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19-12-20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bagins 于 2019-12-20 15:04 编辑

       一个有关历史教育和阶级固化的故事广为流传。故事的梗概是:一名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先后给两所北京小学上课外历史课。一所郊区小学等不及课上完就急着带学生“赶回去吃营养餐”;另一所“家长大多是社会精英,学者名流,政府官员,驻外使节,企业高管”的某著名小学,不但主动要求放弃午饭继续上课,且当讲解员提问“北宋之后是哪个朝代”时,竟有一名小学生回答“伪楚”,并解释说,“张邦昌登基是在三月,赵构登基是在五月”(讲解员本期望得到“南宋”的答案)。以致于这名讲解员感叹阶级固化的加剧:“这些精英家庭的孩子在人生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超凡的优势”“他们相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的优势是会扩大还是会缩小呢”?


          这个故事在社交网络上引起很多人的感慨。不过,阶层固化是否存在是一回事,“知道伪楚”与“阶级固化”之间有无必然联系又是另一回事——真正有价值的历史教育,侧重点不应该是这类冷门知识。


                                                          小学生知道“伪楚”虽超出同龄人但不必过誉

         所谓“伪楚”,是1127年金灭北宋后,在金陵(今南京)扶植宋朝大臣张邦昌,成立的一个伪政权,仅存在了32天。


          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能知道“伪楚”,确实超出了绝大多数同龄人,但尚未超出常理。毕竟,在中国,孩子们从小就会被要求记忆各种“知识”,比如“唐宋八大家”姓甚名谁之类。对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伪楚”和“唐宋八大家”,在知识属性上(纯粹的记忆)并无区别。



        这也是中国历史教育长期以来的痼疾,即高度侧重识记和灌输。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要求学生通过所学内容达成如下目标:


         “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够更清醒地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


         “正确认识”、“基本线索和规律”、“清醒地把握”……这些用词,无不昭示着上述教学目标,本身有着不容置疑的“标准答案”。历史教学不过是一种“以历史内容为载体向学生灌输这些标准答案”的途径。



           其实,对中小学生来说,历史教育最重要的作用,绝不在于让他们记住王朝更替、历史大事乃至名人典故,而是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其逻辑思辩和认知事物的能力。在这方面,有一些他山之石,是可供借鉴的。


                                              历史教育的重点应该是思维能力的锻炼  

        在美国,有关教育的行政权力归各州所有,联邦政府通常无权干涉。各中小学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都是“根据州政府和学区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校课程”。从1978年至2008年的30年间,美国约2000家出版社出了大概9000种中小学教材。①美国的历史教材亦无统一标准,只有民间组织制定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等。美国的中学历史教材种类繁多,但大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设置开放性问题,注重历史思维训练


         在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对“历史思维”有较为明晰的定义,即“按时序性思考历史的能力”“理解历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历史的能力”“研究历史的能力”“历史问题分析和决策判断力的能力”。McGraw-Hill公司出版的教材是美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几种教科书之一,在其所出世界史教材前言中,也告诉学生“为什么学习历史”——“学习历史不仅仅是要学习历史上一系列戏剧性事件,更是要学习人类社会的历史,例如他们怎样交流思想,他们怎样统治和被统治等等”。②在内容编排上,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


       比如,“明治维新”是在中美两国教科书中都占有较大篇幅的一项内容,但编排上有很大不同。中国的人教版内容繁杂,知识点面面俱到,介绍了大量历史概念;美国的McGraw-Hill版则在保证叙述完整的前提下,相对简洁。如黑船事件(Black ship's event)这样复杂的历史概念,McGraw-Hill版教科书仅用“日本对外贸易需求”一笔带过。


        在题目设置上,人教版共有27题,其中16题,如“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等,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这有助于学生对课内知识的复习,而不利于学生思考。相比之下,McGraw-Hill版教材的设问更注重开放性,如“如果日本没有进行现代化会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吗,为什么?”回答“会”或“不会”都行,只要言之成理。


        2、介绍历史研究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多元性

       McGraw-Hill公司所出的加州版历史教科书中,有一个专门名为“历史学家的工具(TOOLS OF THE HISTORIAN)”的栏目,从“计量时间、组织时间、历史和地理、什么是历史图册、历史学家怎样工作、弄清往事的意义、跨越时空的联系”七个方面,介绍了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使学生具备自己理解历史的能力。此外,这套教材还介绍了阅读材料、学习地理和查看地图的方法,不满足于知识点的传授。


        具体来说,这套历史教材引导学生发问:“1、这是事实,还是观点?2、它是相关的吗?3、它是重要的吗?3、是否有证据?5、证据是在哪里发现的?6、资源是如何审查的?7、这些资料可信吗?8、意识到偏见。9、找到平衡。”由此告诉学生,对于历史的解释和价值观都是多元的,并没有不可质疑的唯一答案。


       在美国2000年的教材《发现美国的过去:从史料中进行探究》中,每章都采用“问题、背景、方法、史料、思考问题和结语”的结构,借用不同史料,启发学生思考。如第一章《初次相遇:科斯特(西班牙殖民者)与蒙特祖玛(印第安酋长)之间的对抗》中,学生会看到两种史料,一种是科斯特写给西班牙国王的信,及欧洲艺术家绘制的美洲土著人画像;另一种是墨西哥土著人一些有关西班牙殖民者的文字和艺术作品。这些材料并不完全真实,欧洲艺术家没有真的见过印第安人,他们绘画依照的是探险家口述和自己的想象;同样,对于印第安人留下的绘画,我们也无法肯定,那是不是目击者所作。


       以上两种史料在很多时候都是矛盾的,科斯特声称自己是受到印第安人的攻击后,才发起还击的;而印第安人则说,西班牙人的袭击是无缘无故的。学生既要通过归纳史料,给出自己的判断,又要思考“文字和艺术材料创造了什么样的美洲土著人和欧洲人的形象?”“那些形象(或印象)如何影响了欧洲探险家和早期殖民者对美洲土著人的行为方式,以及美洲土著人对待他们的行为方式?”⑤通过这样一本方法论贯彻全书的教材,学生们当然能在记忆性的知识之外,学习到更多对历史的领悟和解释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美国历史教材很重视“学以致用”,希望学生学习历史后,可以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初中《世界》一书,讲述“古巴导弹危机”时,会启发学生思考肯尼迪的处理是否得当,让学生们向这位总统学习决策经验:“(1)仔细考虑你的所有选择,向专家或者你尊重其意见的人咨询;(2)别草率地决定,给自己些时间去充分地进行考虑;(3)仔细考虑每种选择的后果,设法找到能满足所有必备条件或大部分必备条件的解决办法”。


      随后,教材为学生设置了这样几个相关问题:“你认为,如果肯尼迪总统草率地轰炸了古巴导弹基地,1962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你认为,为什么对于领导人来说,乐于咨询和倾听别人的建议很重要?并解释一下你的回答。”“设想一下:在你不得不做一个艰难的决定时,你使用过上面给出的策略的任何部分吗?并解释一下。”⑥


       在高中教材《世界历史:与现在的关联》里,编写者以19世纪,中日两国面对危机的不同选择(一个坚决抵制列强,一个被迫答应列强要求),要学生思考两国决策的原因及影响。教材给出了“找出问题”“收集信息,找出可选择的方案”“仔细考虑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做出决定并予以实施”“对决定进行评估”几个供参考的决策步骤。⑦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一方面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他们学习科学决策。


                                                  结语

        简言之,历史教学的目的,绝不是让学生记住“伪楚”这种极其冷门的知识点;历史教学的方式,也不应该是记忆和灌输。无论是通过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是引导他们进入历史情境,体察历史决策,都需要先跳出上述桎梏。若不能跳出这种桎梏,仍继续津津乐道名校小学生知道“伪楚”式的冷门知识,该感慨的恐怕不止是“国内阶级固化”,还有国人整体素质落后于世界的问题。





注释

①黄锐:《美国中小学教材出版现况述评》,《出版参考》2008年第6期;孙岳:《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抗战》,《世界知识》2016年第13期;

②范红梅:《中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之比较》,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③马英:《从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看中美历史教科书编写之异同——以”明治维新“一课为例》,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④刘佳:《美国历史教科书研究——以加州版为例》,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⑤李稚勇、陆正东:《美国探究性学习历史教科书论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⑥⑦齐树同:《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案例与做法》,《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9期。





发表于 2019-12-20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种说法现在已经很危险了。
现在的正确说法应该是:一切都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发表于 2019-12-20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这没有意义,只是碰巧知道而已

孩子有时候就会发生这样的惊喜,然而没有什么用
发表于 2019-12-20 16:1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问题是潜在的你会感觉到他既然懂伪楚 可能其他领域也很强
发表于 2019-12-20 16:1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见微知著而已,仅仅知道伪楚可能不算什么,不过考虑他们的学习氛围,这个小学生大概率比同龄人多知道的不仅仅是伪楚!
发表于 2019-12-20 16:4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大众脆弱的心,一碰就碎。孩子越小越能刺激大众。互联网出来以后,小学生能写啥,能说啥,没啥好惊讶的。一个小学生加上手机可以打败九段职业高手。
发表于 2019-12-20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问题那篇还有个细节。他们是小学生,本来不是必修课,然后是主动要求过去的,耽误吃饭也不在意。
相对比的是另一个公办初中,迟到不说,讲了半小时就想回去了,为的是不错过营养餐(好像是)。
也许后者确实有种种难处,但是差异还是存在的。
之前某香港富豪体验了几天清洁工生活的真人秀,后来退出了。马太效应也不可否认啊。
发表于 2019-12-20 17:3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知道挺光荣,不知道纯属正常
发表于 2019-12-20 18:4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怎么知道小学生一定是强记才知道的,说不定是个对历史特别喜欢的人才呢
发表于 2019-12-20 20:0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作者对美国历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了解恐怕也就是那几篇百度来的“文献”了。这倒真的像是某种灌输式教育培养出来的范本
发表于 2019-12-20 21:2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论据无法支撑论点,这个论据并看不出这群小学生是否有思辨能力。得出的结论难道不是阶层固化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延伸到历史细节学习这样的角落,让普通人无法再从任何一个角度“逆袭”吗?
发表于 2019-12-20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只知道要找到有伪楚记载的历史书,其实不太容易。
发表于 2019-12-20 23:4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澳门
我小时候偶然从书上看来一个冷知识,中国第一个女皇不是武则天,为此得意了挺久。现在看来简直可笑,因为那个所谓的第一个女皇只是好像隋末一个女人自称的。照这个逻辑,建国后还陆陆续续冒出来了一大堆皇帝呢。所以类似伪楚这种东西,硬要塞进两宋之间,不是懂得多,恰恰是对史学的无知。
发表于 2019-12-21 06:2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碰到事情就拿美国来比,烦。
发表于 2019-12-2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部分同意LZ转帖的原作者的观点。知道伪楚政权没啥,一个冷门的知识点毫无意义: 比如武则天其实不是唯一的女皇帝甚至不是第一个女帝, 有个女人比武则天称帝早37年,这个女帝叫陈硕真。自称文佳皇帝。

但是,对于张邦昌称帝,下面的研究就更有意义了:

1. 张邦昌为什么能称帝? 金国为啥要立个傀儡皇帝,金国为啥选他? 金国对他是啥态度?这里可以和当年日本人选溥仪做伪满的皇帝对比一下。看看日本的智慧和女真的智慧相比如何。

2. 为啥称帝两个月就歇菜了?为啥金国立他为帝却后来又不管了?他做皇帝的时候手下大臣听他的吗?他自己也心安理得吗? 他面南背北吗?他也自称朕吗? 朕和予有啥区别?

3. 张邦昌两个月后死了吗? 为啥当时没死,为啥又后来死了?

4. 他的这个故事对现代、当代的我们有啥启发?

这些才是学历史的真正意义,而不是了解一个冷门的知识点。 当然,这些东西对于小学生比较难,但是小学生家长是应该要做到的。

比如我们看三国演义,都觉得蜀国才是正统,但是实际上学到了桃花源记,才发现原来历史的正统从来都是魏国--所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不但没说无论蜀晋,甚至都没说无论三国和晋。 陈寿的三国志,吴书+蜀书都不到魏书的厚度。

那么为啥魏国才是正统?

我说的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可是可以引发娃和家长的互相探讨,加深一个人灵魂的厚度
发表于 2019-12-21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先知道历史,再深层次地考虑时代和变迁与时代背景下的抉择问题,最后才是以史为鉴让历史告诉未来…
小学生通晓历史已经很不容易。引导他们思索和探究恰恰应该是长者(老师家长…)的事
发表于 2019-12-21 15:2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狭义上厉害,因为不知道的人很多. 广义上没有任何厉害的理由,因为他不懂的东西更多. 思辨能力,那么小不会天生具备.
发表于 2019-12-21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kellytt 发表于 2019-12-21 15:05
先知道历史,再深层次地考虑时代和变迁与时代背景下的抉择问题,最后才是以史为鉴让历史告诉未来…
小学生 ...

我理解你的意思,你的意思和lz说的其实不矛盾。

原文的意思是知道伪楚震惊了这个博物馆的管理员。我们可以设想,假设这个小学生知道的不是伪楚,而是知道了张俊、韩世忠、岳飞、吴玠并称四大抗金名将,他是否会震惊?

如果有人对小学生知道吴玠、刘光世的名字还略有震惊的话,那么小学生知道岳飞被高宗处死是否还会震惊?估计后者肯定不会了。

实际上,无论中小学生甚至成人,对历史的知识,只要达到常识的程度之后,知识的多少(尤其是冷门知识的多少)就和思维深度没关系了。我们学历史不是为了看谁知识点多少, 而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就像现在的减负,2000多年前也搞过的,你历史读通了就很容易知道现在的减负是为了啥)。

所以,你说的我很赞成,一定得先知道历史,所以才有根据历史演义(更生动活泼)甚至直接是视频版(比如百家讲坛),才有一定的知识,才有后续。

当然,lz转发的原作者的观点也是没错的,国内的历史考试太重于考核死知识而不是一个人的思维深度。当然,我特别理解为啥我们不能考太多的思维深度的东西,这个就不多展开了哈,否则,网站就么了

发表于 2019-12-21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记得这事新闻出来的时候,我好像有过一个评论,大意是这个知道“伪楚”的孩子,就算能代表精英家庭的教育优势,也无济于基本历史观念的建立。

首先,“伪楚”这个是后世给的一个称呼,且不论朝代或政权的概念之辨,至少在当时断不会自称为“伪”的。这个基本观念其实可以从“西汉”、“东汉”开始就和孩子说了。秦-后秦、西汉-东汉-后汉、刘宋-赵宋、金-后金……等等,都是后世给于这一时期政权的称呼,和其自称的国号,或者朝、代有所不同。有些是约定俗成,有些则是经过历史反复的。

其次,作为知识点,北宋灭亡之后先后存在的傀儡政权其实可以通过有意拉近知识点之间联系帮助孩子跨时空记忆。比如读到陈胜吴广起义,多数会提到他们建立了“张楚”政权,那么,可以问问孩子,你还知道哪些以“楚”为国号的政权?楚国、张楚、西楚、桓楚、林楚、马楚、伪楚……这个随便百度百度就有了,桓楚、林楚、马楚比北宋之后的伪楚更冷僻。

说到唐宋八大家,想起我孩子之前问过我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孔子、老子、墨子、孟子……都取姓名第一个字,而韩非子却用了他姓名两个字呢?这个其实就是一种基本历史观念,韩非子和韩子的差别直接关系到判断某些文献的历史年代出处。韩非子本来也是被称为“韩子”的,只是到了韩愈之后,韩子的称呼给了他。所以,此后韩非的著作《韩子》都改为《韩非子》了。

这样的基本历史观念都是正经八百的史学研究路子,再举一个例子,也考考大家,这是我在和小朋友讲前四史的时候问他的:

如果《后汉书》、《三国志》对于同一件事情的记载出现不同,在没有其他史料佐证的时候,你选择相信《后汉书》,还是《三国志》的记载?
发表于 2019-12-21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许一溪 发表于 2019-12-21 17:13
记得这事新闻出来的时候,我好像有过一个评论,大意是这个知道“伪楚”的孩子,就算能代表精英家庭的教育优 ...

是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三国真的叫魏蜀吴吗? 看着三国演义电视里的关张或诸葛后面的蜀的大旗,很搞笑。

这里就涉及到了几个问题:

1. 刘备为啥称王不称帝?

2.刘备为啥在曹丕之后称帝?

3. 曹丕称帝的靠山是汉献帝的禅让诏书,那么刘备凭啥称帝? 古时候必须得师出有名, 这同样是孙权最晚称帝的原因

所以要想有历史观念的建立,很基础很基础的历史知识就够了,不需要这些冷门知识。但是一旦有了这些历史观念的简历,拿到任何他没听过的碎片化的历史知识,他就可以分析出很多有用的东西。

这个东西和我们学数学其实一样的,有了基本的运算能力之后,最重要的是数学的系统观念,而不是往死里刷题
发表于 2019-12-26 14:5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冷门知识不知道很正常
发表于 2020-1-22 10:1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Factoid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11-26 02:12 , Processed in 0.113382 second(s), 1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