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双职工家庭,对自身的精力还算“拎的清”,说实话,从一开始对孩子的教育,就没打算走鸡血之路。原来也就计划从中班开始送孩子学学英语补习班,至于才艺培养之类的,根本没想过往那条烧钱的路上走,想着如果孩子自己很有兴趣,那就给他报班玩,如果根本没那根经,也就不要上赶着去送钱给机构了。抱着这种散养的心态,一开始带孩子的心态基本就是“少看电视少看IPAD”就算很好了,所以在3-4岁期间,周末休息都是以待娃郊游为主,一年下来仔细算了算,几乎是每个月一次周边游,从今年开始跨省,半年里广州一次海南三亚一次,外加零星的几次郊游。孩子因此变得更加外向和开朗,待人接物俨然一副小大人样,这也算是不错的利息。
只是从去年九月份上了幼儿园开始(公立幼儿园,啥都不教的),家里老人时不时会暗示“宝宝幼儿园班级里有个小男孩认识很多字”——彼时我儿子完全是文盲,大字不识一个。过年时,班级里有一个乖巧的小女生,给全班每个同学送了一张贺卡,比较惊悚的是,每张贺卡下都有她的亲笔签名——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已然会写自己名字了——这三个字我儿子一个都不认得~再然后,又听说他们班级有小朋友开始学英文了,学乐高了......好吧,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一个事情就是:比较。
从小班下学期开始,我就准备了一些识字卡片,那个时候完全是为了应付老人对我们不上进的指责,饭后陪小孩认着玩。最主要的是,我儿子完全对识字不感兴趣,从来么有走在外面会主动喊“这个字我认识”或者问“妈妈那是什么字”。所以教认字这件事完全是不能指望他有主动性的。
被动接受了几十个卡片字之后,时间刷刷地走到小班结束。
暑假开始了。
原本“中班再补习”的计划被我提前了两个月,因为幼儿园每周有外教上课,一开始我也没当回事,因为按照公办幼儿园的规矩,即便是外教这种擦边球,也不允许教实际的东西,只能是老师跟孩子们唱唱歌玩玩游戏。后来有一次,班主任跟我说,我儿子因为完全不懂外教在说什么,所以开始捣乱,课堂纪律一塌糊涂,我才意识到,对于过于调皮的男孩子而言,有些规矩还是要做,有些东西还是要学。
既然因为听不懂才捣蛋,所以我就在暑期给我儿子报了英孚的自然拼读夏令营,没啥大的指望,就希望他两个月里把26个字母认全,知道英文是怎么回事,能简单的听懂几个单词以及对话。
而正是这个决定,让我终于开始接触一些幼教的基本常识,开始知道了什么是鸡血,什么是幼升小,什么是择校,什么是爬藤之路。
想来“觉悟”真是万恶之源~
首先的感觉是,不知者最幸福。当自己傻乎乎的啥都不知道时,反而没什么压力。而论坛上一些“24个月开始自主阅读”、“认字超过1500才能面试民办小学”、“100以内加减法很熟练”的牛蛙家长侃侃而谈自己经验的时候,当看到“**家长因快乐教育悔青肠子”的反面教材,说实话,我汗毛都竖起来了。
半个月时间里,我除了每天给孩子回家复习当天的英孚课程(还有回家作业),还买了“幼儿语文圣经——四五块读”以每天一课的速度逼着孩子学。外加“逻辑狗”、“全脑思维训练”以及各种教育书籍,完全一副三年赶超英美的大跃进架势。心里一边骂一边教,TMD,不就是提前学,不就是作弊么,有什么了不起。
说实话,男孩子都是很调皮的,我家那个过分开朗和外向的小子尤其是,所以专注力和刻苦程度确实不能和“神童”型的主动要求学习的孩子比。
近一个月下来,我填鸭式的教育其实不是没有进展,孩子的接受度也在七七八八。但是我感觉自己的嘴脸越来越丑陋。
终于有一天,在短暂的“课间休息”时间,我儿子用他并不擅长画画的小手(他的绘画很烂),歪歪扭扭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很难看的小人,咧着嘴龇牙在笑。
我乐了,问,好难看,谁啊?
他皱着小鼻子反驳我,我画的是你呀,是画妈妈在笑。
我亲了亲他,说,谢谢儿子。
他问我,妈妈你喜欢我的画吗?
我说,喜欢啊,这是你第一次画妈妈呢。
儿子很高兴,说,这幅画送给你,我希望妈妈高兴一点。
我一直把这幅画留着,就摆在窗口。提醒自己,每次为了孩子教了那么多遍却依然记不住两个单词,或者他神不守舍想去玩他的弓箭时,尽量让自己的脸不要那么难看。
如果说这半个月的鸡血教育带给我什么启示,那就是,不能为了早教,毁了亲子关系,不要总是觉得孩子太笨不认真不努力,自己很失望。
孩子很努力地希望你高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感受到幸福的呢?
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经此一役,我现在决定调整策略,放弃快速填鸭的方式。把四五快读的速度降下来,买了好多知名的、推荐的包括孩子喜欢的小故事书,从培养他的阅读兴趣重新入手。
战略上不变,我依然决定作弊抢跑,但是战术上嘛,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