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砖」鲁稚 ‖ 作文是种表达,孩子需要知音,而不是裁判
很多家长不明白孩子为什么怕写作文,其实根源就在大人身上。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面对的不是知音,谁又会有话可说?前段时间有位家长请我给他的孩子“看一下作文”。她的孩子才一年级,写了篇介绍怎样做馒头的小短文。作文写得很认真,把制作馒头的每种原料、每道工序都写得清清楚楚,作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写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说:“写得不错。”
家长不放心,“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写得很好。”
“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吗?”
“没有。”家长“哦”了声,说了谢谢。
第二天,家长又来找我,还是把那篇小短文发给我看,说是改了几个字。我看了,说:“不错。”“没有问题了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我简直哭笑不得,我已经说了好多遍“不错,没问题”,她还是不放心,难道非得找出点毛病来,才能证明我确实是个老师,不是冒牌货?!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有这种根深蒂固的意识,把自己当成医生,有妙手回春之大能,而孩子就是病人,天生就是拿来给我们治的,如果看了作文不指点几句,简直就是失职。但即使是真医生,也要恪守希波克拉底的训诫“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何况孩子并不是病人,孩子本身的灵性很可能是超过我们大人的,我们对孩子的指导未必都正确,写作的能力还真不是教出来的。
回顾我自己的写作之路,早就不记得哪位老师的哪句指点让我开了多大的窍,反而是我的作文被老师拿到班上念了,我的作文被老师选到墙报上登了,老师说我有写作天赋,让我不要放弃,等等。正是这些不起眼的事件,点燃了我写作的激情,让我如饥似渴地去读,去写,去琢磨,我就真的成了作家。
我感恩那些欣赏我的老师,他们也许不知道,正是因为有这些欣赏,才抵销了来自其他方面的怀疑和指点,让我那点可怜的自信得以保存,我才敢在前途不明的情况下,继续写我想写的东西,并且最终把这些东西变成了印刷品。
欣赏是最宝贵的教育,对写作者来说,读者的作用胜过老师。不要说孩子,就算是成熟的作家,如果完全没有读者,你让他试试,能够坚持多久!
我对那个孩子的小短文之所以不指出缺点,一方面是因为确实没有缺点可指,写作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好和坏,何况相对于他的年龄,这样的文字已然堪称完美。另一方面,我明白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当他知道他的作文要拿给鲁老师看时,他内心会是何其的忐忑,我的每一句话都会对他产生作用,我必须掂量。
所以我不会采取“精批细改”的方式,从字词句篇全方位去解剖一篇作文。我更多的时候是把自己当成读者,去倾听,去理解,去回应,让孩子在交流中自然领悟怎样用文字来表达。我觉得这对孩子的成长——不仅是写作上的成长,也是人格上的成长——更有好处。
做孩子的知音而非裁判,最好的评改作文方式是聊天。不是单方面地评讲,而是互动——有问有答,有倾听有回应,自然而然完成交流。
对孩子的作文最好不打分,不乱划。打分就是划分等级,而写作很多时候是难以划分等级的。作为写作者,表达是个性化的;作为阅读者,接受也是个性化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有标准答案。打分不仅难以给孩子一个准确的评价,而且容易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写作的结果,而非体验写作过程本身。
要怀着真诚去欣赏孩子的作品,放大优点,包容缺点。优点总是存在的,只是需要发现的眼睛。再不好的作文,总有一句话、一个词值得欣赏吧?李鲁小时候有段非常艰难的时期,总是处于追赶状态,他自己都快崩溃了。我也觉得压力很大,有一天忽然想出一个办法,我对他说:“我发现你身上很多优点,我每天要表扬你三个优点!”他一听两眼放光,“真的呀?我有三个优点?”“那当然,还不止三个呢,但我不能一次都说完了,我每天就表扬三个!”然后我就给他指出了当天表现好的三个地方,他一听,还真是呢,自己身上确实也有优点。喜滋滋地听完,安心睡了。
第二天,又到表扬优点的时候了,我又给他讲,今天我发现你有三个地方做得好……他喜滋滋地听完,安心睡了。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每天到了那个表扬的时刻,他都喜滋滋地期盼着三个优点,不知道今天又有什么做得好的地方会被我发掘出来。其实,每一天都那么漫长,孩子在这一天中要经历那么多事,怎么可能没有做得好的地方呢?你只要怀着找优点的心态,找三个优点还不是小菜一碟!但这对孩子来说意义很大,你给他讲一讲他做得好的地方,不仅仅是给了他自信,也是在给他树立标准,他会意识到“我这样做是好的,我下次还要这样做。”
评价孩子的作文也是一样,指出他写得好的地方,就等于给他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比如“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很好的故事,写得很生动。这个比喻用得好,很准确;这个描写抓住了特点……”那么孩子就明白了,这样写是好的,我以后要多写故事,要写得生动,要用准确的比喻,要抓住特点进行描写……你指出的优点越多、越具体,孩子就越是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听优点是永远不会厌烦的,即使你讲的优点有夸大成分,孩子也绝不会想偏,他会尽量努力,让自己配得上这个夸大的优点。
“表扬优点”是用肯定的方式为孩子树立标准,“指出缺点”则是以否定的方式来树立标准,所发出的信息是“这样写不好,你不能这样写”。当然,“否定错误”也是有必要的,但需要注意,由于是否定的性质,本身就带有破坏力,使用这种方式就一定要减少攻击性,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指出缺点的出发点应该是善意的,方法应该是温和的。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证明谁输谁赢、谁更正确。在指出“这样写不好”的同时,最好还能告诉他“怎样写才好”,不然孩子心中还是茫然,这其实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缺点要有更多的包容。有些缺点,在孩子能力不够的时候,就算有人指出来了,他还是没有办法改正。譬如,你说他写得干巴巴的,词汇太贫乏。但你指出来他就能用词丰富了吗?他并不是有意不去用词,而是词汇量还没有积累到可以信手拈来的程度,而词汇的积累需要时间,如果急于求成到处去东抄西抄,反而可能东施效颦。
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等待孩子成长。有些缺点和成长过程中的其他问题一样,会随着能力的增强自动修正,不指出来也关系不大。有些缺点是可以忽略的,至少不要去放大,如果指出缺点过多过细,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灰心丧气,反而是更大的损失。
总之,评判作文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判给孩子动力,促孩子进步;坏的评判则相反。
长文紫薯紫薯 赞同观点,实际操作没有楼主这么细腻 学会欣赏和鼓励说着容易,做起来真的太难了 细节控偏执狂家长是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大杀器。 所以一年级到现在,孩子的作文我只改错别字。从不能看到现在稍微能看看。 写得很好。
不知道为啥没人关注? micheel_zyy 发表于 2021-05-30 11:20
写得很好。
不知道为啥没人关注?
不炒作。
人家自己是作家,孩子培养成才了,热爱研究教育。 写作文,就像人说话一样。先要开口说,然后才是说多一点 再说好一点。教点说话技能,多点机会上台锻炼,做到不害怕开口。现在小学生作文,一上来就被挑三拣四,不知道自己做的好,而是被灌输自己写的老师不喜欢,那就是扼杀。宽容是现在低年级小学生最需要的支持。而不是剪枝。 文章写得太好了,要常常反省,自我修正 看完了,老师说得很对,我就喜欢随笔这种,只有伯乐才能明白真正的意思。 有道理,有空慢慢琢磨 实际操作有难度,对育儿有帮助,不仅是写作而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