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就是个日积月累、细水长流的磨人活儿,积累对于作文能力的来说是决定性因素之一。构成作文的输出能力,总体来说分成三大部分:第一是大量的阅读,泛读精读杂读缺一不可;第二是正确的积累方法,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第三是勤耕不辍、熔合阅读和积累,融会贯通化为自身思维。 本文说说这20多年来,鄙人对于指导孩子如何进行日常积累用以提高写作能力的感悟和方法。一、 低年级字词短语积累 1、太焦虑、太超前了 对于低年级小朋友来说,限于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尚不具备思维的完整性、深刻性和深度。对于他们来说,多花些时间用以字词积累是当务之急。看到很多低年级孩子(甚至幼儿园)就在做一课一练,在做阅读理解,还有归纳句意、提炼文章中心等,我真是满头黑线。不是不可以,牛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低年级的孩子,还是以字词积累为主,以短语句子的正确组合、输出为主。如果觉得孩子可以尝试一下有难度的阅读理解,选择的文章篇幅短点,内容浅显一点。如果是写话,也可以从2、3句话开始,并给予一定的提示和线索。比如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如何等。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铺天盖地的一课一练、金牌课课练等,还是应选择以字词语句方面的训练内容为主。做一课一练,是从运用输出的角度,倒逼孩子进行积累。但是,这样的方法主要靠死记硬背,按题型来塞答案,缺乏理解和掌握部分的参与,侧重的是识记和运用之间建立条件反射性的联系。(再刷一遍概念:认知、识记、理解、掌握、运用)我们常说,缺乏理解的记忆是不牢靠的,遗忘性很大。 那么,不用识记+运用这个方式,从理解+掌握的方式,我们可以怎么做?可以怎么积累呢? 2、积累方法 (用黑板擦敲桌子)准备一本笔记本。为了纸张的移动和整理方便,可以选择课拆卸的笔记本,或者文件夹。第一页作为目录,将后面的分散积累进行归类,方便自己整理思路,翻阅和检索:后面按照一定的规律,对好词、短语等进行摘抄积累。比如: (1)、按季节分 春天: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春色满园…… 夏天:…… 秋天:…… 冬天:…… (2)、按心情分:开心的、悲伤的、后悔的、纠结的…… 其他各种分类,可以自行定义。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花时间摘抄和整理的过程,也是输入和理解的过程,这个比看书有效。你是愿意看半个小时收获不大呢,还是做一个小时摘抄有所收获。当然,再考虑到是否用心投入的因素,决定吸收率。 3、做到极致才最有效 有麻麻会说,市面上有酱紫类似的书啊,已经为我们整理好了各种好词,给孩子多看看啊。不好意思(敲黑板),认知、识记、理解、掌握和运用,光看,基本就是停留在认知阶段,次数看多了可以达到识记的层次,等到真的要用时,不见得是想得起来,用得出来的。所以:看不如读,读不如背,背不如抄、抄不如默,默不如理解运用。 做得简单点,认真抄一遍。做得更细致一点,每个词语后写上自己的理解。再做到极致,再加以运用,造个句,写一小段文字,把这个词语用上。当然,这个老费时间了,但却是扎实有效的。没空的话,每天积累两个总可以哇?一个是课内的生字新词,一个是课外阅读所得。这还没时间啊,那我也没办法了。
二、 高年级素材积累
1、没有积累,就没有素材
常听高年级家长牢骚,孩子面对一道作文题,枯坐在那里,一个小时就给你涂4、5行。麻麻不告诉他写什么怎么写,就敢跟你脑袋掏空泪眼相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平时没有积累,想写的时候,当然脑袋空空,文思枯竭。
孩子到了三年级,如果字词短语方面的积累比较扎实,就可以进行下面一个方面的,有关写作素材的积累了。
2、素材内容
准备一本可拆卸整理的笔记本,前几页为目录。按照一定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分类。比如写心情的,写季节的、状物的、写人的、写活动的、写实验的……各种描写的方法、手段、内容,都可以作为积累关键词。首先分成几大类,大类下面再细分小类。比如季节为大类,春、夏、秋、冬为四小类,再补充一个其他作为第五小类。另外,积累的内容应该不是 以字词短语句为重点了,而是应该以段作为积累的主体。某一段写春天的文字特别好,那么就把这段文字进行摘录。如果文字很长,可以顺便训练下概括能力,在不改变文章主要意思的前提下,进行缩句或者是针对主要内容、精彩字词句的提炼摘抄。
目录要科学有序,标注某内容的页码,方便自己查找。页码建议用可擦洗的水笔来写,免得无法对应后面的内容。活页夹太小的话,或者还可以用文件夹,方便重新整理。
3、素材来源
(1)、课内教材
这点不要忽视,测验考试的课内阅读理解,多数是要放一篇课内的。每一个单元中,一般有1或2课是重点课文,其中的重点段,就是出考卷的候选内容。摘抄一遍,对其中的好词好句进行反复精读,对于课内阅读理解的帮助是很有用的。如果,你摘抄的这段,这次单元周周爽正好考到,你对内容烂熟于心,那答起题来无论是速度还是理解深度都强于同学,那就是积累赚到了。
另外,课内的学习内容,都是用来学习方法的。老师上课时是一定会介绍阅读方法、阅读方法、理解思路的。但是,绝大多数同学,只满足于会做课后练习,忽视方法和思路的理解,这个是极可惜的。一般来说,一个单元几篇文章,第一篇是精讲,会对重点段进行解剖,细细研读字词句,整理好一定的方法告诉学生。然后,后面会有1、2篇是泛读课文,用以复习和运用第一课的阅读方法。最后,还会安排一些补充读物。一般来说,考题的挑选,多数是从精讲课文中加以选择,然后可以用来出考题的重点段,也就这么几段。
(2)、课外阅读
学有余力的娃,当然要补充更多的课外积累,课内的东西实在是不多。课外阅读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建议结合课内的学习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积累。比如这个单元是几篇写景的,那么课外阅读的时候,就有意识选择写景类的字词句段进行积累。这样做可能会有一个好处,单元测验时的作文,一般都是和单元内容多少有点关系的。课外积累也围绕着课内的重点,在写作文时说不定哪些好词、好句、或者是情节桥段就能现学现卖。
(3)、练笔积累
以日记、周记,或者是固定时间练笔为素材来源,根据关键词为整理线索,简单记录发生过的事情、经历过的心情、看见过的场景、交往过的人物等各方面,按一定规律进行整理积累。练笔的过程,即是积累,也是一种运用层面的融合。
4、积累方法
(再次敲黑板)摘录只是浅层的认知和识记,摘抄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掌握。针对今天摘抄的两个词语,或者是一句、一段优美文字,一定要精读理解,用以内化;所以,第二步,用你自己的理解,写下对今天摘抄内容的理解。这个词语好,好在哪里,放在这句话里能怎样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怎样能表达文章的主题中心;还有第三部,运用。在能够尽量理解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顺手写几句。 其中第二步,请家长最好花一点时间参与和孩子的讨论和思维启发。否则孩子闭门造车,很有可能想当然地理解错误。 积累的过程是漫长的,输入的阶段总归是痛苦的。以上的方法,根据孩子的学段、根据孩子目前的基础,选择适合孩子的方式,选择合适的一点做深做扎实,坚持长久,必有收获。不做不如去做,晚做不如早做。
今天的懈怠,迟早总有还债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