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14-5-30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我为什么反对教育部减负令?新中国建国以来,政府总共推出了56个减负法令,结果学生的负担还是与日俱增,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重!中国的家长最担心的就是 政府胡乱出法令,我想通过《郎咸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教育有关单位,你搞懂了教育制度的本质之后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做,好吗?

   1. 美国教育的“拼爹模式”

    美国教育体系是什么样的?我把它叫作“拼爹模式”。各位千万不要对美国有太多的幻想,美国的教育制度是全世界最不公平的教育制度。它不是看你的学习能力, 而是看你的爸爸妈妈有没有钱。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你出生家庭的财富决定了你能够上什么样的学校。

    2012年按照升学比例来看,全美32所最好的高中,其中31所都是私立的,只有一家,排在第9位的亨特学院是免费的公立学校。顶级私立学校占美国高中的 4%,是真正培养美国精英的学校,学费一年3万~4万美金,学生的父母必须有钱否则交不起学费。学校用这些钱聘请最好的老师,买最好的设备,建最好的环 境,来培养美国最好的学生,这些顶级私立学校的升学率比一般的公立高中多出20%。

    除了这4%的顶级私立学校,还有一类是名牌公立高中,占高中总数的5%。这些名牌公立高中怎么来的呢?基本上地方政府收的房产税50%以上都投到了教育 里,高的能达到70%。所以很简单,如果是富人居住的高档社区,那么房价就高,房产税自然也高,因此学校的经费就特别充足。富人区能收的房产税肯定多过中 产阶级社区,中产阶级社区能收到的房产税又高于城市的贫民窟,教育的差别就产生了。因此这5%的名牌公立高中往往是在富人区,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读的。

    因此,美国的教育制度就是以财富为基础的制度,我称为“拼爹模式”,父母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子女能上什么样的学校。美国社会的权力基础是金钱,比如说美国总 统要竞选,州长要竞选,议员要竞选,人人可以参选,很公平对不对?但你如果要当选就需要大量的金钱。教育也是一样,美国人人都能享受免费教育,但如果你想 获得最好的教育,想上4%的顶级私立学校,那么你必须出生在大富大贵之家。我当然不建议我们学习这样的美国。

   2. 日本教育的“公平模式”

    日本教育是另外一个极端,叫作“公平模式”。日本的成功和它的教育制度是密不可分的。日本的教育制度是绝对公平的教育制度,它有两个政策,第一硬件标准 化,第二师资标准化。硬件标准化在日本一百年前就已经时兴了。全国每个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宿舍、运动场都是一样的,连午饭吃什么菜都是一样的,每个学校 像是克隆出来的。而且请你记住,全部是由国家财政补贴。这就是日本的教育。

    师资标准化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市区学校的条件好,农村学校的条件差,所以农村老师都想往城市挤,城里老师打死也不去农村。日本不是这样的。日本的 小学、初中的老师薪水最高,其次是幼儿园老师,再次是高中老师,大学老师最低。你知道为什么?因为日本的小学、初中基础教育的老师必须要轮岗,六年一次, 在市区的老师每六年就得从这个区转到另外一个区,甚至还要到农村去,因此必须给他们最好的待遇。为了激励中小学老师,不但薪水高,同时还把他们纳入日本的 公务员体系,进入体制内,给编制。这就叫师资标准化,我可以说,全世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国家是凤毛麟角,日本做到了。

    所以这两点,第一硬件标准化,第二师资标准化,塑造了一个公平的日本教育制度。日本的高考制度和我们不一样,我们的高考制度是非常奇怪的,各地有各地的考 卷,而日本是全国统考,同一张考卷,你考得上你就念东京大学,你考不上也不会抱怨,因为它是一个绝对公平的制度。

    3. 中国模式综合了美国与日本模式的缺点

    我为什么要谈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那就是因为我们这几年非常辛苦地学了日本模式,也学了美国模式,但很不幸的是,我们学的都不是优点,而是缺点。我们各学两个国家的缺点,然后自己加以发扬光大,就成了我们的教育模式。

    我们学习日本的教育公平制度,看起来很公平,其实一点都不公平。我们也用国家财政的钱补贴各个学校,这个好像是对的,是不是?但是我们既没有硬件标准化, 也没有师资标准化,到最后我发现我们拿着国家财政的钱又学习美国模式,拿很大一部分比例去搞了重点学校、重点班。你们猜一下中国的重点学校有多少?这比例 非常巧合,刚好就是5%,和美国的顶级私立学校比例差不多,也就是说我们拿老百姓纳税的钱去补贴给这5%的重点学校。

    各位朋友一定知道名牌学校有多么重要吧。比如2010年清华、北大在陕西省招生,考上的学生98.9%来自于陕西省五所名牌重点高中,其他高中就是三个 字,没希望。这就是为什么家长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利用权力、利用金钱,用各种方法让自己的子女进入这些重点学校。那谁去念重点学校呢?我们就以北京市为例, 叫三三制。1/3的学生是这些学校自己培养的“占坑班”的学生,或者是成绩好的,或者是奥数好的,这些凭成绩进来的占1/3;学区房(户籍标准)的学生占 1/3;另外,靠领导批条子进来的“条子生”占1/3。所以你发现有2/3的学生是靠着金钱和权力进入了所谓的重点学校。

    问题就在这里,用全体老百姓的钱,来学习美国的教育模式,来建设这5%的重点学校,这公平吗?美国老百姓对所谓的顶级私立学校没什么好抱怨的,人家是学生 家长自己出钱。那我们的重点学校呢?不是学生自己出钱,是国家财政出钱,也就是全体老百姓出钱。凭什么全体老百姓出钱培养少数人的子女?所以这才是最大的 教育不公平。

    我们学日本的公平制没学会,学美国的财富制也没学好,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区域歧视制,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特权制,这才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改革要搞明白的问题。

点评

说得好!  发表于 2014-6-1 12:48
郎教授的观点我都赞同,但是关键ZF不听他的建议。  发表于 2014-5-30 16:14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10 收起 理由
babysmile + 8 很透彻
DANIEL100 + 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5-30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这个是坚决要支持的。
发表于 2014-5-30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日本小美国大,中国要学日本全国一张卷子挺难的。
但觉得中国的高等教育完全可以不要所有大学都一窝蜂做大而全的学校,而是象欧美一样这个学校有这样特色、那个学校那科最有名,分散之后,考生们也不会挤独木桥挤破头了
发表于 2014-5-30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因为爱情 发表于 2014-5-30 16:50
日本小美国大,中国要学日本全国一张卷子挺难的。
但觉得中国的高等教育完全可以不要所有大学都一窝蜂做大 ...

如果全国统一考卷也不是不可以,但分数段还是要各省区别对待的,否则某些省份可能很惨,所以中国标准化一刀切很难。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太大了。
发表于 2014-5-30 19:3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sisco 于 2014-5-30 19:37 编辑

老郎谈财务谈微观的还行,教育这种事情上就是门外汉了。他写的这种东西属于纯商业行为。

至于全国统考,600年前明朝就知道分南北卷了,懒得解释了。
发表于 2014-5-31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sisco 发表于 2014-5-30 19:30
老郎谈财务谈微观的还行,教育这种事情上就是门外汉了。他写的这种东西属于纯商业行为。

至于全国统考, ...

明朝的不是南北卷(考卷还是一张),而是南北榜。就是全国分成南方考区和北方考区,各自排榜,举子和所在考区内的其他举子们区域内竞争。
原因就是全国的教育水平差距太大,当时的北方总是考不过南方,北方人每次科举都录取寥寥,北方人感到心里不平衡。后来为了搞平衡,就划分了南北考区,规定了各考区的录取名额。比如某一年计划要录取100名进士,南方有55个录取名额,而北方有45个名额。这也造成一种现象,就是南区的第56名的成绩可能比北区的第45名还要好,但是人家中进士了,而南方的这位老兄只能3年后再考。
发表于 2014-5-31 06:2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zj2009 发表于 2014-5-31 01:15
明朝的不是南北卷(考卷还是一张),而是南北榜。就是全国分成南方考区和北方考区,各自排榜,举子和所在 ...

是这样的,其实只要是分区录取,卷子本身是不是同样的题目就无足轻重了。
发表于 2014-5-31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最近看了日剧《龙樱》,是关于日本高中生考学的故事。日本的全国统考是大学资格考试,考基础科目,通过后可向东大提出申请,接到东大回函再去参加东大自主命题的自招考试,考试内容是比较难的。
发表于 2014-6-1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未来主要走的还是美国+日本模式,俗称中国特色,中国人口太多,资源太少,没办法,而且民国以后的格局到现在,同时因为羊群效应,同质化,不会有大的变化的
发表于 2014-6-3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老郎总是从几个微观面的点得出一个宏观面的结论,看多了他的言论已经无感了
这篇里面虽然提出的现象不错,但是现象表述全面吗?因果分析正确吗?能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吗?
看看算了

点评

老朗讲什么不重要!关键是提醒坛里的BBMM为了那仅有的1个2个小孩,必须该奥数地奥!该奥英地奥英,无他。  发表于 2014-6-3 19: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11-26 09:26 , Processed in 0.098733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