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avidli 于 2021-5-13 11:16 编辑
最近新的招生政策**,大家都在讨论以后如何教育,很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提前学了大量知识和技巧,但进入高中后,理科还是不适应,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初中和高中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脱节。
小初阶段,对数学思想和解题策略强调不多,题目也没有太多的包装,抽象程度也较低,对一些技巧和方法,只要停留在较少的认知理解和较多的套路训练上,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而到了高中,题目变化和包装多,思维要求高,如果书写和思维习惯不好,对数学思想和解题策略的理解不够深刻,就会处处碰壁。
在学习习惯方面,如何整理笔记并阶段性复习,绝对是重中之重。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首先课前必须把课上要讲的题目做一遍,不管是否能做出来,对每道题目都需要有一些思考,只有做过一番尝试,才了解每道题的难点在哪,上课时听讲才有针对性。我在每道例题后面都给了一些提示,有些题目还给了两层提示,就是希望大家课前多思考,做不出可以看了提示再试一试,给了提示做出来的体会会比直接吸收老师的方法带来的体会牢固和深刻得多
上课时主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上确保把大思路听清楚,一些具体的计算细节可以等课后整理笔记时再做一些推演,对于一些题目的思路分析和题后总结是重中之重,可以记一些关键词
上完课必须尽早整理上课笔记,因为时间比较充裕,可以把缺的一些计算细节补上,另外整理笔记时更重要的一环是把老师的思路和自己课前做的一些尝试进行融合,转化成自认为最自然的解题思路,直接吸收老师的方法看似听懂了,但过不了多久基本都会忘光,所以必须搭建自己的思维体系。课上记录的一些关键词也需要按自己的理解重述并记录下来。解题过程和心得经验需要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方便后期复习时能抓住重点
完成对应的课后作业,做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检验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一定要放在例题整理后再做
阶段性把笔记翻出来看看,一道题目初次做,注意点可能只放在过程怎么写。二刷和三刷时,因为对题目已经比较熟悉了,而且解题经验也有了提升,经常会有一些新的感悟,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一样。
下面是我上上周的预初班讲义,对预初内容做了一些适当拓展,相比于上学期的课程难度,降低了两个层次,但要求与风格是一致的,重点都放在数学思想的加深和解题策略的感悟上,这些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每道题都给了一层或两层提示,鼓励学生多思考。
近期和一些家长交流,发现大家对我发的笔记有一些误导性,觉得我鼓励书写规范整齐、又有多种颜色笔标注的笔记。实际上我对笔记的要求是: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按自己的方式写下来,方便自己复习时能快速回忆起这道题的思路和突破点,写得简略还是详细、漂亮还是杂乱,这都不重要,红笔标注是希望写一些自己的心得,方便区分。我自己上课时都不会写完整板书的。
最后附上10位预初学生这节课的课堂笔记整理: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学生5:
学生6:
学生7:
学生8:
学生9:
学生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