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我一直想写,但是都没(Tai)时(Lan)间(Le)。马上就要幼升小面试了,这篇文章对于今年的孩子也许有点来不及了,但是明后年的小朋友家长们,你们需要警醒。
作为我们公众号的订阅用户,我知道可能部分用户已经比较清楚而且也有所侧重,但是遗憾地看到,周围大量的孩子走进了这个死胡同,跳入了这个学龄前学习最大的坑。这个坑就是过度重视英语学习反而影响了母语的学习。
我想英语学习的投入时间的问题肯定大家会赞成我的,在上海滩从2、3岁开始到6岁幼升小之前,语数外三门功课中,无论是幼升小考民办的还是不考民办的,均以英语启蒙最早(语数外三门课,你想想看,是否报的第一个班就是英语课,早教类非主课知识的培训班不算)。在课外,机构的作业本身不算,是不是很多人在英语上时间最多?无休止的绘本、没完没了的英语儿歌......
好了,花时间最多说明这个家长最重视英语,这个和坑有啥关系?下面就让我来说一下为什么这是个学龄前学习的最大的坑(这边的概念有点变化 ,从幼升小扩大到了整个学龄前,容我后面细说),有下列四大原因:
1
1
1
幼升小本身
看完的读者有没有做个稍微认真一点的分析,假设这篇文章里面的这些学校的考题一共是100道,请问语文几道(所有的中文语言方面的考察,包括识字、朗读、看图说话、师生对答等都算语文)、数学几道(除了简单粗暴的加减运算,各种逻辑思维题目也算数学)、英语几道、其他几道(其他包括体育类、习惯类、礼仪类等)。
我不知道我们公众号里面的大部分家长怎么看的,但是我看过认真的家长,真的把这些题目分类,然后有汇总数据(考题类型的直方图和大饼图)、分区数据(徐汇、杨浦、虹口等)和分学校数据(有的还分成外语类小学和非外语类小学两种)。今天不需要大家回头再做这个数据(今年幼升小的只有一个月了有点来不及,而明年幼升小的可以等今年的题目出来做分析)。
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基本的数据,很多学校根本就不考英语!而且这个包括了部分外语类学校(去年至少有两组学生在世外的面试题目中一句话英语都没有)!
即使是考英语的,除了极其简单的how are you/what’s your name档次的问答,别的最多是加一句语言的模仿—给你一段很长的句子(孩子不可能全听懂),然后让你模仿语音语调,老师进行打分。
为什么考这一个环节就够了呢?英语也是一门语言,语言的根本就是在于模仿。我们1岁牙牙学语时难道不是模仿我们身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吗?当然,他们比现在的复读机都乐此不疲地再三教我们个别字的发音、词组、乃至长句的发音和意思。
正如大家知道美国文盲都能说一口地道的英语,语言是最不需要智商的一门学科。去年微信上曾经有个比较标题党的文章—智商130以下就别学奥数了,学5门外语足够过好后半辈子,这个虽然有点极端,但是确实阐述了一个事实,学外语不必太靠智商,只要肯花时间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就不是问题。
回到我们之前的论述,很多英语牛校认为,只要孩子的模仿发音能力较强,进校后用他们的强大的体系,5年后可以做到个个英语都很强大!所以幼升小的时候无论什么学校,尤其是外语类学校,根本不care你的英语究竟掌握了多少词汇,掌握了多少语法,这些是统统没用的。在英语上投入过多兵力,势必导致在语文、数学、体育和其他方面投入不足,那么幼升小直接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1
2
1
幼升小之后的小学英语学习
如果听过我的讲座的,我应该都公开说过,大家幼升小之后要考虑换机构了。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幼儿园的学习模式、小学的学习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无论是课内的学习还是课外学学习,不说大的,就光座位都是完全不同的。老师的备课、作业、考试、讲解等形式更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大家也可以看到一些例子,比如有些机构里面幼儿园的孩子70%,小学1、2年级的20%,3年级以上就只有10%了,而初中的学生可能已经忽略不计了。有些机构则相反,小学4、5年级加上中学生占70%,小学低年级20%,幼儿园的孩子忽略不计。那种幼儿园学生和小学学生数量差不多一样的机构我反正是没看到过。
说这个的意思就是,你在学龄前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可是到了小学以后发现学校的要求貌似完全不同嘛(请注意,此处小学特指体制内小学,无论公办民办),而且学习方法也不太相同了,于是会发现一方面幼儿园学习了那么多英语但是一年级貌似没有任何优势,成绩可能很一般;其次看似小学课本很简单,但是为啥还是那么累呢(这里尤其是民办,原因不在此处展开了,否则变成主次不分了)。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会让孩子彻底丧失了英语的学习兴趣。
1
3
1
幼升小之后的其他学习问题
去年同样有个帖子很火,叫第一母语决定了思维的深度。这篇文章本身据的例子比较极端,小朋友年纪轻轻经历了好多个母语(中文、日文、英语、法语或意大利语等,具体记不清了),但能说明问题的。
通过这个例子我延伸出两项千帆定理,我相信大家一定都能接受。
第一项是无论什么思维(深度、广度或其他),都必须用一定的语言表达出来(当然,不同思维表达的难度也不同,这里并非说的是越深的思维越难表达)。
第二项就是在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假设投入总时间大家都一样,那么母语和外语的强弱地位是零和游戏。
很简单,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一定的,如果他一天分在语言上的学习时间是4个小时,3小时中文、1小时英文和1小时中文、3小时英文最终的结局是完全不同的。
请看下面的这个截图,这是3月2日的一篇推送面的留言以及我朋友圈一个小朋友家长的留言,在那次之后我就想写的,可是一直是开头说的那个原因,一个多月了,再加上PCXIAO学长(注,PCXIAO学长华育某平行班毕业后去了华师大二附中最好的班,目前仍年级名列前茅,他在另外一个帖子里同样提及这个问题)以及前几日
妮妮妈妈苦口婆心的告诫(点击可前往),催促我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的时间来写这个。大家先可以看一下这个截屏,因为隐私问题,我挖掉了头像和微信昵称。
其实妮妮妈妈说的小学语文一团糟还不算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数学学习!在7、8年前我们那个年代就有,但是不多。而现在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我身边就好几例)。那就是无论校内数学题还是外面的奥数题,你会发现题干稍微长一点或者复杂一点,孩子两眼茫然,要么理解错误导致结果错误要么干脆不知道怎么动笔。这时候家长只要把题目给孩子读一遍稍微解释一下,孩子立刻就能做出来。
1
4
1
文化传承问题
这个问题我不想说多,毕竟比较高大上,我们大部分家长可能不以为然。我最近曾经看过一个例子,一个妈妈对2、3岁的孩子问,这是什么,说对了就给你。孩子说是果果,妈妈说不对,在暗示之下,孩子终于说这是apple,下面的场景自然皆大欢喜。我在身边经过的时候真的觉得悲哀,一个中国人连自己的母语都不会说,可是只是说会了一个英语单词,却让孩子的妈妈喜笑颜开。大家可以想象这个孩子未来的思维情况。一个民族的文化是靠语言来描述和传承的,如果现在外企里面某些人的通病(我们要在这个meeting上discuss一下关于travel的planning)如果真的到了下一代孩子的身上,将来幼儿园老师不得不面对孩子的询问:老师,我右手边的apple可以eat吗?以及问:老师,什么能我吃(what can I eat)? 我们是该哭还是该笑呢?
最终说一句总结,我不是不赞成学英语,也不是否认英语的重要性。只是在2-4岁这个最关键的学语言的时刻还是建议以母语为主甚至完全可以不用开始英语。4-6岁可以慢慢增加英语的学习时间。小学后无论原版派和应试派都不会影响孩子的母语思维以及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在学龄前过度重视英语的学习,是一定会吃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