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千帆网 返回首页

iolite的个人空间 https://qianfanedu.cn/?23347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酥酥猫讲座分享2021-05-19

已有 631 次阅读2021-5-25 11:27 |系统分类:学前教育

酥酥猫讲座分享2021-05-19

 

今天的分享,我想说的有二个方面,一是家长和孩子的成长,二是小学语文学习规划。

以上内容,是我个人的观点和做法,如有不同意见,一切以您为准。

先说家长和孩子。

成长,指长大、长大成人,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断变得成熟稳重的一个变化过程。根据释义,显而易见,家长的成长当然不是指生理上的成熟,而是心智上的成熟、成长。

我们说,育儿之路,是一部西游之路,一部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取经之路。一部西游,让我们看到了孙悟空的成长;一路育儿,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吗?

成长是每个人都不可逃避的人生关键词。人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你保持足够的耐心专注投入某件事时,从无到有、从零到一、从低到高,变得有意义的不止是内心,还有我们的人生。

为什么每次我都要先从家长的成长入手?为什么翻来覆去的说家长的成长?

如果非要说有“起跑线”之类的话,那么,孩子的起跑线、孩子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肩膀。

养鱼重在养水,养人重在养心。家庭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其源头往往都是父母的心力不足。

我们给不了孩子我们没有的,唯有先成就自己,才可能找到方法和路径去帮助孩子成就他最好的自己。 

每个人今天教养子女的方式,都藏着自己的原生家庭和童年经历,与曾经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密切相关。那些困扰我们的育儿问题,本质上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是尚待成长部分的映射,答案只能在自己身上找。自省和觉知是自我成长的起点。

优秀的父母总是立足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和骄傲,以身体力行的示范,让孩子看到什么是成就自己的人生,对自己负责;自己混日子的父母,则天天逼孩子“赢”过别人,去实现自己未完成的心愿或为自己争面子,成为自己的骄傲。

养育孩子不是组装机器,没有一本书,一个人可以告诉你具体该如何做。法无定法,而大道至简。没有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上的转变,一个问题的解决意味着更多问题的产生。妄图“速效”而缺乏“耐心”,只向外求而从不知内省,只盯着孩子问题而自己不成长,只关注表象而不探寻规律和本质,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孩子最好快快懂事、做事没有疏漏、什么都能做到第一。学习上,不论孩子在读的是怎样生动有趣的儿童书,总希望孩子最好能批量学会一堆华丽的词语,以及它们的近义词和反义词,然后如行云流水般的写出好作文。我们没有耐心等他自己去观察、积累、归纳、自己得出事物运作规律,我们急着把一切都告诉他,让他记住更多,好像这样就是有知识了。

当大人们都缺乏耐心时,孩子就更容易只看表面的皮毛,只发展出最初级的能力,比如记忆能力,而没有发展深层的思考能力,没有在参与和思考中调动大脑全部潜能,促进大脑整合。结果是,他们长大后,仍然缺乏基本的学习能力、观察和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总是说,面对中高考,就和面对亚运会、奥运会一样。中高考就是一场竞技体育。单靠天资聪明,勤学苦练,没有高水平教练,基本上混个市级冠军就不错了。要想在18岁进入省专业队,单靠自学,是痴人说梦(但也有个别运气好的天才)。高水平的教练,作用非常大。他会通过日常观察,找出你的技术薄弱点,然后针对性训练,最快速度补助短板。

家长,就是那个高水平教练。教育教育,学校是“教”,家庭是“育”。

孩子的成长中,什么更重要?到底是名校、名师重要,还是一个知娃爱娃支持娃的家长更重要?

孩子的一生不知要上多少个学校,换多少个班级,换多少个老师,而真正能持续跟踪、陪伴孩子,最了解孩子优点和不足并能够及时进行干预的,只可能是家长。 ​​​​

讲到这,可能有人会说,我家邻居的孩子,特别优秀,家长什么都不用管。我想说的是:什么叫“管”?家长做好自己的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无条件的爱孩子,给孩子良好的榜样示范,就是最好的“管”

家长,没必要掌握具体的知识,就像刘翔的教练孙海平跑的并不快一样。但是,这里面的“道”你得懂,不懂就去学。

读育儿书,听育儿讲座的目的是帮我们正确地思考,而不是不再思考,却只想着从别人那里找到解决自己孩子问题的速效方法。

法无定法,所有方法都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父母真正的成长是从他人身上寻求一种启示,拓展一种思维,让自己能静下心来,靠自己的思考,结合自己的情况,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有的家长是一点都不思考,一点都不用心。表面看上去似乎用心,天天看各种育儿理论、混各种群、跟着所谓的各种牛娃妈爸进行各种学习实操。实则,这是用 行动上的勤奋代替思想上的懒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不思考、不反思、不总结,而是人云亦云,让自己的大脑偷懒。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永不放弃自我成长。

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育儿,最忌讳惊涛拍岸,最好的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会焦虑。

许多人,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

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

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没有完美的家长,没有完美的家庭。只要你坚信你本人是一个不断在学习、体验、觉知、成长的人,你和孩子在漫长的时光中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彼此犯错,彼此调整、反思、进步,不用拘泥于一时地一城一池的得失,这样才是真正的成长。

我们大部分人的家庭条件都是差不多的,普通百姓家庭,90%孩子的智商也是差不多的,要说为什么孩子能力差距那么大,要我分析,说到底还是家长的理念、家庭的氛围。

不是说家长必须得是博士硕士,得在世界500强工作,得怎样怎样才是好的家长。亲人们,只要你能无条件的爱孩子、始终不放弃自己的成长,耐心的陪伴孩子,这就是最好的家长。

那些名利、荣誉、车子、房子,所有所有的物质,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当我们都灰飞烟灭的时候,孩子,是我们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使我们血脉和家族的延续,我们一定要好好爱他们呀、珍惜他们呀。

我从来不会贩卖焦虑,我希望说的每一句话,都能鼓励大家、支持大家,好好去爱孩子。

真的,每一个孩子选择了我们为父母,是我们的荣幸和一生的骄傲。

如何提高自己的心力?如何始终坚持自我成长?走更多的路,读更多的书,做更多独立的思考。静生定,定生慧,慧至从容。内心的平静与安定会给人智慧和力量。让自己进入一种不焦虑、不盲从、不比较、不纠缠、不羁绊的状态。

以上这些,是我给群里所有家长要说的话。希望大家能看进去、听进去,真正入脑入心、反复体会。去想、去悟、去修行。

 

第二部分,说说小学语文学习规划

先说第一个问题:语文是什么?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学习是一个整体。

“得语文者得天下”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这句话,我们要理性看待,既不盲目夸大,也不妄自菲薄。

数理化中的逻辑分析、论证推理,语文中也有,而且语文还有:从感受体验到联想想象,从记忆理解到迁移运用,从分析比较到综合提炼,从审美鉴赏到逻辑推理……这些都是语文思维的体现。

语文非常重要,但是,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地理,哪科不重要?语文的重要性,就在于它的基础性、综合性、延展性。

只不过,语文思维所借助的媒介是语言文字,不是数理化的公式定理符号。语文学得好的学生,其阅读速度、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会促进其他学科和知识的吸收,更重要的是,这个“天下”不单单指“中考”和“高考”,更可以理解为“综合素质”,理解为“人生”。

语文,不仅是考试科目,更是格局、情怀、意志、素质,语文是思维教育、是文化教育、是价值观教育、是人生行为教育,是情商教育,它奠定了一个人的思想基础和综合素质,语文还是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最重要的工具。

语文(母语)学习的并不仅仅是字词句的掌握,更应该是能力的培养、思维的提升、精神的富足。

这就是我们的语文,因为她无边无界,所以难。

英语难吗?不如语文难。因为英语难,也就是词汇量多、长句多,是字词句层面的难,语文难在哪儿?难在审美鉴赏、逻辑推理、总结概括、提炼分析,是思维层面的难。

针对中高考来说,注意,我只是说的中高考,你把英语当母语学,国家可不把英语当母语考。

第二个问题:小学语文怎么规划

说句实在话,语文这门学科,真的无法精准回答先学啥后学啥,分阶段重点抓啥,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学习是一个整体,如果非要说的话,也只能笼统的说个大概。

启蒙阶段

在学龄前给孩子进行启蒙学习,以数学为例,数字、大小、形状,计算,这些是非常具体的知识;英语启蒙,单词、短句、口语,也都是非常具体的知识点,只有语文启蒙有些抽象模糊。识字?古诗词?阅读?赏析?很多家长为了减轻入学后的学习负担,超前学习小学语文的课程就成为了语文启蒙的主要内容。从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包括对母语学习的理解上,这不叫语文启蒙,这叫提前学知识。

学龄前主要任务三项:

1.培养阅读兴趣

2.大量识字

3.体会汉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语感初阶)

阅读能力是语文的核心能力,也是学习的核心能力,怎么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亲子阅读,亲子阅读,亲子阅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何教娃识字,把握一个原则:在生活中、在阅读中、在应用中识字。

我不建议以字卡、闪卡、书写记忆为主要形式的识字方式。注意,我说的是“主要形式”,作为辅助手段是可以的。

汉字侧重表意,传递信息的优势一目了然。识字必须放在语言环境里,通过生活中识字、阅读中识字,娃对汉字有了具体的认识,活学活用。如果让娃只是刻意的“识字”,看字卡、记字体,脱离了语言环境,只是单纯的“记住”,事倍功半,入学后大量应用时,就容易出现错别字,而且总是错。

体会汉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语感初阶)。语文是要多读,重要的是“朗读”这个过程,“背过”只是个结果。特别是诗歌、经典文章等等,因为汉语的节奏感在里面。

具体怎么做呢?第一步:找来凯叔的《声律启蒙》音频,这套音频做的不错,每天早晚听2遍,再找来书,带娃读2遍,节奏感很强的。弄完了这套还可以找来《笠翁对韵》,读一读,强化一下节奏感。第二步:找来简单的古诗词,孩子每天读一读,甚至可以一起根据诗的内容画一画,就是玩呀,寓教于乐嘛。第三步:找来童谣、歌谣、简单的现代诗,读一读,体会现代汉语的节奏感。

小学阶段

字词是基础。以课本生字表为纲,抄写、默写生字词,一定要烂熟于心。

课内优先。一定要把教材吃透、生字词掌握,123年级,每天听写默写吧,坚持下去收获会很大。

朗读是必须。每天坚持朗读古诗词、现代文。

不刻意让娃背。“背过”只是结果,“朗读”的过程才重要。朗读是为了培养对古诗词韵律的感觉,体会汉语的节奏感、韵律感。事实上,死记硬背古诗词,并不能为孩子带来理解和欣赏诗词内容的学习效果,相反,孩子弄不清楚背诗的意义,会误以为语文学习就是背,枯燥无聊。

如果以练武作比喻,朗读就是扎马步、练内功。

阅读是关键。要精读泛读相结合,二八开。

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是一种阅读的学习,语文能力的高低取决于阅读能力的高低。孩子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是学习成绩容易分化、容易滑坡的阶段。为什么会分化呢?除了课程的难度加大以外,很多的时候是因为阅读能力没有跟上。“通过阅读学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掌握了阅读这个工具以后,就需要通过大量的书本的各种各样的、各种类型的阅读来丰富知识,塑造思维体系,开拓眼界视野,丰富人生阅历。

有的家长说:孩子读了很多书,怎么写作文就不行呢?

我个人的意见是,读书肯定没有读到位,有可能是陷入“追剧式”阅读,读个热闹;有可能是根本就不思考,不去跟着文章结构走,输入没到位,输出肯定就有问题。

没有高质量的输入,就不会有高质量的输出。

特别是到了初高中,如果孩子还是不能够用美的语言去进行美的表达,或者说不会文学性的表达,那作文肯定是拉分的。

光听作文课,学了理论一大堆,不去实践、不去反复、不去打磨,收效不会多。

总结起来,语文学习:课内,字词句篇要吃透,这些内容跟着课内老师走就行;课外,朗读的方面,一是古诗文朗读,二是现代文朗读,这需要长期坚持;写的方面,不求多只求精,精写精练精修改,按照主题分类,可以一个专项一个专项的练;阅读方面,要做主题阅读、精读和泛读二八分,阅读题材要广、杂。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4号

GMT+8, 2024-11-16 10:36 , Processed in 0.058557 second(s), 17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