,成才必须要付出应有的努力 有家长认为,不应该再给自己的孩子减负,而有人则表示应该将减负进行到底,学业负担到底应该如何理解?
俞伟跃解释道,合理的学业负担是必须的,学习不可能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合理的学业负担是学生开发智力,激发潜力,锻炼能力的必要条件。
他指出,我们制定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标准、科学设置内容和各学科比例为学生完成学业提供基本依据,学生完成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对应的任务是其应尽的学习义务、应该付出的必要努力,这不应该是过重的学业负担,减负不是降低课程标准,不是让学生没有任何负担,成才必须要付出应有的努力。
此外,负担的感受因人而异,同样的课程,不同的环境、兴趣、习惯、学习能力会造成学生全体或者个体对学习压力的感受不一样。目前,通过数据调查,义务教育阶段有7成学生感到学业压力不大。
就国际比较而言,俞伟跃表示,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课内学业负担在中上收入水平国家中大体处于中等水平,总体是适度的。
过度负担还与学校教育教学密切相关。俞伟跃指出,有的学校办学能力不高,教书教学能力不强,仍然存在搞题海战术等问题,造成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同时,有的学校存在对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没有及时进行帮助、因材施教的情况,使得这些学生感到学业压力过重。
“我们目前正从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育水平来加以解决。”他说道,此外,过重负担是还受到社会严重影响,比如社会上存在唯学历是举的用人制度直接引导了家长的育人观念。同时,一些政府受政绩观影响,片面以清北率、一本率等升学指标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观念和压力逐级传递给学校、老师、学生。一些地方掐尖招生,也加剧了社会焦虑。 细则什么时候出啊 只能等待细则出台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