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19-1-22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看了物理竞赛国家队的名单,13人中有5个牛蛙来自湖南,突然想到了我那些搞竞赛的同学们。
我是90年代中期高考的,化学专业。当年我们学校的化学专业很强,从专业能力,SCI论文数量质量,院士数量来说,仅次于北大。我的同学中有一些保送生,其中来自湖师大附中的有三个,他们三个全是因为竞赛被保送的。他们三个不是最最顶尖的那批,能进入国家队的都保送北大了,但是他们也很牛了,在湖南省得一等奖的,只不过在最后入选国家队的时候被刷下来了。
三人中,两个男生,一个女生。女生的成绩最好、和我是一个宿舍的,所以也更熟。他们搞竞赛的在高中就学完了大学化学,所以大一和大二的化学课有的就可以申请免修,于是时间腾出来考托福GRE。
大学毕业后,那位女生去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读博;一个男生去了美国排名一般的学校读硕士;另一名男生留校读完硕士后也去了美国读博。
他们硕士或博士毕业后,都没有留在学术界。女生去了业内的一家仪器公司做应用工程师;读硕士的那位男生留在学校附属医院的药房做药剂师。另一位男生博士毕业后就回国了,现在在一家民企工作。
出乎我二十年之前的意料,他们三人中没有一个人继续做科研。
我们大学同学里,科研方面最牛的几个,竟然是大学里成绩并不突出的几个男生。
把某次考试,某段时间的成绩放在几十年的光阴里看,不胜感慨。

评分

参与人数 3金钱 +20 收起 理由
schllwc + 4 很给力!
cwgre + 8 赞一个!
maysue1218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22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同感慨。“把某次考试,某段时间的成绩放在几十年的光阴里看,不胜感慨。”
我们专业到最后做本职工程师的竟然是班上成绩很差的一个男生;
出国读了博士的竟然是经常不及格的那家伙。

点评

你的观察很独到,现在也大抵明白原因了  发表于 2019-5-17 22:08
发表于 2019-1-22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也跟专业有关

点评

你的观察很独到  发表于 2019-5-17 22:07
发表于 2019-1-22 15:3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
做科研队个人来说大多不是最优选择啊
发表于 2019-1-22 15:3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
做科研,对个人来说,大概率不是最优选择啊
发表于 2019-1-22 15:3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也真是这样,太优秀的人,选择机会太多,面对诱惑也够多。
发表于 2019-1-22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在国内,做科研的人都需要很高的情商
否则在大学里完全没办法混下去
除非你跟了非常有名的导师……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8 收起 理由
bagins + 8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22 15:5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ourseason 发表于 2019-01-22 15:32
做科研,对个人来说,大概率不是最优选择啊

同意你的说法,在中国做科研不怎么样
发表于 2019-1-22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歪个楼 是浙大吗
发表于 2019-1-22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同事的老公,读书的时候竞赛路线的,读书读到博士,毕业进了华为,天天加班,收入可观

在他们家庭圈子里地位极高,因为每个上初中及以上的孩子,数学题不会做都会求助于他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 17:2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Ommey 发表于 2019-01-22 16:17
歪个楼 是浙大吗

不是。        

点评

华理?化学仅次于北大  发表于 2019-1-22 20:45
发表于 2019-1-22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做科研才是更牛的人
发表于 2019-1-22 17:4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安小泥 发表于 2019-01-22 17:21
不是。        

是不是USTC。字数字数
发表于 2019-1-22 17:4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对牛的定义不一样吧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 19:0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嗯,是的。在我的心目中,大学教授的社会地位要高于公司里的高级打工仔,所以一直觉得最优秀的人应该去做科研。但是,从楼上的回复看来,很多人不是这样想的。

点评

因为绝大多数人最喜欢钱  发表于 2019-1-23 17:13
发表于 2019-1-22 20:3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我们高中班上走科研路的是个家里抓得紧的小混混,高考复读 ,后来就一路在学校里读,现在科研混得还不错,出国交流也多,混人脉是他的强项,算是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发表于 2019-1-22 20:3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的一个同事,老公是某年全国奥数一等奖,被保送的复旦(四川人)。这个人前几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排名第一的黑客(我亲眼看过福布斯的报道),现在自己开公司从事数据安全和数据漏洞的工作,经常国家安全啥啥局找他帮忙,国家怕他流失了不允许他出境。嗯,对了,他好像每年还带复旦的学生参加信息大赛。够牛逼的了吧?据我同事说,复旦刚毕业的前几年就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曾经还被裁员过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8 收起 理由
bagins + 8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22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rzjh 于 2019-1-22 21:50 编辑

楼主对”科研”的理解,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在美国,学术界与工业界相比,学术界仅仅在基础研究领域上有优势,而在非基础研究领域,工业界更具优势!闻名遐迩的贝尔实验室,就是工业界的。还有现在的微软、谷歌等公司,科研水平远超学术界。在美国的工业界工作,不等于不搞科研。
在咱们中国,近十几年来,工业界的科研水平突飞猛进,起码在通信、微电子、互联网等领域,工业界的学术水平早己超过学术界,比如,目前,中国哪个大学的水平能与华为比肩?互联网AI等领域,谁能比肩阿里百度?华为2012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百度研究院等等,里面也是牛人云集,应用基础研究搞得令人侧目,甚至也有做基础研究的。不在学术界工作不等于不搞科研啊,只是做科研的方式与学术界有所不同而已。
顺便说一下,在咱们中国,科研国家队是中国科学院,而非大学。大学的主要职责还是以培养人才为主。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6 收起 理由
嘎子他爹 + 1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22 23:5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大学同学里,科研方面最牛的几个,竟然是大学里成绩并不突出的几个男生

同感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06:5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rzjh 发表于 2019-01-22 21:09
本帖最后由 rzjh 于 2019-1-22 21:50 编辑

楼主对”科研”的理解,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在美国,学术界与工业界相比,学术界仅仅在基础研究领域上有优势,而在非基础研究领域,工业界更具优势!闻名遐迩的贝尔实验室,就是工业界的。还有现在的微软、谷歌等公司,科研水平远超学术界。在美国的工业界工作,不等于不搞科研。
在咱们中国,近十几年来,工业界的科研水平突飞猛进,起码在通信、微电子、互联网等领域,工业界的学术水平早己超过学术界,比如,目前,中国哪个大学的水平能与华为比肩?互联网AI等领域,谁能比肩阿里百度?华为2012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百度研究院等等,里面也是牛人云集,应用基础研究搞得令人侧目,甚至也有做基础研究的。不在学术界工作不等于不搞科研啊,只是做科研的方式与学术界有所不同而已。
顺便说一下,在咱们中国,科研国家队是中国科学院,而非大学。大学的主要职责还是以培养人才为主。

这样一分析,确实是,工业界的科研实力一点也不弱于学术界。
层主一下子点出了我的问题,反思了一下,我确实还在保留着之前对“科研”的理解,把“大学教授”摆在象牙塔的顶尖。
多多交流真好!
发表于 2019-1-23 07:0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谢谢lz和大家提供这么真实的后续给我们,很有说服力
发表于 2019-1-23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应用层面应该是企业厉害。比如基因、芯片、复合材料、机器人之类。
但基础领域比如天体物理、基本粒子、古生物、历史哲学之类,必须是大学做研究。

点评

那玩意儿,企业会做吗?呵呵呵!  发表于 2019-1-25 08:15
发表于 2019-1-23 12:1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rzjh 发表于 2019-01-22 21:09
本帖最后由 rzjh 于 2019-1-22 21:50 编辑

楼主对”科研”的理解,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在美国,学术界与工业界相比,学术界仅仅在基础研究领域上有优势,而在非基础研究领域,工业界更具优势!闻名遐迩的贝尔实验室,就是工业界的。还有现在的微软、谷歌等公司,科研水平远超学术界。在美国的工业界工作,不等于不搞科研。
在咱们中国,近十几年来,工业界的科研水平突飞猛进,起码在通信、微电子、互联网等领域,工业界的学术水平早己超过学术界,比如,目前,中国哪个大学的水平能与华为比肩?互联网AI等领域,谁能比肩阿里百度?华为2012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百度研究院等等,里面也是牛人云集,应用基础研究搞得令人侧目,甚至也有做基础研究的。不在学术界工作不等于不搞科研啊,只是做科研的方式与学术界有所不同而已。
顺便说一下,在咱们中国,科研国家队是中国科学院,而非大学。大学的主要职责还是以培养人才为主。

很有道理,高校里的很多科研立项都是为了拿经费,实用性不如工业界或企业界的研究所强
发表于 2019-1-23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读书的时候,专业最好的同学也没有走学术的路子
发表于 2019-1-23 13:5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大学班级里专业经常晕乎乎的那个女生 现在是我们这个专业的博士学位 研究生导师 天呐
发表于 2019-1-23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亚太地区
上海-老刘 发表于 2019-1-23 08:39
应用层面应该是企业厉害。比如基因、芯片、复合材料、机器人之类。
但基础领域比如天体物理、基本粒子、古 ...

是的,因为基础领域不挣钱,只能靠国家和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18:1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看了楼上的讨论,很不错。
看来多数人都觉得在国内做科研并不是牛人的最佳选择。
再仔细思考目前国内工业界的状况。
我的上一家公司是一家500强研发中心,行业的No.1,最近几年很喜欢招海归。看着那些新人们的Announcement ,真是让人很感慨:牛津大学的博士,耶鲁大学的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title 不过就是个senior scientist,随手一抓一大把的级别,向上发展还有好多层。牛津的博士进公司好几年了,好像还是那个级别。公司里爬升最快的人,并不是教育背景最闪亮的人,而是那些很会说,又很会搞networking的人(可能和公司的企业文化有关,不止中国这样,总部也是这样。)
基于这样的观察,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培养孩子,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不是唯一。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
以上结论基于我举的这些例子和我身边看到的情况,可能是少数公司的状态,也可能是多数公司的状态。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8 收起 理由
bagins + 8 原创精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23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安小泥 发表于 2019-1-23 18:17
看了楼上的讨论,很不错。
看来多数人都觉得在国内做科研并不是牛人的最佳选择。
再仔细思考目前国内工业界 ...

貌似有个美国心理学家做过统计研究,最终结论是: 智商 ( IQ) * 20% + 情商 ( EQ) *80% = 成功* 100% 。这个结论虽然听起来有些离谱,但又有其合理之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囗才好能说会道者,到那都吃得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发表于 2019-1-23 23:3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小福滴 发表于 2019-01-22 17:43
是不是USTC。字数字数

吉林大学?
发表于 2019-1-24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pcxiao 于 2019-1-24 09:27 编辑

这个议题的讨论有点意思!

在中小学,“赛道”比较单一,大家都是在“学习成绩”这一条“赛道”上,容易分出先后。实际,进大学后,“赛道”可能就不一样了,除了学习外,有人“谈恋爱”、热衷社团活动、家教或兼职赚钱等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你的精力、时间投入哪里,就会在哪里收获。

进入社会后,显然选择更多样性,可比较的可能就只有财富、职位之类相对比较共性的了,决定这些的除了个人能力和努力,还和社会大环境、选择等有很大关系,甚至是更为决定性的,个人能力相对大环境来说,有时确实显得很渺小。所以,有所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之类的断语。

说到现在大学和企业的科研,首先大家不要神秘化科研。所谓科研,不就是针对某个技术难题或项目,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进行试错和迭代优化嘛,所以,现在大学里再牛的课题组,在人力物力持续投入方面,是不可能和大企业相比的。

其次,大家存在认为大学做科研的认识或固有观念,也和国情密不可分:在早期或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之前,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整体规模偏小,企业技术发展水平低,绝大多数企业确实没有研发能力,所以,企业的研发很依赖高校。近20年,随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甚至普及,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已经极大地扩展,持续多年的每年几百万高校毕业生及社会里的巨大存量,早已给企业技术开发或研发人才需求提供了近似海量的供给,早已不可和20年前同日而语,再加企业在财力物力方面持续投入,高校当然无法比较。

很典型的例子,大家看看华为,每年研发投入150~200亿美元,也就是1000多亿RMB,18万元员工当中,硕博士比例很高,这些硕博士还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积累、受过良好专业训练并高效组织起来的硕博士群体,相对高校里还没毕业的青涩硕博士生们,技术研发能力显然要强得多。高校里研发一线主体是在读硕博士们,而不是博士导师们。另外,高校的导师们还有教学、论文、项目申请、带学生等多项任务或事务,精力分散。所以,无论是人力物力哪个方面对比,高校的技术研发,尤其是商用性强、实用性强、竞争性强的技术研发,和大型企业不在一个层面、不在一个赛道上是很好理解,也很正常的。

适合高校的研发,应是探索性的、原理性的验证和开发,商用性需求不那么迫切、允许失败;而不适合成熟、商用性强、竞争性强的技术研发。但由于过去数十年,我们和欧美的技术差距,高校实际承担了很多不见得适合它的产业化任务,或者我们的宣传里存在很多误导,导致高校价值取向存在不少偏差,出现很严重的重富轻道、重官轻学现象。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20 收起 理由
Anya2003 + 4 赞一个!
嘎子他爹 + 1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24 17:0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是的,是c9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7:3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pcxiao 发表于 2019-01-24 09:20
本帖最后由 pcxiao 于 2019-1-24 09:27 编辑

这个议题的讨论有点意思!

在中小学,“赛道”比较单一,大家都是在“学习成绩”这一条“赛道”上,容易分出先后。实际,进大学后,“赛道”可能就不一样了,除了学习外,有人“谈恋爱”、热衷社团活动、家教或兼职赚钱等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你的精力、时间投入哪里,就会在哪里收获。

进入社会后,显然选择更多样性,可比较的可能就只有财富、职位之类相对比较共性的了,决定这些的除了个人能力和努力,还和社会大环境、选择等有很大关系,甚至是更为决定性的,个人能力相对大环境来说,有时确实显得很渺小。所以,有所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之类的断语。

说到现在大学和企业的科研,首先大家不要神秘化科研。所谓科研,不就是针对某个技术难题或项目,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进行试错和迭代优化嘛,所以,现在大学里再牛的课题组,在人力物力持续投入方面,是不可能和大企业相比的。

其次,大家存在认为大学做科研的认识或固有观念,也和国情密不可分:在早期或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之前,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整体规模偏小,企业技术发展水平低,绝大多数企业确实没有研发能力,所以,企业的研发很依赖高校。近20年,随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甚至普及,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已经极大地扩展,持续多年的每年几百万高校毕业生及社会里的巨大存量,早已给企业技术开发或研发人才需求提供了近似海量的供给,早已不可和20年前同日而语,再加企业在财力物力方面持续投入,高校当然无法比较。

很典型的例子,大家看看华为,每年研发投入150~200亿美元,也就是1000多亿RMB,18万元员工当中,硕博士比例很高,这些硕博士还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积累、受过良好专业训练并高效组织起来的硕博士群体,相对高校里还没毕业的青涩硕博士生们,技术研发能力显然要强得多。高校里研发一线主体是在读硕博士们,而不是博士导师们。另外,高校的导师们还有教学、论文、项目申请、带学生等多项任务或事务,精力分散。所以,无论是人力物力哪个方面对比,高校的技术研发,尤其是商用性强、实用性强、竞争性强的技术研发,和大型企业不在一个层面、不在一个赛道上是很好理解,也很正常的。

适合高校的研发,应是探索性的、原理性的验证和开发,商用性需求不那么迫切、允许失败;而不适合成熟、商用性强、竞争性强的技术研发。但由于过去数十年,我们和欧美的技术差距,高校实际承担了很多不见得适合它的产业化任务,或者我们的宣传里存在很多误导,导致高校价值取向存在不少偏差,出现很严重的重富轻道、重官轻学现象。

哇,竟然吸引来了肖前辈
分析的很透彻很到位!
发表于 2019-1-25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没谁啊啊啊啊啊 发表于 2019-1-23 13:51
我大学班级里专业经常晕乎乎的那个女生 现在是我们这个专业的博士学位 研究生导师 天呐

跟许多女干部的成长途径可以相同。
发表于 2019-1-25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至少他们可以顺利进入清北和清北的圈子。
发表于 2019-1-25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和楼主的感受一样,大家里甚至名字都不知道的男同学,现在是技术专家,拿国家津贴的。
发表于 2019-1-25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冒个泡,我家娃还是学龄前,从学龄前板块看到高中板块,仿佛看见了整个学涯人生
发表于 2019-2-3 10:1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习好的,出国读了博的不一定会继续走科研路线。特别是国内,走科研只能进高校或者研究所,收入应该不高,家庭经济压力会比较大。

从大数据看,受教育程度和收入还是成正比的,至少我身边有很多人都是符合这个规律的。
发表于 2019-2-24 21:0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进实验室科研,对个人来说大多不是最优选择啊
发表于 2019-2-26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做个比较:一个华为的博士刚开始收入可能比211留校博士收入高,但一个高校教授如果稍有名气,课题经费、社会地位、得天下英才的个人感觉,是一个企业高级打工者无法比的。这也是华为博士流失比例高的原因。我觉得真正的优秀人才应该在高校、科研院所做基础研究,这些才是根本
发表于 2019-2-26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亚太地区
我觉得很正常。

LZ在描述这个现象的时候,显然潜意识里,成绩好 就要 搞科研

但LZ有没有了解过这些学霸的本人意愿?

在我看来,本人意愿+合格的能力,才是最后从事的职业的必要因素。
发表于 2019-2-27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安小泥 发表于 2019-1-23 18:17
看了楼上的讨论,很不错。
看来多数人都觉得在国内做科研并不是牛人的最佳选择。
再仔细思考目前国内工业界 ...

搞科研的人不需要太多的情商啊~~不然怎么能安心搞科研。。。
发表于 2019-5-12 19:0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把某次考试,某段时间的成绩放在几十年的光阴里看,不胜感慨。”
发表于 2019-5-15 22:5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爱吐泡小毛蟹 发表于 2019-01-22 20:32
我们高中班上走科研路的是个家里抓得紧的小混混,高考复读 ,后来就一路在学校里读,现在科研混得还不错,出国交流也多,混人脉是他的强项,算是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这种混混即使后来搞科研,最终的高度是有限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5-1-4 07:34 , Processed in 0.171836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