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初中语文是半门历史,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都说初中语文是半门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文言文经常以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出现吗?那小学应该精读中国历史吗?有必要精读上学五千年吗?学习历史肯定对语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了,文史不分家嘛 达达和和 发表于 2020-10-11 10:17
学习历史肯定对语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了,文史不分家嘛
理是这个理,文史不分家,具体体现在哪里呢?文言文吗 有过来人帮忙解解惑吧 举个小例子,唐朝基调就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所以唐诗写景的诗大部分都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立志忠心报国的,哀怨的少,其他朝代就不一样了 flora宝宝 发表于 2020-10-11 10:41
举个小例子,唐朝基调就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所以唐诗写景的诗大部分都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立志忠心报国的 ...
你的意思就是要了解当时朝代的社会大背景,对理解诗歌和解题有帮助呗? 文史不分家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举个例子,曾经见过某讲大语文的公众号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描写李白在旅游,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其实是阅读量 引经据典 理解叙述描绘抒发甚至论述的能力吧 并不是单纯的史料和文言虽然了解背景是能帮助理解. 泛读就可以了 精读没必要除非感兴趣 史实有争议的不少 史学也少不了辩证无止境…… 楼上也举例了 了解一点诗词作者年代生平际遇套路就来了 schwalbe 发表于 2020-10-11 11:02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举个例子,曾经见过某讲大语文的公众号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描写李白在旅游,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文盲还可以讲大语文?
想起来以前某个语文老师上课时候,和我们解释: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红纱和绫都是卖炭翁用不到的,巴拉巴拉。
其实文盲真的很多,包括一些语文老师。
说不上道理,但是发现以前同学喜欢历史的大多语文不差的,是不是能说明点问题? schwalbe 发表于 2020-10-11 11:02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举个例子,曾经见过某讲大语文的公众号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描写李白在旅游,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哈哈哈哈~~~~ 三年级开始接触古文来 我个人酷爱历史,我觉得学好历史不等于能学好大语文。只能说学好历史,对学好语文有很大的帮助,文言文在中考和高考的比中越来越高,国家的考纲也在要求增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外乎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
如果学习了成语故事和一些历史小故事,比如扁鹊见蔡恒公或曹刿论战,只能说明你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因为熟悉更容易上手,但是文言文的基础学习还是不能放松。
再比如,你学习了李商隐古诗《贾生》,你如果知道李商隐和贾谊的历史背景,就会对古诗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个人意见,不喜忽喷。 越长大越孤单 发表于 2020-10-11 19:30
我个人酷爱历史,我觉得学好历史不等于能学好大语文。只能说学好历史,对学好语文有很大的帮助,文言文在中考和高考的比中越来越高,国家的考纲也在要求增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外乎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
如果学习了成语故事和一些历史小故事,比如扁鹊见蔡恒公或曹刿论战,只能说明你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因为熟悉更容易上手,但是文言文的基础学习还是不能放松。
再比如,你学习了李商隐古诗《贾生》,你如果知道李商隐和贾谊的历史背景,就会对古诗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个人意见,不喜忽喷。
高见~~~~~ 本帖最后由 魔法7 于 2020-10-12 10:51 编辑
我家的神兽是这么评价鲁迅文章的:“一段词不达意的表述被解读出无数种可能,就因为他被推崇为那个年代的大文豪,如果我们现在这么写一定会被老师骂个狗血喷头。”;P
这说明中文文章的解读最看重历史背景和人物定位。
中国历史也细分成很多史的,并不都是政权史,比如艺术史啥的,嘻嘻,我就不能多说了。 要有边界。读懂一篇诗文,几条注释就够了,不用无边无际地拓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