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14-10-1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donghairen 于 2014-10-11 11:04 编辑

我是一个八零后,初为人父。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教师,家庭的熏陶和教育的传承使我对孩子教育上也是重视的,所以才能和千帆网的众多重视教育的家长们有共同语言。

千帆网的很多高手应该是七零后或者更早的。他们作为先行者指引我们这些八零后光明道路,我确实感谢他们,像千帆老大、hyat1972老师、xfufu老师等等。

可是深入下去,我发现有很多观念和七零后的老师们有差别的。难道是少经历几年而导致的?

八零后是有幸福童年的一代,大多数人别称独生子女,没有经历战争和十年动乱。没有电脑游戏陪伴的童年大多是和很多很多的经典动画片和影视剧一起度过的。看了好多遍的西游记和葫芦娃,机器猫,圣斗士星矢,北斗神拳,黑猫警长,足球小将,灌篮高手...太多了太经典了。玩过红白机的魂斗罗和超级玛丽。

八零后也是有着煎熬成年的一代,学历也较上代人高些,研究生、博士生、海龟一大把。但大学扩招而引起的毕业时相对较低的就业率,还有高房价是该群体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企业里也是在七零后之下的。

所以八零后有很多一部分人认为读书没用,学历贬值,认为高学历还不如一技在手,认为早点工作买房最好。鸡血的程度我觉得不如七零后家长。或者说是在七零后家长们引领下开始鸡血。现时已不同于往日,我们八零后的观念不得不与时俱进。

但真的是困惑,我们这么鸡血,不知七零后的老师们对子女们的出路是什么样的期望?

人的出路无非三种,读书一路下去、经商、做工。读书的出路就是做白领、公务员、教书这类体面的工作。做工就是大多数人不愿干的吃苦活。有能力者不读那么多书,早点经商赚钱去了。
发表于 2014-10-11 10:3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所以八零后有很多一部分人认为读书没用,学历贬值,认为高学历还不如一技在手,认为早点工作买房最好。”应该说,是楼主以及身边的人大部分这样想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donghairen 于 2014-10-11 10:40 编辑
清雪 发表于 2014-10-11 10:35
“所以八零后有很多一部分人认为读书没用,学历贬值,认为高学历还不如一技在手,认为早点工作买房最好。” ...


我没这样想,可能我的中学同学会这样想。我问了一圈很多对子女教育并不如我鸡血的。我的大学同学都没听说过自然拼读法。只是人云亦云地去买了学区房。而我已经规划好奥数、英语道路了
发表于 2014-10-11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同80后,但是楼主最后一段话就不苟同了。读书的过程本身就是自我全面成长的过程,绝对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这么简单的。“有能力者不读那么多书,早点经商赚钱去了”这种观点里的经商估计也还是指做做普通生意吧,现在真正的商界TOP人物哪个没有好的学历,不是指后来镀金的那种,而是在他们读书的那个年代就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教育和学历。

点评

马云就没高学历啊  发表于 2015-8-3 13:39
发表于 2014-10-11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Z说出了我的心声
发表于 2014-10-11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donghairen 发表于 2014-10-11 10:38
我没这样想,可能我的中学同学会这样想。我问了一圈很多对子女教育并不如我鸡血的。我的大学同学都没听 ...

都一样的,70后也有鸡血和不鸡血的,不鸡血的占大部分,但是随着孩子长大,逐渐面临小升初,鸡血的家长会变多的。但能坚持下来的就不多了。一个原因是的确很辛苦,大人孩子都很辛苦,一直坚持不容易。另一个原因是鸡血了但无效果,慢慢也放弃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荏苒7910 发表于 2014-10-11 10:49
同80后,但是楼主最后一段话就不苟同了。读书的过程本身就是自我全面成长的过程,绝对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这么 ...

TOP人物还是少啊。外地开厂做小老板的赚的真的是多的,这种并不需要博士高学历的
发表于 2014-10-1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社会哪有那么简单,做生意有赔有赚,读到博士也有好有坏,看破不说破,说破不做破,小孩子总要多学点本事,长大了干什么是长大了的事,想那么远有用么?人都要死的,60亿人都在地球上瞎折腾,就是个过程。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8 收起 理由
zwz_8888 + 4 神马都是浮云
donghairen + 4 赞一个!看得很豁达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0-11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个贴又有话题性了,只要涉及到代沟和鸡血问题,必定会百家争鸣,成长为精华贴。

大部分70后还是靠自身努力在社会上拼搏的,为此沿袭老一辈思想希望子女找个好工作,有个好的发展路径也无可厚非。

而80后是看到FACEBOOK扎克伯格的成功和足球明星C罗的成长的,为此多希望一夜成名,相对更有进取精神,对于子女教育当然要鸡血了。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如有雷同可以原谅。
发表于 2014-10-11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donghairen 发表于 2014-10-11 11:02
TOP人物还是少啊。外地开厂做小老板的赚的真的是多的,这种并不需要博士高学历的

TOP人物只是个说法,意思是现在整个社会的趋势而言,要在商业上成功有一定学历必然不可少。
如果拿外地开厂小老板这事来说,那么我是浙江的,这种情况可以说再清楚不过了。那批人完全是时代所造就的,而且很多就因为自己的学历素质限制,大起大落。他们对于自己的下一代的要求都是好好读书,即使不能在国内拿到好文凭,也会送出国去好歹见识一翻。2000年以后起来的小老板们,大部分都还是大学学历的了。
发表于 2014-10-11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是80后并且打算鸡血的(看小朋友天分决定鸡血到什么程度)
身边和楼主一样全是淡定的
我觉得心态要放好一点
最主要作为爹妈我为小朋友的人生道路负责了
以后他没出息,那也怪不到我了
论坛上有个家长说的话很受用
就算以后只开个面包店维持生计
也希望是他自己以为喜欢开面包店而选择的
而不是迫于生计没办法才去开的
书读得好一点才能有更多选择
然后把选择权交给他自己
我是不指望他一定怎么出人头地的
体制在那里,很难的

点评

也是有过对是否鸡血深深困惑的家长,但是提供自己能做到最好的条件,其余还是看小朋友自己了。或许小朋友走的路不是你非常期望的出人头地的路,他的幸福健康也很重要,家长心态摆摆正就好:)  发表于 2016-6-12 14:21
这才是实在话  发表于 2014-10-12 16:13
发表于 2014-10-11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上海这个地方的人不象南方人或北方人,不部分人都豁不开,从1842年有外国租界开始,做洋行买办(现在叫白领)就吃香,另外还受丈母娘经济的影响,能够豁出去冒血本无归风险做生意的不多。做买办就要会讲“洋泾浜”去做敲门砖(现在就是要有上档次的文凭)。之所以现在大学文凭不值钱了,所以更要有北清复交同财这类真金白银的红本本。
发表于 2014-10-11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最后一段话,不敢苟同。
发表于 2014-10-11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对孩子的教育与否我个人觉得和家长的年龄段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应该是个体问题。
发表于 2014-10-11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清雪 发表于 2014-10-11 10:35
“所以八零后有很多一部分人认为读书没用,学历贬值,认为高学历还不如一技在手,认为早点工作买房最好。” ...

是啊,我也是八零后,我身边的朋友都很少有这种想法。相反,大家大学毕业了还积极读研读博的很多。

点评

八零后,十年跨度呀,要看你身处其中何处呢,年头和年尾出生的环境、想法都两样的。  发表于 2014-10-12 16:11
发表于 2014-10-11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和年龄没关系,和价值观有关系,另外,期望值这种事情,自己要拿捏好,过与不及,都没好处
发表于 2014-10-11 19:3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Z 想太多了。13郎觉得很简单:1. 孩子走学术性或技术性?2. 家长愿意为孩子学习放首位?如果两个都“是” 的话,鸡血战斗吧。不是的话,把精力放到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地方。人只能活一次、要好好活,好好干
发表于 2014-10-11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景德镇
本帖最后由 kamem 于 2014-10-11 21:21 编辑
cathy_wang 发表于 2014-10-11 13:00
上海这个地方的人不象南方人或北方人,不部分人都豁不开,从1842年有外国租界开始,做洋行买办(现在叫白领 ...


    大学本本不值钱是因为在天朝看似从学龄前至高中个个都鸡血异常,都显得学习能力很强,而实际上真正以读书为乐事的却无几,到了大学就彻底放羊,去混,即使是那些名牌大学出来的学子,真正踏上工作岗位,高分无能的、眼高手低的,无所建树的也很多,所以放平心态,将来的路孩子怎么走真的不是现阶段所能定义的。多点知识、多点见识、学以致用,培养对事物的辨思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点评

上述现象都很正常,读书本是一件苦事,对大部分人来说毫无乐趣可言,只不过是一种谋生的工具而已。  发表于 2014-10-12 13:52
发表于 2015-1-7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kamem 发表于 2014-10-11 21:20
大学本本不值钱是因为在天朝看似从学龄前至高中个个都鸡血异常,都显得学习能力很强,而实际上真正 ...

确实 多点见识,独立思考才更重要
发表于 2015-1-7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donghairen 发表于 2014-10-11 10:38
我没这样想,可能我的中学同学会这样想。我问了一圈很多对子女教育并不如我鸡血的。我的大学同学都没听 ...

这跟80还是70后没有关系,跟个人接触的圈子和受到的影响以及价值观都有很大关系。我挺烦给一大群人挂标签的习惯,什么70、80、90,集体怀旧还行,毕竟社会大环境相似,但用一个年代标签来解读那么多人主观的需求和选择实在不靠谱。
发表于 2015-1-7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读书只是为了提高个人的素质,读名牌学校是一件奢侈品,有钱就多点,没钱就少读点。读书多少与回报并无太大关系。
发表于 2015-1-1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家长和家长的教育观念肯定不一样啊
发表于 2015-1-13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我的观点, 让孩子读书,读好书,是让他有充分的知识面, 将来在面对事情 或者抉择时,更加成熟和深入.
孩子独立,不啃老, 如果还能让我们老有所依, 就算是我们的成功了。 对于将来他的职业收入, 这些则需要我们看淡一点。

现在的社会太功利, 评判一个人的成功与否, 只有“钱”和“权”, 反而忽略了这个人对别人,对社会的价值。希望将来的社会能够改变,这样孩子的将来的路,也就更加丰富多彩一些。
发表于 2015-1-1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80中间的,没觉得读书没用。觉得挺有用的。读书的时候就该读好。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要认真做好
发表于 2015-1-14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作为80后认为,不是读书没用,而是是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读了书后怎么用的问题,我观察下来,70后普遍的比80后“传统”——读书、考功名,走仕途——这样的思想比80后重,而80后的成长历程,受到教改,房改,医改的影响,受到了社会改革开放(一切向钱看)风气的影响,绝大多数在没出社会前,价值观已经改变了,等到毕业找个工作,相当多人发觉专业不对口,教育与社会严重脱节,拼背景拼爹,最后发现当时的三校生玩伴已经成领导了又考了本科读了研甚至博,于是一切都自以为醒悟了——原来读书有p用啊,早出道才是王道。

回到开头,其实身边很多朋友普遍认为,读书是有用的,但在中国的读书是要加双引号的,除非你孩子读书特别好,好到令人发指,万中无一的境界,否则,就顺其自然罢了,有条件出国,没条件身心健康弄弄好,挖掘一些特长,多学点课外,培养一下自学习惯,只要不学坏,其它能学就学,学不进也强求不得

路还长呢,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
发表于 2015-7-27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觉得我没能力帮我孩子做选择,让她自己来吧。
发表于 2015-10-28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荏苒7910 发表于 2014-10-11 10:49
同80后,但是楼主最后一段话就不苟同了。读书的过程本身就是自我全面成长的过程,绝对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这么 ...

马云60年代的,80年代杭州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这个水平比现在985的含金量并不少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5-2-2 20:41 , Processed in 0.132045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