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142|回复: 15

[学前母语] 关于学古典文学的一点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我爱唐诗三百 于 2017-1-23 07:53 编辑

也不知道叫古文学是否恰当,或许叫国学,文言文,古典文化知识更恰当?觉得还是用古典文学好了。
在学前一般流行的是背唐诗宋词,或选于课本中的名诗名词,四书五经等等古典文学文化经典。
对于是否需要或应该背古文学,有三种意见,反对或赞成,还有些家长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我就前面意见说说自己的看法。
持反对意见的,大多认为古文学太艰涩,不适合幼儿学习,背了也会很快忘记,是单纯的机械式背诵,没有意义,这是在浪费时间,与其化时间浪费在这方面,不如把时间花在更有效率的鸡英语上。
认为需要或应该背古文学的,很多人认为这是鸡孩子的一个方面,不管是否机械式记忆,先背了再说。也不少人认为象唐诗宋词这类古文学有韵律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当的学学有利于熏陶孩子的文学美感。也有人用唐诗宋词来教识字写字。


我比较赞成孩子适当的背诵古典文学文化经典。
起初让孩子背诵古典文学文化经典的目的很功利,希望孩子在高考作文上写一篇漂亮的古文出来。
多年前,曾听去参加高考作文改卷的语文老师感叹,有孩子居然在高考作文上写了一篇漂亮引经据曲的古文。对于这篇作文是否应该得高分不说,也不说这篇古文写得是否有意义,有一点让我心有感触,生在现代社会,究竟要学到什么程度才会在高考作文上写出一篇漂亮的古文,那应该在很小的时候就身在古文的熏陶中了。
也不是非要自己的孩子在以后高考作文中写篇古文或什么,我只是希望她能在古典文学文化的学习上走得深一点远一点。而这,需要从小的熏陶和学习。
几岁的孩子学习古典文学,确实很多机械式记忆,并且这东西不是学了马上见效,最多就是会背而已,不象英语,学了一些单词后,马上能在生活中运用起来。并且这种记忆常常是短暂记忆,当时滚瓜烂熟,过段时间不回顾,马上忘记。
对于这点我深有体会。


我从年初开始教女儿背诗,她记性说不上很好也说不上很差,普娃。
在十一月之前,我还没有鸡娃的概念和想法,放养式,只是每天花点时间一起读点儿歌,背点古诗。背诗的时间也不多,每天在洗澡的时间或睡觉前教女儿背背诗,一般一首诗每天读一两遍,一周两到三首古诗。大概在七八月间,不知为何,她背的上瘾了,每天边玩玩具,还能随口吟古诗,有几周大爆发,一星期五首诗都能背诵下来,出去散步什么的,她都是随口吟古诗,可惜这个事情在她上幼儿园后被打断,我是真的可惜,总感觉那段时间她是已经进入了佳境,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或许这些诗就不会成为短暂记忆,毕竟那时候,她是爱着古诗的。
因为她性格原因,以及我没教育好的原因,她在幼儿园生活好长一段时间才适应,那时候完全不敢在任何事情上逼迫她,等她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差不多过了个把月,才重新慢慢的起背。
而到了11月,英语的启蒙介入后,我瞢了,她的兴趣完全被英语吸引,对于古典文学的学习,只是她每天不得不完成的一个任务。
真是有喜又悲。喜的是对于英语有兴趣,悲的是,在12月的时候,发现她对于以前能随口吟出的诗都忘记了。
真的心情很复杂。
这就是所谓的一得必有一失?
既然忘记了,那就重新开始,把以前背的古诗反复的读。同时又郁闷的发现,以前会背的古诗,她能凭着印象把诗读出来,现在印象不管用了,必须把字认出来才能读出来。很多诗都会遇到拦路虎。既然如此,正好,读古诗和识字一起来,还可以双管齐下。
就象英语的学习必须天天的,反反复复的,不间断的学习一样,我认为古典文学,或许任何一种知识的学习都一样,必须坚持,坚持才是真理。古典文学的学习当然也一样,必须坚持。
我不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
相比英语每天必须坚持一到两小时的学习时间,古典文学知识的学习或背诵,只需花上二十来分钟或者更短的时间就行。还可以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比如下楼的时候,比如去上学的路上,比如洗澡的时候,比如起床的瞬间。音乐细胞好的家长,还可以当歌一样吟唱出来。
至于认为孩子不理解,所以干脆放弃,认为这种机械式记忆没有意义,我只认同一部分。


下面举例说明一下。
在孩子三岁半的时候,也就是今年暑假期间,正是娃学古诗入佳境时,她刚学了王勉的《劝学》时发生的事。这首诗是她自己用手机APP学会的,说到这里,惭愧一下,我是在她会背之后才去背的。娃爸在台灯下为了考某证奋斗时,娃看到爸在看书时,突然就来了句劝学,把我给乐的。娃爸考某证考多年末出结果,此时此境,太应景了。
晚饭后去小区散步,坐在长椅上,对着天上的月亮,用童音背起了《月下独酌》。某天下午在夕阳将要下山时,对着面前的小河,远处的桥,女嫣然一笑,背起了《秋思》。
不过,之后英语的介入后,她再也末出现过这样的状态了。
举这些例子,我只想说,不要低估了孩子的理解力,或许不能完全的理解,但意境是对应了。只要她记住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会有一天她会理解。


背些古典文学,也是为以后写作文打基础。
就拿三字经来说,我认为背背很有用,为什么呢。
三字经里面很多例子,对于以后写议论文很有用,所谓的引经据典,就是从这些经典中引用经典的名人名事名言。文中适当的引用一些文言原句,能加深文章的深度,如果能把在古典文学中学到的古诗词等化用为文章词句,那会更是好文。三字经对于里面中国朝代的大致脉络也有。还有很多文学常识。
千字文是部写得很美的经典,天地玄典,宇宙洪荒,目前流行语洪荒之力不就取于此不。而天地玄黄,多少玄幻小说喜欢用这二字啊。(扯远了。)
象论语,孟子这样的经典更别说了,但孟子庄子之类的要背下来,只怕对于学前来说确实困难,篇幅太长,除非那此大牛能这样的能力。
翻了翻四书五经,觉得三字经千字文等等,好的诗词,论语,幼学琼林等每天花点时间读读背背,蛮好。

评分

参与人数 7金钱 +57 收起 理由
luna2007 + 4 说的真好
yxs201405 + 32
Snowpie1314 + 4
ly2321 + 1
ericchen2009 + 8 回报积分
周晓玉玉 + 4
fuyibin +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22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深有同感,不能低估了娃的理解力。
发表于 2017-1-2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只可惜时间有限,等读小学了,你就会发现,语数外,琴棋体,样样都要花时间。
发表于 2017-1-23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两岁的时候每天边听我念念古诗,一个月后就能背10首了。不过一年后全忘记了。

古典文学到后来和兴趣爱好一样,只能是小众的消遣。一般的孩子没那么多精力花在上面。
发表于 2017-6-1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看到帖子很激动啊,现在普遍对于古典文学的启蒙都是零碎的,且很容易被英语、数学等占领。学英语有廖彩杏等等很成熟的总结和方法,能坚持肯定有效果。但对于我这样国学基础很差的家长来说,有心于此,但目前也只教孩子背几首唐诗。。
发表于 2017-6-2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受教了,家长自鸡最重要。先自己背利器了,再给孩子鸡血,随时随地都可以,零散时间大大好用,不费眼睛不累脚,将来出口成章这里打好基础。
发表于 2017-11-11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习了,还是要熏陶一下
发表于 2017-12-7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所有背诵之功都不会白费的。只不过你不知道何时会用上。

但是古语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少。

所以,背背古诗绝对是有大益处。
发表于 2018-12-15 23:1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很赞同啊,一个是零碎时间背背,多背背, 多听听,就有感觉了,另外,孩子不懂,家长可以讲啊……在零碎时间渗透讲解啊
发表于 2019-1-3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国学真的是循序渐进的,是慢慢浸润的过程,不断的重复,重复中可能会有学习和领悟,静待花开!
发表于 2019-1-26 09:2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请教楼主,背诗词的App哪款比较好?
发表于 2019-1-26 11:1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国学里优秀的作品也不少,可以挑选给孩子学习。为了教孩子三字经,作为母亲,我自己先学了一遍,没错,我们儿时并没学过。。。。一个个故事体会下来,知道古代人的初衷是好的,但有些故事并不适合现在的社会教孩子。。。所以在教孩子前,我务必都会自己先学了看是否合适她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11:2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13774269600 发表于 2019-01-26 09:25
请教楼主,背诗词的App哪款比较好?

当初我直接用手机下了唱唐诗的系列,同首诗反复吟唱。网上资源很多,可以选取自己最喜欢的。
发表于 2019-1-26 11:4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想问问,三字经给解释意思么?自鸡经验不足啊~~自己念一句让娃跟一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11:4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smilecatty80 发表于 2019-01-26 11:46
想问问,三字经给解释意思么?自鸡经验不足啊~~自己念一句让娃跟一句?

我没特别的解释过,有时候遇到相似的情景时会提提。孩子问的时候也会适当解释。先背吧,背得烂熟,有了理解能力自然而然就知道了。
发表于 2021-3-6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eefat 发表于 2017-12-7 12:55
所有背诵之功都不会白费的。只不过你不知道何时会用上。

但是古语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少。

背诵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6-8 05:36 , Processed in 0.047539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