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千帆网 返回首页

tyxiang的个人空间 https://qianfanedu.cn/?18233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19-06-27转载

已有 733 次阅读2019-6-27 13:45 |系统分类:其他

《人生7年》以7年为一个时间段来展示人的不同命运轨迹,我略作调整,把人生分作以下阶段:0-16岁为第一个重要阶段;16-23岁为第二个重要阶段;23-30岁为第三个重要阶段;30-40岁为第四个重要阶段;40-50岁为第五个重要阶段;50-60岁为第六个重要阶段;60-之后为第七个重要阶段。<br />
<br />
0-16岁阶段。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个阶段是极其被动的、没有选择的。这个时间段,影响孩子成长的主角是父母,主要体现在父母的见识、能力、性格、思维、习惯上,以及孩子与生俱来的因素(健康程度、智力程度、相貌)。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各方面情况会在很大情况、很长时间内影响着儿童的成长,所以父母们一方面应该在年轻时努力成长,另一方面也要在儿女成长过程中继续学习成长,同时大力营造鼓励、民主、宽松的氛围,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培养良好的性格、习惯和思维方式,坚决遏制孩子短视、懒惰、自私、嫉妒、攀比、狭隘等负面特征。从某种意义而言,儿童少年时期,父母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明显错误的负面清单,确保孩子不在错误的路上奔跑。在这个阶段的尾期,一些中等水平家庭的孩子,因为某种原因培养出独特的习惯、爱好和特长,比如受父母影响或者某个老师养成乐于助人、自信专注等习惯,或者喜欢阅读、写作等等特殊兴趣或者爱好,这些细微差别在很大程度将让他们与其他人区别开来,毕竟复利效应会慢慢发生作用。与纪录片中的尼克被父亲约束读书一样,很多像我一样走出偏僻农村的人,都是受益于喜欢阅读。“不会读书的人只活了一次;会读书的人,活过一千次人生”,阅读让哪些先天不足的人弥补了见识、方法、理想、思维、斗志等多方面的不足,给予了他们重新认识世界、改变思维、创新方法、转变命运的火把。也许少年时期这些火焰还很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至于富家子弟,因为父母亲的影响,大多有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抢先培养了良好的品质、能力和习惯;他们只要不作死,其能力水平在此阶段要领先中等水平者、落后者一大截。总之,这个阶段,很多人的命运因为原生家庭的高低程度不同,在此阶段拉开了不小的差距。<br />
<br />
16-23岁阶段。这个时间段,很多人出现了四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中考、高考、大学和第一次职业选择。第一次是中考。中考的结果让一部分人走入社会,让另外一部分人进入高中。大体而言,走上社会的那部分人成为落后者的概率非常大。第二次是高考,它再次让中考胜利者分化,这个分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考失利者与高考胜利者的分化;二是高考胜利者之间胜利程度和选择程度的分化。第一个分化让一部分人获得本科这个时代敲门砖,另外一部分人走向了社会。这个分化对于农村子弟命运而言是具有伟大转折性的意义,因为他获得了大学这个当今社会开门砖的机会,也获得在大学弥补短板的机会(虽然未必补足短板,还可能产生短板,但是见识确实在拓宽,毕竟接触的人层次不一样了,平台也不一样了)。不要说什么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也找不到好工作?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利用好大学机会,同样因为当今的大学教育存在很大的漏洞,何况从平均值而言,上过大学的人幸福成功度高于未上过大学的人。第二个分化主要体现在高考志愿填写上。高考志愿涉及到三个要素:城市、学校、专业。个人认为,对于优秀者而言(这个优秀不是按地域区分的,是按照素质来分的),城市第一、学校第二、专业第三,原因是优秀者进步快、极限高,所以要到最好的城市去锻炼,毕竟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在最好的城市中优秀者才有最好的发展空间,而且从目前来看,最好的大学、最好的专业、最好的老师也在最好的城市哪里。对于落后者而言,专业可能是第一位的,因为落后者一般难以考入好城市的好大学,那么选择差一点大学的好专业,比如农村孩子就喜欢选择师范、医科、法学等等,则是应有之义,而且他们通过专业化能够解决生存问题,然后在生存问题解决之后再想上发展,也是符合脚踏实地追求幸福成功的道理。关于自主招生,个人总体倾向于反对,反对的原因可能与我出自农村有关,另外一部分原因是自主招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考的公平程度,毕竟先天的不公平,导致农村子弟、下层子弟在打造独特才华方面存在较大的劣势,尚且不谈他们父母的观念,就是他们愿意支持,又能提供多少资金支持呢?又到哪里寻求足够优秀的师资力量呢?更重要的是他们承受不了输不起的代价。第三次重大机会就是大学。大学时光是最好的年华,因为时间任你行、精力随便用、压力没多少、同学无冲突。不幸的是,大学又恰恰可能是中等水平者、落后者进一步掉队的时期。他们要么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压制了他们利用大学加速成长的机会,因为他们正在为过去补课。要么因为不适应松散的大学生活、竞争加剧迷失了努力方向,导致信心被摧残。部分人因为第一个阶段特殊习惯、爱好或者特长,加之大学这个助推器和自己的主观努力,得以追上了第一个阶段的大部分领先者。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做到以下几件事:1.广泛阅读经典名著。多阅读心理学、历史、哲学、心理学、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数学等学科经典入门书籍,努力把各学科的底层规律牢记在心,确保能够多维度地看待这个变化而复杂的世界,采用多种办法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2.精心雕琢独门绝技,它可以是运用自如的专业,也可以是受人欢迎的品质,还可以是博古通今的见识,等等。总之,你要有一样能够拿得出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你拥有了与人交往的本钱。人与人交往,从本质上来讲,是利益的交换(我知道有人会说我庸俗,但实质就是这样的),我理解的利益包括思想、方法、见识等方面,与你交往别人什么都不能获得,那别人为什么要浪费时间、精力和资源与你交往!难道别人就傻了。当然了,我们不能占别人便宜,占别人便宜的人最终要失去更多,因为别人都不愿你交往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求同存异、互利双赢。3.完善自己个人素质习惯。可以参考《没有清晰目标时我们应该优先投资什么?》相关内容。这里着重强调两点,一个是豁达,一个是自信。大学时,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想必已经看得很清楚了,这个时候要豁达地看待先天不足,豁达地看待过去所犯的错误、错失的机遇,豁达地看待所遭遇的不好事情,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很好地与过去和解,才能更好地轻装上阵;千万不要抱怨,抱怨会毁一辈子的,让自己沉湎在过去的痛苦失败之中,最终错失机遇、浪费时光。之所以要自信,是因为大学期间落后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有决心改变,未来命运就会改变(实际上任何时候都是这样的,只不过改变的效果不同、持续的期限不同而已)。4.积极向他人学习。大学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平台,特别是好大学更是如此。每一位大学同学都具有不同的经历、独特的兴趣、出色的地方,努力去学习他们的优点、反思他们的缺点,是一个不断提升自身的重要途径。除了向同级同学学习外,努力走出去向学校最优秀的老师、师兄师姐学习吧。向高手学习请教,是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5.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睡眠充足、营养均衡等等,从而更好地为你以后阶段的大强度付出提供坚实基础。因为在以后阶段,大规模、有规律的健康习惯很难培养,毕竟外在影响太多太多,多得需要非常强的自律意识才能保持这些良好习惯。大学过得如何直接影响了第一次择业选择,这是第四次机会。大学利用得好的,就业选择面更大、决定权更强,反之就要选择面就狭窄而且被动。就个人而言,就业选择的考虑因素有这些:城市、行业、收入、忙碌四个维度;城市分为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行业分为喜欢的、擅长的、既不喜欢也不擅长的,收入分为高收入、低收入,忙碌分作很忙、一般的。最好的职业当然是在自己的心仪城市找到一份喜欢+擅长+收入高+不忙碌的职业。然而美妙的事情总是稀少的,除非你上辈子了拯救了宇宙。所以在这五个要素中,总是要做取舍的。对于进取心强的人而言,去大城市选择喜欢的且又擅长的职业吧,因为大城市的市场空间很大,所以在喜欢且擅长的行业,通过持续努力大概率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对于进取心一般的人,在中小城市选择一份擅长的、收入客观的+不特别忙碌的职业也可以。关键是自己在选择工作时,要结合个人能力、性格等因素,认真谨慎地思考;时过境迁后,不要为当初的选择而产生重大后悔。实际上,有些后悔是经常存在的,毕竟每个人的想法随着时间而改变,但是尽量不要产生追悔莫及的感觉。总之,16-23岁,是一个人的独立期,这个阶段所有的重大选择,基本上是由自己做主的,这个阶段过得好不好,主要原因在自己,同时也与父母在上个阶段和这个阶段初期的教育密切相关了。<br />
<br />
23-30阶段。这个阶段是职业起步期。首先,要尽快转变学生角色,转变成为职员和社会人,同时尽快熟悉了解职位,快速掌握胜任职位的实际操作能力。职业的前三年绝对不能偷懒,不要企图走捷径,脚踏实地最重要。倘若起步三年混日子或者不认真工作的话,你很可能一事无成,因为坏习惯养成后很难改正,人的惰性会传染下去,最可怕的是让人形成“以为自己精通了专业能力,只不过没有机会”的错觉,进而产生抱怨的情绪,导致职业越走越窄。这个阶段犯的一个重要错误是过早地将精力用于打造人脉上。因为你将精力集中到打造人脉上,既会因为不知别人底细而得罪人,又会因为短视功利影响单位的团结,更会因为浪费了提高业务能力的宝贵时间而掉队。正确的做法是老老实实地干事、精益求精地打造个人专业能力,然后一点一滴地熟悉单位的一切。这个时候还需要养成储蓄投资的习惯,坚持定期定额存入部分资金,同时学习基础投资常识书籍,掌握基本投资原则,但不可把投资当做主业来做,因为这时重点是提高专业技能增加个人主动收入,努力提高本金。这个时期储蓄投资的目的是积累本金,通晓投资理财的基本规律。在这个阶段,这个时期还需要考虑两个事情:一个是婚姻;另外一个是住房问题。对另一半的要求,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几点可能很重要:第一是三观要统一合拍。第二,能力、素质、文化、经济不能相差过大。第三,有至少两项的共同爱好。第四,需要身心健康。至于住房问题,更多依靠个人情况来进行选择。如果在不影响父母正常生活情况下,可以寻求帮助,毕竟住房是的大多数人的刚需,早买早住挺不错的;至于对第一套房,大小不要过于讲究,如果经济条件一般的话。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几句话“30岁前觉得,时间,其实可以慢慢挥霍”,然而“30岁后惊醒,岁月,早已偷光我的选择”。尚未满30岁的朋友们,好好珍惜自己的宝贵的青春吧。<br />
<br />
30-40阶段。这个阶段是转型期。大部分人在这个时期,不仅事业上遇到了一定瓶颈,生活上也遭遇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特别是考虑到独生子女的特殊情况,这个阶段的压力特别大。我觉得这个阶段,转型、做减法、投资和跟孩子一起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面对更加严峻的工作、家庭情况,以及自身的状况,原先游刃有余的模式已不能完全胜任。解决的第一种办法要么是转型,目的是通过提高思维层次、创新方法、抬高平台等方式做加法,让自己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从而适应复杂的工作局面。比如,我认识几个朋友,他们通过从乡里进入县城、再进入市区,能力、素质和收入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或者从一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岗位转型到领导岗位,其能力也得到提升,或者是通过参加斜杠青年的训练,把第二、第三才华发掘出来,也使自己幸福成功的程度大为提升。解决的第二种办法就是做减法。其目的是减去不必要的社交、次要的兴趣爱好,精益求精地打造主业素质或者最优秀最擅长的特长。因为聚焦导致专业,专业又导致稀缺,稀缺又彰显价值。第三个方法是投资。很多人亏损的重要原因,是进入投资领域过早、明白道理太晚了,有些一辈子都没有懂。虽然投资要早,但是一个人坏的投资习惯、错误的投资理念养成太久后,就很难改正。很多人很早进入投资行业,但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投资之道,不仅丧失了宝贵的本金、蹉跎了岁月,也摧残了信心、丧失了做精主业的机会。然而,在30-40岁之后开始认真参与投资,其风险意识大为增加,毕竟压力过大,谁也不敢梭哈了;他们不是毛头小子,知道了难以暴富了,所以在投资心态上,他们逐渐平和起来,投资更加稳健,在如此心态之下,他们投资收益反而客观。然而,问题再次来了,在前面阶段落后的人,在此阶段还有希望吗?我敢肯定地说,绝对有希望,但是效果没有以前好,还需要付出更多。因为随着“年龄越大,压力越来越重,思维、习惯、能力、素质越来越难以改变,导致未来可选择的路越来越少、越来越窄,自然成效会小些、进度会慢些、付出需要更大些,不然别人长期努力和选择就没有什么意义啊!其做法就是更聚焦、更勤奋,更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和培养豁达、自信的乐观心态(以接受达不到预期目标的结果,因为起步有些晚了)。即使如此,我觉得此时努力的人,只要一直坚持奋斗下去,最终结果不会很差,哪怕他们只要坚持了10年;或者只是从40岁开始奋斗,其结果也不会很差。因为对于落后者而言,反正是最后,努力几年,怎么也得往上走,毕竟再下也下不去了。一个人最糟糕的不是落后了,而是认命了。他们的认为人的命运是天生固定的、自己再努力没有什么用,他们经常怨天尤人、擅长推卸责任、不愿持续努力、害怕改变安于现状,把自己过得不好怪罪于亲人、社会,悲叹运气不好、世道不公,唯独忘记责备自己。或许,改变他们的一种方法就是他们希望儿女更强。实际上,我经常看到一些生活落后者却因为全心全意帮助儿女成长,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如同《人生七年》的保罗等人,他们虽然自己能力不强,可能也无法解决自己身上的一些问题,但是他们愿意努力给儿女提供比当年自己更好的环境和成长氛围。在做这些事情时,他们实际上也是在改变了自己。可见,爱的力量有时候真的能够改变本性,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即使,领先者在持续培育儿女时,其能力也能够获得大幅度提升。<br />
),因为现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儿女陪伴老人的时间不会很多,所以自己要学会自得其乐。至于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家庭和谐等等自然不在话下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4号

GMT+8, 2024-11-23 01:43 , Processed in 0.059508 second(s), 17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