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19-2-8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本帖最后由 小鲜肉 于 2019-2-8 17:04 编辑

    今天在微信上看到这篇文章,感触蛮深的,不知道能不能转载复制过来。这位学霸,从小也是鸡娃到牛娃,一路开挂模式的成功人士,再到现在的回归初心,做自己想做的自己。现在在上海教育界任职。想想这里面的转变和成长,有痛苦有蜕变,更有涅槃。里面对于大学,包括大学后到不满意,其实在现在很多大学生身上出现,不因为你是否是清北上交,还是普通二本。如果在早期成长过程中,自我没有成长,在没有高考指挥棒,没有简单粗暴的高考目标,甚至洋高考,后面在自己独立面对复杂的生活和工作的时候,如果没有热情,没有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那么生活是痛苦的。我记得八年前,我爱人博士毕业那年,他有个同学在同学的诧异中,放弃去高校,或者华为等大公司,选择去本地的重点高中教物理。当时和我老公还讨论过这件事,他告诉我,他同学说人这辈子太长也太短,如果不能找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活着太累,他自诉自己不是做科研的料,虽然一路c9本硕博,但是读完博士才发现,自己一点不喜欢,大学专业父母选的,读完以后读硕读博,读完出社会发现自己真的不喜欢做科研。一点都不喜欢,还是在学校做志愿者教书的经历让自己最难忘,最后决定自己去教书。自己也从读书时代走过来,在为人父为人母的时候,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以为这一定是对孩子最好的,因为我们爱孩子,我自己也想孩子活的更好,也想鸡娃,但从一开始,我是否不能忘了,我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我能陪着,能扶着,最终要放手让他自己成长,就想鸡娃,我来鸡,我做计划,我陪着执行,最后,能否孩子自己热爱,喜欢,自己主动自觉去做。
        —一下摘自教师博阅
     梁启超在《学问之趣味》中写道:“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而我最痛苦的时刻,是告诉爸妈,我不喜欢我的专业,我读不下去了,他们反问我,那你喜欢什么?我竟然什么也答不出来,这种茫然令我近乎绝望。那时,我已经年近三十。
发表于 2019-2-8 18:0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不以当学霸为目标,以培养生活的强者为目的。
发表于 2019-2-8 18:2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的理念是父母提供选项,让孩子进行选择。里面的程度按照年龄和孩子个性父母自行把握。
发表于 2019-2-8 18:3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安庆
嗯 想法一致 工作选个自己喜欢的 跟找老公一样得陪伴一辈子
发表于 2019-2-8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电竞也很好啦,冠军团队比赛奖金、代言、直播什么的算下来,年入千万都有。
发表于 2019-2-8 19:1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家宝爸一直是这个观点 ——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比什么都重要
发表于 2019-2-8 19:2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芜湖
回归初心很重要
发表于 2019-2-8 19:4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从个人来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好,从群体角度来说有点浪费社会教育资源
发表于 2019-2-8 19:4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之前听过一个案例
八五年左右的大学生 北京的985
家里工薪阶级 大人打两三份工供小孩上到大学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上了大学之后失去人生目标 喝了敌敌畏
发表于 2019-2-8 19:5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虫虫2015 发表于 2019-02-08 19:49
我之前听过一个案例
八五年左右的大学生 北京的985
家里工薪阶级 大人打两三份工供小孩上到大学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上了大学之后失去人生目标 喝了敌敌畏

还写了遗书
说失去了人生目标
太有想法特别是上升到哲学上的这种探索都没啥好事情
不是疯了就是自杀了
人生难得糊涂
喜欢是什么
觉得做一行爱一行更好
发表于 2019-2-8 21:0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
其实没有什么东西是非得坚持一辈子的,但是学会生活特别重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感到生活的意义
发表于 2019-2-8 23:0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确实,平常生活中就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所以还是学了钢琴。而且要养成运动习惯,运动产生多巴胺。
发表于 2019-2-9 07:4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小时候,常写作文说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自己并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真成社会人时,又多被生活裹挟,只要求孩子活好自己这一世就行。其实,乐观的心态也是从小灌输的,既要有人生追求,也要随身处时享安乐。
发表于 2019-2-9 07:5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家长的作用,是要细心发现孩子的长处和兴趣,越是擅长的,给他越多,慢慢把兴趣和工作专业结合起来,将来就会顺利很多,家长的眼界高度往往是孩子今后生活的宽度,不能带着现如今的想法,去要求他二十年后的生活
发表于 2019-2-9 10:1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执行的过程现在很艰难
发表于 2019-2-9 11:3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确实读大学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不然真的很痛苦,父母这个时候一定不能干预孩子的选择
发表于 2019-2-9 12:4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
认真学习,多谢
发表于 2019-2-11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自身的喜欢是重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6-9 19:22 , Processed in 0.054067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