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关于热议话题背后的指向
最近比较热聊的话题引发了很多争议,又是老生常谈的内容,无非就是国内考试选拔机制如何刻板埋没人才等等等等,还有什么后台背景什么的话题。在此不做任何评价。我只想聊聊我家现实发生的事,两代人参加中考发生的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和现在裸考一样,凭中考成绩决定读哪个层次的高中。当时填写中考志愿都是纸质手写的,流程是怎样的呢,和我们今天的平行志愿类似。自己先填写一份草表,按照高中等级依次往下填,顺序自然是最好的重点高中填在一志愿,后面就是次好学校直至普通高中。自己写完的草表是交给自己班主任,让班主任去誊写正式志愿表的。 某人填好志愿表交给班主任,之后一切准备就绪,中考结束,分数公布,某人分数是年级第一,根据分数和市里排名应该是毫无悬念的录取第一志愿最好的高中。但是很奇怪,录取结果居然是同一学校后面几名的两个学生。最后通过一些关系渠道去查了,果然班主任在誊写正式志愿表的时候修改了年级第一考生的志愿顺序。最后班主任受到了一些处罚,录取这件事有惊无险的过了。但如果换一个考生,家里没有亲戚能提供帮助的,那就不一定能查出真相,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能够在当时避免被人拦截录取名额,也是动用了关系才办到的。所以说其实上世纪别说高考录取了,中考录取也是要靠自己家族有一点人脉才能安全上岸的。那时候的不公平操作空间更大。 去年我们填报志愿,非常简单,毫无波折,从这个角度看裸考规则确实是进步很多,可能考试制度不能令所有人满意,但是确实公平程度要大大超过上个世纪。 非常认同!现在条条道路通罗马,不喜欢高考这条路径的也有很多不错的选择。但高考确实是最锻炼人也是最相对公平的一条路径。 90代的高考手工纸质填报时代,分数都可以改或换人,那时的招办主任不知拿了多少钱或啪啪啪了多少女学生及家长,参见94年泸州招办主任石仁富被枪毙。 cfa2000 发表于 2024-06-22 15:15
90代的高考手工纸质填报时代,分数都可以改或换人,那时的招办主任不知拿了多少钱或啪啪啪了多少女学生及家长,参见94年泸州招办主任石仁富被枪毙。
而且很多材料全靠手写,狸猫换太子容易多了 谢谢分享。 也说个从未为外人道的真人真事: 家里长辈高中毕业破格当了短暂的代课老师 ,77年参加高考,消息是当地就一个考上了。 大家都猜是他了,包括老三届的老师兼同事(那年也一同参加高考 考完对过答案)。 最后考上的说是他也认识的某学生 ———校长和当地教革委主任的儿子。 最关键的 , 人家录取了F竟然没去报到上学, 待业后去当了工人(当时传言开学会有摸底考试 ,各地也偶有一些东窗事发的案例) 。当然这也是事后才知道的,也不知道以那时单纯的认知 ,如果赶得及会不会真的去省考试院查卷子 ,看看负责监考 封卷的主任到底怎么做的。
也许他们这一“教育世家”觉得,78年的高考才相隔短短几个月 ,反正他也考上了 , 好像并没有耽误谁 对不起谁。 殊不知已经影响了别人的预期判断和志愿填报 。 后续各种因缘际会,他始终也没和我们家人真正的团聚…
有感而发因为他第一次也报了应用数学系。后来的填报 全转工科了 竞争太激烈的 容错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