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真喜欢一个东西,那就喜欢,谁说都别变”。
曾经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去问正在经历高中的学生,是否知道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绝大部分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对自己未来有一个大致的想法,而这少部分学生也并不是有着清楚的规划,只是大致知道一个方向。我们是从小就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的吗?并不是,相信许多同学小时候都会写过一篇作文——我未来的梦想,当时每个学生心中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但是到后来为什么就没有了呢?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根本忘了自己当时的梦想是什么,更别提坚持,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坚持自己从小的梦想,就像电影中说的真正喜欢一个东西,无论怎样都不要改变。
二、“对不起儿子,爸爸也是第一次学着当爸爸,所以爸爸也会犯错。”
这点让我想到了之前许多人在网上说的,开车要有驾照、当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当医生要有医师执照,唯独做父母是不需要任何的**,培养一个孩子是多么重要的一项工作,而正是一项这么重要的工作,却从来不需要任何的**,几乎这已经不算是一项能力,对父母来说,这几乎是一项不需要任何技术的活动,可事实真正如此吗?其实生活中不难看到存在着许多不合格的父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言行举止都会侧面反映出父母的行为来,所以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需要你学习大量的教育知识去胜任的一项工作,并且永无止境。
三、“我希望他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思想,还有方法。”
在这部电影里,作为父亲的马皓文会在孩子面临考试之际,带领孩子去外出看世界,他从来传递给孩子的都是思想和方法,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知识是死的,而方法和思想却是活的,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你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知道该如何应对的能力。学习更是如此,讲求方法与思想的转变,一味的墨守成规,只知道去刻板地接受知识也是不对的。
四、“天下的父母都会担心孩子被社会淘汰。”
在这部电影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就是马飞的父亲对马飞的母亲说的:不要以为你好的方式来禁锢孩子。这一点相信许多学生都深有感触,父母总会以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来强迫自己的孩子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面对不喜欢的专业,不喜欢的学校,以及不喜欢的科目,父母永远都是用为你好,这个句式去让孩子做一些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当然父母是不可能对自己孩子不利的,但是在强迫自己的孩子做这些事情时,是否有想到孩子自己的感受?以后的事没有谁能说的准,明天和意外永远都不知道哪个先来临,当下的幸福快乐与一个不可知的未来,到哪个更重要?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4号
GMT+8, 2025-2-23 12:03 , Processed in 0.0991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