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小的小晓 于 2023-3-17 18:00 编辑
2020.09-2023.03
上次发了一个帖子,写到娃小二时,数学考了班级倒数第一。 大智的队友出场,引导娃静心思考,寻找解线索。 可惜好景不长,队友被加班轰炸,顾不上娃。 不得以,四年级开始,老母亲我硬着头皮上场。
学霸难以理解学渣的苦。 那一年,起起伏伏,上上下下。 我甚至拍过桌子,教娃教到掉眼泪。 直到五上的一个夜晚,我和娃聊了好久好久。 娃说,她想考好,也觉得自己还可以考得更好。 同时她也愿意接受,我的方法和队友不一样。
娃说,课本上的内容感觉都会了,但是一到考试就是不行。 我问,现在学的数学书大概有多少页,多少章,每章有多少个小节,每个小节讲的都是什么内容? 娃支支吾吾,回答得不明不白。
娃又开始转移话题,学校的练习册是都可以做出来的,但是考试的题目就会感觉很难。 我问,这个卷子的题和练习册的题是书上的哪个知识点?出题的人是想怎样检测你学没学会这个知识点的? 娃答得含含糊糊,思路凌乱。
所以,还是先把学校的书给搞明白吧。
后面就有了定期复盘的规划。 她给我讲书里学过的内容,我和她聊知识点的关联和拓展。 开始是每周一次,书上的例题都会去聊一聊。 后面就变成了每月一次,主要把控大致的内容。 现在她会主动来提醒我该复盘哪些内容。 一般都会列好一个章节的提纲讲给我听。 每次大概1个小时左右。我负责聆听和提问。
当然,我们也会做一些教辅上的习题。 一学期选取一本。六下我们选的是新思路。 娃会自己挑选一部分题目在节假日完成。 我也相信她可以选出自己需要练习的题目。 毕竟她更了解她自己。
上学时,娃只做学校作业,周末会有雷打不动的“错题集”。 计算错误,我几乎不会过问。错了再错也没问题。 静下心,集中精力这个事情,只能靠她自己去磨炼。 但是,概念没搞明白的,我会让她再翻书,讲给我听。 解题思路有问题的话,就是知识点的关联出了问题,要再好好聊一聊。
就这样,娃现在的成绩虽然经常是过山车, 但六上的期中、期末都是90+。 这学期,回来告诉我,单元考也可以90+了。 我比较开心。开心的是娃看上去很开心,也喜欢数学了。
结果没过多久,娃又垂头丧气地拿了个64分的周考卷和一张77分的日常卷。 我看了看考卷,只是淡淡地说了两句:我很担心这失落的表情。其实成绩有波动是很正常的事情。 然后问娃,是否需要一起再看看哪里还需要练习和思考。我还能为她做点什么。
数学之路,一波一折,持续中……
【闲谈】 一开始,我总觉得孩子怎么会搞不定数学呢? 这种“不甘心”一时也成了心魔, 让我总忍不住地质问娃“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还不会?我都讲得这么简单了。” 我总觉得,开学时翻翻书,上下课时再稍微看一下,就什么都会了。 因为,当年的我就是这样。感觉很轻松,很容易。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位北大爸爸的留言: “我放弃了。就算我的孩子再花上我当年5倍的时间,也赶不上我当年的计算速度和思维能力。” 这句话让我一夜未眠。 我还是不愿放弃我的孩子。
后面,我发现娃有“习得性无助”的现象。 我不停地反省自己的语言不够温柔,教得不够合理。 不知多少个夜晚,我在思索如何说话,如何沟通。 最后才有了五年级的那个夜晚,那个聊了很久的夜晚。
温柔的交谈会让你知道,孩子是想上进的,是有自尊心的, 同时考不出好成绩也是很痛苦的。 希望每一位父母能懂得聆听,温柔而坚定地陪伴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