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1:孩子听不懂道理,是因为笨吗?-转载自得到
卢梭著作《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其中有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不同年龄和成长阶段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教授不同的内容。可是卢梭自己甚至都不带孩子,他是怎么知道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的呢?他的话可信吗?卢梭是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今天多少是个谜,我想他应该是做了很多观察,并且了解了过去比较成功的教育的特点。不过到了20世纪,还真有人认认真真做了一系列科学实验,证实了卢梭的看法。这个人就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他首次提出了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来解释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他也因此成为了迄今为止可能是最具权威的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篇幅所限,我把皮亚杰生平的一些故事放在了文稿末尾的补充阅读里,有兴趣你可以去读一下。这封信我们主要介绍皮亚杰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教育建议。
皮亚杰把孩子的认知和智力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
2岁之前;
2-7岁;
7-12岁;
12岁以后。
这个划分是皮亚杰根据实验得到的,不过你可以看出,这个结果和卢梭的划分方法,以及今天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年龄段划分高度吻合。这当然不是巧合,因为今天各国学龄前以及中小学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都是经过了上百年不断摸索得到的结果。
在这种普遍的教育阶段划分方法背后,有着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支持,这些研究成果,很多就来自皮亚杰。接下来的两封信,就来和你介绍一下皮亚杰的研究成果。这封信先讲前两个阶段。
0-2岁孩子的认知发展有怎样的特点?
少儿成长的第一个阶段是两岁之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婴儿阶段。皮亚杰把这个阶段称为感知运动的阶段(Sensorimotor Stage)。
在这个阶段,孩子大脑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很多被我们成年人认为是人类都有的基本能力,其实儿童并没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分不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研究发现,11个月以前的婴儿会把周围的世界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比如他哭的时候,你把手给他,他拉住你的手,有了安全感就不哭了;如果你把手放开,他又哭了。这时其实他不知道你的手不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你的手从他的感知中消失了,他就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缺少了什么。同样地,他饿了张嘴喝奶,也会觉得奶是他的一部分,是就应该在那里的,如果喝不到就会哭。
这个阶段的孩子,无法理解物体的存在和消失。世界各地都有一个哄孩子笑的游戏,在英语里叫做“皮卡布,我看见你了”(Peekaboo, I See You)。这个游戏很简单,就是你用手把脸捂上,然后突然把手拿开,露出你的脸,同时说“皮卡布,我看见你了”。孩子这时就会笑。这时孩子其实还没有语言能力,听不懂这句话,他笑的原因不是你看见了他,而是他发现你并没有消失。当你用手捂上脸的时候,他看不见你的脸了,不知道你依然在那里,只是脸被手挡住了,孩子就会以为你不见了;当你又露出脸的时候,他发现你又出现了,于是就笑了。
到大约11个月的时候,婴儿才会逐渐意识到,外部世界和他自己是两回事。直到大约两岁的时候,婴儿可以基本完成这个认知发展的过程。这个年龄以上的孩子,才能够明白你不是他,外面的玩具也不是他。
理解了这一阶段孩子的特点,那么此时对于孩子的教育,就要以帮助他感知世界为主。如果非要让孩子现在就开始学知识,认字背诗等等,不仅非常困难,而且因为占用了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有可能反而阻碍孩子心智的发育。
原本在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是感知事物,认识周围的世界,比如奶瓶里有奶可以喝,播放音乐的玩具会发出声响,等等。这一阶段,孩子还会注意到物体的不同之处,学会识别熟悉的物体,比如布娃娃是软的,塑料玩具是红色的,等等。所以在这个阶段,孩子接触到的新东西越多,心智发育就越充分。像过去有一些所谓“神童”的报道,两岁就开始背唐诗,那其实是摧残人,不是教育人。
2-7岁孩子的认知发展有怎样的特点?
少儿发育的第二个阶段是2-7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前阶段。皮亚杰把这个阶段称为“前运算阶段”,英文是“Preoperational Stage”,不过“前运算”这个翻译并不十分准确。operation这个词有运算的意思,也有操作的意思,如果通读皮亚杰的著作,就会发现他讲的其实是包含运算在内的各种操作。因此我认为更准确的翻译是“前操作阶段”。
皮亚杰指出,在这个阶段,孩子通常还没有理解逻辑的能力,因此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在思维上理解和运用信息,很难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在成年人看来,就是你和孩子讲一些事情,他好像听不懂。
由于这个特点,这一阶段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在大人看来匪夷所思的行为和想法。比如,孩子能分清楚1、2、3是不同的数量,但是情况一旦稍微变得复杂,孩子就难用逻辑去理解和推理了。
比如你拿出两块一样大的巧克力,一个直接放在左边的盘子中,另一个切成四块放在右边的盘子中,让他挑选,孩子很可能会选右边的。类似地,如果你把十粒水果糖抓成一把放在一起,同样的十粒水果糖散落在桌子上占了一大片地方,让孩子挑一种,他会毫不犹豫地挑第二种,因为它显得多。
如果你让孩子给其他小朋友分一块蛋糕,孩子有可能分不均等,然后随手就分给其他小朋友了,不会具体区分大小。如果孩子刚好给了某个小朋友一块很小的,有的家长在一旁看到了,会觉得孩子是不是抠门、小气甚至贪心,要去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云云。其实孩子很可能并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他只是觉得大块小块都是一块而已。我读皮亚杰的书到这里时,想起了传说中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有一个猜想,也许孔融把大的梨给了哥哥,有可能是因为他其实分不清大小,反而是大人们牵强附会,加上了一些道德意涵。
皮亚杰还做了一个水杯的实验:把两个一样的杯子放满了水,问孩子哪个杯子里的水多,孩子会说一样多。然后他把其中一杯水倒进另一个细长的杯子里,因为杯子直径小,水面的高度就变高了,这时再问孩子哪个杯子里的水多,孩子就说细长杯子里的水多。大人可能会觉得,孩子怎么这么笨?其实只是因为孩子还没办法把事物和事物联系起来理解,没有物质守恒的概念。对他们来说,第三杯水是新的一杯水,大人凭什么说它和之前那杯一定一样多呢?
前面讲了,在上一阶段,孩子还分辨不了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区别;到这一阶段,虽然孩子能够分辨周围世界和自己不是一回事了,但他们思考问题还是只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以自我、或者说自我的感知为中心来理解事物。对此皮亚杰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
皮亚杰在试验台的中央放了三座假山,这些假山可以挡住孩子的视线,假山的两边放了不同的模型玩具。在山的左边,放了一只兔子和一个房子,山的右边放了牛羊和树木。坐在左边的人看不见右边的东西,坐在右边的人看不见左边的东西。
实验者先让孩子坐到左边,问孩子看到了什么东西,孩子会说看到了房子。然后实验者让孩子坐到右边,自己坐到左边,再问孩子看到了什么东西,孩子会说看到了牛羊。这时,实验者问孩子:“那我现在看到了什么呢?”孩子依然会说是牛羊,因为孩子此时自己只能看见牛羊,就认为其他人看见的也是牛羊。这就显示了在这一阶段,孩子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此外,孩子在这一阶段的逻辑能力很弱,没有办法把信息综合起来理解。比如你问:中国有两个大岛,一个是台湾岛,另一个是什么呢?这个年纪的孩子可能没有听说过海南岛,自然答不上来。这时你再问他第二个问题,中国有两个大岛,一个是海南岛,另一个是什么呢?显然在前一个问题中,你已经告诉他一个是台湾岛了。但这时,孩子依然会犯懵,不理解这两个问题是可以联系起来的。再比如,你教会他7+8=15,然后问他8+7等于多少,他很可能也答不上来。
为什么理解孩子的这些特点很重要呢?因为家长在教育的时候,必须明白一件事,就是在特定阶段,孩子很可能做不到完全按照家长设想的方式去学习、去理解道理。这不是孩子的错,只是因为他们的发育还没有完成,认知能力没有达到大人的水平。对此家长不应该苛责孩子,也不要说孩子就是笨,这对孩子并不公平,而且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也没有好处。
家长应该做的,是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启发他们的智力。比如你也可以和他做假山遮挡视线的实验,然后带他转过来再到另一边,告诉他其他人会看到不同的场景,让他更早地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走出来。再比如你可以告诉他:比较东西时,不仅有数量的区别,还有体积的大和小;同一个东西,不管分成多少份,或者用什么容器装,分量还是一样多。
小结
总结一下,这封信我们讲了0-2岁,2-7岁这两个阶段的孩子的特点。了解了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在教育时就很容易做到有针对性了。对于0-2岁的孩子,要让他们多接触新事物,更充分地感知世界。对于2-7岁儿童的教育,不要急着让他们去学什么知识或者课程,而是要让孩子理解一些最简单的现象背后的原理。
这时的孩子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凡事喜欢问“为什么?”;而且如果大人给出的答案太复杂,孩子就理解不了。这时大人不要显得不耐烦,要尽可能地用孩子容易理解的思路和他讲:从孩子能理解的地方,逐渐扩展到孩子还不熟悉的内容,慢慢引导孩子理解多少、大小、相等、守恒等等最基本的概念;并且从自我中心的思维中走出来,学会用同理心想问题。
原来如此,那七到十二岁是个什么特点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