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Bud 发表于 2023-11-04 10:19 静安寺。
y1g3 发表于 2023-11-04 23:23 本帖最后由 y1g3 于 2023-11-4 23:38 编辑 阅读理解,回答的格式是“通过xxx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描绘了/突出了xxx,表达了作者xxxx情感,增强了文章的xxxx”“,这当中千变万化,没有万能套路。家长可以启发,但最终是靠孩子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情世故的理解。需要生活阅历,需要共情。等待孩子成长吧 我之前的帖子发过一些经验,抛砖引玉吧。转帖如下: 作为家长,在培养娃语文方面能做的,我的体会是: 一,注重阅读。培养孩子阅读的爱好,不过请注意,看漫画、看小说,不算语文学习意义上的阅读,只能算消遣。当然了,相对于整天捧着手机玩,消遣文学作品看看也无妨。阅读量上去了,孩子就知道什么是优美的文学描写,什么是深刻的生活感悟。虽不能立刻达到那样的高度,但是鉴赏的眼光提高了,可以模仿,可以追随。 二,注重生活中的观察。语言文字说到底是表达思想的工具。那么初中学生,要感悟什么、表达什么思想呢?这需要有“共情力”。流水落花春去也,古道西风瘦马,天凉好个秋。为啥古人那么感慨啊,花落秋凉管作者啥事儿?因为写下这些文字的人,他的个人身世、遭遇、他的人生跌宕颠沛流离,所以看到这种悲凉萧瑟的景象,联想到自己,产生了情感,有感而发。那么现在的娃,吃喝不愁,也没颠沛跌宕的人生经历,怎么办呢。只有引导他提示他注重观察,观察生活当中的片段的细节、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把这些写下来,日记、周记啊,随笔啊,经常动动笔。生活中遇到件什么突发的事,令我愤怒的、开心的、沮丧的、难过的,各种事情,都是“”难忘的一件事”,都是积累的作文素材。身边的人:爸爸送我去考试,我坐在助动车后座上,看到爸爸的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炎热的夏天,我坐在出租车里,一辆快递小哥的电瓶车停在我的旁边,一窗之隔,我吹着车里的空调,而快递小哥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等等各种。平时视而不见的小细节,放慢脚步细心观察,可以写很多内容。看到一片秋叶落下来都可以写一篇抒情文章,看到一只小飞虫在蛛网里挣扎都可以写一篇日记。 三,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在亲子交流中引导孩子“阅读”真实的生活“理解”人情世故。初中低年级,有的孩子做阅读理解,抓不住作者(出题者)意图,理解不了一句话语深层的含义,答不到点上,方向老跑偏。这靠硬背是没用的,这不是智力不够,是经历不够、体验不够。假如,孩子始终衣食无忧,家长安排好了一切生活细节,车接车送,饭来张口,除了自己的课本外一概不关心。那么阅读一篇描写生活困顿、贫困少年奋斗的文章,她怎么能体会呢?难免产生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困惑。历史上的晋惠帝并非弱智,而是生长于深宫之中,因此对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完全没有体验,以至于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所以平时家中待人接物,家里的柴米油盐,哪怕菜场讨价还价,也要让孩子有机会体验一下。又譬如说追剧之余,可以对某个人物讨论一下为啥某个场景说那些话(有什么潜台词)?其实也是探究人性和情理。初中寒暑假里学校会有一些课外阅读名著的篇目要求,家长也可以一起看看,然后和孩子就内容讨论一下人物、情节的感想。如果孩子平时愿意和家长聊学校里的同学老师,也可以就某人某事交流看法。实际上也就是家长引导孩子,对真实生活的中的人和事“阅读”和“理解”。既是亲子交流,也是塑造价值观、人生观。已经超越了语文课本身,对于孩子将来的择业、交友择偶,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y1g3 发表于 2023-11-04 23:23 本帖最后由 y1g3 于 2023-11-5 00:12 编辑 阅读理解,回答的格式是“通过xxx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描绘了/突出了xxx,表达了作者xxxx情感,增强了文章的xxxx”“,这当中千变万化,没有万能套路。家长可以启发,但最终是靠孩子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情世故的理解。需要生活阅历,需要共情。等待孩子成长吧 我之前的帖子发过一些经验,抛砖引玉吧。转帖如下: 作为家长,在培养娃语文方面能做的,我的体会是: 一,注重阅读,开阔视野。培养孩子阅读的爱好是非常有益的,不过请注意,看漫画、看小说,不算语文学习意义上的阅读,只能算消遣。当然了,相对于整天捧着手机玩,消遣文学作品看看也无妨。阅读量上去了,孩子就知道什么是优美的文学描写,什么是深刻的生活感悟。虽不能立刻达到那样的高度,但是鉴赏的眼光提高了,可以模仿,可以追随。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选择只有一次,但是通过阅读,你可以化身为千千万个主人公,体验各种人生经历,见识各种人间百态、世事变迁、沧海桑田。通过阅读开阔了眼界,可以丰富情感和体验。 二,注重生活中的观察,经常动动笔。语言文字说到底是表达思想的工具。那么初中学生,要感悟什么、表达什么思想呢?这需要有“共情力”。流水落花春去也,古道西风瘦马,天凉好个秋。为啥古人那么感慨啊,花落秋凉管作者啥事儿?因为写下这些文字的人,他的个人身世、遭遇、他的人生跌宕颠沛流离,所以看到这种悲凉萧瑟的景象,联想到自己,产生了情感,有感而发。那么现在的娃,吃喝不愁,也没颠沛跌宕的人生经历,怎么办呢。除了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当中的描写拓展阅历,更要引导他注重观察现实生活当中的片段的细节、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把这些写下来,日记、周记啊,随笔啊,经常动动笔。生活中遇到件什么突发的事,令我愤怒的、开心的、沮丧的、难过的,各种事情,都是“”难忘的一件事”,都是积累的作文素材。身边的人:爸爸送我去考试,我坐在助动车后座上,看到爸爸的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炎热的夏天,我坐在出租车里,一辆快递小哥的电瓶车停在我的旁边,一窗之隔,我吹着车里的空调,而快递小哥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等等各种。平时视而不见的小细节,放慢脚步细心观察,可以写很多内容。看到一片秋叶落下来都可以写一篇抒情文章,看到一只小飞虫在蛛网里挣扎都可以写一篇日记。 三,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在亲子交流中引导孩子“阅读”真实的生活,“理解”人情世故。初中低年级,有的孩子做阅读理解,抓不住作者(出题者)意图,理解不了一句话语深层的含义,答不到点上,方向老跑偏。这靠硬背是没用的,这不是智力不够,是经历不够、体验不够。假如,孩子始终衣食无忧,家长安排好了一切生活细节,车接车送,饭来张口,除了自己的课本外一概不关心。那么阅读一篇描写生活困顿、贫困少年奋斗的文章,她怎么能体会呢?难免产生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困惑。历史上的晋惠帝并非弱智,而是生长于深宫之中,因此对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完全没有体验,以至于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所以平时家中待人接物,家里的柴米油盐,哪怕菜场讨价还价,也要让孩子有机会体验一下。又譬如说追剧之余,可以对某个人物讨论一下为啥某个场景说那些话(有什么潜台词)?其实也是探究人性和情理。初中寒暑假里学校会有一些课外阅读名著的篇目要求,家长也可以一起看看,然后和孩子就内容讨论一下人物、情节的感想。如果孩子平时愿意和家长聊学校里的同学老师,也可以就某人某事交流看法。实际上也就是家长引导孩子,对真实生活的中的人和事“阅读”和“理解”。既是语文阅读辅导,也是亲子交流,更是塑造价值观、人生观。已经超越了语文课本身,对于孩子将来的择业、交友择偶,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llenworkss 发表于 2023-11-4 07:58 不用研究 语文短期拉不动。
IrisPan 发表于 2023-11-04 23:43 万分感谢
cyprus 发表于 2023-12-23 06:17 而且用套路的话我发现语文成绩不稳定
y1g3 发表于 2023-11-4 23:23 阅读理解,回答的格式是“通过xxx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描绘了/突出了xxx,表达了作者xxxx情感,增强了文 ...
深海领域 发表于 2024-10-20 09:05 这种答题模板需要练习,考试才不会失分太多。但同时也很烦,除了工作后能进体制内或国企院校写文章写会议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4号
GMT+8, 2025-2-23 18:56 , Processed in 0.1264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