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忍不住说说自己的想法。 沪上几个较知名论坛,这样的吐槽年复一年。姑且不论是家长行为还是黑子手段,实在是没意思,也让人有些不耻。尤其是作为家长,这种表现实在不可取,不理智,甚至有点小儿科。一定有一部分家长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真的可以理解吗?可以理解的是这种家长的抱怨,但这种放在公众场合公开吐槽的做法,真的可以理解?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试问,就算了进了SZ等四校,能保证你进北清、复交或同档次的学校吗?进了这些名校,能保证你以后工作事业就比非此类学校毕业的学生强吗?那是不是也要抱怨这些学校呢? 这么容易理解的问题,怎么就这么别不过来呢? 无论在多高多好的平台,总有所谓失败者。那是不是都不要活了?你要认识到,在一个好的学习平台,不要局限于一些硬指标,比如成绩和升学指标,要更多着眼于更多软性的东西,比如眼界,比如校友资源,比如抗压能力,等等。多关注长期性的东西远比短期性的东西更有价值和意义。 学生时代只是人生的相对比较短的一个过程,学习过程固然在好的平台和氛围下相对更有利,但并不能确保你以后的道路一定比人家平坦比人家好。竞争是躲不开的,在好的平台上的竞争是激烈的,那一定有所谓失败者。结果也许重要,但重视这个竞争过程中你的各方面的提高才是更重要的,因为离开学校后,大家面对的是同一个大社会下的竞争,该来的还是会来的,那总会有所谓成功者,所谓失败者。至少对老百姓就是这样的。何必那么在乎结果呢,说白了,人嘛,无论是皇帝老子还是一介布衣,人生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说道所谓成功,成功的定义不止一种,路径也不止一条,何苦那么执拗。人一生中做选择题很多,既然选择了某条路,就尽量少抱怨不抱怨不后悔,因为你无法预知你选的另一条路一定就是更好的。即使出现了问题,多找主观原因,少找客观原因,这样你的下一步才有可能不后悔。 这里还要说到一个面子问题。面子问题害死人啊!有的面子要不得,有些事努力过了就行了,别在意别人的眼光,或者量力而为就可以了。有的面子还是要的,比如人格。我看后者还是更重要,这个面子要维护。 说到这里,我们再说一些“大道理”,必须要提到两个词:心态和格局。 心态,即心理状态。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稳固的,而心理状态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固性,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统一的表现。 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一个人的心态长期出现问题的话,那这个人一定会有问题的,心智没有了,也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再多说一下格局。 格局是什么,格局是一个人的眼界,也是一个人看事物认知范围 。一个人格局越大,往往来说,他所看到的世界也就越大,所选择的范围也就越广。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坐井观天讲述的就是格局的大小。雄鹰与井里面的青蛙所看到的世界不同,自然也决定他们人生轨迹不同。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一个人的格局大不大,看这三个方面就知道了: 1、是否拥有长远眼光 格局大的人往往都会拥有更为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心理学有一个做法,就是用拉长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一直以来我觉得受益匪浅。 每次遇到问题、不如意的困扰时,你有没有自问,这件事如果把它放置在你人生整个坐标时,你还觉得重要吗?有些事情可能现在会觉得很痛苦很不爽,但是事后过来看,它也许只是人生一件小事。 格局大的人,往往会以更大的视野来看待自己问题。 他们会把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命运联系起来,所以在面对事情的看法,往往也就会有更多的洞见与清晰判断。 2、是否能自我激励 格局大的人往往能容得下自己的委屈,能自我激励。他们深深的理解并接纳痛苦与委屈,这种委屈与痛苦,在他们看来或许是自我成长的催化剂。 痛苦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修正我们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清醒认识现实,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进步。 这也告诉我们格局大的人往往懂得自我激励,这种自我激励绝不是一种盲目乐观,而是一种现实的洞察。 对事情的整体走向与经历历程有较为清晰的判断。 格局大的人绝非只是感性与完全冲动,他们是兼具感性与理性,会登高望远,用长远与系统的眼光看问题,所以才会混沌的情况中看到光亮与希望。 这也是他们可以正确的面对困难与挫折原因所在。 3、是否拥有自己的使命 格局大的人第三个方面特征是否拥有自己的使命。什么是使命,就是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使命往往来自感召,也来自对现有生活挑战的勇气。使命有大有小,每种使命都值得敬畏。因为是使命让我们会开始重视现有的生活,也会认真对待所有的一切。 小的使命比如说好好生活,用心对待家人。虽然平凡,但却真实生动,但也能让我们认认真真生活每一天。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他说自己的使命就是为了保护好家人。所以他认真工作,关心与爱护自己的家人,这些温暖的行为都让人深受感动。 而有些人可能具有大的使命,可以说大使命往往是为了某些内心的理念而生。 可以说,一个人内在的使命会突破自我人生限制,会让我们迸发新的生命激情与动力,也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人生。 格局总的来说就是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交汇。 如果我们想要做一个格局大的人,我们首先需要就是用更大的视野来看待自己的问题。 去勇敢面对成长中的痛苦和挫折,去发现与培育自己内在的使命。 你会发现,你的心量越大,你的眼界越宽,你能找到的方法与路径也会越来越多。 你的内在也会更为自信与坦然,更重要你的人生也会更有意义与价值 。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所以,作为家长,你的所作所为,一定会影响着孩子的。你希望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希望孩子有一个怎样的人生,你自己首先要有好的表率。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见识和格局(以下编录自某作家的文章)一、为什么你那么努力,却没有成功? 人们常用“付出总会有回报”这句话来鼓励自己或者别人,相信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所收获。 但现实是很多人努力了,却很少获得回报或者干脆一无所获。 很多人经常抱怨,要么抱怨上天不公,没有看到自己的辛苦;要么抱怨他人,没有看到自己为之付出的心血。 但这都是一种“责任推卸”的心理,只不过把不如意的责任推给被人,以期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归根结底,不愿意承认是自己见识和格局的局限,导致与他人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何为“见识和格局”? 见识,指的是明智地、正确地对事情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 一个人认知层次的高低,最终决定一个人的格局。 格局说白了,就是在摆放这些格子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眼光、胸襟、气度和认知能力。 二、如何选择职业/事业,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眼光 举例来说,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关于就职一般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挤破了头也要留在大城市,实现自己出人头地的夙愿;一种是回家乡,离家近,朋友多,生活不会太寂寞。 二本院校的小Q不这样想,她分析了自己所处的形势,认为单凭学校名气,自己和一本院校的学生有差距,想要突破求职的重围留在大城市很困难,但是回到小地方,人很容易沉溺在安逸中,迷失了进取的方向。 于是毕业前的那段时间,她收集了很多学校的资料,认真地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大家都嘲笑她无聊,瞎折腾,可她不管不顾只做自己认定的事。最终她去了一个五线小城,跌破了很多人的眼睛,认为折腾了那么久,也不过如此,何必当初大费周折。 但是工作三年,她就参加了省培,五年参加了国培,在学习的过程中她结识了行业内很多领军人物,并得到了他们一些方向性的指导。她的业务能力上得到快速提升,并利用闲暇时间整理教学心得,发表了很多文章,出版了一本书,受到业界好评,成了教育界的专家。 再见她时,聊起当初的选择。她说当初选择那所学校,是她发现这所学校教育理念新,不按资排辈,敢于大胆启用新人,这就给自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平台,有助于自己快速成长。 而当初嘲笑她的人,即使在大城市重点中学,很多人也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 教学的压力,按资论辈的学校管理,硬生生地将一个有朝气有理想的年轻人磨砺成一个无所追求、疲于奔命的教书匠了。 《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罗列了52种思维误区,其中一个就是“从众心理”。 太多的人在思考问题时,第一反应不是我应该怎么做,而是其他人是怎么做的,一旦发现自己的想法与大多数人不同,就容易否定自我,屈从大多数。 一个有见识的人,能够在纷繁复杂中,不受他人观念的干扰,洞悉事情的发展趋势,看到事情背后的发展机遇。而一个人的格局,可以帮助舍弃眼前的利益,谋取长远的规划,成为最终的赢家。 如果说求学时期大家拼的是智力,那找工作时拼的是眼光。 三、对金钱的态度,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胸襟 秋叶大叔曾经说过他特别欣赏一个女孩——龙女。 他说当他在群中做了分享之后,小龙女就啪地甩出一个大红包,这让秋叶很震惊。 但更让秋叶震惊的是,龙女不是只对他一人如此,而是对所有能带给自己进步的人都如此,而且龙女并不是个只甩红包用钱来收买人心不求上进的人,她利用一切可以锻炼的机会:主动要求参与分享,认真反思,在讨论中实现认知和能力上的跃迁。 因此在优秀人才云集之地迅速地脱颖而出,更因此得到秋叶大叔的赏识和大力支持。 相反生活中有的人,加入一个群,总是不发表言论,让人都遗忘了他的存在。 一旦有人发红包,就会出现他的身影,而且似乎永远在线,总是第一时间抢到,然后不发一声,又悄悄地隐身了。 如果同学、同事群中有活动,有土豪买单,就会见到他活跃的身影;一旦AA,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谁有事请托,他就各种推脱,再不然就委婉地询问有什么报酬,否则断然不会伸出热情之手。 这种人,每天抢了几分钱的红包就沾沾自喜,好像抢了几个亿;蹭了一顿饭,好像吃了全宇宙一样。 都说“头发长,见识短”(这是俗话,我没有歧视女性的意思),这种人就是见钱眼开,见识浅,事业上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功。 有见识的人,即使很穷,也从来不小气,他们知道有些付出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而总想免费获得的人,最终可能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你看到的是钱,总想占便宜,其实吃的是大亏。你得了蝇头小利,却失去了别人的信任和认可。 而有的人,看到的是金钱背后的知识和机遇,知识无法用钱来衡量,机遇也不能用钱来购买。 如果做事之前总是先考虑自己付出的能不能得到回报,回报有多少,那可能在你算计的时候,别人早已经在获取回报了。 格局小的人,看到的是树木,计较的是个人得失,关注的是蝇头小利; 格局大的人,看到的是森林,在意的是自己能为森林涵养了多少土壤,让森林繁茂生长的同时促进自己的成长。 四、敢于跳出困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气度 《穷查理宝典》这本书序的作者李录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美国留学,但当时他刚到美国,举目无亲,面临着学费、生活费昂贵的严重问题,巨额的留学贷款,让他一度迷茫,不知何时才能还清债务。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同学推荐下听了股神巴菲特的演讲,重新冷静审视了一下自身现实情况。 他认为自己对美国的社会和文化不了解,做管理会很困难,但利用自己的专长,研究公司价值,分析财务数据却轻而易举,即使自己不名一文、举目无亲、毫无根基也有可能在金融投资领域大有作为。 当别的留学生在餐馆一个盘子一个盘子不停地涮,只为挣个生活费时,李录忍饥挨饿在研究巴菲特的投资理论。 之后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加上朋友的投资,果断投入股市,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开启了人生开挂的模式。 而他的同学,那些只看了生活的拮据、急于摆脱困境的留学生,选择了大家常用的方式,做服务生。虽然解决了生计和学费问题,但对成长并无较大的帮助。临近毕业,他们依然会为工作、前途担忧。 李录看到的是,仅凭涮碗,不知道要垒叠多少,才可以将债务还清。 与其陷入还钱的焦虑中,不如利用自己的专业,做好股票投资,赚取钱财,还可以谋求事业的长远发展。 古典老师认为,努力很重要,但比努力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选择能力。 一个人的选择能力,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格局。 困境,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格局大小。 面对困境,大多数人都能够认识到,屈从于困难,就等于丧失了上升的机会。可是如何跳出困境,考察的是一个人的洞察能力和认知能力。 最终影响一个人做出选择的,是一个人的气度。 五、能正视面子问题,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 面子对很多人来说,都很重要,但如何维系面子,考验着一个人的见识。 赌王儿子何猷君看到的要凭借自己的能力打下自己的江山,王菲的女儿窦靖童看到的是拥有父母资源这一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自己要努力对得起这份资源。 无论是依靠自己打拼,还是利用父母的资源,都无可厚非,也没有人嘲笑他们,因为他们够努力。 朋友小王,前两天向我唠叨,说他向朋友借钱10万。 这些钱对小王的朋友来说,不是难事。 每年开时装店净利五六十万,十万也不过是两个月的辛苦费,不是拿不出。 但小王的同学却没有借给他,小王愤恨不平,说危难处才知人情冷暧,才明白谁是真正的好朋友。 其实不是人家不借,而是他不值得人家借。 小王属于典型的富二代,父亲因为生了一场病,就将自己打下的江山交给了小王,但小王却是借着老爹打下的江山,混着自己的面子。 他总担心别人说他靠老爹,就拼命地拿继承来的钱去维护自己的面子,在阿谀奉承中刷存在感。吃饭,唱歌,外出游玩,所有的费用都大包大揽,却无暇顾及公司的运营情况。被请的人也乐得轻松,不用花钱,自然是乐享其成。 短短两年,公司因无人打理,运营出现问题,陷入困境。 小王有点着急,向那些混玩局的朋友求助,可人家都躲得远远的。 半年来,公司运营不见好转,反而负债累累,那些人当然避而远之了。 如今,生活陷入困顿的小王整天哀声叹气、叹声载道,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越是认知能力低下的人,越以为面子靠金钱来维护。总是想尽办法耍排场、摆阔气,用外在的浮夸满足内在的虚荣。 其实面子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努力挣的。 与其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维系面子上,不如多去想一下如何将自己的公司好好经营下去。 你的抱负和你的存在感,靠你如何运营公司来体现。 范冰冰说:“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这是她做人的底气和对婚姻观念理解的大气,因为自己够努力,从来无惧别人嘲讽她。 当你自己努力时,你的面子最优雅,这时根本不需要刻意地去维护面子,面子也丝毫不会遭到侵犯。 否则,越是求来的面子,越不值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