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扩词 -- 古文是单字,通常现代文都是词组。扩充成此,即可。
比如,《世说新语》说张凭“言约旨远”,就可逐一扩充成“言语|简约|旨意深远”
--看看下面这段,括号内为前一字、词的注解----
何晏注《老子》未毕,见王弼自说注《老子》旨(旨意、要旨)。何意(意见、见解)多所短(短缺、欠缺),不复(再)得作声(发声、开口,指谈论),但(只是)应(回应、应声)诺诺。遂不复注(注解),因(便)作《道德论》。
2、引申 -- 从本意引申出符合当前场景下的含义。无论古文、中文、外文,其实都是这样的。否则,《新华词典》、《牛津大词典》里面一个字有几十个含义,有谁能够全部记住!
比如,上面的【旨意】可以引申为【思想】,【深远】可以引申为【深刻】
比如,上一段中的【作声】
3、根据一些语句特点来进行推测
- 对仗,那么在上下句相同位置上的字,词性相同(量词、形容词、动词)、语义相近或相对。
4、根据一些词组特点来进行推测
- 近义重复
- 反义重复
----如《世说新语》中“蔡洪赴洛”篇中,上述对仗、近义重复、反义重复,例子丰富 ---
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①初开,群公②辟命③,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④。
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⑤斯⑥举⑦?”
蔡答曰:“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⑧
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⑨,圣贤所出⑩,何必常处⑾。
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⑿诸君是其苗裔⒀乎?”
5、根据一些文字特点来进行推测
- 部首猜义:如“忄”部首的字代表心情,可用现代同偏旁的字来翻译。
如:“真长遣传教觅张孝廉船,同侣【惋愕】”,如果理解成“惋惜愕然”并不符合场景,但从部首可以知道这代表某种心情;联系上下文可推测为【惊愕】
- 又如“口”部首的字
“四坐【咨嗟】称快”,这2个字没有见过的话,鬼知道啥意思,也背不出来。但都是“口”部,联系下文的【称快】,可推测为【赞叹】或者【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