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幼儿园“小学化”: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孩子上二年级才真正爆发
插播我还是支持娃的,这个文章里的问题也会出现在没有提前学的孩子身上,转发是为了提醒一下在提前学的时候注意避免的陷阱。不过这个文也是转了又转。姑且一转,姑且一看。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1fWwQZM0Oxah9j2lQcexg
01/
幼儿园变成小学“把关者”
焦虑在孩子和家长身上蔓延
现在,踏进任何一间美国的幼儿园,你都可能被教育者所称的丰富的环境和资源所轰炸。每个墙上都贴着琳琅满目的字母表、条形图、单词墙、教学海报、班规、日历、日程表和各种鸡汤文,可是,这些东西对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来说,真的合适吗?
一项名为《幼儿园是新意义上的一年级?》(“Is Kindergarten the New First Grade?”)的研究对比了全美范围从1998到2010年间幼儿园教师的态度,发现:希望孩子在一年内认识更多字及学会快速阅读的老师比例,从30%上升到了80%。
研究者还指出,幼儿园的孩子们,花费在各种训练上的时间太多了,而投入在音乐和艺术上的时间和比例减少了。这项研究的一个结论就是:越来越多的美国幼儿园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一年级。
而更糟糕的是,因为不少幼儿园的急功近利和超前教育,让那些真正把幼儿园当幼儿园的家长,感到无所适从。他们的孩子可能跟不上老师以及其他孩子的节奏。
来自密西西比州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些地方超过10%的幼儿园的孩子最终因“能力不足”而无法进入一年级读书(*学院君注:美国的幼儿园作为正式学制的一部分,孩子5周岁可以上,6周岁读小学一年级。而在幼儿园之前的称为学前班,可以4岁甚至两三岁的时候上。)
幼儿园变成了小学的“把关者”,而不是去到小学的一个阶梯。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的教室变成了令人焦虑的地方,孩子要从越来越小的时候开始担心随时被踢出局。
他们被急匆匆地教导如何坐在桌子前用纸笔写作业,但这么小的孩子,显然缺少这种技能和集中度;老师们费尽心力哄骗孩子们再完成一些作业才能去玩儿。他们已经开始过早学习一些预备学术技能。
这一切,皆无异于拔苗助长。
02/
超前学习看似有先发优势
到小学二年级后却变糟糕
但这种超前学习,真的有益吗?
有人对美国田纳西州一个公立学前班(类似于中国幼儿园中班、小班及小小班)的孩子们做了一次系统的评估,结果显示,那些上了学前班的孩子们,在进入幼儿园之后表现出了比没上过学前班的同龄人更强的阅读和学习技能,但是当他们进入一年级之后,他们对于上学的态度却会恶化。
而到了小学二年级,他们在读写能力、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的测试上表现得更加糟糕。调查人员告诉《纽约》杂志说:“让这么小的孩子就掉到枯燥的课业之中,他们比青少年更容易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越来越多双重职业家庭争先恐后,提前开发孩子的潜能或者认知潜力,他们有一种担心,担心富孩子和穷孩子之间的能力差距越来越大。不过,美国教育政策的重要学者罗伯特·皮亚塔却警告家长们说,“其实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我们现在的早教系统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03/
一个4岁孩子到底应该懂得什么
尽管如此,大量的家庭依然把孩子的早期看护和教育都从家中搬到了学前班里:美国接近四分之三的4岁的孩子现在都不是在家接受早期教育。父母习惯性“外包”。
但这个阶段是孩子心智的重要养成期,怎么可能全部外包给学校或者培训机构?关键是,非常多家长,认为在幼儿园或学前班,让孩子早早学会从1数到100等,是正常的事情。
不如看看美国洛杉矶华人妈妈阿桂对这一现象的反思:一个4岁的孩子到底应该懂些什么?而她的孩子所在的一位幼儿园老师,认真回复了这一话题,列出幼儿园孩子真正应该做的事情的List:
◇ 他应该知道,他总是被完全无条件地爱着。
◇ 他应该知道,他是安全的。他应该懂得,如何在公共场合、和别人在一起和在突发的情况下,保证自己的安全。他应该知道,谁是可以信任的人,如果他认为不对的事情,他可以不做,不管是谁让他做。他应该知道自己的人身权利,而且知道他的家人会无条件支持他。
◇ 他应该知道,怎么笑、怎么闹、怎么搞怪、怎么发挥想象力。他应该知道,即使把天空画成橙色,给猫画上6条腿都没有问题。
◇ 他应该知道自己的兴趣,并被鼓励发展它们。如果他对学习数学不太感兴趣,那么他的父母应该意识到,他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学会,何不让他就沉浸在火箭船、绘画、恐龙和玩泥巴的世界里呢?
◇ 他应该知道,这个世界是多么神奇。他应该知道,他是多么美好、灿烂、充满创造力、热爱生活、富有同情心。他应该知道,花一整天在户外做花环、做泥饼和搭童话屋比练习拼写要更值得,十分值得。
对应于这些内容,她还特别提醒了家长应该懂得的东西:
◇ 每个孩子学习走路、说话、阅读和算术都有他自己的速度,这跟他将来学得有多好没有太大的联系。
◇ 最能让孩子将来有高学分的事情,就是给孩子阅读。不是学习卡片,不是练习册,不是多高级的幼儿园,不是闪亮的玩具或电脑,而是父母每天早上或晚上(或两者),坐下来给他们读精彩的图书。
◇ 成为班里最聪明最有成就的孩子,不一定就最快乐。我们想给孩子提供帮助,但却让他们陷入了跟我们一样繁杂而充满压力的生活漩涡。我们能给他们提供的最大的支持,便是给他们一个简单而无忧无虑的童年。
◇ 我们的孩子应该被书籍、自然、美工和探索包围,90%的玩具都可以丢掉,但有些东西却不能没有,比如组装型的玩具(像乐高和积木)、创意型的玩具(各种手工艺术材料)、乐器、扮演角色的服装、各种各样的书籍。
◇ 他们应该自由地探索下面这些事情:当我们准备晚餐时,他们可以坐在儿童椅上玩豆子(当然,得有大人监督);他可以用小铲子揉面包捣乱,在厨台上用刷子玩面团,即使弄得到处都是。
◇ 我们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我们。我们已经变得很善于说服自己——我们得更关注自己,甚至把这当成一个借口,让其他人照顾我们的孩子。虽然我们都需要私人的空间,与朋友聚会,需要有效休息,需要偶尔放下父母的身份……但孩子更需要父亲坐下来,用心倾听他们的生活,需要母亲抽出时间,跟他们一起做手工,需要我们给他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犯傻……
◇ 他们需要我们,在春夜里陪他们散步。他们需要我们,一起准备晚餐——即使这会让时间延长一倍。
◇ 他们应该了解,他们永远是我们心里的第一位,而且我们真心享受和他们一起共度的时光。
05/
但也并非放任自流
重点培养听说能力
是的,童年是一场旅程,而非一次竞赛。一定不要本末倒置。
回落到学前班和幼儿园,孩子们在这里要培养的真正重要的能力,也不是读写能力,而是听说能力。
真正高水平的幼师会不断尝试与孩子们聊天,想方设法鼓励他们表达个人想法、活跃思维能力。例如,同样是看到孩子的画,一名普通教师会简单夸一句:“这房子真漂亮!”而高手就会蹲下来问孩子:“能告诉我你画的是什么吗?”
两者区别在于,前者是单向交流,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画的到底是不是房子,就直接下结论“这是个房子,老师很喜欢”,从而关闭了进一步对话的可能;
后者则以开放式的问句,引导孩子说出想法,探知孩子内心,成为启发孩子思维能力的催化剂,而思维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核心。
不幸的是,现在太多的幼儿园和学前班,课堂里的对话是单向而乏味的,老师像木偶一样,简单粗暴地把“干得漂亮!(Good job!)”当成了口头禅。
一个基于美国11个州700多个学前班课堂的调查发现,只有15%的课堂上,老师和孩子们能够进行有效互动——只有15%!
有人请美国幼儿教育专家埃丽卡·克里斯塔基斯对一个极受欢迎的学前班课程进行评论,它们的课程有大量的主题单元,包括学生必须要学会的生词表和重要概念。
打个比方,这个课程中有一个海洋主题,要让孩子们理解海洋对于环境的重要性,学生要学一大列的专有名词,包括外骨骼、扇贝壳、鲸脂。
然而这位教育专家的感受是这样的:
第一眼看过去,这些单词看起来倒是很有趣,很有“教育意义”,但仔细一想,就在回到这种趋势非常危险,它用关键概念大大局限了孩子们学习的范畴,积极的、探索性的早期教育法,变成了照本宣科的直接教学。
就像上述的洛杉矶幼儿园那位“愤怒”的老师一样。她随即也提到自己见过的一些做的比较好的学前班。
一次,孩子们在讨论蛇到底有没有骨头,他们把蛇的身体和恐龙化石、鱼作对比,惊讶于这些弯弯曲曲的动物怎么能容得下这么坚硬的骨头,老师没有告诉他们答案,直到有一个曾经去过博物馆的孩子,说自己曾看过蛇的骨架——由一节骨头、一节骨头、一节骨头……组装而成,老师才说,“我们还有很多调查工作要做。”
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法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是最合适的,和风靡全球的芬兰的学前教育异曲同工。
如果你去到芬兰,看那里的学前班老师怎么教孩子阅读(芬兰孩子直到7岁才开始正式的阅读指导),你会发现:他们非常注重和孩子聊天,引导孩子说话。老师们不断问孩子问题,让孩子说出答案,而不是塞给孩子答案。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少年商学院。如需转载,请与该微信公众号联系申请权限;欢迎转发朋友圈。
路过,啥都不说,外甥打灯笼中 看看欧美的精英教育 vs 愉快教育 不是说美国公立啥也不教,快乐教育吗 美国家长和我们一样焦虑?那我们就更可以放心鸡娃了https://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07.png 飞天小魔女 发表于 2020-08-27 22:35
不是说美国公立啥也不教,快乐教育吗
那是贫民窟的学校,类似我们这里农民工学校,人家真正有钱的人全是精英教育,玩的不要太狠,美利坚也是有学区房的 狠
人类对自己的下一代都挺狠
夏日茶 发表于 2020-08-27 23:53
美国家长和我们一样焦虑?那我们就更可以放心鸡娃了
那你想多了。 符合年龄增长规律吧。对普娃而言。 形势使然,不提前教育会跟不上的 说的挺好,但学校现在对孩子要求高了,不跑步跟不上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