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辣椒酱 发表于 2022-08-14 15:04 我个人觉得小学阶段显得更加重要,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较高学习目标的建立……这样才可能初中在牛校不掉队、在所谓普校出头。
与学霸同归于尽 发表于 2022-08-14 15:25 22、23届的学生是最特殊的,因为民办学校没有到校名额。后面的小龄娃家长不必要研究这两年的数据,对你们没什么参考价值
rksun 发表于 2022-08-14 16:55 其实在上海进了小学后没有择初中的选项,小学进去后基本就确定后面的走向了。
三门 发表于 2022-08-14 22:12 你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完全不是这样了
rksun 发表于 2022-08-15 06:28 那请教,如果不在浦东和闵行,在徐汇区的话,小学进了之后对口初中不行如何更换?入初中不看小学学籍的?
深海潜航 发表于 2022-08-15 09:51 就目前,徐汇除徐教院比较难,其他只要是区大学籍,都可以按房入学。 另外还有转体制外和摇号两种选择,而且目前浦东还是不管小学学籍的,所以去浦东也是一个选择
rksun 发表于 2022-08-15 13:15 1.没有对口小学学籍且入户不是从小学入户的话,排序时候会靠后。 2.小学学籍在徐汇,初中去浦东的话 是不是直接触发跨区统筹而不再看浦东的人户一致了?
深海潜航 发表于 2022-08-15 14:19 这两个理论上是,但实际 第一条,除徐教院,基本都没看出双籍对口的优势,至少到目前为止 第二条,文件是这么写的,但一直没这么执行,也是到目前为止
牛奶加布丁 发表于 2022-08-16 06:00 择校、择区就是择氛围,大多数是小学学籍对口的初中,就算以后改革多对多派位入学,也是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的。就近的几个学校生源水平也差不多。菜中本质上能改变成为牛校的可能性不大。 在放榜的几天,看到我家原本户籍就近入学菜中之一,先是惊现名额分配最低分的捡漏王,两天后又看到公办统招平行志愿(除民办高中以外),普高最低录取分数线全区最低的排名。随即问了我们小区里一个读初三的孩子家长录取结果,他家是在名额分配榜排名倒数第六的菜中。放榜前得知他的孩子中考考628分,平时校内排名年级排名前60,当时很自信的说考得很好,普高肯定能进,就是要进好一点普高。最后录取结果,他的分数只够进本区最差的高中,比倒数第二的普高最低录取分低了10分,其它的他口中说的“好的”普高,最低分数线都比他录取的普高高了足足有50-60分以上。看到这个分数差距,他所在的普高整体水平在全区垫底,高考本科的升学率就可想而知了。 庆幸自己孩子通过摇号跳出了菜的圈子,和幼儿园的几个家长私下沟通了解了现状后,得出以下几个现实的问题,1、名额分配每个学校只有头部的几个学生有资格,即使是择校,也不能保证能得到名额分配,所以不管到哪里,都要靠自己。2、千万不要梦想做菜中的捡漏王,认为在菜中捡漏比自己考试更有把握进重点高中。那个足足比其它名额分配和平行志愿的分数低了一百多分的孩子,捡到四校八大的漏,对他个人而言并不是好事,他到了重点高中肯定会跟不上,对身心健康和学业造成巨大的压力。3、全区所有初中,没有得到名额分配的学生,除了还有少数没有上岸的牛蛙还有机会被四校八大的平行志愿录取,剩下的人全员进入平行志愿,一起抢普高的录取资格。从数据上能看出一二三梯队的初中的中等分数段的人数比例较多,即使一二三梯队大部队没有得到名额分配,他们的平行志愿分数也足够考进“稍微好一点的”普高。而那些菜中的孩子就比较惨了,628分就可以是年级排名前60,只比最低普高高了14分,推测整个学校的普高录取率应该连30%都不到。他们是否有必要择校?如果不择校,就只能眼巴巴的等待教师轮岗来拯救了,老师可以换,但生源没有换,了解下来菜中还有很多不配合的家长,好的老师去了也不能力挽狂澜,以一己之力托举和背负菜中的升学率。
花开过半 发表于 2022-08-16 06:15 从来没打算奔着菜中去,但真的落到菜中,不必绝望。 关于择氛围这点,我的观点是:在卷的时代,如果一个人还受氛围的影响而不是自我明确而坚定,那大概率不会有啥建树
牛奶加布丁 发表于 2022-08-16 07:42 择校择氛围,是可以很直观的看到量化的更好的同学是什么样的。一起上课能直接看到好学生上课时专注的状态,还可以直接和班里家长交流讨论学习的方法。没有人扰乱课堂纪律,老师上课效率高,难题也可以讲得很细致。同学之间共同爱好和共同话题多,不管是兴趣特长的交流,还是分享一本好书都是能在好的学习氛围中受益。但是如果同学都不学习不读书的,连个分享的人都没有,聊天的话题和思维方式都不在一个层面上。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不只是表现在考试成绩上,而是在多个维度多个层面上的互相影响的结果。历史上有孟母三迁,后来有学区房。现在突然所有学校就变得一样好了?可以脱离环境影响,孤立的成为尖子生的概率有多大?
花开过半 发表于 2022-08-16 08:19 你说的都对,不过游戏规则变了,差校更容易拿到名额分配,而你所谓的好学校,大家一起分享图书一起研究习题,很可能最后自己孩子是陪跑,类似于马拉松的配速人员
花开过半 发表于 2022-08-16 08:21 以最后结果来说,坚持出淤泥而不染的四年,一旦进了高中实现你说的个人与氛围相互成就更好,总比陪跑落到普通高中,再经历差的氛围好
牛奶加布丁 发表于 2022-8-16 08:56 人生就像马拉松,比起结果,我还是认为经历和能力更重要。在一个菜中里能得到名额分配的人数很少,容易得 ...
牛奶加布丁 发表于 2022-8-16 07:31 读书靠个人坚定和坚持,不能靠氛围影响。道理都懂的,但具体执行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一个班大家都不要 ...
牛奶加布丁 发表于 2022-08-16 08:59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只能冷暖自知。第一届中考就下结论太早了。我觉得还要继续关注以后会怎么样。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4号
GMT+8, 2025-2-24 20:50 , Processed in 0.1140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