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睿兔 于 2019-10-15 10:19 编辑
侵删
原创:橙子 说说咱家娃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正在张罗给毛头和果果小朋友找钢琴私教老师(之前上了半年一对多的钢琴学习班),市场上的钢琴老师很多,该选哪个我也比较纠结。
当时,有朋友推荐自家孩子的华人钢琴老师,说很负责很严格,对学生要求很高,孩子学的进度也很快。
这些很多人看来是绝对的优点,但是在我看来都是深深的大坑,我家的毛头小朋友个性实在太强,他对自己的要求就已经很高了,弹得稍不如意就情绪起伏很大(具体看这篇《我一定是疯了,才会试图让一个高需求孩子学钢琴》),如果老师再给他更多压力,他敏感的神经一定会不堪重负整天崩溃给我看……老母亲还是命要紧。
于是挑来挑去,给毛头和果果找了一个当地加拿大人钢琴老师,是个很面善的白人老太太,看上去就很温和,绝对是那种每天夸人一百遍不重样的经典北美老师做派。
❤
如果你有相关经历,就会知道演奏乐器是一件多么让人神经紧张的事情,一点点错误就会听起来非常明显,分分钟逼死强迫症。想要把一首曲子演奏得完美,需要注意手型位置节拍强弱等超多细节,而想要一个自控能力还很差劲的小屁孩子能够精准的把控这些细节,简直是逆天而行,在这么高的要求下,春风化雨就是扯淡,必须得动用权威压服,所以我从小到大印象中无论教什么乐器的老师都普遍会有一种不怒自威的高压气场。
但是加拿大这个nice之国的老师究竟是不一样的,一点压迫感都没有,教了我们家俩娃快一年了,我还没见过她有丝毫烦躁的瞬间,就算是不认真练习的毛头把她布置的作业弹得和屎一样,就算是坐不住的果果经常跳下琴凳满屋子乱跑,她也依然可以一直保持微笑。
顶多就是很笑眯眯的告诉毛头,这支曲子你还是不够熟练,回家再练一周吧 顶多就是笑眯眯的和我说,果果小朋友好像不能集中注意力太久,建议把45分钟的课改成30分钟。
佛系得一塌糊涂了。
❤
老师这么宽容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俩娃都很喜欢上钢琴课,平时在家对练习钢琴也不用特别催,非常积极并且兴趣十足,这些都是极好的,可代价也是有的,跟这个老师的学习进度简直是慢到令人发指。
想当年橙子小时候,4岁开始学电子琴(钢琴没钱买),每天要练习两个小时,学到5岁就能弹《野蜂飞舞》这种能让手指头打结的世界名曲了,6岁的时候就获得了市级比赛奖项,而我这种水平在小伙伴圈子里还算是比较笨经常被嘲笑的种类。
比起这种火箭速度来,毛头和果果的进度简直就是老牛拉破车,毛头学到现在,每首曲子都短小精悍绝对不会超过八行,而且还会大量重复旋律,所能用到的技巧也是非常简单。
学了快一年连个八分音符都没看见……
果果就更不用说了,基本就是在玩游戏。
在这么轻松的任务量下,这俩娃完全没有啥压力,毛头每天撑死也就能弹20分钟,有时候玩太累了还会罢弹,果果更是连10分钟都坐不住,我想让他们练的时间长一点都没有啥合法性——这曲子就这么简单,我已经练熟啦,你让我练那么多遍干嘛?
就算是去上课获得了新作业,依然是短小精悍而且很简单的小曲子,弹起来so easy,我比较了一下这本教材的第一首和最后一首曲子,难度差别根本就很小,就算是完全不偷懒一课一课的练下去,一年下来也没太大长进。
当然啦练了这么久也是有进步,不过这也太慢了吧!感觉他们就算再学三年也达不到我5岁时候的程度……
这老师到底有没有水平啊,是不是在故意拖拖拉拉混学费啊?
❤
直到我看到这位老师在期末召集她所教的所有的学生开的一场演奏会,才打消疑虑。
我家俩娃我觉得已经学琴很晚了,但是在她的学生堆里一站就是小屁孩,这一屋子学生有三分之二都是初高中的青少年,基本都是这位老师从小教大的,随着出场学生的年龄越大,弹奏的水平就越高,等到了今年上大学要走的两个学生上场,已经是技惊四座了,没想到压轴来的是一个已经上大学回来给老师捧场的学生,感觉就是专业级别的……
原来人家老师水平是有的,只是默认要把战线拉到十多年的而已,自然不会急吼吼的赶进度了。
可是,我还是想不通,我的人生经历告诉我,无论学什么,只要想学得精,都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一定是要经历很多刻意练习的痛苦的,像我家两娃现在这样慢慢悠悠毫无压力的练琴方式,真的可能练到和师哥师姐那么好的程度吗?
出于这种担心,我找了个机会扭扭捏捏的和老师暗示:现在的任务量对于我家俩娃来说好像过于轻松,要不要给他们上上难度?
老师就心领神会的笑了,和我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我知道毛头和果果很聪明,推一推他们可以学得更快,但是我认为,孩子们刚刚接触钢琴,这个入门的阶段是非常珍贵的,应该尽量延长而不是着急结束它。因为这个阶段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对音乐和钢琴的兴趣和热情,应该让他们能够尽情的享受弹奏钢琴带来的快乐。所以现在我让他们学一些轻松愉快的曲子,不给他们太大压力,放慢脚步,让钢琴慢慢的渗透到他们的生活里,成为他们心目中很美好很重要的存在。等到他们长大一点了,到了可以更加精进技术的时候,一定会遇到瓶颈,时常陷入焦躁和自我怀疑中,这个关头,入门阶段的那段感受就非常重要了,孩子会因为回忆中钢琴给他的美好感受,而对钢琴有很深的情感羁绊,就算是遭遇很大的挫败和阻碍,他们内心也会非常难以割舍这个爱好,就几乎不太可能会放弃了,只要不放弃,他们就能继续接着进步。
❤
听到这里我终于恍然大悟,为什么我小时候虽然电子琴已经弹到能得奖,却说放弃就非常轻易的放弃了,就是因为我小的时候关于电子琴的记忆99%都是痛苦的,由于当时的老师追求速成,我练琴的强度非常大,那些枯燥重复又艰苦的练习,根本超越了一个四五岁孩子的承受能力,即便乖巧如我也免不了各种反抗不配合,我的父母和老师就只能动用各种非常手段让我合作:威胁,羞辱,训斥乃至各种体罚……简直就是童年阴影。
这样的经历让我对电子琴根本没有任何留恋,得了那个奖之后,我趁着父母松了口气,便以学业忙为借口,几乎是欢天喜地喜大普奔的放弃了电子琴,当时不但不觉得有任何留恋,反而像是丢掉了一个枷锁那样感到无限的轻松,而且完全不想再捡起来,没两年就基本忘得渣都不剩了。
现在想来,也真的是非常非常可惜。
想想看,有多少国人的孩子学习乐器也是类似于橙子这样的经历呢?刚入门的时候被逼着各种鸡血,上了小学就放弃了一大半,到了初中又放弃一大半,坚持下来的人更多是考完级别证书之后就认为自己完成任务了,等到了高中,除了那些走专业道路的,都很难坚持了,把乐器当成爱好陪伴一生的人太少太少。
❤
相信现在绝大多数父母和我一样,花钱让孩子学特长,无论是艺术上的还是体育上的爱好,并没有特别期待孩子能真的走这个专业道路,成名成家之类的,只是想要孩子多一种技术,多一个爱好,让人生更加多元,更多选择。
如果你真的能保持这个初心,把思考的尺度放到孩子的一生这个长度,你就不会选择焦虑得拿着鞭子抽孩子,生怕他学太慢,因为那只是拔苗助长,看上去一时效果显著,实则毁灭了最重要的内驱力。
所以无论培养孩子什么特长,还是不要急功近利,先把这个项目中,最美好,最有趣,最让人享受的部分,展示给孩子看,暗搓搓的吸引孩子入坑,渐渐在情感上把他套牢,让孩子在这条漫漫长路,就算没人时刻督促,也能自觉自愿的坚持走下去啊!
愿每个学习特长的孩子,都能留下很多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