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提到原版非虚构阅读时,我们到底在讲什么
本帖最后由 gniwzero 于 2020-5-15 11:43 编辑最近各个平台上都有不少粉丝问我关于非虚构阅读的建议。坦率讲我自己本来没把它当作一个太大的事情。自家实际操作中就按照原版阅读里面建议的非虚构比例让小朋友服用。
但是被问多了,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我做了一次关于非虚构阅读的细致案头研究。研究结果让我有点意外,再联系到最近我和团队在做的通识教育研究,我决定写一篇关于非虚构阅读的文章,故有此文。
什么是非虚构?
非虚构(Non-fiction)和虚构相对(Fiction)。以下是两者主要差别对照表。
对应到少儿读物举例:牛津阅读树就是虚构,DK百科全书就是非虚构。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非虚构所对应的“事实”,往往受限于作者/编者自身的知识局限和立场观点,而并非“上帝视角”那种事实。
我们成长过程中是没有被刻意引入这个划分,这和我们当时所接受的教育不区分“事实”和“观点”直接相关。就我个人而言,理解非虚构这个概念,是要到成年大量阅读原版书籍之后。
为什么小朋友要读非虚构?
入门级答案:“希望小朋友多了解一些常识。”高级一点的答案:“希望小朋友能为中考/高考阅读题做好准备。”最常见答案:“论坛上原版阅读大咖们都是这么说的。”
然而当就每一个答案再追问几个为什么,我很快发现大部分家长其实不知道为什么。原版非虚构阅读也不是达成他们所宣称的目标的最优途径。所以事情还是要找回源头:美国教育体系为什么这么强调非虚构阅读?
美国并不是一向如此重视非虚构阅读的:一份2000年的调查报告统计,当时美国一年级小学生每人每天用在非虚构阅读上的时间是3.6分钟。直到2010年CCSS K12教育标准**,才按照不同的学习阶段给非虚构阅读比例加了要求:
按照这份要求,美国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至少要花50%的时间在非虚构阅读,并逐步增加到高中的75%。从每天3.6分钟到50%,中间发生了什么?
这就要讲到另一项重要的研究:ACT(美国两大高校录取标化考试主办方之一)在追踪了多年考生分数及他们进入大学以后的课业表现后,于2006年发布了一份报告。虽然报告不长只有12页,我读完以后发现它传递出来的信息却异常强大而直接:
超过50%的美国大学一年级新生无法应对大学学业,而其中的核心原因是他们无法看懂复杂的文章。下图是ACT考试的统计数据,把考试文章分成简单,略难和复杂三类。复杂文章是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差异的核心因素,而无法应对大学学业的学生正是无法阅读复杂文章的这部分。
“复杂文章”是一个非常立体的定义,美国政策研究者在后续研究中给出了7个维度,非虚构文章符合其中6个。因此CCSS教育标准在落地的时候,把K12教育改革的重点直接落在了非虚构阅读上。
高考娃,读否?
到这里为什么美国新一代教育标准要加强非虚构阅读的原因很明显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得对接大学的学习。这对于体制外的娃的父母来说别无选择。
那么对于体制内的各位父母来说,读原版非虚构是为了什么?我们先照葫芦画瓢从目前的中高考中试图找一下答案。
先看语文:教育部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前几年的访谈文章大家一定还记得,我这里摘录一下重点:
[*]增加阅读难度,有15%考生做不完也正常
[*]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大拓展,不仅考文学,还涉及到哲学、历史、考古、经济、科学等
[*]阅读文章具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
这个方向和美国的教改方向一摸一样,有没有?
再看英文高考:2017年上海英语高考改革,当年一片肃杀。从题库抽题的考试形式到偏向托福的考试形式,无一不在暗示阅读的重要性。而其中最直接的改革线索,就是被大众按图索骥找到的阅读文章的外媒原文:他们全部是非虚构文章。
一般文章写到这里,结论导向非常明确了:从西到中,各方面情况都表明,原版非虚构阅读是必要的。研究结束,皆大欢喜。
抱歉,本公众号不是那样的。
本文的结论是,体制内的高考娃在大部分时间内不用刻意强调原版非虚构阅读。
不用读。
在小朋友的英语启蒙阶段,读一下百科全书,记些基本事物,这都无大碍。在启蒙结束之后的整个小学阶段,非常不推荐强塞非虚构原版读物。甚至那些特别喜欢科技类读物的男生,家长都要有意识得拿走一些原版非虚构读物。
推导这个结论,要从我们的原版阅读初心开始讲起。对于大部分高考路线的娃来说,原版英语阅读无非是按照这个优先顺序的这几个目的:
而小学阶段的原版非虚构阅读对于达成这几个目标,效率很低。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第一个,中高考对于英语的测试主要是语言本身,这部分的能力积累在小学段,主要是通过大量阅读虚构类文章来实现。
开头的对比里面也出现了,虚构类文章用词丰富多彩,对于小朋友快速接触大量书面用语有非常大的帮助。而非虚构的用词谨慎专业,对于小朋友来说相当陌生。我举一个例子,徐汇某民办双语课程三年级有一课,讲述各种中国人生活中接触不到的花名。学的痛苦,背的痛苦,转眼就忘。这种非虚构内容的价值在哪里?
另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类比,大家都听过小学段语文的阅读需要大量的小说,读了很多科技类的读物对于小学段的语文写作是没有帮助的。英语是一样的道理。
非虚构类对于体制内应试唯一的帮助是中高考的阅读里面出现的那些新闻时事类文章,这个我们在第三点一起讲。
第二个,学英语轻松高效。启蒙结束以后的非虚构类读物对于小朋友来说很遥远。这些书籍的编写者都是西方人,编写给西方小朋友看的,对读者的通识知识结构有一定要求。达不到那个要求,读起来累,读完过不多久就忘了。
我再举个例子,下图是加州英语一年级课本的某一篇课文,讲女权运动中要求选举公平的历史事件。你觉得小朋友学完以后他能记得多少?加州英语就是一套典型的根据CCSS教学标准编纂的教材,里面有一半的内容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非虚构课文。我家小朋友反正是已经不记得多少了。
第三个,开阔眼界多了解世界,这一点在以往的通识教育文章里面我已经讲过了:开阔眼界最好的方式是帮小朋友建立一个通识知识体系。这样他才能对这个世界有一个体系的认知,并且遇到新知识的时候知道该往这个体系中哪里去存放。
而在小学段达成这个目标最高效的方式,一定是中文通识课程和中文非虚构写作。必须承认,这两个东西现在的确没有。这也是为什么包括我在内的一部分家长会用英语的现成材料来部分达成这个目的。但是这不改变用英文来做这件事情很低效这个事实。
小朋友有一个基础的通识知识框架以后,外加本身不错的英语语言能力,他要对付中考和高考的时事新闻类文章是完全没问题的。而且进到中学以后,你再让他接触原版时事类文章,他就不会那么吃力和易忘。
第四和第五个合并讲:到达这个层面,首先你必须承认你面对体制外的娃,天生有不足。所以你该干的事情是发挥自己的优势。你的优势是什么,是小学阶段用中文打造的优秀的通识知识基础,以及通过英文虚构阅读和写作建立起来的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
这两种能力结合,到中学以后,你是可以一战的,至少比所有的应试娃要强。而且这个层面对你的考察也没有那么严苛。学术英语也就面对上纽大的面试,以及进到大学以后阅读原版文献,留学去读个研究生,到头了。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文章写到这里,正确做法其实已经很明确。我这里再梳理一下,并讲几个细节。
启蒙阶段你让小朋友看一点常识类的非虚构读物没问题的,就是别强迫他一定要记着多少。启蒙结束以后,主要让他读虚构类小说。期间可以参杂一些有非虚构内容的小说,比如科幻,历史,科技,等。
到小学中年级,想加强语法的你们就去上新概念或者学而思,如果和我一样想再晚一点弄应试和语法的,那就上写作。我家小朋友三年级的写作课已经在讨论反乌托邦这样很严肃的话题了。而他这方面的阅读恰恰是通过科幻小说建立起来的。
RAZ,A3K这类的东西当作甜点可以加一点,别当主菜,这个我前天的问答里面也提到。特别是A3K,这玩意儿就是按照CCSS标准有一画一建立起来的。他的文后题目的类型每一个都可以在CCSS里面找到。简言之,那不是一个适合中国娃的系统。
我家小朋友用A3K的前三个月很开心,每天都能读一点新鲜的新闻。但是新鲜劲一过,他就和我讲非常折磨。里面一大半的新闻对于他来讲根本没有背景知识支撑。
同时在另一方面,利用小学相对比较空闲的时间,帮小朋友把通识知识框架搭建起来。
这两件事情做好,你进到初中就比较有利了。学有空余,那么可以尝试一下英语的非虚构项目式学习和输出。学无空闲,那你至少应付英语的考试没有任何问题,也是一个知识全面的娃。
以下为G大个人公众号,欢迎关注。 本帖最后由 gniwzero 于 2020-5-15 11:41 编辑
一楼不需要了,编辑掉。 学习了,一直对非虚构阅读过少有点困扰。 我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小学段语文的阅读需要大量的小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阅读大量小说对于现代文阅读收效甚微! 我想知道这个讨论乌托邦的写作班哪里有上? 许一溪 发表于 2020-05-15 13:25
我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小学段语文的阅读需要大量的小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阅读大量小说对于现代文阅读收效甚微!
现代文阅读是不是还是靠做大量的阅读理解? 许一溪 发表于 2020-05-15 13:25
我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小学段语文的阅读需要大量的小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阅读大量小说对于现代文阅读收效甚微!
那应该读什么?小说是个载体,可以教不少东西,人物场景情节,主题象征修辞等等。 许一溪 发表于 2020-5-15 13:25
我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小学段语文的阅读需要大量的小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阅读大量小说对于现代文阅读收 ...
愿闻其详
字数字数 其实我不是全部or特别认可G大的观点,有些方面我和他持相反观点(估计我家是女娃),但是不妨碍我喜欢看他的观点以及从中吸取有益的部分。 学龄前或者启蒙阶段最容易科普上手方式有几种:
1、故事+funfacts
比如nate the great+加后面的facts;树屋+百科;
2、本身就是科普类故事,但说的比较浅显易懂 这类拍成动画片比较多。
3、小娃自然类比较容易懂,地理类公转自转这种常识性了解(看动画视频更直观),但要达到系统学习必须是上教材,这个等读书了大把机会接触到。
4、同意关于ccss那段,raz这类泛读教材本来就是搭配外国主教材来学习的,raz里面的阅读技巧(quiz以及worksheet)是高度匹配主教材的。体制内小朋友对这类主教材本身内容需要取舍,楼主那篇文章我们机构不精读,我也不让娃读,因为这篇文章是套在本单元主题helping each other to make better life,里面比如说到用集会抗议方式争取权利,还是不要和小朋友说太多以免误入歧途。当然主教材不只这一篇,还有一篇虚构类的阅读理解click,clack cows that type,强调的是靠团结起来罢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theme我们外教课上了,但课后复习直接跳过这篇文章不做任何主题分析。因此,原版教材有些东西要删减后给娃上的。 不过我个人来说,看过的科普,深奥的,不常见的基本都不记得了... 每次读nonfiction前可以把相关百度百科的一分钟了解视频给小朋友看一下。 正用A3K的路过,如果是想加强通识,体制内的多看中文科普类的书效率会高很多。A3K有些还是社科类的,小朋友没背景知识看的比较痛苦 多读就好了。我专门找文学评论、哲学类文章折磨自己。以前专门有科技英语专业,后来发现这个专业无意义,除了专业词汇就是被动语态和乏味的句子,都是套路。 目前中小学最缺少的是文学性阅读和写作,而不是知识性的。(文学性读物不等于是小说) nf的缺乏深度阅读也没用 ynnz 发表于 2020-05-15 16:39
目前中小学最缺少的是文学性阅读和写作,而不是知识性的。(文学性读物不等于是小说)
是的是的。认可。 感觉一个书单来。草草读一遍 以为读完了。 文学性的书好好读 才是小低更应该干的 AnnaNdAnika 发表于 2020-05-15 13:52
其实我不是全部or特别认可G大的观点,有些方面我和他持相反观点(估计我家是女娃),但是不妨碍我喜欢看他的观点以及从中吸取有益的部分。
哈哈,多谢女侠
嘟嘟妈2014 发表于 2020-05-15 14:05
学龄前或者启蒙阶段最容易科普上手方式有几种:
1、故事+funfacts
比如nate the great+加后面的facts;树屋+百科;
2、本身就是科普类故事,但说的比较浅显易懂 这类拍成动画片比较多。
3、小娃自然类比较容易懂,地理类公转自转这种常识性了解(看动画视频更直观),但要达到系统学习必须是上教材,这个等读书了大把机会接触到。
4、同意关于ccss那段,raz这类泛读教材本来就是搭配外国主教材来学习的,raz里面的阅读技巧(quiz以及worksheet)是高度匹配主教材的。体制内小朋友对这类主教材本身内容需要取舍,楼主那篇文章我们机构不精读,我也不让娃读,因为这篇文章是套在本单元主题helping each other to make better life,里面比如说到用集会抗议方式争取权利,还是不要和小朋友说太多以免误入歧途。当然主教材不只这一篇,还有一篇虚构类的阅读理解click,clack cows that type,强调的是靠团结起来罢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theme我们外教课上了,但课后复习直接跳过这篇文章不做任何主题分析。因此,原版教材有些东西要删减后给娃上的。
嗯,感谢现身说法,的确需要挑
fayefighting 发表于 2020-05-15 14:27
正用A3K的路过,如果是想加强通识,体制内的多看中文科普类的书效率会高很多。A3K有些还是社科类的,小朋友没背景知识看的比较痛苦
对,需要构建一个知识体系 Bud 发表于 2020-05-15 14:32
多读就好了。我专门找文学评论、哲学类文章折磨自己。以前专门有科技英语专业,后来发现这个专业无意义,除了专业词汇就是被动语态和乏味的句子,都是套路。
的确是这样,我自己也经历过这个过程,多读以后有一个知识框架就很好办 毛毛妈caca 发表于 2020-05-15 19:35
nf的缺乏深度阅读也没用
前面说到fun facts,觉得没什么用。这东西在英文又叫factoid,trivia,不甚恭维。我家小孩喜欢horrible history,一天可以看一本,自己也烦了。支离破碎的信息根本经不起消化。还是有体系。 那些哥啊叔啊讲历史,估计不知道为了讨好做了什么剪裁,一直敬而远之。目前只听林汉达。英文可怕的历史也拜拜。 那篇《March On》是Wonders Literature G1里面的选文,上一周我刚给孩子讲完。备课时我就意识到,该课周里的两篇文章加一起,是G1所有课周里任务量最大的。课周内有一篇Fantacy,但是完全不幼稚,大人也难以预料事态发事,情节变化始料未及,其实是蛮考验学生的,包括对一些生词的推测。这篇政治性NonFiction也不好讲,需要背景知识,尤其印象最深的是解释picket signs,也许花了半个小时以上做铺垫用来介绍Picket、为什么会有Picket这个行为或是这种岗位,动机是什么等等,就是一层套一层的解释,不然孩子就不可能理解picket sign。这篇文章三部分,第一部分,男女同权;第二部分,人种平权;第三部分,工酬相配。不讲好背景的来龙去脉,孩子就是一台点读机,只会读在我看来等于没学。教的时候,政治性的东西不敢说深,又不能不说,深了怕在班级胡说八道,多肤色班级,怕孩子表达稍微不精准就会引起麻烦,讲完再三教育不许到学校提到这类话题,哪怕完全政治正确,只有不提最安全。 Aierposy 发表于 2020-05-15 22:01
那篇《March On》是Wonders Literature G1里面的选文,上一周我刚给孩子讲完。备课时我就意识到,该课周里的两篇文章加一起,是G1所有课周里任务量最大的。课周内有一篇Fantacy,但是完全不幼稚,大人也难以预料事态发事,情节变化始料未及,其实是蛮考验学生的,包括对一些生词的推测。这篇政治性NonFiction也不好讲,需要背景知识,尤其印象最深的是解释picket signs,也许花了半个小时以上做铺垫用来介绍Picket、为什么会有Picket这个行为或是这种岗位,动机是什么等等,就是一层套一层的解释,不然孩子就不可能理解picket sign。这篇文章三部分,第一部分,男女同权;第二部分,人种平权;第三部分,工酬相配。不讲好背景的来龙去脉,孩子就是一台点读机,只会读在我看来等于没学。教的时候,政治性的东西不敢说深,又不能不说,深了怕在班级胡说八道,多肤色班级,怕孩子表达稍微不精准就会引起麻烦,讲完再三教育不许到学校提到这类话题,哪怕完全政治正确,只有不提最安全。
对,完全同意这种感受 不过我觉得政治性的可以讲一讲,自我感受,小时候一问啥,我爸就说小孩子问那么多干嘛,然后总是很敷衍。导致我都快三十了才对政治有所感触,这对人生通识发展其实并不好,政治迟钝,我觉得是一种残疾。我讲March的时候,会直接告诉孩子,比如哪里经常发生,但是哪里绝对不可以。当然我也同样告诉孩子,地球上的国家就像植物世界里的不同植于形态,不能用好和不好来判定,当你获得足够多的知识,你长大了可以自己去分析感受,不同的地势气候适宜不同的植株生长,看起来是偶然,也许是必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Aierposy 于 2020-5-15 22:34 编辑
Fiction里口水书太多,得给孩子把好关。不论哪种语言都要远离用口水书认字学词的习惯,不然会影响书品。至于读中文还是英文,有能力当然两者兼进。英文做为世界学术工具,知识性的可以偏重英文书,当然前提是对学科背景已有一定了解;文字做为情感纽带,文学性的书只要能体会得进,中英文都可以读。中文做为会意语言,平时爱读Fiction的也不影响NonFiction。但英文Nonfiction的行文习惯是学术语言,只读英文Fiction的再想消化英文Nonfic容易脾胃不和。非常赞同从小帮助孩子建立科目框架,遇见的知识能恰当地分类,有利于构建一整套思维体系。 由于家里孩子的个性喜好不同,家长的视角其实也会受限。
比如英语NF阅读是否受限于认知?我觉得不仅不受限,而且恰恰相反,新知会更高的促进孩子阅读热情。我们家的情况是这样,类似RAZ里石油钻井平台的原理,污水处理厂的原理,汽车制造的历史,人是怎么打嗝的怎么睡着的,看得津津有味。这么细致生活化的材料中文里并不多见,这个过程和“小学阶段把知识框架搭起来”并不矛盾。
用中文搭知识框架也可以同时进行,现在有些音频产品挺好的,书籍倒是没有跟上,有也是翻译的。 许一溪 发表于 2020-5-15 13:25
我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小学段语文的阅读需要大量的小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阅读大量小说对于现代文阅读收 ...
许大的意思是不是小学阶段更需要现代文精读赏析,到了中学再大量读长篇? Aierposy 发表于 2020-5-15 22:21
Fiction里口水书太多,得给孩子把好关。不论哪种语言都要远离用口水书认字学词的习惯,不然会影响书品。至 ...
哈哈,讲到口水书这事提醒我了,我要写一篇关于原版故事书的那些坑
gniwzero 发表于 2020-05-16 00:03
哈哈,讲到口水书这事提醒我了,我要写一篇关于原版故事书的那些坑
要听要听 最喜欢G大的文章就是教我们怎么避坑的 少走多少弯路啊 收藏了 慢慢看 谢谢楼主 看完文章,我觉得更值得关心的是通识知识体系如何建立? 对 光从体制内从语言的角度我一开始很不重视non,我觉得后面就是单词关了。对我家来说框架用英语搭建对我们体制内吧也不太合适又慢。这一看我就不担心nf,读少点没关系。关键她也不喜欢,还是读读f开心口水不怕但确实也怕搞太多口水。等避坑口水喽。 gniwzero 发表于 2020-05-16 00:03
哈哈,讲到口水书这事提醒我了,我要写一篇关于原版故事书的那些坑
期待避坑文https://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03.pnghttps://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03.pnghttps://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03.png 到底哪些是口水书呢?难道除了纽奖之外的虚构类都是? 从理论到实践,螺旋上升,有高度 本帖最后由 iEVER 于 2020-5-16 15:13 编辑
大学6级就是国外3年级水平,应付高考要读那么多非虚构,不用的。
但是不读不听非虚构,纯粹为应试,学英语就没有乐趣,也没有用处。英语当工具用,才有乐趣。所以该学就学啰,而且不难。 从视听开始接触,不要上来就啃文字,不是美国娃,不能拿人家直接做比较,先打听说基础,后面会非常省事,阅读不是事,不需要背单词,我们做到了,你们也可以。很多人不愿意在视听上花时间,觉得浪费,或者觉得是文盲。我们母语都是从文盲过来的,没这点觉悟,假清高会很吃亏。如今人家沉迷游戏的时候,我们以新闻、美剧、资料片当消遣娱乐,也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举两得。
孩子大了,家长不应当成为孩子天花板,多数家长也不会是孩子的偶像,适时引入名人传记,让孩子自己接触名人的内心世界,学会和虚拟人物交朋友,建立起强大的内心。文科的学习,在于性格的培养,世界观的建立,思维逻辑、表达能力的锻炼,解决问题能力的突破。将来的孩子,不一定是靠谁认字多,谁算得对,而是谁见多识广,谁敢于想,敢于做,谁有领导力、号召力。 所以家长不要试着束缚孩子,给孩子定规则,而是要,解放孩子,有时候甘于给孩子当配角,让孩子长出自己的翅膀。没有思维束缚的、内心愉悦的孩子,学习、吸收能力才更强。
孩子可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接受、适应、扶持和自己不一样的孩子。家长长高了,孩子才能长得更高。靠家长权威镇压孩子,孩子越来越矮小。 祝公众号越办越好。辛苦啦。 iEVER 发表于 2020-05-16 13:22
大学6级就是国外3年级水平,应付高考要读那么多非虚拟,不用的。
但是不读不听非虚拟,纯粹为应试,学英语就没有乐趣,也没有用处。英语当工具用,才有乐趣。所以该学就学啰,而且不难。 从视听开始接触,不要上来就啃文字,不是美国娃,不能拿人家直接做比较,先打听说基础,后面会非常省事,阅读不是事,不需要背单词,我们做到了,你们也可以。很多人不愿意在视听上花时间,觉得浪费,或者觉得是文盲。我们母语都是从文盲过来的,没这点觉悟,假清高会很吃亏。如今人家沉迷游戏的时候,我们以新闻、美剧、资料片当消遣娱乐,也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举两得。
孩子大了,家长不应当成为孩子天花板,多数家长也不会是孩子的偶像,适时引入名人传记,让孩子自己接触名人的内心世界,学会和虚拟人物交朋友,建立起强大的内心。文科的学习,在于性格的培养,世界观的建立,思维逻辑、表达能力的锻炼,解决问题能力的突破。将来的孩子,不一定是靠谁认字多,谁算得对,而是谁见多识广,谁敢于想,敢于做,谁有领导力、号召力。 所以家长不要试着束缚孩子,给孩子定规则,而是要,解放孩子,有时候甘于给孩子当配角,让孩子长出自己的翅膀。没有思维束缚的、内心愉悦的孩子,学习、吸收能力才更强。
孩子可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接受、适应、扶持和自己不一样的孩子。家长长高了,孩子才能长得更高。靠家长权威镇压孩子,孩子越来越矮小。祝公众号越办越好。辛苦啦。
你这回复够一篇“彩椒你知否”了https://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49.png
我也说两句,英语不是我在抓,有没有太上心。一开始我们也是沿着论坛里面常规路线在走,但一来队友不如那些鸡妈自律,二来娃对虚构的东西不感兴趣。现在的模式变成校内靠牛津和智慧,常规家庭阅读靠RAZ,其他时间在看BBC纪录片。我们的做法有点以中文带英文的意思,昨天娃读了一大半《写给儿童的英国历史》(Our Island Story),额,我把它称之为英国版林汉达,很多原版娃过了中章大概都能读这本的英文版。今天看B站《亨利八世》儿童版纪录片一小时,有了中文版的阅读打底,英文纪录片看的也溜。
如果光训练听说技能,我觉得那种苦学模式更能短期提高,几十遍磨耳朵,反复跟读和模仿,但这对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没必要,而且太摧残人性了。所以,我还是比较赞同你说的新闻,刷剧和资料片(大概就是纪录片)。
同样,中文阅读里传记也是儿童阶段非常重要的一类读物。等有时间,开个贴写一下吧! 许一溪 发表于 2020-5-16 14:08
你这回复够一篇“彩椒你知否”了
我也说两句,英语不是我在抓,有没有太上心。一开始我们也是沿着论坛里 ...
材料要选一下,不要乱刷,从简单的开始,这样效率非常高。
小朋友接受能力好, 孩子自带学习语言的天赋,比成年人学起来快。所以成年人以自己的方法,用背默去教儿童,除了自以为是,其实还有点班门弄斧。学校老师也是一样的,我一直说老师是国家给予的一种就业岗位,学校是扫盲性质,跳不出学校,成不了材。
多夸孩子,给孩子信心,他们是天然的学习机器,需要的只是一点点信心、动力、激情。信心于孩子,好比阳光于万物.....
iEVER 发表于 2020-05-16 13:22
本帖最后由 iEVER 于 2020-5-16 15:13 编辑
大学6级就是国外3年级水平,应付高考要读那么多非虚构,不用的。
但是不读不听非虚构,纯粹为应试,学英语就没有乐趣,也没有用处。英语当工具用,才有乐趣。所以该学就学啰,而且不难。 从视听开始接触,不要上来就啃文字,不是美国娃,不能拿人家直接做比较,先打听说基础,后面会非常省事,阅读不是事,不需要背单词,我们做到了,你们也可以。很多人不愿意在视听上花时间,觉得浪费,或者觉得是文盲。我们母语都是从文盲过来的,没这点觉悟,假清高会很吃亏。如今人家沉迷游戏的时候,我们以新闻、美剧、资料片当消遣娱乐,也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举两得。
孩子大了,家长不应当成为孩子天花板,多数家长也不会是孩子的偶像,适时引入名人传记,让孩子自己接触名人的内心世界,学会和虚拟人物交朋友,建立起强大的内心。文科的学习,在于性格的培养,世界观的建立,思维逻辑、表达能力的锻炼,解决问题能力的突破。将来的孩子,不一定是靠谁认字多,谁算得对,而是谁见多识广,谁敢于想,敢于做,谁有领导力、号召力。 所以家长不要试着束缚孩子,给孩子定规则,而是要,解放孩子,有时候甘于给孩子当配角,让孩子长出自己的翅膀。没有思维束缚的、内心愉悦的孩子,学习、吸收能力才更强。
孩子可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接受、适应、扶持和自己不一样的孩子。家长长高了,孩子才能长得更高。靠家长权威镇压孩子,孩子越来越矮小。祝公众号越办越好。辛苦啦。
哈哈,谢谢彩椒,每次都能帮我把篇幅塞不下的话补充完整 我个人感觉Fiction类书籍看太多容易思维懒惰 深海领域 发表于 2020-05-22 20:38
我个人感觉Fiction类书籍看太多容易思维懒惰
我个人看法
思维还是要靠中文。
我们中国人,母语。
无论深度广度都不是半桶水的英语能比的 回复里都是大神 受教学习了。 其实我觉得A3K除了用来刷题,也是个非常好的拓展知识面的系统。
我家二升三暑假开始用,到现在一年时间通过了200多篇文章(得分低于75%的不算),除个别文章反映不理解外,大部分看懂没问题,并且是非常有兴趣地在看,有兴趣不是因为他已经了解,恰恰是因为这方面的知识他没看到过,所以好奇心驱使。
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随着读书年龄上去,都应该慢慢从fiction向non-fiction倾斜,至于是读中文的还是英文的,撇开考试的功利性,个人感觉无差,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许一溪 发表于 2020-5-16 14:08
你这回复够一篇“彩椒你知否”了
我也说两句,英语不是我在抓,有没有太上心。一开始我们也是沿着论坛里 ...
最近偶然见到这书。这书有年头了,倒是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新书太政治正确l
ynnz 发表于 2020-5-15 16:39
目前中小学最缺少的是文学性阅读和写作,而不是知识性的。(文学性读物不等于是小说)
应该学一些几本的文学分析,才能知其所以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