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千帆网 返回首页

沉香的个人空间 https://qianfanedu.cn/?2927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心理学角度看“仁”下

已有 830 次阅读2018-11-5 13:51 |系统分类:学前教育

    深层次的看见,心理学上就称之为链接。  

    那究竟什么是链接呢?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群里妈妈多,我就举个孩子的例子,假设这样一个场景。

    孩子放学回家,一副闷闷不乐,无精打采的样子。我们询问时,孩子委屈的说:他的朋友a对他不满意,就联合c和d孤立他,他没朋友玩,很孤单。

    遇到这样的场景,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回应。

    第一种:很愤怒,给a的妈妈打电话,说这个事,让a的妈妈搞定自己的娃。

    第二种:a怎么这样子,真过分,他不跟你玩,你也别跟他玩儿了。这么多同学,找别人去玩

    第三种:他们不跟你玩儿,肯定是你哪里做的不好,你想想看

    第四种:a这样对你,你一定很难受吧。

    大家对号入座一下,呵呵。

    前三种回应都没有真正的看见孩子,如果我们用第四种回应,孩子一定会哭的更厉害。为什么?

    因为我们真正的看到了孩子,感受到了他的感受,这样的看见称之为链接。和孩子有了链接,他才会更愿意和我们沟通,更愿意和我们敞开心扉。

    简单分析一下前面的几种回应。

    第一种,这样的家长是出于对孩子的保护欲,遇到事就替孩子摆平,本质上是剥夺了孩子在人际冲突中学习交往的机会,舍不得孩子受挫折,那么孩子也无法得到这种挫折给予他的礼物。

    第二种回应的家长在面对人际冲突时,教会孩子逃避冲突,等孩子大了,当他面对他的亲密关系或工作中各种冲突时,第一个选择就是逃避,这个不行就重新换一个,新的又有毛病再换。

    第三种家长教给孩子,遇到冲突责备自己,都是我不好,所以别人才这样对待我,这样孩子会形成自卑,自责,自恨的心理,孩子的内在没有力量。

    第四种回应的家长面对孩子遇到冲突时,先面对孩子的情绪,安慰孩子,做的很不错,但不全面,还差了两步。

    正确的做法:1.先同理孩子;2.帮助孩子处理情绪。3.解决问题。

    等他安定下来,再去看问题。这时,往往孩子自己会找到答案。然后他会去行动,如果受挫,再重新来一遍,他会找别的方式去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慢慢就学会处理和同学的关系。

讲的有点远了,再拉回来。

    武老师在讲回应的时候,播了一段视频《Still face》。视频中小婴儿用手指了一个地方,妈妈回过头去看了一眼,这就叫做回应。当妈妈这样做的时候,我们都能感觉到婴儿和妈妈是有链接的,婴儿很开心。但是妈妈脸转过来,变成面无表情,毫无反应的时候,婴儿一下子被吓到了,然后他做了很多努力,试着把妈妈唤醒,失败后开始咬自己的手。因为婴儿的渴望变成了失望,转换成攻击性,开始咬自己,最后变得歇斯底里,哇哇大哭。

    由此,武老师讲到了仁这个字,原话是这样说的:

    我想和你在一起,而且我也知道你愿意和我在一起,当我有这种信心的时候,就叫做仁;但是,如果我想和你在一起,而我知道你根本就不在乎我,但是我还是控制不住这个渴望---我想和你在一起,这个时候我的表现就很二。

    不知道你们扎心不扎心,我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

好,简单总结一下,我们由古人的结绳记事讲了一和二,再讲到仁,讲到看见,观察,链接……

    分享一段视频吧,顺便扭扭僵硬的脖子。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4号

GMT+8, 2024-11-23 01:10 , Processed in 0.057588 second(s), 17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