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负增长之后教育方式判断
22年新生儿增长首次低于千万,人口实现负增长,一方面是生活压力大,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生活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口结构和教育方面是否会走在发达国家的老路,基本是在路上。首先全民高等教育的趋势也不可避免,毕竟幼儿园已经开始招不满人类,大学也不会远,但精英文化肯定不会改变。之前是家长费劲脑汁从低贯穿本着好的幼儿园决定好的小学初高中这样的路线,为了面试好的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开花,试图把娃包装成全能选手已博得筛选学校的青睐,招生政策改革后这种观念应该要转变,个人认为应该让孩子有一技之长,差别化竞争,把一门功课做精,毕竟论知识全面咱比不过百度,论体能咱比不上机器人,精英从来都是有一技之长而不是全面开花。哎算来,白话就是辅导班少报点https://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18.png本帖最后由 深海潜航 于 2023-3-1 09:29 编辑
想多了也想少了
人少了不假,可人少了岗位也少了,那岗位需求少了,所需要的应届生也少了,应届生少了学位就少了,然后升学少了,最后录取率仍旧那么一丢丢,仍旧会拼的你死我活
一技之长还是全面开花,关键问题是你这一技之长是真的长吗?比如数学大牛这种,比如AIME,AMC12,要是做不到大牛,比如你只是创班还是平级创,那不就得用全面开花来博眼球。所以一技之长和全面开花其实是被动不是主动。
至于全民高峰教育?你确定推行职教是真的高等教育普及而不是分流加强? 一技之长 就是 家长要有远见不要盯着 升学率 算得满眼通红 和别人吵得口吐白沫 多关心一下世界伏地魔 马上就要和 索伦 结盟了又将是大江大河的 时代了 没看懂谁和谁啊 家长能做的就是尽量全面开花让孩子尝试各种技能兴趣爱好,以便将来能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发展。
现在都是斜杠青年,一技之长卷不过别人的。 人少了 学校也会变少 不是人少了 孩子开那么多学校等着你在 那里选学校。同样就业也少 是不是均平富只看你觉得社会结构是不是零和博弈。
资本家宁可把牛奶倒了也不会分给穷人。如果大家都是大学生等于没有大学生。 bagins 发表于 2023-03-01 09:32
一技之长 就是 家长要有远见 不要盯着 升学率 算得满眼通红 和别人吵得口吐白沫 多关心一下世界 伏地魔 马上就要和 索伦 结盟了 又将是大江大河的 时代了
赶紧扯呼https://app.qianfanedu.cn/public/emotion/face_018.png 我是认同的,一技之长不是说一门学科牛,是在多试错的基础上找到特长并坚持下去做到精。 问题是你认为的一技之长是不是未来所需要的、稀缺的一技之长,你的眼光能否提前洞察一切,否则都是白搭。 学生少了,学样是不是可以变成一个班10-20人的结构:lol 可是我觉得现在的小朋友人人都有一技之长。。。。 给机器人心理按摩。 coverme 发表于 2023-03-01 13:53
学生少了,学样是不是可以变成一个班10-20人的结构
也许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 作孽的是我们出生的那年还是大年,哎 深海潜航 发表于 2023-03-01 09:27
本帖最后由 深海潜航 于 2023-3-1 09:29 编辑
想多了也想少了
人少了不假,可人少了岗位也少了,那岗位需求少了,所需要的应届生也少了,应届生少了学位就少了,然后升学少了,最后录取率仍旧那么一丢丢,仍旧会拼的你死我活
一技之长还是全面开花,关键问题是你这一技之长是真的长吗?比如数学大牛这种,比如AIME,AMC12,要是做不到大牛,比如你只是创班还是平级创,那不就得用全面开花来博眼球。所以一技之长和全面开花其实是被动不是主动。
至于全民高峰教育?你确定推行职教是真的高等教育普及而不是分流加强?
产业少岗位才会少,如果现在开始产业移出中国,还没等到娃工作,我们这代岗位就少了 昨天和我老公探讨这个问题他说人少也有竞争,什么时候都是胜者为王,不用想太多 露西西 发表于 2023-03-01 15:51
产业少岗位才会少,如果现在开始产业移出中国,还没等到娃工作,我们这代岗位就少了
如果去掉,欧美国家在华产业外迁的开始和减负是前后脚的,或者说这些年一直是欧美迁出,亚非拉东南亚迁入 是要改变思路。之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将来如何?感觉有点蛛丝马迹了,中美对抗以来,国家强调基础学科,尤其是数理化。有几个预测:
第一,拔尖选材愈演愈烈,尤其数理化
第二,好的大学会增加预录,自招名额,锁定好的生源
第三,一般的大学是否会转型还不好确定,高中分化会很明显
所以,国家看重基础学科,自己的娃要考虑好走哪条路,走体制的话,就得投其所好,拼理科。这样至少能保证有好的中学可以读。中学对人生很重要。走素质教育,我觉得可以考虑出国,走体制外,当然得是不错的学校,中学就要开始,国外教育还是比较重视“人”的培养。
至于,单一方面的一技之长,遇到好的老师,不容易。机构,学校都是功利的,以考级和证书为目的,含金量似乎都不高。培养“大师”,一般都是各种机缘巧合,找到多个好老师。
看各自因缘了,作为家长思路要清楚,等待机缘吧! 感觉还是学习能力的培养,现在有多少从事的行业与所学的专业对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