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千帆网 返回首页

葡萄她妈的个人空间 https://qianfanedu.cn/?10930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ZZ: 把孩子当CEO来教

热度 7已有 2214 次阅读2015-6-13 15:59 |系统分类:其他

贺德林:把孩子当CEO来教

  外包教育行不通

  《虎妈猫爸》中赵薇的一句话道出很多家长的心声:你从小给孩子吃的穿的都是最好的,难道在教育上却愿意将就?父母都会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孩子。

  如果你以为这部电视剧只是中国家长的写照,那你就错了。

  像很多忙碌的商业精英一样,贺德林(France Houdard)最初把女儿的教育外包给了学校。

  他从耶鲁毕业,在德勤、高纬环球工作多年,曾任高纬环球大中华区总裁,现在兼任几家咨询公司和房地产公司的总裁和执行合伙人。贺德林习惯了“空中飞人”的生活节奏,他和自己的中国太太把家安在上海,经常穿梭于各大洲为企业总裁们提供投资咨询,在全球40多个国家都有投资经验。

  当然,忙碌的他没有忽视女儿。他为女儿找了一个昂贵的国际学校和一个顶级的家教团队,简而言之,就是把女儿的教育外包了出去。“我的想法是,在这种模式下,她获得的教育能确保她通过大学入学考试,进入国外顶尖大学,并且顺利毕业,找到好的工作,升职。”贺德林说。换言之,他打算用钱搭建女儿“向上发展”的基石。

  但是很快,这个理想化的计划在女儿8岁的时候被打破了。

  贺德林接到了女儿学校的电话,含蓄地向他表示小女孩的学习“不够理想”,让他去参加家长会。“家长会一共有6个人参加,她的两个老师,一个班主任,一个学校的心理专家,孩子的妈妈和我。他们指出,我女儿所有考试都考得不好。除此之外,她上课不专心听讲,并且她不会总结信息。相比于读书和写作业,她更喜欢玩。”

  然而令贺德林十分惊讶的是,每一个大人都认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但是在场的老师中,有些甚至叫不出他女儿的名字。

  贺德林最初只是想提高三年级女儿的成绩。他开始自己辅导女儿的功课,并且关注女儿在学校的课程和老师。“我终于赶上了其他中国家长的步伐。”

  但他很快发现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应试教育有可能教出一个“一维”的女儿。8岁的小姑娘不知道法国在哪里,美国在哪里,甚至分不清法国和美国是不是一个国家。这样下去女儿将来能否考取海外名校?要知道,哈佛耶鲁看重的是全面发展的学生。即便考取了顶尖学校,又能不能融入当地文化?

  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贺德林的母亲是美国人,父亲是法国人,他从小在法国长大。在他10岁时,母亲厌倦了法国的生活,把他和弟弟带回了美国。两个孩子第一次面临文化冲突。

  “我10岁以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国:学校、教堂、朋友、爷爷奶奶、兄弟、电视、书籍,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和法国有关。我们95%的时间说法语,5%的时间和妈妈说英语,即便在说英语时也在谈论法国的生活。刚到美国时,我们英语说得很流利,但一点也不了解美国。”

  刚到的第一个月,兄弟俩在尴尬中度过,他们一声不吭坐在教室里,听不懂老师和同学在说什么,下课和其他同学在操场玩时,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笑什么。贺德林曾因为和同学打架被停课一周,因为他以为对方在嘲笑自己。

  “我们听不懂他们的笑话、他们的故事、他们聊的体育运动,我们在家也看不懂电视,听不懂亲戚在讲什么。”他很担心女儿会重蹈自己的覆辙,如果以后出国念书,将体会自己经历过的无助、彷徨和孤独。

  “我必须为她做些什么。”贺德林决定。

  孩子难道比CEO难教?

  “我的很多中国朋友也希望子女将来能去海外念名校,并且适应当地的文化,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前景,他们面临和我一样的问题:怎么为孩子的将来做准备?”

  第一个问题是,应该在哪些方面培训孩子?贺德林从自身经验来看,只会英语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把孩子向上提升的人生分为几个阶段:进入大学前、大学阶段、应聘工作、职场开拓,哪些阶段需要考英语?只有在进入大学之前的SAT考试中。应聘工作时公司不仅要看你的成绩,还要看你参加过哪些学生社团、俱乐部,有没有领导经验。你如果要进入热门的社团并担任学生领袖,必须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意味着你善于和别人找到话题,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积累。而你在职场中要获得同事和客户认可,也需要这些文化素养。”

  他回忆起自己在德勤工作时曾加入一个俱乐部,会员都是各个行业的精英,在世的历任美国总统都在俱乐部发表过演说。“在那里,你必须随时能和别人就某个艺术或历史话题聊上一个小时,如果接不上对方的话,你就会在别人印象中失分。”

  摆在眼前的问题是,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尽快熟悉西方文化,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

  第一个方法是,尽快把女儿送出国读书,让她尽早在国外文化环境下接受熏陶,但贺德林不愿意让女儿这么早离开家庭,她的自理能力还不足以独立生活。第二个方法是,在没有国外环境的情况下,培养女儿必要的普世性文化素养。

  怎么样能让一个8岁的女孩随口说出莫奈是谁、交响乐《四季》是谁的作品、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如何能尽快帮她完成西方历史、艺术史、音乐史和全球地理的积累?

  和很多中国家长一样,贺德林希望找到一颗“万灵药”,对症女儿的国际化教育。虽然他比一般家长拥有更多的资源,但也没有成功。“我和耶鲁大学的院长聊过,问他有没有什么现成的蓝图或资源可以用来引导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钱不是问题。院长笑着说,很多中国家长都问过他这个问题,但是没有现成的答案。”

  他只好亲自上阵教导女儿,每周花三个下午为女儿补习,并且发动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母亲为女儿做课件。

  问题是,怎么教?“我从顶尖大学毕业,进入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一直晋升到CEO,我的工作之一就是培训企业的高管,那么辅导一个8岁的孩子应该不会更难。”贺德林在摸索中学习,将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学到的经验用在对女儿的教育上。

  在回忆了大学接受的教育,以及管理咨询服务公司的经历,他发现一个事实,在过去50年里,世界上大型企业自己开发的培训工具比学校里的要先进得多。“学校里,大家在一个不透明的环境里为孩子服务,而在现实世界中,如果你的培训没有展现出价值,客户下一秒就会离开。”

  事实上,培训孩子和培训CEO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他们的注意力都非常短暂,你必须在几分钟内传达信息,否则他们就会失去兴趣。第二,他们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你感兴趣的东西,你必须从他们的兴趣点切入话题。

  对于CEO,贺德林会花几个月时间收集信息,再把信息压缩成只有5分钟的多媒体演讲。这一招对孩子也同样奏效,他可以把一部西方艺术史压缩成5分钟的教学。

  5分钟能讲什么?那就是搭建框架。比如在教西方艺术史时,贺德林向女儿介绍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立体主义等各个时期,每个时期举三个最有名的艺术家,简单描述他们的风格和作品。再多孩子就没有兴趣听了。

  当然,如果女儿对某个艺术家感兴趣,他会给女儿一个“Deep Dive”(深入学习),给她一本关于艺术家的英语小书,100页左右,生词部分会有注释。

  比起学校的学科化教育,贺德林的“私塾”更注重触类旁通。他在向女儿解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画风时,会告诉她那个时代欧洲发生了些什么,对画家有什么影响,这样就把艺术和历史穿插在一起。

  “她脑海中搭好框架以后,自己会去填充更多的内容。你只要引起她的兴趣,她自然会想要去了解更多。就好比她有了一个柜子,以后她学到知识,就会知道应该安放在柜子的哪个抽屉里。”

  “另外,学校的标准化教育是千篇一律的,有些孩子可能喜欢音乐,有些喜欢运动,有些喜欢艺术,但一个老师对着30多个孩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我教育女儿时能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从此入手。”

  比如女儿在数学课上学到分子的概念,她总是弄不清,贺德林就为她做了一个小视频:一块好时巧克力有12格,吃到只剩下1格,那这一格就是1/12。简单而形象。比如学校教孩子计算面积,孩子对抽象的概念不感兴趣,他就向女儿提议,一起为姚明设计一件T恤。设计是女儿喜欢做的事,她很有兴趣地上网查到姚明的身高,推算上半身的长和宽,计算出衣服的面积。“她喜欢那些在生活中可以用到的知识,学得很快。”

  这些快乐教学方式很快见效。在贺德林为女儿录制的视频中,一个混血小女孩在语速飞快地背诵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名字,偶尔做几个鬼脸。他自豪地说,女儿能按顺序背出世界上所有200个国家。“我不知道有没有这样一个世界纪录,但我相信她离这个纪录不远了,我确定目前在上海,没有人可以超过她这个纪录。”

  在他的教育计划中,女儿在10岁以前能做到:知道过去2000年西方历史上每一个重要的艺术家,知道过去2000年西方历史上所有重要的作曲家,了解西方音乐和艺术史上所有主要任务和历史事件。“她将积累别人在大学毕业时才拥有的人文知识。”

  “她在14岁或15岁的时候,我希望她已经掌握能够进入世界顶尖大学的知识技能,她了解所有伟大的创想,会深入思考,拥有创造力,以及社交能力。我希望她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这些的,所有一切是以游戏方式传递给她,在参与这些活动时,她甚至没有意识到是在学习。”

  《新民周刊》:你从小和母亲说英语,像母语一样流利,但10岁时从法国移居美国仍然面临不小的文化冲突。很多家长打算送孩子去国外求学,会提前让他们恶补英语,但孩子在适应当地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不是来自语言?

  贺德林:肯定不是。我从小能和妈妈流利地讲英语,但是我少了10年的文化积累。美国的文化环境和法国完全不同,他们的故事、电影、电视节目、笑话、游戏、俗语、地名、运动、历史、政治、英雄人物、品牌、公司都和法国不同。美国人通过多年的生活经历,包括在学校和校外,与朋友家人聊天,看电视、杂志或其他媒体,获得了这些知识和文化素养。这构成了他们谈话的内容,这些和我在法国交谈的内容完全不同,所以当我刚到美国时,完全不能和人们交流。

  这个经历让我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即使能够通晓另一种语言,但仍然会在那个国家不能交流,无法适应。后来,我又进一步意识到,学习一门语言所需要的努力,相比于获得文化素养所需要的努力,简直是微不足道的。简而言之,语言仅仅是个工具,就像一台电脑,如果没有程序和内容,这个工具就没有用处。

  《新民周刊》:在互联网信息时代,青少年在国内也有很多机会接触西方流行文化,比如看美剧《破产姐妹》、电影《指环王》、听格莱美获奖音乐、读马丁大叔的小说,这些知识储备是不是足以让孩子在国外学习生活游刃有余?

  贺德林:我认为这些知识储备都是有帮助的,人们可以通过文化移入的过程获得文化素养,但远远不够。这些知识有助于文化素养的培养,但不能保证高水平的文化素养。利用这些知识你可以和一个普通的美国人找到话题,但未必能获得哈佛耶鲁的认可,否则随便一个美国人都能进哈佛耶鲁了。另外,通过这些途径获得的知识是零散而碎片化的,孩子很难去总结并且记忆,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孩子的脑袋里先搭好一个框架,比如历史、地理、艺术史,让他掌握一定的基础性知识,打好底子,后面他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往这个框架中填充越来越多的内容。

  《新民周刊》:你认为青少年在什么年龄段出国留学最合适?

  贺德林:这个要具体看,不同孩子情况不一样。我个人认为,一种是让他在10岁以前出国,因为10岁以前接触一门外语,有很大机会说得像母语一样熟练。当然,他对本国的文化积累可能会不足。另一种是让他大学毕业以后出国读研究生,因为他对本国文化的学习已经有了完整的体系,再有一些国际化的视野会更好。如果中间送出去留学,比如高中或大学阶段去美国读,有可能既中断了本国的文化素养积累,也没能融入国外文化环境,我接触过不少中国员工是这样的,两边都不具备优势。

  《新民周刊》:你在克服了移居美国带来的文化冲突以后,跨文化背景是不是成为了你职业生涯的优势?

  贺德林:我进入耶鲁以后,成为学校最大学生会的主席,这是我从10岁以后第一次觉得自己在文化素养方面超过了美国人。跨文化生活经历成为我的优势,让我不再惧怕以后面临的国际化挑战。

  在我18年的管理咨询和并购经历中,我给全球大公司的高管提供建议和培训,帮助他们的公司全球化,其中包括:通用汽车、丰田、霍尼韦尔、卡夫、科勒、诺华制药、罗氏……我几乎每天都在飞机上度过,作为企业顾问帮助高管和外国政府谈判,我会用6种语言进行项目谈判。我的员工会帮我购买关于那些国家的书,并将他们所能找到的一切资料打印下来,放在一个巨大的行李箱里让我带走,我会在出差过程中不停阅读,读完就扔掉,我不得不发明各种各样的强记速记方法,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信息,并把信息呈现给别人。文化素养和全球意识对于我的工作很重要。

  《新民周刊》:普通家长没有精英化的教育职业背景,如果他们有和你一样的目标,让孩子去美国读名校并在跨国企业工作,应该怎么样去帮助自己的孩子,为他们提供国际化教育?

  贺德林:事实上,很多美国顶尖大学的学生都出身于精英家庭,当然,这并不是说普通家庭的学生就没有机会。为了帮助我女儿完成她的国际化教育,我从公司调了一部分人组成一个团队研究这个项目,开发国际化教育的工具。我们把一个个知识点做成5分钟左右的视频,现在关于三年级数学的视频有100多个,文化素养也有100多个,我们还会继续开发更多。我打算把这些资源放到网上,还可以做成App,让普通家长也可以获得。

  《新民周刊》:这些课件收费么?

  贺德林:我很想做免费的,但不太可能。一是我们花了大量时间精力,二是免费的资源别人会觉得价值很低。我正在和律师探讨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明年应该就能上线。

路过

鸡蛋
7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yao1du 2015-6-14 17:00
得太棒了!完全符合引导兴趣再由自己自主深入学习的理念。话说App现在出版了吗?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4号

GMT+8, 2024-12-27 18:23 , Processed in 0.063985 second(s), 18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