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15-10-14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心静 于 2015-10-14 13:07 编辑

    说起现在的孩子,有特色的还真没有几个,大多数只会读读书考考试,学的东西都是差不多,最多是学得好与坏差别而已,雷同性非常高。

一方面学业越来越重,东亚文化家长和学校对分数非常非常看重,为了分数,反复做类似刷题之类低效的工作, 已无精力时间弄其他特长兴趣。

二是大多数家长也没有什么想法,看别人学什么也学什么,套路化,流程化,不愿花时间分析什么是适合自己孩子学的,怎么学是适合自己孩子的。

三中国家长有极强的功利心,目的就是证书奖状,学英语要拿基口中口,学奥数一定要拿XX奖,学钢琴围棋要几级证书。其实孩子真是这个料子,而且也愿意学下去,这些都是学习过程自然而然的结果。

  空余时间就是玩玩电子设备,看看电视,最多是看个书,弹个琴之类,周围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的孩子。

发表于 2015-10-14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123赞同,也想过4这个日子,但是做不到啊。。。。
发表于 2015-10-14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是的,因为我们是应试教育,评价标准简单唯一,也就是分数。既看不出孩子的理想--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看不出来他/她曾经经历过什么样的人生故事。绝大部分父母热衷做的规划也无非是一年级学奥数,还是三年级学奥数,是上一个培训班,还是上2个培训班呢。确实很遗憾。

我努力让孩子多经历一些事情,我相信这些经历会留在他的心间,并在未来他需要做决定的时候来影响他。他会成为他自己。
发表于 2015-10-14 14:0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彼岸是123+456。。。社区大学除外。。。懂的自然懂。。。
发表于 2015-10-14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其实你不努力读书不用力考试的话,有特色的孩子仍然是没几个的,看看国外的放羊公立学校就知道了。对少数天生的人才来说,应试化教育可能有点浪费,但是对大多数孩子,与其瞎玩玩还不如早点努力一点应试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粉色蜜糖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14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魔术杨 发表于 2015-10-14 14:15
其实你不努力读书不用力考试的话,有特色的孩子仍然是没几个的,看看国外的放羊公立学校就知道了。对少数天 ...

赞同        
发表于 2015-10-14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小李子 于 2015-10-14 14:38 编辑

凡事过犹不及。应试固然有其与生俱来的可能的不足或缺陷,但把它妖魔化或一切归罪于它,显然就是这种思维倾向。
学习看分数,销售看业绩,这种量化指标难道不重要吗?
是不是也可以叫矫枉过正?
这里不想展开了。
发表于 2015-10-14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楼主可能憧憬国外那种海量阅读 小组讨论 论文归纳的模式 学校做不到 家里可以模拟
发表于 2015-10-14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pcxiao 于 2015-10-14 15:15 编辑

吐一下槽:昨天儿子做语文订正,抱怨有一句“雪花像XX一样飘舞”,非得要和标准答案一模一样,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扣分。这种“标准”真的是。。。,家长和孩子却都没有办法,只能对孩子说:这只是标准答案。孩子也理解,不再作声。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作家长的有没有更好的说辞或表达?

点评

没有标准化答案怎么评分呢?如果可以老师自己评定,那一张语文卷子几个不同的老师批下来上下差十几分都很正常了。考试一分之差都不公平啊。和孩子解释清楚,应该可以理解了。  发表于 2015-10-21 15:12
语文考试阅读确实无力吐槽,但能咋办啊  发表于 2015-10-14 21:18
这是因为将来考试时,老师阅卷是参照标准答案的。没有人有时间评判和标准答案不一样的答案是否也正确。其实还是选择题好啊!  发表于 2015-10-14 18:36
发表于 2015-10-14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atriix 发表于 2015-10-14 14:03
彼岸是123+456。。。社区大学除外。。。懂的自然懂。。。

同意的不能再同意了。
发表于 2015-10-14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pcxiao 发表于 2015-10-14 14:56
吐一下槽:昨天儿子做语文订正,抱怨有一句“雪花像XX一样飘舞”,非得要和标准答案一模一样,多一个字、少 ...

如果题目要求是按课文内容填空的话这有什么好说的。多一字少一字就是错。
发表于 2015-10-14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atriix 发表于 2015-10-14 14:03
彼岸是123+456。。。社区大学除外。。。懂的自然懂。。。

请赐教,我不太懂这个意思。声明我是应试教育产物。呵呵。孩子完全走应试路线的。
发表于 2015-10-14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blues 发表于 2015-10-14 14:37
楼主可能憧憬国外那种海量阅读 小组讨论 论文归纳的模式 学校做不到 家里可以模拟

又想鱼又想熊掌就一定会这样纠结,其实这样很容易的
发表于 2015-10-14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应试教育也可以塑造出富有个性的对象,重点是看你怎么教和怎么评价。其中评价标准的设定很重要,要允许有创意和有深度(即使有些非主流,甚至有点叛逆)的非标准思想有其存在的空间。

点评

俺也是这么认为的。  发表于 2015-10-14 16:19
发表于 2015-10-14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但看到有些孩子为了藤校,不仅123好,456也拿得出手。 问题是456好,能否降低123?

发表于 2015-10-14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是在遐想,如果答案没有标准,压力一定就轻?反而让我感觉更有压力,尤其对lbx!
发表于 2015-10-14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小李子 发表于 2015-10-14 16:18
我是在遐想,如果答案没有标准,压力一定就轻?反而让我感觉更有压力,尤其对lbx!

这个是的,要是中考高考都不算数了,那鸡血要到天上去了
有分数和大纲标准还是幸运的,偶保证100,想玩啥读啥尽管去。。。。。

点评

和老公也谈起这事,他说幸亏有中考和高考,如果都像小升初,我们老百姓的孩子更没方向,真要累死了  发表于 2015-10-14 21:20
发表于 2015-10-14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认为是在某方面真正有天才的人不多,只好尝试着按标准培养了。我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是稍微尊重一下孩子爱好和兴趣,也是比较无奈的。
发表于 2015-10-14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小李子 于 2015-10-14 16:49 编辑

仔细想想,偶们那时只有读书一条路算是翻身,穷怕了。哪有条件搞特色,那是资本家财主家的事儿。
如今,lbx还是没米,还得靠读书,要弄特色花米更多,压力更大,那是非富即贵玩的。{:soso_e101:}
家长能做的,是帮助孩子好好读书,但不成书呆子。
发表于 2015-10-14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pcxiao 发表于 2015-10-14 14:56
吐一下槽:昨天儿子做语文订正,抱怨有一句“雪花像XX一样飘舞”,非得要和标准答案一模一样,多一个字、少 ...

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告诉他,怎样怎样说也是对的,标准答案是对的,其他的也不能说错。
真正中考、高考这种问题应该很少的吧。
发表于 2015-10-14 16:5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侬弄123人家查侬456,侬弄456人家江弄123罚过关,侬发横123456拧家帮侬谈78,领导力来沙地方,侬12345678塞到位,不好意思拧家优先看捐赠名单。1-10侬都搞定,你上论坛干吗?

点评

看到你前面的发言就直接回复了,不曾想你把789已经用掉了  发表于 2015-10-14 20:20
发表于 2015-10-14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Z多虑了
这个世界,有特色的孩子不需要几个

有人爱拿 爱迪生 做例子,一个爱迪生足以改变世界
有人爱拿 爱因斯坦 做例子,一个爱因斯坦足以改变世界
发表于 2015-10-14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zhongyao112 发表于 2015-10-14 18:24
LZ多虑了
这个世界,有特色的孩子不需要几个

两爱百年能出一个?
天才是可遇不可求的
高斯不刷题?
发表于 2015-10-14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atriix 发表于 2015-10-14 14:03
彼岸是123+456。。。社区大学除外。。。懂的自然懂。。。

我能说彼岸的白人孩子可以123+456,华裔要上藤校的比拼惨烈已经到了123+456+789的程度了。。。。
懂的自然懂。。。

点评

犀利啊  发表于 2015-10-15 11:54
发表于 2015-10-14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pcxiao 发表于 2015-10-14 14:56
吐一下槽:昨天儿子做语文订正,抱怨有一句“雪花像XX一样飘舞”,非得要和标准答案一模一样,多一个字、少 ...

叫我就坦白地跟孩子说,你只是没和答案一致所以老师批你错了,但是没关系妈妈认为你没错。这也不是件坏事,因为你可以从中学到两点:一是分数并不能完全地反应客观事实,不过你放心在中高考时不会出现这种答案模棱两可的题目,所以你也不必太在意;二是这个世界上是非界线其实是很模糊的,你要接受现实,但不要放你内心对真理的追求,继续发挥你的想像力。假如下次你还是因为这个原因答错了,妈妈照样会觉得你很棒,因为你展示的是独特的创意。你也是不是应该开心起来?

点评

我感脚你这个比较理想化,操作性不强。等到班级排名都刷刷地在你身边过尽千帆而皆不是你,N次的量变后,所有自信心会荡然无存。应试教育没有说有多么好,但一方面也反映了,成绩好的那部分的确他学会了方法。:)  发表于 2015-10-19 07:50
发表于 2015-10-15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喀什地区
没办法去改变,只能顺着去适应。
发表于 2015-10-15 04:3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wind666 于 2015-10-15 04:38 编辑

谁说没有特色?没有特色难道不是特色?
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造就中国人的特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5-10-15 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个主要是文化的问题,而不全是应试教育的问题。奥运会比赛比应试教育更应试教育,纯粹看一次比赛的成绩。你看看中国运动员和国外运动员的差距。我们的运动员除了会比赛项目,还会多少其他的东西。我们的运动员除了看最后的成绩,谁还会享受比赛。
发表于 2015-10-15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henry2006 发表于 2015-10-14 15:18
如果题目要求是按课文内容填空的话这有什么好说的。多一字少一字就是错。

特意问了一下儿子,说是对原文的注释。
印象中曾看过报道说,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出现了某一作者的文章,他自己做没做到满分。我百度了一下,出现多个版本的"考倒"文章原作者的报道:
(1)媒体人林天宏发现自己的一篇文章被当成今年的福建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后,亲自上阵当了一回“考生”,结果发现自己的准确率只有50%!
(2)周国平身兼学者、作家等多个身份,著作颇丰,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或被编成语文考试题。
“曾经有一个学生拿着考卷,就我的文章让我自己做一做,最后按标准答案评分,69分,他很高兴,说比他还低。”周国平说。
(3)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题《寂静钱钟书》发表于2008年12月24日的《中国青年报》,作为作者的周南(笔名)自己试做了一遍题,总分15分中只拿了1分。周南在博客上感慨: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我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
。。。。。
说到底,这个”标准“就是出题者充分(甚至暴力)地使用了他(她)拥有的定义规则、解释规则的权利。某种程度上,这些语文题与一些搞脑子的奥数题已有相似之处,太过了。。。。。
发表于 2015-10-15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扇贝爸爸 发表于 2015-10-14 16:49
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告诉他,怎样怎样说也是对的,标准答案是对的,其他的也不能说错。
真正中考、高考这种 ...

中考、高考也不少见,学校这么“标准”就是根据并让孩子适应中考评分”标准“来得。
发表于 2015-10-15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kathzh 发表于 2015-10-14 23:06
叫我就坦白地跟孩子说,你只是没和答案一致所以老师批你错了,但是没关系妈妈认为你没错。这也不是件坏事 ...

睿智!谢谢您的回复!
确实,我们的教育绝大部分时候只是关注孩子获得了什么,而没有关注或思考孩子会失去什么。对待这种不是“标准”的标准,家长如能让孩子懂得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能够进行一些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感悟,又不至于对现实社会产生抱怨而愤世嫉俗,这些“标准”也许就起到了它原本不会产生的教育作用了。
所以,能够碰上睿智的父母是孩子的福气啊!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中国人家长对升学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考入你们学校的标准是什么?”
发表于 2015-10-15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pcxiao 发表于 2015-10-15 07:22
特意问了一下儿子,说是对原文的注释。
印象中曾看过报道说,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出现了某一作者的文章,他 ...

是这样子的
我们看多了"作家做 自己作品的阅读理解,得分很少“这样的媒体文章,而我从没有见到过作家做的阅读理解题目和他的答案,所以,我无法判断这其中的曲折~

我看多了别人给我的观点~~而实际上,我并不需要谁告诉我什么观点,请告诉我细节就可以了
感谢奥数,让我知道了 通过逻辑可以判断 谁有撒谎,谁刻意隐瞒了细节
发表于 2015-10-15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pcxiao 发表于 2015-10-15 07:22
特意问了一下儿子,说是对原文的注释。
印象中曾看过报道说,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出现了某一作者的文章,他 ...

语言类本身就比较主观。
发表于 2015-10-15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zhongyao112 发表于 2015-10-15 09:13
是这样子的
我们看多了"作家做 自己作品的阅读理解,得分很少“这样的媒体文章,而我从没有见到过作家做 ...

不愧是学奥数的,要很好地理解你的意思还得多绕个弯弯——开个玩笑
我个人的理解,不见得对啊:语言类(或说社科类,包括音乐、美术等)与自然科学类是有很大不同的,自然类体系架构相对严谨、内涵和外延相对具体明确;社科类没有那么清晰明了的内涵和外延界定,对同一篇文章、相同的表述,因为思考的角度、深度、想像不一样,理解不一样是非常正常的。现在把这些进行标准化,一定要以非对即错来界定,好处个人觉得主要是在阅卷上:统一、严谨、速度快;在教学上的好处也许有,但坏处很明显:遏制了思维和想像的多样性和发散性。
儿子有位同学,预初还是初一在一次学而思的课堂上,我看到这位同学认为老师的答案有问题,上黑板倒推证明自己,过程极为严密、严谨,让我由衷赞叹按照其年龄其逻辑推理能力实在太强了!但听儿子说,这位同学碰到几何题就头疼、怕。有机会我问问儿子这位同学的语文和英语学习情况。
发表于 2015-10-15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keylargo 发表于 2015-10-15 10:01
语言类本身就比较主观。

是的,也就难以用非对即错的二分法来界定,按照现在的标准化,不同学科的评价标准在趋同化。
发表于 2015-10-15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pcxiao 发表于 2015-10-15 07:22
特意问了一下儿子,说是对原文的注释。
印象中曾看过报道说,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出现了某一作者的文章,他 ...

那你们学校比较死板的,我儿子的学校好像还可以。除了基础知识部分,阅读理解很多都不是标准答案。
发表于 2015-10-1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pcxiao 发表于 2015-10-15 07:33
睿智!谢谢您的回复!
确实,我们的教育绝大部分时候只是关注孩子获得了什么,而没有关注或思考孩子会失 ...

没什么。我一直觉得父母的引导多少能改善大环境对孩子的负面作用,也会让亲子关系更为紧密。
发表于 2015-10-15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kathzh 发表于 2015-10-14 23:06
叫我就坦白地跟孩子说,你只是没和答案一致所以老师批你错了,但是没关系妈妈认为你没错。这也不是件坏事 ...

呵呵,这么对孩子说的话,某些问题是可以解决好了,但怕会造成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新矛盾了。

如果能让孩子换位思考站在老师的角度上去理解,可能会更好一些。

标准答案会减轻很多工作量,当然一个个独立批改会让孩子的特性更突出。
发表于 2015-10-15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chinola 发表于 2015-10-15 11:39
呵呵,这么对孩子说的话,某些问题是可以解决好了,但怕会造成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新矛盾了。

如果能让孩 ...

不过是这样的呀,老师按标准批作业那是没错的,人家也是按规定办事。
发表于 2015-10-15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感觉国内学习国外的教育基本学到的是形式相似,比如标准化,走班制。无论是幼儿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可悲
发表于 2015-10-1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pcxiao 发表于 2015-10-15 07:22
特意问了一下儿子,说是对原文的注释。
印象中曾看过报道说,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出现了某一作者的文章,他 ...

说的好。对文本的解读是很复杂的,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发表于 2015-10-18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这代从小放羊,大多数人也没啥特色,这是我国仕途教育的特点,我觉得没什么,保持一个自己喜欢的兴趣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15-10-23 21:1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魔术杨 发表于 2015-10-14 14:15
其实你不努力读书不用力考试的话,有特色的孩子仍然是没几个的,看看国外的放羊公立学校就知道了。对少数天 ...

一直赞同这种观点,天性是不会磨灭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5-2-6 15:36 , Processed in 0.141913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