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25-2-20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小学五年级升六年级,语文学习迎来关键转折。尤其是文言文模块,小学生因校内积累匮乏,初一考试往往如雾里看花。如何在这一阶段夯实基础,顺利过渡,值得深思。

首先,文言文的陌生感源于语感缺失。小学阶段多以现代文为主,文言文仅零星出现,学生对“之乎者也”的节奏无从感知。五年级暑假可作为衔接窗口,我推荐《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版),配有拼音与译文,文字简练,故事生动,如“陈太丘与友期”展现古人诚信,兼具趣味与哲理。建议每周选读2-3篇,累计50篇,家长可引导讨论故事意蕴,逐步培养语感。重点不在死记硬背,而在于体味古文的韵律与文化底蕴,比如“乃”“乎”在句中的微妙作用,感受语言背后的古人智慧。

其次,初中文言文核心在于150个实词的掌握,如“因”“故”“以”,这些词如同古文脉络的“经络”,理解它们是解锁句意的钥匙。暑假可分阶段梳理,每周学习5-10个,结合《世说新语》实例理解,如“友人惭,下车引之”中的“引”意为“迎接”,“之”指代他人。制作卡片或笔记,循序渐进,寓教于乐,避免机械记忆。开学后复习巩固,方能应对课本文言,奠定根基。

最后,文言文学习不仅是技术,更是文化浸润。小学升初中,学生需从“读懂”走向“感悟”。《世说新语》以东晋士人风流为镜,50篇通读后,孩子或可窥见古人智慧,实词积累则为其提供工具。家长应避免急功近利,鼓励孩子提问,如“古人为何用‘乎’而非‘吗’”,循此路径,文言文不再是壁垒,而是语文之美的开端。待预初考试顺利过渡,学生或会发现,初中语文不过如此,乃是文化之门徐徐开启。


发表于 2025-2-21 09:3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5-2-21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感谢分享,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25-2-21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谢谢分享!的确,语感很重要,先熟悉~
发表于 2025-2-21 13:3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卢老师 说的很好
发表于 2025-2-21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谢谢卢老师的分享,学习
发表于 2025-2-2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谢啦,买了。必须得行动
发表于 2025-2-22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
谢谢卢老师的分享,学习
发表于 2025-2-22 11:0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谢谢卢老师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5-2-22 20:38 , Processed in 0.090352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