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798|回复: 19

[小学其它] 不做聪明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8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绝大多数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其实他们的判断并没有错,错在于没有意识到大家都一样聪明。关键是“都”和“一样”两个词。
拿现在流行的测智商来说,一般的说法是人的平均智商是100,如果你有120算高智商,130以上算有过人的智商。我从小到大,看过自己和身边至少几十个人的智商得分,我负责任地说,人的智商平均大概是120,130、140的人满大街都是,而且130、140的人与120的人差距很小。所以如果你或你的孩子测出来是130、140,只能证明你家孩子在狭义的智力上很普通而已。
标题说不要做聪明人的原因有两个。
一人本性上倾向于从各种角度高估自己,这种高估会导致各种问题,所以需要不断地自我提醒。上面就举了智商的例子做了说明。
二由于聪明人太多,以及大家都想当聪明人,导致了聪明人之间严重的内卷。
拿炒股举例,从长期收益来讲95%的人炒股跑不赢大盘,但是韭菜却永远割不完,因为韭菜们都觉得自己要做那5%。其实韭菜们都很聪明,但并不比其他韭菜更聪明。换句话说,炒股要想赢别人的钱,不是预测准了就行了(因为股票价格本身就是预测的体现),而是要对预测做预测。因为大家其实都做不到对预测做预测,也就被真正能对预测做预测的人割了韭菜(比如掌握内幕消息的人)。但那些割韭菜的人也会被某种更强大的力量割,比如遇上了金融危机,遇上国家力量下场。
人生如果比作一场马拉松,一年算是一公里,有一百个人参赛,10公里处跑到前五名就能进内道,另有一条近道有一个名额。比赛开始后,你会发现一开始就有一群人迫不及待地冲在了前头,这些人不是对自己的体力很自信,就是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但是你知道从逻辑上来讲他们中的大部分进不了内道。又有一些人在东张西望找近道,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是进了死胡同,就是绕了远路。还有一些人觉得路还长着呢,在后面悠闲地散步。当然还有人跑着跑着就不想跑了。也许你的体力并不好,但是如果能够根据自己的体力,以一个合理的配速走正道,最后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取得了一个好名次。
发表于 2023-2-8 18:2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大意没问题,但不同意楼主说的平均智商是120,感觉这是测试机构或者测试卷的问题,如果按门萨的标准测试卷的话平均应该就在100左右。
发表于 2023-2-8 18:5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测智商的题也是套路题,之前刷过类似考公题目的测起来分会高很多,没啥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23-2-8 19:1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nderson 发表于 2023-02-08 18:24
大意没问题,但不同意楼主说的平均智商是120,感觉这是测试机构或者测试卷的问题,如果按门萨的标准测试卷的话平均应该就在100左右。

你说的门萨就是我说的割聪明人韭菜的另一种方式
发表于 2023-2-8 19:1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聪明就和智商挂钩吗
耳聪目明之意  某种程度上也是情商 听得懂人话 辩得了是非
 楼主| 发表于 2023-2-8 19:1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zmxuxubaby 发表于 2023-02-08 19:10
聪明就和智商挂钩吗
耳聪目明之意  某种程度上也是情商 听得懂人话 辩得了是非

我说的是狭义的聪明,但是在广义的聪明上人也会高估自己。而且聪明仅仅是一方面。再举个例子,一般人估算自己做某事的时间都会估少了,所以要留余地,而且要多留点才行。很多人说学钢琴因为没时间放弃了很可惜,其实就是余地留少了。
发表于 2023-2-8 19:3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有一定道理,要有合理预估
发表于 2023-2-9 00:0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小蝴蝶爸爸 于 2023-2-9 00:07 编辑

说的没错。
按照以前的话来说是精明但不高明。

类似的例子就是说中国人太聪明到最后把自己玩死了。
比如,看到这样的故事
以前硬盘5年不修包换,聪明的奸商快5年了就去用布包着砸,弄成自然损坏的样子换新的。玩到最后只有中国不包换了。
发表于 2023-2-9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股市上单有智商还不够,心态太考验了

纯自己玩还能赚到大钱,心理素质都极为强大
发表于 2023-2-9 06:5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小聪明的多,大智慧的少,本来就这样啊。
或者说教育或者某些地方出问题了,急功近利现象严重,还有人以此为荣。
今天看一金融公司大言不惭地说:我不骗你们,也会有人骗你们的,你们只有受骗了,才能吃一堑长一智。(这不是中国人教育逻辑吗?)
股市这种往大的说,和智商无关,信息不对称。人家要扒韭菜皮,还要往里钻,不是自寻烦恼么。
发表于 2023-2-9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前来学习紫薯布丁
发表于 2023-2-9 10:5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确实需要很长时间承认大家都一样聪明
发表于 2023-2-9 11:1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自己给智商打折。
发表于 2023-2-9 11:5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是要追求 大智若愚
发表于 2023-2-10 07:3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现实情况,操作方式不像马拉松比赛那样容易找到合适的节奏。
马拉松比赛只有一个标准,而且距离和路线都是固定的。比赛的人只要比速度和耐力和所谓的战术。
但是现实中的马拉松,跑道距离和路线都是不一样的。举例说明,学英语,体制外和体制内的路线距离就不一样。体制外的英语水平要达到英语是母语的国家的水平,或者接近母语的水平,为出国做准备,所以对英语的要求更高。体制内是以中考高考为主的,我们中文是母语,语文这一门学科需要承载整个中国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而英语是非母语,在现实中更多的只是在应用领域,或者是从事外企工作的需要。并不是所有的行业和领域都需要有英语能力,即使是需要用到英语的,也不一定非要达到母语国家的水平。数学也在我国很多行业的用处大于英语的。所以在体制内,语文的马拉松跑道是最长的,数学跑道排第二,英语排第三。如果是体制外,英语就要排第一了,而且必须要远远领先,因为在一个没有语言环境的非英语母语的国家,要学到母语的水平,本身就不容易,要付出更多的时间。这也意味着,语文和数学和其它学科的时间分配占比会变少。
我们在小学和中学义务教育阶段,体制内和体制外都是混在一起学的,大家都是共用一条赛道的。所以就会出现,在同一条赛道上,有些孩子某一门学科远远领先,在我看来他们是有自己的目标的。但是还有很多人就很不幸,他们不道自己要什么,还没有明确的目标,但是他们会比较好坏,看到有的娃学得非常超前,就很羡慕,于是盲目跟风,他们也学得很好。过了几年有的人就后悔了,因为盲目跟着别人学,每天很忙很忙,忙到空了就休息,把一门学科学到遥遥领先,其它科目就被遗忘了,出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没有留白的时间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目标。体制内的中考,要的是全面发展,不偏科才行的。语文一门发展出历史地理生物政治道法等,数学一门发展出物理化学,还有科学是综合类的学科,而英语这一门,只看中考标准是不需要学到雅思或托福水平的,又因为不是母语国家没有语言环境支持,学完了之后经常不用不练就会忘的,英语能力会退化的。所以学完了,还要不停的复习才能保持优势,但是时间分配不到其它学科上,就不划算了。有能力的娃可以学到高考水平,但是体制内路线的娃,必须要留出足够时间给语文和数学,所以要尽量避免偏科,各科均衡的娃才是最好的。
发表于 2023-2-10 08:1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也不需要把这些理论当成给自己的娃找定位找目标的标准吧。
楼主的结论,是普娃就应该自己认命,还是要劝大家坚信只有做普娃才是最好的吗?
那么有些人就是喜欢挑战自己,就觉得安于现状的生活很无聊很无趣,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难道说,非得是高智商才能挑战自我吗?赌徒心态就不是这样想的,就是普通人,但是他们就喜欢冒险,难道不可以吗?这也是他们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别人无关。社会要发展,是需要这些人的冲劲。如果人人都像楼主那样看透人生的话,社会进步就没这么快了。
发表于 2023-2-10 11:1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中考不是终点。找到自己的优势,加大投入,何等幸运。
 楼主| 发表于 2023-2-10 11:5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牛奶加布丁 发表于 2023-02-10 08:16
我们也不需要把这些理论当成给自己的娃找定位找目标的标准吧。
楼主的结论,是普娃就应该自己认命,还是要劝大家坚信只有做普娃才是最好的吗?
那么有些人就是喜欢挑战自己,就觉得安于现状的生活很无聊很无趣,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难道说,非得是高智商才能挑战自我吗?赌徒心态就不是这样想的,就是普通人,但是他们就喜欢冒险,难道不可以吗?这也是他们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别人无关。社会要发展,是需要这些人的冲劲。如果人人都像楼主那样看透人生的话,社会进步就没这么快了。

可能我没有解释清楚,你说的要平衡各科的时间分配就是我说的要有合理的配速。智商只是我用来说明问题的一个例子,往大了说其实是要对自己的资源,时间,空间,能力有一个合理的判断,而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高估自己。后面有时间我再具体说别的例子。
有梦想当然可以尝试,但试了之后发现自己不行就不必抱有幻想。比如很多家长让孩子学奥数,其实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奥数的天赋他们是可以有一个理性判断的,对大部分人来说,与其学奥数来博名校,不如把基本的数学概念学扎实效率更高。
发表于 2023-2-10 22:5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虹猫 发表于 2023-02-10 11:53
可能我没有解释清楚,你说的要平衡各科的时间分配就是我说的要有合理的配速。智商只是我用来说明问题的一个例子,往大了说其实是要对自己的资源,时间,空间,能力有一个合理的判断,而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高估自己。后面有时间我再具体说别的例子。
有梦想当然可以尝试,但试了之后发现自己不行就不必抱有幻想。比如很多家长让孩子学奥数,其实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奥数的天赋他们是可以有一个理性判断的,对大部分人来说,与其学奥数来博名校,不如把基本的数学概念学扎实效率更高。

我觉得楼主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非黑即白吗?

能行,还是不能行。都是要根据实践判断的,这才是理性判断。
能不能行,都得试过才知道。
试了,就会有2种结果。一种是能行,另一种是不能。
我们发现不能做的时候,也面临两个选择,一种是立即放弃,另一种是尝试别的方法,找找其他的可行性方案。
楼主的理性判断,就是不行,就该放弃。简单粗暴。


比如楼主说,有梦想尝试了之后发现不行,就不必抱有幻想。
楼主的这个假设是一个是非题,只有“成功”或“失败”两种结果。
我来说用实践证明出来的,可能会有哪几种情况:
客观上说,人的性格、信仰、目标和适应能力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下面有四个不同性格的孩子
第一个孩子
失败1次就放弃了。
结论:实践证明楼主说的对,1次都不该尝试。

第二个孩子
失败10次放弃了,前面9次失败后都吸取上一次的教训,调整状态重新尝试。结论:实践证明楼主说的对,1次都不应该尝试,更何况是10次,努力都是徒劳。

第三个孩子
失败了50次,他的耐力比前面两个人都好,但是他还是失败了。
结论:实践证明楼主说得对,1次都不该尝试,更何况是50次,所有的努力全浪费。
楼主真是个有先见之明的人。

第四个孩子
失败了100次。他的耐力比前面三个人都好,但是第100次还是失败了。
结论:楼主说的太对了,根本就不能成功,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要学。
但是这第四个孩子有很明确的目标和信仰,他觉得,已经坚持了这么久了,每一次都吸取教训,积累了100次的试错经验。可能就离成功只差一点点了。都已经失败了这么多次,早练成一身不怕失败的本事,也不在乎再多失败几次。

结果,第101次,他成功了。
实践证明,他应该要坚持下去,他之所以能成功,并不是因为他失败了,而是因为他坚持下去了。

再来算一下四个孩子的胜率吧。前三个孩子失败率都是100%,远高于95%的失败率,第四个孩子的胜率,还不到1%,远低于楼主说的5%的胜率。

按照楼主的说法,第二、三、四个孩子都是聪明孩子,他们都相信自己能成功,第四个最聪明。他都失败100次了,还相信他能成功。他比前面几个都聪明,算成功率第100次还是个0%。

问题来了,你说失败了就应该要放弃。那么请问,你有没有理性的做过规划,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学习品质,提高孩子坚持次数的上限,撑到成功的那次?而不是直接放弃。
把不能成功的事情变成可以成功的。


再来说学奥数。
楼主说,学奥数有的孩子没有成功,所以就应该要放弃,改学别的什么。
能不能成功,我们说了不算,实践过了才知道。

还是这四个孩子,每个孩子做三十道题,难度依次为低中高,每种难度各10道。
第一个孩子,做前10道题,不会做,三类题全放弃。
结论,楼主说得对,1道都不该做,不行就应该放弃。最后他一道题都没学过。

第二个孩子,做前10道题,会做;中间的10道题不会做,连同难题一起放弃。
结论,楼主说不对,他可以做前10道,中等和难的题可以放弃。所以他最终只能做10道题。

第三个孩子,做了前20道题,难题不会做。
结论,楼主说得不对,他可以做20道,难题可以放弃。所以他最终只能做20道题。

第四个孩子,做了10道题,发现就有不会做的。
这第四个孩子有明确目标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请了老师教他,前一个老师教不会,就换老师,他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开窍了,会做前10道题了,继续学中等题,一段时间后也学会了,继续学难题,一段时间后也学会了难题。他对奥数开始有兴趣了,想要继续学下去。所以最终,他能做的奥数题远远大于30道。
他之所以能成功,并不因为他失败了,而是因为他坚持下去了。

我们来看智商
四个孩子智商差不多,谁比谁多做10道20道题也根本算不上有差距的。
再来看成功率,
第一、二、三个孩子,他们试过了,不行,就放弃了。事实证明楼主的结论,勉强算是对的。

第四个孩子,做错的概率比前三个都高。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就不会错。
可是他坚持下去了,而且他会继续学下去,而且一定会错更多题,但是也意味着,他能做对更多的题,他会比别人走的更远。那是因为他坚持下去。

问题来了,你说失败就要放弃。那么请问你有没有理性的做过规划,你想过哪些战胜困难的办法?不会的事情是可以通过学习的,怎么学?要请什么样的老师?愿意坚持学多久?你有没有理性的思考过,并且把这些事落实?
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

结论是,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但一定是能坚持下去的人。
《龟兔赛跑》早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发表于 2023-2-10 23:2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然而在我们社会发展的过程,有很多事情都是从幻想来的。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就是经历无数次尝试,无数次失败,无数次幻想,从不可能变成可能。
比如以前人幻想自己能飞,按照楼主的逻辑,人是不可能飞的,会摔死的,所以我们只能两条腿走。如果人人都像楼主这样想,飞机就不应该存在的。
以前人们还觉得邮递员送信最快速度也要两天,太慢了,幻想送信一秒就送到,所以有人发明了电子邮件。按照楼主的逻辑,用一排排小格子+两个大方块+拖着一条尾巴的东西,没有腿不会跑,怎么可能会送信嘛!
还有网上点几下就能买东西?
还有人可以到太空旅行?
楼主觉得太空太危险了,未知的事物太多了,人类是不能去的。
(次数省略许多字)
所以你是否认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不真实的呢?
所有事情,就非要强调对和错才是你想要坚守的真理吗?你这样是守旧,不能接受新事物,认死理吗?死板的道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有事情都是相对的。有没有不同的追求呢?犯错也是尝试,你不尝试错误,你怎么知道什么是错?你所谓的理性判断,都是你看别人的数据提前预知,但是你没有实践证明。那只能算是假设,你的孩子可能是四个孩子里的任何一个,也可能是更多的其他的可能性。但你就凭你的守旧观念,把孩子的学习和探索的权利给扼杀掉了,每次遇到困难就简单粗暴的放弃,家长这样养孩子是很省力,因为什么规划都不用做,躺平了静待花开,只给孩子顺境,停留在底层的快乐中。美名其曰,你是为他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9-25 02:26 , Processed in 0.091658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