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17-3-6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为什么我家孩子学习很用功,可成绩就是提不高?”
  相信不少家长有这个困扰,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上一样的课、做一样的作业,为什么自己家的孩子就是比不过别人家的孩子呢?
这一切,当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肯定不关智商的事。真正的问题出在孩子的习惯上!
  如果孩子没有尊重老师的习惯,可能课堂效率不高;如果孩子没有提问的习惯,可能只能够满足被动的知识积累;如果孩子没有总结思考的习惯,可能捡起这个知识点,又丢了那个知识点……
  所以,对于家长来讲,一定要先帮助孩子抓好习惯,再谈成绩。
  影响学习成绩的12个习惯

       01. 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要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02. 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老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提高自学能力、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    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03. 专心上课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
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老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04.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学生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
  05. 善于提问的习惯
  积极鼓励孩子质疑和提问,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06. 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07. 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为了交老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
  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
  家长要督促孩子重视做作业,做习题时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和解题的思路,并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08. 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学生应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
  同时还要培养从作业、考试中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09. 练后反思的习惯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5个层次反思:
怎么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如果发生错解,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10. 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
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的不间断地复习。
  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归纳。
  11. 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
  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以及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成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好习惯。
  若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这是一种健康心理的体现。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追求进步的目的。
  养成良好习惯的3个步骤
  第一步:说到做到,执行计划
  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步就要说到做到,坚定不移。
  计划每天要记10个英语单词,就一天不落地去记;认识到写字潦草、做题马虎这些问题,就在写字、做题时严加注意,确保字字工整,题题复查;意识到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就自动自觉地克服;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定时定量地去完成;决心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全班、全年级的位次前移,就千方百计地挖掘自己学习的潜能。
第二步:避开诱惑,控制自己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学生,已经认识到打游戏机的负作用,不想再打游戏机了,可是,一走到游戏厅门口就忘乎所以了,就把握不住自己了。
  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时间上,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寝,都安排满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不让一日虚度,不让一时空耗。在空间上,严格控制自己的活动范围,歌厅、舞厅、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等游乐场所,无论自己多么好奇,无论别人怎么引诱,也不要去。
第三步:严格监督,及时调整
  有的同学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
  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就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路就踩出来了。
  当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家长们不要急着责备,而是先看看是哪些不好的习惯影响了孩子的成绩。
  习惯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养成的,希望更多的家长可以意识到习惯的重要性,从现在开始,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来源:网络

发表于 2017-3-6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错,习惯比知识更重要,任重道远
发表于 2017-3-6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道理都是没错的。不过怎么培养呢?
发表于 2017-3-6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道理都是没错的。不过怎么培养呢?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圆圆圈圈 发表于 2017-3-6 10:53
道理都是没错的。不过怎么培养呢?

家校合作。一般老师开学时说的一些规矩都是习惯的养成。有的孩子不配合老师去向家长反映,家长有的会干预。碰到菜小家子无所谓么也就没办法。
所以好学校好习惯所以成绩好。就是这个道理。
发表于 2017-3-6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圆圆圈圈 发表于 2017-3-6 10:53
道理都是没错的。不过怎么培养呢?

儿子小学几乎没有接到老师电话,看看作业本也算干净。进了初中,每周老师微信电话,突然的重视“打击”不小。学习习惯需要家校共同关注。
发表于 2017-3-6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道理都懂的,落到实处就难了。不断的摸索中
发表于 2017-3-6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iEVER 于 2017-3-7 12:31 编辑

道理都懂的,落实起来很难,为什么?

因为没有人关心孩子在想什么.....

以为孩子就该是读书的机器,

开关一开就应该转起来

... ...

父母起码是个能懂机械原理的吧,

否则机器不工作了,怎么修都不知道

... ...

 楼主| 发表于 2017-3-7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iEVER 发表于 2017-3-6 22:02
道理都懂的,落实起来很难,为什么?

因为没有人关心孩子在想什么.....

理论和实践总是有距离的。。。。。。。
发表于 2017-3-7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亲亲雅典娜 发表于 2017-3-7 12:12
理论和实践总是有距离的。。。。。。。

见识了  ......
发表于 2017-4-21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很好的文章 收藏了
发表于 2017-4-22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很好的文章,学习了
发表于 2017-4-22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iEVER 发表于 2017-3-6 22:02
道理都懂的,落实起来很难,为什么?

因为没有人关心孩子在想什么.....

“父母起码是个懂机械原理的”这句话太赞了!
发表于 2017-4-24 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好文章   收藏  学习
发表于 2017-4-28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都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发表于 2017-5-1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很好的文章
发表于 2017-5-1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道理大家都懂,然并。。。
发表于 2017-5-3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管怎么说,先学习
发表于 2017-5-3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收藏了,好文章
发表于 2017-5-15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收藏下..........
发表于 2017-5-16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好文收藏,努力实践
发表于 2017-5-30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好文收藏,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好文章   收藏  学习
发表于 2017-5-31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习惯很重要
发表于 2017-6-1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道理都懂,做起来难。
发表于 2017-6-4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路过学习!
发表于 2017-6-4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收藏了,好文章
发表于 2017-6-5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句句在理,小一生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5-2-6 23:41 , Processed in 0.119250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