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159|回复: 47

[学前其他] 这是不是就是鸡娃的前提时间精力和经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4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最近听说,海淀家长不配有梦想。
呵呵呵,我笑了。
说这话的人,大概是没见识过北京曼哈屯——顺义老母亲们的人生。


- 01 -

我第一次听说顺义妈妈群,是在一个很有社会影响力的朋友的饭局上,一个朋友突然小声地问我,你知道顺义妈妈群吗?
啥?不知道!
然后这位朋友用很讶异的表情斜着眼看我半晌,他根本不相信我没听过。
这京城最神秘的硬核鸡娃组织,里面的妈妈各种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可阻挡!



耶鲁人类学博士曾说: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上东区“,那是精英阶层居住、社交和购物的专属社区。
顺义妈妈就生活在北京的“上东高地”,以“后沙峪”为中心,日常覆盖中国,到了假期,就覆盖了全球。
顺义妈妈群,囊括了京城最积极上进最爱奋斗的高端女性群体。
在这里,你能看到全球最新的某款限量版包包,也能听到对最新款智能跑车的专业理性分析,她们还研究最前沿的医疗科学,哪里医美最棒什么能延缓衰老。


当然,这个群组里参与最热烈的宏大话题,永远都是和“鸡娃”相关。
这波“鸡娃”操作,带着厚重的“上东区”基因。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假如你是一个顺义名媛妈妈,只穿越了一个京城给孩子找补课老师,那你都不好意思在妈妈群里说话。
因为你会被一群妈妈追问:你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那么漫不经心?你这样随便散养,是要堕落成佛系老母亲吗?

当海淀父母还在为了清北奋斗而自觉很苦逼的时候,顺义妈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
如何避开和印度精英牛娃的直接竞争,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藤校国际生少得可怜的名额中,弯道超车获得显性优势。

- 02 -

你看见过下午四点,京城某最高端的私立学校的校门口吗?
200米的狭窄马路停满了豪车,宝马奔驰和宾利,边上可能还挨着辆法拉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国际车展临时仓库。

有时候看到表面现象,你会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只要咬牙买套学区房回归家庭全职看娃,拼点关系进一所名校,你也能成为一名顺义妈妈。
那我只能说,你根本不懂顺义妈妈的真正含义。
真正的顺义妈妈,在她们成为一个全职老母亲之前,都曾经横行职场、风云叱咤,半数以上都带着世界五百强企业光环。
她们的学历水平,也是横贯中西。沃顿、哈佛、耶鲁名校全球覆盖,英美留学海归占大多数。
真正的顺义妈妈,沉默的时候端庄优雅、大方得体,一开口飚英文,基本都持平CCTV国际台主播水准。


我有一个朋友,互联网巨头公司的中层,为了当一名顺义妈妈,撞上了京城“上东区”的南墙。
她娃在公立上学,天天十几张卷子觉得很苦逼,向往自由的国际教育,举家搬到顺义,相中了一所老牌国际教育名校,纯英文教学,外籍孩子比例超高。
拖欠了一堆人情,辗转了各种关系,拼尽自己所有的资源,最后她终于接通了招办主任的电话。
招办主任电话里一开口,我这个朋友就心碎了。
主任是个正经的英国人,端正的伦敦腔,母语一飚就像龙卷风,教育名词七拐八绕,这个奔着名校搬家顺义的老母亲,当时脑海里只剩下四个字母的单词反复在脑子里循环播放:
“what?what?what?”



招办主任很用心和她聊了半个小时,但基本都是单方面输入,最后,她终于听懂了一句校方结论,大致的意思是:家长英文能力弱,以后老师家访就没法做啊。
“对不起,爹妈给你的奋斗之路上当绊脚石了。”
海淀家长想要进好名校,也就是提前买房置地,多出点体力穿越个京城,养一个牛娃就算是指日可待。
但是顺义妈妈可以吗?
你就算有飞机驾照能管理千人团队,如果您没个英语专八,雅思8.5,还是不要给娃的奋斗路上添堵了,您还是专心地去当一名朴素的海淀家长吧,至少可以不拼爹妈。

- 03 -

海淀的娃不容易,顺义的娃更艰难。
很多家长觉得,国际学校意味着可以逃避掉公立教育的严厉,让孩子能够自由自在的长大。
抱歉,这位家长,你真的是误会了。
国际学校里拼娃,拼的更激烈。
一个自称普通顺义妈妈给我发了一张给娃做的日程表。


她说,这个暑假安排有点凌乱,我给你介绍一下吧。
现在国际学校流行学游泳,她的娃天天坚持训练,周一到周五早晨各种练。
下午的时间写作业,作业之外就是各种加餐补课。


顺义妈妈补课就要补全北京最牛的老师。
每周两次从东边开1.5个小时到军博补语文,一次开2个小时到四季青桥补数学。这样还不行,在线还要加报一个大语文,就为了补上中国文明、历史积淀。
她家娃,四年级考SCAT,一种很小众的考试。你不知道也不用自卑,国内培训机构知道的都不多。
这个考试只考两科,一个语言一个数学。主要用在约翰霍普金斯的天才营的录取上。也就是说,你要考到一个分数,你才有交钱的机会。
六年级孩子就开始考托福。请注意,不是托福Junior哦~
所以前两天,海淀家长还把剑桥网站报名刷到瘫,顺义妈妈也就一笑而过。


海淀家长有个段子: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是不是不太够?
答:在美国肯定是够了,在海淀肯定是不够。
顺义妈妈不说话,掏出了自己制作的针对国际学校娃的词汇量达标表格:



这个普通顺义妈妈说:
自己人生也没什么太大追求,没想过当什么哈佛妈妈耶鲁爸爸,所以她儿子5岁才开始去美国夏令营,到了7岁独自一个人夏令营呆三周,12岁才到美国上四周。

当海淀的家长把黄庄当成朝圣的“麦加”,从通利福尼亚赶到中关村,穿越个京城给娃上培训班就敢说自己去“朝了个圣”,顺义妈妈早已步入更高层的台阶,带娃全世界跑着去比拼,奔赴英美顶级私立中学搞冬夏集训。
为啥是英美两地奔波?因为没确定孩子未来是去英国读还是美国读啊。

顺义妈妈JS,从四年级开始,每年都会带着儿子到英国私校名校考试,因为这是升英国制顶尖高中的必须流程;如果你等到7年级再计划,就等于没有机会。
但是,她为了给儿子保留更多选择,美国的夏令营也是一个都没错过,从波士顿到纽约,NASA的营遍布着她娃的帅气的身影。
她养的这个娃,不仅成绩遍刷英美的超级学霸,还擅长游泳、网球和街舞。
末了还要谦虚地说,水平一般,请多多指教。

- 04 -

真正顺义妈妈,必须是世界级的教育专家。
她们不仅了解最前沿教育理念,还要熟悉全球名校录取法则,她盘点美高TOP就像海淀家长盘点公立名校一样,她们对各种考试的熟悉程度,足可以随便进一家留培机构当高级课程主管。
有个顺义妈妈,原是顶尖时尚品牌的中国区主管,后来生了两娃,就转入全职妈妈行业。
从娃小学二年级开始,每年假期,包括寒暑假、春假、圣诞假,都是她看学校的季节,美、英、澳的学校都要看,必须到现场看。
至今已经看了50个以上的学校,研究资料装订了好几沓,每个学校都从课程到食堂、老师到同学研究了一个透彻,如数家珍,超越各种国际教育展讲座水平。


还记得前一段时间男子花样冠军陈巍的妈妈吗?
带着孩子往返于12个小时开外车程的俱乐部;每次上课的时候还要认真记笔记,给儿子当陪练。
这个搁在顺义就叫“普通妈妈”。
曾经有一个顺义妈妈,经过研究发现女子高尔夫运动目前比较冷门,青少年组竞争池子小不算激烈,相对就容易出成绩,比赛如果能进全美排名前100的话,基本就可以躺赢名校了。
然后,她就开始了带娃练球之路……
女子高尔夫球要想出成绩,也是每天都要练,坚持不懈的练。
顺义妈妈带着孩子去郊区练球。郊区远不说还经常高速大堵车,妈妈就要先跟学校老师请好假,每天两点多钟就得从城里往城外走,然后练两个小时再赶回来。
到了冬天,北京的冬天是打不了高尔夫的。所以,这个妈妈一年起码有三个月会呆在海南,就是为了孩子练球。
十三四岁孩子就开始打比赛,要出成绩了,这个顺义妈妈就全程跟,当司机、当保姆、当助教,和教练沟通。对了,好的教练还都是说外语的。


这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啊!我听完这个故事非常震撼,脑子里只剩下最土味的一个词儿配得上她的坚毅,那就是“数十年如一日”。


- 05 -

顺义妈妈是这样一群永远在自我UP的妈妈。
孩子学古筝,妈妈会先苦学半年,做娃练琴路上的人肉纠错机;
学书法,顺义妈妈就给娃找书画大家,自己行书楷书隶书小篆通通学一遍,临帖一眼就知好坏;
孩子学游泳,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妈妈报名了北京游泳比赛,还得了业余组中年冠军,之后顺便去美国考了一个ASCA(美国游泳教练协会的国际牌照)。

有一个顺义妈妈,为了让孩子学琴,领着孩子托关系遍寻名师。
每次学琴,她都在旁边录像,回来跟孩子细扣动作。
孩子大了,就带着去世界各地参加钢琴比赛。
这样死磕到底的人生节奏,她一直坚持到了送女儿去国外读书。
这十来年间,她自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考了下钢琴十级。


我有一个朋友,在某超级外企做到中国区总裁,儿女一双,绝对的人生赢家。
没娃之前,那是标准硬核女强人。孩子上了学,就开始各种纠结,公立转私立,民办转国际,学校就全京城挑了一大圈。
选了国际教育路线之后,就开启了顺义妈妈的日常。陪娃今天上海苏州,明天崇礼北海道,游泳、滑雪,打棒球…各种体育赛事跑遍,用她的话说,不是在比赛,就是在比赛道路上。
两个孩子国际学校一年也就50万,其他课外班夏令营加起来也要50万。整个家庭在教育上每年投入超百万,她云淡风轻地说,这不算太痛苦的。
对她来说,最痛苦的事,就是做教育投资永远不能预测结果,太多时候都是钱砸进去了,“看不出什么特别大的成果”。



她几年前给孩子选了游泳。
要出成绩,必须艰苦训练,每周必须至少6天,最好每天都游。
结果练了数年,她家孩子校队一直稳定保持第五,想冲刺四小强参加接力赛参加不了。
孩子特要强,到了比赛,只能跑到一楼泳池旁边扒着窗户猛瞅自己同学比赛接力,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妈妈的心都破碎了。

这一场竞赛,是无论家庭如何投入,孩子如何热爱和努力,就因为天赋体质冲击不了名次,她第一次感到“自己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我也有点难过,为什么都这么痛苦了,妈妈们还前赴后继选择走上这条鸡血之路?
她想了好一会才回我:
“你在这样一个群体里,只能被大家推着走。不然,你就出局。”



在某国际学校某班开学第一课上,老师打开钢琴,让新同学随意弹奏一曲。
全班21个同学排好队上台演奏肖邦贝多芬莫扎特,轮到第21个女孩,她有点尴尬地说,自己不会,因为她从小学的是大提琴。

- 06 -

萧伯纳说过:“如果锁链会带来敬重,那么给人套上锁链,比去掉他们的锁链更加容易。”
那些小学就熟练使用四国外语牛娃的妈,在我面前捶胸顿足,遗憾自己家庭太过普通,无力给孩子更好的资源。
站在人生的巅峰,你还是能感觉到她那种扑面而来,无法遏制的焦虑。


配图来自教育纪录片《世界的孩子》我在美国读高中

住精英名流的社区,送孩子去最好的私校,家里聘了好几个保姆,自己貌美又才华出众,这些理应给人带来自信和冷静的事,反而使人越来越焦虑。
顺义妈妈和生活在美国社会顶层的“上东区”的妈妈们的感受异曲同工,而这种内在的关联,让你确信人类有一些绝对的共性——
社会地位越高,拥有的选择就越多,但更多的选择,也往往是焦虑的源泉,因为“作为母亲的你要为孩子作出最好的决策。”



在前赴后继的战斗中,热衷爬藤的金字塔顶端的妈妈主要来自两类家庭:
一类人受过良好的名校教育,比如获益于学校品牌、校友关系,得到了更好的人生际遇,希望自己的孩子走这条路;
另一类因为自己没有在好学校上过学,孩子一定要进名校,赚钱就是希望给孩子多一些机会。
放眼全世界,无论中产还是精英,妈妈们都殊途同归。


她们很庆幸在奋斗的路上,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却又恐惧不是孤身一人,因为她们知道今天每一个深感共鸣的战友,都是未来潜在的竞争者。
她们痛并快乐着,兴致高昂地前进着,顺义妈妈从来没有中场休息。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00:1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无意中看到的,虽然没有这些条件,但是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发表于 2019-7-4 02:0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能经常逛千帆,不经意间要中毒
发表于 2019-7-4 06:1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习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9-7-4 06:2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跪了,自认做不到
发表于 2019-7-4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线城市的贫富差距太大了!让教育差距也巨大!虽说一线的教育资源丰富、质量高,但是有多少家庭可以享受得起??二三线是少了点,但是起码差距、起跑点没那么大
发表于 2019-7-4 06:3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学习了 太厉害了
发表于 2019-7-4 06:4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过好平民老百姓的生活
发表于 2019-7-4 06:4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只想问一句,爸爸们呢?!
发表于 2019-7-4 06:4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大开眼界啊!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9-7-4 06:5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知识是最无限的资源,无限资源具有最大的经济价值
发表于 2019-7-4 07:0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呦呦妈妈2019 发表于 2019-07-04 06:47
我只想问一句,爸爸们呢?!

爸爸们当然在拼学费啊
发表于 2019-7-4 07:0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哈哈哈哈 看一下 路过路过
发表于 2019-7-4 07:1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怎么有一种,大家都疯了,的感觉
发表于 2019-7-4 07:2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寒门再难出贵子啊
发表于 2019-7-4 07:2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只能膜拜,贫穷确实限制了我的想象
发表于 2019-7-4 07:4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这就是不疯魔不成活吗……
发表于 2019-7-4 07:5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太恐怖了,已经超越我凡人的想象了!
发表于 2019-7-4 07:5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波又一波的目瞪口呆系列
发表于 2019-7-4 08:0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西班牙
有点能够理解....
为了把娃的精力和效率发挥到最高,做为老母亲就要找到对娃来说最有效的路径。
从一开始抱着玩的目的到有了一点成绩之后停不下来的追加投入... 任何的停止都意味放弃,之前的所有打水漂。
各种打听找最好的老师,试最有效的课程,钱什么的真的无所谓,每一小时的投入都要有效。
不过不能理解的是开车跑很远去,路上的都是时间啊...一般想的是怎么砸钱让老师过来,或者直接搬
发表于 2019-7-4 08:1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不是我们养大了娃 是娃让我们再一次成长
发表于 2019-7-4 08:1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妈妈的精神值得学习,不过这样大家都压力太大了
发表于 2019-7-4 08:2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鸡娃的前提是自我的素养和家庭的经济实力,学习一下,对自己也算是个激励,
发表于 2019-7-4 08:2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读完一遍又读一遍,然后,一声叹息!
发表于 2019-7-4 08:2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1
发表于 2019-7-4 08:3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太彪悍了!!!
发表于 2019-7-4 08:4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我只能跪拜了,自叹不如
发表于 2019-7-4 08:4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1
发表于 2019-7-4 08:5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普普通通的我,只能仰望富人的拼搏
发表于 2019-7-4 09:0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曙光初现 发表于 2019-07-04 02:09
不能经常逛千帆,不经意间要中毒

同意,我觉得我已经身中剧毒了
发表于 2019-7-4 09:0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看来是对《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深有体会
发表于 2019-7-4 09:1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不得不感叹,千帆真是有毒!
发表于 2019-7-4 09:2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寒门难出贵子,现在的教育拼得是爹妈,拼得是资源,拼得是金钱
发表于 2019-7-4 09:3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立马觉得自己太佛系了
发表于 2019-7-4 09:5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发表于 2019-7-4 10:1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夸张了,顺义也就一个国际学校能容纳多少娃,那边附近机场仓库物流无数,低端人群还是很多的。太片面
发表于 2019-7-4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大开眼界啊
发表于 2019-7-4 10:3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知道上海国际学校怎么拼的??
发表于 2019-7-4 12:3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习下。。。。,
发表于 2019-7-4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知真假。。
发表于 2019-7-4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财力是坚强后盾鸭
发表于 2019-7-4 13:3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奋斗不止
发表于 2019-7-4 15:1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都是深井冰吧!读书靠自己,我家几个也是顶尖名校,没这样学的!
发表于 2019-7-4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都是我拖了娃的后腿啊!
发表于 2019-7-5 09:3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太恐怖了!远远膜拜!
发表于 2019-7-5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转载的文章,最好写明出处。也是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发表于 2019-7-5 23:3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圈内圈外,走进走出
发表于 2019-7-6 09:2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太厉害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6-8 03:28 , Processed in 0.091508 second(s), 1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