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招生改革
本帖最后由 TANGJIN 于 2014-11-28 22:02 编辑原标题:把医学生培养成好医生(看深化改革 道教育热点)
教育部(微博)、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6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从2015年起,将大力推进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一是所有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具有“双重身份”,其临床培养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二是将7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调整为“5+3”一体化人才培养,即5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直接进入本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自2015年起不再招收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三是改革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办法。针对5年制医学本科毕业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临床医生,创造条件,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工作有机衔接。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这意味着,一名医学生想成为一名医生,在经过5年的系统培养之后,首先要到国家认定的培训基地当3年的住院医师,通过考核并获取职业资格许可之后,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临床医生,以避免“医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医院而临床经验不足的尴尬。
毕业后先当3年住院医师,着重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
本次改革要让住院医师成为医学生与医生之间的必要环节,以临床能力作为培养与评价的导向,正如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所说:“一切为了培养合格的医生。”
众所周知,临床医生作为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人才,必须靠“学中干”来实现“干中学”。国际经验表明,培养一名临床医生,须经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包括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继续教育三个阶段。其中,毕业后教育,特别是住院医师培养,是实现学生向医生转变的关键环节。但当前,我国的医学教育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医学教育学制学位多轨并存,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临床医学人才标准化、规范化培养制度建设,特别是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支撑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制度的育人机制、条件保障亟待完善。
“这导致不少医学专业的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到了临床无法胜任工作。”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根据《意见》,5年本科医学院教育合格者都须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3年统一标准的、严格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其中,有3个关键词令人期待,一是标准,住院医师的培训将有统一标准;二是规范,整个住院医师的培训过程,从课程体系到培训基地建设都将严格规范;三是评价,“出口关”严苛,住院医师需要经过系统而严格的考核。
一名住院医师要想成为临床医生,需要过三关:出科考核,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由科室指导小组对硕士生进行考核;年度考核,由培训医院管理部门统一组织,重点考核硕士生该年度的临床业务能力、工作成绩、完成培训内容的时间和数量;结业综合考核,硕士生完成临床轮转后参加结业考核,合格者才能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当然,要想成为一名更高级别的专业医生,医学生在完成住院医师的3年之后,还要从全科医生向专科医生迈进。例如,一名住院医师在“大内科”完成了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心脏内科等实践之后,如想成为一名高水平的神经内科医生或者心脏内科医生,还需要经过X年的专业培训,也就是未来将要逐步建立的“5+3+X”培养高水平临床专科医师的制度。
此外,《意见》提出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接受了3年医学专科教育的医学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前,也要参加两年助理全科医生的培训。
有望打破身份限制,让医生从“单位人”变成“行业人”
看起来只是在医学生与医生之间,增加了一个住院医师的环节,但这次改革实际上带来的改变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进一步理顺了医学教育学制学位体系。之前,我们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多种医学教育学制学位并存,这次改革明确了构建以“5+3”为主体(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或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改革明确了临床医生的培养标准。这次改革借鉴国际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标准,形成了相对“同质化”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此外,此次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推进,实现了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机制。
为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早在2010年前后,包括上海市、北京大学医学部等在内的一些地区和医院,提前进行了住院医师的培养,推进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据介绍,2010年到2014年,上海市共招收住院医师10981名,目前已合格出站4281名。其中上海5所医学院校累计招收4届临床医学专业硕士2191名,633名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医师。
改革还带来了一个新的成果,即突破了传统的身份限制。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介绍,培训对象在住院医师的3年期间,以“行业人”身份接受培训,毕业后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这就有望让医生真正从“单位人”实现向“行业人”的转变。
好医生离不开好的培养机制。正如北京大学副校长柯杨所说:“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内的毕业后教育,是医学生成长为医生的重要阶段。相信在医教的通力协作下,我国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会更加规范、更加符合医疗卫生发展的需要。”
《 人民日报 》( 2014年11月28日 09 版)
(人民网-人民日报)
二
当医生是个苦活,医学院学生读书也辛苦,怎么才能心甘情愿受这个苦呢? 看起来是一项不错的改革,不过以后这医学院读出来的时间又长了,原来7年现在要8年了! 上海早已经是这样了,第一届的规培生去年就毕业了。
上海好象几年前就率先实施了, 在上海当一个主治医师的门槛就比外地高了很多.
毕业22岁, 研毕业25岁, 住院医师3年轮岗28岁, 接下来就是能否当上主治医师的问题...等于至少28岁才能开始就业赚钱养家, 医生真的很不容易!
没有神圣的使命感, 很少有人能耐住这份清苦的.
当然, 受益的是我们广大的小老百姓, 碰到庸医的机会就会少很多. 只是什么时候医生的地位也能提到欧美国家那样的高度, 才能让更多的有志人士源源不断地去补充这个新鲜血液呀...
如果, 继续放任无赖, 所谓高官高职权贵人士继续胡作非为, 践踏医生的尊严, 将来真的没人给我们看病了 医生大部分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做医生。:L 剔出个人兴趣,就经济回报和职业尊严来讲,起薪就是18万美刀,中国还有比医科学习更有价值的吗?
我父亲是医生,副主任医师级别。当初高考时他反对我学医,现在他仍然坚持这个观点,虽然他自己没有后悔学医,并以此为乐。
医生这一行,只要自己想做,没有退休这个概念的,总有地方会请,我父亲已经七十几岁了,仍然坚持每周看三天门诊,他说要做到八十岁,呵呵!一直给别人看病,估计能预防老年痴呆症吧?反正我看我父亲每天生活得很充实。
小胖的妈妈 发表于 2014-12-1 20:56
我父亲是医生,副主任医师级别。当初高考时他反对我学医,现在他仍然坚持这个观点,虽然他自己没有后悔学医 ...
医生是一个愈老愈体现价值的职业,但医生也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 hit98_ren 发表于 2014-12-2 10:26
医生是一个愈老愈体现价值的职业,但医生也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
我父亲退休前很有抱怨, 因为医院根据医保卡的各种规定好复杂, 每月还有一定的指标, 有时候看到外地回来的老人明明拿着子女的医保卡来看病, 很想指出, 但是看着人家貌似窘迫的样子也不忍心.
反正种种纠结.....
但是退休后, 他是真正感受到做医生的快乐的.
小胖的妈妈 发表于 2014-12-2 11:00
我父亲退休前很有抱怨, 因为医院根据医保卡的各种规定好复杂, 每月还有一定的指标, 有时候看到外地回来的 ...
那是社会问题,作为个人只要能本着良心做事,就足够了! 做医生真的很辛苦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