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看望高中语文老师,一位已经73岁的特级教师。聊了很多。
他讲自己对现在语文教育的失望,他说现在的语文教育重视语法,轻视语感,只要八股,不要思想。
于是说到思想。
我想起,我十六七岁的年纪,得知老师喜欢杜甫,就在随笔里大批杜甫的所谓悲天悯人太过惺惺作态,说不懂得欣赏李白锋芒的人简直是暴殄天物。
当然是仗着老师对我的喜欢才敢这样大放厥词。
当时,老师对我只是笑,我以为他至少要说一句,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会不一样了,然而他没有。
这次,我又提起这事,我说经历了十多年的磨砺,再看李白,才觉得他太过自我,也终于可以理解老师对杜甫的推崇。
本以为老师会揶揄我,不料他却说,在他的这十多年里,他却又发觉了李白的可贵之处。
李白虽然自我,但是他的恣意挥洒是一种创新,不拘泥于绝句律诗的格式,比如“弃我去者”“乱我心者”,似乎有宋词开山鼻祖之意。
而杜甫,则颇多拘泥。此二人,一有语感,一有思想,皆为大家!
老师最令我敬佩的地方,是他尊重别人的观点,即使来自一个年轻学生,他也没有轻易反驳,而是试图从中找出可以修正自己的地方。
而我自觉最欠缺的地方,是对他人的理解。诚然,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年纪。因为不同,所以分歧。
可是我们太忙了,忙到没有时间和耐性去理解这分歧中他人的合理性,只一味强调自己的合理性。
比如说,那一次,我们家的家务阿姨带着她五岁的小女儿来玩,小女孩喜欢我们家的几个玩具,阿姨看在眼里,之后便托我代买。我心想价格不菲,便问阿姨要不要买个质量稍次的国产同类玩具。阿姨拒绝了,我心想她何必打肿脸充胖子。可是,若干天后,我带着女儿去一个条件极好的同学家玩,她家女儿穿得一件大牌连衣裙,真的让我心仪,回到家,我便也要为我女儿买件一样的。我妈说没有必要数千元只买一件一季的衣裳,我却坚持。
就在那一刻,我忽然体会到了我们阿姨那时的心情。我为我当时的心理感到惭愧。
理解来自尊重,而理解更高于尊重,因为理解里面有你的努力,有你试图走进对方心灵倾听的努力。这努力会让你得到更多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