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18-4-15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chinaviolin 于 2018-4-17 22:55 编辑

又到一年入学时(转载)

我仔细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应该在帖子开头,做几点说明:

1、这个帖子主要是讲大班娃和小学之后孩子发展的,不是讲幼儿的养育。
肯定有相当多的爸爸妈妈理解“如果你手里只有一把锤子,那么所有问题就都是钉子”这句里边儿的意思。
欢迎这样的爸爸妈妈进来,就具体的问题展开讨论。您的孩子现在几岁,就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了。获得孩子完整的成长图景,当然是重要的事情。

2、幼年的孩子,需要感知这个世界,充分发展运动和感知的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可这个帖子是前瞻大孩子的,对象不一样,故不再反复强调这一点。
当然,不强调不等于不重要,更不等于不正确。

3、如果哪位爸爸妈妈的宝宝正好五岁,这帖子正合适。
有两种情况,各自可以斟酌:
第一,如果你觉得我讲得太好了,太对了,也认同“智力建构”这个观念,那么,请你一定做一件事:留尽可能多的时间给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
第二,如果你觉得我讲的有“如鲠在喉”的感觉:具体地说,哪里都不错,可就是觉得不舒服。那么,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深吸口气,放松。然后,仔细理解帖子里说的东西。
这贴里面说的内容,可能就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原来向东,现在要在极小的转弯半径中掉头往西;原来向南,现在要在极小的转弯半径中掉头向北,这种巨大的变化,肯定会在情感上产生巨大的冲击。
这个转弯非常重要。
从5.5-7.5这两年,是人生最重要的两年。应对正确,会给孩子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应对错误,会造成不可逆的结果。“不可逆”的意思是:等爸爸妈妈在孩子七岁半以后搞明白怎么回事了,可发展期已经过去,想补救,哪里会那么容易的....
如果这两年里没有转弯成功,小学以致初中高中整个学校教育阶段,孩子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我要说的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其他帖子

两个月英语大火烧开的实验结果
http://www.qianfanedu.cn/thread-118360-1-1.html

小一生愉快的语数英理化历史地理打基础分享
http://www.qianfanedu.cn/thread-115966-1-1.html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转载申爸小学生家长指南)
http://www.qianfanedu.cn/thread-116225-1-1.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卢橘和杨梅 + 4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再有两个月...不到了,今天都七月三号了...又该有很多宝宝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跨进小学的校门了。
三年之前,就在这个时候,我希望知道一些事情...我知道我想知道什么,是有关小学,有关学校的事情....可是说不太清楚...这个“说不太清楚”,一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勉强来说,我想知道什么呢?
我想知道,孩子在整个小学的成长路线图...各个方面的,智力的成长路线图、思维的成长路线图、非智力因素的发生路线图,还有,就是小学教学内容的本质....小学教学的目的,本质上的目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各方面成长的里程碑.....孩子生活、学习,需要抓的重点是什么.....

总之,总结起来,第一我想知道:孩子在学校学习阶段,尤其是当时最紧迫的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发展地图”。
第二我想知道,孩子们学习的内容的本质是什么,学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为啥学。
有了“地图”,才能有方向感,做起事情,有条不紊;既不会纠缠于细枝末节,以致漏掉重要的事情;也不会在不合适的时点,去做不合适的事情,以致手忙脚乱,既无头绪,也无结果....
有了目的,我们才知道自己走没走,走到了哪里。
我觉得,全世界六十几亿人,人人都要上小学....姑且如此说哈.....这么重大的事情中的重大课题,一定已经有好多好多文章,说得透彻掉底儿了。
于是,我去找。
找不到。真的。
失望。

失望之余,我发了狠:等有一天,我来写!
有什么了不起。
切!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咱们都知道有钓鱼这么回事。
真正的钓鱼粉丝,是不屑于去人工养殖的池塘里钓的。那些鱼,给人喂惯了,见饵就咬。没挑战,没意思。
钓鱼迷们痴迷的是钓野鱼,就是到天然的河渠里去钓野生的鱼。
再升级,河里的野鱼钓起来也没意思了的话,他们就去掉海鱼。到大海....远洋去钓鱼,钓大鱼,凶猛的大鱼。金枪鱼。
金枪鱼,最大个儿的哈,能长到800公斤....也就是说,将近一吨的体重....一般的,也有个几十公斤。
几十公斤,搞不好,弄个半吨重的鱼钓上来,那成就感该有多高啊。
金枪鱼这种鱼很有意思,它必须不停地游动。不能睡觉....不动啊,不行。要是金枪鱼睡着了,它就把自己憋死了。什么原因呢?金枪鱼这个物种,是一个比较低级的物种。鱼在水里,呼吸,得用鳃。这个我们都知道。金枪鱼的鳃还没有进化得很好,不能够主动地吸水进来。它只有游起来,水才能流过鳃隙,把水里含的氧吸收到身体里。
为了让一点点水流过鳃隙,几百公斤的沉重身体都要一刻不停地一块儿动,带动些许水流过鳃。
这设计可真够笨的。

那么大个东西,一刻不停地要动。笨想也能知道,那得消耗多少能量啊。
消耗多,吃得就多。
吃得多,就不摘食。见到饵也就吞,好钓......相对来说。

拿什么饵来钓金枪鱼呢?乌贼啊、马面鱼啊...什么的,都可以。不过,最好是活的...半死不活的也行。实际上,钓金枪鱼的饵,都已经被折腾得半死不活了。
饵从哪里来?
钓哇!
还能从哪儿来。
所以呢,你看,钓金枪鱼的人,都有一排吊杆,上面下着不同的钓饵。有的吊杆下着钓马面鱼的饵,有的吊杆下着马面鱼.....着急了,钓迷们还拿网捞。
捞什么?
当然不是捞金枪鱼。
捞鱼饵。

我也不会钓鱼。
大家能想象出这么个意思就行了。
这是个隐喻,用来理解孩子们学校学习的知识和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用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个出海吧,钓鱼。
钓金枪鱼,出去钓,咱们都能理解:捞一个半吨重的大家伙,值得。
可是呢,咱不能说,人家出海,不能只是为了钓马面鱼。
马面鱼也是鱼,也能吃,不是?
反正,甭管钓马面鱼,还是钓金枪鱼,都叫“钓鱼”。
咱不能犯低级的错误:钓金枪鱼叫“钓鱼”,钓马面鱼就不叫“钓鱼”了。
孩子呢,学校去学习。
孩子学什么呢?本质上,孩子会“学”两种东西。一种叫“马面鱼”,一种叫“金枪鱼”。前者是后者的饵。
如果孩子不“学”前者,就没有后者。光秃秃地扔个鱼钩到海里,金枪鱼再贪吃,也不会去咬;
如果只钓马面鱼.....高高兴兴地钓哇钓,钓了满满一船马面鱼饵....从不下饵去钓金枪鱼....这当然也可能。
这样做,也合理。
马面鱼也好吃。
有一句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师傅呢?他只能帮孩子钓到马面鱼....就是鱼饵,这才是师傅的职责所在;钓金枪鱼,得靠孩子自己。
师傅一般不会妨碍孩子钓金枪鱼。但是,把钓金枪鱼的责任,硬加到师傅头上,是不合理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等捋到后边的时候,再说原因。
对于天真烂漫,6岁的小孩子,他自己是没什么“钓鱼”的观念的。在小学三年级之前,钓金枪鱼....如果爸爸妈妈希望孩子钓的话....职责在爸爸妈妈这里。
在小学三年级以后,有智慧的爸爸妈妈才可以考虑把“钓金枪鱼”的责任,交到孩子手里。
不过,这是后话。
师傅的职责就是把钓金枪鱼的饵给孩子钓到。
不能指望“师傅”干别的了。
指望“师傅”帮着孩子把金枪鱼钓上来,既不合理,也不可能....因为,金枪鱼只能孩子自己钓。
宝宝马上要上学了。爸爸妈妈有无限憧憬,美好希望。可是,如果要孩子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结果,家长最先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理预期,对学校的心理预期。准确地说,是调整正确自己的心理预期,对于学校,对于老师能教给自己的孩子什么的心理预期。
常常见到家长抱怨学校,抱怨老师...甚至,尤其是蒙氏妈妈,积极地努力,试图去说服和教育小学的老师,应该怎么怎么样....蒙氏本质上,是讲怎么用海竿钓金枪鱼的;不是教人怎么用小水杆钓马面鱼的。
老师的目标是钓马面鱼....这个鱼可以当钓金枪鱼的鱼饵....可是,不管怎么说,老师都不管孩子怎么钓金枪鱼。
一定不能搞错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老师能教给孩子什么...为什么(一)


这个很简单。
我们去看,那些小学四五年级的孩子...看典型一点的吧,假设农村孩子。
每个孩子都学会了识字。识了很多字;
每个孩子都学会了看书,自己能看书;
每个孩子都会计算,会算加减乘除。
为什么农村孩子呢?农村的孩子,我们假设家长不参与教育孩子。孩子学会的,全靠他在学校的学习。
我们也可以往前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那时候,社会治安好,孩子们不都是自己挂着把钥匙,放了学,自己回家开门写作业?哪个家长也不辅导孩子学习,也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
就在这些状态下,可以看出学校教育可以教给孩子什么东西。
那位妈妈可能说,这算什么....我孩子还没上学,就全会了....呵呵,说话得凭良心:如果那位妈妈不在学前花大把时间和精力,教孩子,孩子怎么能会呢?这还是一对一地教。想想看,一个老师,面对一个40个孩子的班级,在三年时间里,把每个孩子都教会这些,这还不值得尊重么?
对于学前已经认识3000汉字,100以内加减法熟练,英语熟练的孩子....不一定就好。
本质上,学会这些知识,不过是已经钓到了很多马面鱼而已....马面鱼是用来作鱼饵的....鱼饵这个东西呢,足够就好,多了没用。
当然,如果那位妈妈的目的就是钓马面鱼,另当别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8 收起 理由
mamagoose + 8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老师能教给孩子什么...为什么(二)


昨傍晚,阴云密布。一阵狂风,扫尽一整天的暴热。
阴云只密布一阵儿,扫完热后,就完了。
天晴了。
晚霞满天。

今早,清凉世界。朝阳如水。
舒爽。

钓一会儿鱼哈...这个有意思。
刘震云。
每当他回忆起北大的时候,总是提到一句话。北大的老师谆谆教诲他们这些中文系的学生:“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地方。”
刘老提这个事情,至少可以看出三层的东西来:第一,他当年进中文系的时候,就是希望学会“当作家”;第二,他对自己当了作家,很自豪;第三,他没想到。没想到什么呢?没想到北大这地方,还是“中文系”,竟然也不能培养作家。

不但北大不能培养作家,哈佛牛津什么什么都不能。
事实上,没有地方能够培养作家。更不要说一定能培养出作家了。

任何一个严肃的教育机构,都不会声称能培养出作家...就是不会以“培养作家”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凡是声称能培养出李清照的机构,都是骗子。

没有机构可以拿“钓金枪鱼”当目标来招生。
“钓金枪鱼”不可以。“钓马面鱼”可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师能教给孩子什么,为什么(三)


继续钓鱼哈.......

总有一天,孩子要背起小书包,高高兴兴走进学校的大门,去当小学生的。
那个寄托着妈妈无限慈爱的身影,总有一天会消失在学校教学楼的拐角处.......留下引颈张望的妈妈,在校门口无限惆怅,放心不下....

人们都一样:比照自己的愿望和憧憬,当现实和它不一样的时候,大家都会在心底产生不好的感觉...莫名的感觉。抓又抓不到,说又说不出。但是,那是一种真实的感觉,是实实在在在那里的;那感觉不好,也是实实在在不好的。
这感觉,在孩子入学之后,几乎存在于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的脑海里。
这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感觉。

按照人的本能的反应....就是,一旦有冲突,那一定不是“我”错了,而是环境错了...这感觉一产生,就立刻地开始抱怨“学校教育”。

让我们先预览一下,学校的教育,是个什么样子的....当然,不是从大家熟悉的、经常见到的角度来看。
我们来个特殊角度,看学校教育。

小学生呢,他们早上8点开始一天的学校生活,下午3点从学校离开。中午,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
也就是说,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满打满算,一天,只有6个小时。
一个班级呢,有40个孩子....
让我们来做小学三年级的算术:
一个小时60分钟,6个小时就是6×60=360(分钟);
360分钟被40个孩子平均,就是360/40=9(分钟)。

让我们来看看算术题的得数的意义。
这道算术题的答案是9分钟,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意思是:一个班40个孩子,平均每个孩子在老师那里单独的接触时间只有9分钟。

一个家长,如果他仔细想一下的话:每天9分钟的时间,他希望让老师教会孩子什么?
一个学年,有165天上学的时间,那就是9×165=1485(分钟)大约是25个小时不到的时间。

好啦,你的孩子上一年的学,和老师平均的单独接触时间,只有25个小时!
25个小时,您又希望老师教会您的孩子什么?

您会说...这个不对啊!怎么能够这么算呢?
是的,是“不对”。因为,孩子们其实是6个小时都在和老师接触....根本就没有那“9分钟的单独接触”。
所以,不对!

且慢.....这个“思想上的实验”还是有它的用处的....
事实上,有关学校教育的诟病.....所有的问题......恰好,都出在这个地方。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8 收起 理由
mamagoose + 8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老师能教给孩子什么,为什么(五):组织能够做到什么?


彼得•费丁南德•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
此翁生于1919年11月19日,卒于2005年11月11日。

2005年11月26日。
整个一个上午,我没干别的,一直在打电话。
打给《21世纪经济导报》的北京发行部。从邮递员打起,一直打到他们的总经理。
一路上去,训斥每一个人。

我一定是气疯了,当时。
05年,我花“巨资”,订阅了一整年的《21世纪经济导报》。目的倒不是为了看里面的“投资分析”,主要是,这个报纸背后有一群大写手,当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它能够快速地联络上这些写手,及时奉上深度分析专题。
我就是为了这些深度分析,才订了厚厚的那摞报纸的。

21世纪为了德鲁克,专门制作一份纪念专辑。应该有厚厚的一摞,随报纸递送来的。
我订一年的报纸,就是为了这种专辑。
可是,送到我家的报纸里,那摞专辑,却没有了。
报纸的页号连续地排着,正正好好,到了我需要的那些页,没有了,不见了。
我反反复复地翻,希望小偷能够为我留下几张。
可惜,没有。
一张都没留下。

我暴怒了。
尽管被骂的每个人都承诺,为我“补上”缺失的那些报纸。
可我知道,他们是补不上的。
确实,一直到2006年的11月,我也没等来“补上”的报纸。

德鲁克,何许人也?
如果你去请度娘,它会告诉你:这个人是管理学之父。
其实呢,准确地说,这个人是一个社会学家。在他中年的时候,他想搞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组织是怎样创造价值的。
这里所说的组织,相当于我们现在口语里的“单位”、“公司”这类词。

在德鲁克试图弄清楚他自己的疑问过程中,他顺路“发明了”管理....也许,是“发现了”管理.....没谁知道准确地应该怎么说。
反正,不管怎么说,自打德鲁克之后,才有了“管理学”这门学科。
所以,他才成为“管理学之父”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老师能教给孩子什么,为什么(六):组织能够做到什么?


话说德鲁克。
德鲁克发现的管理的职能,一共有四个: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它大致的意思是说,一个创造价值的现代组织,是这么管理的:先制定一个目标,然后呢?根据目标,制定实现它的计划,把人们分工,开始干。在干的过程中,不断地把阶段性的成果拿出来,和制定好的计划去比较,如果有偏差,要及时纠正,让进展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我们这个论坛呢......指在这里交流的爸爸妈妈....严格意义上,不是德鲁克所说的组织。我们这里是个俱乐部。
任何一个学校,都是一个现代组织。
现代组织有个什么特点呢?感觉“冷冰冰”的。是个高效机器,必须不偏不倚、稳定地完成它的目标。
咱们感觉一下,咱们这里和现代组织有啥就不一样。
申爸在这里发帖子,感觉很爽,很high,就天天早上写。要是明天申爸感觉腻了,不想写了,也就不写了。因为这里发帖,不过是“玩儿”而已;学校的老师就不行,天天都得上班。不管老师们感觉爽不爽,腻不腻,都得上班。“上班”是他们的工作。
一点儿也不奇怪,会有很多老师到这里来发帖子,交流。尽管谈的都是教育,可“其背后的处理机制”是不一样的。
申爸的话题,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想起那条线索,就说哪条线索。在这里有这里的规矩,我可以建议请求别人说些什么;可是对方不说,我也没有办法;学校就不同。一个单元,要八天讲完,就得在八天的时间里,把它讲完。要是哪位老师讲不完,就没办法混了:因为第九天就要“全年级单元测验”,你教的班级没讲完, 怎么办?
为什么八天呢?因为一个单元有五课,第一课和第二课是两首短诗,一节课讲完;剩下三课课文比较长,要在两节课里讲完。加起来,正好八节课。这是根据几年、十几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制定出来的教学计划,非常科学的。
实际上,每一位老师,面对的情形是:他要讲的内容,已经严格的规定好了....严格到每一个五分钟,需要讲什么,都规定好了....这种严格程度,超出我们的想像。
很多新晋小学生的蒙氏妈妈,都有一种冲动:把理念传递给孩子的老师。呵呵,不是老师不相信,不想听你的理念....老师也是另一个孩子的妈妈么.......而是,你想让老师在什么时间做那些符合理念的事情?
老师她没有时间。
有年青的老师在这里.....甚至,她还是孩子的妈妈....她试图把蒙氏的理念,拿到小学来,用在她的课堂上。你可以找到这样的老师的帖子..... “哎!难呐。做点对学生有益的事情,怎么就这么难?”她感觉到:好像整个世界都在和她作对!教学内的任务完不成,她热心做的,得不到周围任何人的认可;她取得的成绩,没有人看得到;她不小心的失误,被周围的环境放大千万倍,来嘲笑。
最后,她也只好忍泪“回归”。
一个组织,它要运转良好,就不会允许这种“偏离目标的事情发生”。
她所遇到的困难,就来自“纠偏”行为。
可是,为什么“教委的那些人”,不充分发挥出青年教师的积极性,非要制定这样的目标和体系呢?
那是因为:稳定的问题。
凭着热情的地方,总会不稳定:有热情的人,一旦“燃尽”了,怎么办?
有一些曾经很好的“俱乐部”式的小学,里面的核心人员,有一天,“燃尽”了。那灰烬还没有普通的机械的现代性组织好。
现代性的学校,是孩子总会进入的机构,总会面对的问题。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
那么,家长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对这样的机构的目标有充分的认识,获得其“好处”,剩下的事情,想办法,自己做。
学校做好学校该做的事情;家长做好家长该做的事情。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8 收起 理由
mamagoose + 8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第一次:“活”的观点和意图


把时钟往回拨…..2012年4月29日。
这一天,是星期日。
按照我和大申两年来的日程,每星期日的上午十点半到十二点,是听交响音乐会的时间,雷打不动。
10点30分。
我和大申已经舒适地坐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前排座位上,等待音乐会开始。
这一天,离开家去大剧院的时候,大申没有任何不寻常的表现:还是和平时一样,既不表现出乐意听音乐会;也不表现出厌恶音乐会。反正已经形成了习惯,到了这个时候,就走出家门,去大剧院就是了。
我当时没有任何异样的感受。
殊不知,一件不同凡响的事情,正在悄然地酝酿着。
音乐会结束了,大申和我往地铁入口走。
就在快走到刷卡口的时候,走在前面的大申忽然回过身来,坚定地对我说:“从下个星期开始,我再也不听音乐会了!”
我随口敷衍道:“好好,不听就不听。”
类似的事情,发生不是一次两次了。大申宣称不听了,待到下次音乐会开始之前,就早忘了自己的宣称,到了九点半,又高高兴兴地和我出发了。确实有两次特殊,这宣称恰发生在周日的九点半之前,于是,我怎么商量,大申也不肯跟我走。我只好把大申留在家里和小姑娘作伴儿,自个去大剧院。
那些次,性质和这次是不同的。这是后来我才意识到,识别出来的。
原因很简单:那些次,大申的“不去听音乐会”,是偶发的。不去一次,也没什么。到了下一周周日的9点30分,大申早忘了自己“不去的宣称”,又高高兴兴地出发了。
这回不同:自从4月30日那次宣称,一直到五月底,大申一次国家大剧院都没去:坚定地不去!
2012年4月30日,这有可能是大申最后一次去听交响音乐会了。
到去年的7月18日,大申就听了整整两年的交响音乐会了。
按说,大申早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情境兴趣。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况且,交响音乐会,对大申而言,十分重要,能听,还是要跟着我,周周去听的。
到了五月六号上午的9:00钟,我开始亲自忽悠大申…听音乐会多好啊…多有品味…你看,你这么聪明,班级别的同学都比不上你,就是听音乐会的听的…别的同学都不听音乐会,对吧?…
不管我怎么忽悠,大申就是赖在沙发上;大申就是不动弹。
眼看到了九点半了,我只好动粗:“你自己要买的票!你不去,不是浪费了?快走!”
我拉起大申。
大申呜呜地哭了。拿脏手背抹眼睛,弄得脸上一条条的泥汤。
以前,大申不乐意去,是犯懒,不乐意出门。用这个法子,就可以让大申走出楼门。
只要走出楼门,过两分钟,大申就变得高高兴兴了。
可是,这次,没有成功。
大申赖在地上,一边抹眼泪,一边倔强地瞪着我:“就不去!”
我没法子,只好放弃。自己一个人去听音乐会。
我总结,觉得还是大申犯懒,不乐意出门。
5月13号,又一个星期日。
早上早早地,我就提议,和大申出门骑自行车玩。
不是不乐意出门么…那就早早出门,玩high了,顺势出发。问题就解决了。
9:20,我提议,该回家了。
等把自行车放好,我兴冲冲地提议:“走!听音乐会去!”
大申眼里的光彩立刻收起来。坚决地表示:“不去”。要和老妈在家里复习,因为要考试了。
我立刻觉察到,大申这次,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我倒没再劝,自己拿了票,去听音乐会。
需要搞清楚大申是怎么想的。
这项任务,自然落在了申妈的头上。
晚上,申妈领了令,娘两个出门“散步”。等散步回来,大申高高兴兴地奔书桌,去复习。申妈神神秘秘地溜到我的书房,小心地关好门:“打听清楚啦。大申说 ,他觉得听音乐会没用。因为,每次音乐会,大申说他都没在听,就是坐在座位上睡觉。很多时候,真的都睡着了。大申说他听音乐会,学不到东西。还不如不去听 ,省出时间在家里复习更有用。”
原来如此!
大申有了自己的想法;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了自己的决定;根据自己的决定,坚决地执行。
这个串串的结果就是:坚决地不去听音乐会了。
下一个周末,20号,我只是象征性地问问大申,时间到了,该出发去听音乐会了。你去不去?
大申说“不去”。我就一个人去了。一点都没勉强大申。
大申已经有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了。并且,这些观点和意图,是“活”的。
之所以说它是“活”的,是因为大申现在的观点在表达形式上,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就是一些陈述的句子,但是,在以前,陈述就是陈述,陈述完,就完了。大申还无法根据陈述的意义,来做决定,影响自己的行为。这个例子第一次让我观察到,大申现在不一样了!大申根据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意图,并且,按照明确的意图,有意识地做决定:要做哪些事情,拒绝做什么事情。
音乐会自然是要继续听的。如果,我能够系统地阐述、证明一个观念,让大申接受这个观念…当然是要让大申自觉自愿地接受这个观念…按照这个观念,他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应该继续听交响音乐会。
要是:大申也确实重新开始去听音乐会了,更甚者,大申能积极主动地张罗着去听音乐会。这就能够充分地证明:大申的智力发育到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果智力发展到位了,那就意味着: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了。
理论上,以前还要考虑“年龄还小,是不是合适”的问题,现在,可以撇开这种顾虑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大申迷上了看电影


2012年6月3日。下午,我和大申又出去骑车远征探险。这次,走得比上次远多了。
上午的时候,我一个人去听音乐会,一点点都没有游说大申去的意图。
大申留在家里,和老妈一块儿“复习”。
我临走的时候,看了一眼大申,想叮嘱点什么…可是又一想:说了也没用,随他去吧!
想叮嘱什么呢?
还得从上个周五说起。
大申不是有个高清机么,我和申妈商量:每个周五,晚上吃完晚饭,全家坐在电视机前,看一部经典电影。
这娱乐不错,合家围坐,其乐融融。
况且,必须的经典电影,对大申的发展、艺术品味的形成,也好得不得了。
申妈愉快地同意了。
上周四,我把《虎口脱险》拷到了高清机上,预备第二天晚上全家一块儿看。
结果,人算不如天算。申妈周五晚上被本科同学拉走,去聚会。
剩了两个男子汉在家“周末团聚”。
那《虎口脱险》,永恒经典来的…本来是给大申英文版的..看了五分钟,一来法国人配的英文实在不容易听懂;二来当年上译的中文配音在艺术上亦堪称经典,我干脆把配音调成中文配音得了…要娱乐,就娱乐到底。
那家伙,对大申的吸引力,没的可比。我出去上厕所,那边厢大申拿了遥控器,忙不迭地快进,跳着往前看:这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大申对情节不是那么在意。一个片子,放在高清机上慢悠悠地放,大申慢悠悠地看,往前快进一会儿,或者倒回去,重新放一遍,都引不起大申的异议,大申都会兴致勃勃地看,就看眼前播放的内容就行。
大申对情节并不怎么特别在意。
这回,大申跳着快进想知道“后来怎么样了”…这和以前大不同。
还有呢!
大申跳着脚看完了《虎口脱险》,跑到我的书房,问《地心游记2》下载完了没有。我不想让大申继续看电影了,就骗大申说,还没下载完,正在下载。大申不信,非要自己打开迅雷,看《地心游记2》下载到哪里了。这下,我瞒不住了,只好承认,《地心游记2》下载好了。
大申逼着我,把《地心游记2》拷到了高清播放盘里面去了。
然后呢?然后,大申心满意足地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儿地回顾《地心游记2》。
这也和以前不同。这是第一次,大申要求自己亲眼检查自己要求的片子,下载到哪里了...因为想看。还有,以前,大申对于我拷给大申看的片子,一般不提异议,也不做强制要求:拷什么,看什么。不挑剔。
现在,挑剔来了。
周日早上呢,大申不到五点半就爬起来了。自己坐在沙发上,放起《虎口脱险》,从头开始看:再细细品味一遍。
事实上,到了早上9:30的时候,大申基本上是把两部片子都重看了一遍。
看那架势,等我走了,大申还会继续再看第三遍…
我本想提醒一下大申:小心,不要再看电影了。要不,老妈会没收高清机的。
还有更严重的事情呢:大申为了快点把学习对付完,好继续看电影,答应好抄的生词,那抄得叫一个潦草。就是上帝来了,也认不出来写的是啥。
这要是给老妈看到,大申不倒霉,就没天理了。
果不其然。
我听完音乐会回到家,发现两个人脸上都是阴云密布。
我正在换鞋,老妈开始发难,大声宣布:“从今天开始,大申不准再看高清!纪录片、电影、奥数…什么都不许看!要集中全部精力,语文要百词达标比赛啦。期末考完试,高清机才能还给大申。”
得,果不出老爸所料!
这下,大申虾米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ZombieFilm


弃绝了看电影念头的大申,下午学习效率高,效果好。
等到我午睡醒来,娘儿俩个早已经欢天喜地,高高兴兴了。
话说爷俩个骑到了东便门。
我觉得,可以开始早已筹划好的事情了。
我把车速慢下来,等大申骑车赶上来,并行。
“大申,你很喜欢看电影,是吗?”
大申毫不迟疑地大声回答:“是啊!”
大申一听这个话茬儿,心里的小算盘可能以为老爸要帮他把妈妈没收的高清机要回来,就加紧蹬两脚自行车,紧紧跟着,抬起头,眼巴巴地望着我。
“今天上午,你看了好长时间电影,是吧?我觉得,你都快把《虎口脱险》和《地心游记2》看两遍了。高清机给老妈没收了吧?看太多啦!”
听了这话,大申眼里期望的光彩涣散了,换上一副倔强的无所谓:“没收了就没收了呗!”
大申嘴硬,对付着。
感觉自己白期望了,大申脚下放缓。自行车前轮慢慢落到了我后轮的位置。
“你想不想知道有关电影的深刻的见解?”
最近一个阶段,我为了给大申一个更加“自然”的环境,除了纪录片之外,开始加入经典电影。除了大申和同学一块儿到电影院看过的大片儿的英文原版外,大申已经看完了《神秘的黄玫瑰I、II》、《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王中王》、《出水芙蓉》、《英俊少年》、《虎口脱险》。纯娱乐的电影。这些译制片,因其精彩的配译,已经成为这个国家中的经典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也给大申看了《悲惨世界》。大申看了40分钟之后,给出评价:“没意思。”不肯再看了。于是,我决定给大申纯娱乐片。
这些电影把沙发上的大申看得哈哈大笑,连滚带翻,大申自然对“电影”感兴趣。
我思忖着:现在大申肯定对电影的话题感兴趣。
果不其然。大申脚下又加劲儿,赶上了我。
“你知道,好莱坞的电影又叫什么吗?”我问。
“不知道。”大申回答说。
“叫Zombie Film。你知道Zombie是什么吗?”
大申迷惘地摇摇头。
“植物大战僵尸,plants vs. Zombies啊!Zombie就是僵尸呀。”我说。
Zombie不是个好词儿,大申当然争辩说:“《虎口脱险》不是好莱坞的电影…”
我明白大申的意思:《地心游记2》是好莱坞电影,是Zombie Film;《虎口脱险》不是。
我马上接口说:“…都一样,都是Zombie Film。”
我问:“你知道为什么叫Zombie Film吗?”
大申摇头说:“不知道。”
“你看电影的时候,是不是有头昏脑胀的感觉?”
大申点点头。
“所以呢,电影看多了,就会头昏脑胀。你看你小片子(就是指那些纪录片)的时候,就没有这种头昏脑胀的感觉,对吗?”
大申又点点头。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看小片子的时候,你在思考。头脑在思考,就是主动。主动的时候,人就不会头昏脑胀。看好莱坞的电影,大脑思考的功能被关闭了 ,你就随着电影的情节被动地跟着往前走。时间长了,大脑被弄得精疲力竭,就会头昏脑胀啦。所以么,看电影,看多了,就会停止思考。停止思考的东西,是不是就像僵尸一样,傻呵呵木木地,往前走?时间长了,人就变傻了。”
大申不吱声,闷头往前骑。
我们到了东便门的铁路桥。一个大上坡,骑不动了,下车推着走。
我继续给电影抹黑:“你知道经常看好莱坞大片的人,叫什么吗?”
大申小声说:“不知道…”
“叫‘沙发上的土豆’…”
这个词儿好玩儿,大申大感兴趣,追问:“为什么叫‘土豆’?”
“看电影的时候,是不是都舒服地躺在沙发上看啊?”
大申点头同意。
“土豆是什么样子的?土豆不是圆滚滚的,傻呵呵的样子?看电影,时间长了,不动脑筋,人躺在沙发上,发胖了,不久变成傻呵呵的土豆了么。”
车子推到坡上,爷儿俩个骑上车,继续走。
大申骑着车,一声不吭,默默地想着Zombie和土豆的事情。
我也不着急打破沉默。
大申只要开始思考这件事情了,就留足够的时间给他,让他自己去琢磨。
就这样,两个人低头骑车,各自想心事。
骑了长长的一段路。
自行车推过庆丰公园的栅栏,可以在好路上快活地往前骑了。
我觉得差不多了,就跟大申说:“你看啊,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BBC的纪录片可以让人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不会让人成为Zombie。可是,BBC的纪录片不吸引人;好莱坞的大片儿吸引人,看了还想看,一直看,不停;可是,大片儿会让人头昏脑胀,变Zombie,变傻、变蠢。对吗?”
大申使劲儿地点点头。
这要放从前,大申肯定摇头,倔强地:“我就喜欢看电影!”
可这次,不同了。完全不同了。
既然大申放出了自己的理性,开始客观、冷静地衡量利弊得失,能够得出中立合理的结论…那么,我就该搬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说辞了。
我开始试图说服大申,继续听交响音乐会。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爱因斯坦、钱学森、郭永怀与古典音乐


“……还有一件事情,和这个很像。同样奇怪。你想不想知道?”
大申已经感起兴趣,当然表示“想知道“。
“另一件事情就是听音乐会。音乐会和你的小片子一样,也是让人不喜欢,可是对思考很有益处的东西。”
我不等大申回馈,马上按照准备好的思路,往下走。
“爱因斯坦是德国的科学家,后来,他跑到美国去了,对吗?”
这个大申早就知道。
大申点点头。
我继续说:“爱因斯坦太有名了,他一到美国,下轮船的镜头都给拍成了电影…”
大申兴奋起来了:“我知道!《百年叱咤风云》里面有。”
“对啊,《百年叱咤风云》里面就有。你注意了吗:爱因斯坦从船上走下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什么?”
大申说:“他手里拿着一个木头盒子。”
我本来希望大申回答,爱因斯坦拎着小提琴。
可大申没有。
大申说那是一个木头盒子。
显然,大申不认识琴盒。
这得稍加引导。
我说:“他手里拎着的盒子,是什么样子的?”
大申说:“细长的盒子,扁扁的。”
“那里面装着什么?”
大申迟疑地摇摇头:“不知道。”
“里面是小提琴啊!你真笨!”
爱因斯坦的纪录片里,有很多他拉小提琴的镜头。
大申换上了他的经典的不好意思的憨厚表情:“我是有点笨。”
尽管大申不知道琴盒,可是,大申对一部纪录片中的一个普通镜头竟然有如此精细的感知,令我大感惊异…这里面大有深意,相当相当滴重要…这个找机会另述…
“小提琴是用来干什么的?”我自问自答:“当然是用来演奏音乐的。演奏什么音乐呢?是古典音乐。咱们听的交响音乐会,是不是也是古典音乐啊?”我问大申。
大申点头:“是啊。”
我们骑到了庆丰公园东门,两个人下车,把自行车搬出栅栏。
出了公园的铁栅栏,我们骑上车,我继续说:“爱因斯坦是哪年逃到德国去的?”
“1937年。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爱因斯坦是从英国逃到美国去的。”大申说。
“为什么?”
“因为他参加了一个英国的会议,开完会,就跑了。爱因斯坦当然是从英国跑到美国去的啦。”大申自信地回答。
“咱们去旅行的时候,带的东西多吗?”我趁势问。
“不多。就带一个拉杆箱。”大申回答。
“大申,你看。一个人出差去旅行,是不会带多少东西的。是吧?”
大申点点头。
我继续说:“出差的人,只会随身带一些衣服什么的。爱因斯坦是在出差途中逃跑的,他一定带不了多少东西。他去英国之前,肯定就想好了:‘我到英国开完会,就跑!是不是?’要是你,你离开家,就再也不会来了,你会随身带什么样的东西?当然是最重要的东西啦!你看,什么是爱因斯坦最重要的东西呢?一把小提琴!”
大申一边使劲儿地蹬车,一边仰着头,盯着爸爸,很是兴奋,大加赞同。
我接着说:“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吧?”
大申一连串点头。
“最伟大的科学家,都喜欢古典音乐。你知道郭永怀吗?”
大申说:“知道。《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里面有。”
“郭永怀从美国回国以后,是当中科院力学所的所长吧?”
大申:“是。”
“你还记得采访郭永怀的妻子,他妻子身边放着的东西是什么吗?”
“一个留声机。”
“留声机是做什么用的呢?”
大申摇摇头。大申在生活中从来没看到过老式的手摇的有一个曲里拐弯大喇叭的留声机。
我说:“留声机是放音乐的。放古典音乐,交响乐。”
大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好像是说:哦….原来那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原来是放音乐的呀。在大申的世界里,音乐不是从DVD机里面播出来的,就是从电脑、iPad里面播出来的,最不济,也是从Nano里面播出来的。从这么怪家伙里面播出音乐,这不是大申所能想象得到的。
我看大申很上路,就又说:“钱学森是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吧?”
大申点点头。
“钱学森家的客厅正中央,摆着一个什么东西?”我问。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里也有一集钱学森。而且,大申以前也看过记录片《钱学森》。
“一架钢琴!”大申兴奋地说。
“行了!”我心里暗自说。
我觉得说到这里,就应该可以了。力度够了。
“咱们今天骑得远一点,多探探险,怎么样…”
我不失时机地转换了话题。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成功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坐立不安,抓耳挠腮。
急的。
我希望周日早点儿到来,好检验上周末那一席话的效果怎么样。
为了“原汁原味”地在一个绝对人工控制的环境下,检验实验的结果,我刻意小心地不提音乐会、古典音乐....一点点一点点都不提,就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似的。
这个实验结果,实在是太太太重要了:
要是下个周末,大申高高兴兴地去听音乐会,那可不仅仅是听音乐会的事情解决了
....相比较而言,这是个小事情。和未来更重要的事情相比,这无足挂齿....
如果是这样,就是雄辩的证明:大申已经发展到了可以依靠抽象的观念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的阶段。
如果是这样,就预示着大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时候,人类的思想、理性,开始预热,准备发光....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大申不但一点儿也不提电影,更不看电影。大申只是抽空儿看一看自己的“小片子”,《二战风云人物》什么的。电影和纪录片都存在高清机的硬盘上,大申要看电影,没有任何障碍。
可大申挑纪录片看,并没有看电影。
尽管电影很诱人。
几天过去了,大申一次电影都没看。
这说明,周日的抹黑已经起作用了。
这种感觉,越来越明确:周日,大申会去听音乐会,应该没问题。
期盼是一种甜美的折磨。
那几天,我就在期盼中过来了。
难熬的几天终于过去了,时间又到了星期日。
早上8点。
吃完早饭,大申和申妈讨论今天的计划。
大申有点语无伦次地说:“我先休息30分钟,然后,然后....我把24个单词写一遍。写完了,play十分钟,我就复习100个生词。然后,我和老爸去听音乐会.....”
声音虽然轻微,可是我却听得清清楚楚!
这话,比世界上什么言语都美妙,我如聆仙乐,如饮春醪....
成功啦!
我所有的预测得到了完全的验证。
干净、彻底。
接下来的两次音乐会,大申都是高高兴兴地去听,一点点不乐意的意思都没有。
大申和两个星期之前,完全就是两个人儿。
有天,申妈怒了。申妈怒了的原因是:大申写字糊弄。不止是写字糊弄,老师留的作业纸,回到家里藏起来,不做!
申妈被气得暴跳如雷。
申妈:“我告诉你,今天你写字要是还那么乱划拉,就取消Tony英语,取消音乐会!治不了你了呢,你个小崽子!”
短短十五天之后,“取消音乐会”已经变成对大申最大的惩罚之一....十五天之前,情况还是:即便“取消Tony英语”,大申也不肯去听音乐会。
这世界变化快。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8 收起 理由
mamagoose + 8 虽然是转载,还是要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什么是殉葬?


那天,爷儿俩坐在公共汽车上,往托尼家去上课。
“老爸,什么是‘殉葬’啊?”大申问。
老爸决定好好回答大申的问题。
“有个人,要死了。他认为,人死了之后,就到另外一个世界里面去了。到了那个世界里面呢,他还想骑马,喝牛奶,吃猪肉。那怎么办呢?就把马牛猪杀了,一块儿埋在他的坟里,就算跟着他一块儿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他还可以照旧享用。这些马啊,牛啊,猪啊什么的,就是殉葬。”
大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那....为啥要杀人呢?”
申爸:“杀人?啊,这个啊:那个死人,活着的时候,有人伺候。死了呢,到了那个世界,也想有人伺候。他就杀了好多人,当仆人带过去。”
“他怎么那么蠢哪。”大申评论道。
接着,大申开始顽皮了:“要是他想在那个世界里玩儿iPad呢?”
“玩儿iPad啊...那就把iPad也埋了。殉葬,带过去玩儿呗。”老爸说。
“那要是他想玩儿好多苹果的东西呢....那就最好把一个苹果店也一块儿埋了。”大申自己总结道。
“你怎么想起‘殉葬’来了?”申爸反守为攻。
“《古埃及的秘密》里面说的。”大申回答。
在苹果店工作的人,小心了.......让小孩子喜欢,不是什么好事情哦.....
申爸和大申之间有很多很有趣的对话....不记下来,就流失了,就没有了。我要是想起来,就随手记下来吧。不管记到哪里,随便哪里都行。
这个,算是叫做“对话录”。
朱爸所言,其思路掉进了一个陷阱。
曾经,申爸的思路亦是如此的。申爸也是在大申渐渐长大,脱离了最初的成长阶段之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朱爸说:“大申主动去听音乐会到底是为了当科学家的诱惑,还是去感受交响乐本身之美呢?”
呵呵,这个,在孩子小的时候,他是不能“感受交响乐本身之美”的。
孩子生下来,就生长在“环境”中,不管这个环境充满着躁动的喧嚣,刺耳的噪音,还是优雅的殿堂,愉悦的旋律。
对孩子来说,都是“环境”。
在孩子的意识建构起来,能够理性地思维,分析、比较、有目的地去体验、总结之前,环境塑成孩子的整个思维世界。
“感受交响乐本身之美”是意识建构完善之后,孩子才能做到的事情。
在此之前,就是“泡着”。把孩子“泡在”音乐的氛围里面。
当然,好的音乐对孩子的正向情感、思维能力的形成、良好的情绪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附加的好处。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一)


那啥,钓鱼还有“大转折”的事儿先说到这儿。
说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它们引发的一系列事件。
2010年11月,一个初冬的清晨。
太阳柔和地照耀着,明亮,可一点儿也不温暖。
地下的枯草上挂着凝结的冰碴。
一个清冷的冬日的早上。
申爸舒服地坐在班车上,从书包里掏出《儿童思维发展》,接着看。
从申爸家到公司,直线距离并不远,往东北方向走,只有7公里。可是,公司的班车,它不走直线距离。申爸家是始发站,班车先往南,再往东,再往北,又向东,再向北,绕一个大圈子,才到公司的门口。
这一大圈绕下来,再加上北京著名的堵车.....雪上加霜......可需要好长好长的时间。
反正,申爸起床早,哪儿都是呆着,索性就按点儿上班车。班车上可以看书....哪儿都是看书,在哪儿看不都一样....况且,班车上看书有个好处:不会迟到。一登上班车,就等于迈进办公室了。
话说班车上照例人声熙攘,热闹非凡。
申爸充耳不闻,独自看着自己的书。该书213页。

《词汇习得的过程》:“在18个月之前,儿童的词汇学习进展得非常缓慢。然而,从18个月起,儿童的词汇量表现出急剧增长,即‘词汇骤增’(vocabulary spurt)。如表6.6所示,这种快速增长要持续好几年。”

那个表6.6是没法完整地引用到这里了。那个表里面的“词汇总量”和“词汇增量”,引起了申爸的特别注意:
1岁6个月的孩子,词汇总量 22个
1岁9个月的孩子,词汇总量118个,词汇增量96个;
2岁0个月的孩子,词汇总量272个,词汇增量154个;
2岁6个月的孩子,词汇总量446个,词汇增量174个;
3岁0个月的孩子,词汇总量896个,词汇增量450个;
4岁0个月的孩子,词汇总量1540个,词汇增量644个;
5岁0个月的孩子,词汇总量2072个,词汇增量532个。
“现有资料估什,一年级的普通儿童词汇量至少达到10000个单词,到五年级时达40000个(Anglin,1993)。这意味着从一岁半到10岁时间里,儿童平均每天的词汇增长达到10个单词以上。他们的口语词汇量也出现了同样的高速增长(Dromi, 1998; Goldfield&Reznick,1990)。”

是时,大申5岁5个月。
也就是说,从现在到10岁,是大申一生中获取词汇的最佳年龄。
申爸得马上采取行动。
一分钟也不能耽搁。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二)


一旦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我们看到眼里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了。
咋才能增加大申的词汇量,并且快速增加呢?
听啊。
其实呢,大申老早就在听了。
申爸不记得当时大申是几岁了....大约一岁多吧....那时候,大申喜欢让申爸给读书。读《神异传说》,还有嘟嘟熊。
哎呀,那个读哇....读也读不完啦....大申逮住一本书,就反复地、不断地、一遍一遍地要求爸爸给读,没完没了。
申爸上了一天班,累;晚上,申爸躺在床上读,无精打采,读;大申坐在旁边,神采奕奕聚精会神,听。
哎呀,把申爸腻歪得、睏得没法说。
申爸朦胧的混乱的意识里,只知道自己在读,嘴在动;至于嘴里说出的是什么,自个儿完全不知道。声音也越来越小....估计也不连贯了....直到大申打断申爸:“你大点儿声!”申爸一激灵,清醒了,努力看清眼前的字儿,努力大点儿声继续读。
读着读着,申爸又迷离了,大申又抗议了:“不是九个太阳!是十个太阳!”申爸一激灵,又醒了,仔细看清楚了书上写得确实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突然感到太热了,抬头一看,天空中出现了十个太阳.....”申爸当年小时候的版本里,弈射的确实是九个太阳,所以,老按照记忆说,说错......
不知道什么原因,大申喜欢听爸爸讲,不喜欢听妈妈讲。说妈妈讲得“不好听”。申爸睏得不行,妈妈渴望地巴结地凑上来:“大申,爸爸累了,妈妈给你讲好不好?”
大申斩钉截铁地说:“你走!”
妈妈走了,黯然神伤。
妈妈老伤心了....真伤心呐....搞得爸爸马上清醒了,跑过去,解释:“孩子小,不懂事......”
就这样,一个小人儿,总是乍吧乍吧地跟在爸爸屁股后面,手里拖着本书,嘴里央求:“爸爸,讲!爸爸,讲!”
这也不行啊!烦死了。
申爸开始想办法。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三)


我懒得很,能不出力,还能达到效果,一定不出力。
既然大申喜欢听,那就想到用MP3来代替爸爸讲。
大申小的时候,还没有便携的MP3播放器。我就找了台旧笔记本电脑,把小故事放在硬盘上,播出来,给大申听。
这招儿果真奏效:大申静静地坐在那里,兴致勃勃地听笔记本电脑“讲故事”,和听爸爸读,没有什么两样。
听故事的时候,大申特老实,省事。
我找了个好法子。有一大段时间,大申一闹,我就把电脑打开,开始播故事。大申就消停了,很认真地听。
不过呢,电脑还是不能全部取代我。每天睡觉之前,大申还是要“爸爸讲”。不过呢,比以前没完没了地讲,那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大申听电脑“讲故事”,听了好些年。我弄了成堆的“小猫小狗小兔子”的睡前故事,放在电脑上给大申听。
话说,当我看到《儿童思维发展》的时候,大申已经不再要睡前故事了。我当时以为,孩子拒绝睡前小故事,是因为这些故事没有情节在里面。大申听到了《夏洛的网》、《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类的“复杂的故事”........当然,是当时我的角度观察得出的结论。
我决定,给大申小说的朗读。成人的小说的朗读,而不是孩子的童话故事。
当时,做出这个决定是“合情合理”、“自然而然”的:既然要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当然不能靠为孩子写的童话故事。那些童话故事,使用的词汇范围太窄。
大申后来的故事,都和这个决定有关。
只是,当时,我根本没有感觉到,这么个决定,有什么异样....给一个五岁半的孩子成人的小说朗读,这怎么说,对于那些倾心于幼儿教育的家长,都会觉得有点儿怪....甚至,绝不可以接受....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四)-今天的结果


大申放暑假了。
娘儿两个在卧室起腻,嘁嘁喳喳地密谋着什么。
密谋完了之后,大申走出卧室,宣布:我要看《希利尔讲世界地理》。
于是,第一天,大申把《希利尔讲世界地理》看完了,25万字;
第二天,大申把《希利尔讲艺术史》看完了,32万字;
第三天,大申接着看《希利尔讲世界史》。这本书比较厚,37万字。大申一路看到晚上快十点,才看完。
第四天,申爸和申妈商量,让申妈忽悠一下大申,继续看贡布里希的《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
这本书更薄,大申到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就看完了。
《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只有17万字。
就这么着,大申用了四天的时间,吃掉了111万字。
四本厚厚的纸砖,现在都堆在我的写字台上,刚刚抄完版权页上的字数。
这暑假才刚开始。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孩子有一个阅读的爆发期。
这个爆发期,不只是大申有,应该每个孩子都有。
如果哪位幼儿的家长不相信,你亲自去书店,看看偎依在书架的角落里面,津津有味地读着书的孩子,问问他们读几年级,就有直观的感觉了。
这个时候,孩子学会了自主阅读,处于阅读的敏感期。读得快,数量多。
在阅读的爆发期,孩子多能读。
问题不在于孩子能读,读得快。问题在于孩子读什么。
如果读《冒险小虎队》或者《查理九世》,相当多的9岁的孩子都能四天读111万字....可是,希利尔么....真像是,很多孩子,根本不读希利尔,甚至,终其一生,也不读。
大申读希利尔,申爸可以肯定,和一个东西有关。
这个东西就是:词汇。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五)——令人震惊的发现


当时,选什么小说,来给大申听,以增加词汇量,是个大问题。
最终,被我选来给大申读的,是J.K. Rowling的《哈利•波特》。
在听完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之后,大申又要求继续听《夏洛的网》。
本来么,大申就是听着《夏洛的网》的时候,《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被申爸硬生生地插进来的。
当大申回来继续听《夏洛的网》,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这是件让人迷惑,叫人百思不得其解,但却能给人无限启发的事情。
事情本身很尽管很轻微,可在孩子思维的发展史上,却是一件震撼性、革命性的事件。在我这里,它引发的思考,彻底颠覆了很多十分普遍的观念和做法。
余响至今未绝。
事情呢,本身很简单,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话说,到了大申听《夏洛的网》的年月,播放MP3的设备,早已鸟枪换炮了。从当年的破笔记本,升级为iPod Nano&有源音箱。
这张网,应该很好听。大申反反复复地听,慢慢地,吸引申妈也来听。
娘儿两个排排坐,端端正正地在沙发上,四只黑溜溜的大眼睛瞪着,跟着那只小猪一会儿悲一会儿喜,很可爱很可爱。
申爸不行,申爸觉得那个故事没意思。申爸躲在书房里,自己看书。
过了一会儿,申妈把书房的门儿推开一条缝儿,探进脑袋来,抱怨:“你咋搞的?《夏洛的网》播的顺序怎么乱七八糟的,不按顺序播!”
我说:“不可能啊?”
于是,申爸就到客厅里,去听。
一听,果真,播放的次序确实不对。
正讲着艾弗里把青蛙放在口袋里,荡秋千,去撞谷仓上的燕子,一集结束了。一换集,马上变成讲蟋蟀唱的《夏天的挽歌》。我立马就听出,这个顺序不对了。
真实的情况是:有的时候对,有的时候不对。
我在互联网上下载来的《夏洛的网》,文件里面没有音轨序号。从iTune上把MP3装进Nano的时候,iTunes自动识别,给每一个文件一个播放的顺序号。“自动识别”的功能,显然不那么“自动”,把《夏洛的网》的顺序给“识别”错了。
这就顺“乱七八糟”的原因。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我回到书房,手工给每个MP3文件标注上一个正确的“音轨序号”,把正确的文件拿iTunes注入到Nano里面就好了。两分钟就解决了。
我操作的时候,一缕念头在脑海中清晰起来:这个事情....这个事情......什么地方不对啊.......
大申在重新回来听《夏洛的网》之前,已经把这个故事听了十来遍了....这么多遍,每一遍都是“乱七八糟”听的,可大申从来没有表示过任何异议....
这意味着....这意味着:孩子不是在听情节!
播放的次序混乱了,情节就破碎了。
要是孩子在听情节,他早就抗议了,就像申妈一样.....
问题是,孩子没有任何表示....这说明,孩子听的,主要不是情节....
那....孩子在听什么?
正确地提出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
“孩子在听什么?”
这个问题提得正确。
正确的问题等于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方向正确了,只要坚持走,总能走到什么地方……
可是,要找到另一半,可也并不容易。事实上,申爸找了好几年,才找到另一半。这个过程,延伸进了大申小学的历程之中。
问题的答案只是一个方面。更有价值的是,在找的过程中,启发和相应的对策。
话说问题在我的头脑中清晰了,我也开始疯狂了。这个问题……你想想,孩子可以一天十几个小时,坐在那里静静地听故事,这是怎样的执着……可是,你忽然发现孩子听的竟然不是故事里面的情节:本来,你一直以为孩子是在听情节的……
一方面,孩子听,是本能地喜欢听……就像阳阳妈说的:“话说阳阳还是15个月的小幼儿时,一次哭闹不已,我就开始给他讲(背)睡前十分钟里的一个故事,他立马安静下来了。哈哈,知道此法之后,我就常用了。”这可不是谁强迫孩子干的……完全是孩子自发的行为。
另一方面,“听”这个事情……最一开始,我是把它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的……现在看来,内里面还有丰富的内部结构。当我的理所当然的假设被事实击垮……就是认为孩子会听情节……我需要进一步探究,孩子到底是在听什么。是听语气吗?是听语调吗?是听语境吗?……
走的方向正确,回答起这些具体的假设问题,就很容易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六)——发现和探索


“孩子到底在听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在成长的过程中它们将决定孩子思维的水平,认识事物的能力,对待事物的态度,对待周边人的态度,孩子未来的行为……如果我们认同“头脑指挥着人的一切行为”的话,那么“头脑”的形成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可惜,我们还是不能直接知道孩子的小脑袋里,到底发生着什么事情。
尽管如此,仍然要认真地探究一下:在孩子的小脑袋里,到底发生着什么事情,因为发生着的这些事情重要呃……
不绝望:孩子自发的兴趣,可以透露出一些隐秘信息,让我们可以一窥里面那神秘的世界。现在,一缕神秘光线……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缕光线……冲过重重迷雾,透露出来。
我要破解它带来的信息。
我的第一个猜测是:孩子为故事中亲切的语气所吸引……大申听的《夏洛的网》是一个叫刘佩佩的姐姐讲的。佩佩姐姐的态度和蔼,语气亲切……我觉得有些太亲切了,称得上亲昵了……妈妈给孩儿讲故事,态度、语气是很重要的事情哦……这大家都清楚。
测试这个猜测,很简单。我还有佩佩姐姐讲的《法布尔昆虫记》。同一个人播讲的故事,态度语气都是一样的。我把《昆虫记》中的一节,插到《夏洛的网》里面,看看大申的反应怎么样。《夏洛的网》在音响里正常播放着。大申坐在沙发上,手里翻着一本书,一边看,一边听。佩佩姐姐在做一集的结语:“……到底是谁取得了胜利?故事总要是有悬念的。想知道的话,明天,不要忘记了,到这儿再来找佩佩姐姐。好啦,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啦。我们……明天再见啦!”
我紧张地观察着大申的反应。一切都很正常。大申看完了一页书,伸手去摸书页,准备翻页。一个文件结束之后的短暂停顿。接着,音响里想起了《法布尔昆虫记》的声音:“最近,毒王非常想家。”同样的佩佩姐姐清新亲昵的声音。大申正在翻起书页的手,停在了半空中。孩子警觉地抬起头来,把脸转向音响,努力地、仔细地聆听,皱着眉。然后,佩佩姐姐唱了起来:“阳光照射着……”大申啪地一下合上书,把书往沙发上一摔,愤怒地大叫:“爸爸!《夏洛的网》!你放的不是《夏洛的网》!给我播《夏洛的网》!”我赶紧跑过去,按键,跳到下一首。“嗨!小朋友,今天,你心情好吗?真高兴,又和你在一起啦。我现在……”是佩佩姐姐的《夏洛的网》。这回对了。大申愤怒地瞪了爸爸一眼,伸手去拿刚才摔走了的那本书。
我赶紧退回书房,打开千千静听。《法布尔昆虫记》讲到“阳光照射着……”的时候,时间显示:12秒。我按了一下暂停键,呆住了。很明显,孩子不是在听语气。
我的假设不成立,想错了。让我吃惊倒不是这个。让我吃惊的是,孩子的反应速度。12秒,这么短的时间,孩子凭什么确定,给他放的故事换了?
不仅时间如此之短啊……还有更甚者:孩子当时正在专心地看书。孩子是在一心二用的状态下,用了这么短的时间,捕捉到换故事这个事实的。哎呀,神奇。太神奇了。
实验过了各种假设。没有一丝进展。不知道孩子到底在听什么。在合适的时候,给到孩子合适的环境,孩子自己就开始贪婪地吮吸。我把成人的故事给了大申,孩子就没命地听起来了。是时,大申5岁5个月。冬天,天亮得很晚。早上七点半的时候,天才刚刚放亮。大申五点半不到,就爬起来了。小东西睡眼惺忪,跌跌撞撞地摸进卫生间,照着马桶的方向,来个大哗哗,也不知道都撒到哪里去了。然后,就跑进客厅,打开灯,一只小手遮挡强烈的灯光,一只小手去抓Nano。故事从音箱中流淌出来。大申心满意足地到沙发上,端端正正地坐着,听。只要故事一开始播,大申的睡意顿时全消,精神起来。7点钟到了,大申动身去幼儿园。这时候,天还很黑,星星和月亮都还挂在天上。
那段时间,大申去幼儿园,动身前,他已经听了一个半小时的故事了。周六日,大申不用去幼儿园,可以一直听。大约到了七点半的时候,大申坐不住了。小东西跑到书架那里,抱来一抱书,摊在沙发上,一边看一边听。
除了出去玩儿,整个一天的时间,大申就这样一边看一边听。
小东西可以一直听到晚上九点。听了一天,实在太累了。小脑袋瓜一沾到枕头,一分钟都不到,就睡熟了。
在大申入学前的三个月,大申从幼儿园结业了。
整整三个月时间,天天都是这么过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七)——神性和听的结果


我想做个测试:大申一边看书,一边听,到底听进去了没有。

“黑暗中出现了一双明亮的眼睛,渐渐地…”音响里的故事说。
大申正坐在沙发上,专心地看他的《DK大百科•太空卷》。
“大申,这是谁来啦?”申爸问。
“多比!”
大申头也不抬,随口说。
说完就完了,大申仍然看他的书。
看书的专心,一点儿也没有被打断。

果真是多比来了。
大申看过DVD的。

这真让人惊奇:孩子在专心地看书,可也在专心地听故事。
这个叫做“一心二用”。岂止是一心二用,就这个例子来说,大申是在一心三用:一用于看书;二用于听故事;三用于听爸爸的问题并回答。

孩子来自于神秘之界。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带来了神性。我们成人办不到的事情,在孩子那里,却是轻松容易的事情。至少在大申五六岁的时候,这种一心多用的能力,惊绝老爸。
孩子自己,却浑然不知。
也许,“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于孩子来说。反倒是,大人竟然连一边看书,一边听故事都做不到,会令大申感到惊奇不已。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失.....消失了,不见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今天的大申,还可以“一边....一边”地做事,但是,孩子已经开始喜欢“专注地做某一件事情”了,偶尔,会拒绝一边看书,一边听什么东西。

这种转折点,是在7岁之后的某一个时刻。

在听完了《哈利•波特与密室》之后,词汇方面的效果就明显显现出来:大申的话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文陬陬的词儿,明显是从《哈利•波特》中学来的。从用词上看,用得基本不错。
看来,大申确实理解那些词汇的基本意思了。

举几个例子:
有一天,申爸和大申一块儿去大郊亭桥,买做科学实验用的玻璃器皿.....是时,大申五岁八个月......那边比较荒芜,很多小店用蜂窝煤取暖,烧剩下带孔的煤渣,就扔在门口的人行道上。
大申指着煤渣,问爸爸:“爸爸,这里怎么有这么多烟花的废墟啊?”
“废墟”!
从“废弃的东西”这个意思看,“废墟”用得还算可以,只不过从来没有人说烟花放过剩下的带洞的纸盒是“废墟”——当然,大申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蜂窝煤。

刚出门的时候:“大申,我觉得你应该练练新学的两首曲子。要不然,你下午上钢琴课,就得不到小贴画了。你说呢?”我对大申说。
“我早就对小贴画不感兴趣了。你还小贴画小贴画的。幼稚!”
呵呵,“幼稚”。
大申很“幼稚”,但不喜欢别人说他“幼稚”。他倒喜欢说别人“幼稚”。

前一天,就在去买玻璃器皿之前的那一天:
《可怕的科学实验》里面,“实验需要准备的东西”中有一个大玻璃碗,申爸和大申探讨,可否用大申的鱼缸代替大玻璃碗:“...那好吧,你再找别的东西吧…反正我是坚决不肯把我的鱼缸推荐给你做实验的…”大申总结说。
呵呵,“坚决不肯”。

“废墟”、“幼稚”、“坚决不肯”,这些都是第一次从大申口里说出来的词汇。大申用得显然还不够妥贴。可是,不管怎么着,大申是记住了,并且在用。用着用着,词意就会慢慢体会,能用得越来越精确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八)——狂暴!


申爸是这样的:
申爸会有各种各样的构想......汗牛充栋,数不胜数。绝大多数,也就是想想,想完了也就过去了。能够拿来到大申那里试试的,都是深思熟虑的好点子。这些点子当属极少数,寥若晨星。

可是,从绝对量上看,在大申那里试过的点子,也非常之多。差不多每天都在试着什么想法.....绝大部分,过去了就过去了。过去了就忘掉了,现在,一点点也回想不起来了。
一个想法,大申那里一试,不成功。申爸就想:“哦,这个可能想错了,再看看”。因为,这是个孤立的,“不成熟”的想法;或者,“哦,这个想法,大申的年龄还没到,过段时间在试试。”因为,这是个深思熟虑的、非常重要的想法。我记得这个想法,过段时间,再试。
就这么着,绝大多数想法在大申面前....也就是在事实面前....夭折了。
夭折了就夭折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可惜。
绝大多数,不行,砍掉;绝大多数,不行,砍掉....
就这样一层层地筛选....最后,总会剩下些什么。

那些预谋已久的想法,一旦在大申那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就开始抛却所有其他的思路,集中在这个思路上,进行拓展。
现在,听成人小说,明显就是其中的一个。

“废墟”这个词,显然不是一个口语常用词。大申不看电视,不听收音机....现在,在大申的语汇里面,竟然出现了这个书面语汇。很显然,这个词只能来自大申正在听的《哈利•波特》。
真神秘啊......我的意思是说,从“废墟”所蕴含的词义来看,这个词确实是指那些“废弃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看,大申用得没有错。可是,从来没有人拿这个词来指代一块烧完的蜂窝煤灰。这个词传统上被人们用来指代“废弃的建筑物”。在这个意义上上,大申用得不是很贴切。

我的思考角度是:“废墟”这个词,即便是在《哈利•波特》中,也不是一个常用词。大申也许只在小说中听到了一次,也许听到了两次。只听到一两次,大申就“猜到了”这个词的基本意思,并且能够用出来,用了出来,尽管牵强,但也并不突兀。
我要的就是这个!要给大申更多的成人小说,让大申有一个环境,尽可能地用一样的方法,获取更多的词汇。
大申喜欢听,要听,狂暴地听。
既然有这么好的事情,得多给啊!
申爸也狂暴了。

这是当时的真实想法。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着棋走对了。
并且,这是一招手筋。

大申大约从五岁五个月,到六岁三个月上学之前,听了数量惊人的小说。
从《夏洛的网》开始,听了《波普先生的企鹅》、《法布尔昆虫记》、《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小布头历险记》、《小熊维尼》、《吹小号的天鹅》、《蟋蟀历险记》。这些都是童话,短短的,只能算是开胃小菜而已。《哈利•波特》一共七部....这个东西长,整个播下来,竟然有183个小时。
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18小时
第二部《哈利波特与密室》                   22小时
第三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23小时
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29小时
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33小时
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29小时
第七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29小时
即便是每天听4个小时,也要听上一个半月才能听完。
这么长的东西,大申兴高采烈地啃了下来。不让听?那哪里成!每天必须听,听够为止。
听完了哈利,大申开始听儒勒•凡尔纳。我找来了所有能找到的凡尔纳,有《神秘岛》.....这个有两个版本,大申都听了....《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气球上的五星期》、《太阳系历险记》、《地心游记》、《八十天环游地球》、《机器岛》、《环月旅行》。听完了这些,大申开始听《亮剑》,还有《藏獒》,这个有I、II、III三部。
后来,大申上学了,没有那么多时间听了,这是一;其二,我的思路也变了。仅有的时间,用来给大申听《世界上下五千年》。这也是个巨长的故事,大申听了好几遍......事实上,古代史部分,大申听了至少六遍!

狂暴的,听汉语故事的时代,就这么过去了。
大申疯狂地听故事。就在听了半年之后,发生了另外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件事情完全不在申爸的预期之内,却又如此地诡异....如此地重要,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它的重要性.....这个事情在大申思维发展史上....不,在孩子的思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件大事,导致申爸更加疯狂地想知道,孩子的头脑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也因为这件事情透露出来的线索,导致申爸最终终于搞清楚了,孩子到底在听什么,是怎么回事。

接下来,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0年5月9日,看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
是日,大申五岁十一个月零六天大,还有22天,六岁。

千江一月发表于 2013-7-30 09:09:41
您给我提供了一条思路。我儿子已经6岁2个月了。我昨天给他下载了《夏洛的网》,他听得很认真。但是也没特别狂热。听完两集,下面没了,也没有追着我要。每天听一点挺好的。正好我们家电视停了。
以后就按照你的有声书单来

孩子听故事,也得有一个引入期,不会一开始就难舍难分的。
要是大申六岁两个月,我就不给他听《夏洛的网》了。
我会给他听《中国上下五千年》。

孩子的听,一生有一个第一次的机会:你给他什么,他就听什么。
至于他要什么,那是以后的事情。并且,将来他要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次给他听什么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九)-楔子


大申表现出了一种极度怪异的能力……就在差一点点不到六岁的时候....之所以说它怪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方面,这种能力极其重要……重要到几乎可以涵盖一切所谓“教育”的范畴;另一个方面,至今为止,据我所知,只有大申一个孩子有这种能力……不管是现实中,我身边的朋友,还是成千上万的网友,都没有人报告说,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观察到了这种能力。就申爸所及的文字中,也没有提到这种能力。
当一个活生生的事实摆在眼前的时候,真的是不可思议。
要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应该从“经典”谈起。先说说经典,当做楔子。经典文献,是些咋样的东西呢?经典文献,自有它“经典”之原因。
有一类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称他们为“范式的开创者”。雅斯贝尔斯的那个大部头的作品,名字叫《大哲学家》的,是少数我认真从头看到尾的书之一。
在《大哲学家》中,雅斯贝尔斯说,有一类哲学家,开创了一整个文明……这样的牛人,迄今为止,在人类这个物种中,总共才出来四个:佛陀,苏格拉底,耶稣和孔子。
这些人有意思,全都尊崇“述而不著”……其实,从我角度来看,“述而不著”无非是懒惰的代名词……佛陀传下来的经,金刚经什么的,是弟子后来记录的;耶稣的新旧约也是门徒所写;论语是孔子弟子所写。最绝的是苏格拉底,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下来。要是您希望和这些人一样牛叉,就要每天光想光说,一个字不写。我是没指望了,因为已经写了这么多没用的文字在这里。
这里所说的“范式”,值得好好理解理解。一个文明的“范式”规定着这个文明的基本问题、整个文明大厦的主体结构、其文明的发展方向,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甚至什么可考量什么不可以思考……
跟这个同类,但比较好理解一点的是彼得•圣吉的“心智模式”。这个是指一个人,他认为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既定的事实,根本不用去质疑……
一个人,在你看来笨拙而迟钝,只要更改一点点,就能有重大的突破,他面前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可他就是不能换个角度想一想,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这个人的“心智模式”阻碍了他自己。
往大了说,一个文明……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科学主义精神的文明……他们的跟心智模式相对应的,就是“范式”。
了解了“范式”是啥,就很容易了解,范式开创者的著作,对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个文明之中的人,意味着什么。
有一个人,捡到了一张纸,上面画着条条道道,标着长度宽度高度……他到国家大剧院去,拿着那张纸和实际的建筑对照,他发现:诶!真神,这图也不知道是谁照着大剧院画的:大剧院里有什么建筑,纸上就画着什么建筑;找个卷尺量量,建筑物的长宽高是多少,纸上的长宽高就写多少...
这个人以为那张纸是照着大剧院的实物画的,殊不知,他捡到的是大剧院的建筑总图。
事情的真相是:大剧院是照着那张图建的!
我们这个文明,是照着《论语》、《金刚进》、《道德经》里面所说的东西建的。你要是这样认为,不会有大错。
我自己的感觉吧......我和很多朋友们谈天儿的时候……我记得,好像在35岁之前,根本没有谈到过《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可是,现如今,每次聊天,时间长的那种……几乎每次都能聊到对《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的理解,要不然,也是引用里边儿的话:“呵呵,名可名么” ,“君子以自强不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那么干法,暴雨飘风而已”……
我自己呢,当年是自己摸到《道德经》和《论语》这里来的。先是觉得那里面的话儿说得很对,总结得精辟……后来,就开始读这些文献,反复读,越读越觉得对,越读越觉得讲得妙……没有一句不中肯,没有一句无所指……我就像那个捡到纸的人一样,以为那经典总结了我身边的所有人事道理,我就想,孔老二这些家伙,咋这么牛呢?好几千年之前,就把他死后好几千之后的事情的道理写了,写进了他的书里……
后来,有一天,我读《大哲学家》,我忽然意识到:靠!搞什么搞,那些经典就是建筑这个文明的建筑总图。这个文明是按照建筑总图构建起来的,要是觉得经典里面说的不对,那真的就不对了!
孩子还小,接受能力强。你给孩子什么,就是什么;教孩子什么,就会什么。
经典文献,是我优先考虑要给大申的东西。

千江一月: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还有现在兴起的经典教育都是这种观点。所以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要求他们读诵经典。
我儿子6岁,今年上了一个这样的幼儿园。每天读书1-2小时左右。我儿子是不太愿意读的。据我观察,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读。小点的孩子还专心一些。
说实在的,我也不知这样好不好。

如果考虑到,这个年纪的孩子,“读诵”只不过是“读诵”,就是玩儿,那么,就很容易理解应该给孩子读什么了。
孩子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点儿也不会有清新的感觉,就是音韵好玩儿而已;
孩子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点儿也不会有哲理之感,就是大声喊点儿什么,舒爽;
孩子读“念天地之悠悠”,也不会有什么苍凉悲怆,只是感觉不知道在说什么,嘴巴快乐。
这个.....当然,读熟了,在未来的日子......上边不同的东西,肯定会有什么不同的作用的。

千江一月:我的看法不同。其实这个问题有点歪喽,但是我也是新手,积分不够,所以就随便说说。
我觉得这些先哲的看法惊人的一致,而且全都述而不作,不完全是他们谦虚。他们可能是真正认识了世界的本源,法尔如是。所以说出这个真相。但是这不是他们的创造发明,他们只是发现。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其实新大陆一直在那里,他就是说出这个事实而已。
华德福一直反对对孩子过多使用非自然的玩具和电子产品,是不是就是为了防止污染,让他们能够到达这些先哲的高度呢?

这个问题很容易用推理的方式,得出答案。
如果要说污染,现代还遗留着的澳洲土著或者新西兰土著或者非洲土著,污染是最小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污染。可是,论高度,那些土著,没有。
我们都完全认同:放任孩子在电子产品里面,也是不行的。

非自然的玩具和电子产品,和高度没关。这应该是一个平衡的问题.....关键是什么时候,还有怎么用。
问题是....问题是这些问题,我们并不知道答案。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十)——听了一耳朵《论语》


这是一场遭遇战。
起先,我完全没有料到,事情会是这样。

我不是想给大申经典文献么.....咱们中华文明,首当其冲的经典,当然是《论语》......我就时不时地拿着论语,到大申哪里去试试:读给大申听。
不知道什么原因.......似乎和史代纳有关......我有种信念:如果某种知识真的是有价值的,孩子会自己喜欢它。是本能地喜欢,你不用做任何引导,只要给他,他就喜欢了。
那......“为什么我给我儿读《论语》,他不喜欢听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要不然,是时间未到;要不然,是时间过了。如果你在正好的时候,读《论语》给孩子,他会非常喜欢听的。

这是我的信念啊.....信念么,你知道的,没什么“为什么”。信念就是信念。
我就这么认为。这就是信念。

大约是从大申三岁的时候开始吧.....具体时间,我实在想不起来了......每过几个月,我就拿着《论语》到大申面前念一念。大申很好奇地听着,一两分钟吧,转身就跑了。
孩子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就不感兴趣呗,总有一天,孩子会“感兴趣”的:按照我的信念,事情应该如此。

最开始的时候,我用来给大申读的是一本《论语》的小册子。流行书的风格,没有定价和版权,应该是某种玩具的赠品。
后来,我把那小册子扔了,换做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

时间定格在2012年的4月底或者5月初的一个什么日子。我又像以前一样,拿出《论语》,读给大申听。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一路读下去,一边读,一边观察大申的反应。大申没什么反应,静静地听着。不过,这次跟以前不一样。以前,大申会跑开,而这次没有。

听了一会儿,大申要继续去听《哈利•波特》,我就不读了,让他去听哈利•波特。

这只是一丝微风。
微风过后,一切归于平静。
可是,一场风暴,马上就要降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十一)——啊呀!


2010年5月3日,星期一。
我想通了点儿什么,决定在大申那里试试。
每天晚上,我都给大申讲8页《可怕的科学》,绝不多讲。
我把这个当做亲子阅读。
大申天天听得甜嘴吧舌地,一边喝牛奶,听完我讲的“故事”,自己到卫生间刷牙,互道晚安,就睡觉。
大申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每天9点多钟,刷过牙之后,就自己躺下,和我互道过“晚安”,不一会儿,就睡熟了。
我呢?早已经到了不需要那么多觉的年纪,就自己在旁边看书。根本不影响大申入睡。
大申刷完牙,我对大申说:“爸爸给你讲讲爸爸看的书,好不好?”
大申极感兴趣:“好!”
我顺手摸过《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这本书,从头开始给大申读了起来。
这是本“大人”看的书…内容的深度显然不适合大申的年纪…大申躺在床上,把头枕在爸爸的腿上,兴致勃勃地听着。
为了知道大申到底听懂了多少,我就停下来,问大申:“听懂了吗?”
大申点点头。
我问:“刚才说的什么意思?”
大申就用屁话回答:“刚才说的是‘屁’意思。”然后,哈哈大笑。
读了很久很久,我读得口干舌燥…大申那边呢?闭着眼睛,呼吸均匀,好像睡着了。我就停下来,自己往下看。
没一会儿功夫,大申就哼哼唧唧地说:“爸爸,你讲!”依然闭着眼睛,呼吸均匀,睡熟了的样子。
我只好再大声继续讲。
显然,大申没有“懂”。
可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懂”,要不然,大申不会不依不饶地要爸爸持续不断地“讲”。
隔几天,我没有给大申讲我的书。
目的是想看看大申什么反应。
什么反应都没有。
每天,讲完《可怕的科学》,互道晚安之后,大申就睡了;不管我看不看书。
大申不主动要求我给他讲“我的书”。
又过了几天,我看《创造性领导的挑战》这本书,就又跟大申说:“爸爸给你讲讲爸爸看的书,好不好?”
“好!”
于是就开讲:
“关于创造性领导的挑战
中庸的腐朽
我们的星球可能是颗珠宝吧,它不是。我们的社会是曾有过的最好社会吗?也不是。我们能否充满自信和满足,以至于如凯旋般地狂喜呢,我们不能。
怎么会这样呢?
这是由于我们当代社会趋向于选择一般性的对付策略,我建议称之为中庸。中庸释义为被迫过于盲从于多数人可能的或真实的认知、思想、感觉、要求和行为,以及它们在心理上的作用过程。到目前为止,一切都顺利。
…………
基本的建筑砖块
我把领导释义为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过程,其参与者扮演着基本上等价的但又是互补的角色,他们为了非凡的表现而获取到灵感和动机。
这个定义有着多种含意,包括:
领导并非某人所具有的一种品质,也不是某人为其他人所做的某件事。领导是一种特殊种类的人际关系,即人类之间不断交换着质量、能量和信号的一种特定秩序。
领导关系中的参与者各自扮演着特定的角色。换句话说,在一个领导关系框架中,各参与者以确定的方式,而非其它方式进行运作(如:理解、思维、感觉、生理反应和行为)。
这些角色基本上是等价的。作为领导的一个必备条件是既有一到几位领头人,也有一群所谓的追随者,而后者通常又分属各个阶层。一个选民都没有的总统,就不是什么政治领导人而是一个沙漠上的孤家寡人。一个发出了向敌人进攻的信号却得不到部下响应的将军,不是军事领导人,而是一个悲剧、甚至是荒谬的角色。一个在讲道中呼吁与他一道寻求永生,却没有人追随的狂热信徒,不是什么精神领袖,而是个孤独的宗教狂。隐喻地说,探戈需要两人共舞。所谓的领导者和追随者,可称之为“领导”这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上边就是当时读的片段…不要说大申的年纪,就是成人,能够从上面这段文字整理出自己的思路的,恐怕也不多。
这一次,我不再问大申听不听得懂了。我径直读下去,一直到大申彻底睡熟...我停下来,等了10分钟,也不见大申有反应....

啊呀!
大申竟然听这个。
我的天哪。

大申睡着了。
我却睡不着了。

一场大风暴,降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十二)——亢龙有悔


以前,我一直认为,孩子会按照人类基因规定好的程序,一步一步地、有序地执行发展的步骤,进入各种发展阶段。
如果某个孩子在一定的年龄,进入到某个发展阶段,那么,其他的孩子也会在类似的年纪,进入相同的发展阶段。
现在,这个观点有些修正了:某些发展阶段,是以此前的阶段中,孩子良好的发育为前提的。如果前面的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后边一些阶段,孩子终其一生,可能也不会进入。
五岁半是一个分水岭。
在这个分水岭之前,孩子们的发展阶段都一样,没有什么差异。
可是,在这个分水岭之后,孩子的差异就越来越大......对于前边没有注意,给足环境,让其良好发展的孩子,就会很麻烦.....

话说三年之前。当我偶然发现孩子听《论语》,听《先天后天》的时候,我只是微感诧异。
大申在听《哈利•波特》么,这个东西,也不是“适合于五岁孩子水平的资料”,《论语》、《先天后天》同样也不是。
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当我有目的地设计,发现大申竟然听《创造性领导的挑战》时,我震惊了。这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啊:大申听《哈利•波特》,这毕竟还是属于“童话”的范畴,小孩子喜欢童话,也是应该的;《论语》可能是大申好奇,听那么一会儿,过一段时间,就不听,也未可知;《先天后天》也是谈的人的发展,和大申的自觉,也有些关联。
可是,《创造性领导的挑战》......这个东西,完全社会科学领域的话题,如果没有社会经验,那听起来就是天书。
孩子凭什么喜欢听?

理论永远是跟在事实身后的奴婢。

不管理论怎么个反对,可是事实就是事实。
如果眼前的事实就是如此,那一定不是事实错了,而是理论错了。
申爸根本来不及管理论的事情。
首先要考虑的是,怎么利用眼前的这个事实。

这个事情本身........大申听申爸读书,读任何书都行......灰常灰常有价值。如果弄好了,申爸可以利用这一点,去解决一切教育上的问题,并且有效。
怎么说呢?
假如,大申到了需要学习数学的年纪,申爸就读数学书给大申听;
假如,大申到了道德发展的年龄,申爸就读品德书给大申听;
假如,申爸希望大申对物理学感兴趣,申爸就读物理学的书给大申听;
假如,申爸希望大申对哲学感兴趣,申爸就读哲学的书给大申听;
假如,申爸希望大申对人文科学感兴趣,申爸就读人文经典给大申听;
假如,申爸希望大申对几何感兴趣,申爸就读几何书给大申听.............
这玩意儿,就是郭靖的“亢龙有悔”。不管情况怎么样,对手怎么着,就这一招儿使出去,准管用。
申爸喜欢这样的招数。

实际上,在过去的三年里面,申爸就是读了上述的那些书,给大申听的。
巴菲特说,他要找一个又长又粘的坡,滚雪球。
当时,申爸的想法和巴菲特倒是不谋而合,也想找一个又长又粘的坡.......巴菲特的书是后出版的哈.....
申爸找到的是刘辽逸版的《战争与和平》。

申爸决定,给大申读这部长篇小说。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十三)——第一个要试验的问题


孩子是一时起兴,还是会长期地听呢?
这是我当时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一时起兴,那就没什么,不值得进一步考虑。
孩子总会一时兴起地整出各种稀奇古怪事情来的。

2010年5月9日,开始给大申朗读《战争与和平》。

回东北老家看太爷去了。

2010年5月11日,早上起床后,又给大申讲了半天的《战争与和平》,直到到了大申和大申妈下楼打羽毛球的时间,才结束。

2010年5月12日,《战争与和平》继续读。大申听得不亦乐乎,越来越感兴趣了...早晨,大申还没醒,申爸趴到大申耳边耳语:大申,快起来,爸爸要讲战争与和平啦!大申激灵一下就爬起来,上趟厕所,就要开讲。可惜,后来,没讲成,大申被大申妈绑架,到楼下打羽毛球去了。

2010年5月13日,战争与和平已经讲了50页了。

2010年5月14日,《战争与和平》讲到63页了。讲完《可怕的科学》之后,大申要求爸爸给讲两页《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爸爸讲完之后,问大申:这个书好听吗?“好听!”“和战争与和平相比,哪个好听?”“都好听”。已经讲到安娜•米哈伊洛夫娜到别祖霍夫伯爵家里去要钱,备受冷眼与嘲讽....

2010年5月15日,早上,讲了50分钟战争与和平,讲到77页了。晚上,悠悠来家里玩了,申爸给两个孩子讲《战争与和平》,两个小东西坐着听了一页,跑了。

2010年5月16日,中午大申没睡觉,申爸给他讲《战争与和平》,才讲了一页半,大申就睡着了。讲到80页了。

2010年5月17日,晚上大申听着《战争与和平》就睡着了。已经讲到96页,彼埃尔继承了别祖霍夫的遗产....

空了好几天...

2010年5月20日,《战争与和平》继续哈。讲到108页:主要内容是朱莉给玛丽的一封信和后者的一封回信...托尔斯泰为了摹写一个“梅又闻花”的交际花,写到活灵活现,整整一页,满是字儿,一个自然段都不分,就那么一路平铺直叙下去...申爸念得那叫一个绝望....最后,《战争与和平》在申爸口干舌燥,嗓子冒烟中暂告一段落。
申爸深知“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将欲与之,必固取之”的道理。 “大申,今天别讲《战争与和平》了,好么?” “不行!”大申不满的声音大得赛过小茉莉,引得申妈溜过来,推开门缝儿,探头望里边看发生了什么事。“《战争与和平》已经是每天必须的了...”大申指示道...申爸继续不断地提示,不要再讲啦...最后,大申不耐烦地总结到:“...记住了,每天必须的!小屁孩儿...”什么世道,老子我倒成了“小屁孩儿”。

又空了两天...

2010年5月23日,《战争与和平》继续,讲到119页啦,大申听得甜嘴吧舌的,申爸坚决不往下讲了,大申摩挲那书好一会儿,把里边的插图都翻出来看了一遍....

整整持续了两个星期。
看大申的劲头儿,不听恐怕是不行了。

事实是,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申爸一直在给大申读,大申一直在听。
昨天晚上,读的是《数:科学的语言》。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回答斑斑爸爸


斑斑爸爸发表于 2013-7-15 22:57:24
这个贴今天一次性把它全看完了,这个爸爸真的很厉害,是很用心的爸爸。我儿子今年10月份满7周岁,马上就要上小学。

有几个问题我想探讨一下
1.孩子才7岁,真的有必要那么早训练他的理性思维能力吗?也许你的孩子上小学比较早,我的儿子上小学的年龄比你们晚一点,我觉得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尽量不要让他们有太多的思考,尽量用他们身体的器官去感知这个世界。
2.这么小的小孩为什么要给他看那些经典的电影,我觉得这个也还是太早一点了吧。我们家最多给他看看《孙悟空大闹天宫》、《葫芦娃》这些动画片,时间也有限。
感觉同样是7岁,我儿子跟你儿子相差好大啊,我们还是处于比较懵懂,每天就还是处于玩的状态。数学自己学会了20以内的加法、语文勉强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我们从没主动教过他,更多的是他不停地问我们,我们回答他,久而久之认识了一些字)。我的经验是只要他对这些感兴趣,自己会去琢磨,等到真正地上小学了,这些知识性的东西,其实还是不难学会。

斑斑爸点出了些很关键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探讨。

确实没有必要很早训练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可是,且慢,斑斑爸能说一说,“理性思维能力”具体是指什么吗?
如果不好说的话,举两三个具体的例子,也行。
大申看这些经典的电影的时候,是8周岁。
倒退一年的时间....就是大申还差几个月到7周岁的时候.....申爸提的那些经典电影中的许多,即便给大申,大申也不看。
短短一年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另外,斑斑爸能说一说,申爸提到的那些经典电影,和斑斑看的《孙悟空大闹天宫》、《葫芦娃》的区别在哪里吗

斑斑爸爸:我这里说的理性思维能力,可能用”思考“这个词来代替会比较好。从你的帖子看出来,你是一个特别会深度思考的爸爸,我是自叹不如。你的儿子在这么小的年龄就表现出跟同龄的孩子不一样的思考能力,在你的循循善诱下能做出那么理性的决定,我就在想是不是你过早地给孩子引入思考了。
你给你儿子看的那些电影我看了没有一部是动画片,都不是完全拍给孩子看的电影。我给儿子提供的还是一些优秀的动画片(也很少),这就是从我的视角来看的区别。

发表于 2013-7-20 05:16:04
我明白斑爸的意思了。
先说简单容易的问题,就事论事动画片。
大申不是没看动画片。正相反,孩子看的动画片应该比一般同龄的孩子可能要多得多。
大申看的动画片,主要是《蓝精灵》。不过,是英文版的。
那个东西非常长,总共有427集,播放一遍要110个小时。
大申不只是“看了”....事实上,他前前后后看了三遍.....这意味着,要是有个孩子每天都在电视上看动画片,《动画世界》,每天半个小时。大申光看Smurfs的时间,就相当于风雨不误地连续看了两年。
这并不包括大申很小的时候看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当时,孩子差不多把那些美术片,都看了一遍....还有这几年去电影院看的动画大片,回到家里看的相应的英文版动画片。

现在,不纠缠于这个简单的问题,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复杂而重要的问题上:
我们能给孩子引入思考吗?
我们真的能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出孩子的思考能力吗?还是思考的能力已经在孩子的头脑中了,“循循善诱”仅仅是把这种能力激活?
.....还有,思考的本质是什么?到底什么是思考?一个人思考的时候,他的头脑中到底在进行着怎样的过程?....

这些,都是问题。
哦,对了,斑爸提醒得及时:
在座的爸爸妈妈,有谁读过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或者黑格尔的《小逻辑》或者柏拉图的《对话录》的吗?
反正,读过这种类型的经典......我期望大家明白申爸指的哪种类型的书......我们不讨论这些书里面的内容,我们讨论一些和这种书有关的表面的事情。

斑斑爸爸 发表于 2013-7-20 15:32:31 :我儿子是在华德福幼儿园长大的,我也有幸了解了一点华德福教育。在华德福教育的理念里,就不主张在幼儿阶段看任何形式的动画片,接触电脑,电视,手机等电子科技产品。不主张学龄前的儿童听录音、看电视,而主张爸爸妈妈、老师给孩子唱歌、讲故事。
所以我看到你那么早就给孩子看了那么多动画片,给他看了那么多电影。给他读了那么多书,我就很敏感。

哦...华德福啊。
我对华德福没有任何了解,也没有任何成见。

如果华德福坚持在学龄前,孩子不接触任何现代视听手段....那也会有它的道理。
让时间退回到100年前,那时候,啥现代的视听手段都没有的。那时候的人,也是要琢磨怎么教育好孩子的。

在这个意义上,华德福也许只是忽略了近一百年来人类在信息传播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已,把自己退回到100年前,和那时候的人一样的起点。
现在,好像.....利不利用这些手段,好像不是关键。华德福应该有核心的什么东西,来开办它的教育。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孩子发展的两条主线


阳阳妈2010发表于 2013-7-23 11:04:32
呵呵,我是打算看了你后面的再说呢,有可能你后面的内容会有答案呢,我这么过早提问岂不是多余?!不过既然申爸给我答疑时间,那我就不客气了。

你给孩子读的这些经典,还有其它的一些你看的书,虽说是前人的精华,或者是建筑总图。但我感觉理解接受这些东西是要有一定的阅历的。就像我前面说的: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老话的正确性。搁在以前,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以前要是谁给我说这些,我多半会 “切--”。
难道是我心智成熟的晚?!
其实大多数人的发展都是这样子滴:理解并认可我们的文明建筑总图是需要生活阅历的。
所以我觉得过早给孩子输入他无法明了的经典未必对他的心智(思维以及情感等的总称)发展有好处

首先呢,补充一点事实。
到今天为止,我给大申的有关公认的经典的接触,总结起来如下:
1、杨伯峻的《论语译注》  读了两遍;
2、陈鼓应的《老子今注今译》读了一遍;
3、罗念生译《荷马史诗》之《伊利亚特》,读了大约2/3。
就这些。并不多。
尽管读这些给孩子听,有点匪夷所思......可是,孩子喜欢听,读也就读了。

“过早给孩子输入他无法明了的经典”。
让我们好好琢摩一下这句话。

为了叙述简洁,咱们来个借代:
用《论语译注》代表经典的文献,用《不一样的卡梅拉》代表“适合于六岁孩子的读物”.....申爸对《不一样的卡梅拉》没有成见哈....尽管俺自己也没看过,也没给大申看过。就是因为看到这本书在当当童书中的排名如此靠前,才拿它来借代的。

好啦,准备工作就绪。
现在,问题来了:
《论语译注》可能是“过早给孩子输入他无法明了的经典”......为什么大家笃定《不一样的卡梅拉》孩子就能明了呢?
对于孩子而言.....注意,是对孩子而言,而不是对于大人而言.....《论语译注》和《不一样的卡梅拉》,真的有差别吗?
那就有请理想与现实之间和阳阳妈一块儿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理想与现实之间:我认为有差别,不一样的卡梅拉,首先是孩子容易看懂的图画书,其次讲的道理也是他那个世界已经经历或快要经历,或是看身边的孩子经历的。

阳阳妈2010:嗯,我想了一下,卡梅拉确实是如理想所说,是孩子容易看懂的图画书,说的东西也是他那个世界已经经历或快要经历,或是看身边的孩子经历的。
论语(代表一下),我觉得其中少部分是孩子能理解的且是可以体验到的。多部分还是不明白的。
所以,选择性的读可能更适合孩子。

阅妈:既然是答疑时间,那我也来凑热闹,我觉的有差异,如果对于大孩子来说,有可能会选《论语译注》,但小孩子来说,一般会选择《不一样的卡梅拉》,这个孩子读物的切入年龄时间点就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
对于申爸前面提到的,在不停的试探孩子对自己提供好东西的接受度,我也有过那样的过程,不过没申爸那么坚持执着,我家孩子3,4岁时,我也试探过,给他读些词句优美的文章,或一些语句精炼、蕴含大道的国学内容。很不幸,孩子直接把我的书给扔掉,觉的我在打扰他。但某天我把《不一样的卡梅拉》拿来时,孩子的两眼放光,每本书都要听若干遍,每次听到某个情节就笑的打滚,他仔细的看书上画的每只小鸡的神态、表情、动作及感受,没过多久,发现他经常蹦出很多词汇出来,而是使用非常到位,一问:他说是卡梅拉里的。他从卡梅拉书里不光得到极大的乐趣,也很轻易的记住了一些词汇,最关键的是,卡梅拉书里通过故事传达的一些美好的东西及生活化的群体互动关系,他感觉并接收到了,他变的更仗义,幽默,喜欢享受与人交往。
我觉的孩子小时,还是多提供这种读物更符合孩子的天性,而孩子再大些,这些东西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需求时,他自己就会去寻找更符合他口味的东西,如果家长不去着急的有目的的做这件事,孩子愿意去读经典之类的东西,也会自然发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看了阅妈的帖子,我才仔细琢磨了一下《不一样的卡梅拉》,确实很不错的一套书。 可惜,现在已经不适合于大申了,即便买了,他也不会看。我给了大申同时法版的《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大申看得津津有味。  
这书也不错。 对于卡梅拉所涉及的主题,这套书也全部涵盖,只是表现手法要抽象多了。
嗯.......大家的回馈相当有活泼,强调孩子的天性......
我提醒一下:在人类个体发展过程中,会不会有两条主线,交织着向前发展?
一条主线以亲身的经验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孩子们不断整合直接经验到的信息,形成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壮大的自我。在这条主线上,蒙氏,华德福....强调得非常多了。
《不一样的卡梅拉》是适应这条发展主线好资料。

还有第二条发展主线。这条主线,以概念的形成为起点,沿着另外一条线路,向前发展。在这条主线上,孩子的天性呈现出另外的面貌。
有三个事情,可以隐约泄露出这条主线的痕迹。

一个事情是,孩子获取词汇的意义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效率,完全是令成年人吃惊的:在五、六岁的年纪,孩子只要在自然语句中听到一个新词,哪怕只听到极少的几次...哪怕只有一两次....孩子也能“猜到”这个词的主要意思。前边提到的“废墟”就是这样的例子。
而要胜任这种水平的“猜测”活动,需要大脑拿出近于极限的强度来思考。
任何由意识控制的思考过程,都无法胜任这么繁重的思考,提供不起如此的强度。奇怪的是,这种能力,却是每一个孩子天生都具有的。孩子在无意中轻松自如地就能完美地完成这些分析任务。
这是一种天赋的能力。
天性。
一个事情是,孩子穿透现象,直达本质的能力。孩子的这种能力一旦开始显现,就会让成人惊叹不已。
这也是一种天赋的能力。
天性。

还有一件事情。我们去看宗师级的艺术大师。在他们晚年,其艺术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之后,他们手下的艺术就“返璞归真”,无一例外。
那种朴真状态,是孩子童年天然就有的。

在精神气质上,经典是和这种“朴真”相和谐的。
在这个意义上,孩子的“理解”能力,要远远强于成人。

孩子发展的两条主线,一条是“由细到粗”,是一个逐渐积累、增加的渐进过程;
另一条,则正相反。一出现,就呈现最强的力度,然后,逐步衰减。

斑斑爸爸:也许孩子真有你的说这种天性和理解能力,但是我们要不要这么早就去开发出他的这种天性,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我没有那么多的理论,更多的是凭直觉。

斑爸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确实有“过早开发”这么回事。孩子的某种能力在不恰当的时候被激活并强化,相应的支撑能力没有跟上来,最终导致崩溃。
从人群总体来看,“未被开发”的孩子,应该占绝大多数。在敏感期开始之后,环境中匮乏相应的刺激,导致潜力枯萎。
现在的问题就集中在两点上了:什么时候“开发”?判定是否是合适时间的标准是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理想与现实之间发表于 2013-7-24 10:18:27
申爸提供了另一条主线,我也相当认同。
孩子的确是有这种先接受词汇,或是概念的东西,再回到现实去寻找印证。我只是担心孩子如果形成这种思维模式,到了现实生活中就搜肠刮肚地寻找可以用来表达眼前事物的词汇或是概念,如果头脑里没有,会不会就茫然?会不会影响他对事物的欣赏?前人的东西或是接收的东西总是有限,不是?
如果孩子是沿着第一条主线走,   我们试想一下,孩子(或是成年后)到了真实的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面前,会不会用一种从来没有的概念,词汇、表达方式来形容眼前的事物。并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有这种创造力,但我们预留了空间,有这种可能不是?
我看莫言的书这种感觉就很明显!他都是一些简单的词汇,可是你能感觉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画,之前读《瓦尔登湖》也同样的感受,看过华德福孩子们写的东西,也能感受到那种灵性。
同样,读文学博士的书,你的感觉会很不一样,其间很多概念,很多美丽的词汇,但能打动我的还是是前者。
又回到卡梅拉,卡梅拉不光是给孩子词汇,生活感受,我觉得还有一种艺术的熏陶,里面的画都是名家所做,这些画本身就很滋养人。
我家宽宽并不爱画画,但偶尔画一两幅画,我就感觉比那种美术班培养的孩子更有想法。(不排除当妈的自我感觉良好,呵呵,但真的不是程式化的,其间有他自己的想法,有美的感受)
  
阳阳妈2010发表于 2013-7-24 10:26:10
嗯,我们只看到了一条以亲身经验为基础的主线,而没有看到另一条主线。
还有一点是我注意到申爸在给申读非儿童书时,申的年龄应该在5岁多以后了吧?
(我的印象是申爸读《儿童思维发展》之后的事,如有偏差,申爸来更正。)
对于儿童(幼童)早期活动是以体验为主的,通过儿童的肢体动作发展来开发智力的。
我想大家对这一点应该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吧。
随着年龄的发展,儿童智力思维开发的手段是否可以引入新的手段呢?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引入的时机是需要把握的。
因为阳阳年龄偏小,我没有事实经验可谈(貌似是借口哦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128.tmp.png),希望孩子大点(5岁以上)的父母都来谈谈你们的事实,给大家提供更多的视角。

阳阳妈说得是。
当时,大申是五岁十一个月零九天。
咱们现在正在讨论的问题,就是时机的问题。当然,还有手段的问题。

理想与现实之间发表于 2013-7-25 10:42:02
再来说几句
申爸是我看到少有的独立思考的人,这点很值得我学习。
看过申爸别的贴子,说认为1949年中国不是教育思想不对,是没有教育思想,我深以为然。
很多年以前,没有这样大规模的学校教育以前,都是以家庭教育为主的,现在借用申爸说的,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如钓鱼一样,只能让孩子钓到马面鱼,要让孩子钓到金枪鱼,那就要靠孩子本身。按申爸的说法,父母的作用也很重要。我也相当的认同!

但愿有更多的人有这样来进行这种教育思考!尤其是爸爸们
   
后面大家的讨论集中到了两个问题:
一、要不要这么早——孩子五岁多的时候,进行思维开发?这样开发的利和弊在哪里?
二、要开发,怎样开发,是用申爸这样听音乐和读成人书的开发,还是用别的开发方式?其利弊点又在哪里?
我对此很有兴趣听各位的发言,继续听.

乐珂乐珂: 在那两个问题里,我觉得,真地缺少很多很多的约束条件。
很明显,孩子的思维一直在发展,不管家长是否有意识地对其开发。我猜测,问题之一大概指的是家长有意识地进行“思维开发”这种行为吧?如果说有利,那肯定是在某些约束条件下才会有利的。反之亦然。
我可以想象得出来,很少家长能够做到申爸这个段位,因此在这来句玩笑话:感谢围观、谢绝模仿。

思维的健康发展是要从环境中汲取营养的。
提早开发固然有问题,因为家长没有跟上孩子思维发展的进度而刻意规避给孩子提供所必需的营养,造成营养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尤其是在最初的四五年里,孩子的思维发展都没有明显的飞跃,家长在心理上已经习惯了“平静的生活”。
这个时候,孩子的思维发展突然来了一个飞跃,家长根本没有思想准备,仍然固执地给予“平静生活”的平常营养,造成孩子营养不足。

这是人类这个物种,在后代教育中最大的失误。
后果严重。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讨论:
大申在六岁左右的半年时间里,天天听故事.....一有时间就听......
你听大申自己怎么说。
大申要听故事了,就跟爸爸说:“爸爸,咱们听故事玩儿吧。”

现在,问题来了:六岁的大申听故事,六岁的另一个孩子在门前小区花园里玩泥巴,这显然是两件事情。
在成人看来,大申是在学习、另一个孩子是在自由自在地玩。
这是两件完全不同性质的事情。
可是,成人怎么看,是成人的事情:
在孩子自己看来,性质也一样的不同吗?

到底什么是游戏,什么是玩儿?
它们真的有区别吗?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关于“散养”这个问题。我自己小的时候在农村,九周岁才到村里的小学上学。在此之前,整天在外边野玩儿。对整个一生的助益来讲,我不觉得童年那段时间的野玩,是关键。相反,我觉得我再小的时候,申奶奶给我读的书,还有1979年听刘兰芳的《说岳全传》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一个佐证是:我回去看我小学的同学(他们没有一个走出我们那个乡的),他们的各方面的水平,显然很淳朴,但原始。要说散养,他们很多是玩到10岁甚至11岁才上小学。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说说散养


这是阅妈的一个老帖子。先回馈一下“散养”。
“散养”这个词,申爸是在大申四岁多,接触《爱和自由》那本书之后,才第一次看到的。
仔细看了很多蒙氏爸爸妈妈的帖子之后,我明白了“散养”背后真正的涵义,就放下了。
“散养”在申爸这里,不是问题。
我自己是将近九周岁才上小学的,在此之前,我整天在农村野地里疯玩儿,有时候,一天都不着家。
上小学之前,申爸一个字也不识。申爸不到六周岁的时候,有了第一个弟弟。申奶奶恰在此时,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加上孩子多了,已经无力再教申爸什么。
形式上的“散养”,申爸并不缺少。
在申爸接触到“散养”这个词之前,申爸在大申那里,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
回想起来,申爸自己借力的,是在小的时候,申奶奶给申爸读的大量的书,再有,就是听1979年刘兰芳版的《说岳全传》。
“散养”呢,在申爸看来,其本质是环境的多样性。
对大申而言,追求农村的环境,已经不现实了。现在,城市里每家每户把自己圈在一个钢筋水泥的小笼子里,孩子出去,必须有大人跟着,这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这环境,固然限制了农村孩子“疯玩”带来的某种类型的多样性,可是,追求“多样性”,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事实上,孩子身边的多样性,自然地来自身边的六个大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年轻的有知识的父母,自然是跟隔代老人有代沟的。六个大人,每个人的想法,对待孩子的方式,甚至“什么是对孩子好”这个问题,都不一样。在申爸眼里,奶奶和姥姥带孩子有多溺爱,在奶奶和姥姥眼里,申爸带孩子就有多“不经心”。
申妈带大申,安全上的短视、无谓的小心翼翼进而精神紧张带来的麻木引发的安全隐患,在申爸眼里有多可怕,在申妈眼里,申爸带孩子的大大咧咧给大申带来的安全隐患就有多可怕。
这些事情都是相互的。

发表于 2013-9-24 04:50:51

先把“散养”说完。
申爸对“散养”这个事情呢,它带来的好处知道得很清楚。
“散养”带来的好处,很重要。
可是,申爸一丝一毫的没有去模拟“散养”形式来给大申。
只要洞察“散养”给孩子带来好处的地方,把本质的东西,以不同的形式给大申,效果一样.......还可以搂草打兔子,顺带捞些别的好处回来。
“散养”的本质前边说过了。
当你爱孩子,围绕着孩子的六个大人,都爱孩子,对待的方法态度又不一样,这个时候,每个人的第一本能,就是:“说服他们!”
围绕着孩子,有两个最重要的人,一个是妈妈,一个是奶奶....或者姥姥。愤愤不平无可奈何恨铁不成钢的妈妈哭诉老人如何不蒙氏,成为任何一个育儿网的永恒主题。
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方式,可以把孩子养育好。
孩子天生就需要多样化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健康;这就好像人天生就得吃各种东西一样。大米营养好,好吃,公认。一个人,每天只吃大米,行么?不服的话,谁都可以自己去试,只要坚持一个月,就晓得厉害了。
六个大人,六种风格,六种价值观,六种态度。放手让六个大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大申。
天然的多样性。
这种美事儿,哪里去找?
申爸在外面说怎么怎么教育孩子,在家里,从来不提怎么教育大申。申爸知道,自己这个家长的位置,你说任何一句话.....在教育孩子这个重要的问题上.....其他的人都会在意的。在意就不对了,就会影响大申生活中的多样性。
申爸中意的事情,有申爸一个人在大申身边做,就足够了。不需要全家“团结一致向前看”。
做到了这一点,“散养”在申爸这里,从来就不是个问题.....或者说,这是个早已完美解决了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说这些吧。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目标是什么(一):“说一段故事给你听”


看来,目的是什么?这是回避不开的问题了。
确实,每位爸爸妈妈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目的,或明或暗,都是有的。
目的太多了,“有多少个家长,就有多少个目的。”
可是,真的不会有为所有的家长所共同认同的目的吗?

说一段事给你听。
这是大申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上学期刚刚学的:

有一个小姑娘叫珍妮。有一天,她的妈妈叫她到店里去买面包圈。珍妮买了七个面包圈,把它们串在一起,她一面走着,一面东张西望。就在这时,一只狗紧跟在她后面,吃着一只只面包圈。珍妮觉得手里轻起来,回头一看,啊,已经晚了,狗把最后一个面包圈也吃光了,正得意的舔着嘴唇呢。

“呸!你这馋嘴的狗!”珍妮气的叫着,就在狗后面追起来了。
追着,追着,狗跳过了一个草堆不见了。珍妮也跑的累极了。她停下来一看,这里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周围全是树,连一个过路人也没有。珍妮迷路了。她急的哭了起来。忽然,不知道从哪儿走出来一个老婆婆,她很关心的问:“小姑娘,你为什么哭啊?”珍妮就把迷路的事告诉了老婆婆。老婆婆很可怜珍妮,就说:“别哭了,我来帮你忙。我这儿有朵‘七色花’,它什么事都能办到。虽然你爱东张西望,但我知道你是个好姑娘,现在我把它送给你吧!”

话刚说完,一朵“七色花”就像小鸟一样飞到了珍妮的手中。啊,这是一朵多么美的花哟!它有七片透明的花瓣,每片花瓣的颜色都不一样,有黄的、红的、蓝的、绿的、橙色的、紫的和青的。老婆婆接着又说:“它不是一朵平常的花,是一神奇的小花,你想要什么,只要撕下一片小花瓣,把它扔出去,就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再说出你要什么,它就会立刻做起来的。”珍妮刚谢过老婆婆,老婆婆就不见了。

珍妮想起该回家了,可是怎么回家呢?她急的又要哭了。这时,她看到手中的‘七色花’,想起了老婆婆的话,连忙撕下一片黄花瓣,把它扔出去,就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让我带着面包圈回家去!”她的话刚说完,珍妮已经提着面包圈到家了。

她把面包圈交给了妈妈,心里想着:“这真是一朵神奇的小花,我要把它插到最好的花瓶里。”小花瓶是放在书架最高一格上的,珍妮人小,够不着,就站在椅子上踮起脚,伸出小手去拿,一不小心,“当啷”一声,小花瓶就打成碎片了。珍妮打碎了妈妈心爱的小花瓶,怎么办呢?她连忙撕下一片红花瓣,把它扔出去,就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叫小花瓶像原来一样!”她的话刚说完,小花瓶就又好好的放在原来的地方了。珍妮不敢再拿小花瓶了,就带着“七色花”来到院子里,他看到许多的男孩子站在小木板上玩到北极去的游戏。珍妮说:“让我也玩玩吧?”可是男孩子说:“我们不带小姑娘到北极去。”

珍妮生气了,说:“这有什么稀奇,我马上就能到真正的北极去。”珍妮走到大门口,从神奇的“七色花”上撕下一片蓝花瓣扔出去,就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让我马上到北极去。”她的话刚说完,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太阳没有了,变成了黑夜。珍妮穿着夏天的裙子,光着脚,孤零零的一个人到了北极,那里冷极了,到处是冰雪。“哎呀,好妈妈,我冻死了!”珍妮叫着就哭了起来,可是眼泪马上就成了冰柱。珍妮忙用冻僵的手指,抓起“七色花”。撕下一片绿花瓣,扔出去,大声喊着:“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马上让我回到院子里。”她的话刚说完,就到了院子里了。

她看到院子那边,女孩子们在玩各种各样的玩具:有小轿车,大皮球,还有会唱歌的洋娃娃。珍妮越看越喜欢,心想:“我要叫他们看一看,到底谁的玩具多。”她从“七色花”上撕了一片橙色的花瓣,扔出去,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叫全世界的玩具都归我吧!”

这下可不得了啦,玩具从四面八方向珍妮拥来。一只只美丽的洋娃娃跑来了,千千万万辆大卡车、小轿车“嘟嘟嘟嘟”的开来了;那数不清的花皮球蹦蹦跳跳地赶来了;还有自行车、飞机、坦克、积木......许许多多玩具都来了,把大街、院子、屋子都堆满了,一直堆到屋顶上,可还是堆着、堆着......“够了够了!”珍妮吓的抱着头叫了起来。可是,没有用,玩具还在不断的涌来。珍妮连忙撕了一片紫色的花瓣,扔出去,很快的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叫所有的玩具赶快都回去!”于是,所有的玩具立刻都不见了。
珍妮朝“七色花”一看,只剩下一片花瓣了。

“哟,我把六片花瓣都浪费了,连一点的快乐都没有得到,多可惜呀!这最后的一片可不能随便乱用了。”
珍妮想着,走到大门口。看到一个小男孩坐在门前的板凳上。他那圆圆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又和气又好看,珍妮很喜欢他,就走过去问:“小朋友,你叫什么字?”“我叫威嘉。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珍妮。我们来捉迷藏吧?”威嘉皱着眉头,摇了摇头,说不行,我的脚有毛病,只能坐着,我真想跑着玩,可是没法子,一辈子就这样了。”“多可惜啊!”珍妮同情的望着他。忽然,珍妮想起了那朵神奇的“七色花”。她非常小心地把它从口袋里掏出来,然后把那最后的一片青色的小花瓣撕了下来,看了看,又闻了闻,才松开手指,用好听的声音唱起来:“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请你叫威嘉健康起来吧!”

就在那一分钟里,威嘉快活地从板凳上跳了下来,拉着珍妮的手跑起来了。威嘉变的又活泼、又健康,他跑的真快,连珍妮也追不上,他们跑啊,跳啊,玩的可高兴啦~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目标是什么(二):大申的解读和对“解读”的解读


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
这音韵多美妙啊!
大申正学这篇课文。我让大申给我读,大申就读。读完了,开始写作业。
我来了兴致,不管大申写不写作业,问大申:“要是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用来做什么?”
大申头也不抬,随口淡淡地说:“多扯啊!不可能有七色花。”继续写他的作业。

申爸的《七色花》遭到了乐乐爸的吐槽....吐得完全有道理.....可问题是......问题是,这个故事,尽管很“扯”,也有它的价值。
下面就会看到这种价值。
有价值的东西,是否有必要存在?嗯,这是一个问题。
有必要存在的东西,是否可以收入小学的课本....嗯,这也是一个问题。

话说当时。
我不死心,继续追问:“要是有呢?假如....”
"那是假的!‘假如’个头哇!"我打扰了大申写作业,大申就不耐烦地说。
大申的意思是说:没有“假如”,“假如”没意思。
我还不死心。
既然“假如”没意思,咱就不“假如”。
“咳!不就是说说么。要是你有一个朵七色花,你用它来干嘛?”我问。
大申懒的和申爸理论了,就说:“要是我有一朵七色花,第一个花瓣,我就说:‘再来十朵!’”

对啊。七色花不过是一种能力的承诺。既然它无所不能,那就用第一个花瓣,要来足够的能力承诺。至于怎么享用么....反正,手里已经握着有足够的承诺,将来,要啥都行。
我们拿起一片七色花瓣,扔出去.....现在要的,只是现在觉得重要的;人得过生活啊,有未来啊....未来的生活会让人产生新的欲望....那时的欲望,现在是完全想象不到的....
这样的话,最聪明的法子,就是大申的法子:我弄到足够的“满足的承诺”在手里,至于具体要什么嘛...再说。

先把足够的“满足的承诺”,就是一大堆七色花搞到手再说。

孩子呢,生来的时候,他带着七色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可孩子自己呢,他不会用。
爸爸妈妈手里拿着孩子的七色花,"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

这七色花瓣无所不能。现在,爸爸妈妈要什么呢?
每个爸爸妈妈都会不同。
我说申爸要什么吧:
我们爷儿俩一样:“先来十朵七色花!”
申爸只想要这个!

申爸只要想办法,把“十朵七色花”搞来,交到大申手里,就行了。至于他自己拿这堆花儿做什么,是像珍妮一样,无谓地跑到北极,刚一沾地儿,就忙不迭又跑回来,白白浪费两瓣珍贵的七色花瓣;还是用来做像治好威佳的腿那么“有价值”的事.....那时大申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
我只管做好我的事情,不去干涉大申的事情。

孩子天赋的七色花瓣呢,它保鲜期有限....等孩子长大了,保鲜期过了,就没用了。
花瓣儿留着不用,过期作废。
申爸现在就琢磨一件:咋能在天赋的七色花保鲜期过了之前,能够把七色花二代要出来,交到大申手里。让他自己高高兴兴地玩儿去。
大申九岁了,大申的花瓣已经开始枯萎。

十朵呢....即便弄来了...也不过70瓣。总有用完的时候。不过....是不是在用完之前,大申自己再用一瓣要十朵...那就是大申的事情了,跟申爸不相干。
问题是:什么是现实世界中的七色花?
那十朵怎么能弄来?

PS . 这个故事呢,得益于群里的朋友,共同完善,才讲出来的。申爸感谢丁爸、辰妈、菁爸、妞子妈提出的有深度有洞察的问题,还有其他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再谈目标(三):打哪儿指哪儿


放牛班的女娃 发表于 2013-8-1 14:46
人生路太长,变数也很大,尤其是孩子,现在完全不知道将来会是个什么样子。我想问一句申爸,如果大申将来没有按你设计的这条路线发展下去,完全没达到你教育的“目标”,你会有什么感觉?...

牛班女娃妈妈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大申没有按照我设计的路线发展下去,最终没有达到我的教育“目标”。
直到昨天女娃妈妈明确地指出了这个问题,我才想到:啊,原来这个事情,还可以这样想。

有个笑话,说有一个人,自称神枪手,枪技如神,百发百中。
别人不服气,就让他表演。
靶子放好了,神枪手瞄都不瞄,举枪就打。
第一枪,正中靶心,于是,神枪手就指着靶心,笑着说:“怎么样,打得准吧?”
别人只好点头称是。
第二枪,脱把了,子弹连靶子都没打中,把靶子后边的墙皮,打掉了一块。
别人就说,原来你刚才打中靶心,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遇上了而已。怎么样?第二枪露马脚了吧?
神枪手不慌不忙地指着弹坑说:“不对,我本来打的就是这点。我打得准吧?”
别人无可奈何地说:“原来你是‘打哪儿指哪儿’啊,不怪是神枪手。‘打哪儿指哪儿’,当然百发百中了。”

这是一个笑话。不过,它指出的道理却一点儿也不滑稽。

申爸制定目标的原则就是:“打哪儿指哪儿”。
只不过,打的人绝不是申爸,是大申。
我不是根据自身的信念和经验,确定一个“目标”,然后,逼着大申往这个目标跑....这是“指哪儿打哪儿”的思路;我是观察大申,看大申往哪里发展,然后,把大申自然发展的目标,当做教育大申的目标。

既然是“打哪儿指哪儿”,自然根本就不存在牛班女娃妈妈说的问题。

我终于明白,大家对申爸将信将疑半信半疑全然不信抵触莫名的缘由了。
大概来自我的描述:大申天不亮就爬起来听成人小说,一听就是一天,到了晚上还听呢;大申一周不落,听了两年的交响音乐会;大申满脑袋的原子弹曼哈顿计划爱因斯坦钱学森.....很多人从没听说的郭永怀,大申竟然知道....
这得怎么威逼,才能让一个六岁孩子做到这些啊!

大申知道郭永怀,只不过是故事中遇到了这个名字,表明他知道而已。其实,大申的小脑袋里,名字多着呢:郭永怀、钱三强、波尔、爱因斯坦、牛顿、法拉第、卢瑟福、麦克斯韦、莱布尼茨、布朗、瓦特、德布罗意、焦耳、安培、特斯拉、奥本海默、费曼、普朗特、费米、周培源、朱光亚、伦琴、洛伦兹、波色、薛定谔、海森堡、居里夫人、........多着呢。这些是申爸知道大申肯定知道的。肯定还有若干申爸不知道大申肯定知道,而他确实知道的。

可是,如果是威逼,怎么威逼,也做不到。威逼可以做到知道郭永怀,但无论如何也不能知道这么多人。

稍微换一个角度,这么想一下:“想知道这么多人”,“需要知道这么多人”,是不是孩子的自然本性呢?会不会大申在六岁这个年龄,就想“往这里打”呢?
如果是这样,申爸只不过是“打哪儿指哪儿”而已。

爱无言  大申爸为啥能观察到孩子需要什么,就给孩子什么?那是孩子的需要还是他的需要? 普通父母分不清的。大申爸这帖子对大多数父母可用性不太大的。 大申和他是两个人,大多数的父母对此是没有感觉的,就和不明白水存在着的鱼一样。

yzhang4  每一个伟大人物身后,都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合适的时候,母亲能够克制自己的本能,还原孩子成长的本原需要.....做到这一点,善莫大焉。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伟大的母亲。很难呐,我知道。
普通的父母和伟大的父母,差别小得难以相信。就隔着那么一层窗户纸,抬手就捅破了。只不过,很多父母不知道那层纸在那里就是了。

爱无言  是的,道理就那么简单。但是这个窗户纸绝对不是对每个父母都能看到而且能戳破,这是自然需要的。你太想每个孩子都成为伟大的孩子了。也许这也可能?我咋就觉得可怕呢?奇怪?

yzhang4  有些事情,是人解决的;有些事情,是上帝解决的。说实话,申爸并不想每个孩子都成为伟大的孩子,因为在客观上,这不可能。可是,“有缘”的孩子可以伟大,这种事情,为啥不干呢?具体点儿说,上帝的思路是这样的, “一座高峰,我不给它一条路可以登顶。”对于培养出良好的智力,申爸只是说,申爸找到了一条路,肯定走得通。但这条路肯定不是唯一的路。至于这条路是否最近,路况是否最好.....这些,申爸根本不知道。原因很简单,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其他的人,宣称找到了别的一条路。没法儿比较。如果每个孩子都成为智力优秀的孩子,那太可怕了。可是,天然的,不是每个家长都打算走这条路的。这就好办了。谢天谢地!Thanks God!阿弥陀佛!

放牛班的女娃  明白申爸的意思。还要问一下,大申除了看书,听音乐会,还有其他活动或爱好吗?比如,手工,画画,爬山,游泳,玩土,玩水,玩泥,诸如此类。

yzhang4 大申当然喜欢玩土、玩水、喂鱼、喂鸽子、看动画片、看电影、和同学一块儿玩儿......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那些我知道的事实(一)——呃呜,天哪!这个...怎么办?


让我退回去,看看当时,我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在大申发展的过程中,我从这些已知的前提出发,又找到了些什么。

2009年,戊子鼠年。
那一年,春节来得特别早,一月二十六号就是大年初一了。
我吃好了早饭,舒舒服服地坐在书房里,看刚刚买来的新书。
在前一年的年底,我的项目大大地成功,公司“重奖”,重奖里面的一个小项目是:一张3000元的当当购书卡。
我的天,3000元,正好还碰上当当年底促销,打折。你可以想象,那买回来的可得有多少书。
我看的就是这些新买回来的。

其中,有本书叫做《思维的版图》。我一直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很感兴趣,可能当时把这本书当作人工智能的主题买的……反正不记得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弄了这样一本书回来。这本书是讲东西方思维差异的,是《脑与人生》丛书中的一本,内容是相当的不错。

《思维的版图》【美】理查德•尼斯贝特 著(The geography of thought by Richard Nisbett)韩秀霞 译 中信出版社

这本书的主旨于我并非要务,重要的是汪丁丁的序言,因为我正在琢磨大申的教育问题。

下面,引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文字:

为了说明我们人类在开发自己的脑的能力方面处于多么落后的局面,我邀请读者仔细审视下面这组大脑神经元网络图(引自1998年出版的卡特的著作《心智地图》,英文版)

左图是新生儿大脑的神经元连接状况,可称为“疏松”。当儿童发育到六岁左右时(如中图所示),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可称为“密集”。最后,大约在十岁以前(见右图),儿童的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再度变得“疏松”,但这是经过了学习和建构了对世界的基本想像方式之后的疏松,故而,可称为“间苗”。『间(jian读入声)苗是作者北大荒耕田的得来的东北术语:庄稼撒种的时候,还不知道种子出芽率如何,故而多撒一些种子。出苗之后,一堆苗会挤在一起,需要农民把发育不好的苗拔除,留下生长健壮的苗,可以充分享受阳光雨水肥力。这个工作叫做“间苗”。汪丁丁在这里用这个词儿,说明儿童的神经系统经过优化,不需要的部分退化掉,仅留下经过筛选的部分。形象极了。——申爸注』

这样,儿童大脑在六岁的时候,大约已经获得了超过成人大脑两倍的神经元数量。在其后的“间苗”期间,儿童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这三类基本的、决定了人生命运的心智机构,就开始“定型”——除非发生特别深刻和震撼性的个人事件,这些基本结构不会有显著的改变。用中国民间流传着的看法表述,就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摘自汪丁丁《脑与人生》丛书总序 IX

上面引的这段话,让我对大申的教育产生紧迫感……六岁……种子全部发芽出苗……十岁之前,就要“间”好“苗”,要不,就来不及……“间苗”的方向已定: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娘的,具体咋办,我还一点想法也没有。

  
着急啊!
真着急了。

是时,大申四岁零六个月零九天。
将近五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大申还有十个月,就过了汪丁丁的间苗期了。
回想起来,冥冥有如天助:我总能在大申最关键的时候,碰到一本恰当的书。
这本书是第一本。

从那一天起,我踏上了寻找“间苗之法”的道路。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那些我知道的事情(二)


说有一根棍,很直的。
这根棍的一头向下插在水里,是湿的;另外一头暴露在空气中,是干的。
我们根据常识,都知道,在这根棍上,一定有一个点,处在水和空气的交界线上。在这个点上边的一个点,是干的,在这个点下边的一个点,是湿的。
一定有那么一个“交界点”。

人的任何一种能力,在时间轴上,都存在这样一个交界点:在这一点之前,人是没有这项能力的;在这一点之后,人掌握了这个能力。
小贝贝生出来,柔弱地躺在那里,他什么都不会。一个成年人,他具有很多很多能力。从小贝贝到成人,由一条笔直的“时间棍子”连着。在这条“时间棍子”上面,一定有一个交界点。
找到这个点!
这个点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关键。
在这个点前后的教育,对于这项技能,非常重要。
在这个点所代表的时间点的前边一点点、后边一点点那小段时间,是孩子的敏感期。

每一种能力都有各自的一个交界点啊....不是人生只有一个。

有爸爸说,不对!这里面有问题。
比如说,孩子会哭。生下来,护士往小屁屁上拍一下,孩子就发出了第一声响亮的啼哭。这个哭,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天生就有的,不是谁教的.....是啊,让你教的话,你怎么能教会呢?.....
这么说是对的。
有些能力是天生的,有些能力是后天习得的。

哭、笑、咳嗽、打喷嚏、眨眼睛这些能力,都是天生的;
会说话、会写字,会读书这些能力,都是后天习得的。

好像....后天习得的能力,还应该继续区分....区分成两种:一种是主动习得的;另一种是被动习得的....我姑且这么说。
比如说话,这就是主动习得的能力。只要把一个孩子,放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两岁之后,孩子自己就学会说话了,不用大人教。有报道说,有一些孩子,因为特殊的原因,生长在一个没有语言的环境里,等到十二岁发现了孩子的时候,孩子不会说话。这样的例子表明:孩子说话这种能力,和环境有关系。环境中没有语言,孩子就不会说话。
被动习得的例子。比如读书。文盲的例子告诉我们,他们生长的环境中,是有文字存在的......考虑到从小长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黑人,有很多都是文盲.....可是,没有刻意的教,孩子不会自发地学会。
这和说话的情形,不一样。

现在的问题是:像概念化、抽象思维这样的高级思维能力,情况是怎样的呢?是天生的?后天习得的?是自发地学会的?刻意教的?
如果某个爸爸妈妈的孩子还小,四五岁,他们是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的。
可是,如果孩子已经要上小学了,这就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了。
事实上,这个问题就是乐爸问斑爸的那个问题背后的本质。
那个问题是:“七岁之后呢?”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对它的看法,决定怎么看孩子在小学阶段思维的发展。

有一个交界点,这大家都同意;有争议的地方在于:这个交界点,在哪里?是几岁?
我的回答是:“概念化”的交界点,在五岁半.......这就是我把这个帖子放在这里,而不是放在“学校教育”板块的原因;“抽象思维”的交界点,在七岁半。

现在,说说什么是“概念化”。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那些我知道的事实(三)——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任谁都能理解,在本初的时候,一个微小的差异,都会被未来的发展不断放大,最后,形成巨大差别。
巨大的差别来自发展的过程。

孩子发展的差异,根源在于他的头脑的发展基于一种“自展开”、“竞争性强壮”的发育方式。

昨天,我带大申到首都图书馆去挑书。
以前呢,都是我挑好书,买回来借回来,让大申看。
我找来的书,有些大申确实喜欢,爱不释手;有些大申不喜欢,扔到一边儿,不动。我就只好把不动的书还回去,或者束之高阁。
这法子效率很低。
往往是我找来一堆,他只挑出来两本。

这次,我带大申到首图的书库去,试着让大申自己挑。
大申在墙一样的书架中慢慢走着,扫视着书架上的书,漫不经心的样子。
走到世界史书架的时候,突然,扑过去,抽出了一本《太平洋战争史话:偷袭珍珠港》,郑重其事地翻看着了一会儿,然后,交给爸爸,表示要借。
男孩子都喜欢战争啊武器啊,海南出版社的这套《太平洋战争史话》还是相当地不错的。我以前确实打算借回来,给大申看的。
我没借,这回,大申自己选上了。

大申挑了一大堆书,有《太平洋战争》、《全景二战》、《马里亚纳海空战》、《罗马的故事》、《克里特岛迷宫:希腊罗马神话起源之谜》、DK图解系列的《希腊》和《罗马》,还有一本《希腊》,忘了是哪个出版社的了,风格和DK图解系列的一样。
我顺手抽出DK同系列的《古巴比伦》,推介给大申,问大申要不要。
大申看了一眼,摇摇头,表示不要。
我又热情地介绍说:“这本书和你那两本是一套诶。”
大申又仔细看了一眼,不耐烦地说:“我知道!”
可还是摇头。不要。

书挑好了,大申抱着,一大抱。他表示要去借书机上去借这些书。我说,借书卡的借书额度快用完了,没法借这么多书了,得放回去几本。大申摩挲来摩挲去,哪本也舍不得往回放。
最后,大申想出了主意,决定了:“我把这三本看完吧!”
大申指最后三本图解。最薄的三本铜版纸图画书。
于是,大申就坐在书架旁的地板上,开始看那三本书。

首图不让坐地上看书,管理员来了,会把他哄走。
我到阅览区找了把椅子,让大申坐在椅子上看。
50分钟之后,大申叫我,说那三本书看完了,咱们走吧。

大申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兴趣,起源于上个寒假。
寒假的时候,我给大申找了一套《世界文明讲坛》,他把里面的《古埃及之谜》、《古希腊之谜》和《希腊神话之谜》三部分,都看完了。
这三部分,说来很简单,就三个词。其实,全加起来,有将近20个小时的播放时间呢。

一个学期之后,大申自己选的九本书中,有五本是这个题材的。占了55%。

孩子在原初,第一推动的时候,是无所谓什么主题,哪种风格的读物的。你给他什么风格,哪种主题的读物,他就接受。
随机的。
区别在于未来。
大申一个学期之后,自己选书,还是选自己已经熟悉的古希腊古罗马的主题。因为有寒假的积淀在起作用。
这次的读物和寒假的读物,又共同构成新的积淀....当然,更厚重了。
下一个寒假的时候,如果再让大申自己选书,他还会选同样主题,因为有更加厚重的积淀会起作用。
从主题上看,大申对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感兴趣。从题材上看呢?目前,大申只不过对这两个主题下面的史实故事感兴趣。
对于历史事件感兴趣,年复一年,孩子就会形成路径依赖。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早晚会对这个主题下面的艺术、文化、哲学、社会结构、宗教这些主题感兴趣的。

古希腊和古罗马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源头。这个源头卡住了,理解整个西方文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顺便说一句,对于中华文明,源头是春秋战国......

从孩子发展的角度看,对于某个主题的兴趣,在第一推动的时候,是随机的。第一推动的主题取决于家长的刻意准备。如果家长没有准备,孩子就在环境中随机地撞上一种,并确定下来。

接下来,孩子的头脑的发展依照“自展开”、“竞争性强壮”的方式,会在这些早期主题上继续深入强化.....他自己不断地在环境中寻找同样主题的内容,吸收学习;从一个反面可以证明这一点,就是大申拒绝DK同系列的那本《古巴比伦》。寒假的时候,我根本就没给大申看《世界文明讲坛》中的《古巴比伦之谜》......

明显的主题选择倾向,是从孩子五岁半开始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与智力


含薇妈妈 发表于 2014-1-6 10:02
米爸推荐的萧愚的博客,也说词汇就是智力,请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fq30.html

词汇和智力之间应该有密切的关系,这个推测由来已久。
很多学者,特别是语言学家,建议让孩子多增加词汇。但是,申爸还没有见到有目的实践的案例。语言学家们似乎说服不了父母们,有目的地去增加孩子的词汇;至于语言学家自己,他们好像忘了自己也是父亲或者是爷爷。他们的建议是给别人去实践的。

萧愚应该是一位实践者。可惜他的论证,却是错误的。
良好智力的表现距建构智力的行为的发生,有一个很长的滞后期。在大申这里,最短也有两年的时间。如果能看到明显的效果,那已经四年过去了。
这就好比以前135的胶卷照片:拍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照没照上,照片好不好。最快,也得马上回家冲洗、显影到第二天早上才看到结果。

孩子的智力,从着手建构到看到结果,时间间隔太长了。效果出来了,即便是好,其归因也早已模糊。

不存在萧愚说的那种孩子出去转一圈,回来马上智力就怎么怎么样的情况。
如果是这样,智力建构这件事情的秘密,早就被人类发现了。

米米爸爸  申爸,《朗读手册》里对词汇与智力的关系,也是这么说的。里面好像还有若干个研究的例子。

yzhang4  尽管申爸说不清楚智力到底是什么....从理论上,智力就是不可能被说清楚的,但可以尽可能正确地去说....但是,词汇是建构起智力的主要因素,这一点,申爸越来越笃定。词汇不是智力建构的唯一因素,但可以肯定,离开了 词汇,良好的智力是绝对不可能被建构起来的。

米米爸爸  词汇及其词汇的运用(语言),对智力贡献很大,这个应该是非常坚实的结论。词汇及语言的学习,主要靠阅读。亲子阅读,读书给孩子听,孩子听音频资料,都可归结为阅读。听音频的方式,比较简便,孩子也喜欢,挺好。但是,这个依靠阅读啊词汇啊建立起来的所谓“智力”,没有申爸说的那么神,“金手指”,指哪打哪,做研究拿诺奖,做实业成大家。还需要很重要的东西辅佐:情商是重要一方面。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很难归纳。

yzhang4  情商呢,是这个金手指炼成之后,点的出来的第一批金子。等把智力因素说完了,就说非智力因素。

米米爸爸  非智力因素,从后往前推,觉得主要是两点:一个爱折腾,不怕麻烦,有韧性;第二个,脸皮厚。情商,说的人很多,不是很明白究竟指哪些:和人相处的智慧,人际关系能力?

“米米爸爸 发表于 2014-1-6 10:18
词汇及其词汇的运用(语言),对智力贡献很大,这个应该是非常坚实的结论。词汇及语言的学习,主要靠阅读。亲子阅读,读书给孩子听,孩子听音频资料,都可归结为阅读。听音频的方式,比较简便,孩子也喜欢,挺好。”

这个问题很关键。评论里写不下,申爸单把它拉出来写。

在大申那里,当初,申爸不是为了建构大申的智力,才给大申听很多东西的。
当时,不过是申爸识别出,大申喜欢听,就给大申听。大申一听上,很快,聆听量越来越大,大到了让人吃惊的程度。这才引起申爸的强烈注意,去探究,孩子“为什么会这样”的。
整个故事起始于实践。
当时,给大申听东西的动机,来自两个方面:一个和米爸说的一样,想让大申增加词汇量。增加词汇量呢?不是为了建构智力,而是希望增强大申的表达能力;另一个呢,申爸听《冬吴相对论》,吴伯凡提到了“聆听力”这么概念。这个概念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聆听力非常重要,这是一种能够快速抓住别人说话的根本意思的能力。申爸就想拿长的故事给大申听,锻炼他的聆听力。现在知道,聆听力不过是智力的一种表现方式。但当时不知道。当时,就是为了锻炼大申的聆听力,申爸就不加打扰地让大申一个静静地听。他还真听。可是,这个听,有很明显的“不听”的成分:他一边听,一边毫不阻碍地干别的。
和智力联系起来,和后来听天书有关。
大申听天书,大大地刺激了申爸。
词汇和智力的建构联系起来,是鼻子提示的。鼻子推测,大申这么个听法,似乎听到的词汇,直接进了潜意识......
提示到了这里,剩下的事情就顺水顺风了。

事实上,对智力的建构最起作用的,不是有意识聆听的那部分。而是伴随聆听那一部分。
前面说了,如何确定孩子是否是伴随聆听?听一段时间,看接不接受天书。

当时,申爸最奇怪的事情就是:大申有时候一天听十一二个小时的故事,他为什么不累?除了晚上到头便睡,别的看不出孩子有任何累的迹象。你说他听了吧,也不像:他从来复述不出来听到故事的内容;你说他没听吧,也不像:你把故事关了,他立刻就不干了。他说他要听。他说他要听,可他嘴里还是继续嘟嘟地满地开他的小汽车,一点也看不出在听的样子。
这就是伴随聆听。
参与伴随聆听的脑区一旦启动,确实在高效率地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孩子晚上入睡很快,他需要恢复。
可是,这部分脑区的运行,不会引发大脑的疲劳中枢,产生疲劳的感受。

这种伴随聆听是有时限限制的,只在几年里面,功能开放。
到了今天,大申已经不能伴随聆听了。要听,他就认真地听,别的什么也不干。听完就能复述,还加上他的评论。要是去干别的了,你把故事关了,他也不在乎了。等一会儿想继续听了,自己去把Nano打开,专心再听一阵儿。

要想建构智力,想法子引导适龄的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这里已经有大量的孩子,能进入伴随聆听状态了,如果哪位爸爸妈妈在引导自己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时遇到问题,和那些爸爸妈妈请教。在这里,在怡妈的群里都行。
申爸于怎么引导孩子,遇到的具体问题怎么解决,事实上已经比不上那些爸爸妈妈了:毕竟四五年时间过去了,当时的一些细节,孩子具体的表现,已经完全不记得了。

duducurl  右脑照相记忆:一种表演性的记忆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ehf5.html申爸说的伴随聆听,有点类似这里面谈到的“遗觉象”。这种遗觉像的能力是儿童特有的,年纪越大越弱,慢慢就消失了。

米米爸爸  申爸,伴随聆听对智力构建是最有效的部分,所依者何?大脑运行机制的原理?入睡快?模拟自然状态下语言的摄入?出于效率的考虑?对于“学习”,伴随聆听并不是一种自然的状态。

yzhang4  哈哈,米爸,没有任何依据。现在,米爸的面对的问题是,敢不敢拿米来赌:明知道有这种可能,看不出任何副作用,也知道该怎么做,也不难做,却不这样做。如果米爸说,赌了!那就没啥可说的了。如果米爸说....那个啥..那就五年之后,申爸会有法子让这些智力建构极佳的孩子,很短时间内,一下子把小初高的课业全部学完掌握。如果很多孩子都是这样,那就证明,伴随聆听对智力建构是最有效部分。就是说,没有任何别的证明,只有实践的证明。这个,就是神断,就如同轴心时代孔子柏拉图他们的神断一样。
所以么,申爸说,那啥,这是实操的问题。申爸忽略所有没有这个年龄孩子的人的任何从观念到观念的瞎扯。任何一个有5岁孩子的爸爸妈妈,都面对实操的问题。其实吧,申爸自己对这个信心,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大申,这不消说;另一个是思想实验。只要假设在5.5-7.5这个时段,主要是伴随聆听建构了智力,目前所有的孩子成长、教育中的问题,就都有了合理简单优美的解释。申爸还没有遇到一个用这个假设解释不了的事件。所以呢,只剩 下有找一群孩子,在关键年龄,用伴随聆听确实培养出明显高出平均水平的智力这一件事了。现在,不正在做这个么.... 伴随聆听一定是一种自然状态。否则,以前没人知道这个概念的之前,不会出来那些智力建构良好的人。

米米爸爸  不赌。本能上对伴随聆听持谨慎看法。对“很短的时间内把小初高课业全部学完”这个目标也不太有兴趣。申爸,我们自己回头看,我们大学毕业20年,如果觉得自己那里有欠缺,没做好,原因肯定不是没用更少的时间完成课业  。 减少四五年上学时间,了不起了。但这四五年,从整个人生长度看,对人的影响不大。但这么做,风险不小。现有的“神童”的不少例子,也证实了这一点。聆听,我的理解,还是一种语言的熟练和运用理解。不能期望得到更多 。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答疑


爱微笑发表于 2013-7-17 21:10:12
大申爸真是位用心、爱动脑、爱思考的爸爸!教育之功在孩子面前不显山不显水,让人佩服。
有几个问题想跟大申爸探讨:
3、5岁半的孩子能够听夏洛的网,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夏洛的网一般会推荐给9岁左右的孩子阅读。上天给孩子12年的童年,你如何看待孩子每个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
你在帖子中直接的间接的,提到很多次孩子的智力发展,除了孩子的智力发展,你还看重孩子的其它的什么发展?这些发展大申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得?
相对于大申爸对孩子的用心及投入,我很汗颜,期待你的见解!

看了微笑妈的说法,我今天早上,特意把《夏洛的网》找出来,给大申再放一遍。
大申很有兴趣地听完了第一集。
听完了之后,很认真地说:“我还是继续听《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吧。这个故事太幼稚了,动不动就‘小朋友小朋友’的。”
大申九岁一个月,现在。
微笑妈可以试着讲讲自己所说的“智力”是指什么吗?
要是不好说,就举些例子来说明好了。

爱微笑:呵呵,这个问题跟我疑惑的第一个问题是有关联的。即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和目标、基于对孩子有什么样的认知,会决定或影响我们后续的教育行为。比如你帖子中提到的智力,我的理解它是人的各种认知能力的综合,这种能力又通常通过大脑的加工处理后反映出来。而我理解比较良好的发展是身心的均衡发展。
每个孩子,上天赐予的时间是一样的,如果一个孩子过度用脑,智力被过度开发,挤占了其它比如身体、感觉和心灵的发展,孩子是否能均衡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加上我们对思维发展阶段的认知不同,难免会有此一问。
用你的话说,也许是我们对金枪鱼本身、金枪鱼的习性认识不同,导致我们用的饵,捕猎的方法也不同,因此产生以上疑惑。
不过这仍不影响对你极度发达的大脑的佩服!你继续。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

fdshaoyun发表于 2013-10-18 15:12:32
可能孩子就是需要这些资料,去感知去学习,我们只是恰好的提供了。

大坤小祥妈这个正解。
我们观察到孩子需要词汇这个事实。然后,我们提供丰富的词汇,孩子利用这些词汇,建构他们的智力基础。
同样意思,申爸用打哪儿指哪儿来说明。是大申打,不是申爸打。
得从孩子那里得到基本事实。否则,从虚空里是生不出有积极意义的知识的。

说到底,不过申爸观察到一个现象:人类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某个敏感期,需要大量的词汇。这些词汇呢,孩子用来建构他的智力基础。
就这么简单点儿事儿。
这样正着说,很平淡。
可是,同样的意思,反过来说,就惊人了:
从结果的角度来说,只要在敏感期给足了词汇,孩子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就长出良好的智力了。
按美言妈的话说:这个太吓人了。

米米爸爸:
孩子需要词汇,来构建概念,构建思维的材料和框架,这个绝对没有问题。
问题在,这个词汇孩子怎么得来,顺序怎么样,方式怎么样,量怎么样
是数量不多的,慢慢给,但这些词汇孩子都理解和非常扎实,
还是,到了某个阶段,可以来个火山喷发,让孩子接触大量词汇,用一种常人看来似乎是“不正常”的方式……
不是和申爸唱对台戏,是米爸自己试图想清这个问题——趁小女还没到那个年龄

这是些好问题。

让我们同样看孩子,做一个类比。
看看孩子学会说话的过程。
爸爸妈妈刻意给孩子那么多丰富的词汇了吗?没有。爸爸妈妈教的,基本就是“苹果苹果”“橘子橘子”。仅此而已。可是,孩子一旦开口说话,脱口而出的丰富词汇另爸爸妈妈惊诧不已:“这孩子,什么时候学的!”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孩子的头脑中有一个自动的机制,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抓取到语言,然后,学会它。这是种本能。

同样的本能,孩子也用它来掌握词汇。词汇量多了,孩子的概念、观念什么的,自然就跟着丰富了起来。
孩子的词汇怎么得到的?你把孩子放在词汇的环境里,孩子自己就得到了。
你教教不会,但他自己能学会。神就神在这儿。

米米爸爸:“从结果的角度来说,只要在敏感期给足了词汇,孩子自己就长出良好的智力了。”如果说是一般人理解的那种“聪明”,抽象思维能力,申爸的结论基本成立。
不过,申爸的智力,可以包罗广泛的,这个,这个,只给足词汇,米爸觉得长不出来。

米爸所说,当然。

可是吧,申爸没说光词汇就够了。
词汇可以涌现概念,涌现了概念就涌现观念。
此其一,米爸认同了的。

在7.5岁,孩子有一个人生转折,这个转折的实质就是:孩子能用头脑中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动了!这是其二。必须把其二也考虑进来。这个吧,申爸在这个楼开始扯淡之后,从第17楼开始,就说的这个事情。

米爸想想:有了观念形成的机制.....加上观念指导行动的机制......这不就等于一切了吗?光给足词汇,是长不出来。可是,加上7.5岁获得的那个能力,就啥都能长出来了。
整个过程,除了“给足词汇”是在外边能够控制的事情,其他的过程,都是在孩子头脑中自动进行的,外界影响不到。
从教育的角度看,能做的只有“给足词汇”,剩下的就是别着急,等。
从这个角度来说,“给足词汇等于一切”,勉勉强强,也说得过去。

没有申爸这些吧,孩子他自己也要从环境中吸收词汇。
相对于孩子在敏感期所需要的巨量词汇而言,普通的环境能够供给的词汇量,就显得不够了。孩子要吸收词汇,就如同海绵要吸水。只要有水,海绵就吸收;只要有词汇,孩子就吸收。

这就造成了一种随机现象:有的孩子在关键期恰好找到了丰富的词汇源,这孩子的智力就发育得好些;绝大多数的孩子尽管在关键期没找到丰富的词汇源,可是,日常用语中也含有相当的词汇,所以,能够发育出足够的智力。
真实的情形,也确实是这样的。你看社会成员中,拥有良好智力的人的分布,就是很随机的,并且比较少。如果没有搞清楚关键期的词汇供给和良好智力之间的因果关系,那些拥有良好智力的人,成因也确实是个谜。

如果没有家长的额外供给,孩子就随缘吧。

说到底,学会词汇,是孩子的本能。这种本能是一种潜质,每个孩子都公平地拥有一份。
头脑中词汇的量和质量是未来孩子智力的基础。将来孩子之间的智力差异,就看在关键期中,有没有足够的供给,让孩子用天生的能力去尽情吸收。就这么简单。

头脑里有哪类词汇,就容易接受哪类的观点

阳阳妈2010:我想说的是脑子里旧有思维模式或是知识影响后续东西的理解。因为我的理工科背景,所以对申爸使用的语言词汇以及他要表达的东西都比较容易理解。而爱前辈使用的语言是精神哲学范畴的,因为之前接触的很少,所以她说的话我理解起来总是要捉摸又捉摸。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之前在构建图式时缺乏这方面的内容。
哪方面词汇的输入或是思维的发展又与父母有关。
俺家我和弟弟俩人在父母的影响下,都是理工科的大脑构造。
其实啊,说到底还是父母滴影响哦。估计这话说出来会把申爸气死:人家这么正经滴在说思维发展,又被我的一环境论给搅和了,哈哈

说到底,其实就是词汇种类的不同。头脑里有哪类词汇,就容易接受哪类的观点。这个环境论,很容易改变呐:要让你家阳阳脱离理工大脑结构,只要从现在开始,都给阳阳听历史方面的故事。值到了七岁半,就行了。
不过,要是这样的话,那些故事,它还是“环境”。
仍然是环境决定论。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沉入潜意识


"khaoyai 发表于 2013-10-22 10:12
是不是您讲的把这些知识放在了孩子们的潜意识中,后面所学的这些潜意识在起作用。如果这样,为什么大申不听那些国学经典呢,反而您选用一些历史类或者故事类小说呢。

精确地讲,孩子不是把“那些知识”放进了潜意识,而是把相关的词汇沉入了潜意识。
在5.5-7.5这个年龄段,孩子沉入潜意识的词汇,很可能跟孩子一辈子。
申爸举个例子。
在大申6岁一个月的时候,申爸给大申读了一遍《论语译注》,在大申6岁十一个月的时候,申爸又读了一遍。
当时,大申就是听,什么反应也没有。

时光荏苒,到了大申九岁三个月的时候......就是上个月.....申爸拿到了《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这教材就是台湾的国学教材,用了五六十年了。其实它就是四书的疏,不过,是按照主题重新整理了顺序的。对于章句体的四书,这种重新整理,是必要的。

申爸把大申叫过来,读《中华文化基础教材》给大申听。大申过来就听,没有一点儿陌生感。因为大申已经在语文课上学了一点点古文,知道古文的这么回事,所以申爸每一句原文,都用现代文来疏通词句,让大申明白原文的意思。然后,就着教材上的《解读》部分,展开讨论。讨论的主题不需要申爸预先备课设计。大申听完《解读》,就会冒出无穷无尽的日常生活中的话题,来发表评论,或者提自己的疑问,兴致勃勃,没完没了。

《论语》的主题是伦理道德。现在,大申智力的建构,显然已经涵盖了伦理道德的范畴。即使申爸没有读《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他自己的小脑袋瓜子一定也在琢磨这些问题。借着读《中华文化基础教材》的机会,他的评论、思考还有问题滔滔不绝地就出来了。
这就是建构起了良好的智力的表现。
申爸和大申聊天儿的感觉,就和妈妈们看申爸的帖子时的感觉一样。大申纯从新建构起来的心理空间看出去,没有经过任何社会文化的矫正,那角度新奇诡异,见解深刻。大申聊high了,妙语连珠,滔滔不绝。听得申爸目瞪口呆,惊喜连连。

回头申爸把聊天儿录下来,整理一段给大家感受一下。

申爸笃定: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当初六岁的时候读过的两遍《论语译注》,是不可能以这样的力度发生的。

现在,回答阿妞妈提出的问题。

对于申爸而言,中国的经典当然重要。不是不给大申听。不过,申爸已经在关键期给大申读过两遍《论语译注》,一遍《老子今注今译》外加一遍《道德经》原文了。
申爸觉得,这应该够了。
对于大申,申爸希望孩子走最普通的道路,上社区幼儿园,公立学校,学习别的孩子都学的课程,参加中考,参加高考,上学下学坐地铁,挤公共汽车.....一句话,绝大多数的孩子什么样,大申就什么样。双语幼儿园,国际学校,出国读中学,这些从来不是申爸的选项。

让孩子学什么,怎么学,实在是一件和社会文化相关的事情。当今的时代呢,科学当道,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所以,申爸对大申,首先要建构的就是科学的精神。这么说吧,要是大申生在一百五十年前,申爸绝对会让大申去读四书五经。
孩子的教育要跟着主流走。
相信阿妞妈妈明白申爸的意思。今天,不管国学怎样热门,占主流的还是科学。申爸顾及国学的同时,腾出大申的更多时间应对科学。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教育孩子不是打仗。要用“正”不用“奇”。

国学堂,具体的方法和情况,申爸不了解。不过,申爸明白它所遵循的原理,它怎么让一孩子建构起良好的智力。从建构起良好智力的角度,传统国学的做法要优于目前公立小学那一套。那套源于美国的实用主义的小学教学体系,在一个人的智力建构方面的建树,实在乏善可陈。
不过,这在申爸不是问题。申爸找到的法子,比国学更直接。从效率的角度来讲,国学的法子是比不上的。公立小学教学的缺陷,申爸在家,随手就补上了。

但不管怎么说,国学教育是小众。
申爸自己不选择小众的教育,但不反对别人喜欢小众教育。

通向顶峰的路,肯定不止一条。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智力”是个什么意思(一)


爱微笑 发表于 2013-7-18 21:33
你在帖子中直接的间接的,提到很多次孩子的智力发展,除了孩子的智力发展,你还看重孩子的其它的什么发展?这些发展大申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得?”呵呵,这个问题跟我疑惑的第一个问题是有关联的。即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和目标、基于对孩子有什么......

微笑妈妈上来直接点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目标是什么?
微笑妈妈有种直奔核心,不为任何枝枝蔓蔓的小问题所纠缠的能力。
这种直指问题本质的能力,就是我所说的“智力”。
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我称为“智力发展良好”。
有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我郑重地提给微笑妈妈:你能够回忆起,你的这种能力,是怎么来的吗?
这是个需要仔细回忆,认真回答的问题哈....
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重要。
十分奇怪:
在成人世界,良好的智力无疑是一种“稀缺资源”.....就因为稀缺,所以十分“值钱”......
可是,对于孩子.....每个孩子天生的智力发育都是“良好”的....当孩子长到12岁.....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实际的情况是:绝大部分孩子的“良好智力”消失不见了,这些孩子预备好,行将归于成人世界中的“大多数”的大堆中去;只有剩下的个别的一些孩子......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分到了“智力发展良好”那堆里边去了。
实际的情况,它就是这样的。
掌控人类发展的上帝,在智力发展这个问题上,似乎是在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让我们专注于主题....实际是让我专注于主题:
有两个问题。一个呢?是“什么是智力”,另一个呢,是“智力是什么”。
前一个问题很容易回答:
在八十年代末抛弃了铁饭碗,毅然下海的那些人,有良好的智力。后来的结果证明,这些人都成功了;
在零七年股市大顶的时候,清盘,入袋为安的那些人有良好的智力。后来,中石油从48块一路跌到了几块钱;
林毅夫有良好的智力。79年的时候,他就抱着几个篮球,游过台湾海峡,“叛逃”到大陆。因为他认为,一个巨大体量的经济体,经济将会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巨大的机会。他游过来抓机会。三十年后,他称为世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要是一直呆在在台湾那个小地方,林毅夫无论如何也到不了这个位……。
....其实呢,任何一种成功,它背后站着的那个人,都是具有良好智力的人.....不好再举例了。再举,会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胜者王侯败者贼”上面,而不是“什么是智力”上面。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 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具体事例,都是些大事例......要不,我们怎么能都知道呢.......可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似乎和这些大事例没关系....我们每天每天遇到的,都是些细碎的小事:要不要跳槽?工作有许多事项可做,做哪一个?2岁的儿子出现了“完全不符合社会的要求”的行为,要不要干预?
事情尽管小,那些“选择对了”的爸爸妈妈,也都是有“良好智力”的人。让我们试着做一点儿归纳:
第一,智力和未来有关。不管怎么说,当下是混乱的,未来是不确定的。混乱导致我们不知道当下该怎么办.......不知道怎么办,就乱“办”,导致丢失了当下。丢了当下,就丢了未来.......不确定导致很多人躲避未来这个问题:这才是所有人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第二,智力是一种能力、是人的一种素质,这种能力和素质能够让一个人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可惜,这些归纳,根本不足以回答“智力是什么”这个问题。
要搞清楚“智力是什么”,还得扩大视野,更换角度。

斑斑爸爸:发表于 2013-7-26 11:04:51
用度娘搜索了一下,“智力”的解释。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好像每种解释都有道理,但我理解上面提到的智力应该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简单的数学加减乘除,要听懂你给大申读的《战争与和平》,我觉得也需要很好的智力才行。

所以么.....按照度娘的“智力”定义:不管孩子多大,“聪颖”、“预见”、“速度”都应该是要的.....更不要说“想象力”......对任何年龄的孩子来说,都应该是“多多益善”的,不存在斑爸引文中所说的“过度开发”的情形.....
故,斑爸引文中的“智力”,不应该是度娘里面的定义。
至于斑爸的定义: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如果把“智力”理解成这些能力的话,申爸举双手赞成:这些能力不但是6岁不应该“开发”的能力,即便是7岁,也不应该“开发”。
咱们完全一致,没任何分歧。既然分歧都解决了,咱们继续。

斑斑爸爸:你可以继续了,但是我没觉得我们是观点一致,没任何分歧的。直觉告诉我,我们的背后支撑的教育理念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的教育方法也会很不一样。
这两天跟着你,脑力被过度使用了,需要休息一下  。你可以继续尽情地分享你的所思所想和成果。

哎呀呀,斑爸还认为不一致......
并且,这次,是“教育理念”方面的问题。
这好像很严重哦.....
不过,申爸觉得,在“理念”上,大家还是一样的。
嗯.....斑爸说说看:现在能够识到的不一样的理念,有些什么..........
我们说具体的。
补充一下:我们具体地说。

斑斑爸爸:我相信我们在大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上不会有太多的不同。但是我受华德福的教育理念影响多一些,你受蒙式的教育理念多一点(不知道理解得对不对?)。虽然我认为两种教育理念都非常好,但是他们背后支撑的教育理论是很不一样的。所以具体在教育方式上我们会呈现得不一样。具体就不展开了,讨论不完的。

哦,斑爸的意思是这样的啊。
在我这里,理念=信念,是一些“不证自明”的命题。举一个例子。比如,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时刻尊重孩子的天性。这就是一个理念。理念无法证明,也不需要证明。
但是,在不同的历史年代,理念是不同的。比如,在西方中世纪,同样对于孩子的教育,流行的理念是:要用苦难来洗清孩子的罪......如果有这样的理念,就不难理解那个时候的小孩子所受到的苦难了。那个时候,在这样的理念下,“天性”是根本没有地位,直接无视的东西。
卢梭、蒙台梭利是反对这种中世纪教育理念、提倡我们现在多数人同意的理念的先行者。前者从理论上阐述,在知识界形成轰动。一个半世纪之后,后者接过接力棒,使之在大众中产生影响。在教育史领域,这两个因此而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
理论是基于理念的一系列列观念,是一个自洽完备的整体。
华德福、蒙氏教育是一些教育思潮。它包含作为基础的理念,作为整体的理论,和为其配套的具体教育手段和措施。
“理念”要是不同,问题就严重了。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与谋”。
孔子的话的意思就是说,对于操不同理念的人,最好相距远远儿的,什么都不用谈。
基于相同理念而产生的理论可能会很不同。这是因为,每个构建理论的人,都必须加入一些事实,才能构成完善的体系。
很显然,每个人手头的事实是不一样的。
另外,理论的差异还可能来自推理过程的瑕疵或者错误。
至于“思潮”,那就更加千奇百怪了。

斑斑爸爸:我觉得用"过度使用大脑思考和记忆",来代替"过度开发智力"会让人比较容易理解,不太容易产生分歧。所以我所理解的过度开发智力应该是过度使用大脑思考和记忆吧。

嗯,理解斑爸的立场了。
我的理解和斑爸正好相反:依据生物界“用进废退”的普遍性原则,在作为人生最关键的童年期,孩子的大脑必须“以最大的马力开动运转”。这种运转的结果,是形成了卓越的思维能力。
这个时期形成的思维的能力,将是孩子的一生所有的智力活动的基础。
如果儿童处于“单调”的环境,大脑处于弛豫状态,没有进行有效的运转,“废退”的原则一定会自觉起作用的....不管爸爸妈妈有多不高兴,它都会起作用。
规律,它就是规律。
对于“过度使用大脑思考和记忆”这句话,我主张尽最大可能让大脑运转.....可是,对于“记忆”,我比较迟疑......干脆说吧,我也不主张儿童“记忆”。
当然,此“运转”非彼“运转”,里面还是有微妙的差异的.....这个,在下面的故事里细说。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智力”是个什么意思(二)


一提到智力,很多爸爸妈妈马上会想到IQ。一想到IQ,EQ跟着就来了。
可是,很奇怪,申爸自己呢?从来就没有理会过这两个Q....这一点,一想起来,申爸自己确实就感觉到奇怪....
为什么呢?

让我们退回到原点。

人类这个物种,很奇特的。
你看啊,一个人,22岁大学毕业,毕业之后呢,他才走入社会,开始赚钱,试着养活自己....赚得还不多,很多时候,赚的钱,自己吃饭都不够用。像华为那种肯给一个大学毕业生10000块当起薪的公司,凤毛麟角.....那些进不了华为的,很多还得继续靠父母接济.....比如周末回父母家蹭饭,甚或自己家不开火之类的。即便是很坚毅地自己承担起自己的吃穿住行的小夫妻,一旦到了他们有了后代的时候,还是需要蹭老人:请老人来给带孩子。

这22年里,人是最无能、最无用的.....看着你十个月大的孩子,还只能在地上爬,自己连站都站不起来。这时候,你想想:一只瞪羚生下来,十秒钟后就能在草原上飞奔.....不靠成熟的个体养育,一个幼小的人类个体很快就会饿死。
没有任何一种别的物种的幼体,像人类的幼体这样,未成年期这么长时间.....想想看,22年对一头大象而言,那就是它整个一生的生存时间了.....
可是呢,在这颗星球上,也没有任何一个物种,像人类这个物种一样,取得那么明显的生存优势.....人类的生存优势有些太强大了,强大到“想让哪个物种灭亡,就让哪个物种灭亡”的地步,强大到人类要出手,“人为地”保护某些物种,不要灭绝.....自然保护区就是担负这个使命的。

这事实暗示着两层意思。第一层,在物种竞争、生存竞争这个层面上,人类具有某种其他物种无法企及能力。人类靠了这种能力,登顶成为万物之王;第二层,这种能力的发展、培养、成熟,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人类22年的抚育期,这么长的时间,就是用来干这些的。

这是些很明显的事实。在申爸之前,老早就有人开始留意到这个现象了。
从总体上看,人类优于其他物种的优势到底是什么呢?

优势肯定不是来自体力上。人一定跑不赢猎豹,一定跳不高袋鼠,一定游不快海豚,耳朵赶不上蝙蝠、脚腿比不上斑马、牙齿比不过鳄鱼.....
可是,人类确实能够杀死任何一种凶恶强健的动物。
可是,人类可以发明火箭,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10个猎豹也跑不过那么快;人类可以发明蹦床,在那个上面跳。在地面上瞎蹦的袋鼠,打死它也跳不了那么高了;人类可以发明潜水艇,海豚就游不了那么快了;人类发明雷达,可以看到千里以外的东西、发明汽车,跑;申爸家的食物料理机,对付那些鳄鱼咬不动的东西,易如反掌.......
人类可以发明各种工具,借助于这些工具,赢过任何一个物种....这显然是不是体力,而是另外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只有人类有,别的物种,没有。

远大要在长沙弄个高楼。世界第一高。如果是世界第一高的话,让这个楼躺下,它应该有将近一公里长。一公里!你想象一下你家附近的路,一公里能走到哪里。然后,想象把这么长的路,竖起来。
一公里高,额的那个神呐!
搭这么高的东西起来,和你家宝宝搭乐高积木,那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么高的东西,搭得起来,站得住不趴下,得需要仔细筹划:地基得打多牢固,才能不被上面的高塔和里面人和物给压碎了;怎么才能把楼搭起来,又要结实还要快.....据说,远大就是发明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巧妙法子,才决定盖这么高个东西的.....楼上边儿刮风,产生压力,怎么才能不让巨大的扭力把楼给撅折了.....要是地震的话....这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更多,更复杂.....
弄这个东西,需要人类有非常强悍的规划能力。
这种能力,只有人类有,别的物种没有。

嗯,人能办到很多事,动物不行。这已经是手边常识,对于我们来说,(是)根本用去费心放进脑袋里想一下的常识:一群袋鼠搭不起一座一公里高的楼....袋鼠搭楼,我们想都懒得去想。

从总体上来看,人类和袋鼠类一定有某种本质上的差别,导致人类能搭楼,袋鼠不能。
这种差别一定来自人类的头脑。
申爸把人类头脑中造成这种差别的能力,叫做“智力”。

要退回到原点......要从物种的比较中,从总体上,从本质上来看,才能理解好“智力”。

当然,这还没有回答“智力是什么”这个问题。
不急,慢慢儿来。

阅妈  我越来越不同意你对智力的高度推崇了,怪不得人类越来越膨胀,自以为是,肆意掠夺资源呢。申爸没发现,只要一个地震,一个海啸,在大自然面前,你文明再高,手段再高明,不也显得很渺小无能么?

高兴吧  申爸这一楼的论述,更多的让我心里蹦来蹦去的蹦着一个词“生存”,另外也晃来晃去的一个“优胜劣汰”。这也确实让我想到前面两位爸爸提到的“道不同,不相与谋”,没有谁对谁错,仅仅是无法共鸣,所以我选择围观

爱无言  再放大点去看,人和其他动物(包括植物)一样,都是生活在这个自然界中,生存然后发展,只是这个系统里人早已经被提前设置好成为leader的,所以人才有这个智力,而其他物种各有自己强势的某方面能力
这个人类的优势智力不是人优越感,强于其他动物,或者说人类自己努力培养得到的,而是道,自然之道赋予的。人类教育孩子和动物培养崽子没啥俩样,但人类培养崽子的能力天道赋予的就不平衡,不象其他物种那么平衡本能
这就是天道赋予的不同或者说特点,这个差异是地球让人类为王的发展需要的.

yzhang4  理直气壮地干的
哦,这个点评功能有点儿bug,重说。是啊,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申爸感兴趣的是:如此多的成年人没有达到为自然之道所赋予的智力应该有的高度,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环境是怎样一步一步将其天赋剥夺的,并且每一步看上去都正确。是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理直气壮地干的。

爱无言  嗯,申爸,理解你的想法了,这点上当然我和你握手。但我并不愤怒,是同情所有的父母的,因为他们也不想这么做,没办法才这么感觉理直气壮的啊!如果能做到,哪个父母不愿意发展到这样的高度,也让自己孩子这样呢?

yzhang4  嗯。是的。不过,话要说回来。从实操的角度讲,培养出孩子良好的智力,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的地步。返璞归真。唯一的要点就是:抓准时间点。只要找准了窍门儿,越难的问题,越容易解决。
发表于 2018-4-16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
这是花果山准备在千帆洗脑了?
发表于 2018-4-16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火钳流民!
发表于 2018-4-16 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是多有心的爸爸啊
发表于 2018-4-16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赞,这种有深度的帖子才值得收藏
发表于 2018-4-16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写的太好了,深以为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3-29 20:49 , Processed in 0.117719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