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461|回复: 51

[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需要大量的刷题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1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孩子刚刚升入七年级,老师用一课一练作为每天的作业,

我翻了一下一课一练,感觉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题目在反复操练,
有同学家长说一课一练难度不够,还要买一些其它的教辅多多刷题,
有没有过来人家长说说,到底一个新知识点的掌握需要刷多少道题?
我看到论坛里有人说团课的老师光是因式分解这个知识点就要学5-6个月,
刷至少5000道因式分解的题目,这种反复的刻意训练真的有意义吗?


发表于 2022-9-16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至少5000道?你觉得可信吗或者说可行吗?奧精因式分解三个小节,ABC卷加起来100多道题,全部吃透我觉得基本不会有什么因式分解的题做不出来。

点评

因式分解有十一、二种方法,奥精全吗?  发表于 2022-9-16 10:35
发表于 2022-9-16 09:0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关键不在于做多少,而在于消化多少吧。自己补充点课外练习是需要的,具体量和难度因人而异,不是问出来的,是实际操作中酌情调整体会出来的
发表于 2022-9-16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刷重复的意义不大
发表于 2022-9-1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看个人目标了,中考因式分解不难,有的老师不会花力气在这上面,更愿意花时间在几何上
发表于 2022-9-16 09:4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关键在人家还听你的不
发表于 2022-9-16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般的参考书,因式分解题目不超过200道
5000道就是25本书
这啥老师啊,误人子弟
发表于 2022-9-16 10:0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CZKI 发表于 2022-09-16 09:05
关键不在于做多少,而在于消化多少吧。自己补充点课外练习是需要的,具体量和难度因人而异,不是问出来的,是实际操作中酌情调整体会出来的

嗯,非常认同。

动手操作,干起来,动脑筋做题。
发表于 2022-9-16 10:1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学那么久干啥,学到竞赛难度也不用那么久
发表于 2022-9-16 10:2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没刷过任何课外书也几乎是满分
发表于 2022-9-16 10:2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5000题,我们假定孩子手速比较快,一分钟一道,每天30题,连取放资料的时间30分钟,需要165次左右。假定周末每天加倍,一周就是做9次,18周左右,一个学期。
 楼主| 发表于 2022-9-16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xtt77 发表于 2022-9-16 10:26
5000题,我们假定孩子手速比较快,一分钟一道,每天30题,连取放资料的时间30分钟,需要165次左右。假定周 ...

这是那个老师的原话

“差不多3年左右学完整个初中,最后留4个月左右刷卷子准备竞赛和自招,学完的时候就需要非常熟练掌握各个章节的所有内容,所以章节的安排和机构差别会很大,比如因式分解这章,我这里会花5个半月的时间来学习,学完后还会花4个月不断做因式分解的单章训练卷(作为回家作业的一部分),整体训练量会达到5000题左右,训练完之后学生需要达到的状态就是无论哪本竞赛书中相应章节的题目都应该感觉很简单,大同杯中相应章节的题目也应该感觉很简单

我希望学生每学一个章节就应该学好这个章节,而不是仅仅学过这个章节,所以每个章节花的时间都不少
 楼主| 发表于 2022-9-16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xtt77 发表于 2022-9-16 10:26
5000题,我们假定孩子手速比较快,一分钟一道,每天30题,连取放资料的时间30分钟,需要165次左右。假定周 ...

是10个月做5000道因式分解题,平均一个月500道,按一个月25天算的话平均一天20道
发表于 2022-9-16 10:4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效率,思维,是关键,学会思考。
发表于 2022-9-16 10:4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对于数学,我是觉得没搞懂的题刷再多也只是收效胜微。
发表于 2022-9-16 10:4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楼主你吓到我了5000道题
发表于 2022-9-16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十字相乘法,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那种。做到一眼能看出来就可以了。
高中也要用。
发表于 2022-9-16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因式分解可以考到很难,就是这样拼难度有多大意义呢
发表于 2022-9-1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看了楼主引用的“原文”风格,很像论坛的D老师,于是搜索了一下
http://qianfanedu.cn/forum.php?m ... p;page=1#pid1741847
有一篇上面链接的文章,在第25楼,说的是2500题,并非5000题。
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出处?
我反正觉得十几种方法300题都太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9-16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一麻麻 于 2022-9-16 11:37 编辑
乖墩檬乖 发表于 2022-9-16 11:06
看了楼主引用的“原文”风格,很像论坛的D老师,于是搜索了一下
http://qianfanedu.cn/forum.php?mod=view ...

老师的原话“

"我的所有几何讲义一共89本,其中“圆”占了34本,光“圆”这一个章节的题量就达到4000+题。”


"每周作业分两部分:基础作业以及竞赛资料,竞赛资料在30页左右(竞赛冲刺时会比较多,每周200页左右),对于希望冲击竞赛1等奖的学生来说需要完成(之前带的生源都比较抵触竞赛,很少有人愿意做这方面的资料,所以也就混混3等奖了);基础作业就是保证自招没有问题"
发表于 2022-9-16 11:5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看孩子的情况啊……
发表于 2022-9-16 12:3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麻麻 发表于 2022-09-16 10:30
这是那个老师的原话

“差不多3年左右学完整个初中,最后留4个月左右刷卷子准备竞赛和自招,学完的时候就需要非常熟练掌握各个章节的所有内容,所以章节的安排和机构差别会很大,比如因式分解这章,我这里会花5个半月的时间来学习,学完后还会花4个月不断做因式分解的单章训练卷(作为回家作业的一部分),整体训练量会达到5000题左右,训练完之后学生需要达到的状态就是无论哪本竞赛书中相应章节的题目都应该感觉很简单,大同杯中相应章节的题目也应该感觉很简单

我希望学生每学一个章节就应该学好这个章节,而不是仅仅学过这个章节,所以每个章节花的时间都不少

时间多,收费也多。你别纠结500还是5000。能熟练,刷100也没问题
发表于 2022-9-16 13:1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多动脑不等于多动手
发表于 2022-9-16 13:3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你们老师让刷一课一练已经不错了,我们学校的是老师发下来的,我觉得可能比一课一练的要再简单一些,一言难尽
发表于 2022-9-16 13:3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什么5000道纯属制造焦虑,中考因式分解题就是送的。
发表于 2022-9-16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如果只是为了中考150,高考145+,因式分解不需要练很高级的技巧,能够把双十字练好练精就足够了。其他的,知道有这么个事,随便练一下就行了,混个练熟,以后做其他代数题的时候,牵涉到因式分解的,做一些自己的总结。
发表于 2022-9-16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要透彻,领会
发表于 2022-9-16 13:5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中药112 发表于 2022-09-16 13:46
如果只是为了中考150,高考145+,因式分解不需要练很高级的技巧,能够把双十字练好练精就足够了。其他的,知道有这么个事,随便练一下就行了,混个练熟,以后做其他代数题的时候,牵涉到因式分解的,做一些自己的总结。

我赞同这个
 楼主| 发表于 2022-9-16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中药112 发表于 2022-9-16 13:46
如果只是为了中考150,高考145+,因式分解不需要练很高级的技巧,能够把双十字练好练精就足够了。其他的, ...

因式分解只是举一个例子,我的问题的关键是:初中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是否需要大量刷题?

同一个知识点,有的人刷300道题,有的人刷2500道题,是否后者一定比前者更有优势?

刷2500道题的人可能已经达到了熟烂于心的程度:无论什么考试中出现这个知识点的题我都已经做过了,但是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一个平衡点呢?就是说是否存在一个N,凡是刷了N道题之后这个知识点我就已经融会贯通了不需要额外再继续刷题了
发表于 2022-9-16 14:0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因式分解就把小蓝书那册搞清楚就可以了,至少学到余数定理,待定系数法可以不学
发表于 2022-9-16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麻麻 发表于 2022-9-16 14:01
因式分解只是举一个例子,我的问题的关键是:初中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是否需要大量刷题?

同一个知识点, ...

多动脑筋,就可以少刷题,少动脑筋,就要多刷题,不动脑筋,刷死也没用。
自己觉得可以了,掌握了,就别刷下去了,换新的专题。
不要用“刷”这个字,要用“研究”,题目是用来“研究”的,“刷”是为了熟练读。
我给孩子的最多说的话是:只有聪明人才可以偷懒,爱动脑筋的人都是聪明人。
发表于 2022-9-16 14:1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没意义,做这么多题目要恶心了,兴趣都没有了,钻研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发表于 2022-9-16 14:3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卢冬英 于 2022-9-16 15:56 编辑
一麻麻 发表于 2022-09-16 14:01
因式分解只是举一个例子,我的问题的关键是:初中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是否需要大量刷题?

同一个知识点,有的人刷300道题,有的人刷2500道题,是否后者一定比前者更有优势?

刷2500道题的人可能已经达到了熟烂于心的程度:无论什么考试中出现这个知识点的题我都已经做过了,但是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一个平衡点呢?就是说是否存在一个N,凡是刷了N道题之后这个知识点我就已经融会贯通了不需要额外再继续刷题了


要是给300道题,一道道仔细做。

做了之后,能发现自己做错的,做错的原因是什么,自己能弄明白。

另外对这些题,自己可以分门别类,发现不同和规律。

这孩子肯定以后学数学可以一路通关的。

也有个别孩子纯熟练习手熟,可能练习1500题,在应试上和研究思维做透300题,都拿满分。

哪个娃更厉害,是研究着做300道题,还是低级勤奋刷1500道题?

自己孩子做多少题合适,因人而异,也许大多数是800题。
发表于 2022-9-16 15:0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当年没这样,初中数学我一个暑假翻完了。

我还算很喜欢数学的,但如果你让我做5000道因式分解我应该要骂娘了。 无法想象什么样的孩子能从这种题量里得到快乐。这是服从性测试PUA吗?
发表于 2022-9-16 16:4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麻麻 发表于 2022-09-16 14:01
因式分解只是举一个例子,我的问题的关键是:初中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是否需要大量刷题?

同一个知识点,有的人刷300道题,有的人刷2500道题,是否后者一定比前者更有优势?

刷2500道题的人可能已经达到了熟烂于心的程度:无论什么考试中出现这个知识点的题我都已经做过了,但是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一个平衡点呢?就是说是否存在一个N,凡是刷了N道题之后这个知识点我就已经融会贯通了不需要额外再继续刷题了

每个孩子都一个模子制造的?N=1~无穷
发表于 2022-9-17 11:1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麻麻 发表于 2022-09-16 14:01
因式分解只是举一个例子,我的问题的关键是:初中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是否需要大量刷题?

同一个知识点,有的人刷300道题,有的人刷2500道题,是否后者一定比前者更有优势?

刷2500道题的人可能已经达到了熟烂于心的程度:无论什么考试中出现这个知识点的题我都已经做过了,但是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一个平衡点呢?就是说是否存在一个N,凡是刷了N道题之后这个知识点我就已经融会贯通了不需要额外再继续刷题了

需要刷2500才能学好的人,那肯定也学不好,这样的人基本也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目标可以定在三校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22-9-17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卢冬英 发表于 2022-9-16 14:38
要是给300道题,一道道仔细做。

做了之后,能发现自己做错的,做错的原因是什么,自己能弄明白。

不知具体怎么分门别类,有大量的题目是综合的
发表于 2022-9-17 12:3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牛皮 发表于 2022-09-17 11:54
不知具体怎么分门别类,有大量的题目是综合的

研究思维运用于学习
发表于 2022-9-17 21:5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麻麻 发表于 2022-09-16 14:01
因式分解只是举一个例子,我的问题的关键是:初中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是否需要大量刷题?

同一个知识点,有的人刷300道题,有的人刷2500道题,是否后者一定比前者更有优势?

刷2500道题的人可能已经达到了熟烂于心的程度:无论什么考试中出现这个知识点的题我都已经做过了,但是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一个平衡点呢?就是说是否存在一个N,凡是刷了N道题之后这个知识点我就已经融会贯通了不需要额外再继续刷题了

刷题加量有些边际效用递减的效果,找到平衡点
发表于 2022-9-18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刚才统计了一下小蓝书的因式分解技巧分册
例题105+20(后2章是复数域内的分解和既约多项式)
习题是160+11
加起来不超过300
发表于 2022-9-1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麻麻 发表于 2022-9-16 14:01
因式分解只是举一个例子,我的问题的关键是:初中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是否需要大量刷题?

同一个知识点, ...

你先计算一下刷2500道题需要多少时间?这是一个知识点,所有知识点加起来要刷多少题占多少时间?其他课不学了吗?中考又不是只考一门数学。如果每道题只需要2分钟,那不是低水平的重复是什么呢?
发表于 2022-9-19 19:5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麻麻 发表于 2022-09-16 10:36
是10个月做5000道因式分解题,平均一个月500道,按一个月25天算的话平均一天20道

20道题需要多少时间呢?消耗的具体时间要考虑的。一分钟一道题的速度,起手就是20分钟。
发表于 2022-9-20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5000题,把孩子当牲口吗?  除了误人子弟这四个字,没有别的能形容这种sb老师。
发表于 2022-9-20 02:3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能轻松做到90%以上正确率就要提高难度了 一直做简单的题有什么意义。上难度啊。重复是对笨小孩的笨办法
发表于 2022-9-24 22:1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中考就要靠大量刷题的话,高中还是会被淘汰的,想明白了其实最后殊途同归而已。
发表于 2022-9-24 23:3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因式分解5000道,那六年级时候分数计算要多少道,比例多少道,圆多少道,有理数计算多少道?七年级因式分解之外,分式计算多少道?根数运算多少道?三角全等证明多少道,加辅助线三角形证明多少道?因式分解你练10个月,其他的练么?
发表于 2022-10-30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欧盟
乖墩檬乖 发表于 2022-9-16 11:06
看了楼主引用的“原文”风格,很像论坛的D老师,于是搜索了一下
http://qianfanedu.cn/forum.php?mod=view ...

这也能找到,佩服。
发表于 2022-10-31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和你们的发现点不同~~~
我发现的是~~~
4个月准备自招~~~
哪个时间开始倒算4个月呀~~~
自招都结束4个月了吧~~~
发表于 2022-11-3 16:4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5000有困难 500 可以
发表于 2022-11-6 21:5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考满分就没意义,没考到就有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6-15 10:33 , Processed in 0.153121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