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021|回复: 47

[初中其他] 人民日报出来为上海说话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6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城门洞开等于教育公平吗
2012年12月26日09:35人民网-人民日报

 李泓冰
  只有中国的乡村与城镇,都能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时,人们才不会为了孩子的未来背井离乡
  这组来自上海的数字颇让人吃惊: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重高达40%,且还在不断攀升。小学一年级,非沪籍学生更超过一半。上海已实现随迁子女全部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民办小学免费就读,在沪就读的随迁子女达50万。这意味着,今年上海市基础教育投入的470亿元,花在非沪籍生源孩子上的教育经费已超百亿元。
  很为上海及上海人的胸襟感动。
  在同样的阳光下,这50万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与他们同龄的上海小囡同桌同学同游戏,同样享受沿海发达都市的优质教育。本来,他们极可能成为乡村中孤独无依的留守儿童,在亲情的饥渴中艰难成长。
  这也是一个城市最大的善政之一。它为来自乡村的孩子带来了亲情、优质教育与城市的善意,正在温暖50万颗幼小的心灵以及他们未来的人生,也温暖着同龄城市儿童未来生存环境的稳定安宁。
  然而,和谐下的隐忧也不容忽视。城门一旦洞开,会不会掩盖更大范围、更深领域的教育不公?
  50万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也给上海基础教育带来沉重压力。从前是父母在城里打工,孩子随迁就读;现在不少人是为了孩子得到城市优质教育,跟随孩子来城里找工作。一座城市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公共资源是有限的,当50万变成100万甚至更多,优质教育还能否继续优质?洞开的城门是否不得不重新关闭?会不会激起更多关于不公平的抱怨?
  城市化浪潮正重塑着中国的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村庄“空心化”、老人“空巢化”、儿童“留守化”现象日益严重。人往高处走,人们争先恐后涌入大城市,是因为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教育、更有秩序的社会甚至是更有尊严的生命。而在渐次空心化的乡村,在凋敝的小城镇,这些却显得珍稀而奢侈。
  应该鼓励城市善待外来务工人员,同时也应意识到,变相鼓励乡村儿童涌入城市接受教育,并不等于真正的教育公平,更不等于公共资源的阳光公平普照。相比全国约5000万的留守儿童以及更多的乡村孩子来说,50万也仅仅是杯水车薪。只有中国的乡村与城镇,都能拥有更好的公共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时,人们才不会为了孩子的未来背井离乡。
  在中国GDP总量已攀升至世界第二的背景下,城乡教育资源仍然相差悬殊,这不但影响乡村与城市的安宁幸福,更将波及中国未来的社会稳定和人口素质优化。
  新一轮的城镇化即将开始,为了公平正义阳光普照,且让我们深深期盼。

点评

鼓掌,说的好!  发表于 2012-12-27 09:55
在本月26日,北京和广东有关部门都发表了关于谨慎、有序推进异地高考的调研言论;加上人民日报这篇文章观点,综合看来,异地高考应当不会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无序放开吧。下面是我转载的北京和广东相关文章。  发表于 2012-12-27 02:15

评分

参与人数 4金钱 +36 收起 理由
llmeng + 2 赞一个!
nwrtshtt + 4 很给力!
aiwalee + 20 很给力!
admin + 10 为这位作者的良心而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2-27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异地高考方案需考虑城市承载力 举家迁移来京有可能出现

2012年12月26日 08:36:20

来源: 京华时报 0【字号:大 中 小】【打印】【纠错】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姚兵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文东茅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桑锦龙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近日,北京市教委就如何做好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征求意见。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姚兵、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桑锦龙等专家参加座谈并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

  据悉,今年以来,北京市教委已邀请社会各界召开系列座谈会,就制定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广泛征求意见。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摆在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的首位,围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部署。关于“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报告强调“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同时要求“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充分反映了促进教育机会公平、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教育制度规则公平的总体思路,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所坚持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重要理念。

  十八大报告关注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出新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新要求,这是报告中惟一专门涉及农民工的重要表述,与党的十七大报告内容相对照,至少显示出以下三层意义。

  一是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出发,在流动人口总量庞大、进城务工人员分类复杂的条件下,将促进公平重点优先锁定在农民工这一身份认定相对清晰的群体,并将与“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的进程紧密相连;

  二是基于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新形势,在免费义务教育惠及城乡所有学龄人口的基础上,将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拓展为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非义务教育领域,而接受非义务教育则需个人成本分担,其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将可进入国家资助体系;

  三是考虑不同地区财政能力和公共教育资源的差异,将“保障”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改为“积极推动”平等接受教育,所显示的政策着力点既是全局性的,也是因地制宜的,而且“积极推动”也不应限于农民工输入地的政府和公共教育资源,输出地政府和公共教育资源也须负起相应责任。

  因此,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国家将重点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在义务教育阶段努力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入学或学习困难而失学,在其他教育阶段为每个学生开辟适合成长成才的多样化路径,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其中,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本地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在输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后,能否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一直为社会关注。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原则导向,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转发了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在落实过程中,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新要求,建议进一步加强国家和地方政策相互配套,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下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机制,特别是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多的输入地城市,统筹规划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资源承载能力,将政策重点优先向农民工随迁子女倾斜。同时,输出地政府和社会各界还要更加关爱和帮助农民工留守子女就学。

  随着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公布,备受社会关注的北京异地高考方案呼之欲出。如何设计随迁子女在京升学考试的具体条件和办法,已经引起相关各方的热烈讨论。笔者认为,保障非京籍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公平配置教育资源,是方案应当坚持的原则和方向。不过,北京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客观上成为制约异地高考问题解决的一大瓶颈。
发表于 2012-12-27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城市承载力成瓶颈

  根据2011年末的统计,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为742.2万人,全市常住人口总量高达2018.6万人。庞大的人口规模与城市资源环境、公共服务有限的供给和保障能力之间的紧张关系已经非常突出。

  水资源短缺。北京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扩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逐年降低,从2001年的139.7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124.3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大城市之一。为满足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用水量的刚性增加,近年来北京一直靠超量开采地下水、连续开采应急水源等措施勉强维持低水平的用水平衡。如果人口规模持续增加,北京的水资源供给将难以为继,甚至引发水资源危机。

  土地资源紧张。根据2008年的统计,北京市人均土地资源占用量为968.17平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目前,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密度高达2.2万人/平方公里。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理论上平原地区仅剩余33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空间。如果人口继续快速增长,北京将面临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耗尽、人口过度拥挤等严重问题。

  环境污染严重。2010年,全市污水排放总量已达141651万立方米,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呈恶化趋势,密云库区水体已处于中度营养化水平。随着人口规模的膨胀,北京市固体废物以年均3%的速度增加,从2004年到2010年,生活垃圾产生量从495.5万吨增长到634.9万吨。如果人口规模得不到有效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势必更为严重。

  交通问题突出。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500万,巨大的交通需求已经使北京交通拥堵成为严重问题。公共交通长期超负荷运转,地铁客运量已从2005年的6.8亿人次/年增加到2011年的21.9亿人次/年,9条线路的高峰小时满载率超过100%。如果人口继续增加,将会使交通更加拥挤,同时增大安全隐患。

  以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如果异地高考方案对社会释放过高预期,为分享优质教育资源而举家迁移来京的情况不是没有可能出现。如果异地高考方案出台后,引发“教育福利拉动型”人口增长,北京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所有人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不管是京籍还是非京籍,所有孩子受教育权利的实现都会打折扣,那将是一个没有“胜利者”的最差结局。

  因此,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不是简单的教育资源再分配,而是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公平配置教育资源与城市承载能力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这既考验党委政府的智慧,也考验社会公众的理性。

  随迁子女高考政策实质上是一个教育资源和机会的公平分配问题。关于公平,人们对以下两条原则具有高度的共识:基本权利均等分配,非基本权利按规则分配;在非基本权利的分配上,同等的人同等对待,不同的人不同对待。

发表于 2012-12-27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随迁子女高考应“以差异求公平”

  在现代社会,生存权、生育权、选举权、迁徙权、宗教信仰、言论自由、免除奴役、受法律保护、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等通常都被认为是“基本权利”,其分配遵循人人平等的原则,不追求经济效益和比较利益,也不允许市场交易。享受义务教育也属于“基本权利”,而接受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则属于“非基本权利”,其入学机会主要是按照中考和高考成绩录取。在此过程中,要遵循“同等的人同等对待”的原则,否则就是“不公平”;另一方面,也应该通过诸如对特殊群体的优惠、加分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不同的人不同对待”的原则,以期通过“积极差别对待”更好地促进公平。

  依此逻辑,在随迁子女高考政策制定中就必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随迁子女与户籍生是否属于“同等的人”?如何才能成为“同等的人”?对不同的人如何区别对待?

  从应享受的基本权利看,随迁子女与户籍生显然是同等的,但高考和录取机会属于“非基本权利”,并不对所有人均等分配。“当地人”因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更多的贡献而可以拥有一定的优先权。从现实情况看,在地方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的教育也只能是在优先解决户籍生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两为主”(以流入地和公办学校为主),对于资源更为稀缺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也就更不可能做到一视同仁。

  需要哪些条件才能获得“同等对待”的资格呢?按照目前的政策,只要获得当地户籍,就可以自动获得同等对待资格。随迁子女高考政策需要探讨的就是:在户籍制度没有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制定一些新的规则,使没有获得户籍的人也能成为“同等的人”。

  笔者认为,随迁子女高考是义务教育和迁徙权等基本权利自然延伸出的诉求,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要特别注重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利益,因此,其获准资格应该具有普遍的可获得性和可累积性,以“生活和学习时间”为标准可以较好地满足这一要求。按照这一标准,可以依据“年资积分”将随迁子女分为四类并区别对待:

  第一类:拥有“充分条件”者。如果父母在一个地方长期生活或者孩子长期在该地学习,不论父母的职业、收入、住房、学历如何,孩子都应该获得与当地户籍生同等的教育和考试资格。至于“长期”的标准,各地可以不同,父母居住时间标准最长不应超过10年(不包括投机性、没有正当职业的陪读生活),学生连续学习时间标准最长不应超过6年。

  第二类:拥有“必要条件”的相对资深者。对于达不到上述“充分条件”者,政府仍然可以在考虑教育、财政等各方面接受能力的情况下,设定一定的“必要条件”(如家长生活满5年,或孩子连续学习满3年;各地可以不同),以家长和学生加总的生活学习年限长短为依据,每年批准一定数量的随迁子女获得“同等对待”的资格(至少提前一年公布名单,以便学生提前准备和选择)。

  第三类:拥有“必要条件”的资历较浅者。对于这些人,也可以允许他们选择在居住地高考,但在录取过程中“区别对待”,例如,在正常的学费基础上,对他们额外收费,资历越浅,收费越高,以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因在当地生活工作时间较短而导致的贡献的相对不足。

  第四类:不拥有“必要条件”者。这些人只能是完全的“区别对待”,即不能在当地高考。即便如此,由于每个人都可以预见自己能否达到“必要条件”,他们也可以提前作出选择和安排。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不仅仅是考试升学环节的问题,还涉及到整个教育体系的能力建设。当前要特别重视分析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断增加与北京户籍学龄人口高峰到来产生的叠加影响,把握好改革的重点和节奏,推进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改革工作平稳进行。

发表于 2012-12-27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改革重点立足学龄人口发展趋势

  北京是我国人口流入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因此,必须辩证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给这个特大城市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充分考虑北京推进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一方面,必须对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迅速增长的态势有所预判。新世纪以来北京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数量迅速增长,以非户籍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为例,已由2001年的10.3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37.0万人,增长了2.6倍,年均增长13.6%,这种增长态势近期显然不会戛然而止。

  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户籍学龄人口高峰到来给北京义务教育体系带来的压力。数据显示,2007年北京的户籍出生人口由2006年的7.9万人激增到10.1万人,2008~2010年一直维持每年10万人左右的出生规模,2011年增长到12.5万人,预计未来几年每年的户籍出生人口仍将保持在12.5万左右。伴随着户籍出生人口规模增长,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户籍人口对小学和初中教育需求将呈增长态势,2013~2016年户籍人口小学入学需求将维持每年10万人以上的规模,2017~2020年将增长至12.5万人左右的规模。初中教育入学需求也将从2016年开始逐年增长,2016年预计为6万人,2020年将达到10.1万人,比2011年增长近50%。

  综上所述,即便不考虑这次中、高考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新的学龄人口增加,2020年前北京也将面对常住人口教育需求持续增长的压力,学位缺口很大。由于新的教育资源供给能力的形成(无论是土地征用、校舍建设还是师资的培养等)需要周期,即便是未来教育经费投入能够大幅度增加,要充分满足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也需要一个过程。再加上教育资源布局的因素,例如由于流动人口增长迅速且分布不均衡,部分流动人口集中的区县将可能长期存在“入园难”或“入学难”问题,并给教育质量提升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总之,学龄人口状况是制约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最大变量。从北京流动人口教育工作的全局来看,应该继续把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机会作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先将教育经费或教育资源的增量投放到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机会的保障方面,在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保障的重点是权利和规则的平等,避免出现教育资源挤压效应。同时,应该防止由于政策不当或对政策的不当预期,引发新一轮的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学龄儿童的大量涌入,使本来就已经压力很大的义务教育体系不堪重负。

  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地高考本质上是城市化进程中现有城市管理体制对农民工权益保障不能包容所造成的问题,而非老市民与新市民之间的对决。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应是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校招生体制。

  就读地高考应抓住关键系统推进

  这种改革无疑需要抓住关键问题。就随迁子女就读地高考问题而言,直接与它相关的两个关键点一是现有的户籍制度;二是现在实行的计划招生体制。若向深层追问,全国范围内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以及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不平等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由此看来,不下系统的体制变革工夫,仅仅依靠各省市制定接收随迁子女就读地高考的方案是赋权与责任不相称的,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把握不当还会激化矛盾。尤其是像北上广三地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多,它实质上是全国范围内整体发展战略、赋权模式、资源配置不当所引发的次生问题,就更不能仅仅靠这三地的地方政府所制定的方案来解决问题。因此,在即将接近国务院规定的要求各地出台随迁子女就读地高考方案的最后期限时,期望不能过高。

  但这不等于放弃解决这一问题的努力,而是应当积极寻求更为系统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案。就读地高考问题仅仅是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现在已经浮出水面的部分,彻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有赖于户籍制度变革,在此不赘述。仅就高考问题而言,改变数十年以来实行的计划招生体制才是真正的核心问题,建立以高校完全自主招生为基础的专业、透明、公正的招生录取机制才是从长远看必须经历的过程,更是现实中可行的路径。

  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录取的机会均等是系统解决就读地高考问题的大目标。若实行完全自主招生,在各校都想招到更好生源的动机激励下,各校必然在全国乃至更大范围内寻找最适合自己招收的学生,更好地实现高校与考生之间在相互了解基础上的自主选择,从而在整体上不需在全国省市内分配指标就能形成一个平衡机制。

  目前公众对这一变革最大的担心是滋生腐败和高校完全的利益导向。任何体制本身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对此要做出的判断是,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专业和更有利于考生成长发展以及整个教育评价体系的优化长远考虑,计划招生体制与高校自主招生体制哪一个更好?事实上世界各国的例证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判定。既然如此,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完善高校自主招生体制,各校建立专业的招生团队,提高它的专业性、透明度、公正性,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调节机制。

  系统解决就读地高考问题的“系统”还应包括把全国教育当作一个大系统,中央政府要花大力气与各地联手解决全国范围内教育的不均衡问题,各地要做好自己责权范围内应该做好的事。只有这个大问题解决好了,北上广等地解决方案实施后才不会发生“雪崩式”的就学爆满。(记者张灵)

发表于 2012-12-27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广东省随迁子女就地升学考试需稳妥推进

2012-12-26 09:13:03 |  作者: wei |   来源: 广东省教育厅  |  查看:



[快讯]“5184考迅通”全新升级 [专题]2013年1月自考备考专题 [高考]2013高考艺术专业招生
[快讯]2012年成考录取结果查询 [专题]2013上半年NCRE&PETS [高考]2013高考体育专业招生
[快讯]5184网上书城全新上线! [自考]2013上半年全国英语等级 [自考]2013上半年全国计算机等级




日前,省教育厅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和专家座谈,就我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实施意见再次听取意见。为让读者更好了解我省实际情况,更好推进这项工作,现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意见登载如下。

“异地高考”政策松绑释放积极信号

李玉忠:国务院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的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从道理和原则上来讲是一个好的政策,是一个以人为本、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文件中确定的解决异地高考政策的三个原则,即“坚持有利于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坚持有利于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统筹考虑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需求和流入地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等现实可能”,三者密不可分,不能有所偏颇。处理好三者关系,对保障像北京、上海、广东等人口流入集中的地区,乃至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冯增俊:广东制定贯彻国务院关于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实施意见,是一项有重大社会意义、关系广东教育未来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政策。毕竟广东外来务工人员多,广东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有他们的贡献,未来的发展也离不开他们,合理设置准入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有利于广东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建设和谐广东、幸福广东。

黄君凯: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升学政策的松绑有其积极意义。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对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区而言,突破高考报名的户籍限制,解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的迫切需要。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解决了365万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现在根据国家文件精神和原则,在多方调研和深入论证的基础上,将出台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具体实施方案,这对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李盛兵:国务院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升学考试的意见,“异地高考”政策破冰,这是一个好事。说明政府重视这一群体,关注这一群体,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异地高考”是社会教育公平中重要一环,实行“异地高考”,是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对各地经济总体上有好处,如果不让符合条件在广东工作的随迁子女在当地考试,有损教育公平,也可能造成城市务工人员和人才的流失。

谭元亨:改革3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以相当高的速度推进,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而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过度集聚,随迁子女就学问题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不妥善解决,会遗留很大社会问题,不利国家长远发展。另一方面,让少数地区解决全国性问题,在现实中又是不可能,但不能说政府可以没有作为。国务院启动“异地高考”,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加以落实,体现对民生的关注和重视,意义重大,从国务院的文件精神看,是要既保障公民的教育公平,又要推动国家的整体发展。

“异地高考”不仅仅是教育问题

高凌飚: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造成今天教育不均衡、不公平的原因是复杂的,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允许随迁子女参加当地高考这件事不仅仅是教育体制内部的问题,还涉及到户籍管理、社会治安、税务分配、教育投资、人事编制等等许多方面。所有这些方面都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保证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全面放开高考政策,像北京、上海、广东这些地区,将会吸引更多的人滞留和居住下来,这对这些城市的承载能力将是巨大的考验,会加剧很多社会问题,比如人口管理、交通拥堵、就业问题、能源、资源配备、社会治安等问题,都会随之而来。

李盛兵:解决随迁子女高考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利益主体,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设计,协同创新。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本地学生和随迁子女。对政府而言,既要考虑教育公平,让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的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又要考虑188万随迁子女的六年中等教育所需要的教育资源。对本地生而言,在改革中要保护他们享受国家平等的高考资源;对随迁子女而言,要争取享受随父母的教育权和高考权。因此,随迁子女高考问题的解决需要积极稳妥,分步进行。

李玉忠:目前,高校招生体制仍实行分省招生计划,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异地高考”,就会牵涉到不同地域、不同省份的不同考生的利益问题。也就是考生流入地和流出地间的整体录取率的问题,处理不好会造成新的不公平和更大的矛盾。

何晓园:不单是教育部门的问题,他牵涉到户籍制度、社会发展、社会治安管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异地高考”不设门槛,城市学校将会挤爆,这不仅对城市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麻烦,同时还会带来其他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城市房价的持续上涨,交通拥堵现象会加剧,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矛盾会更加尖锐等等。“异地高考”的改革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大进步,但必须认识到这项改革的艰难,同时也要看到这一改革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叶丽琳:"异地高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整个社会均衡发展,教育资源再分配的现实问题。目前,在一些地区,特别在城市,每年的入学之初,都会出现入学难的情况,入学难就是学位不够,就是一个承载能力的问题,近年来,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尽管很多城市建设了很多中小学,但仍然满足不了日益膨胀的入学需求。高考不设门槛,异地高考就可能演变成"无限制的高考大迁徙"。另外,人口的流动应当理性,国家的长远发展不能只靠几个地方、几个城市,不能鼓励许多人一味地冲着大城市去,否则,大城市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问题更加明显。这是我们城市化、工业化等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需要引导人口有序流动,有序居住。

黄君凯:事实上,积极稳妥地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广东省参加升学考试问题,不仅需要教育部等部委采取适当增加广东的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保障高考录取比例不因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参加广东高考而受到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全国的教育财政保障体系,以解决相应的教育条件和资源的配套建设问题。

“异地高考”要考虑现实承载能力

李玉忠:广东省是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大省,我省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学生达到365.4万人,其中外省户籍188.1万人,占全国1/6,不但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而且每年增加20多万人。如果政策制定不当,将会促使外来人员的不合理流动。如果造成人口都往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这是不符合我国实际的。可以说,没有一个省、一个地区能够承受和接纳得了全国性的人口流动。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着眼点是即要照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随迁地的高考需求问题,也要考虑到广东省的实际承载能力,因此,政策制定上要注意分类型、分层次、分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的政策并落到实处。

叶丽琳:去年暑假,省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到东莞调研,东莞市在解决随迁子女教育上面临的压力给我印象很深刻,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78万,其中随迁子女近60万,且相当一部分随迁子女还只能在民办学校就读,高考政策放开以后,压力会更大。像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市也面临同样的压力,据统计,如果全面放开政策,仅接纳外来工子女就学义务阶段教育,广州市一共要建340所小学和初中,按每个学校10000平方来算的话,政府是很难解决的。

李盛兵:广东省外来人口居全国之首。截至2011年年底,广东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人数占全国1/6;广东高考生源持续增长,从2000年的10万余人猛增至2012年的69.2万,未来几年还将持续增长。这些数据表明,在解决随迁子女就地高考问题上,广东形势很严峻。而且,“异地高考”放开首先冲击高中阶段教育,新增学位、土地、师资等难题都需同步解决,而仅仅新增学校土地问题,就涉及到国家用地政策和地方用地指标问题,目前,珠三角等市,要解决现有随迁子女就学问题,想建新学校,不但来不及,也不可能。

何晓园:在现有国情、省情和高校招生体制下,异地高考不应是流动人口自由参加高考。地方政府、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应深刻领会国务院文件的精神,对文件的理解不应存有误区。从文件的本质来讲,“异地高考”不是全面自由放开,而是存在条件的放开准入,既要考虑随迁子女的升学问题,也要考虑流入地的社会资源承受能力问题。近期讲是现实教育资源能否接纳得了,接纳不了,放得再宽也没用。长远来说,一个地方发展的功能地位、产业结构如何,决定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人力资源结构。因此,政策制定要考虑随迁子女升学需求,也要考虑城市承载力,考虑城市的发展功能定位。

“异地高考”应稳妥推进

冯增俊: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不是我们顷刻间就可以解决的。比如“异地高考”,流出地和流入地受影响程度不一样,流出地不存在资源承载能力问题,对当地考生利益没有冲击,矛盾不突出。而对流入地,如果条件没有成熟,贸然放开“异地高考”,会造成教学资源完全错乱。解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实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升学读书后广东教育的压力和面临的社会形势,否则,可能影响广东以后的社会发展。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制定符合广东实际的异地高考政策,为纾解就学压力和兼顾社会、个人多种要求,进行创新设计,例如对职业教育,年限的安排可以优先考虑等;可以充分吸纳多年来广东在推进进城务工人员社会管理的经验和探索成果,如积分入户和居住证管理制度等。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上,应该积极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距,真正实现人有所居,人有所教。

高凌飚:“异地高考”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教育公平问题,还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贸然而行,会引起更多的问题,结果是旧的不公平没有解决,又产生新的不公平。因此,对待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这件事情,必须坚持既积极又稳妥的原则。特别因为广东是外来务工人员的第一大省,如果一下子完全放开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若干年后,广东每年增加的考生人数可能超过20万,超过现有考生规模的1/3,贸然全面放开,将对广东的社会发展与稳定和谐带来很大的冲击,不仅不能实现促进教育公平的初衷,反而会引发新的不公和矛盾。推进这项工作,既要顾及到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又注意到广东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准入条件,稳步推进,才比较合理的,才符合科学发展。

李盛兵:按照教育公平和纳税者受益的原则,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趋势,未来应该分步、循序渐进地向所有在广东工作纳税,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人士的子女放开高考,让他们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但根据广东现有资源实际,广东“异地高考”政策需在扎实细致的调研工作前提下设置适当准入条件。目前广东省高中教育资源难以承载未来近两百万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政府需坚持两条腿走路,即政府投入和社会办学并举,给民办高中提供政策优惠,让其发挥重要的补充和协调作用。

李玉忠:长远来讲,我们还要研究经过这么多年我省的产业升级换代,腾笼换鸟,从而影响到将来外来务工人员的结构变化,从而间接影响其下一代的组成成份,从而对我省的各类学生的影响有多大,保证户籍内外的学生的利益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总之,在推进这项工作的时候,要根据中央的政策指引,合理调配资源,有条件地逐步放开随迁子女的“异地高考”问题,使这项工作健康有序和谐发展和进步。把好事办成各阶层人民都说好的实事,而不是让一个族群的利益伤害另一个族群的利益。

黄君凯:广东是全国进城务工人数的第一大省,外来工子女在粤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数十分庞大,并且增速较快,在目前全国高考生源总量开始下降的背景下,广东省内考生人数却居高不下且持续增长。因此,在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上,广东是全国形势最严峻、问题也较突出的省份之一。广东在政策制定上要注意统筹考虑上述客观因素,通过分层次、分阶段和有重点的实施步骤,制定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广东省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条件,才有利于今后稳妥地推进和落实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工作。

叶丽琳:政策一定要结合实际,比如说根据城市对人口的容量,毕竟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各个不同类型的城市根据不同城市的资源,对于能够容纳多少人口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和评价。否则就会造成城市拥挤、资源短缺等问题。

谭元亨:广东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在珠三角,可说是全国的缩影。随迁子女上学压力同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经济发达程度越高,升学压力越大。要从根本上解决随迁子女的升学考试问题,必须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



部分与会专家:

李玉忠:省人大代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

叶丽琳:省人大代表、广雅中学校长

高凌飚:省政府参事、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谭元亨:省政府参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冯增俊:中山大学教授

黄君凯:暨南大学教授

李盛兵:省民盟常委、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何晓园:省政协特聘委员、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广东省教育厅

2012.12.25
发表于 2012-12-27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只有中国的乡村与城镇,都能拥有更好的公共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时,人们才不会为了孩子的未来背井离乡。”
问题就出在这!!!

发表于 2012-12-27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其实看看异闹找的带头人占家,就能预料到最后的结果了,如果让一个有3个孩子的超生家庭+2次进过监狱的老爸+一个公开说绝不会让3个孩子在垃圾国参加高考的老妈,组成的家庭提到的建议得以实施,那么政府的面子往哪放,让民众情何以堪。
发表于 2012-12-27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真的再次为LZ转贴文章的原作者而鼓掌!如果这位作者还不是上海人,那么更加鼓掌!
我们不是为了所谓的特权也不是为了关闭上海,而是希望能获得另外一种公平,希望占XX这种垃圾趁早离开上海,希望录取占XX垃圾的新竹园等学校校长好好想一下,你们需要的是占XX这种垃圾还是上海1000多万市民的民心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09:1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湖州
qianfan 发表于 2012-12-27 08:57
我真的再次为LZ转贴文章的原作者而鼓掌!如果这位作者还不是上海人,那么更加鼓掌!
我们不是为了所谓的特 ...

原作者是人民日报上海分社付社长,复旦新闻系毕业的。
发表于 2012-12-2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今天微博上看到:如果占**的行为得到鼓励,是不是政府在变相支持他们这种行为,变相地给大家指出一条法外之路?
发表于 2012-12-27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okschool 发表于 2012-12-27 09:12
原作者是人民日报上海分社付社长,复旦新闻系毕业的。

那么也还是要鼓掌,毕竟那么多上海文人,冒CCAV以及占XX之大不韪,出来为上海人民鼓与呼的就这么一位。其他的人都沉默了,好像我也没看到善于调侃的周立波为此出过什么段子(这是多好的题材啊)。
说真话,上海出过无数不是生在上海的市长市委书记,远的不说,近的就看芮杏文 (苏北人)、江泽民(苏北人)、朱镕基(湖南人)、黄菊(浙江人)等等,但是这几个人真的是热爱上海、建设上海的好领导,具体就不谈了,大家只要跟后面的几个人比比就知道了,上海需要的上面这些扎根上海、建设上海的各地精英,而非占XX、白完们这些垃圾。
现在市委书记不说了,市长也是浙江人,很早就生活在上海,真心希望他们为上海多做几件实事。
发表于 2012-12-27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昨天在新民晚报上也看到这篇文章了,呵呵。终于有人站出来说话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0:3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湖州
qianfan 发表于 2012-12-27 09:28
那么也还是要鼓掌,毕竟那么多上海文人,冒CCAV以及占XX之大不韪,出来为上海人民鼓与呼的就这么一位。其 ...

其实我倒是觉得不简单是这个作者个人站出来,如果联系后面贴的这几篇文章,政府似乎是在制造一种舆论氛围,北上广的门不会开的太大。
发表于 2012-12-27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okschool 发表于 2012-12-27 10:37
其实我倒是觉得不简单是这个作者个人站出来,如果联系后面贴的这几篇文章,政府似乎是在制造一种舆论氛围 ...

这个作者可以看成是先锋,后面的这几位加作者可以看成是一个集团。目前来看,很像是一个集团对另外一个集团作战,否则也不会有脑残的CCAV出来现眼
发表于 2012-12-27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qianfan 发表于 2012-12-27 10:38
这个作者可以看成是先锋,后面的这几位加作者可以看成是一个集团。目前来看,很像是一个集团对另外一个集 ...

前几天看教育台采访,有个叫阿庆的开始给占家及张千帆之流层层剥皮,挺深刻的,也挺有道理的,一会我找个链接链过来
发表于 2012-12-27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小树叶 发表于 2012-12-27 11:32
前几天看教育台采访,有个叫阿庆的开始给占家及张千帆之流层层剥皮,挺深刻的,也挺有道理的,一会我找个 ...

张千帆就是一个白眼狼,他还生在上海呢。号称什么博士,就是一个250.
这种人竟然也叫千帆,我晕,这种人直接叫张老千算了
发表于 2012-12-27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小树叶 于 2012-12-27 11:42 编辑


http://v.eol.cn/content.jsp?videoid=6038
http://v.eol.cn/content.jsp?videoid=6040&ctitle=阿庆:异地高考概念被本末倒置
http://v.eol.cn/content.jsp?videoid=6037&ctitle=阿庆:不要把教育公平妖魔化


发表于 2012-12-27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小树叶 于 2012-12-27 11:46 编辑
qianfan 发表于 2012-12-27 11:37
张千帆就是一个白眼狼,他还生在上海呢。号称什么博士,就是一个250.
这种人竟然也叫千帆,我晕,这种人 ...


呵呵,才反应过来他也叫千帆
发表于 2012-12-27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异地高考,慢不得也急不得

袁新文

2012年11月27日05: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教育改革必须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既要考虑改革的力度,又要考虑群众的可接受度

  作为高考改革的一块硬骨头,异地高考正逐步揭开谜底。先是国务院政策出台,随后十几个省份明确表态具体方案将在2012年年底前公布。然而,人们最期待的京沪粤等省市还动静不大。为此,教育部日前表示,将会同发改委、公安部、人社部等开展专项督查,并分赴这些“热点地区”督促指导落实方案。

  异地高考改革势在必行,但审慎对待也在情理之中。这项招生考试改革,影响范围之大、涉及问题之广、争议之激烈、情况之复杂,远远超出教育领域。异地高考的门槛究竟有多高?口子开多大?条件会多严……这些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政策设计的难点。条件太严、门槛太高、数量太少,到头来只是少数人的“游戏”;条件太宽、门槛太低、数量太大,流入地的教育资源又会被稀释,流入地学生的利益可能受损。

  这样的“两难”困境,在北京、上海、广东这些人口输入量大的省市尤为明显。因此,这些地方实行异地高考的难度更大、敏感度更高,其政策还具有导向和示范效应。最新统计显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约有50万人,创历史新高;广东省有339万外来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读书,近5年平均每年都以25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对于这些复杂的生源“变量”,政策如何科学应对?能否实现多方共赢?在制定异地高考政策过程中,这些都是绕不开的难题,不能不慎之又慎。

  并非没有前车之鉴。前些年部分省市实行春季高考改革,将高考由一年一次变成一年两次,旨在改变一考定终身问题,也为夏季高考减轻负担。虽然制度设计经过了反复论证,可是由于相关制度不配套,政策供给不给力,资源配置不合理,致使春季高考改革“先天不足,后天缺氧”,没几年就几乎偃旗息鼓。刚刚被叫停的农村学校撤点并校,由于当初只看眼前、不思长远,认为把农村孩子集中到城镇读书可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实际上却加重了政府和家庭的教育成本,忽视了年幼孩子的亲情依恋,还埋下了学生上下学和校园安全的隐患。

  这些措施的得失成败警示我们,教育改革必须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既要考虑改革的力度,又要考虑群众的可接受度。在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异地高考已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一种深刻的利益调整。在多元利益格局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利益如何协调,不同的利益诉求如何兼顾,难以避免的利益冲突如何平衡,还需要从政府部门到学生家长等相关各方一起来求共识、想办法、找出路。

  只有这样,才能让异地高考改革不走样变味、尽可能减少改革成本,也才可能成为一个有力的杠杆,撬动教育公平。


-------------------------------------

以下是转载博客“二不小心”对这篇文章的一篇评论


异地高考风波渐静?(2012-11-27 08:52:26)

转载▼标签: 初衷操作性教育改革异地高考户籍 分类: 小升初演义和教育观点  

关注中国教育,就不知不觉的被高考这个核心旋风卷入。无论是研究充满学术概念的高等教育,还是简单朴实的义务教育,都会说着说着,就扯到了高考制度。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个门槛,这个门槛无论怎么弄,都少有人满意,也更少有人能提出被大家接受的改进方法。今天人民日报这个中央媒体发出了一篇风向标似的文章,链接见: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2/1127/c1003-19704339.html我读到这文章第一感觉就是:异地高考这个事情要被叫停了。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领导不是傻子,开始造舆论了。讨论的焦点早该集中到如何操作层面了,尽扯口号式的公平理想没有意思,也没有意义。理想主义在先,举措失度在后,发一篇亡羊补牢的托词说明,最后不了了之。水平低,又赶上问题复杂,没着。按理说,发现一个议题弊大于利,操作困难,就该及时终止,杜绝损失,这不丢人。说明政府的执政更民主更科学更实事求是。我想还是属于好消息吧,至少不蛮干嘛。

昨天教育部还发文说要督促各地尽快制定异地高考方案呢,而前几天上海出台的高考政策是将户籍分为AC证,对于不满足入籍条件的暂住人口实行积分制,先开放中等教育和高职学校的报名门槛。上海人的精明是全国人民都晓得的,他们的方法看起来复杂,但实际操作性很强,值得研究。我看后的体会是上海在努力完善户籍准入制度,把这个门槛变得更加平缓,但金字塔的高度没有变化。另外一个异地高考移民可能的重灾区是广东,其深圳等地的政策也出台了,连陕西的政策都在昨天出台了,总的原则还是完善户籍准入制度,以严防高考移民为原则。这其实是与异地高考开放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的,开放本身是鼓励高考移民填平教育洼地的,但出台的政策又不允许这么做。在北上广的2013年高考政策出台后,教育部再发文说督促各地开放异地高考,感觉是一个马后炮的推辞。

今天早上人民日报的文章开始公开讲困难了,这一方面是实事求是的理性回归,另外一个方面也说了异地高考风波在2012年被热炒后可能会逐渐趋于平静。条件和时间都不成熟,只能搁置。
发表于 2012-12-27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理性对待异地高考(2012-11-17 15:16:17)

转载自博客“二不小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db2ab701016bq8.html

转载▼标签: 大城市本地人理性教育异地高考 分类: 小升初演义和教育观点  
  
异地高考是最近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支持与反对者剑拔弩张,争论的不亦乐乎,甚至要大打出手的迹象。正方认为天赋人以迁徙权,户籍制度罪该万死,以出生地决定人之等级罪无可赎!反方认为,保卫北京,生存环境不堪重负,不能让千年帝都毁于一旦!这两个观点pk,非要一决雌雄的话,让人感觉有切你左手还是右手的窘境。我倒是觉得这个问题不应该是非此即彼,还是应该理性对待异地高考问题。

北京教委昨天正式答复要求异地高考同城待遇的民访代表公开信,说是年底将给出明确的政策。那么,北京会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呢?先来看看各地已经出台的政策。昨天黑龙江率先公布的异地高考政策,初中三年连续学籍,加上父母有合法工作及住所。黑龙江不是高考大省,率先试点责无旁贷。也算是给难局开了一个好头。不过看到对于该地,异地高考一年才几十个人的时候,突然觉得很无聊。如果仅仅涉及的这么点人,完全有许多无需大动干戈的化解办法的。福建省也出台了类似政策,大体也是需要当地的多年连续学籍。而山东省因为本省是输出大省,异地高考在本地几乎是不存在的。没有人去山东高考,那简直是找死去了。据说,山东省内都是分分数段录取的,不同区域分数在20以上,那么还是先搞搞本省均衡吧。

其实无需论证,大家都明白彼此持有的道理正确的一个方面,只是嘴巴上都不肯承认而已。各说各话,甚至观点都没有一点交锋和辩论的地方,这不是正常的讨论问题。正方其实必须回答,北京爆炸了怎么办?北京人难道不是中国人么?北京的利益难道不是全国的利益么?大儿子残疾了,是家族需要的结果么?当然不是了,北京是全国人民的首都,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自然也是北京人的骄傲,是中国在文化教育建设方面的带头大哥。大哥只要累不死,一定会带领全国人民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但北京不是冤大头,不是土豪劣绅,不是一块任人宰割的肥肉,把它分光榨干是不能实现全中国的小康教育的。这里面明显需要一个度。无视这个度,只喊叫同城待遇的是没憋好。

我想来不以最大的恶意猜测一些人喊叫的内心动机,但有时候觉得他们的IQ密码是被忘记了。异地高考同城待遇就算是理论上完全公平的共产主义,前途无限光明,其实现过程也必然是曲折彷徨的。在没有具体可靠的控制措施准备之前,是不能乱来的。我们需要讨论的并非是两个极端理由谁是谁非,而是中间道路怎么走的话题。如果你只想对某个极端点大吐口水,我看还是省省吧。这社会不需要那么多负面的词汇和情绪,没有一点点用处和意义。

以北京为例,开放异地高考将带来的社会压力有多少?我们需要数据模型,需要客观估计。好在这个政策阀门并非只有0和1两个开度,我们可以有许多连续性的选择。所以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是有解的。大家不必争论在两个极端点的对错,只需要在某个中间点达成妥协。我以为的这个可能的妥协点就是12年学籍。这个门槛应该可以被双方暂时接受的。具体理由见我前几天的一个博文。异地高考只需要一个门槛。这个门槛不低了,基本就相当于本地居民的概念了。北京的户籍从来不是死水一潭,有这非常公开的政策可以申请。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对不起,你还真不能算北京人。北京的包容和开放,在世界大都市里,我可以很负责的说,那是相当的好了。比香港,比华盛顿,比上海,比东京,比巴黎都宽厚的多。在这些城市里,你如果不是本地人,绝对会遇到无数的门槛,比北京高的多的生存压力。北京作为中国教育文化的带头大哥,做的够模范了。做人要厚道,不能把脏水往大哥身上倒,不合适的。

北京聚集的资源有其历史渊源,现实的必然性必要性都是有着很充足的理由,不知道者不怪,但不学习研究就乱发炮者不理性。北京从来就是全中国人民进修的圣地,每年支援各地的教育事业和人力培训都在全国遥遥领先。从西藏、新疆到宁夏内蒙,从山东湖北到江浙川赣,各路才子穷人,在北京上了大学,混出个人模狗样的主儿比比皆是。说北京的教育不够开放,真是荒唐的指责。至少在我周围,北京就是一个小中国的缩影,他们来这里聚集,异地高考从来就不是严重问题。

北京资源真的已经是很紧张了,设置一个比较高的门槛是理性的选择。上海当然也可以这么说。作为大城市异地高考问题日益突出的代表,我想北京可以做出一个高门槛的规定,也很可能会附加一些其他条件。这些条件犹如调节水流的阀门开度,是要一点一点来的,不可能一下子从一开到零。况且以前也不是一,北京每年户籍变化的人数都是公开可查的。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城市,努力赢得北京户口才是外地人应该努力的方向。而北京户籍门槛的设置,才是各方博弈的要点,单单拿高考权这个从属权利来说事,不合适。

如果不符合北京户籍政策,也要参加北京高考。我以为仍然是有一些变通的方式。因为我听到一些很伤感情的故事,比如同桌12年不得不因户口而哭泣的事情。人都是有感情的,北京人当然也有,我想特例不妨以公开的方式求得特殊渠道解决。比如规定100个自愿申请指标,搞小公投。信息理由社会公开,由北京市民随机形成合议庭,匿名一致决定其高考权。比如本地毕业后为社会服务年限的规定,纳税额度百分比的规定,让北京人感觉到你的价值。主要渠道是12年学籍,附属渠道是特例,全公开操作,这样才是一个实际的操作方式。

期待大家想一些实际的办法,让异地高考早日实现,不要仅仅是口水口水。



------------------------------


异地高考实现路线图(2012-11-23 14:54:58)

转载自博客“二不小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db2ab701016bq8.html

转载▼标签: 异地高考门槛学籍教育路线图 分类: 小升初演义和教育观点  

这消息也是昨天网络上就传遍了,我这里不过是追记一下。北京教委正式宣布,2013年北京高考条件一切依旧,没有受到本年度最激烈的异地高考冲击一丝一毫的影响。至于今后怎么说,也许一个月内会有一个模棱两可的温和措辞出现,以安抚情绪。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出于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没有在怎么做的细节上广泛的讨论,仅仅从两个极端的观点选择话,异地高考的正反是远远不及反方的力量的,因为前者是为了活的更好,而后者是为了活着。

安徽出台了几乎没有门槛的异地高考政策,说是要反逼京沪开放,却被京沪极端人士讥笑为要饭的公布可以分享其食物。安徽是务工输出大省,出台如此的政策我倒是觉得很正常。这可能也是一种吸引本省优秀人才回归的举措。我突然想到,或许在教育薄弱省建立省立优质大学,或引入京沪名校办本地分校,稳定住省级优质生源,可能是更好的均衡出路。缓解京沪异地高考全面放开可能的压力,逐步走向教育均衡才是正路,要盲目开放,不仅给京沪带来移民压力,更会造成教育弱区的完全荒漠化,这是太冷的冬天。

重庆教委表示,我们不属于试点城市,将维持以前的高考政策不变,而山东省表示我们可以放开,欢迎来山东考试。估计年底前会有许多种表达方式。我想异地高考问题今年被炒热,也是人口流动到一定程度必然的现象。但实现这个理想,仍然会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能的路线图大体还是分区分期逐步均衡里实现。

第一步,稳定公开各地户籍准入制度,承诺逐步降低门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高考权是附加在户籍权的从属权力,迁徙权不是绝对的,各地户籍制度门槛是一个先决条件,赢得这个门槛才是目前正常的选择,而不能仅仅谈论附加权的废存。

第二步,实现异地考试原籍录取。从技术角度,各省不同卷不同分不同录,难以判断是否有歧视存在。而比例名额分配的博弈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不问青红皂白推倒重来是荒唐的,很可能区域比例制度将在一定范围长期存在,在这个比例没有讨论清楚的时候,维持原来的比例,仅仅变更考试地点是相对容易的选择。这步也可以分为2个小步骤,一是用本省卷调入有本省籍级在外地考试需求城市的方式实现。二是就利用当地考卷回省折算分数比例确定。这个折算比例由各地教委自主决定,国家教委保留调节权力。

第三步,设置以学籍年限为主的当地异地高考门槛。初步按各地实际情况自主制定出0~12年的门槛。这个步骤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蕴含深意,也是教委内部改革可以做到的事情。各地教委定出的实际门槛,在相当程度上会反映出目前各地高考的现实压力。国家教委对各地报上的年限门槛实施监督,并保留调整的权力。一事一议一监督,相对容易控制。比如黑龙江出台6年学籍,就偏高了,教委可以要求其来年调整。零压力的地方不开放没有道理的。

第四步,逐步推广同门槛学籍互相承认制度。比如京沪互相承认,比如山东湖北江浙互相承认,比如西藏新建青海贵州云南互相承认。这个可以有年限倒逼政策,要求在一定过渡期内完成省级同门槛互相承认学籍。这个学籍,可以从小学,初中,高中3个阶段分阶段实施。如果有困难,也可以先从省内协调按相同原则确定。也可以搞跨省试点城市的学籍互相承认。比如安徽合肥与青海西宁的学籍价值基本相当。因为同档次门槛可以没有,也不会有大的冲击,是容易着手的部分。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同档次门槛的消灭,是学籍流动的必要步骤。在这个步骤逐步推广和扩大以后,我们也可以获取相当多的异地考试,学籍流动的管理经验,为最终的攻坚战做好准备工作。这个事情要认真做的话,大约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可以完成。

第五步,建立省级省立优质大学,同时引入京沪名校甚至世界优质教育资源,在人口大省初步建立起3~5所综合性优质本地大学,对本省籍考生倾斜招生,稳定各省大部分优质毕业生。同时,国家教委鼓励省级优质大学之间的竞争,并鼓励让本省不同的优质大学进行跨省跨国合作,相关专业的联合办学,缩短大学之间的差距。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相关职业、专业比例设置,以满足区域就业需求和研究需求。这个功夫一定要下的,没有20~30年苦功难以小成。

第六步,逐步缩短各地学籍门槛,直到均为零。这就是教育共产主义实现的时刻了。
发表于 2012-12-27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从高速公路免费谈异地高考

(2012-10-04 09:43:39)

转载▼标签: 计桥异地高考高考志愿高速免费赵京 分类: 高考时讯  

文 | 赵京


如果我是一个计划在十一期间驾车出游,并且行程比较远的人,我也是举双手加上双脚表示欢迎和支持高速免费的。如果我是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山东家长,对于异地高考,特别是能够让孩子在北京以北京考生的身份参加高考,我一定是举双手加上双脚表示欢迎和支持的。但是实际上,我是一个高速免费的坚定反对者。我这么说,一定会遭到很多人唾骂,甚至还要顺便把我家的亲戚连带上。但是,请大家暂且抛开个人情感,我们一起来理性的分析一下市场规律,你就会发现我的反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从不断飙升的油价说起。国内油价不断上涨,引起骂声一片,我也希望石油便宜。其实在经济学领域,有一个问题是“地球上的石油会用光吗?”,答案是不会。为什么不会呢?原因是因为随着石油价格的攀升,用的人会越来越少。等价格高到了一定的程度,大家就会放弃石油,去使用其它的替代品。现在之所以不用,一方面可以归结于技术不够成熟,但更多的原因是不够经济。



所以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来说,永远是一种少于人们能免费或自由取用的状态。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石油,都无疑具有稀缺的特性,无法满足人们所有的需求,这才需要经济学研究如何最有效地配置资源,使人类的福利达到最大程度。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观点,资源的稀缺性会导致竞争,良性的竞争会引起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弥补资源稀缺所带来的限制。反之恶性的竞争会引发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造成浪费和不公平。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人私家车的增速远高于中国高速公路里程的增长。这是造成堵车常态化的主因,无奈之下北京等大城市才出台了限号政策。即便如此,堵车问题也未能彻底解决。这暴露出中国交通运力不足的现实状况。高速公路原本是稀缺资源,即便正常收费,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的压力下,也难免拥堵不堪,更何况免费通行。免费政策无疑加剧了高速公路的拥堵,是彻底暴露中国高速公路运力不足的“催化剂”。



当然,懂点儿经济学的朋友一定会提醒我说“市场自发调节不是万能的,它存在着固有的缺陷,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没错政府的干预虽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比如北京的限号政策),但是行政干预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否则政府的干预结果就是国庆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引发的车辆大拥堵。由此可见,好心可能会办坏事。特别是政府管理者在制定一些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方面,更应该通盘考虑,科学严谨的论证之后,再逐步实施。



从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导致的大拥堵,又让我不禁担忧起这段儿热议的另一个话题——“异地高考”。在高速没有实施节日免费通行前,我们很难想象免费后会发生什么情况。同样,在异地高考没有实施前,我们也很难想象异地高考实施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同高速公路和石油一样,高等教育也是一种稀缺资源。中国的高考录取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时代烙印,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提高到了26.9%(2011年数据),但是备受考生和家长们关注的名牌大学的办学规模却没有显著扩大,优质教学资源依旧是“稀缺资源”。即便是北大清华把给北京考生的名额全部分给外地,几百个名额平均到30多个省市,每个省也增加不了20个,梦圆北大清华依旧不容易。加之教育资源的特殊性,教育公平牵动民心,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时,更要三思而后行。解决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应该多借鉴经济学智慧来追求帕累托最优配置,而慎用行政干预政策。



我看到很多人在讨论“异地高考”问题时,总是想着好事,而不去想可能发生的一些的负面后果。我认为在判断一个决策是否正确的时候,首先应该以我们最想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比如,高速免费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想解决高速拥堵问题,还是想解决出行成本高的问题?如果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出行成本高问题,免费通行当然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但是从结果来看,免费通行造成的拥堵,虽然表面降低了出行的直接花费,但却把出行的时间成本提高了。但如果最主要目标是解决高速拥堵问题,那么免费的政策无疑是添堵。



我们不妨一起来思考一下“异地高考”希望解决什么问题?我想一方面这是为了解决城市新移民的子女升学障碍;另一方面,“异地高考”还指向高考录取公平问题。但如果想解决高考录取公平问题,这个事情就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有效解决。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首先要正视中国社会经济以及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实,而且这种不均衡将长期存在。其实,“异地高考”问题不是突然之间冒出来的问题,自隋唐科举制度诞生之日起,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这个问题的根源是资源的稀缺性造成的。中国作为幅员辽阔、发展不均衡的大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异地高考”、“高考移民”等问题。因此高考录取公平问题也是一直与户籍、录取名额地域分配、歧视反歧视联系在一起。几千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现在出台一个政策就能够有效解决吗?教育的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因为地域不均衡无法回避。“老少边穷”的考生考不过文化强势地区考生,所以国家要对弱势地区搞倾斜,多投录取名额,降低“分数线”,从而缩小文化差距。这是国家正义,但对考生个人未必公平。若不分地域来进行录取,那么“老少变穷”地区更难出大学生,城镇户口大学生比例将远远大于农村户口大学生比例,这也不公平。在录取名额给定不变的情况下,客籍人参与考试,就等于挤占了本地的人资源,高考移民无法避免。此外,现实利益问题也是推进高考录取公平的绊脚石。且不说来自北京、上海等当地考生的阻力。即便现在为教育公平振臂高呼,摇旗呐喊的人士们,一旦成为既得利益的群体,可以参加北京高考了,也很难保证他们还会继续坚持深入推进这项改革,让更多的人涌入北京参加高考。所以,骂我的各位,别总是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其实支持的,反对的无非都是为了一己私利。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说,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既想到要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北京、上海当地考生的权益”。这个结果在我看来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我看很多的人在讨论异地高考时,不是为了城市新移民子女参加高考问题,而是想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但凡牵扯到公平的问题,都不太好解决。“一碗水很难端平”,即便是在改革开放之前也不能回避公平问题,当时的城市农村“二元制”、“农业贴补工业”等政策本身也不公平。所以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就如同想解决所有人出行问题一样。寄希望于找到一种既方便,又快捷,还便宜的方法,这个方法几乎是不存在的。当年毛主席有一条非常著名的语录,那就是“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要想多,而且快,还要好,都还是有可能的。但在同时,还要省,那就太难了。我们应该正视问题的艰巨,采用科学的发展观来逐步推进高考录取的改革,切忌多快好省。指望在年内,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都能够出台切实可行的异地高考政策,我个人认为是不现实的。



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异地高考”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异地高考”是解决城市新移民子女参加高考问题,对吗?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就像解决高速堵车问题一样,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提价。



如果高速提价,高速堵车现象会不会解决?一定能解决,涨价会让更多的人选择走国道省道出行,让更多人呆在家中休息,让更多的人不能在春节和家人团聚了。当然,这是以牺牲其他公众享受高速通行利益为代价的。但是提价的确解决了高速堵车的问题。话说到这里,我要说,我们真正想解决的问题应该是让更多的人出行方便,而不是堵车的问题。堵车只是一个恶性竞争有限资源造成的不良结果。其实,我们可以想更多的办法解决高速堵车。比如高速可以实行夜间免费通行。这样鼓励人们在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时候充分利用资源。看到网上有人说美国不堵车,而且不收费。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美国提供了收费和不收费的两条高速。比如从Miami到Orlando,你即可以选择免费的95号高速,也可以选择收费的Turnpike.收费的路段,车辆确实少一些。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就曾一针见血的指出 “异地高考实际问题是和户籍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否则就不存在。异地高考牵扯到资源问题,我们拿广东讲,起码我认为广东短时间内解决不了,起码两三年之内解决很难。这个问题本质就是户籍问题,和利益挂钩,有了户口可以享受这里的医保、社保等等。这个问题现在解决不了,各个省的差异又很大,国家出台统一的规定很难。”我认为北京施行异地高考的“门槛”一定是要有的。否则,北京的高考人数就会无限制的骤升,最终把北京的高考也搞成节日的高速一样“巨堵”。但是这个“门槛”一定不能比取得北京户口更难。因为,如果取得北京户口比在北京高考更容易,大家就会先取得北京户口,再参加高考。



“北京户口”的现实意义,现在除了买房,买车和高考之外,已经没有太多的优势。如果孩子能够在北京参加高考,就没有必要取得北京户口。北京户口也就不那么值钱了。因此,异地高考的条件如果比取得北京户口还难,肯定是要挨骂;如果比取得北京户口容易,在实施层面面临着很多困难。现在北京户口比前几年难办多了,也是因为人口普查时,发现大批的新北京人,北京人数过早的达到了预期。人数过快的增长,给北京造成了很多困难。这些天,报纸上在谈论“南水北调”,在谈论我们喝哪里的水的问题。有没有人想过,北京为什么需要“南水北调”?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北京严重缺水。一个这么大的城市,需要从几千公里以外调水,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在这些问题都没有想好解决方案前,如何制定异地高考政策?不能等高速公路上都停满了车,再考虑解决方案。那时已经无能为力了。但是问题又回来了,如果在北京高考上,对外地人设置了“门槛”,那么教育的公平性就有质疑了。一个在北京做小摊贩的孩子能否在北京参加高考?



貌似广泛实现“异地高考”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即完全无条件允许任何一个考生以北京学生身份参加高考。这样很快就没有人羡慕北京的考生了。因为,充分实施异地高考,完全无条件地允许考生以北京学生身份参加高考,在北京参加高考的人数很快就会达到甚至超过山东高考的人数,那么北京就会成为新的“山东”。但是在没有解决户籍制度的前提之下,广泛的“异地高考”又无从谈起。



绝对的教育公平不可能实现,而且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也会造成其他方面的不公平。有没有想过,北京实行了异地高考,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多大的影响?北京是一个人才聚集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教育资源比较多的地方。很多人都希望到北京来。前些年,一个大学生为了得到北京户口,可以接受很低的工资。现在为了子女,全国有多少高端人才会放弃外地高薪工资到北京来?而外地公司为了吸引这些人才,会不会纷纷在北京开公司?这些公司会不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务工人员来北京工作?北京常住人口的增长会不会造成城市运转的压力?会不会让车更堵,饭更贵,看病更难?房子更买不起?最终让你我,一个个普通的打工者,不得不离开北京?不得不放弃北京的工作?另外,人才的流失,对于外地经济的影响又有多大?

有人会问,异地高考有这么大的影响吗?我不知道,我只是担心。就像高速免费,谁也没有想到高速免费后发生的事情。中国的家长特别重视教育。子女的事情,对于中国人是大事,很多家长为了子女,可以牺牲很多东西,我见过有家长为了孩子,把赢利很好的公司关闭;我也见过为了孩子,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我还见过为了高考,家长放弃自己的大房子,蜗居在学校附近的小房子中……中国的家长们可以为了子女牺牲很多。因此,为了能够参加北京的高考,我相信中国会有很多家长做出更多的牺牲。大量外地考生和家长的涌入,会不会与北京的学生竞争教育资源?这些学生在哪里上课?他们及家长平时住在哪里?北京有那么多的班级容量吗?北京的房价租金还会不会进一步上涨?



如果有人问,如果异地高考解决的是考生参加高考的问题,如何解决呢?我上面说过,解决学生参加高考问题容易。方案就是让他们在北京参加高考,但是为什么一定要作为北京考生的参加高考呢?这条路明显走不通。



明天我就要驾车外出了,既想享受免费的高速,又想一路畅通,所以我计划今天凌晨一点钟出发。如果高速路上依旧堵车,我就……
发表于 2012-12-27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转帖:对异地高考的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3 15:54: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异地高考,每次说道这个话题,下一句必然是 “凭什么 北上广 要有便宜”?

这个逻辑很像很多年前,都是过日子,凭什么你吃肉,我喝汤?

答案是 吃他娘 干他娘 闯王来了不纳粮。。。。

北上广在高等教育上的资源优势,无非是因为,投入多,管理好。就像家家户户过日子,有的买彩电,有的买冰箱,但现在北上广买了大冰箱,有人说,我们家人口多,东西多,凭什么你家冰箱宽敞。。。。这样下去,还有人会买冰箱么?


有个非常准确的描述,“公地悲剧”

    读初中时候,常常奇怪三件事,就是“为什么办农民公社搞大食堂导致了大饥荒”,“为什么计划指令经济不可行”, “为什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历史的遗憾”。这些事情,在实施的当时看来并非荒谬,也不是简单的异想天开,但确确实实是不可行。而“异地高考”其出于教育平权的正当性,粗粗一看确实应当,但细细思索,发现当前情况下却还不可行。

  首先,“异地高考”是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的负激励。前日,和一个来自山东的朋友闲聊,讲到他当时高考之难。我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无非山东的学生多,而大学少,特别是好的大学少。而那些高考的高分省市如河南、黑龙江、湖北等也无非大多是这样。但是,其实知道改革开放前,这些省份的大学如山大、武大、哈工大水平相比上海的一些高校并不低,为什么渐渐落后了呢?

  有个数字或许可以解释,上海2012年高考考生是5.5万,山东是50万。但是地方财政的教育支出呢?上海是700个亿,山东是800个亿。高等教育上海是170多亿,山东只有上海三分之二。山东不穷,经济总量还比上海大,但是上海财政给每个学生多投了10倍的钱。(写到这里,真是为上海感到自豪的)有投入,自然要回报,全世界来看州立(省立)大学招生比例自然是在本地最高的。因为不是如此,你没法说服公众把有限的资源从安居、医疗、养老、市政建设等方面挪移到教育上去。要提高教育投入,必须如此才能激励和目标相融。再打个比方,就好象每户人家过日子,有的吃的好些,有的吃的差些,但是如果规定吃得差的可以到吃得好的人家去吃,估计就没人愿意做饭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光靠本地生源,不可能办好大学。所以上海每年输入的学生,远比上海考到外地的为多。上面提到的170多亿教育投入有很多使用在外地来上海读书的学生身上,按《统计年鉴》2011年上海高校招生14.11万,但当年所有高校在沪招生(包括外地高校)不过5.28万,净输入约9万人,三分之二的投入是用在外地生源之上(比例甚至会更高,因为越是投入高的重点院校外地生源比例越高)。如果真的出现了谁也不愿意投入,谁也不愿意“做饭”的困局,恐怕受影响更大的还应该是外地生源。

  同时,我们也看到,各地政府其实都在顺应民众的要求逐年提高高等教育投入,可是在发现有“便车”可搭的情况下,减少教育投入呢?而这样的减少,会不会扩散呢?也是让人忧虑的问题。
  好的制度是目标与激励相容,当年办大食堂觉得消除了“贫富差距”但事实是人人贫困,搞了“联产承包”却是“共同富裕”的道路,高等教育也是如此。

  其次,“异地高考”无助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另外一个说法是,异地高考后,会提高入学学生的平均分数,有助于教育的提高,看起来也很有道理,就像早年的课本上说我们的计划经济不会出现资本主义国家“牛奶倒海里”事情一样。

  高等教育这个事情,其实还是蛮复杂的,不仅和投入的总量有关,还和具体的投入方向有关。科研和学科的设置,不仅要适应学生水平、老师的能力,还和当地的人员需求和要素禀赋有关,。比如,一流大学搞通识教育,但我这种身心愚钝的,你让我20岁不到去接受通识“博雅教育”估计那些原著是读不清楚的,事倍功半而已,所以必须广泛接受一流生源。而要在内蒙古研究海洋工程、在广东研究极地气候也是一样道理。一个学校他的目标是培养“大师”还是“工程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还是“通用型人才”,是法学样招生多些还是商学院招生多些,同样是电子专业是为生产导向还是设计导向,这些具体的问题多种多样,实在不该“计划指令”的。大学的管理最好自主,最好资金来源和调配还是贴近为好。

    办大学还真不能让教育部一家直接管,这比让当年国家计委直接管整个国民经济还困难,大学要的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各尽其能,充分竞争,这样才能搞活,才能搞好

  如果回到高校教育改革前,搞教育部搞“统购统销”,前面说过投入积极性不高外,怕是管理效率和质量不会太高。而至于生源问题,怕也不是一个高考总分能够涵盖的,只要给高校放权,高校自己会考虑的。君不见,每年高校在各地的“生源大战”?

  其实,不光是高等教育,整个教育都是如此。其实,山东、湖北等地,虽然在高等教育上不是很强,但是中学教育却是很有比较优势的。经常看到有当地“超级中学”的报道,可见当地教育部门也是有意的发挥他们的“比较优势”,做好中学教育,输送比较好的生源,而充分利用北京、上海等地高等教育的优势,做到资源互补的“双赢”。真正“异地高考”后,北京、上海减少高等教育投入,转而强化中学应试教育(民众肯定有这样的要求),恐怕是双输的局面。

  最后,“异地高考”会导致更大的不公平。异地高考”最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人会“异地高考”?真正的农家子弟?弱势群体?恐怕不会。

  袁贵仁部长曾表示,异地高考需要满足5个条件,并且家长和学生都要符合条件,家长的基本条件是在流入地要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住所、稳定的收入,并且要交纳各种保险,尽管父母不是户籍人口,但需要是当地的常住人口;学生本人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学籍和一定时间的学习经历。“异地高考”真正实行,恐怕只是给生源输出地的社会上层人士多一个“选择”而已。而什么人会因此受损,其实对输入地的社会上层人士影响不大,他们有出国留学等等选择,受损害的只是输入地的中低阶层而已,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甚至在主流媒体上没什么话语权,只能默默承受。

  “异地高考”的结果之一,就是“智力资源”,“财富资源”先北上广等大城市集聚,社会底层不断沉沦,而真正需要关注的,得不到关注,“无从选择”的受到损害,社会分层固化,社会层次流动减少,这其实是拉大了社会的不公平,加大了潜在的矛盾。

  再从另一个角度说,“异地高考”其实是扩大了地区差距。那些有能力选择“异地高考”的人,其实是输出地用有限的资源培育的人,应该是“回报桑梓”承担其所输出地区社会改善的人,促进教育资源投入的人,起到社会改良作用的人。而他们的缺席,也使输出地的持续改善会受到影响。古代科举甚至也规定,即使为官经商在外,科举也是要回到原籍去考,未尝没有这样的思考。

    顺便说下,现在“异地高考”鼓噪闹事的,不知道是什么心态,仿佛就是全世界都欠他们似的,真正弱势的城市底层居民和在原籍求学的学生,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利益被侵害,而无法发言。。。。。某些公知,不知也是出于什么心态,在没有经过思考(我就当他们是没有思考吧),就大声发言,舆论误导。。。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5:1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湖州
小树叶 发表于 2012-12-27 11:39
http://v.eol.cn/content.jsp?videoid=6038
http://v.eol.cn/content.jsp?videoid=6040&ctitle=阿庆:异 ...

特意去看了下阿庆的博客,一开始还以为讲滑稽的那个阿庆呢,讲的挺在理。另外也了解了占家竟然还干了那些事。
发表于 2012-12-27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转载: 一位生活在上海的江西人:谈占海特事件与“教育公平”、“人权”   


发表于 2012-12-19 16:56: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前言:这是一位生活在上海,来自江西的朋友发来的稿件。他说自己很多背景和占全喜一样,来自山区,同样曾在高考中遇到不顺,同样在上海生活了10多年,但他喜欢上海,积极融入上海社会,并且顺利入户上海。我很感动,这位朋友敢于仗义执言,在媒体铺天盖地声讨上海时,能站出来说公道话。在这里我要郑重地说一句:谢谢您!

【占海特事件与“教育公平”、“人权”】

先得澄清一个概念:占海特同学并非失学,因为目前中国实行9年义务教育,高中、大学尚属非义务教育阶段,所以她不是失学,而是未能或者是放弃继续升学。原因是按照现行教育法规制度,占海特同学未达到在上海中考的标准要求,而她不愿意回到原籍去参加中考---而按照现行法规制度,原籍江西肯定是能接收她参加中考的(成绩好坏考不考得上,与占海特同学做出现在这样选择的心态判断有关,而与制度无关。)

而导致她不能在上海参加中考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上海市政府有关取得户籍、A类居住证等等的家庭子女才能参加上海中考的规定。占海特父母占全喜、刘新花家庭因各种原因虽然在上海住了近十年仍然没有取得A类居住证,网上说的有不交社保、偷税漏税、违法超生等等原因,其他原因没证据不会多说什么,占全喜、刘新花违法计划生育法规超生(3个子女)是事实。

上海的居住证是有门槛的。从占海特一家写给上海市法制办的信和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主要诉求是:中考资格与居住证制度脱钩(去掉这个门槛)或者叫做降低这个门槛。这个规定是侵犯她和广大外地来沪子女(她的提法是: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的,是侵犯人权。她要向上海市政府、国家教育部、媒体、社会大众、境内境外各类人权组织、奥巴马总统等等讨个公道。

归根结底还是个准入标准(门槛)问题。

要不要这个门槛?不要,后面怎么操作?

要,怎么设?设多高?包括哪些要求内容?现在这个门槛是否合理合法?

先说不要。也就是说:上海开放异地中高考(实际上占家及背后推手们没提到的小学初中就地入学目前还是有条件的,还有不少比占海特一家更低社会阶层的子女还是没有在上海小初就学的,比如街头小贩、家政保姆、街头废品收购等等,未见到占海特们关心这个—他们就没有人权了?),也就是说所有来到上海的“随迁子女”在上海就地参加中考高考。

那么什么是“随迁子女”?有没有个标准范围?你占海特3兄弟姐妹是“随迁子女”,我家小区后门收废品的河南阿叔、看自行车棚的东北阿姨的孩子就不是“随迁子女”了(他们在上海也做了不少年头了),显然也是。(插一句:说的这两位阿叔阿姨的孩子还就是在附近公办小学初中在上学,上海做出巨大努力,很不错了)。还有,内地老家一个老乡带着孩子来到上海,他们摆个地摊什么的也有几年了(他们是“逃生”辗转来到上海落脚的,相信占全喜刘新花们懂的),他们的孩子也属于“随迁子女”吧?他们的孩子一样也有人权,受教育权不可侵犯。他们不比上海孩子低贱,同样也不比占海特们低贱。

那么就是说只要学龄阶段在上海生活的孩子都可以上。

那么上海有没有那么些校舍、师资等教育资源?现在上海中考能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低于50%,大部分上海孩子只能读中职技校(占海特不愿意读的)或者不能继续升学(占海特说法叫失学)。为满足外地来沪子女在沪9年义务教育,一些高中校舍改为小初,对小初的投入加大。

自己去查对比一下上海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比例吧,而且上海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而“随迁子女”们两三个、三四个平平常常。显然现状是上海根本不具备满足所有“随迁子女”在沪中考高考的教育资源。

那就意味着更多更大比例的孩子不能继续升学(别说普高,中职技校都不够啊,没得上)。其中上海孩子没地方去(出国?!能有多少?),只能失学;外地孩子也回不去原籍上学,他没参加原籍中考呀,失学。那么这些失学的孩子们怎么办?他们平均年龄15岁,和占海特一样。

他们怎么办?去打工?15岁还是童工;或者去找推手人权斗士们讨人权、受教育权?向奥巴马求助?向奥特朗求助?或者再来一次上山下乡?

恐怕最大的可能他们也去人民广场搞“亲子活动”,不过只怕人民广场装不下这么多人了。那么去北京。到北京一看,天安门广场已经被北京失学的家长孩子挤满了。
“推手”“公知”有主意了: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呀,少开支些“三公经费”什么都有了;还有开放民间教育投资呀,等等。好好,就算以上主意都能去做有钱有人去落实(“政府早干什么去了”这种话是废话,历史没有如果,只有未来有得选择),这么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说需要5年到10年不算长吧。至少5届失学孩子,是个什么后果?推手们领完“人权奖”后又说了,中国政府继续侵犯人权,人权志愿者们任重而道远。

很遗憾,那么现阶段上海(北京情况也一样)放弃“门槛”也就是开放异地中考高考,不客观不现实不可取,只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动荡和人权灾难(大城市病如就业、交通、房价、医疗、环境、治安的后果就不提了。)

那么还是要这个门槛。

中国各地(不是只有北上广)普遍实行的门槛是什么?就是“户籍”。

几十年(也有中国几千年社会管理的传承影响,类似户籍管理的制度至少从秦朝就有了,明清更甚)形成了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的社会管理制度。户籍制度弊端重重,罄竹难书。虽然历年中央各地都在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但仍不尽人意,遭人诟病。

(户籍制度笔者这里不想展开讲,因为改革至今,一直招国民批评的“限制公民在境内自由迁徙居住”的违宪违反人权的管理功能已削弱殆尽;而问题主要出在以户籍系统为基础<或者叫关联、捆绑)的诸如教育、医疗、养老等制度。不过笔者还是想在这里强调:户籍制度最大的不公不是现在占海特一家及其推手支持者们闹的教育权利,而是城乡隔离,是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身份隔离<及其后面土地制度隔离>。可是并没有见到公知和人权斗士们关注。)

对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中考高考身份资格划分,现行基本依据仍然是“户籍”,全国包括上海、江西等无一例外(在非直辖市的各省区,中考还要划分省内各市州地县)。

上海已将这个门槛降下来了。持A类居住证的家庭外地来沪子女可以在沪中考高考。

但没降到占海特一家够得到的那个高度。占海特不依了,上书、上访、开微博,打出“教育公平、公民人权、自由民主”的旗帜,约辩、媒体采访、各类人权组织互动、亲子活动,苦情悲情,顿时博得无数同情支持。京沪两地居民、政府似乎陷入侵犯孩子受教育权利、排外的境地,一时挨批无数。

京沪一些居民辩驳反击,很快被淹没在“排外、欺负孩子、特权、既得利益者”的帽子口水之中。京沪政府、媒体和一些有见地的人士基本三缄其口,沉默不语----你总不能批“教育公平、公民人权、自由民主”不对吧?

然后一些媒体、大V们出来发声支持了,一个15岁的小女孩颖然被树成为追求公平、维护人权、自由民主的先锋、旗帜。

一个广东某电视台的复旦毕业的李姓美女主持人出来说了,举出“乘电梯不管外面赶来的人漠然关上电梯”的例子,情绪哀怨。其实还有“挤公交车,挤上和没挤上的人不同心态的例子,不一而足。表达的意思就是讲:北京、上海本地居民是既得利益者,享受着教育等各种特权,排挤外来人员,连占海特这么可爱的小女孩都不能接纳,上海人、北京人自私、狭隘、侵犯教育公平、侵犯人权等等。

不知这个主持人以及持相同立场的人究竟有没有真的有坐过早上上班乘过公交车、办公楼电梯没有。电梯、公交车总有个装载限量的吧,既然要挤,那总是会到到达限度的时候,总有人会是门在你鼻子前关上。那么你是等下一趟还是打出“乘公交车、乘电梯是我的权利”旗号、为什么我就不能上?我不能上就闹,就夹在门中—我走不成大家也走不成---你们会这么干吗?

谁乘上谁乘不上,还是要有个规则吧?乘电梯、乘公交大家公认的规则:先来后到。没问题吧?你没赶上,也许有各种各样的甚至是催人泪下的原因,你总不能把道德啊人权啊大棒打到上了车上了电梯的人身上吧?

回到占海特中考事件就是一样道理。我这里还想举买火车票的例子,不一定十分恰当,但能说明问题:

春运了,要回家,大家排队买火车票。硬卧好比是“上海中考”,硬座还比是“回原籍中考”,软卧好比是“出国留学”。

硬卧性价比最高,大家都想买,但铺位有限;

软卧铺位更少,很贵,绝大多数人买不起;

硬座不太舒适,但价格便宜,座位多,最重要的是也一样能到家。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教育这辆火车目前还能满足绝大部分人乘上火车)

大家都在排队---当然也有一些真正的特权人士和搞腐败的不排队---但不可否认绝大多数还是老老实实排队。

占全喜一家也在排,但排着眼看排在后面硬卧票要买不到了,就想去插队,插队不成,闹起来了,打出“乘硬卧是我的基本权利”、“分软卧、硬卧、硬座是不平等,坐硬卧是特权”、“我乘不上硬卧是不公平”、“排队规则不民主”、“不让我插队是侵害我自由,买什么票是我的自由权利”等等旗帜,闹将起来,大人义愤填膺,声泪俱下,小女孩悲悲切切,楚楚可怜,一时围观者无数,纷纷指责车站方不公平不人道,排队者自私自利。

(呵呵,各位看官有的也许不知:他们早已盯上软卧了,这么配合一闹,慈悲为怀的人,某某讲人权的组织,赞助他们软卧票了。---祝他们成功,呵)

还是回到A类居住证门槛问题。这个中考高考资格与人权、受教育权有一毛钱关系吗?

只要有门槛,就一定会有拦在门外的人,就一定会存在占海特及其支持者声称的“教育不公平”。要达到他们说声称的教育公平,那么就不能设门槛;而不设门槛,出现前面所述的灾难性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如果出现这种后果占海特一家恐怕是第一个逃离上海的,苦的是上海本地居民,无处可逃;苦的是政府,又要收拾烂摊子又要继续挨批。

那么占全喜他们声嘶力竭地求什么?无非是求门槛降到恰好他们能进去。跟什么“教育公平、公民人权、自由民主”没一毛钱关系。

我的结论:作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中考高考准入门槛是必须的,从现阶段上海中考升高中率低于50%的现状来看,A类居住证门槛是恰当的。发展教育,保障国民受教育权是国家、各级政府应尽职责。但这一定是个过程,各地进展也不会完全一样。就上海来说,A类居住证这个门槛,会有逐步的放宽,但至少5年内不可能有条件做较大松动---国家实现12年义务教育的的目标是2020年,上海作为较发达地区,应争取提前几年。

【高考】近几十年,在中国恐怕找不出比高考更公平的制度设计了。无数人得益于高考改变了人生。同时高考的弊端也被批判了几十年,最重要的就是“分数至上”带来的一直传递到幼儿园的应试教育。

现行高考是全国统一,分省组织,各高校拟定招生计划(包括自主招生在内的在各省市区的招生人数等)经教育部批准。

现在众多的人认为不公平的是以北上广为代办的中心城市,因集中优势教育资源,获得更多的招生指标和更高的录取比例,不公平不合理。比如一个成绩不怎么样的上海考生,在上海考可以上不错的大学,而在江西等内地(不包括老少边穷省份)只能上差的大学甚至都上不了。

(许多内地考上大学的同学和来自北上广的同学比起分数来,发现相差一大截,心态极为不平衡。)

(然而奇怪的是:占海特事件后面的推手们的诉求不是针对上述的“不公平”现象,而是希望加入“不公平中占便宜的”队伍,认为设置“准入门槛”不让他们加入是“教育不公平”。)

有些人(甚至包括某些鼎鼎大名的专家们)提出所谓更公平的高考制度设计:

最有代表性的方案是:
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录取分数线。
这样够公平,谁也无话可说了吧?
这样脑残的方案竟然在网上叫好一片,甚至包括一些所谓专家(尤以法律界为多)。
稍有头脑一点的补充:还是要照顾一下老少边穷省份的,不然他们基本会全军覆没。
更有头脑一些的再补充:教育部所属高校统一录取分数线…
各省份统一录取比例…

我简单说说这种方案以及以这种方案为基础的所谓改进版的荒谬之处。

首先,全国统一试卷,就必须是全国至少从初中阶段就统一教材,统一教程。把分数至上,应试教育弊端推向极致。

第二、这样的方案,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中心城市更加占据优势,其他省份尤其是广大农村考生会遭遇灾难性的不公,出头机会更加渺茫。

简单讲解如下:人的智力水平在个体上存在客观差异,但人群样本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整体的智力差异微乎其微可以忽略。所以说什么:哪个省比哪个省的学生更聪明些什么的,都是废话。

既然整体智力水平都差不多,那么拼的就是教育资源的投入了。在教育资源方面,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中心城市的优势无可争议。比如各10万名学生,前500名出类拔萃的,在哪个省考都可以上,最多是上北大和上复旦的差异。而对于整体比较,北上广学生的水平高出一大截是勿容置疑的(优势教育资源摆在那里)。那么带来的就是北上广更高的录取比例,其他省份(最吃亏的是河南、山东这样的人口大省)尤其是其中的农村学生更低的录取比例,也就是说更少的机会。这样的结果是灾难,不能承受的。

难道真的有人相信“人才集聚、拥有优势教育资源的北上广子女会比其他省份的笨些”?

“照顾一下老少边穷省份”似乎没什么人有异议。但照顾的口子一开,那么各种各样的情况都会出现。比方说:贵州省是贫困省份需要照顾,山东不是。那么请问贵阳市的考生和沂蒙山区的考生比一比,公平吗?口子一开,就不可能收住。

中国大陆目前高校分为:教育部直属院校(基本都是中央与地方共建)、地方院校、民办高校以及部队院校(部队院校不在本文讨论,下同)。

『中国高校资源分布不平均,请注意:而不是不平衡。平均是不可能的。(美国高校也大多集中在东部几个州和加州等发达州)。中国各省份基本都有本省的综合性大学、医科院校、师范院校等,而部属院校除北京外,上海、武汉、西安、广州、天津、辽宁(沈阳大连)、南京、成都、重庆等基本处于接近的水平,说老实话,很平衡了。复旦交大比武大华科分数高,是因为地区经济发展人才集聚效应使然(笔者80年代高考时,江西财大的分数比上海财大还高,现在两个学校比比看?),历史形成的状况,不是一年两年甚至不是十年二十年可以改变的。也不仅仅是砸钱投资可以的,深圳有钱吧?什么时候深大能赶上中山大学?李嘉诚有钱吧,汕头大学什么时候可以赶上厦门大学?没办个精英俱乐部式的商学院那么简单』

要实现前面说的统一之类的方案,那么全部高校都得收归教育部直属才行了。中央购买地方院校资产的财政支出和运行费用预算支出哪里来?
另外,事事求统一,叫了几十年的高校办学自主权还要不要?体现在哪?

我的结论:

中央和地方更加加大教育投入(中央财政平衡投入各地),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包括自主招生权),更加开放和扶持民办大学是正道,是促进国民教育公平、发展的大道。

【为什么这么多京沪市民谴责占海特事件?是排外吗?】
一个15岁的小女孩悲情疾呼,呼吁教育公平,打出<少年公民、自由战士、民主先锋、因非沪籍失学,推动教育公平,矢志不移>旗号,却没能得到京沪广大市民的同情和支持,是京沪市民既得利益者屁股指挥脑袋?人品大爆发排外心理作祟?

恐怕没那么简单。

占海特不能在上海参加中考的直接原因是她父母家庭未能取得上海A类居住证。迄今占海特一家以及其支持者也没说清楚他们为什么没能拿到A类居住证?其他的都无实据,但占全喜有三个孩子,违法超生没有任何一方否认。

正是这违法超生引起京沪市民的强烈不满,是整个事件的引爆点。(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占海特是独生子女,占全喜只是因为事业上并不是很成功未能达到上海入户要求,占海特小姑娘相信能得到很多京沪市民的同情,至少没这么多本地市民谴责她们。他们面对的也许只是政府)

计划生育是国策(后来写进法律),是中华民族尤其是主体民族无奈的自我牺牲。而这个自我牺牲基本由城镇居民尤其是中心城市居民承担了。国家用户口、教育机会、社会福利、工作岗位、经济惩罚甚至党籍等约束要求居民实行计划生育,在没有土地依托的城镇居民,失去上述基础,基本上没办法在城市生存。而在农村计划生育实际是失败的,上述约束无效。实际情况就是城镇居民尤其是中心城市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农村家庭三四个孩子遍地都是。

占海特实践后面的推手们(公盟成员等)有三句话:

1、超生与教育公平权无关;
2、孩子是无辜的,她有她的受教育公平权利;
3、你们做奴隶被侵犯人权习惯了,不能反过来阻止别人争取权利。

下面我一一回复这三句话:

1、超生是违法行为。遵纪守法是公民义务,而遵纪守法肯定是一个城市接纳新成员应有的门槛。
2、孩子能享受到什么样的受教育权利(特指非义务教育阶段),与以下因素有关:
a.  父母家庭创造给予的条件(包括经济条件和身份资格条件);
b.  孩子自身的心智水平差异和后天努力程度
c.  自身的意愿
d.  所在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占海特同学除c肯定相符之外,其他的有哪些符合?
    3、上海是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的城市,千百万上海居民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而占全喜们儿女成群,理直气壮地来了,说天赋人权,要公平分配。(分一杯羹,就算是“羹”的话)。

违法者意正辞严,守法者这不平和悲凉到哪讲理去?

其实本不存在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对立(实质是:守法者与不守法者之间的对立),而占海特事件点燃了这个社会痛点。

(“蝗虫”一说被媒体大肆渲染,激起“全国人民”对上海的声讨。我知道“蝗虫”一说是前期部分香港人形容部分双非赴港生子的大陆人。其实大家都知道都市人也有个形容词:“蚁族”,都是昆虫。“蝗虫”很难听,很不好,不应该这么叫,必须谴责这么叫的人。这里笔者也想请大家思考一下:蝗虫有什么特性?为什么香港人不这样形容那么多持单程证入港的人,甚至也不这么形容60、70年代逃港的人们?而形容现在那些赴港生子的人?)

中国社会所有的弊端在上海都有,而上海能够在全国做得更好的一点是什么?就是更多一些规则意识。上海各方面比较规范,比较遵守规则,包括政府和市民社区。这也是部分市民谴责占全喜们投机取巧、不遵守规则的群众基础。

【上海排外吗?】

现代城市本身就是移民组成的,由一代一代移民组成的区域文化,各有其特点,谈不上排外不排外。

社会民间民俗的所谓区域歧视心理是一回事(在地方民俗心理上,哪个地方不排外不地域歧视?我老家村子还歧视更加深山里村民呢,县城居民又歧视我们村子,纽约大佬们还是不是歧视阿肯色“乡巴佬”吗?),而法规政策上的歧视又是另外一回事。针对前者编个文艺作品、笑话段子什么的无伤大雅。但和政策法规层面混淆在一起就显然不妥当了。而拿美国动用军队来推行破除种族歧视政策的例子来类比占海特事件,只能说无语了。

上海也好,中国也好,不存在法规政策层面的地域歧视。户籍只是划分所属居民身份认定的系统,一项政策只能由本地区居民享受,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不是地域歧视。而准入认定为本地居民,肯定有门槛---如果这个门槛针对某省份的人有特别条款,那么才是地域歧视。

鉴于网上很多占海特的支持者来自农村,我举个农村的例子:一个村庄,外来者除打工工作外,要加入村庄成为村民的一员,通常只有嫁入、入赘途径。或者村规民约有个准入标准,符合的方能加入。你来到这个村子工作做事什么的没关系,但你要分责任田,申请宅基地等只有村民才能有的资源,那么门槛一定是有的。门槛是否合理?在合法的情况下,原有村民具有主要的发言权。

上海、北京的准入门槛,哪里不合法,请占海特支持者们可以指出来。

客观来说,北上广是中国最不排外的城市之一了。不然你无法解释这么多外来人口包括笔者在内来到这个城市工作生活。

【哪些人在支持占海特一家?】

在和一些支持占海特的朋友讨论时,讨论到后来:他们不外乎一是高呼“天赋人权,教育平等”的口号和对京沪市民等所谓既得利益者的抨击,最实在的说法是:立场不同,所以观点不同—俗话就是“屁股指挥脑袋”。

我总结一下可以基本分为以下几类:

A.以“公盟”为代表的背后推手们。他们有自己的信仰、信念,锲而不舍地推动他们认为正确的理想。空谈理想、口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不管如何实现。(他们貌似有特蕾莎修女的情怀,却没有特蕾莎修女的践行和智慧)
(为首的许某人,之前也参与推动废除收容制度做了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但做了件好事,不一定他后面都一定做的是好事。比如汪精卫,无论他前期还是后期,都是怀着救国民于水火的理想去做的。)

B.目前在北上广飘着,因各种条件不符很难达到目前的准入门槛的人,其中不乏也是违法超生者。

C.85~95出生大量的超生农村家庭子女,当代进城务工人员的主体人群。以及他们中间少数考上大学的进入城市生活的佼佼者。他们虽已加入中心城市生活,但愤懑不平的思绪一直在心中。各媒体发声支持占海特的拟稿者多半是这类人。(对考分不平,要求统一分数线的人大多也是他们)

D. 被打着公平、人权、普世价值旗帜和未成年少女悲情感动的、以及打抱不平的一些知名人士、媒体声援、打酱油等各方人员。他们不了解也不关心事件来龙去脉,谁看上去是弱者就帮谁,谁口号响亮就跟着闹哄。有的知名学者不做调查不分析,只会喊口号,唱高调,严重与社会脱节---比如一个拙劣的电信诈骗电话,也成为妖魔化京沪政府市民的事件,被这些知名专家学者们口诛笔伐,大转特转。

【占海特事件的背后组织者们下一步会怎么做?正在遭遇不公平挑战的守法公民们如何应对?】
京沪居民遵纪守法,有理有据,不谩骂,不上推手们悲情苦肉计的当(不要直接与占海特辩论,要辩论只跟后面的推手辩论,和一个年幼的小女孩辩论,那就是个坑!)。讲事实,摆道理,合理合法地挫败他们的阴谋。取得广大国民的支持和政府机构、媒体的理解支持。

占全喜一家虽是无赖行径,但更无赖的是后面的推手们。

“公盟”推手会计划怎么做?

不排除他们制造更大轰动性悲情事件的可能,(把一个年幼的小女孩培养训练成什么样的人?!不见看守所放出来的父亲,一心只想着斗争,满脑子满嘴标语口号,倒推回40年前就是个红卫兵头目。),善良守法的公民们一定要警惕!

2012/12/19

点评

看完了,上面说的有道理。占家就是一场闹剧,也不知道后面是什么结果。  发表于 2012-12-27 15:59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admin + 10 写的不是一般的好,真好!大家应该广为转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2-27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那个占**真是不要脸。超生了还这么理直气壮
发表于 2012-12-27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韩正讲话:高度重视城市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  

http://sh.eastday.com/m/20121223/u1a7081397.html

  
   ■谈忧患意识
  韩正讲话指出, “没有忧患意识是最大的忧患。”韩正强调,忧患意识要融化在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必须在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绝不回避矛盾,绝不掩盖问题。增强忧患意识,要体现在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思路上,落实在抓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中。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牢牢把握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把握好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处理好短期增长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关系,高度重视城市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完善人口、资源、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与管理的政策措施。

  ■谈群众观点
  韩正说,“如果我们不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就根本当不了排头兵、先行者。 ”树立群众观点,是靠实干做出来的,首先要解决群众的利益问题。新形势下,要把握群众新期盼,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更多地靠制度来解决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树立群众观点,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行之有效的老办法要继承,更多地沉下去直接面对面与群众交流、听群众意见,把握群众所思所想;现有办法要做实,完善制度,防止花架子、流于形式。树立群众观点,必须倡导共建共享。讲群众观点,不是不切实际吊高群众胃口,喊空口号,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讲群众观点,不能做老好人、不讲原则、违背规律,要引导和教育群众,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来处理社会矛盾和利益问题,坚持依法办事,引导和教育群众依法维权。
  ■谈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不进则退。上海已经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韩正指出,上海在更高发展起点的改革开放,必然有更大困难和挑战、会遇到更深层次的利益矛盾与制度障碍,必须坚决克服改革创新的畏难情绪,防止改革恐惧症、疲劳症滋生蔓延,也要防止急功近利、不求实效、盲目冒进。  (http://sh.eastday.com/m/20121223/u1a7081397.html
发表于 2012-12-27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转载:

新民周刊:如何解“占海特”这道题?

2012/12/26 作者: 杨江 撰编: 杨江 阅读 ( 547 )【 来源 : 新民周刊 】
      
     围绕占海特展开的这场纷争中,有些人已经站好了队,有些人则在犹豫如何站队,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站队并胁迫别人站队,然后两个阵营摆开架势对骂,这难道不荒诞吗?这个年代还盛产“批评家”,批评家真那么好当吗?不要以为自己真占据了道德高地,可以趾高气昂地对上海口诛笔伐。由于失去了理性,这场纷争目前已经沦为一场混战,严重脱离事实,严重跑题。所以,我建议大家先弄明白几个问题:



分歧在哪里?



     在教育公平等问题上我们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搞笑的是,批评者却认为我们是在反对公平、维护什么狗屁特权。无论你接受与否,体制的改革都必然是循序渐进的,上海正逐步开放异地中高考,只是,为了让有限的教育资源更合理地利用,地方人大有权力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订相应门槛,这难道有错?

     在沪非户籍人员已占据上海人口的多数,他们与占海特有着同样的权利关切。理论上,占海特说的没错,父母的职业、学历以及是否偷税漏税、是否超生这些都不能制约她公平地享受教育。问题是,理念能否否定可行性和操作性?

     我并不认为现在开放的9类人群就体现了绝对的公平,将来随着政策的逐步开放,占海特也许会符合,但现在她却不管不顾,坚持要求插队、走捷径,这对其他在沪非户籍人员的子女公平吗?

     占海特的父母常年在上海工作生活,缴纳社保、依法纳税从技术与能力上都不存在障碍。但他们就是不依法纳税,我想提醒占海特的父亲,等你的小儿子、小女儿再大一点,异地中高考政策覆盖的人群肯定更广,但条件再宽松也还是有标准的,至时,如果因为你上述的行为导致你的子女连最基本的异地中高考的条件都不符合,你还会举牌吗?还有脸举牌吗?当然,也许那时候你们早已去了日本、美国。

     有人已经反驳过我:你混蛋逻辑,不谈是非只谈路径,为什么不一步开放?要等到什么时候?不要总拿国情当挡箭牌!

     呵呵,我只想说,在野党总是最好当的,有一种职业叫终身评论员,有一句话叫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还想说,你反驳我的这句话就足以证明我们的国情——我们还在发展中!



如何看占海特的角色?



     受教育权是不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完成任何阶段的教育?请注意,中国的义务教育是9年制,尽管占海特一家在上海没完成交税等应尽义务,但她义务教育的权利,这些年上海一直在用自己的财政开支保障着,占海特,你能为上海说句公道话吗?也许上升不到人要懂得感恩这个高度,但诚实是最基本的素养吧。

     让我们用数据来说话,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重高达40%,且还在不断攀升。小学一二年级,非沪籍学生更超过一半。上海已实现随迁子女全部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民办小学免费就读,在沪就读的随迁子女达50万。

     这意味着,今年上海市基础教育投入的470亿元,花在非沪籍生源孩子上的教育经费已超百亿元。

占海特高喊自己在上海生活就是新上海人,我认为无可厚非,不应以户籍论,而且我们要欢迎更多的外地人有这样的身份认同,将上海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但我想问问占海特,你和你的家庭有没有尽到一个市民应尽的义务,你把自己当这个城市的主人了吗?

     有人拿计生批判占海特一家,这个我持一定的保留意见,因为我理解国情,但更认为要尽可能保障人民的生育权。有人说占海特一家有“政治阴谋”,背后有团队,我没有证据,我不表态,我也不赞成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对人家作有罪推断。

     但占海特,你知道吗?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如果你与你的家人只要权利,不尽义务,甚至带着敌视的眼光去看待这座城市、这座城市的市民,那么你将永远只能是自己口号上的“新上海人”,注定孤单,不可能真正得到这座城市的认同。

     公民意识的觉醒也绝不以简单的权利的主张为代表。



上海首先是谁的?



     现行户籍制度确实不合理,基于这个管理模式上的所有制度必然都会逐步得到改革甚至摒弃,但城市财政收入首先来自在城市成活的各类纳税人,公共资源无可厚非首先服务的当然应该是他们,何况在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要拿上海是全国的这个大帽子扣,否则你所在的城市廉租房何不也照顾照顾上海等外地人?

     有人又要驳斥我了:没有政策的倾斜,没有全国的支持,没有外地人的付出,能有今天的上海吗?

     这话说得多么理直气壮,俨然上海有“原罪”,必须要学会感恩,请注意如下事实——

     1)开发开放上海,这是当时国家发展的战略所需。当然,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必须要着力解决,如果地区发展趋于平衡,也不至于今天的矛盾如此严重;

     2)来自各地的人确实为上海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一个发展的上海不仅带动了国家的整体发展,也给你们个人提供了创造财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3)上海人在享受发展的成果的同时也在饱尝开放的压力,比如高房价、环境污染等等,还有,那块世上最贵的“铁皮”,它已经接近7万元了!

     4)上海一直以来都在支援全国,你知道上海每年要给中央财政贡献多少吗?你知道上海援疆、援藏、援滇、援川付出了多少吗?

     5)上海确实是全国的上海,但你们要认识到,上海首先是上海人的上海,然后才是全国的。这个道理就等同于,难道江西首先是上海人的江西?

     要成为一个城市的市民,你们首先要学会尊重本地人,尊重本地的文化,她首先是人家的家乡,只有懂得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上海没有“原罪”,谁都没有欠谁的,别搞得讨债一样。



上海是否排外?



     没有调查权,可以有发言权。但脱离事实的批判显然是有失公允的。上海与全国一样面临体制之痛,城乡二元结构、城市新二元结构……所有你们能想到的挑战或者说矛盾在上海的碰撞都比其他地区要来得更为激烈。但这些年上海确实在很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我指的是体制的改革,只不过这座城市在政治方面一向表现低调,不愿意宣扬而已。

     我没有为上海粉饰的意思,上海存在的问题确实不少,但相对全国而言,确实更为文明、开放、法制。上海的城市秩序,我想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上海脏乱差,我想对你们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吧?

     我们习惯性抱怨体制,探照灯是不是也可以对准自己?我出生在苏北农村,一个你们一直以为上海人最歧视的地区,我小的时候时常听到身边的人带着鄙视的口吻谈论上海人如何如何地排外,我一直纳闷: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其实并没有去过上海,也没有与上海人接触过。

     十多年前,我通过高考被上海大学录取,这所高校当时90%以上的学生都来自本地,这是我第一次到上海,进校第一天,我就惴惴不安,因为我已经被植入了“上海人排外”的偏见。4年的大学生涯,我与本地学生有过几次小小的误会,但我后来发现,那并不是排外,而是文化上的差异。我试着去了解、理解并融入本地的文化。

     一旦你放下戒备,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友善的,相处便会变得不再那么艰难。上海人的精神面貌里洋溢着自信的气息,这是很多外地人不能接受的,我首先思考的是,我为何对这种自信不舒服,是否源自我的自卑,这种自卑会不会让我变得很敏感,从而变得富有攻击性?往深了去想,上海人是有他的资本去自信的,我们从中是否可以学习到什么?

     为了说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我举一个例子。工作后我走遍全国,几乎每个地方的出租车司机都会嘲笑上海人小气,因为上海人打车时几毛钱的车资都要算清楚,比如10.1元,外地司机1毛钱一般不要,但上海人会翻钱包非要找出1毛钱;比如,10.9元,你给司机11元,一般司机不会找零,但上海人会追要这1毛钱。

     这是小气吗?不!这其实是契约精神的表现。上海处于国际接轨的最前沿,很多理念,你不得不承认是超前的,一定有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就像地铁禁乞,上海也因此受到舆论的攻击,指责上海排外、对穷人缺乏怜悯,事实并非如此,上海人从来不缺乏爱心,上海人事实上更有能力去付诸爱心。地铁是一个公共空间,它唯一的功能是运输,在这个公共空间里,所有乘客的权益都是公平的,无论他来自哪里,是白领还是乞丐,但地铁首先要保障的是通行权利,你没有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是地铁行乞伴随着暴力甚至犯罪,乞讨人员强讨强要,利用或胁迫儿童乞讨,难道不应治理吗?

     你可曾想过,是你缺乏公共空间的意识,挥舞着道德的狼牙棒对上海施暴?上海将对街头艺人进行管理,要求街头艺人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卖艺,我想又会招致非议吧,下一次,你们会不会还因此说上海排外、势力?这是上海的悲剧,还是你的悲剧?

     再讲讲我自己,我大学毕业后,一穷二白,更没法与人拼爹,但通过公平的竞争,我获得了今天的这份工作,取得户籍,此后买房、买车、娶妻生子,与本地人外地人其乐融融,我这个苏北人至少到今天为止没有受到过上海人歧视,相反,我得到了他们的尊重。

     我的身边也有一些人看到上海人富足的生活愤愤不平,其实有什么好愤愤不平的,国家的现状注定了地区发展不平衡,注定了城市优于农村、大城市优于小城市……人无法选择出生的条件,但现行的制度框架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上升通道,只要你努力,是可以改变的。

     我这样说,绝对不是以一个既得利益者的立场来捍卫现行的制度,我期望,今天的年轻人少一些怨气,多一些奋发的精神。

公民有自由迁徙居住的权利,上海并没有拒绝,我和绝大多数上海人一样,认为骂占海特为蝗虫是粗暴的,并不能代表上海真实的声音,“房东赶占家走”如果属实,那也是极端不可取的。上海过去有排外,现在依然有,但排外不是上海的主流,排外也绝非上海特有的现象,上海人说他们在“排毒”,这个词有些不妥当,但却反映了他们真实的意图。对越来越多的外来低素质者,我指的是破坏城市治安、文明、秩序的那些人,上海人是焦虑的,他们为何不能表达自己的愤怒?

     当然,上海人也要学会如何以宽容的心态、更有效的方式去面对城市里新出现的“秩序破坏者”。

     但你们必须搞清楚一点:对占海特问题的讨论无关排外。上海人只是要求占海特“排队”。就像泰坦尼克号沉没,面对有限的救生船,理论上人人都有求生的权利,为何要妇女小孩老人在先,男士在后?有些人自动排队,有些人却非要拿着钱或者高喊口号要求插队。文明与野蛮就在此中体现。

     上海一样存在贫富差距,本地人生活没有你们想象得那么富足,别把上海当做仇富目标。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只有你正确看待财富,才会得到财富。

     而公平决不是搞平均主义,否则我有理由相信,历史的悲剧会重演。

     你们是不是还想再来一次“杀富济贫”?



我的观点?



     我从来习惯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而不怨天尤人。我不是五毛也从没以为自己是什么正义的化身,我无意于去批驳谁,又去支持谁。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记者,我基于我所看到的事实,表达我真实的感受。

     我也期望新闻报道能够不站队,尊重事实,更不要把个人的立场叠加到这个15岁小女孩身上,把她硬塑造成一个少女斗士。

     至于占海特,她毕竟还是一个孩子,我们应该对她抱有理解、宽容与仁爱,何况,她确实喊出了我们心底共同的困惑。

     我曾说,对这个孩子引发的一系列争论如果无法厘清,将会撕裂社会。现在看来,我们确实在撕裂着。

     体制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执政者拿出智慧与勇气,更迅速地带领大家过河。

     我期望“占海特”们缩短等待。

     这场纷争就像一面镜子,我们不妨都走到镜子跟前。

     复杂的中国,“撕裂”的话题一定还会出现。

     我们必须学会倾听异见。

     我们还要学会如何对话。

发表于 2012-12-28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jasonfort 发表于 2012-12-27 15:20
转载: 一位生活在上海的江西人:谈占海特事件与“教育公平”、“人权”   

写得真好,占就是插队的,就是来占便宜的,没得到便宜就以为自己吃了大亏
发表于 2012-12-28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hahah-- 你们要是米国的白人,那黑人是一辈子也没指望有公民权了。

都TMD的屁股决定脑袋--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0 收起 理由
admin -100 辩论可以,但是不能脏话,先扣分,再发现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2-28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更可佩服的是还这么振振有理!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charles--朱 发表于 2012-12-28 22:42
hahah-- 你们要是米国的白人,那黑人是一辈子也没指望有公民权了。

都TMD的屁股决定脑袋--

是一回事情吗?如果美国黑人不纳税,美国政府照样抓他。

点评

请停止争吵,没有意义的东西。我们的论坛不是用来做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的。一句话,占XX就是垃圾  发表于 2013-1-5 11:56
讨论些事情这么激动干嘛?  发表于 2013-1-5 11:45
那米国的平权法案是不是更让你不爽?  发表于 2013-1-4 23:59
发表于 2012-12-29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在上海超生一个要付十几万的社会抚养费, 在当地超生管都管不着, 即不用付社会抚养费,还让我们交的税养活他们, 给他们资源,这就是所谓的公平吗???
公平是什么???你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如果最基本的多劳多得都不能做到, 还有人好好工作吗???

点评

讲的好!  发表于 2012-12-29 10:07
发表于 2012-12-29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在于政府要加大乡村城镇等地的教育投入,把教育质量都提上去了,各省的教育水平基本差不多,那么还有谁会舍近求远,背井离乡去北上广呢?至于如何提高教育质量,首当其冲的就是培养优质师资,并且给教师足够好的待遇,将好的教师留在学校,留在乡村。政府能做到吗?能看着教师的收入比官员高吗?能不争先恐后把自己的子女送出国门,回过头来对国内的教育改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光喊口号不采取实际行动吗?政府部门你们能吗?如果不能,就不要在这里愚弄百姓,一下说要教育公平,一下说难度很大,把老百姓忽悠来忽悠去,最终不了了之了。劝各位,不用为这件事争来吵去了,因为ZF即使听到了大家的呼声,也是听听而已,具体怎么改,跟咱们大家的意见真没多大关系
发表于 2012-12-29 12:3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篇文章起不要了任何作用,权当它是安慰剂吧
发表于 2012-12-31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鼓掌!除了鼓掌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发表于 2013-1-1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好帖子啊 !!!顶
发表于 2013-1-4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好贴!!在上海超生,小孩在上海读书的,真的是好多啊。
发表于 2013-1-4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你在国内购买任何一件东西里面都包含了税的。
自己天天骂着特权怎么烂,这刚刚改到自己的脑袋上就上街骂娘了,什么人都是?
发表于 2013-1-5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重申一遍我的观点:
1.辩论可以,不要脏话。
2.无论计划生育政策怎么不对,但是目前是基本国策,做了违法的事情还想获得和遵纪守法的人一样的权限就是不对的。所以占XX们就是垃圾,而且是垃圾中的垃圾.在我的眼中,为占XX们辩论、维护的人要么也是垃圾,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3.这里不是WW,所以不是YP的天下。上海人站在上海人角度上说话没有错。希望为YP们打出一片天的人还是请去WW吧,那边更适合你们
发表于 2013-1-5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本帖最后由 xfufu 于 2013-1-5 12:25 编辑

讲到底,上海的房价还不够高,房租还太便宜,
先从自己做起吧
发表于 2013-1-5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占全喜: 渣滓
发表于 2013-1-5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qianfan说得有理有据,支持!
发表于 2013-1-5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哈哈,版主千帆说WW的那几句太有同感了。不去那里了
发表于 2013-1-21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转载:是谁毁了异地高考——“低门槛”异地高考失败的原因探析

来源:http://min2651.blog.163.com/blog/static/91783431201301845543174

是谁毁了异地高考——“低门槛”异地高考失败的原因探析  
2013-01-18 21:32:15|  分类: 杂文箱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摘要:本文从“低门槛”异地高考事件失败的原因入手,对其理论提出的背景、条件、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对今后一些相关问题的处理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异地高考;失败原因;影响



2012年12月30日,北京、上海和广州出台了关于异地高考的文件,对参加异地高考的学生资格进行了相关规定。这也标志着“低门槛”异地高考理论的失败。然而,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一、理论基础不牢

1.出发点偏颇

一座城市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这是常识,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诉求。相应地在人口急剧增长过程中当然会设定门槛,造成这一切并不是当地政府、当地居民,一切的根源在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所致。若真如国外一样,每个地区差异化不大,在哪里都一样,当然不会有类似问题。因此,落后地区加大投入厚积薄发才是出路。而提出“低门槛”异地高考的一些所谓的学有所成的“精英”们,不心系家乡,不敢直面家乡政府的不负责任,而把矛头直指京沪等中心城市,更有甚者还羞于承认自己的家乡。这样的人才是自私的源头。他们的家乡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人才流失,发展滞后,地域间贫富差距增大,客观上阻碍了国家的整体发展。

2.“权利”与“义务”概念的混淆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因为其在当地获得了收入,才需要纳税。不能把纳税当成要挟政府、索要利益的理由。“迁徙自由”不是基本权利,《宪法》里并没有相关的内容。瓜分别人家乡的土地、资源、空间、就业机会、医疗教育以及在家乡生存的权利甚至是人家牺牲生育权为国家减少人口负担所做的牺牲和贡献换来的本地公共服务待遇,这不是法律赋予的权利,更不是福利。至于资源,中心城市居民使用是要付费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这些摊到老百姓身上同样要钱。而且,这和中心城市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导致的本地资源过度消耗是密不可分的。

二、选择时机不对

很多人都以2010年小升初取消户籍限制为由,进一步争取中高考的异地化。殊不知,初中教育是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部分,而高中、大学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不可以同日而语。其实,“低门槛”异地高考的提出至少错过了两个时机。

一个是在个别领导人为博政绩做秀时期。他在不做调研的基础上大开空头支票,误导了人们的理性判断,一味地作政治秀、亲民秀。而他执政期间,北京、上海等地的人口、购房、医疗、环境和就业等矛盾还未完全显现出来。若在当时大打苦情牌,或许还可以有转圜的余地。而在“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今日,当这位执政者即将告别政坛而大城市的“城市病”又日益凸显时,再将“低门槛”异地高考的理论提出来,未免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另一个是在香港特区首次给予出生在香港的“双非”儿童以永久居民身份时期。如果在那时提出“低门槛”异地高考,香港的一些媒体很有可能会盲目加入其中,西方一些相对主流的媒体也会参照香港媒体的报道,对这些人抱有同情的态度。而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已经开始禁止“双非”、大骂“蝗虫”,实行地方保护,这时此理论的提出,则有些底气不足了。

三、用人不当

《三国志》中,刘备云:“夫大事者,当以人为本。”一个理论的提出,一项政策的执行,一个政权的建立,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其成功与否,和执行者及参与者的个人素质密不可分。如果用人不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悲剧将会再次重演。“低门槛”异地高考的失败,至少有三个人是起到重要作用的。

1.“崔莹事件”

在一系列“低门槛”异地高考所衍生出的事件中,“崔莹事件”是最巧妙也是最具有感染力的。她以一个柔弱的母亲的形象,加之声泪俱下的“表演”,博取了无数同情。而关于她的报道也被数家乃至上百家媒体竞相报道。可是,她和她身后的策划者都忽略了一个根本的问题——用谎言堆积的“故事”,终有一天会被揭穿。她声称的“户籍所在地不能报名”被一些人联系当地教育部门求证,得到的答复是“没有这回事”;她所患的“绝症”至今也没有给公众出示权威的医学证明;至于她所提出来的“用生命换考桌”,当然也没有实际操作性。崔莹和她的女儿,也成了这场张扬的闹剧的牺牲品。

2.“占海特事件”

世界上,所有必然的结果都需要一个偶然的导火索。可以说,“占海特事件”是所有问题的转折点。对于整个事件,无须推敲就知道他们只是一些群体组织所精心打造的品牌和工具。先以弱势形象示人以证明上海的“不公”,而事实是占海特及其两个违反计划生育国策出生的弟妹皆享受到了如同上海市民的九年义务教育,且因其父母未能达到上海相应政策要求只需回原籍高考,上海仍然可以为其入读公立或民办高中。但作为监护人的占父、占母却使其选择辍学,并开始打造所谓的民主斗争品牌。在此期间,其母多次提到“外籍”、“移民”等字眼,纵观占海特的微博,几乎可断定为成年人代写,且透露出重男轻女的信息。上海有相应保障政策,但占家始终拿不出社保、纳税等相应证明材料。

3.“杜国旺事件”

在这几个事例中,“杜国旺事件”是最愚蠢和最卑劣的。他既没有作悲情秀,也没有打造出一个“少年英雄”。只是盲目地重复已被公众揭穿伎俩,做小丑跳梁状。“京高考报考平台假报名成功事件”、“户籍所在地不能报名事件”、“南柯一梦事件”……如果说“占海特事件”是“低门槛”异地高考事件的转折点,那么“杜国旺事件”便是在“棺材上钉上了最后一根钉子”。

以上三个例子,只是众多事件中的几个比较突出的。至于张建党等人,在幕后煽动爱子心切的家长们请愿、上访甚至是动用更加激烈的其他手段,便更显示出其卑劣和胆怯了。

四、行动失策

还是举“占海特事件”为例。在整个占全喜组织的异闹者在上海人民广场举牌集会,散发传单,当然是不符合现行法律和制度的,更何况其言论极具煽动性和危险性。在他们未经申报批准的情况下,出现在上海政治地标性地区散发制造矛盾的传单,其更有攻击上海市民的言行,上海警方当然会进行阻止,且全程阻止的行为合情合理并无粗暴执法之处,却遭占全喜的阻扰,并有推搡拉扯警察的行为,在反复劝阻其离开无效的情况下(在一些西方社会,这类行为可能会给自身带来击毙的风险),才将其涉嫌“妨碍公务罪”带走。

在此期间,他还一再声称:“我们是新上海人”、“老上海人滚出上海”、“我们才是上海的希望”。这和一些在北京声称“我们给北京做贡献了”、“没有我们北京就完了”、“我们建设了北京”的人一样。不论他们提出的理论是否正确,他们的言论首先伤害了本地人的感情,将原本对他们抱有同情态度的当地人对立起来。这使得历来互相职责的京沪两地居民携手并肩,精诚合作。试问,一项政策个改变,如果没有当地人的支持,岂不是“空中楼阁”?要知道,即使这类事情放在美国,美国议会也不会完全无视当地人的不满而贸然通过一项对某地完全不利的法案的。不仅如此,他们勾结境外媒体甚至日本媒体,断章取义,将一场原本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事件国际化,这无疑是他们在“自毁长城”。

五、媒体界的反作用

一些媒体和无良学者的片面炒作是将整个事件带入万劫不复的始作俑者。特别是北京的一些媒体沦为事件的舆论阵地,为其摇旗呐喊,大肆抹黑北京,压制本地居民的声音。这种情况给人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在中心城市无条件开放异地高考有了舆论支持,甚至一些中央媒体也被裹挟其中。这些不理性的声音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对异地高考的理性分析和判断,调高了一些想来中心城市占便宜的人的心理预期。

异地高考的“低门槛”化在理论上原本就先天不足,现在当地人也不愿意了,其他的近十亿人只是旁观——因为即使“低门槛”异地高考真的通过,得到利益的也只是一小部分人。支持的只是一部分力求得到眼前利益的“小商品生产者”(因为农民工对此想都不敢想)和一小撮借机会引人关注的“文人墨客”。这个事件的结果,已是不言而喻了。

六、打击面无序扩大

教育、医疗、保障、户籍等制度,地区发展不平衡不仅只北京、上海有,只不过目前中心城市于此问题舆论环境相对宽松,顿时就把当地政府、当地居民带入为利益集团、既得利益者的代表大肆批评,以图口舌之快和不可告人冀望。

“低门槛”异地高考只是一个导火索,接着会有医疗、养老、户籍等各方面全方位民生问题接踵而至,一些媒体、公知、专家却把所有问题归结于北上广的自私,孰不知真正的自私就来源于他们自身。如此的煽风点火根本不是想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和平推进,暴力化的“革命”对谁也没有好处。

“低门槛”异地高考事件最失败的地方就是在宣传中过于强调自己的所谓“不公”、过于强调莫名的“特权”,而这使他们在无意之间把自己放在了和当地人对立的角度。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矛盾已经不是和政府某部门的的矛盾,而已经变成和当地人之间的矛盾。随着事态的无序化和扩大化,这使中心城市与其他地区的矛盾愈加尖锐,从而破坏了当地居民与外来人口的原本和谐平静的关系。

综上所述,中心城市的有关部门顶住了各方压力,制定出了一项理性、睿智、稳妥的政策,也挫败了某些势力想借异地高考搞乱京沪进而搞乱全中国的政治图谋,为中国的稳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同时,北京的过渡方案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性评估异地高考的影响,因为可以想见那些先执行的省份会很快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待制定正式方案的时候就可以避免了。

   
发表于 2013-1-28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先顶,再看。
发表于 2013-2-1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qianfan 发表于 2012-12-27 09:28
那么也还是要鼓掌,毕竟那么多上海文人,冒CCAV以及占XX之大不韪,出来为上海人民鼓与呼的就这么一位。其 ...

好不容易等到hz , yx  这些一直在上海工作的人上来
希望后面好点,别这么乱了
y z s可是留了个大烂摊子,后任人中道远
发表于 2014-11-6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soso_e163:}:D:D:D:D: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9-28 17:48 , Processed in 0.158993 second(s), 1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