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5338|回复: 37

[初中语文] 学前或者小学阶段背《三字经》等有用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9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
请教各位初中家长:学前或者小学阶段让孩子背《三字经》等有用吗?
如果真的要背一些古文的话(为小升初和中考应试做储备),你们觉得背什么性价比最高呢?
或者说古文方面在学前和小学低年级阶段需要做什么?
谢谢!
发表于 2019-8-9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从功利性角度讲没有作用,但从培养或者说试探孩子是否这这方面的天赋这个角度来看可以用这个工具。另外,我觉得光背不行,得让孩子真正懂里面的意思。以古诗为例,XSC过程中老师对娃的点评比较到位,娃是背下来了,但一问这诗讲什么就讲不出来。这样就没意思了,不能活学活用
发表于 2019-8-9 23:5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喀什地区
《三字经》是古代文学作品吗?看看《诗经》《楚辞》不是更好吗?要培养对汉字的文学应用能力,看汉赋唐诗宋词,也不错啊!
发表于 2019-8-9 23:5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三字经没用
发表于 2019-8-10 00:0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感觉没用。   
发表于 2019-8-10 00:0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韶关
那背什么有用?
发表于 2019-8-10 00:0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据我读到大学毕业的经验,背得越早,记得越少。针对考试大纲有的放矢地背,性价比最高。三字经实在不明白到底念了有什么用,识字吗?学龄前还是多看看绘本,通过小人书识字,理解词汇,积累词汇,培养阅读兴趣。小学初中多看点高质量闲书,提高文学素养,厚积薄发。古文真的不适合低龄儿童,文学最重要的是理解内容和感受文学美,感受不到理解不了不是白搭吗?不能光顾着眼前,想想以后还有中考高考阅读作文呢,语文功底好都是积累出来不是死记硬背的。当然小朋友自己很有兴趣天赋异禀的除外。
发表于 2019-8-10 00:0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前念三字经真是老和尚念经了,千字文幼学琼林声律启蒙里选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诵读更值得
发表于 2019-8-10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misakiakino 发表于 2019-8-10 00:05
据我读到大学毕业的经验,背得越早,记得越少。针对考试大纲有的放矢地背,性价比最高。三字经实在不明白到 ...

我觉得你说的相当有道理,阅读和背诵首先要理解,硬背很容易忘
发表于 2019-8-10 01:4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前背诵只是起到开发记忆力的作用,背什么没有区别,反正都不理解,满足家长虚荣心
发表于 2019-8-10 03:5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是初中家长,即将上幼儿园娃一枚,我自己觉得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古诗词挺好的,三字经有很多典故历史文化等,小朋友背下来,大一点讲讲里面的故事,对中国历史脉络有所了解蛮好的呀。不过具体对考试具体的帮助我就没有发言权了,对语文总体学习有百利而无一害吧。
发表于 2019-8-10 05:5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来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9-8-10 05:5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也挺困惑背三字经声律启蒙这些有没有用,被楼主问出来了,请问有经验的家长来指点下迷津
发表于 2019-8-10 06:0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三字经我家也背过,三纲五常那段实在别扭,就没再背下去,声律启蒙、古诗词这些孩子肯定理解不了,但是胜在韵律,体会韵律之美也是必要的,然后结合童谣、儿歌,小故事。关键是能吸引孩子兴趣听、看、读。
发表于 2019-8-10 07:3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三字经就算了吧         
发表于 2019-8-10 07:5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你要说为了以后升学做准备那我觉得可能没有背背古诗有用。要是没那么功利的话学前背背三字经也未尝不可,可以积累一些语感。小学还是不用背了吧,古诗小古文性价比比较高
发表于 2019-8-10 08:1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背前面一点就够了,没必要全背
发表于 2019-8-10 08:4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感觉就是小和尚念经吧,多背总归不错的。
发表于 2019-8-10 09:1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可以诵读,体会声韵,背不是必须的
发表于 2019-8-10 09:4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理解意义的背 完全没有必要
发表于 2019-8-10 10:0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培养培养古文,蛮好
发表于 2019-8-10 10:5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次老师来家访,特地关照多读+理解三字经/弟子规。。问了高一届的,说是有背诵。
发表于 2019-8-10 11:1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我们之前让孩子背,结果很快就忘记了
发表于 2019-8-10 11:2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机械背诵三字经没必要。
发表于 2019-8-10 11:3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感觉光背诵没有用,还是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做些讲解,最近我们在听喜马拉雅里五更叔叔的讲解,边听边背诵,觉得还是不错的,因为里面也会涉及到不少故事,比如孟母三迁,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等,至于一些三纲五常,换个角度去理解,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发表于 2019-8-10 11:5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万宁
学习都有用,多少的问题
发表于 2019-8-10 12:0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背了总归会有用的!
发表于 2019-8-10 12:2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背了以后别的地方遇到会有似曾相识那种感觉,会提起兴趣
发表于 2019-8-10 12:3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个人比较排斥,因为觉得学前阶段能锻炼下记忆力,其内容并不能被理解消化。
发表于 2019-8-10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直接背好词好句比较有用
发表于 2019-8-10 13:0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需要刻意去背,家长读的多了,自然就会记得一些了,记得多少都不是问题,然后顺着书讲讲典故,成语,历史,还有时间就再讲讲几个鼎盛时期的文化,这也算是大语文了。另外,我觉得三字经就是一本学习经,从劝学到学什么怎么学,孩子能够听进去,摆正学习态度也是好的。里面有些不好的东西也可以一起讨论
发表于 2019-8-10 13:1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isakiakino 发表于 2019-08-10 00:05
据我读到大学毕业的经验,背得越早,记得越少。针对考试大纲有的放矢地背,性价比最高。三字经实在不明白到底念了有什么用,识字吗?学龄前还是多看看绘本,通过小人书识字,理解词汇,积累词汇,培养阅读兴趣。小学初中多看点高质量闲书,提高文学素养,厚积薄发。古文真的不适合低龄儿童,文学最重要的是理解内容和感受文学美,感受不到理解不了不是白搭吗?不能光顾着眼前,想想以后还有中考高考阅读作文呢,语文功底好都是积累出来不是死记硬背的。当然小朋友自己很有兴趣天赋异禀的除外。

很有道理!
发表于 2019-8-10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前背了些古文,虽说不记得多少,但小学再碰到古诗文学习很顺畅
发表于 2019-8-10 17:1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就拿出一句话问队友要不要给孩子背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
发表于 2019-8-10 18:4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语感吧,还要解释含义,否则意义不大
 楼主| 发表于 2019-8-10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
紫苏柴胡 发表于 2019-8-10 16:18
学前背了些古文,虽说不记得多少,但小学再碰到古诗文学习很顺畅

请教背了些什么呀?
发表于 2019-8-10 21:5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感觉即使学前背出来,一段时间不看又忘记了,又不可能天天复习!不理解的背确实用处不大!
发表于 2019-8-14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ionant 发表于 2019-8-10 18:58
请教背了些什么呀?

老子
反复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11-30 10:13 , Processed in 0.138231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