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zhang
发表于 2018-3-28 10:06
谢谢楼主分享,收藏学习了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08
27. 关于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
凯妈:我儿子要我买植物大战僵尸的书,我买了。怎么办?
大申爸:好事情啊!买,多买!正要说植物大战僵尸呢。不但是攻略书,还有僵尸卡,各种的僵尸卡。圆的方的金的,都买。但是,关于游戏,只限于植物大战僵尸。别的游戏,不许玩儿!
为什么呢?孩子上学了,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社会化突然加速。孩子们观察周围的人,老师批评了本子破的别的孩子,他自己的本子破了,就非常着急,生怕老师也批评自己。他看到老师表扬别的孩子上课举手,他也知道,自己要上课举手。为什么每个国家,都规定,孩子六周岁上学啊?这是有道理的。
在六周岁这个年龄,孩子的社会性开始萌发。在这个敏感期,合理的小学教学安排,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有种理论,叫“在家上学”。在家上学的孩子,认知可能不错,等他们长大了,一个一个融入社会的状况,都不好。就是错过了这个敏感期造成的。
那么,融入社会,一方面,孩子要关注周围的情况,自己琢磨,避免伤害和不愉快,同时,在人际交往中,趋向于愉快的事情。这是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还有一个方面的影响,就是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这个时候,也是敏感期。
什么是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一个班的孩子,就因为你的孩子的带动,共同的去干一件事情,这就是孩子对社会的影响。这种最初的、处于敏感期的影响,如果成功,带给孩子一生的正向作用,是极其巨大的。
我号召大家都玩儿植物大战僵尸;我号召大家都买僵尸卡片。大家都玩儿了;大家都买了,回过头来,小朋友们在这件事情上,就以我为中心,这种初期的体验,对孩子将来在社会中的组织和领导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所以呢,全力支持孩子,玩儿这个游戏,买卡片,攻略。让孩子成为这个方面的头儿!
但是,初期,就讲好:可以买攻略,可以买卡片。也允许孩子玩儿。但是,每天只能从7:00玩儿到7:30。闹钟响了,就不能玩儿了。周末可以顶两段时间,给孩子玩儿。当然,玩儿之前,作业要全部做完。你让孩子玩儿,给孩子买,他自然就成了头儿了。
这个游戏玩完了,大约一个学期多的时间,游戏就彻底收掉,不允许再玩儿。最好在电脑上玩儿,别在手机上玩儿。不能让孩子玩儿游戏,尤其是iPad。你就收了,没有了,孩子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况且,学校的环境,和小区的环境,也不一样。学校的环境,孩子们的聚集程度,不是小区环境能比的。还有,学校的环境里,单调,不像小区,玩儿什么的都有。
知道孩子中间流行什么,非常重要。妈妈们可以把自己观察到的,在群里分享。大家就知道去观察什么了。大申他们流行过“植物大战僵尸”、《视觉大发现》、《冒险小虎队》、《查理九世》、还有那个《阿衰》漫画……一旦流行,就给孩子买足。不就是一套书么。这很重要。孩子有了你的支持,很快,就钻到群体的核心去了。在社会化的关键节点上,孩子没有“被边缘化”的感觉。
当然,孩子们流行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就那么一两个月,也就无所谓。这些东西不好。孩子们自己流行起来了,你又不能不给。申爸试图调节整个班级的基础。比如,假如咱们这里的孩子,组成一个班,孩子们都听《三国演义》,那就可以让《三国演义》流行起来……一旦三国能够流行起来,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如果《三国演义》在一个班级里面,像《阿衰》那样流行,那么,这个班级里面的孩子,很快就全都能读《三国志》了。古文问题,一下子就全解决!他们有社会性带来的渴望,去像不认字的时候琢磨僵尸攻略一样,去琢磨《三国志》。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08
28. 给孩子们的书注意哪些
买书是这样的。孩子的教育,只有两件重要的事情:在合适的时候给听的东西;在合适的时候给合适的书。忙过这一阵,11月份的时候,申爸会给大家推荐图书,有几百本,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购。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领域,到时候再说。主要都是旧书,孔夫子上去淘。
漫画,长篇连环漫画,在孩子引入阅读的过程中,申爸只推荐(就目前所及)两套:《丁丁历险记》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三国演义》。
孩子为什么那么喜欢漫画啊?除了漫画的绘画特点,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以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漫画会刺激孩子的情绪中枢,就像肥皂剧刺激成人的情绪中枢一样。
给孩子选漫画,作桥梁书,是有明确的目的的。这桥梁书要符合很多约束条件:艺术性要高;情节要好,紧张,吸引人。这不难,难在一个地方:尽量少地刺激情绪中枢。依靠刺激情绪中枢来吸引人,吸引得快,这是好处。可是啊,凡是快速起效的东西失效也同样迅速。妈妈拿那个给孩子做桥梁书,无法在一年甚至两年内,持续吸引孩子去看。这就是《高卢英雄传》为什么不行的原因。
在孩子成年之前,远离几米的书。整个主题和氛围要积极,阳光。几米那种淡淡的哀愁,那是成年之后的事情。至于大申,申爸希望大申一辈子,永远也不去喜欢几米。尽管几米很流行,喜欢的人很多。
孩子从读图,到桥梁书,然后,直接就去《哈利波特》了。没有什么起步阶段。给孩子选桥梁书,非常非常微妙,也非常非常重要。孩子听评书,看连环画里的图,自己琢磨下边的文字。再没有比这更完美的组合了。
不要给孩子有关中文音频的《丁丁历险记》,那个就是要让孩子憋着的。看动画片,也看英文的那个动画片,很刺激情绪中枢……孩子都喜欢看。当学英文了,《丁丁历险记》动画片,也一次只给一部:发现孩子不怎么琢磨《丁丁历险记》的书了,就给一部;看完,孩子就又兴致勃勃去琢磨他的《丁丁历险记》书了。
要用纸书,不要用电子书。现在孩子小,养成看纸书的习惯。等孩子到13岁,他需要的书越来越多,再看电子,不迟。纸书可以养成孩子对书的品位和亲切感,这一点,到了孩子10岁,大申这么大的时候,好处就非常非常明显了。
另外,《哈利波特》是流行书,大家可以到孔夫子上去淘,应该有很多很便宜的入手。不必买新的。
把公主系列从孩子的生活中彻底拿走。申爸曾经就这个问题,详细谈过。在李网那座高楼里面,得耐性去翻了。否则,公主会和伴随聆听打架。
韩国的东西,不要给孩子。申爸还没看到一本好的。日本的东西也不好,但有几本好的,就申爸所见。日本的动漫,除了几部经典的还行以外,别的都是垃圾。当然,也就宫崎骏那几部而已。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09
29. 好书与200-100的区别
不管网站出什么活动,北京三联书店的书,商务印书馆的书,都是不降价的。为什么呢?其实吧,书这个东西,它这样:有些书,是具有永恒价值的;有些书,是流行书。大家呢,要了解,作为书,它们是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经销方式的。同时,它们也有两种完全不同的销售策略。
他们的书,针对的对象不一样。对于需要商务印书馆的书的人而言,需求是刚性的:多少钱都得买;对于不需要商务印书馆的书的人而言,没有需求。你白给他,他也不要。买回家,看不懂,还占地方。
商务印书馆的书,三联书店的书,每一本,它的品质都在那里。这是由于他们的编辑管理团队的原因:烂书他们根本看不上眼;他们看得上眼的,那些好书,市场的需求就那么一点点大。
总体来说,需要商务印书馆和三联书店的书的人,在知识层级上,都站在最高端。当然,商务的字典除外。
另外一个方面呢?做流行书的。做流行书的呢?完全是好莱坞大片的方式:投广告,高投入,快速收拢资金。其实呢,他们做的不是书,而是商品。在这些流行的圈子里有一句话,叫做:谁看一眼自己卖的书里的内容,谁就赚不到钱。网站上跟风降价的,一般都是这种流行书。这种流行书,看你期望孩子将来是怎么样了。如果你期望孩子也能够站在智力和文化层次的最高端,那么,你就要从小隔绝这类书。
孩子不是期望所形成,孩子是爸爸妈妈给他的文化资料的产物。你不可能指望一个从小就沉浸在《魔兽世界》里的孩子,将来会成为高等法院的大法官。这根本不是一个路数。同时呢,一直沉迷于日本的垃圾漫画里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不可能成为一个莫言那样的人。当然,莫言也肯定知道日本的垃圾漫画,从某个角度,知道得比那些沉浸于其中的人,都清楚,都深刻。当然,从赚钱的角度来看,从小沉浸在魔兽中的孩子,将来未必赚不到大钱。为什么呢?他对这个熟啊!将来,画魔兽,卖魔兽,能赚很多很多钱。
妈妈们留心观察:《丁丁历险记》,从来就不降价。除非像马云的光棍节,马云出钱,补贴,才可能降降。《丁丁历险记》,很简单:它的经典地位摆在那里呢,出版社不靠促销降价来冲销量。出版社呢?打算卖它100年。
怎么区分书是流行的,还是经典的?很简单:不降价的,是经典的;买200-100还带VIP折扣的,就是流行的了。
孩子呢,小的时候,给的书,很重要。你给孩子的书,听的故事,就决定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妈妈们买书,最好呢,不要去跟风降价。那些东西买回来,孩子看了,可能不但没好处,还有不好处。你呢,要了解,哪些是好的书。完了呢,去把那些书买回来,摆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不管多少钱。
其实呢,你只要保证,你买的每一本书,在内在质量上,都上乘;不买冤枉书,比你追风,200-100时,买回来一堆垃圾,总体上要省钱得多。等申爸忙完这一段入学的时间,单开一帖,一本一本把申爸认为好的书,推荐给大家。
书,好的书,是有其独特的“气味”的(其实就是风格)。你只要设法让孩子喜欢上那种“气味”,孩子自己就去找那些气味相同的书来看了。可惜,绝大部分,除了孔夫子,没有别的地方可以找得到。
那出版社为什么不再印呢?再印,不赚钱。其实呢,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真正好的书,它们的出现,是以一种恒定的概率出现的。历史上的好书,积累到今天,很多很多。这是由那些真正好的书,它们的读者对象所决定的:整个中国社会,高层次的就那么多人。除了那些人对这种高品质的书感兴趣,买。其他的人,是不看这些书的。
你就说么,全部世界的主治医生、高级律师、注册会计师、设计师、诺奖得主、交响乐团指挥、大法官、皇家科学学会会员、学部委员这些人,全加起来,有中国一个国家的售货员多吗?当然要少得多。那么,给主治医生、高级律师、注册会计师、设计师、诺奖得主、交响乐团指挥、大法官、皇家科学学会会员、学部委员看的书,印数就一定远远少于给售货员看的书。而后者,是看不了前者的书的。
现在,申爸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怎么才能让这些好书,能够充分供应。那些书啊,很多很好的书,印数呢,只有5000,8000。他们以前呢,不需要印太多。因为主治医生、高级律师、注册会计师、设计师、诺奖得主、交响乐团指挥、大法官、皇家科学学会会员、学部委员看的书,有5000,8000就够用了。再多印,没人买。客户群不够。而那5000,8000呢,还不够这里的孩子买呢。现在,伴随聆听的孩子,将来长大了,就是要培养成主治医生、高级律师、注册会计师、设计师、诺奖得主、交响乐团指挥、大法官、皇家科学学会会员、学部委员的,这一下子,人数可就多得多了去了。原来的好书的供应体制,完全应对不过来。
所以呢,要先解决这个问题。反过来说,没有这些书,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给到孩子,让他们去阅读吸收,将来成为主治医生、高级律师、注册会计师、设计师、诺奖得主、交响乐团指挥、大法官、皇家科学学会会员、学部委员,也是空谈。这两件事情,是搅在一起,分不开的。
《丁丁历险记》,现在申爸拿到的这一版,是2009年版的。申爸买的时候,才印了30000册。其实呢,这个书,很好的。这一点,基本上每个拿到《丁丁历险记》的爸爸妈妈,都有切身的体验。可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他们卖了那么多年,也就卖出去那么多册。大家要知道,每年,中国有1800万孩子,就是一半适合,一年就需要900万册。剩下的一半,是祺那样不喜欢的。
可它为什么卖不出去呢?《丁丁历险记》,是一个很独特的起点。孩子伴随着它长大,配合后续的好书,那是要长成斯皮尔伯格的。当然斯皮尔伯格少,售货员多了。所以呢,卖得好的童书,是那些卖200-100的书。这话让热衷那些烂书的爸爸妈妈看了,很不服气。不服气也不行。在孩子五六岁这个年龄,是无所谓能不能成为将来的斯皮尔伯格,还是要成为售货员的。
哪个孩子都一样,他们都有无限的潜力。可是,爸爸妈妈要是坚持一直给200-100,等长到10岁,那就注定有些孩子,要成为售货员了。
《丁丁历险记》和200-100到底有什么区别?区别很大。《丁丁历险记》是至今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一套艺术性臻于完美的长篇漫画。当孩子自主阅读,他沉浸在这种档次的读物中,他的艺术品位就不知不觉被提升了。在高品位的读物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等长到10岁,你再给他200-100,他会觉得看那些书,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我们总觉得:只要我需要,总能买得到,这是买方社会。这种想法,对其他的商品,合理。可是,对于真正的好书,不起作用。那些好书,在种类上,其实,人类几千年,从东方到西方,就生产出那么有限的几种,不是你想要多少种类,就有多少种类的。当然,等大家的孩子都长大了,能够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巨量增加,那个时候,可能会有很多很多《丁丁历险记》画出来。可那是将来。
反正,申爸大致就说这么个意思:书籍和聆听的资料,造就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远离那些200-100。那些200-100,是造就当今这个社会上,绝大多数那些人的。你给孩子高品质的图书资料,等到孩子长到10岁,他自己就远离那些垃圾,你已经通过在5-10岁之间的资料,造就了将来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了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10
30. 关于孩子间的冲突
30.1 孩子打架
该处理打架的事情了。
先说给妈妈听一些事情,男孩子的妈妈,回忆你初恋那会儿,是不是普遍的想法是:世界上所有的男孩子都爱我,可我只爱他一个。然后呢,就幻想那个他:宽阔的肩膀,强健的身体,有力的保护……从人类学的意义来讲,两性之间呢,女性对男性的憧憬,都是这样的。这就是说,男性必须符合女性的憧憬,将来才能找到伴侣,这是自然选择形成的,是一件客观的事情。
作为一个男孩子,什么时候锻炼自己的这个“素质”呢?就是现在这个时候,社会化初期,小学刚入学。所以呢,所有的妈妈,都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男孩子,都打架。不打架的,就不是男孩子了。只要孩子打架了,当一个男人就合格了,现在还没打,那是时候还没到。这一点,需要妈妈们作为前提,先接受下来。你们妈妈培养男子汉,弱点就在这儿。你们是女性,你们从金星来的,不可能理解从火星来的男性。
发生了打架事件,妈妈们该怎么办?一个基本原则是:只要打架,就是不对的。谁都不鼓励孩子去打架,所以呢,解决之道,唯一就是:打架就不对!不管谁对谁错,根本不问谁对谁错。对于特别皮的孩子,老打架的孩子,很简单,告诉他:第一次打架,吃黄牌;第二次打架,吃红牌;第三次打架,打屁股。不要问孩子为什么打。第一句话,问孩子:打没打?打了,就不对!打女孩子,知道一次,打他一次。和男孩子打架,有黄牌红牌,打女孩子,直接打屁股。把申爸的这段话话,转到你班级群里去。
你的孩子只要打架了,你知道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电话给对方的家长,道歉。很多家长,在这一点上做错了。孩子一打架,首先想分清楚:怨谁?你只要这么一做,你的孩子打架,就没救了,为什么呢?因为,打架啊,总得有两方,才打得起来,对吧?双方呢,都觉得自己有理,这就像当初,两伊战争,每次战争之前呢,双方的士兵都跪在自己的阵地上,向同一个真主祷告,请求保佑。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有道理的,如果一方觉得自己没道理,架肯定是打不起来的。
孩子犟,不肯道歉,是好事情。说明孩子有是非观。是让孩子去道歉这件事情本身错了。孩子懂什么,当然是大人道歉。不要让孩子道歉!不要逼孩子道歉!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生物本能造成的,不要把社会的是非观等夹杂进来。如果夹杂进来,会越弄越乱,根本解不开。他还觉得自己有道理,你逼他去道歉,不是把是非都弄混乱了吗?不需要孩子道歉!需要孩子和解。孩子打架,是生物本能在起作用。作为一个男人,要成长,你总得让他打架吧?打完了,就完了。小哥俩一转眼,好得什么似的。和对方家长道歉,打完了,第二天,买一块巧克力,带给对方孩子。双方都一样。这事儿,就算了了。
当然,这需要全班协同。有QQ群的,把申爸这话,直接转班级QQ群,就行了。大人道歉,当然不能让孩子知道啦!这是成熟的大人之间处理问题,不需要让孩子知道。让孩子知道的,就是:打架就不对!第一次黄牌,第二次红牌,第三次打屁股。不管谁对谁错;也不提谁对谁错。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问题,是大人的事情,是家长的事情。
女孩先惹事儿,可以报告老师,但不准打女孩子。被打女孩儿的家长应该怎么办?等着道歉。告诉女儿,再有类似情况报告老师。请老师联系家长解决。要离那些野小子远点儿,别招惹他们;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当然,要先把申爸的话,转班级QQ群。
如果你们家孩子不喜欢打架,别人打他,他不还手,说他要还手,会更挨打的。妈妈不要担心这些事情。男孩子,都会去打的,只是现在还没打罢了。不过,对这件事情的处理,要小心,千万不要主动问。控制住自己。如果孩子自己说,就平静地听着,听完就转换话题。不安慰,不评价。
男孩子,这个一年级,都打架。不打就不对了。
说个故事给妈妈们听哈:话说,大申一同学,那孩子特别机灵,身体倍儿棒。一年级,见天打架。一打架,他妈妈就去道歉:你要说不舒服,咱们马上上医院;你要说赔偿,咱就赔偿。小孩子打架,哪里去什么医院,赔偿啥的。不过,人家妈妈态度在那里呢。再蛮横不讲理的家长,也就算了。
那孩子的妈妈,著名律师来的。那口才,真的,你别跟她辩驳。她脑袋反应还快,逻辑性又强,把别的孩子的家长,一堆捆一块儿,要辩论的话,估计也不是她的对手。别的家长,他们不是干这个的啊。她律师吧,习惯上呢,就是要“理清楚”,什么原因什么果。任何事情,你要追根溯源,总能找到源头的。可是她呢?她从来不去溯那个源,也不跟别的家长辩论,谁对谁错。
申爸和她聊天儿,她就说:哪有小男孩儿不打架的?打架是正常的。小孩儿不懂事。其实,家长都懂这个道理。只是自己的孩子被打了,心疼,反应激烈一些罢了。过几天,平静了,就都好了。你要说心疼,论挨打,那我们家儿子挨打是最多的(申爸注:这个诚然。她儿子打架多,自然挨打也多)。当妈的,谁不心疼?可是,这问题总得解决,总得有人服软,事情才能过去,对不对?本来没什么对错的事情,家长都心疼孩子,都在火头儿上,去争辩,有什么好处?直接道歉得了。
那孩子,上学打架,放学挨打。他这个家长吧……申爸很感慨:她那个强势地位,胸怀,怎么遗传给子女的?就是这么“遗传”过去的。那孩子就打了不到一年。以后,再也不打架了。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问题和打架有关。
一般来讲,有5%的男孩子,会成为整个班级男孩子的“受气包”。就是,每个男生,都欺负他,都打他;每个女生,都瞧不起他!什么是“受气包”?成为“受气包”,不是孩子造成,是家长处理不当造成的。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正好处在社会化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成为“受气包”,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极其不利的心理影响。
有些家长,尤其是隔代老人,心疼孩子,孩子一打架,他们就吵到对方家长那里,或者吵到老师那里,喋喋不休,要对方道歉,要孩子道歉……要这个,要那个。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挨欺负了”,要讨回公道。申爸说了,这个年龄的孩子打架,纯粹出于生物本能,无所谓“欺负”不“欺负”,“欺负”不“欺负”是社会范畴内的观念。他们不当地把这种观念带进来,胡搅蛮缠,终于,把自己的孩子害惨了。怎么害的呢?假设,你的孩子和另外一个孩子打架了,那个孩子的家长,喋喋不休,你不胜其烦,那你会怎么办?
你会回到家里,跟自己孩子说:“你这个小兔崽子,你再要动****,我就打折你的腿!”你只能这样,没别的办法。可是,你这样一说,无异于当着你的孩子的面,宣布****是弱者。申爸说了,孩子打架,是生物本能。你的那小东西,潜意识里,一旦认定,****是弱者,那怎么办?打呀,接着打!周围的孩子都这么想,这么干,那个孩子就倒大霉喽!整个班级的男孩子,都欺负他,都瞧不起他。越瞧不起他,越打他;越打他,家长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就越教训自己的孩子,不能碰*****……就这么恶性循环,很快,那个孩子就完蛋了。弱势群体是怎么一代一代遗传的啊?就是这么弄的。自己觉得不行,遇到正常的问题,就不正常地反弹,正好,遇到小驴们的本能阶段……总之,“受气包”是家长处理不当造成的。
在这里的每一位爸爸妈妈,要正确处理孩子打架,孩子就不会沦为“受气包”。爸爸妈妈知道了,一般能做到。特别是隔代老人,一定要叮嘱隔代老人:接孩子的时候,遇到孩子“被打了”,什么都不要说,直接带着孩子回家,回家后,爸爸妈妈出面处理。
大家看,我们不假思索地怎么措辞:“打人的孩子”、“被打的孩子”。这里,下意识的措辞里面,就包含了强势和弱势。对不对?家长不要这样想:我的孩子被打了,这个年龄的孩子,一个个小野驴似的,双方掐起来了,哪个都打哪个了,哪个都被哪个打了,没什么“被打”、“打人”这么一说,申爸只管孩子,不管大人哈。孩子打架了,你一动气,就意味着,你处于弱势!孩子被打了嘛。
你处不处于弱势,申爸不管;申爸管孩子。你不要把你的弱势心理,传递给孩子,就行了。怎么不传递?接到孩子打架的信息,就打电话给对方,道歉!不管你的孩子是不是“被打了”,只要你道歉了,就意味着你的孩子占优势了。要不,你怎么会道歉呢?你的孩子占优势了,孩子就不会成为“受气包”。
不要问对错。反正,孩子一打架,你就直接找对方妈妈道歉。要是不依不饶,你怎么办?你只能最后被逼得没办法:“小兔崽子,你再动****,我打折你的腿!”当然,前提是,把申爸的话,转给你们班全体家长看。这是打架。这种涉及到家长协同的问题,必须得有QQ群。没有,没法儿办。
在一开始,孩子还没打架,就开始灌输给孩子:打架不对!加上心理暗示,孩子真的一次架都没打,长大很麻烦。
男孩子打架的事情,首先,你要清楚,是男孩子,都会打架的。所以呢,你在孩子第一次打架之前,不要提打架的事情。其次呢,只要打了一次,你就告诉他,打架不对!不能打架。下次红牌,再打,就被打!这个事情处理不当,又会滑向另外一个极端去。那就是,男孩子女性化,原因很复杂。可是,最重要的,是打架这件事情,妈妈处理不当。家长一定要处理正确。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10
30.2 检讨书
如果孩子受罚,罚就罚吧。第二天问问老师,有没改进。要是没有,问老师在家里怎么做,以配合老师。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受点儿罚,好事儿。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锻炼。
申爸陪着大申写过多少检讨呢,你都不知道。男孩子的妈妈,都做好精神准备,准备写检讨。到时候,申爸再分享经验。男孩子,不写检讨,那叫什么男孩子啊?
女孩,也省不下滴。等到了四年级,女孩儿的妈妈,没有一个不担心:这个那个男孩子,向我女儿表白,可怎么办?提心吊胆,还不能直说……
反正吧,申爸的意思是说,总会有问题。既然问题是客观的,就别畏缩,直接迎着问题去,解决了,就完了。
全力配合老师,妈妈们这句话要挂在嘴边上。全力配合老师,就是全力教育好你自己的孩子。到处说。说给孩子听,孩子知道,自己在学校的表现妈妈知道;说给老师,那是自然了;说给自己,时时提醒着自己。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11
30.3 欺负与被欺负
小西妈:昨天,儿子的同桌和我说:阿姨,昨天小西没有打我!我一惊,难不成,除了昨天,小西都打你了?他还说小西把我的橡皮扔了。呃,从同桌的反馈中,小西小朋友相当调皮啊,晚上我问孩子,他说,有一次同桌不借彩笔给他,下课了,他就和几个小哥们去追他,把他压住。我问他怎么打同桌的,他说,就在他手上“啪”一下,同桌是一个比较温顺内向的孩子,幼儿园一直是同班同学。我问他橡皮怎么丢的,他说他去抢同桌的笔袋,橡皮就飞出去了,被另一个哥们捡到了。
呵呵,莫管。西妈瞧着,要是他们两个一直同桌的话,到了四年级,两个最要好。小西就是爱动,其实,孩子心里,没有欺负同学的意思,天生的性情,同学妈妈要是不乐意,就道歉。因为这个事情,小西妈妈(就是“欺负人”的孩子的妈妈)越管,孩子越皮。
小西妈去买几块最好的橡皮,让小西送给同桌。就让小西跟同桌说:“我总是借你的橡皮,非常感谢。我买了几块好像皮,送给你。”如果同桌的家长,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不理会,也就算了。要是那位家长心里觉得孩子受到了“欺负”,来找小西,那那个孩子很快就演变为“受欺负”的了。要是那个孩子换座位,下一个换过来的,还是要受小西的“欺负”。孩子如果鄙视同桌,下手就会很重。
孩子就是闹着玩儿。要是不知轻重,早不知轻重了。有好几位妈妈,觉得孩子是“受欺负”的。这个案例,可以让妈妈们看到:从“欺负人”的孩子的角度看过去,事情是什么样的。其实,小男孩之间,都是这种带有挑衅色彩的挑逗。让他们顺其自然,过段时间(得两年到三年),各自就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了。
顺便说一句:如果那个孩子的家长,知道了这些事情,还有胸襟承受而不加干预的话,长到四年级,小西就很可能会变成那个孩子的铁哥们儿,对其言听计从。就是说,他们在自然状态下,调适到位之后,相互之间的心理态势,正好跟现在表现出来的相反。
当然,小西妈要会调整才行。放任下去,就保不齐。调整的策略,就是那几块好橡皮送给同桌,妈妈们好像已经养成了习惯:一说调整孩子的心理,就是什么策略,什么说法。不是的,是行动。
呵呵,为什么?如果同桌的父母能够容忍,到了四年级,小西的心理位势会低于同桌呢?那是因为,小西已经尝到了拳头的甜头,就一直用,一直用;同桌呢?拳头比不过,他就琢磨反制的法子。一琢磨,琢磨三年。他在动脑筋,脑筋肯定是要强过拳头的。
一旦到了四年级,孩子们的脑筋都发达了,明白事了,他就占优了。为什么送橡皮,最好的橡皮,会“调整”孩子呢?妈妈什么也没说,就是送了橡皮。送了橡皮,小东西就开始琢磨了:为什么?
不管他琢磨出什么结果,他和同桌的关系,都会产生微妙的变化。小西会琢磨出什么来,我们根本不知道。他怎么琢磨,我们也不可能知道。但是,肯定他会琢磨;肯定他会调整和同桌的行为方式。就通过送橡皮这个行动。
所以呢,现在,两个孩子之间的行为,已经稳定成这个样子了。妈妈丢几块橡皮,进去,打破平衡,让他们重新建立平衡。送几块橡皮,等过了“十一”,小西妈再打听一下同桌,看看有什么变化。这肯定是很好玩儿的事情。
孩子们之间,不存在“欺负”“被欺负”的事实。他们都是在按照本能,动着而已。妈妈处理不当,就会把孩子变成被“欺负”和被“被欺负”了。
可以跟老师联系,看有没有过分的情况发生。如果老师觉得没有,就不管。这里面有个核心:妈妈要有胸襟,让男孩子以男孩子的方式成长!
爸爸怎么教,都没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妈妈要远离。如果爸爸参与孩子的教育,丢给爸爸去干就行了,妈妈可以用行为干预,比如送橡皮送尺子,但不可以用语言干预。在这个事情上,妈妈要忍住。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12
30.4 孩子被嘲笑
涵涵:现在碰到问题,开口闭口就是我不会,我估计是在托管里还是学校里跟不上,有同学嘲笑,然后她就以“我不会”来解决。就像昨天在小区里跳绳一样,我们是一个个跳,不连续,虽然在大班练习了一年,可是连续动作还不会,为了锻练她的连续性,我把绳子剪断,跟她说是魔法绳,这样可以连续摇和连续跳起来,如果步调不一致的话会打到自己的脚,那样很痛的。她也很努力,不怕痛,后被小区里一个班托管的同学看到,就嘲笑她,还带了其他小朋友,她的情绪倒还好,我也跟她说没事的,并通过此事教育她不能嘲笑其他小朋友。
嘲笑呢,是一种态度。在孩子那里,也是一种观察别人对待自己态度的方式。嘲笑存在于社会范畴内,孩子正在社会化,还不懂什么是嘲笑。孩子可以把大人眼里的嘲笑,理解为对自己的评价。孩子自己没做好,有了坏评,仅此而已。受到“嘲笑”孩子的爸爸妈妈,不要加以引导,专注于带着孩子把事情做好。从小,经常受到“嘲笑”的孩子,再大两岁,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强:他们把带主观色彩的嘲笑天然地看做是对自己不足的客观评价。如果刚开始,应对得当,这种评价,就变成孩子补足自己不足的动力了。
你还别说,申爸跟你讲,大申他们同学里,有一个孩子的爸爸,就是这么干的。那孩子现在四年级了,刀枪不入,聪明绝顶,身体还好。练了三四年,老师批评他,他就冷静地听着。批评完了,就表示改正。完了呢,该干啥干啥,跟没事儿人似的。同学骂他,他动手就打。他身体好,谁也打不过他。完了呢,身边就没差评了。告诉孩子就行了。你说,在社会上混,谁没有被误解过?老师把作业批错了。批错了就批错了呗,孩子要有第一次,经历误解。为了锻炼出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为一生打下良好健康的心理基础,孩子入学了,进入了“社会学校”学习,家长们,尤其是妈妈们,要克制自己:对于孩子遭受的误解啊、委屈啊、嘲笑啊、欺负啊……要冷处理。就是说:孩子说了,就听着。听完就完。不要去安慰、开导、就着这个机会去教育,不处理。你不处理,社会性里面的心态,就传不到孩子那里。他自己呢,就会去调适。在孩子看来,这无非是所有同学都遇到的“一件事”而已。是客观存在的,没有主观上的什么事儿。除非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下,这些“负面”的事情,爸爸妈妈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不应对。如果有的时候,事情确实过分,超出了通常的范围,再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这就行了。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13
30.5 孩子需要社会化
什么是社会化啊?社会是个大染缸,极其复杂的所在。孩子的社会化,第一步,就是在客观上,感知到这种多样性,差异。
哦,想起来“在家上学”了。有些洁癖的爸爸妈妈,把孩子留在家里上学。自己教。他们觉得,孩子上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会小初高那几本课本上的知识。“学那点儿知识,还用得着天天上学?花那么大的力气?我自己教,教得比他们强多了”。那些爸爸妈妈这样想。
其实呢,上学,孩子“学”到的东西,比作一麻袋大米的话,小初高几本课本上的知识,只相当于其中的一粒米而已。接触社会,感知社会,这个过程里面,孩子学到的知识,那多得不知道有多少。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16
31. 孩子情绪有压力问题如何解决
洋妈:孩子在学校其实很紧张压抑的,家里怎么帮助他们疏解?
孩子呢,压不压抑,取决于孩子会不会学习。教会孩子学习,否则,很轻易就被压垮了。
起始呢,就是现在大家做的,三个习惯,有了这三个习惯,支撑三四年,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如果没有,不到一年级上学期的期中,压力就来了,孩子会学了,他能学好,还有啥压力?
无所谓压力不压力。我跟你们说:大申他们班级,一到期末了,王老师只要一宣布,哪一天哪一天,期末考试,第二天,就有五六个孩子生病请假,考试前的心理性反应:逃避。孩子被考试压怕了,只要生病,就能躲避考试。所以,一宣布考试,就生病。大申他们景山学校,北京市最著名的快乐教育学校,因为九年制,没有小升初,还这样。别的学校,你就猜想猜想吧,会是什么样?最严重的,是二年级的上学期期末考试,和下学期期末考试。我问大申,王老师说要考试,你们班今天来了多少同学上学啊?大申说,好多没来。都空了,教室都空了。
你们呢,连老师罚站了一个同学,都要去给孩子疏导疏导。你们本来就不该“疏导”。疏什么导,把孩子弄得脆弱得跟个玻璃花似的。尤其是那些个“蒙氏”论坛,妈妈们动不动就去疏导,就去链接,弄到最后,孩子的心理被折腾得都碎了。胆怯羞涩脆弱抹眼泪,哎,真服了她们了。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16
32. 拖拉、慢和磨蹭的区别
昊妈:大申爸,孩子早上拖拖拉拉的怎么办?是那种行动慢,换衣服,吃早饭这些都慢。
要是迷听故事,就很快爬起来听故事。因为赖在床上,不给听故事。
拖拉、慢、磨蹭是不一样的种状态。拖拉是指一件事情,迟迟不肯动手做,一旦开始做,做事情的过程很快。磨蹭和慢,都是指做事情的过程不快。但是,磨蹭和慢是不一样的。磨蹭是指孩子能做得快,但是故意不快做。慢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状态:孩子不拖拉,也不磨蹭,就是做事情的每个动作,都缓慢,跟电影的慢动作似的;或者,每个动作正常,一个动作接连下一个动作的时候,似乎要想好久,才知道干什么。磨蹭是态度问题,可以纠正。真正的慢,很可能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慢是个严肃的疾病问题,要到专业机构咨询就诊解决。
妈妈们在反馈的时候,要分清楚这几种情况。莫要弄混了。
很多孩子呢,有两个毛病:一个是吃饭慢;一个是起床之后,不着急穿衣戴帽吃完饭上学。这个呢,申爸没遇到过。
大申上学从幼儿园开始就养成了习惯,从不磨蹭。到了点儿,自己早早就按了电梯,还催爸爸“快点儿”,完了还生气:“你就不能早点儿穿鞋!”嗯,妈妈要想纠正这些毛病呢,需要知道,孩子吃饭慢,早上磨蹭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孩子呢,他天生就是需要妈妈的爱抚的,更需要妈妈的关注。这两件事情,你给孩子多少,孩子都还要。要求妈妈的爱抚和妈妈的关注,是孩子吃饭慢、上学磨蹭的根本原因。在一开始,孩子开始吃饭的时候,妈妈喂,孩子呢,大口吃。慢慢地,孩子发现,只要自己不吃,妈妈就会无穷无尽地来爱抚:“宝宝乖,再来一口!”“宝宝看,妈妈大口吃!”“宝宝张开嘴,让火车开进山洞里!”于是,就养成了孩子潜意识中一想妈妈爱抚,一想妈妈关注,就闭上嘴,不肯吃了。上幼儿园呢?妈妈早上要上班,孩子发现诶,只要自己不动,妈妈就来关注自己;自己要是老老实实穿衣穿鞋,妈妈就不关注自己了。长了,就养成习惯了。这都五六年了,孩子根深蒂固了。
怎么解开这个结呢?有这个问题的妈妈们,自己想办法,自己交流,找到了根本原因,应该就能够想出办法。不过,想到的办法,要到孩子那里去试。试了才知道,自己的法子奏不奏效。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17
33. 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
孩子呢,到了社会中,别看他们小,可他们都有自己的喜好。对于孩子而言,从小长在爸爸妈妈的呵护里面,家庭环境,里面的东西,是不分你的、我的,孩子没有“所有权”这个观念。所有权是社会形态下的观念,不是家庭形态下的观念,更不是自然形态下的观念。现在,妈妈们要引导孩子最重要的观念:我的,别人的。孩子没有什么我的、你的观念,他自然喜欢什么,就去拿什么。拿同学的橡皮啊,铅笔啊,很正常的,他喜欢么。这时候,爸爸妈妈发现了,不要用社会观念下的“偷”来看孩子,孩子还没有“偷”这个概念。这时候,爸爸妈妈遇到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很好办:明确告诉孩子,这个东西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就这么说。说上两次,顶多三次,孩子就不再拿了。如果已经拿了呢?爸爸妈妈不用逼着孩子“送回去”。送不回去,他都不记得自己拿了谁的。这时候,孩子拿了橡皮,就多买几块好橡皮,让孩子送给自己的同桌,或者和自己要好的同学。送谁都行。要不,怎么说小孩子的教育,要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呢?一个班的孩子,橡皮都是公用的!孩子小,搞不清楚。孩子要从大人的态度上,学会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你买来的橡皮要好的,孩子他也喜欢呀!孩子本来就喜欢橡皮么,可是你一定让孩子送给同学。孩子会送的,不用着急。这样,孩子就不用“偷”。在小学,确实有“偷”这回事的。这个阶段,社会化阶段,没弄好。比如说,妈妈小气,孩子“捡了”块好橡皮回来,妈妈让孩子把好的留下,不好的送出。这样,孩子将来就很可能偷。妈妈们注意:偷是社会中的一个概念,是人和人交往中出现的。孩子以前一直是一个“自然人”,他不是“社会人”,这个时候,孩子根本没有“偷”的观念。拿别人的东西不对,不能拿别人的东西,这个话,要直接说给孩子。说了,孩子就不拿了。孩子就是在这些过程中,学会最基本的观念的。大申的这个阶段,申爸往班级“注入了”好几百块钱的橡皮呢!这个阶段弄好了,爸爸妈妈做对了,孩子将来就绝不会去偷盗。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19
34. 大申的橡皮擦
话说,大申他们班。申爸到班级里面去,发现,班级前面放着一个纸盒。里面装了满满一盒子橡皮,铅笔,直尺。全都是孩子们“丢的”。
完了呢,大申最有意思。申爸给他准备了两块橡皮,第一天放学,就不知道哪里去了。大申用的呢,是一块特不好用的橡皮。申爸问哪儿来的,大申就说地上捡的。申爸说,捡到东西,要交给老师。就又给买两块好用的橡皮,等着大申去交老师。等到第二天,大申的两块橡皮又都没有了。换了另一块地上捡的橡皮。完了呢,申爸就死心了。
这个肯定到了教室,不等第一节课下课,大申的两块橡皮就“丢了”。丢了呢,没得用,就去捡。反正每个孩子都如此,也就算了吧。后来,好长时间,申爸没给大申买橡皮。大申呢,笔袋里橡皮越来越多。都是捡的,申爸不好意思了。正好,一个朋友听说大申上学了,非要买礼物。申爸也不客气,就跟他说,要说礼物,只要橡皮。指定要无印良品里面卖的黑橡皮,大个的。他就让秘书去买。结果,送来申爸一看,巨大一袋子。有30块之多。那个橡皮特好使。于是,申爸就给大申。大申一用,就说这个橡皮擦的本子,不黑。大申很高兴。高兴完了呢,第二天,好用的黑橡皮就没了,换成地上捡的破橡皮。大申用那个破橡皮擦,一边擦,一边还说呢,怎么这么破,一擦全是黑的!就这样,30块黑橡皮,全都“丢了”。最后,大申笔袋里还是只剩下捡来的破橡皮。这个橡皮,整个班级公用。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19
35. 责任心、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什么时候培养
BB妈:孩子很活跃,喜欢回答问题,但有时容易分心,经提醒还是能够转回注意力。孩子很聪明,基础也不错,现在可以培养培养他的责任心和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能力。
责任心,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现在不能培养。这是7.5岁以后的事情。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申爸再教大家怎么做。现在呢,妈妈们想起来了,就跟孩子陈述一下:好孩子要有责任心,那些能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陈述一下就行了,不要要求,也不要孩子复述。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20
36. 申爸对8岁4个月骆骆的阅读建议
骆妈:骆自主阅读完原著《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之后,下一步如何安排?
第一,大量的阅读。骆应该在自主阅读的当口了,自主阅读,把所有小学的语文课本,语文阅读书找来,放那里给骆,如果骆喜欢科学,可以给《少年科学画报》,李毓佩所有的书,能找到的,都给,还有《可怕的科学》。嗯,给《聊斋志异》,不过,骆妈不着急给。
先和骆说好:骆的阅读,分成三种:1、拓荒阅读。2、定向阅读。3、愉快阅读。
拓荒呢,是那些看了比较不容易懂,但是,非常非常好的书。给大学生看的呢!定向是这样一些书,刚开始,不好看。你一定得安安静静看,看上至少50页,就越看越喜欢看,看了还想看的好书。愉快阅读,很简单,想看什么看什么。
先打这个基础。在骆情绪好的时候,和骆说。先说上两个星期。伺机告诉骆,每天,定向要看30分钟;拓荒要看30分钟。刚开始,给骆《水浒传》当定向,原著,每天看30分钟就行。中华书局注音版的《古文观止》当拓荒,硬着头皮看,就看字就行。那个上面有翻译,也有原文,让骆当拓荒看。古文观止看完了,给《聊斋志异》当拓荒。
就是说,把孩子的阅读,分成三种类型。两种困难的类型,每天定时。刚开始,可以考虑定少点,比如15分钟,慢慢再增加,形成情境兴趣。等骆到大申这个年龄的时候,就能自己看古文书了。
科学类的,《可怕的科学》全套、《十万个为什么》(上海人民版)、《少年科学画报》,买来放在那里,当愉快阅读,随便看。
定向从《水浒传》开始。
给小伙子《三国演义》的评书。袁阔成、单田芳或者连丽如的,谁的都成。
慢慢儿来,别着急,看看小伙子能不能听进去。
如果小伙子听进去了,上瘾了,就把评书换成《三国演义》的原著朗读,要是小伙子也习惯了半文半白的原著朗读,那就恭喜你啦!
第一,小伙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大约在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或者三年级上学期,汉字已经学得足够多,小伙子可以自主阅读了。到那个时候,从六岁半开始听的东西,就大起作用:小伙子很快就能够把阅读水平升级到《三国演义》原著的水准;
第二,这个这个《三国演义》,资料无穷丰富。你家小伙子要是能够听原著,并且为了情节,乐此不疲的话,就顺势把整部《三国演义》原著都给他听完。小孩子刚刚开始自主阅读的时候,他无非是在书上做识字游戏,这是个敏感期,既然是在玩识字游戏,那就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孩子喜欢读自己已经熟悉的题材,除非特殊,不喜欢生题材。
两年之后,你家小伙子已经听完整部《三国演义》小说原著,听完了袁阔成、单田芳、连丽如的长篇评书,看完了老版《三国演义》,新版《三国演义》。这时,就可以利用识字游戏敏感期的后半段,把孩子阅读的东西,引导到《三国演义》水平上来。
这种半文半白的东西,孩子一旦攻克了,《三国演义》那么难的东西都能听懂,去“阅读理解”语文课中用现代汉语写的小短篇,那还不跟玩儿似的?
孩子的阅读从《三国演义》这个高度起步,过程很自然,听评书开始。听评书,对谁都不难吧?开始自己一生的阅读旅程,那个优势,不言而喻。
第三,对于古文中字义的精微解读,有助于作文。对于词汇的精确理解,是写作的基础。
等到了小学二下或者三上,小伙子就会具备这么强大的基础和优势。
所涉及的资料:
1、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
2、单田芳的评书《三国演义》;
3、连丽如的评书《三国演义》;
4、原著有声书《三国演义》;
5、罗贯中的原著《三国演义》;
6、新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7、央视老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8、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连环画:《三国演义》。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21
小学生活第三月
1. 习惯养成
三个习惯这个月要一直坚持,不能停哈。你以为成功了,一停,孩子马上回生。妈妈们根据自己孩子不同的情况,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往前走哈,三件事。养成孩子一个稳定良好的习惯,没这么简单容易滴,这才刚刚到中场。后加入的妈妈,中场还没到呢。主要是吧,妈妈们不要把这件事情,弄得太压力大。不就是每天上学路上,定时定点,重复一下三句话么……很简单,很轻松点儿事儿。成败的核心,不在每天费多大劲,而在于持续地稳定地提着三件事,提供足够的时间。
楠楠妈指出了问题的关键:现在陪着,上个月请假陪着,目的不是当下,目的在长远。现在陪着,是陪着养成习惯,养成了习惯,过两个月之后,习惯自己就起作用了,就不用陪了。
给孩子养成习惯呢,有关键期的。在关键期内,养成习惯,比较容易。现在,孩子们开学五周多一点儿的时间,还处在关键期之内。
我们呢,每个人,永远只能看到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儿,满眼的,只是自己这一个孩子。看看别人,也只有看看别人的孩子,我们才知道,自己哪里做对了,哪里错了。早上啊,申爸老早起来了。起来干什么呢?一直在看李网小学版的早先家长的帖子。很有意思的,有帮着孩子申请减少作业的;有给自己打气,坚持的;有开始反思的;有抱怨作业的,完了想各种法子,减轻孩子作业压力的。建议妈妈们也都去看看,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回来讨论:他们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为什么不好。非常有意思的李网小学版块。阅妈的娃今年也一年级,开学一个月了,阅妈也开始回来总结了,期待阅妈讲些什么。
第一拨和第二拨妈妈呢,你们要注意了:不要以为,孩子的三个习惯已经养成了。没有呢!还差得远。
当然了,有了前一个月的努力,你就是现在撒手,你的孩子,比起班级别的孩子,在平均水准上,已经领先一大步了。可是呢,“领先一大步”,根本就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养成在校学习、回家学习、自习的良好习惯。在校学习、回家学习、自习的良好习惯,还远远没养成呢!前两拨的妈妈,要打起精神,抓一件关键的事情:和老师沟通,加强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上个月月底,刚开始提和老师沟通的时候,新鲜,妈妈们热情高涨,沟通,反馈。等过了这“十一”,新鲜劲儿过去了,申爸看不到大家的沟通、反馈了。
在校学习习惯,是最难养成的,也是最关键的。任何一个学习好的孩子,老师评价一定是说:这孩子上课认真。孩子上课认真了,将来的学习,就不用妈妈们操心了。麻烦群里的老师,把你拍的孩子们上课时的照片,发一些给小孩子的妈妈们看看。老师呢?拍照片困难,因为一拿出手机拍,孩子们马上就变样了。可以让坐在前排的学习好的学生,帮你拍几张“真实的上课情景”。
和老师沟通,一门课一门课地和老师沟通。家校联动,抓孩子上课的学习习惯。
还有呢,就是抓朗读。申爸觉得,这里很多妈妈,已经放弃朗读了。尽管很多妈妈在回馈朗读的事情。可是,申爸总有种感觉,不少妈妈,放弃朗读。
朗读哈,很重要,很关键。现在,正处在难得的窗口期,要抓朗读。从长远来讲,其实用不着多长远,三年之后,就行了。什么在家学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都是浮云。只有这个朗读,自学学习习惯,才是重要的事情。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21
2. 三个习惯的继续培养
放了学,休息一会儿,就开始写作业,好像没有前两天儿的小长假一样。要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孩子呢,就是一个情境兴趣。除了情境兴趣,孩子还什么也没有:没有所谓的毅力;没有所说的志向;更没有所说的什么“对学习的兴趣”。爸爸妈妈呢,现在,对这么大的孩子,最好的策略,还只能是挽起袖子,对孩子说:来,宝宝,和妈妈一块儿来!
所以呢,今天早上,还是要按点儿把孩子叫起床。上学路上,继续重复三句话。这三句话啊,每天呢,要定上时,定上点儿,每天同一个时间,上学路上走到了那里,就提起这三句话,直到孩子形成了条件反射:每天上学路上,一走到小桥那儿,头脑里自己就蹦进来三句话了。我们期望孩子自己提醒自己,上课的时候,也能想起这三句话。若刺激形成的习惯,三句话在上课的时候跳进孩子的脑海,孩子就按照三句话的说法,做一下。慢慢地艰难地形成课堂上学习的良好的习惯。
还有呢,就是晚上做作业。做作业这件事情呢,咱们群里不少孩子已经形成习惯了。每天放学,先回家,休息20分钟,就开始做作业。高效快速地把作业做完。开学这一个月,作业这件事情,是每天重复每天重复的。所以呢,作业的习惯,孩子们养成的最好。因为重复的次数多,规律。绝大部分从一开始就在群的爸爸妈妈,现在在作业这件事情上,已经能够采撷到甘美的果实了。还没有的爸爸妈妈,要抓紧。趁着孩子还没养成“到家先不写作业的习惯”之前,养成“到家先完成作业”的习惯。
还有就是朗读。朗读要抓,得抓很长时间呢。孩子不仅要有情景习惯,还要有对朗读的发自内心的兴趣:他一朗读,就感觉好。一年365天,要天天读,书声琅琅。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22
3. 批评、表扬和鼓励
这个批评和表扬啊,很不容易呢。找到合适的机会,不容易;这合适的机会呢,稍纵即逝,抓住,更不容易;即便是抓住了,怎么按照“郑委圣经”的精神,把话儿说到孩子的心坎儿里面去,更不容易。不过啊,表扬、鼓励、批评,这是跟小孩子们打交道的三大法宝。除了这个,没有别的有效方式啦。妈妈们一般最擅长的,唠叨。这种天生的神器,是最糟糕的招式。妈妈们要换武器:把唠叨换成“郑委圣经”里的表扬、鼓励、批评。为了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一定要学会正确的表扬、鼓励、批评,按照“郑委圣经”里面说的做。要把表扬、鼓励、批评化到血液里面去,形成“基本氛围”,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妈妈们要不断地继续修炼才行呢!
不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关心孩子的教育”了,而是“越来越多的家长知道该怎么关心孩子的教育”了。没有家长不关心自己孩子的教育的。唯一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关心。就像没有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可不知道该怎么爱。郑委不是说了么,“不知道怎么爱,还爱,那是虐待。”在学习上虐待孩子,更加普遍。你看看,你看看,大家不约而同地在提郑委。《郑委圣经》哈,要听,反复听。听完了,照着里面的指导,在孩子那里试着做。这个批评表扬,尤其是鼓励,妈妈们需要加劲儿哈。
少要求,多鼓励。这一点,敏妈做得好。妈妈们都去看敏妈两天记录,看敏妈的案例哈。敏妈,能把你的聊天记录整理一下,做成Word文件,放群里共享吗?听是一个方面,当然也重要。更重要的是做,试着在孩子那里做。把妈妈的唠叨、批评、表扬,慢慢儿地,都换成鼓励。妈妈那里,只有鼓励,只有评价,没有别的。这需要创造性,不容易做到。不过,妈妈们,多琢磨,多实践,都分享,多向别的妈妈学习,就一定能够把评价鼓励用得得心应手。做到这,孩子的教育就不愁了。
眉豆妈:我们老师特别贴心,今天我去接孩子,她就特意过来跟我说,豆朗读坚持的如何,我说一直坚持着,这几天更是特别好,读的更有感情了,老师就摸豆的头说你这么棒啊老师真开心。又跟我说,她现在写字也进步了呢,昨天的字特别好,我给她打五角星了。我们俩都特别开心。
妈妈们看眉豆妈的回馈。眉豆的老师呢,擅于表扬、鼓励孩子,放学时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小孩子回到家,就“跟被打了鸡血一样了”。妈妈们在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这个自学习惯呢,现在就是朗读。朗读,孩子不乐意啊!那你呢,要用家校联动的机制,在孩子情绪低迷的时候,鼓励一下孩子,让孩子继续鸡血。老师的一句及时鼓励,会让孩子对朗读,就跟妈妈们抢书一样兴致高昂。把这个联动机制建立起来。
眉豆妈呢,申爸估计,还是忘了反馈了。要把眉豆放学后的表现,简短客观地短信回馈给老师。这样好的形势,短信里要说什么呢?眉豆鸡血的情况,自然要说。还有两个重点内容,一定要讲:一个是,跟老师说,这次老师的鼓励,估计能让眉豆兴奋一个星期了。等孩子再遇到困难,情绪低下,不乐意读的时候,再发短信给老师,请老师再鼓励一下。老师,她不知道孩子在家里的情况怎么样啊。这个鼓励,表扬,不能老来。老来老来,孩子就耐受了,不起作用。要在需要的时候来。什么时候需要?亲爱的老师,麻烦您等我的短信,您收到短信了,就需要了。这才是联动机制!需要的时候,鼓励表扬马上来,不需要的时候,就不动。要把这个建立起来。第二呢,要表达自己的感激/感动的心情。
妈妈呢,跟老师打交道,不自觉地,把老师当成了神。神是不需要鼓励的,可人不同。老师也是人,也需要鼓励!鼓励老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几个字,把自己的心情说明一下,就完,不要像申爸写的东西一样,磨磨唧唧,反复地说。陈述式鼓励是最有力度的:“遇到您这样的老师,孩子真幸运”,“您真高明,几句话,就提起了孩子的兴致,我费死劲了,也做不到”,这种,就非常好。你陈述的是事实么。其实呢,我们生活当中,你和别人打交道,我们任何人,都需要鼓励。鼓励这件事情,不只是对孩子,对你身边的同事朋友,老公,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些人,身边身边围着一大堆人,大家都喜欢和他打交道?有些人就形单影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的人会鼓励。
话说,三年级那个时候,家长会,王老师在讲台上说,学校规定,到了三年级,所有的老师都要换,咱们的新数学老师,王老师还没说完,下边一位妈妈马上打断了王老师的话,“您也换吗?”另一位妈妈马上接茬儿:“您可千万别走啊!”申爸立刻接上去:“这不坐这儿给咱们开家长会呢么?这就表示王老师没换!”你看这几句话,要是换了是你,坐在讲台上,你心情会怎么样?这是最大的鼓励,是家长对老师工作的认可!老师需要家长的认可啊,越努力工作了的老师,越需要家长的认可。大申他们班的那些妈妈,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里,那都是些呼风唤雨的人物,很多CEO总经理董事长,那也是统领千军万马的。你看她们,她们擅于跟人打交道,这种鼓励,已经化到骨髓里面去了。随口就来。完了吧,王老师也意识到这一点了。有一次,她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跟家长们说:“你们吧,太会鼓励人了。我一天天给你们鼓励得跟打了鸡血似的,脑袋里就是这些孩子,连梦里都是他们。家里的事儿,都顾不上了。”完了吧,这家长还鼓励呢:“你说说,咱们遇上这么好的老师,真是,我都没法表达了。王老师,您家里需要什么,就说。咱们这么多家长呢,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吓得王老师赶紧说:“没事没事,都挺好的!”
孩子的环境呢,是老师,家长,孩子共同营造的。在今天这个社会大环境中,如果还有美好的乌托邦的话,那只能是围绕着孩子建立起来的了。这里没有算计,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利益冲突,没有阴谋陷害,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家长们,爸爸妈妈们呢?有幸,生活的一部分是这个样子的,一种完全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美好体验。多好。
妈妈们呢,要开始练习鼓励。小宝宝呢,完全是你么。你就在小宝宝这里练,琢磨,怎么陈述,怎么评价,怎么简洁有力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学会鼓励。妈妈学会鼓励了,宝宝就会好,宝宝好了呢,你也习惯鼓励了。你不自觉地就会把鼓励用到你的日常生活里去,去应对你的同事,下属,上司,还有老公。嗯,谁说孩子是工作的负担呢?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23
4. 班级活动的记录
每一次班级的活动结束之后,最好指定一位家长,负责收集各家录像机、相机、手机里面的录像和照片。然后,整理到云盘上,统一存档。等到孩子们小学毕业的时候,就可以启动这些资料,为每一个孩子制作一张DVD,永久保存了。找好家长负责,形成习惯:每次活动结束之后,家长们回到家里,就把自己设备上的资料,发出来统一存档。五六年积攒下来,相当可观了。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23
5. 如何家校联动解决孩子问题
敏妈:刚才在群里问老师,老师说我家娃上课听讲不太好呢,老师说不要急,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想说麻烦老师在课堂上狠抓吧,等我放学时再说说。没说,我只说让老师费心抓一下。
大申爸:敏妈的说法,是妈妈们遇到类似问题,一般性的请求。
其实呢,这种请求,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如果老师能够解决孩子在课堂上的问题,她就不用跟家长说了,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她会在学校做好她该做的。如果具体某一个孩子,上课听讲习惯不好,老师该做什么,都会做。可是,有些事情,需要家校联动,家长也要配合老师,在家里做工作。毕竟,每个老师能够分配给一个具体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那怎么办呢?家长的态度非常重要。像敏妈那么说,言外之意就是:这是你的责任!把这个言外之意倒过来。这么说:“我在家里,跟孩子怎么说,要做些什么,才能让孩子改掉课堂上听讲的不好习惯呢?”把责任背到自己肩上,人都是同样的心理:这个问题难,解决起来,不是我的责任。现在,有人主动承担了,她呢,心理就放松下来。老师也一样,于是,老师就跟你说,具体怎么怎么做,你就照着老师说的去做,反馈,就行了。
在做的过程中,你就可以请老师帮忙啦:敏哪里哪里做得好,麻烦张老师表扬一下,老师和乐意配合妈妈,马上表扬。换句话说,如果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妈妈莫着急,话里话外,要把责任担在自己肩上,本来么,自己的孩子,又不是老师的,自己不担这个责任,把责任推到老师头上去?老师也很清楚:这个孩子白天在学校,不在父母眼前,尽管家长担责任,可上课的时候,纠正、鼓励、批评、表扬,还得自己做。妈妈把责任一肩扛了,妈妈呢,在需要的时候,自然就有权力开口要求:孩子哪里哪里做得好,麻烦张老师表扬一下。这样,家校就互动起来了。孩子身上出现任何问题,家校一互动,都能解决。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24
6. 组织班级活动与孩子EQ的培养的关系
申爸相信,什么发短信邀请老师啊,面对一大群陌生人,建群啊,给班级的孩子买公共用品啊这些事情,很多妈妈是到了这个群里,给申爸连诱惑带威逼,连打带骂,才有生以来,第一次这么干的。其实呢,干完了,也就干完了。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事情啊?妈妈是那个挑头儿的,就是领袖。很多妈妈,是到了这个群里,才有生以来第一次当领袖,第一次大规模的组织陌生人,干一件事情。其实呢,这个组织工作,是人的非常重要的一项生存和发展的技能,你去做,硬着头皮做,你就会发现:诶,这个事情,不难。不但不难,很简单的!
过去这一个月,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自己竟然干出来了。不止是干出来了,还干得十分漂亮!申爸干什么逼着妈妈们,这么带头地去组织班级的QQ群呢?原因很简单:组织能力是一个有远大智慧的母亲,交给自己孩子的最重要的一项技能。这项技能——就单单这一项技能,就可以保证孩子一辈子生存不愁。不但不愁啊,孩子将来的生存,比起同龄人,还会非常的好。
你想啊,这个世界,多少事情,它不是一个人能干得了的?它一定是得组织很多人,一块儿动手,才成。只要是这样的事情,就少不了组织能力。比如说吧,咱们这个扩群,扩群呢?需要每年交几百块钱,给马化腾。遇到这样的事儿,很多积极的义工妈妈,马上就举手说:我来赞助!可是呢,即便是最积极的义工妈妈,她也不是走在大街上,见到哪里需要钱,她都第一个站出来举手,说,我要赞助的,对吧?一一妈说了,“几块钱,应该的”,可是呢,一一妈打开QQ,看自己的Q群。可不止这一年级群,对吧?为什么在这里,在思维群,就觉得交几块钱,是“应该的”,而在别的群,就不主动说是应该的呢?这里和别的群,肯定有点儿什么不同——爸爸妈妈们都同意,对吧?那么,这种不同,是一一妈一个人的感觉吗?肯定不是哪里要捐钱,妈妈们都捐的。
回过头来,申爸告诫热心的义工妈妈们:如果扩群需要钱,你们不能动不动随手就捐钱了,这个捐钱,和别的地方的交钱,有点儿不一样,肯定是不同的,有什么地方不同!力所能及地捐些钱,帮助那些因为群容量有限而无法进入群里来的孩子,这不是活跃的义工妈妈一个人的心愿,而是很多很多人的心愿,你不能近水楼台,自己先把这个高尚的事情抢了做了,别人没份儿了,要大家公平:每个人都要有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真诚愿望的机会!
记住: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绿洲。我们要创造环境,积极努力。当然是我们每个人,让我们这里几百人的绿洲都展现在阳光下面,连成一片,连成世界上最大的一片绿洲,心灵的绿洲。我们滋养了身边的人,身边的人,也拿出自己的绿洲,滋养了我们。
嗯,回到刚才组织能力的话题上来。你要是想组织一件事情,你就要深切地体验,整个群体里的爸爸妈妈,是怎么想的;大家需要什么,做大家需要的,事情才能做起来,对不对?组织是什么呢?组织这件事情,最核心的,就是要不断地思考体会:什么事情才是值得做的,能做起来的事情。然后,才轮得到具体怎么做,才能把事情圆满地做成功。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妈妈们最关心的是什么?不是IQ,是EQ。EQ是什么呀?怎么才能让孩子长出EQ来呀?EQ是涉及到人与人之间,才有的事情么。只有一个办法:让孩子自己想去组织个什么事情,过后,孩子才会去体味,去琢磨,一群人里,别人都是怎么想的,别人需要什么,我怎么去满足别人的需求?才会知道,我去组织个什么事情,我才会成功。孩子只要这么想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这么做了。孩子才会有EQ!妈妈们怎么辅导自己的孩子,具有组织能力,有了能力,孩子不断地想组织些什么事情?只有妈妈们自己有了体验,有了感受,才知道怎么辅导孩子打破与陌生人的隔膜,怎么辅导孩子怎么分析,怎么实施,怎么去说,怎么把涉及一群人的事情,做成功么!你还有别的法子让孩子EQ吗?你还有别的法子让孩子具有组织能力吗?你还有别的法子?没有了。就这一个法子。
你就去组织,潜移默化的,你的孩子长到13岁,他就会组织!为什么习仲勋的儿子才是习近平啊?那孩子从小,每天就看着他的爸爸,作为国家的副总理,每天殚精竭虑地组织全国范围内的各种活动!为什么政治世家,他遗传啊?肯尼迪家族什么的?那些孩子,从小就看着长辈们组织,就这么简单点儿事儿啊。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24
7. 给新来妈妈的话-循序渐进
申爸要跟刚进群的妈妈说几句话:
刚进群的妈妈,一定不要被九月一日之前进群的妈妈干扰。那些妈妈,孩子的各方面的习惯,已经初具雏形了。这个时候,新进群的妈妈,最容易受到干扰,焦躁起来。
你们呢,需要知道两点:第一,谁鞋子里的沙子,谁知道。那些自豪地出来反馈,说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好的妈妈,其实呢,也有麻烦的时候。小孩子们,这里好,那里不好的,很正常。正好让你焦心的事情,那些妈妈起得早,解决了,这很正常;你已经解决了的事情,那些妈妈可能正在焦头烂额呢。第二,你的孩子呢?在这些方面,再过五周多一点儿的时间,也会和那些自豪的妈妈一样好。因为孩子在关键期么。不过呢,你需要去看九月一号的聊天记录。李网有脱水版,网盘有完整版……按部就班地,按照每天聊天记录里面的话,逐天做。不用着急,五周多一点儿的那一天,总会到来的。那个时候,你也可以自豪地说一说了。为什么不自豪呢?你付出了努力,得到了回报。孩子从一开始,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于一生,都大有益处,为什么不自己自豪一下呢?自豪要的,大大地要。
很多妈妈呢,刚一进群,看到别的孩子都怎么怎么样了,回家一看自己的娃,写作业各种的磨蹭、磨叽、不干,尽管嘴上说“我不着急”,可是,潜意识里面,还是着急,着急得不行。一着急,就问申爸:我该怎么办呐?我该怎么办呐?申爸一直在说,按照聊天记录,从九月一号开始,一天天地看,一天天地做。妈妈一看:这不是我要的答案诶!于是,还问:我该怎么办呐?我该怎么办呐?其实呢,你要办的,最主要的,是开始。开始什么呢?一个,开始认真看李网上九月一号的帖子;另一个呢,按照九月一号帖子里面说的,在孩子那里做。这是个心态问题,不是你做不做得到的问题。心态问题,只能妈妈自己解决。申爸是无能为力的。
怎么解决心态问题呢?认真地读贴,读聊天记录。申爸留意到:好几位妈妈,已经进群两三个星期了,还是一点开始的迹象都没有,一遇到申爸,就问我该怎么办呐?我该怎么办呐?群里也问,小窗也问。申爸已经告诉你该怎么办了,就是不办。呵呵,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妈妈,深吸一口气,完了呢,给自己空余出40分钟的时间,把李网九月一号的脱水聊天记录认真看完;把网盘上九月一号的完整两天记录看完。晚上,开始按照里面说的办。就40分钟时间诶,你这么做了,就知道怎么办了。你每天都在慌里慌张地找“怎么办”,都两个星期了,就是不肯拿出40分钟来开始。须知,小学六年,也是很快的,转眼就过去。两个星期都慌张过来的,同样的慌张六年,也是很容易的。你是打算慌张六年呢,还是打算拿出40分钟开始?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25
8. 申爸谈关于荐书
申爸呢,昨儿给妈妈们严厉地批评了,说严重扰乱妈妈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这个抢书抢的,做梦都在抢,完了,考试也没心思了,工作也没心思了,上班也没心思了。申爸就想了:这个没心思就没心思吧,没关系。不过,妈妈们说了:搞不好,带娃都没心思了。申爸一下子傻眼了:别呀,这可不行。
所以,只好决定,不每天荐书了。改成周五早上荐,一下子荐五本。周六日,妈妈们乐意抢,就去抢吧。完了呢,还要捡存货量大的书荐,不用抢,也能拿得着。其实吧,这个抢书和荐书,是两回事。抢书不好,但得荐书。申爸已经推荐了几本书了。这是,五本?六本?反正,好几本了。这几天呢,侧重点都在抢书了,没荐书。这个抢书不行。荐书还是得荐的。
其实,申爸不是胡适。胡先生才喜欢开书单。申爸不开书单。开了书单,没有用。为什么书单没用啊?昨儿还是前儿,申爸已经说过一点这个事情了,不过就是砖头钢筋而已。你说这个砖头,赤峰产的砖头和保定烧的砖头,有差别吗?有当然有,可是差别不大。你弄一大堆各种砖头,摆在一块儿,那也不是房子啊。申爸要推荐的,是房子,不是砖头。
一个好的建筑,你不如说,那个国家大剧院吧,和陆家嘴的那些高楼,从用的建筑材料的角度,没啥区别的。都是钢筋水泥玻璃什么的。可是,你要从建筑的角度来说呢,那区别就大了。国家大剧院,鸟巢,那是传世的艺术珍品来的;陆家嘴的那些,那是丑陋的玻璃盒子。
申爸要荐书,推荐的书呢,是为了孩子的教育的。所以呢,着眼点,归根结底,要落到孩子教育上面来。所以呢,这个荐书吧,第一个要说的,是这些书怎么用,怎么用来教育孩子。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你说,那些书,扔在孔网的旧书堆里发霉,都多少年了?长了多少老人斑了都。它们的价值,不是很多人能够看得出来,或者知道怎么去看的。申爸呢,要利用荐书的机会。说说怎么欣赏书,怎么挑书。你这个申爸,推荐得再多,总是挂一漏万的。申爸不可能看到所有的书,所有的好书。妈妈们呢,就不同了。妈妈们为数众多,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多的书。妈妈们也得受到熏陶,也得学会欣赏书,知道到哪里怎么找,才能找到好书;才能进一步学会欣赏书。这样,申爸没荐的,妈妈才好根据自己的情况,放出眼光,自己去找来给孩子。
况且,申爸着眼的,只是培养孩子最基本的素质的书。或者说吧,申爸只能构建起培养孩子最基本的素质的战略体系,然后呢,借用申爸的影响力,把这个战略体系里要用到的资料,为大家配置齐备。申爸不可能去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孩子,爸爸妈妈具体的期望,去建构具体的战略体系。各家孩子的具体的战略体系,怎么办呢?靠爸爸妈妈们掌握了选书,选好书的诀窍之后,自己去找。
其实呢,再过六年,爸爸妈妈们回过头来看,就会看得很清楚:孩子的教育,不外就是给资料。在合适的时间,给合适的资料。
你资料给对了,孩子在十岁的时候,自己就能读史记,也乐意去读史记。不明白这一点,或者资料给的没对的爸爸妈妈呢,就会觉得,十岁自己看史记,那得下多少工夫啊!事实正相反:十岁能读史记的孩子,爸爸妈妈不用下什么工夫在孩子那里。当然,得下工夫去找能够让孩子十岁读史记要聆听的资料,要读的先期的书。你这个在孩子那里下笨功夫的,孩子到了十岁的时候,还真就读不了。这个哈,和直接的感觉,正相反。完了呢,他这个孩子,就神奇了。怎么能不神奇呢?十岁的时候,就自己津津有味儿地啃史记的孩子,你说,他再长八年,到了十八岁,考大学的时候,还会在意那些“古文题”吗?那些“古文题”,对这些孩子来讲,相比于读懂史记,那简单得实在不值一哂。
可是呢,要让孩子十岁喜欢去读古文。这得从5.5岁就开始着手安排,做工作。这是五年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积累成的结果!可不是一时兴起,一两个月的突击造成的结果。那些感觉神奇的妈妈,应该把这个当成突击结果了,估计突击一两个月,就能读史记,还乐意读,那当然神奇了。其实,不是神奇,就根本不可能。这个,是前此五年中,一系列行动的综合结果。
这一系列行动,包括听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听狄更斯的小说,听《水浒传》,《读水浒传》,听《春秋五班》《战国七雄》,听《中国历史故事》,听《上下五千年》……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26
9. 申爸谈伴随聆听
伴随聆听。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孩子正好六岁,伴随聆听的白金时期。这个要抓紧,抓住。这个六岁呢,爸爸妈妈只要抓好两件事情,孩子就一辈子OK。一件呢,是养成自学的学习习惯。现在,这个自学的学习习惯,就是朗读。习惯朗读,喜欢朗读。这样慢慢建构,慢慢培养。只要坚持不懈,孩子在这学期的期末,那朗读,就杠杠的。
另外一个,更重要,那就是伴随聆听。申爸呢,一直在想:自己到底发现了什么?伴随聆听,固然。可是,仅仅是伴随聆听吗?申爸总觉得,不尽然。似乎还有一个别的什么东西。
三周之前,有一天,申爸去景山接大申。大申呢,给石老师留校了,数学作业瞎划拉,不好好儿写,就给留下改作业。没事儿,就同另一位同学的妈妈,在校门口儿,抱着胳膊在那儿聊天儿。
其实,申爸知道,大申可不止在这里,受到妈妈们的关注。在实际生活里,在大申他们班级,同学的家长们也是十分关注大申的。每个家长,在看申爸培养大申的时候,有种怪异的感觉。这怪异的感觉,说不出来,但肯定和平常的思路做法,完全不一样。
以前,很少有大申同学的家长,和申爸谈起这个事情,今天是一个例外。一个是四五年了,家长之间相互很熟悉了,另外一个,是两个人都等孩子,等的时间还巨长,就轻松地唠嗑。
“我就觉得你那么培养大申不行,”说着说着,说到这个话题了,同学妈妈直言不讳地说。大申的同学的爸爸妈妈们呢,当以“娃儿他爸,娃儿他妈”的身份出现的时候,那所有“娃儿他爸,娃儿他妈”就都是一样儿的。可是,当他们以自己的社会身份出现那很多都是响当当的角色。这妈妈呢?就是一份全国闻名的大报重点专栏的主笔。“你给一个四年级的孩子,看什么《四世同堂》啊?他能懂吗?”那位妈妈继续说。
这几年来,申爸一直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他能懂吗?”申爸绞尽脑汁,想了各种法子,来解释,来说明,来论证:“他能懂。”
可是呢,就在那位妈妈当面提出这个“老问题”的那一刻,申爸有种以前没有过的感觉,升起于心头:以前,在解释这件事情上,申爸什么地方做错了!
可什么地方做错了呢?在跟大申往家走的路上,申爸在想这个问题:这太被动了,这么个解释的方式,不行啊。“太被动了”!对,问题就出在这里。在这个问题上,申爸一直处于守势,一直在解释,一直在解释。你这个解释吧,永远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你要攻,以攻代守。要不然,永远不会令别人信服。“能够让自己信服的,一定也能让别人信服”,这是一个基本信条来的。
申爸就想:申爸自己,为什么就认为对四年级的大申,给《四世同堂》,是合理的呢?大申能够“懂”呢?在申爸走过的路途中,申爸遇到了什么事情,让申爸自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懂”这个话题,申爸接触到,早了。五年之前,在爱网那会儿,申爸第一次把这个问题纳入视野。其实吧,那个时候,想过很多,但没什么结果。没什么结果的原因呢,现在看来,主要是大申没有给申爸以有价值的事实输入。有一些在孩子成长道路上,非常有价值的现象,可能一直为人们所忽视。
事情没有持续多久,大申就开始起作用了。大申带给申爸的“事实”,有绝对冲击力的事实,是听天书。这个,申爸已经详细地反复地说了又说,已经没什么可再说的了。
当在大申六岁整的时候,申爸发现了大申听能听天书的现象,申爸就做了两件事情。一个呢,是拼命地试图去解释。
为什么要解释啊?这个原因很简单,只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才能作预测!预测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只有预测,正确的预测,才能决定明天,创造明天。
申爸就解释。当时,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去解释。解释的过程呢,当时是怎么解释的,这些,都记录在51网了。小河她们整理了51里面所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应该对此有些体会。回头,请小河谈谈她整理时的感受。
申爸当时的解释,现在回过头来看,似乎应该是正确的,具体怎么解释的,申爸现在记不清楚了,得回去查51。但是,事情本身的发展,并不顺利。解释是为了预测,申爸的解释,确实带来的预测。那个预测就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天书敏感期。
当时呢,在51里面交流的爸爸妈妈,都是在爱网的时候,精粹出来的一些爸爸妈妈。大约有十几个人吧,申爸就拼命忽悠他们引导自己的孩子,去听天书。让申爸沮丧的是:没有一例成功。
申爸呢,当时就奇怪:怎么一个也不成功呢?这不应该啊!申爸没地方好看,就去反复琢磨申爸自己的解释。怎么看,当时的解释怎么有道理。申爸想不出还应该怎么解释有不敢想象,还会有更合理的解释。可是,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是:当时解释的推理出的预测,得不到验证。
当时,那十几个人的孩子,男孩儿也有,女孩儿也有,各种年龄的孩子,都有。大家就是都做不出天书敏感期来。申爸不甘心。可不甘心呢,也没办法。完了呢,那些爸爸妈妈,弄不出天书敏感就回过头来,说服申爸。申爸觉得,他们成功了。
他们的逻辑是:天书敏感期,确实有。可是,有呢,也只是大申有。大申特殊,大申特殊在有个特殊的爸爸。完了呢,他们就怂恿申爸,去思考:在大申的成长过程中,天书敏感期之前,申爸在大申那里做了什么特殊的事情,导致大申出现了别人都没有的天书敏感期。它这个事情吧,三人成虎。申爸就信了他们了。
于是,就仔细地认真地梳理,申爸给大申做了什么特殊的事情。梳理得申爸七荤八素,乱七八糟。他一个五岁的小屁孩儿,你能给他做什么特殊的事情呢?这条思路本身不对,自然什么结果也没有。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不是那十几位爸爸妈妈们不重视天书敏感期,也不是因为没有适龄的孩子,原因应该在于,当时大家引导的方法,不对。反正,总之吧,51里面记录的主体,就是这个天书敏感期。那时候,还没有伴随聆听的概念。伴随聆听,应该是在李网里总结出来的。
敏感期,资料体系与智力构建。
回到果妈的那个问题上(果妈问:我在想,书买回来孩子会像大申那样读嘛,到时候会不会搁置了),其实呢,这些很有品味的书籍,不是“等孩子能看了,再给孩子看”的。这些书,就是让孩子在敏感期,印刻的东西。反正,申爸也说不清,这个阅读文字书籍的敏感期,到底什么时候来。不管什么时候来,反正把孩子身边摆满这种书,敏感期来了,他能印刻的,都是这种类型的书!这就行了。
按照大申四岁的时候,申爸的说法,就是:让孩子泡在有品位的书籍音像制品的海洋里。我不管:你只要来,就印刻这个,成为一生的基础。孩子呢,有不同的阅读的敏感期。读图的,如果读图敏感期,你没有抓住,没有一本印着DK的《漫画人体世界》给到孩子,那就算输了一局。输一局,就输一局。好在,人生是有很多很多局比赛构成的。争取下一局赢,就行了。
这下一局,就是孩子阅读没有图片,纯文字书籍的敏感期。在这个敏感期,你给他一定艺术品位的书;他这书本身,印刻在孩子头脑里了;书的艺术品位呢?会流转:流转去别的具有同样品位和风格的书那里。就像大申看的是DK,可是,流转去北京的那个出版社的书一样。
重要的不是其中的某一本书。你说,没有《中国历史故事集》,甚至没有林汉达,行不行?也没什么不行的。要是没有,就找另外一个或者另外几个来替代,就行了。仍然是一个体系。每本书,不过是体系中的一个组件。组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组件以这种方式搭建起来的整体”。嗯,组件不重要,重要的是“组织”。
什么叫合适的时候给孩子合适的资料?就是这种:在孩子不同的年龄,给孩子相应的书籍,这些书呢,会给以后的书以基础,以铺垫,完了呢,这是一个序列。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序列里面的一个个内容,渐次地给到孩子。孩子到了年龄,他自己就感兴趣于某些东西了。
创造性的思维,不是什么培训班训出来的。是靠着十几年的关键期里,给合适的资料,孩子自己长成的。这是个长期过程的自然结果。一方面,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就是一些听啊,读啊之类的事情。另一方面,以前没有发生过那些看啊,读啊的,到了末了儿,想一下子让孩子有创造性思维,那是根本不着调的事情。申爸管这个,叫做合适的时候给孩子合适的资料。
相比较而言,孩子在小学阶段发展的鸟瞰式的东西,写起来,忒难。鸟瞰不容易,慢慢儿写。况且,写了书,对鸟瞰也有好处:这个选书吧,是小学阶段孩子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个问题解决了,理解了,更容易理解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总体发展。
话说,这个爸妈网很强啊。里面有一位叫做kexinsweet的妈妈,对申爸荐的书,做了如下一段评价:
“申爸这种以一本书网罗一系列书,然后架构一个概念体系的方法,我个人觉得还是很值得一试的,有点类似我们读研的时候教授教学模式。至于具体的书虽然有待考证,但是还是有一定代表性。个人认为不一定就要用这些书,但是可以参考这种模式
申爸呢,一直认为,“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儿”。申爸这么的思考、寻找、组织给孩子听读看的资料,后边的这个思路呢,不应该是个什么“唯一的思路”。这个世界上,肯定已经有人早就这么做了。这是一个方面的想法。
另一个方面呢?申爸大约知道,研究生的导师,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导师,他们给学生推荐阅读资料的思路是怎么样的。可是,申爸自己,从来没有把这两者,联系起来看:它们本就是同一种思路!kexinsweet本人,应该也是研究生的。她呢?经过了导师荐书,特别是,她自己在阅读这些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导师是怎么荐书的,摸到了导师荐书的思路。kexinsweet没有申爸,也没有大家的路径依赖,没有包袱。她第一次读到申爸荐书的文字,直截了当地指出:申爸的思考模式“有点类似我们读研的时候教授教学模式”。
其实呢,不是“有点类似”,而是“就是”。就是这个:申爸自己也没意识到,kexinsweet直截了当地指出来了。这是一种什么思路啊?
早在几年之前,当申爸第一次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尽管还是模模糊糊的——聆听是建构智力的有力手段。那个时候,申爸的思想实验,受到很大的压力。怎么个压力呢?申爸的想法,很难通过思想实验的检验。
我们都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孩子在家中,聆听的数量,比照以前,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可不是么,家里的电视成天开着。你看不看,都有伴音在那里播放着。可是呢,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一代伴随着电视长大的孩子,从整体智力水平上,并不比从前的孩子,有显著的提升。
这个现象呢,申爸当时分析,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看电视节目,很多都是愉悦浏览,浅层的聆听,不会对智力的建构,起到很大的帮助;另一个方面,申爸断定:这是听到的节目的质量造成的。
电视么,那个东西,电视台播什么,你就得看什么。没的选择。
电视由于其广播方式的限制,把孩子的时间分割得支离破碎,造成的后果,就是看的东西在主题上不集中,乱看。申爸一直反对看电视节目,但不反对看视频。
嗯,爸爸妈妈们注意,申爸一直在不厌其烦地说,“当时申爸的想法”,“当时是怎么做的”,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呢,申爸目的无非是在用自己做例子,给爸爸妈妈们展示,申爸自己教育大申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这里呢,比较准确地说,是教育的“在形式上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是什么呢?用小河的话来总结,就是“把预测,实践,再预测做绝了”。小河的话是相当抽象的话。申爸给出一个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什么是“预测,实践,再预测”。申爸希望大申呢,在合适的年龄,也能做到“预测,实践,再预测”,并且是有意识地做到“预测,实践,再预测”。这个年龄,越早越好。一个人,他只要能够把“预测,实践,再预测”这种方式学会了,那他无论去做什么,都能做得不错。
嗯,还是回来,当初申爸是怎么考虑的,给大申选择听读看的资料的。
前天呢,申爸收到一个短信,短信是这么说的:“金色童年丰收季,万种童书5折抢购,陪孩子阅读经典,和苏斯博士、米菲一起亲近自然、畅游妙趣世界。”这是当当网的广告,广而告之,说我要童书促销了。申爸经常收到这些广告。以前呢,申爸从来没有认真地读过这些广告是怎么说的。这样的短信,申爸扫一眼,知道当当在五折促销,就行了。
它这个广告哇,可不一般。这是一大群聪明绝顶的人,经过了各种针对性极强大的调查,最后形成的一小段文字。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就透过这么五六十个字,需要它一把就抓住爸爸妈妈们的心理。
申爸不是正琢磨“说书”呢么,正好,这广告来了,和书有关。这么个机缘,才让申爸仔细看一下,这广告是怎么说的。吸引申爸注意的是这句话:“和苏斯博士、米菲一起亲近自然、畅游妙趣世界。”你说,这个“亲近自然”,需要在书里亲近吗?
什么是自然啊?你要明白:孩子身边的一切实物,对于孩子来讲,都是“自然”!你一个孩子,他刚生下来,第一次出到房子外面去,他哪里知道身边的高楼大厦,不是“一直就有”的那种自然的?对于孩子来讲,他身边的一切,都是“自然”的。尽管,有些东西,是人工的(artificial),有些东西,是“自然的”(natural)。可是呢,孩子他不这么分。他管什么artificial还是natural,身边的一切,都是“自然的”。孩子呢,小,要更多地让他感受身边的事物。
嗯。具体点儿说。大申呢,生在北京。尽管申爸在老舍的作品里,读到了,想到了,感受到了“那座古城”美:胡同里孩子们的欢笑声,冬天灰蒙蒙的静谧的散发着煤烟味的空气;古老的城墙,下面缓缓走着的骆驼;胡同里老北京叫卖的声音;天桥的热闹……可是,这些已经是历史了。申爸不可能让大申也感受到这些!尽管这些很美。
大申呢?他能感受到的,是宽阔的长安街,广阔的天安门广场;春天天坛公园蓝天里飘着的风筝,吊嗓子的人唱腔;CBD的高楼大厦;颐和园的小桥流水……这些,是大申能够看到,能够摸到,能够感受到的北京。老舍的老北京,没有了,消失了,永远回不去了。
大申他们这些零零后,心中的北京,就是宽广的街道,四通八达的地铁,春天水面上倒映的白塔,蓝天里的风筝。听不到老北京的叫卖声,能够听到的,有特色的,只剩下蓝天里的鸽哨。至于天桥,早已经变成大马路,杂耍卖艺?怎么可能在那里呢?东安市场的大棚,久已不知去向,那个地方,是一个现代化的新东安市场。老舍笔下的童年的北京,是美的;你怎么知道,零零后的孩子,长大了,他们笔下的童年,不美呢?
老舍的身边,是一个自然;他们的身边,就不是一个自然么?自然都是美的,因为它是“我的”,是独特的。自然呢,就在身边。你要带着孩子去看,去听,去摸,去闻,去感受,去卖呆儿……就是“走进自然”。你怎么能在书上去“亲近自然”呢?
不要说跟着苏斯博士,跟着米菲,你跟着谁,在书上,它也不可能做到“亲近自然”啊。孩子只能跟着爸爸,跟着妈妈,走出去,那才叫“亲近自然”。况且,小孩子,他走出去,就是“在畅游妙趣世界”,你怎么能够让孩子在书上(指幼儿哈,六岁以下)“畅游妙趣世界”呢?这些想法呢,于申爸而言,是自然而然的。本来就是这么想的么。自然按照这种想法做。可是,现在,当当这么打这个广告,看起来,和申爸同样想法的爸爸妈妈,恐怕不多。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27
10. 定制兴趣
说会儿和“定制兴趣”有关的事情吧。
它这个事情吧,一个人,他感觉他明白,和他确认他确实明白,是两件事情;他确认他明白,和他能说明白,也是两件事情;他感觉他能说明白,和真的说出来,还是两件事情;他真的说了出来,让别人能看明白,更是两件事情。
这些事情呢,在一个人的头脑里,它是在脑海中不同的层面里发生的....一个新的想法,在意识够不到的头脑的最深处酝酿,当它酝酿成熟了,会给人一种感觉:应该这么做,这么做肯定行。这时候,他感觉他明白。
可是,这种感觉是时断时续的,或有或无的....不稳定。这个时候,要是事情着急,他就会凭着他的感觉做决定,自己往前走了。我们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这么做决定的。就是凭着这种若有若无,似有似无,时断时续的感觉决定。
你决定了,你做,在做的过程中,他不断遇着新的情形。因为已经决定了,所以呢,遇着新的和自己的意愿不一样的情形,他倾向于“视而不见”;一旦遇到了能够加强他的感觉、证明他的感觉是正确的情形,他就马上抓住,用来证明自己的感觉。在意识层面,开始形成完备一致的“说法”,一旦开始了这个过程,他就开始做“自自我确证”:开始确认他“确实明白”。这个时候呢,还不涉及别人。所有的这些,都发生在他的头脑里,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很多事情,到了这一步,其实也就结束了:他自己做了,越做越觉得对,他就做。这就完结了。
现在,他想继续往前走。他试图把他的决定,要做的事情,怎么想到的做这个事情,这个事情为什么重要,这个事情为什么正确...说给别人知道...他要说,他就要解决“怎么说”的问题,只有他自己确认他自己已经明白了的事情,他才能产生“要说”的意图。光是“他感觉他明白”,不行。
这个就很难,难在哪里呢?难就难在,他不但要把这个事情本身说清楚;他更要把当初,自己是怎么产生那种“明白”的感觉的,也要说清楚。哇,这个事情...很难办呐。你想想看:那个感觉本身就是若有若无,似有似无,时断时续的,难以捕捉。现在,好不容易捕捉到了,他还要把这本就虚无缥缈的感觉的来源说清楚...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尽管看上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本身也确实难;可是呢,人类的思维是无穷强劲的,历史上,还是有人,有很多人,在不同的领域,各个地方,把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了。
托马斯·库恩把科学史上的这种过程,写进了他的划时代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当中去了。作为一本书,他这本书里的思想产生的过程,他也写在他的序言里面。其实呢,你站在高处,他书里写的和他写的书,都是同样的过程。就是上面说的那个过程。
现在呢,有意思的事情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里面,摹写的过程,发表的结论....这些结论,都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有人明确说出来的....怎么就会得到别人的认同了呢?申爸的意思是说,他的观点,怎么就获得了别人的认同,在另外的头脑里面,同亮了呢?这呢,只能说明一件事情:让托马斯·库恩产生“那种感觉”的星群,在别一个人的头脑里,早已经存在了!
那为什么别一个人,他不能够写出《科学革命的结构》?这只能是这几个原因之一:
别一个人没有从“他感觉他明白”走到“他确认他确实明白”这一步;
别一个人没有从“他确认他确实明白”走到“他感觉他能说明白”这一步;
别一个人没有从“他感觉他能说明白”走到“真的说出来”这一步;
别一个人没有从“真的说出来”走到“让别人能看明白”这一步。
反正,止步于上述任何一步,都不会写出《科学革命的结构》。《科学革命的结构》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啊?《科学革命的结构》就说了一件事情:科学呢,是分领域的。物理、化学、政治学...每一门科学,都有明确的领域。在每一门科学领域中,都有一个“范式”。
范式怎么回事?你要是读过心理学,你就会有明确的感觉:这个心理学和平面几何学,它有非常明显的不一样。平面几何学是从五个公设出发,系统严谨地建构起一个宏大的体系。这个体系,到处和谐,到处一致。美观极了。心理学不同。你第一次打开一本严肃的心理学教科书你很快就迷失了:满眼的行为主义、建构主义、格式塔、经验主义...相互之间,打架,打得厉害。可是,这两个,又都是科学。
库恩第一个明确指出:造成这不同的,是两门科学的“范式”(paradigm)不一样。这没什么了不起。库恩要是仅仅做到这一步,不过是把一种人们公认的现象,起了个名字而已。库恩的贡献在于,他在人类史上第一个指出:范式是怎么来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每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身处某一个学科的范式底下。他是很难看到全貌,看到范式的,这就是很多人抱怨,说科学发展到现在,学科分得越来越细,让科学家都变成科学工匠的原因。
库恩不理睬那些具体的范式,他从科学史上实际发生的历史事件出发,指出了范式是怎么产生的。
申爸呢?申爸不理睬库恩。申爸从一个人的成长角度触发,试图指出,那些能够创建范式、改变范式的人,他的能力是怎么来的。
这个话说具体了....无非是说,怎么把一个婴儿,培养成牛顿、爱因斯坦、皮亚杰那样的人...这些人要么创建了范式,要么,改变了范式。
嗯....这个,那啥....从一开始,申爸就有一种感觉:如果顺应自然,按照孩子天然的基因规定的发展顺序去做,把一个孩子培养成能够创建范式、改变范式的人,比把一个孩子培养成科学工匠,要容易得多。
现在呢,申爸已经“确认自己明白”,申爸试图“说出来”。不但如此,申爸不但要“说出来”,还要“让别人明白”。
这很难呐...试试看!
嗯...迄今为止,你要是较真地说起来,申爸到底发现了什么呢?
应该是发现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在幼儿阶段,伴随聆听,用来建构孩子强大的智力基础;
第二件,在童年阶段,飞地拓荒,培养孩子后天的兴趣。
什么,后天的兴趣?对,后天的兴趣。
现在呢,可以笃定:这个孩子,有些兴趣,是先天带来的。比如,孩子一生下来,很快,就对电视广告表现出明显的兴趣。这种兴趣,不需要环境预先准备些什么。只要第一次出现了电视广告,孩子就兴趣十足地看。申爸推测,这种兴趣的表现,大约是由于孩子的小脑袋里,先天就带来了一些星云。这些星云,一遇到广告,马上就被激活。在某些事情的刺激下,当大脑的某些区域活跃起来,兴奋起来,孩子看上去,就对那件东西有兴趣。
当初,申爸看给大申买的绘本,有一本《神奇的数字》,里面有一句话:“数字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对啊,数字,我们现在用的阿拉伯数字,那可真的不是一开始就有的。阿拉伯数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发展很久很久以后,直到最近,才出现的符号。
申爸发现,自己在同时写五六七八件事情诶...这些,相互之间,都交叉,都支援,黏在一起,扯不开。其中任何一个,单独弄出来,好像都立不住的样子。
不管了,在这里说说这个兴趣建构吧。
申爸认定:在飞地拓荒的当口,孩子本能地会在头脑构建起一些星团。初,尽管星光微弱,但毕竟产生了,有了。接着,故事就围绕着这些微弱的星团,进而展开。当同样主题的资料再度光临,星团里的星星就会增加,从星团变成星系,星云。一旦星星的数量增加到阈值,孩子对送到他面前的同样主题的资料,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兴趣。最初,这些过程都是发生在潜意识层面的。随着资料的增多,星云规模扩大,总会有一天,这个过程会涌现到意识层面,孩子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欲望,自己主动去寻找相应的资料,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兴趣了。
申爸一直在问一个问题:你说,这个游戏,和这个做题,比如说,为了考试的做题,它们之间,真的有区别吗?申爸问了好几次了,妈妈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不过呢,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有区别。它们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儿。申爸真的不满意这样的答案。申爸觉得,你好比说,咱们都认为的最枯燥的事情:做题,考试,这样的事情。孩子兴致勃勃地做这些事情,和小孩子蹲在沙滩上,兴致勃勃地玩儿沙子,本质上是一回事。之所以大家不觉得是一回事,那不过是能像玩沙子一样兴致勃勃地学习考试的人,很少很少而已。可是吧,申爸抓住的点是:少,它还是有啊!只要有,就说明能。
你说,那个华罗庚,他为什么就那么入迷地捧着数学书看,撞到了电线杆上,都不知道呢?既然有人能,华罗庚能,那就意味着,所有的孩子都有这种可能!申爸不认为华罗庚的大脑,生下来,就和别的孩子的大脑,不一样。不一样的,是华罗庚后来的经历。申爸要把华罗庚在数学上的经历,其原理找到,然后呢,把他还原出来。
把培养兴趣变成一种技术手段:你只要想,也这么做。一步一步地做,完了呢,过程结束的时候,你的孩子就和华罗庚一样,兴趣强烈到也捧着数学书,去撞电线杆。
现在啊,这个学校学习,为了中考高考,孩子到了初中,人都学傻了。
这个培养兴趣的技术手段强,只要有了这个手段,就能把学习弄得和小孩子沙滩上挖沙子一样地兴趣。
这值得一试。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29
飞地拓荒-关于孩子的思维发展(一)
前些日子,申爸谈到:申爸到底发现了什么?这个,很重要。
申爸发现了伴随聆听,这不假。可是,只有这个吗?似乎不是。你这个事情吧,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你就发现不了差异。在指导妈妈们辅导孩子伴随聆听的过程中,申爸老是觉得,还有什么很重要的发现,没有被揭露出来。
这重要的发现呢,于申爸,是不言而喻的事情,根本不用说;于很多着急地引导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妈妈们呢?闻所未闻……这发现,如果直接地说出来,应该是震撼的,不可相信的……初次感觉:“这不可能”。比如说,去年的时候,在李网申爸说,孩子有一个阶段,你给他什么,他听什么。妈妈们看了这句话,直觉反应就是:这不可能!现在这个发现,和去年那个,初次感觉上应该是一样的。
嗯,你现在,打开世界地图。你看北美,北美洲呢,最上边是加拿大,黄色的。下边呢,是美国,绿色的。北美洲就这么两个大国。两个大国,把北美洲差不多分完了。你仔细看,在加拿大和俄罗斯之间,还有一块儿不小的地界,也标着绿色,写着“美国”,这块地方,就是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本是俄国的地盘,后来,在十九世纪的时候,俄国人觉得那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儿,没啥用,就卖给美国了,收了几百万美元,就卖掉了。搞得大申到了今天,琢磨北美地图的时候,还在说:“俄国人真贰!没收什么钱,就把那么大一块儿地方,白送给美国了。那里有石油!多值钱啊。俄国人真贰。”大申金钱敏感,现在。什么都是钱。
你仔细看地图,会发现,阿拉斯加那块儿地方,和美国的本土,是不挨着的,中间隔了好大一块儿距离,被加拿大分隔着,这种,土地不挨着,中间被隔开了的领土,有一个名字,叫做“飞地”。像鸟儿一样,飞出好远,划一块地盘儿,还是我的。这种,叫飞地。
看看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思维呢,不能凭空产生。我们成人,头脑里的任何知识,想法,都必须是基于以前有的知识和想法,逐步往外扩展。
对于成人而言,飞地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你怎么可能在没有任何背景,任何先期知识的情况下,突然之间,在一个陌生的领域里,开拓一片新的知识体系呢?这是不可能的。这种无飞地的情形,其实很普遍。普遍到了现象发生了,我们自己都不察觉。
你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职业,对吧?你这个做财务的,不可能忽然之间就跑去做研发;实验员,不可能明天就出去做销售,销售好,还是销售明星。这种事情,我们都知道,是不可能在成人的世界里发生的。我们可以接受什么样的事情呢?做财务的,明天跳槽,去做金融。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我们不觉得奇怪。金融和财务,是有紧密的联系的领域,一个人的职业从财务转到金融,不是很可奇怪的一件事情。实验员,经过努力,明天成为研究员。这我们也可以接受。这两种工作,有共同的基础,相隔不远。一个实验员,明天成为销售明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让我们把一个熟悉的领域,看做一个国家的领土。实验员呢,他有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每天和实验室中的设备打交道,做事。他长于此,这是实验员的思维领土。销售明星呢?他每天和人打交道,会来事儿,周到热情。你让他每天就面对一些仪器设备,他不耐烦,觉得闷。一个实验员的思维领土,是不可能忽然长出一块销售明星的飞地的。
这种思维,在我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根深蒂固的程度如此之深,以至于,我们认为,任何人,他都不能。我们习惯于“就近发展”。我们也认为,人的思维,也应该是“就近发展”的,这是常识。
列维·维果斯基,是前苏联天才的心理学家。只活了38岁,就死掉了。维果斯基首先把刚才那种飞地现象,在教育上,总结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符合人们的常识的,孩子们所有的学校学习的课程,都是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起来的。他这个“最近发展区”,申爸一看到,就去找维果斯基的原著,想知道,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实呢,申爸是想找,就某一个具体的孩子,怎么确定这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最初发表最近发展区的原始论文找来了,申爸一个字一个字仔细看,反复看。申爸觉得,这个最近发展区理论,其实,就维果斯基的原始论文而言,这根本不是一个理论,只是他随口提了一下而已。维果斯基语焉不详,说得模模糊糊,模棱两可。他既没有去详细论证,亦没有具体实例。反正,申爸什么也没找到,就对了。
在那论文中,维果斯基反复批判的,是皮亚杰。申爸当时觉得,维果斯基和皮亚杰,他们两个人,是摸到了同一只大象。他们的不同,只不过是在争论:大象是一根绳子还是一堵墙而已。
当然,皮亚杰那个时候,在国际心理学界已经如日中天,维果斯基在除了苏联之外,还鲜有人知。那时候(上世纪三十年代)苏联还是隔绝于西方世界之外的一个世界。皮亚杰没有批评过维果斯基的观点,现在能看到的,都是维果斯基批评皮亚杰的论文。
当时,申爸不知道的是:申爸已经摸到教育的最前沿了!
维果斯基批评皮亚杰的话,其实背后是有深刻的背景的。我们都可以想象:孩子呢,有一个思维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呢,出现了教育这种行为,那就有了一个最最基本的问题:你说这个教育,它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你这个问题不解决,你就没法编教材。没有教材,你教孩子什么呀?我们呢,“身在此山中”,教材已经是有了的,教育部审过批的,不管是谁,教小孩子,都要用那个人教版的教材。后来,说只有人教版,不行,才出了什么北师大版、苏教版。可是,不管什么版,它都得遵循教育部的教学大纲。你不遵循,教育部不批,你就不能进课堂。
教育部那个大纲,厉害。可是,你继续问:教育部那个大纲,它是怎么制定出来的?它为什么就规定,小学一到三年级数学就要教算术?你去问制定教学大纲的人,为什么不是几何?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老有人这么问,这么问,问多了,那些制定教学大纲的人,就“从善如流”,把几何初步,也加进到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本里面,讲讲点啊、角啊什么的。
这说明什么问题啊?教育部的小学教学大纲,那是十分科学的纲领性文件。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呢,就是循序渐进。它本来就是按照最近发展区的假设,搭建起来的。那个是一条稳妥的路,你任何人,都是拨不倒的。就是说,教育部的那个教学大纲,其思路,和申爸的用伴随聆听建构智力的思路一个样:我这里有一条已经走通了的路。我不否认还有别的路的可能,但是,还没有人宣称发现了一条别的路。你要是有一个孩子,走不走,你自己看着办。很有人持续地挑战教育部,教育部的专家们呢?不回应。这是网上那么多人,汹涌澎湃地批判教育部的根本所在。
所有的严肃的异议,归结到根子上,就是同一个问题:孩子的思维和教育,他们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任何有孩子,养育过小孩子的爸爸妈妈,从实践出发,都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孩子的思维是发展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没有人否认这一点,这是事实。皮亚杰的最大贡献在哪里?皮亚杰最大的贡献,在于指出了这种阶段性,并且给出了一个三阶段的划分。指出阶段性没有问题,给出的阶段划分,一个世纪以来,持续遭到批评和挑战。人们批评是批评,挑战是挑战,可是,没有一个人,给出一个比皮亚杰更有说服力的阶段的划分。这个批评总比建构容易。
申爸的这个意思是说,思维很复杂,就连思维要怎么划分阶段这件事情上,争议都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要考虑到,这种争议,是在一个很坚实的基础上产生的:大家没有人认为,孩子的思维不是发展的,所有的小孩子,思维发展的过程,大致都是一样的。你这个有发展,就得有阶段,对吧?可是,划分这个阶段,就划不下去。你这个,阶段都划不出来,怎么安排教育啊?教育咋办啊?理论基础就不坚实,教育又要往前走:你不教育小孩子,哪儿行啊!于是,教育学,不过是“半个科学”而已,它不符合古希腊系统演绎的经典科学传统。
教育如此重要,它的基础又不稳固。批评,汹涌澎湃的批评,那是自然的事情了。你不要以为,只有中国的教育部,挨批。事实上,每个国家的教育部,都是挨批最凶的部门。美国更甚,连批评带讽刺,什么都有。
这个基础理论,教育学,这是条死路,走不通。走不通呢,我们要去找另外一条路。其实,申爸从来也没试图走过这条路。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30
飞地拓荒-关于孩子的思维发展(二)
话说当初,申爸呢,打算了解整个小学的课程体系,它是根据什么原则搭建起来的。就去找,找这方面的材料,找啊找,找也找不着。完了呢,去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什么的,打算发现点儿什么有价值的线索。这个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什么的,看上去,它就应该是研究儿童少年在各个学习阶段,心理和思维的发展的。
这个吧,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确实是讲孩子的思维的。这没错儿。可是,申爸总觉得,那个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里边儿讲的东西,离地太远,它不接地气。申爸想不出,那些内容,怎么个在实际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来用。想不出怎么用,就不用了。申爸自个琢磨。好在,有大申。所以呢,申爸试了试,想找现成的。没找着,就绝了那个念想了。最后呢,就要看孩子了。
大申呢,慢条斯理地长他自己的。他才不管爸爸想什么,就按照他自己内在的规律长。到了快六岁,那个著名的天书现象产生了。事实上,大申人家没招谁没惹谁,就是按照本来应该有的节奏往前走,大申呢,开始听天书。申爸呢,识别出这一点,就开始给大申天书。很多很多别人吃不定的事情,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当初,大申听天书,申爸是自己发现的这个现象。申爸一旦确定这是一个稳定的现象,头脑里,马上就开始往前走了:头脑里在思考,怎么利用这个天书敏感期!
怎么利用呢?既然小东西给什么听什么,那申爸就想到什么,给什么。
刚开始,想到的是词汇。什么东西词汇丰富啊?小说呀!于是,申爸就给大申《战争与和平》。申爸给大申《战争与和平》,受到后来大多数人的非议。其实,很快,申爸自己也觉察出来,给这个东西不大好。可是,当时的情形,就是因为要给词汇,才《战争与和平》的。没多想。《战争与和平》读着读着,申爸开始琢磨了:这个给什么听什么,为什么《战争与和平》?《论语》呀,《道德经》呀,这些,要比什么《战争与和平》重要多了。于是,就停了《战争与和平》,改成《论语》和《道德经》。
完了呢,申爸就开始漫天价想:什么重要?觉得科学重要,就给《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想到数学重要,就给《数:科学的语言》、《雨林里的欧几里得》、《数学真好玩儿》;想到思想观念重要,就给菲利普·费尔南多的《改变世界的观念》;想到哲学重要,就给《写给儿童的哲学书》……反正吧,申爸就那儿瞎琢磨,琢磨到什么,回家就给大申什么;申爸给大申读什么,大申就听什么。
申爸的路径呢,有点儿特殊:申爸是沿着一条奇怪的路走过来的。申爸走在这条路上,每一步吸引申爸往前走的,不只是“这本书对孩子是否有价值”,更是“给那本书试试,大申接受不”。注意哦,这里面有一个很微妙的,容易被人忽略的事情:申爸主要是在试,大申接受什么。申爸的意图不是在于:“我一定要给大申那本书,让大申听,对他的教育有好处”。
这个试的过程中呢,有意思了。现在回想起来,尽管申爸说了,“大申给什么听什么”,但是,这是事后对总体的一种总结性的说法。这种说法,淹没了在“给”的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呢,当时,因为主要心思不在这里,所以呢,在申爸的记录当中,也被忽略了。忽略了什么呢?大申确实不是你读什么他马上就听什么的!
不过呢,当时,申爸用一种用熟了的方式,来化解这个难题。申爸好不容易找来《伊利亚特》,兴致勃勃地读给大申听。大申呢,听了一会儿,表示不要。还要回去读《可怕的科学》。申爸就和大申谈判:读《可怕的科学》可以,但是,你还要每天听一些《伊利亚特》。大申同意了。于是,申爸就把每天晚上亲子阅读的时间劈开,一半读《可怕的科学》,一半读《伊利亚特》。大申为了听《可怕的科学》,不得不耐着性子听《伊利亚特》。这是刚开始。
过了一段时间,申爸决定:《可怕的科学》太浅显,不给大申读了。于是,就不读《可怕的科学》。《可怕的科学》不读了,《伊利亚特》,大申也不听了,怎么的都不听。罗念生的《伊利亚特》不听没关系,申爸换成斯蒂芬尼德斯兄弟的《伊利亚特》,这个吧,故事,好听,大申一听,就听上瘾了。等斯蒂芬尼德斯读完了,申爸再回过头,开始读罗念生给大申听。这回,大申对罗念生也上瘾,还问呢:“他怎么老是‘神样的’‘神样的’的?”。
申爸呢,有种观念,已经不言自明了:什么事情,都需要有过程。孩子从一无所有,一下子跳到原文忠译的《荷马史诗》,当然需要一个引导的过程啦。这个过程呢,不同的书,不一样。对于《荷马史诗》,有多少爸爸妈妈作为成人读过《荷马史诗》,大家想想。申爸也没读过,是借着大申的光儿,算是看了一遍。这种东西,不管怎么样,孩子最后接受了,就很了不起了。于申爸而言,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今天上午想到了《荷马史诗》,下午就拿到了书,晚上给大申一读,大申就喜欢得不得了。世界上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大申一看上,就喜欢得不得了的,那是好莱坞大片,根本不可能是《荷马史诗》。
可是,你不管怎么着,申爸费了多大的劲。先用《可怕的科学》硬压,完了给大申读斯蒂芬尼德斯兄弟,读完了再回到原著。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最后,大申还是接受《伊利亚特》了。你等过上几年,期间的过程,自然淡忘了,剩下的只是:“你想给孩子什么,孩子就接受什么”这么种感觉了么。
你要接受“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这种观念。有了这种观念呢,完了,你去到孩子那里,你就会发现:你想让孩子接受什么,他就能接受什么;你想让孩子做到什么,他就能做到什么。当然,申爸是指那些合理的事情,至少,是有同龄的孩子做到的事情,这就是孩子的可塑性。孩子的可塑性之强,你思考起来,都会觉得可怕。这么多年,除了康德,申爸就从来没想过让大申在这个年龄就接受康德,其他的,只要是申爸想到的,大申照单全收。当然,每个都或长或短,有那么一个“过程”。
话说回来,即便是这样,即便每本书都有“那么一个过程”,让一个以前从来没有听过希腊神话的孩子,一个半月的时间,就进入到罗念生的荷马原著里去,也够吓人的了。这个事情,申爸到了上个月,才发现,着实吓倒了很多人:《荷马史诗》的原著?一个六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就因为他认为“不可能”,所以呢,在他的孩子那里,真的就没做到。
申爸的逻辑是:你不要跟申爸讲这个,只要一个孩子“能”了,那所有的孩子就应该都能!之所以没有几个孩子能,那大部分原因是没有几个家长认为孩子能;还有呢,就是忽略了那个过程。
现在,事情很清楚了:《荷马史诗》,在大申的思维版图中,那就是一块儿飞地,他从来没接触过啊!
孩子的天赋,就在于“飞地拓荒”!你就跟申爸当年的想法一样,觉得什么好,直接“飞”过去。关键问题是,“飞”过去了之后呢,如何不“死掉”,换句话说,就是申爸说的那个“过程”,引导的过程。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31
飞地拓荒-关于孩子的思维发展(三)
话说,这个兴趣。我们得怎么引发孩子的兴趣呢?
我们呢,有理由猜测:好莱坞的大片,主要是刺激人的情感系统,外加上情节
刺激情绪系统,让人产生兴趣的表现,是无论男女老幼,都好使的。这个情绪的系统呢,它的那个星群,很容易和外界的刺激同亮。可是,这个情绪系统,也有问题。你刺激多了,就耐受了。一般的刺激,引发不了兴趣的感觉。那怎么办呢?那些习惯于在情绪刺激中寻找快乐的人,就加大对情绪刺激的力度。
人呢,最强的情绪是什么啊?恐惧。
这个恐怖片,那些上瘾的人哈,没有最恐怖,只有更恐怖。看完了,自己吓到缩在床角,不敢动弹,也还要看。这个兴趣很足的。看得每天睡觉前,都要趴在床底下,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还要看。这个呢,大概和灵妈吃辣一样,辣子吃习惯了,微辣或者不辣,吃起来就没有味道。这个恐怖片也一样。恐怖惯了,不恐怖或微恐怖,看着没劲。这个由情感引发的兴趣现象,应该是天生的。孩子很小,刚生下来,就有了,这就是说,孩子带着先天的星系,来到这个世界上。
这个事情啊,怎么利用呢?利用在孩子的教育里面?你仔细看李毓佩的那个数学童话,他就会利用这个东西,他的数学童话,里面有很多紧张地让孩子喘不上气儿来的地方,这个孩子呢,就追求这个。完了呢,顺便,把故事里带着的数学知识,装在小脑袋里。也就是说,孩子在读李毓佩的时候,情绪系统超亮,超亮呢,对书感兴趣;孩子在读这故事书,顺便,搭车,把书里提到的数学知识,在小脑袋里形成新的星团。
你直接给孩子那些数学知识,他哪里感兴趣?这里,申爸要说什么呢?申爸要说的意思是这样:引发兴趣的是孩子对曲折紧张的情节,那你为了让孩子看李毓佩,顺道学习数学知识,你就不能给孩子丹·布朗。丹的那个小说,把离奇曲折引人入胜都写到极处了。你要是给了孩子丹,孩子就相当于能吃到最辣的湖南人了。你说,再给孩子不太辣的李毓佩,孩子会感兴趣么?当然不会啦!
李毓佩,他也写不出比丹更加曲折离奇惊悚的数学故事啊。其实呢,孩子天生,带着一些现成的……或者,后天早期,很早就形成了的星团。这些星团,用于引发孩子的兴趣,为了利用这些兴趣,搭车做教育的事情,你就不能用娱乐的资料,来吧这些星团直接刺激到麻木。
一些妈妈,回来问申爸:我把李毓佩给孩子,孩子不感兴趣啊!怎么回事?仔细一问,才知道,那孩子盯着进口的大片,一部一部地看,因为爸爸妈妈盯着呢。完了呢,什么第一滴血系列、加勒比海盗系列、木乃伊系列、侏罗纪的恐龙系列,全都看个遍。于情节,孩子早已麻木了。这时候,你给李毓佩,那根本不看的。你只有给丹,还差不多。
所以呢,我们可以这么看,这个事情。孩子天生带着一些“资源”来到这个世界
妈妈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要保护好、善用这些“资源”。不要一时图高兴,孩子“喜欢”,就直接给到恐怖片、最辣的级别,让孩子麻木。麻木了,就搭不上车了。
孩子,都喜欢动画片。动画片呢,你不能直接给到好莱坞的那些动画大片。很多妈妈,一看,孩子喜欢,就所有的,一股脑全上。全上了,孩子再也不看《蓝精灵》了。孩子天生带来的“资源”,要一点一点地,逐步地用。妈妈要规划好了。你说,对恐怖,紧张感兴趣,对吧?那别给丹,先给柯南·道尔成不?经典,英文,既满足了孩子读经典的需要,也娱乐,同时呢,也学习了英文。至于中文的柯南·道尔,福尔摩斯,那就算了吧。你给了,他就不看英文的了。这些先天的资源,是妈妈手里的“大牌”,要算计着,慢慢儿打。你光图爽,一口气把大猫小猫四个As,全扔出去了,那剩下的小牌,怎么办?出不去啦。
那,还有一些什么,跟情感一样,能够引发孩子兴趣的呢?有。还有很多。只不过,情感是最容易,也最能够引发最强烈兴趣的因素而已。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样的机制,引发了孩子在伴随聆听时表现出的兴趣现象。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31
飞地拓荒-关于孩子的思维发展(四)
申爸呢,建议每一个爸爸妈妈,都去孔夫子买一套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要这个封面的哈:
只要是这个封面的,就都是1962年版的,印次可能不一样。六本,都在这里:《中国历史故事集》。
春秋故事 林汉达 1962年3月一版。
战国故事 林汉达 1962年7月一版。
东汉故事 林汉达 1979年9月一版
西汉故事 林汉达 1963年10月一版
两晋南北朝故事 谭一寰 1981年11月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三国故事 林汉达 边继石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为什么我们要这个呢?原因很简单:请跟我来!
申爸曾经在爱网,发过一个系列,就叫做“请跟我来”,是欣赏古典音乐的。现在呢,所谓“荐书”,不过就是另一个系列的“请跟我来”。这次不欣赏古典音乐,欣赏书。
欣赏书,你手上就得有书。没有书,你怎么“来”呢?孔夫子上的绝版书,再没有比这个“中国历史故事集”存货更多的了,并且,这书非常便宜,加上邮费,很多比新书还便宜。你要赶紧下单,拿到书。要不,下周,请跟我来了,你没书,哪里都去不了。
爸爸妈妈们很快就会感觉到:一旦你掌握了“飞地拓荒”的诀窍,孩子到处“飞”,你的孩子能飞多远,就取决于你能找到什么样的好书,你手里没有好书,只有200-100,孩子他飞不起来。刚扇扇翅膀,翅膀就断了。
你这个孩子,“飞”过去,容易。怎么保证孩子飞过去了之后,适应那里,喜欢那里呢?刚才说了,这要一个过程。申爸呢,总觉得,孩子喜欢上一件什么事情,喜欢读一本书、喜欢踢足球、喜欢朗读……里面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呢,只要找到那个规律,就可以“想让孩子喜欢上什么,就让孩子喜欢上什么”,这个是不得了的事情。这么说,无非是在说:找到孩子兴趣的根源,完了呢,弄一套技术手段,只要一使,你想要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孩子就对什么感兴趣。
你想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他就对学习感兴趣,你想然给孩子对那些有品位的书感兴趣,他就对那些有品位的书感兴趣,就这么个意思。
其实呢,妈妈们着急,就问:
**妈:想问一下大申爸,孩子不喜欢看旧书怎么办?喜欢新书?
**妈:买回来了,孩子不看,是不是家长要先给他读一读啊?
妈妈们自己仔细分析一下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呢,是同一类的问题,它们无非就是在问:“我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对***感兴趣”对吧?
申爸正在说这个事情。你吧,不能针对每个具体问题去回答,那问题太多了,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你呢,只能从这类问题中,抽出共性的问题:如何让孩子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你解决了这个问题,所有这类问题,就都解决了。
我们,每一个人,为什么会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啊?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为了回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呢,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人们都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一般而言,对好莱坞大片感兴趣。培养兴趣,很重要哦……妈妈们别光看,大家说,什么样的事情,感兴趣。完了呢,我们再找共同点。
乐妈:如果想知道为什么,有好奇心,就会感兴趣。还有,对孩子来说,我不让干什么,就爱干什么,有限制就会有渴望。
端妈:兴趣多半受大人影响,家长喜欢什么,自己好像会跟过去。对没尝试过的事情有兴趣。
航妈:兴趣就是对自己有信心。我家孩子是这样。他在这件事上获得成就感。
子墨妈:目前对孩子教育比较有感兴趣,是那种自发的愿意去学习,特别是看了大申爸在李网上的文章后,对大申爸的理念比较感兴趣。
阳妈:对于我家孩子呢,一般给一个他不喜欢的东西,他会排斥,比如每天晚上听读英语,开始的时候听不愿意的,我强制他并且陪着他做,然后坚持一段时间,听的也熟练了,读的也熟练了,能够跟老人啥的炫耀了,然后就好坚持了,并且还要求我再买新等级的英语书。
恒妈:熟悉的,容易懂。
Lucy妈:似乎是对自己能做得越来越好的东西会感兴趣。
帆妈:有时候感觉兴趣是天生的。有时候又感觉兴趣也会受别人一部分影响。小时候对东西感兴趣,是因为觉得这个东西有意思,能够得到很多快乐的感觉。长大了对某个东西感兴趣,是因为想从中解决自己的困惑。我发现我家孩子对某种类型的东西或者同一题材的东西感兴趣。感兴趣,我的理解是从中得到了快乐。这个词本身就是这样的含义。
骆妈:孩子对有点点熟悉的东西感兴趣。我发现孩子的敏感期,也是在一类事情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发生的。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看看我们能从妈妈们提供的这些兴趣里边儿,看出些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来,一个一个来。
乐乐妈的是第一个。如果,我们假设,我们的头脑中,天生有一个神经回路,这个神经回路呢,对“成功”同亮。那么,兴致勃勃地去做自行有把握成功的事情,就是很自然的了,对不?
端妈是第二个。我们呢,对端妈的说法,来假设,假设另外一个孩子,他呢,从来没有来过端妈家里,你说,那个孩子第一次来到端妈家里,他会对端妈端爸感兴趣的事情、端也感兴趣的事情,感兴趣吗?一定不会。你说了:这是个什么假设?这不是废话吗?这假设有什么用?这假设,真的有用。你说,端和那个孩子的差别是什么?差别是:端以前,曾经接触过,甚至大量接触过,端妈端爸感兴趣的东西,对吧?这个自然。
那么,也就是说:孩子会对自己大量接触过的事情,会感兴趣。这么个逻辑,仅仅在逻辑上,说得过去吧?我们呢,先“在逻辑上说得过去”。完了呢,是不是正确,得到孩子那里去实践,就是这么个思路。实践的结果,才能告诉我们正不正确,就是这么个思路。
第三个是航妈。航妈这个,和乐妈那个,本质上是一样的。
好,子墨妈的这个好。在这里呢,跟着发言、灌水、转帖的,都是对申爸的教育感兴趣的妈妈,这个应该说到大家的点儿上了。这个能看出什么规律呢?子墨妈的短短的三行话,信息量很大。让我们拆开,一点一点地分析。
别急,这件事情很重要,怎么培养孩子的兴趣,值得花几天时间,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完。
首先呢,子墨妈说“目前”对孩子教育比较感兴趣。对孩子教育感兴趣,这个,肯定得先有孩子。这个有了孩子,和没有孩子,在妈妈的脑海中,肯定有个什么神经的网络,它不一样了。并且,妈妈们自己就可以肯定:这个一旦涉及到孩子,自己马上兴奋起来了,更不要说,涉及到如何让孩子好,好得不得了,那就更兴奋了。兴奋得半夜三更不睡觉,跑到人家图书馆去乱翻,翻书目。
诶,那个什么,咱们回头还要搞儒勒·凡尔纳的文言小说呢。这个也好玩儿,回头说完了这个,咱们就开始玩儿那个。
小河说了:“同亮!”对,同亮,这个词儿,是迅雷爸总结出来的吧?
那个时候的话,是现在的基础。好啦,让我们假设:一个人呢,天生带来了一些星云,这个,跟那个七色花一样,是天生的,每个人都有。飞呦飞呦,听我说呦,照我的做呦,那个七色花瓣,这些天生的星云呢,一遇到环境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和这些星云同亮了,孩子就对那些事情,感起兴趣来了。比如说,可以刺激情感的事情,孩子一看,马上同亮。申爸说过,小孩子,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广告!这就是因为,广告为了让观众印象深刻,都十分巧妙地把挑逗人的情感的因素,包含了进去。这种天生的,娘胎里带来的让孩子感兴趣的“星云”,并不多,可能就是情感、食物,也许,还有母亲。
我们再看,孩子长大一点点了,也许,到了1岁,孩子就对动画片,明显感兴趣。一岁以下的孩子,你去观察。大家的孩子都大了,观察不到了。可以观察身边的小婴儿,小baby,他无所谓动画片。他只对广告感兴趣。身边有小婴儿的妈妈,去观察一下,回来报告。
它这个动画片啊,孩子为什么感兴趣?几乎,所有的小孩子,都对动画片感兴趣,对吧?妈妈们自己考虑考虑,这个兴趣,背后到底蕴含着怎样的规律。我们只要抓到这个兴趣背后的规律,完了呢,开发出一套技术手段,那我们就可以想让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他就对什么感兴趣了。
教育的问题呢,至此结束,终结了。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56
小学生活第四月
1. 慧根
慧根(一)
前天上午,申爸去见了一个朋友。他是位居士,佛学深湛。这兄弟很有意思。他研修佛学,可身边的人,很少有知道的。他只和不多的几个朋友交流佛学,与之交流的其他人,都是研修佛学的,申爸是唯一一个例外。申爸不研修佛。
两个人呢,好几个月没见面了。我们两个,见了面,也不寒暄,开了门就见山:先谈正经事。每一次,正经事谈完了,双方总结一下:“我”要干什么干什么,什么什么时间干完,要“你”配合什么什么。
“没漏下什么吧?”
“没漏下什么。”
“好啦,正经事谈完了,该扯淡了。”
我们最喜欢的就是接下来的扯淡。
他没孩子。申爸也没孩子的时候,他主导,聊佛学的主题。佛学申爸喜欢。聊完了,申爸回去,继续琢磨那些话题。申爸呢,佛学的见识,大都是从他那里来的。在这方面,申爸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抓起电话,三下五除二,他就给申爸解释得清清楚楚。他有种本事,能把圈儿内的事,用圈儿外的话解释清楚.....只要你知道你自己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就行.....不像别人,老用他圈内的话解释他圈儿内的问题。申爸请教之前,还只有一个问题,请教完了,变成三十个问题了。那个原来不懂的问题,更加不懂。
后来呢,大申出生了。以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之复杂有趣意义深远还有启发深刻,他立马就被吸引了。这几年,都变成我主导,聊孩子教育的主题。聊完了,居士回去,继续琢磨。
慧根(二)
每一次,宣布“开始扯淡”之后,都由琢磨的那一方,开始阐述琢磨出来的结论,好继续讨论。
“我在青海湖边开着车,”他去青海湖玩儿了,“忽然想到,你的教育,其实做好一件事情就行了。”居士开门见山,说。
“....................................................”此处省去半个小时聊程的n多内容。居士由徒手折勺的“特异功能”说起,阐述意识对物质是有作用的,然后,庄生梦蝴蝶,到底谁梦谁。用的是佛家术语体系。这个体系,申爸能听懂,但复述不出来。硬要复述,就会怪怪的,不恰当。正如同申爸的术语体系,他能听懂,一旦复述,申爸听起来感觉到的“怪”,一样。故,这里省去。
“嗐,你要说的,是不是就是:人的基本问题,就是自我存在的问题?”申爸问。
“对!就是‘自我’....‘自我’什么来的?”
“自我存在的问题。”我说。申爸的术语体系可以把居士术语体系中罗里吧嗦说不明白的事情,一句话就说明白。这是申爸术语体系的长处。
接下来,可就轮到佛学术语体系中的长处了。“其实,你教育大申,很简单。你只要调整大申的意识,让他的意识对学习产生作用,就像特异功能对勺子把儿产生作用,拧成麻花一样,就行了。”居士很得意地说,“这事儿你能做到。你做不到,我帮你做!”居士继续说。这家伙确实厉害,申爸就是这么想的。但是,居士厉害在能用“特异功能”的模型,给申爸沟通清楚。申爸就不能。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就是这么想的,只不过,同样的想法也给你想到了,并且,你还能把它讲出来,让我明白。这个,你牛X。”居士十分得意。居士确实牛。类似的意像,申爸想了好多年,才想清楚的。距上次我们聊完,这才短短几个月,居士就想清楚了,确实了不起。
“你先别得意。教育这件事情,要这么简单,早已经完美解决了,哪里轮得到你我坐在这里琢磨。你提到的,根本就不是我说的‘教育’。”申爸的论断,兜头给了居士一盆凉水。居士不得意了,警觉地坐直了身子,瞪着申爸,等听下文。
慧根(三)
“我问你,要是咱们脑袋上面有一个上帝,”申爸拿手指在脑袋上面划了划,居士不自觉地抬眼看了看天花板,“你拿着一个录音机,把刚才你的每一句话都录下来然后,到大街上去随便拉100个人,进来听你刚才的话。你觉得,有多少人会听明白?”
居士沮丧地摇摇头:“要是有一个能明白,就很幸运了。”
“对啊,我也这么认为。”申爸很兴奋,也坐直了身子:“为什么他们听不懂,申爸能听懂?你说给他们的,和说给申爸的,不一样吗?不会啊,录音机录下来的, 原汁原味,原封不动。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什么?不一样的是申爸。”下面这句完全是顺口说出来的:“申爸有这个慧根,那些人没有。‘天助自助者,佛渡有缘人’,即便是‘佛’,也得遇到有缘有慧根的,才能‘渡’,否则,连佛都没办法。”
申爸说到这里,心中一动,拿手指在桌子边沿点了一下,继续说:“你看啊,这是一个点。”居士看着申爸手指点的地方,“在这个点上,你点化了申爸..... 比如,就是刚才发生的事情.....在这个点之后,申爸的修为就进入了更高的境界。”申爸向右边指了指,代表“点化”之后,“现在,我到外面随便找来一个人,” 申爸指指外面,居士不自觉地眼睛往窗外瞅了一眼,回来继续盯着那个点,“同样把他放在这个点上,你点不化他。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在这一边发生的事情,两个人不一样”申爸指指桌沿上那个点的相反方向,表示在“点化”这件事发生之前,继续说:“这一边发生的事情,才是我说的教育。具体到大申这里,等到我们能够点化他,教育的过程其实已经完成了。在这点之前,怎么教育,是我想解决的问题。”申爸总结说。
居士长出了一口气,轻声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你一直在说,‘教育之前’‘教育之前’,原来是这个意思。”“对啊!”申爸伸手指指隔壁。我们在人大附中旁边的咖啡厅聊天儿。隔壁就是人大附,“如果我是人大附的校长,我才不费神去做我所说的‘教育’。我去找那些有慧根的孩子就行了,多省心。反正北京有十几万孩子呢,总能找到既有考大学的慧根,又想进我学校的人。进了人大附呢,他们做的,相当于你的点化。他们把这个过程叫做‘教育’。和他比起来,我就悲催了。我是大申的爸爸,我只有一个儿子,我不能选。我只能想办法让我这一个孩子有慧根。这就是我一直在强调的。我管它叫‘家庭教育’。这个教育,和他们学校的那个教育,不一样。使命不一样....打根儿上就不一样。”居士点点头,重新舒服地堆回沙发里。申爸的话,彻底废掉了几个月来居士冥思苦想的结果,他有一点点沮丧的样子。皱着眉头,认真地在思考。
申爸继续说:“慧根这个东西,有了就是有了。我只要让大申有了慧根,至于他遇不遇上高人点化,一点儿也不重要。我们不是自己摸爬滚打,瞎摸瞎撞了这么多年,才到了这个境界的么?他将来遇到高人,点化他,他年纪轻轻,就入境,挺好;遇不着,自己慢慢摸,摸到四十岁,一准儿也能入境,也不错。我根本不在意慧根之后的事情。”
居士又高兴起来了,坐直了身子:“刚才你说的时候,我在想以前你说怎么教育大申的。这回我明白了:你说的那些,都是借助孩子天生的性质,怎么让孩子构建起慧根!”
“建构....天生的性质就是天赋”,我轻声补充纠正道。
“对,天赋。建构。我老说反。我说的么....我以前问你,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是要培养大申的‘认知能力’,你说是,也不是;是不是培养大申的‘思 维’,你说是,也不是;是不是培养大申的‘科学素养’,你说是,也不是;是不是想提升大申的‘智力’,你说这个最靠谱,快了,但还不完全是;是不是想提升大申的‘素质’,你说是,但是建....建构大申的‘素质’.......这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我第一次听到‘建构’这个词。建构慧根.....确实,包含上面所有的那些,但还不只是那些。我知道孩子在小时候,会有那些特点。你利用那些特点....啊,不,天赋......做的事情....我也知道大申那里产生的结果....”
忽然,居士激动了,脸一下子涨红,站了起来,双手撑在桌子上:“天哪,兄弟!这岂不是说,你有套法子,能给任何一个孩子,培养出慧根!”
申爸淡淡地说:“是的。就是这么回事:如果我想,我就能。手段还特别简单。关键只有一点:得抓准年龄。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年级这个阶段。”
申爸早已经不激动了。当初,申爸激动,眉飞色舞地给居士解释。申爸的术语不行,怎么也不能解释给居士明白。居士觉得申爸的激动有些怪。
现在,轮到居士激动了。先让他激动些日子,看他能想些什么好想法出来,下次见面的时候,再用来“扯淡”。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57
2. 伴随聆听-智力构建的手段
[编者注:关于什么是“伴随聆听”,请参考大申爸《又到一年入学时》。]
伴随聆听,为什么是建构智力的最主要的手段?
首先,如果一说“最主要”,那就还有次要的。玩耍啊、感知世界啊、体验啊、看视频啊、触摸、体会……这些,当然也是建构智力的手段。不过,不是最主要的手段。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申爸说,在5.5-7.5这个年龄段,伴随聆听才是建构智力的最主要手段。
申爸不是说,建构智力,伴随聆听在哪个年龄,都是最主要的手段。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在孩子小的时候,玩耍,感知,那个才是最主要的手段,而不是听。等孩子到了8岁,完完全全地自主阅读之后,阅读就变成最主要的手段了。聆听呢,也是手段,但居次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是“二维”的,聆听是“一维的”。什么意思啊?阅读,你这个孩子看书,他忽然想起来,要参照一下前面看过的内容,他就直接翻到前边,把那内容再仔细复习一遍。你去观察自主阅读的孩子,他们都是这么看书的,反反复复地翻来翻去。这个,聆听不行。即便是听MP3,要精确地定位到前边听过的某一个内容,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找不着。所以,聆听是一维的。还有呢,就是聆听的速度太慢。大申阅读,那个阅读一个小时的量,够他听上好几天。没那么多时间,也没那么多耐心,一点一点地听。所以呢,申爸说,玩耍也好,聆听也好,感知也好,阅读也好……什么也好,都是建构智力的手段。但是,在不同的年龄段,最主要的手段,是不同的。看看,又是年龄!
申爸一直在强调:年龄,年龄。妈妈们阅读申爸说的任何一句话,都要想一想,申爸这句话,是针对什么年龄的孩子说的。这里,有思维群的妈妈,看直播。也有小学群的妈妈,看直播。对于你们呢?申爸说的东西,一般在一年级群里面说。如果不加特别说明,所指的年龄,都是6岁。别的年龄的孩子的妈妈,要小心看申爸说的内容。你不要看申爸天天在群里谈伴随聆听,你回到家,给你三岁的孩子,也伴随聆听。孩子小,不要去干大孩子的事情。等你的娃长到了5岁,再引导伴随聆听,完全来得及。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那为什么申爸强调,伴随聆听尤其重要呢?这个就是第二层的意思了。5.5-7.5年龄段的伴听,是一个人一生的智力水平的决定因素。为什么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前两天说了,这个抽象名词词义的涌现。孩子出了7.5岁的静默期,他就自己懂抽象名词的意义。这个呢,只不过是一个标志。你想啊,如果你觉得,“知道抽象名词的涵义”这个事情,它一定有物质基础的话,那么这个物质基础,什么时候建立的呢?肯定是在孩子明确表现出“知道抽象名词的涵义”之前的那段时间!嗯,终点没什么疑义了。可起点呢?起点怎么判断?我们没有理论。这方面没理论,因为还没有任何一个前人,留意过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还是得看孩子,也只能看孩子。
申爸记录了大申五岁九个月,第一次听《论语》的事情。申爸一直在测试的,在那次大申听论语,当天书听之前,申爸的测试,无一成功。这个持续了几年的测试,告诉申爸:起点就应该在五岁那个年龄里。至于是五岁开始,还是5.5岁开始,由于测试时间段长,这个时间的差异,落到了误差范围之内。申爸不好断言,是个什么时候。索性,就找个中间值:5.5岁。从小孩子的妈妈,实操角度来讲,这个误差无所谓。反正早那么几个月,晚那么几个月,都无甚所谓的。只要断定是在5岁,不是4岁,就行了。你看啊,孩子听天书,后来,巨多的妈妈,都成功地引导孩子进入天书状态,就是在妈妈们纷纷报告自己的孩子进入天书状态那一刻,申爸才坚决地断定,这个伴随聆听是建构孩子一生智力水平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形成高智力水平的充分条件找到了!
孩子听天书。天书是什么呀?天书就是里面的词汇、语句,孩子都应该是“听不懂”的么,这才叫天书。那些抽象名词,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讲,就都是“听不懂”的么。孩子听不懂,他还喜欢听!听这种东西呢,听了两年,出了7.5岁,以那些抽象名词为代表的词汇,孩子自己就都“懂了”!这是多么巧合的事情啊!如果你是上帝,你“不这么建构一个人一生的智力基础”,你还会费心去搞别的花样吗?咱们就说那个对抽象名词的理解。那些词,崇高、伟大、团结、卑鄙、时间、空间……头脑中能够涌现出这些词汇的精确完整意义的神经网络,即便不是智力和智慧本身,那也足够重要的啦!
接下来的两点呢,申爸想说:这个网络,其实就是智力、智慧本身。我们都知道IQ这个词。申爸一提到智力,在一般人的头脑里,就是在说IQ。申爸已经在李网的高楼里,费了巨多的口舌,说明申爸说的智力,不止是IQ。申爸一直不得意IQ这个东西。在这一点上,申爸和皮亚杰的感觉一样。为什么不得意呢?你去看皮亚杰的著作。他的代表作叫做《认识发生论》。这个IQ啊,其实是衡量“认识”的程度一个指标认识本身呢,不能告诉你我,认识这件事情,是怎么产生的!当然,对于认识本身的研究,很有成果,比如有什么认知、情感、社会、运动、精细,这些呢,都是正确的。这毫无疑义。这于我们成人,毫无疑义。可是呢,你要是拿“于成人正确的认识”,去指导教育孩子,让孩子产生正确的认识,那就不对了!你必须拿“于孩子正确的认识”,去指导教育孩子才行!从孩子的角度,什么才是正确的啊?对于孩子来讲,只有一件事情:整个世界!他还不会区分。更精确地说,他还不会有意识地区分,哪些是自然界,哪些是人类社会,哪些是自我。于蒙沌未开的孩子而言,就一个世界。自己还都未从这个世界里面分离出来呢!他自然不会去区分什么认知、情感、社会、运动、精细。他就是认识世界,而不是认知世界!这个认识,包含了所有这些项目:认知、情感、社会、运动、精细。或者这么说,IQ的研究,让人们清楚地分析出智力的组成成分,有认知、情感、社会、运动、精细;但是,这不过是对“已经有了”的东西的分析;而不是对那个东西怎么形成的建构。
IQ分析是吃雁,而不是研究怎么把雁射下来。于申爸而言,于皮亚杰而言,你得先考虑怎么把雁射下来。至于怎么吃,只要有了雁,你爱怎么烹饪怎么烹饪。聊怎么烹饪,而不关注怎么获得雁的东西,在我们两个人这里,自然不受待见。嗯……人类呢,科学性质的对于智力的探索,绝大部分都停留在“如何吃雁”上面。至于“如何射雁”,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文献留存下来。没有法子,申爸和老皮呢,为了搞清楚“如何射雁”,不约而同地把眼光转向了孩子。去看孩子,孩子的发展,会告诉你一切。皮亚杰呢,去看孩子,创建了他的认识发生论。没什么用处,但很有启发。申爸呢,去看孩子,发现了伴随聆听。申爸的伴随聆听,启不启发,问题不大,但是非常有用。申爸的伴随聆听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可操作的“让一个人具有良好智力”的指南,SOP(标准作业程序)。你甭想别的,照这个做,孩子就智力了!这个事情,让任何一个第一次听说的人,第一个感觉就是:不可能!没什么不可能的。孩子的发展,秃头上的虱子一样明显地把事情都揭示在那里了。还有什么不可能?申爸要说的,还是IQ。作为四岁的大申的爸爸,申爸不待见IQ。可是,对于十岁大申的爸爸,IQ的研究,就很重要了。大申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智力啦!现在,是琢磨如何“吃雁”的时候了。申爸研究IQ,这个IQ啊,它就是一个数,纯数。标志一个人智力水平的相对高下的。
从科学性极强的研究,已经证实:一个人的IQ,是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就是说,一个孩子,你十岁的时候去测他的IQ,得到的那个数,一定也是十五岁的时候去测他的IQ,得到的那个数,在误差范围之内,是不变的。IQ怎么测出来的啊?做题呀,那你说了,十岁的题,十五岁做,那后者的分数,一定高么!怎么会不变?呵呵,这个,不是的。十岁的题,和十五岁的题,是不一样的。用来测IQ的那个题,叫做量表。有针对不同年龄的量表,有幼儿的、童年的、少年的、青年的什么什么的。IQ的研究呢,指出“一个人的IQ是终生不变的”,可是,这句话呢,也有注脚。这个注脚就是:十岁以下的孩子,IQ不变的方差很大。什么叫“方差很大”啊?这个统计学的词,翻译过来,就是说:十岁以下,去测孩子的IQ,不是不变的!尤其是测量8岁以下的孩子的IQ,那简直是每一年测出一个数。乱七八糟,看不出任何规律过了8岁,孩子的IQ值就慢慢回归到终生的固定值了。到了10岁以后,IQ值就死死地盯在一个固定数值上,终生不变了。这个现象,让机械IQ主义者来解释,他们就解释成: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成熟,导致了量表的偏差。可是,这个解释呢,真的不让人信服:智力本来就包含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呀!其实呢?在8岁以下,孩子正在建构着智力呢!建构智力过程中,就好比你2004年去人民大会堂西边那块地儿,你看到的,就是国家大剧院的建筑工地么,那还不乱七八糟的!它那个国家大剧院,当时还没有呢么!
IQ主义者和申爸的基本假设不一样。IQ主义者的假设是:一个人终生IQ值不变;申爸的假设是:一个人的智力,有一个建设过程,一旦建好了,就终生不变了。什么建设过程呢?就是5.5-7.5的伴随聆听。单从科学的研究的测量结果来看,这个5.5-7.5的关键期,完全是成立的。到了这里,也只能说明5.5-7.5是关键期,建设一个人一生智力基础水平的关键期。
可还是不能说明,聆听为什么关键。只要我们知道了这个年龄段是关键期,其实就行了。证明聆听为什么关键,很简单。我们知道,一个孩子,你不管什么手段,他在关键期里建构他的智力,他都必须和外界交换信息。你这个不交换信息,不行。又聋又哑又盲的孩子,他一定傻,呆傻。第一个,是听,透过耳朵听;第二个,是看,用眼睛看;第三个,是闻,用鼻子闻;第四个,是尝,用嘴巴尝,味觉;第五个,是触,用皮肤触觉;第六个,是体感,即在运动中,整个身体的神经系统反馈回来的身体姿态的信息。还有吗?没有了。
为了不把事情搞复杂,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我们生活在1894年。为什么1894年呢?因为1895年,卢米埃兄弟发明了电影。一有电影,这个看就变得复杂了。我们求简单,1894年好了,在1894年的时候,那时候的人,就有智力高,智力低的了。假如,我们是那时候的父母,我们怎么想?人和人之间,有巨大的智力差异;和我们现在一样,我们可以轻松得出结论:在关键期,一个孩子的看、闻、尝、触和体感,一定不是在5.5-7.5这个关键期里,建构智力的关键因素!为什么?因为,只要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在这两年时间里,他们的看、闻、尝、触和体感,基本上,相互之间的水平都相同,差异不大。造成后来巨大智力差异的,只有一个信息源:就是听!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0:59
2.2 伴随聆听这个事情,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来看,如果我们跟6岁的刚上小学的孩子,很严肃地对他说:“你很卑鄙!”孩子怎么反应?孩子没反应。很显然,孩子听不懂,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意思。甚至,连用“卑鄙”这个词说他,是代表他好,还是他坏,他都不明白。他本就不明白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可是,你要是跟一个八岁的孩子说:“你很卑鄙!”这个孩子当时就不干了。一个八岁的孩子,他听得懂,“卑鄙”是一个很严重的说人坏的词。
这也就是说,孩子在六岁到八岁这两年时间里,学会了“卑鄙”这个词的意思。那么,我们来看,孩子是怎么学会“卑鄙”这个词的?
孩子是在日常的语言中,在使用“卑鄙”这个词的具体语句中,自己学会这个词的意思的。因为没人会刻意去教么,也教不了:因为如果你问自己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你都说不出来,你怎么教?
这个词,不是靠“教”教会的,而是靠“学”学会的。事实上,所有的那些我们称作抽象名词的词,都和“卑鄙”一样。我们觉得我们知道它们的意思,可是,一较真,它们具体明确的意思,你一个也说不出来。这些词有哪些呢?很多很多:卑鄙、崇高、团结、友谊、时间、空间、猥琐、大方、和蔼、冷漠、和谐........我们一说到这些词,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某一种景象,我们觉得,这种景象就是这些个词的意思,但是,我们确实无法用语言说出,什么是卑鄙、崇高、团结、友谊、时间、空间、猥琐、大方、和蔼、冷漠、和谐。不信你就试试,你自己试着说说这些词的明确涵义,你就知道了。
很多爸爸妈妈,没有留意到这个问题。他们教孩子,喜欢两件事情。第一件,是喜欢用“适合于孩子理解水平的资料”来教孩子;第二件呢,是喜欢一边给孩子读,一边解释。
我们先看,“适合于孩子理解水平的资料”会有什么问题。那些“适合于六岁孩子理解水平的资料”,都是些简单的资料。很多词汇,比如上面说的卑鄙,还有龌龊、颟顸、猥琐....这些词,肯定是不会出现在这些资料里面的。如果,一个孩子,从六岁到八岁,爸爸妈妈给他的所有资料里面,卑鄙、龌龊、颟顸、猥琐一次都没出现过,那这个孩子到了八岁,肯定不会理解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这肯定的么,他听都没听到过,怎么会知道是什么意思呢?
这样,你就能够理解,为什么申爸推荐的伴随聆听资料,全部都不是“适合于六岁孩子理解水平的资料”了。就是为了能让卑鄙、龌龊、颟顸、猥琐这些词,在这些资料里面,都能出现。
孩子一路来,都是聆听“适合于六岁孩子理解水平的资料”的。这是爸爸妈妈们的切身经验:你给一个一岁半的孩子讲睡前小故事,小狗小猫小兔子,他听得津津有味。你给他讲夏洛的网,他就不干。不听,不要。他拒绝不适合于他年龄理解水平的一切东西。
这简直就是一个规律。怎么到了六岁,这个规律就起作用了呢?
这就是申爸的一个重大发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他接受远远超越于他年龄理解水平的资料。这个阶段,就是伴随聆听阶段。大致说,这个阶段发生在5.5-7.5岁这个年龄段。在这个阶段里,孩子通过听到的语言来构建良好的理解能力。这是伴随聆听的一个作用。
伴随聆听的另一个作用,是聆听的时候,可以放孩子完全独立地做他喜欢的事情。孩子从事完全自主的活动,时间长了,就变得专注了。
所谓的“专注力”……如果有这么回事的话……是孩子自发地形成的,不是外力养成的。形成的机理很简单:孩子要有足够的时间,自己自主地活动。
大申呢,这么多年,基本上他听故事的时间,就是他自己自主活动的时间。故事播放着,大申自己选本什么书,一边看,一边听。家里没有人去指导大申选什么书,也不去打听大申看懂了没有,也不去询问有关内容的问题……就像完全没有这么回事一样。这样,大人就可以放手,去干自己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用操心大申。往往都是大申一个人在客厅里,书看累了,把书一扔,把机器人的遥控器抓起来,玩儿一会机器人,腻了,又找出剪刀坐在地板上剪纸。把纸剪得满地都是碎纸屑。纸剪腻了,就把乐高掏出来,自己拼飞机。实在都玩儿腻了,就躺在沙发上,双脚往上伸,试图翻过来。翻不过来,自己就跟自己较劲。一使劲儿,咕咚一下,掉到地上。申爸在书房大声喊:“又摔了吧?你就不能到床上去翻跟斗?”大申爬起来,也不哭,到沙发上接着翻。他不到床上去,床上听不到故事。
就这么着,大申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就过来了。
等到晚上,申妈休息够了,就来找大申一块儿玩儿一两个小时。大申就特高兴妈妈陪他玩儿,娘儿两个咯咯唧唧说笑个没完。申妈玩儿累了,回卧室自己休息,留下大申一个
在客厅里继续听故事,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己做。天天这么玩儿。
几年下来,孩子自己要做的事情,就专注地做。环境对他一点儿影响也没有。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1:04
2.3 伴听的基础-下雨、烙烧饼、扒洋葱
有一个心理学派,发源于德国,叫做格式塔心理学派。这个格式塔,你去读它,会感觉很别扭。它和别的心理学派明显不一样。你读完了,你不知道你读了什么。这个不一样,来自于格式塔学派理论的特点:这个学派是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是综合的方法,别的心理学派,是分析的方法,这个有根子上的不同。
整体啊。整体是怎么形成的?整体是建构起来的。时间退回到2003年,那个时候,人民大会堂西边那块空地上,开始修建国家大剧院。你那个时候去看国家大剧院,你根本看不到剧场,更看不到它那个标志性的穹顶。你能看到什么?你只能看到一个大坑。巨深的大坑,有56米深,里边全是渗出来的地下水,这就是国家大剧院么?当然是,只不过,你看到的是正在建构过程中的国家大剧院。那么大一个大土坑,你怎么才能够和那个雄伟的穹顶联系起来?除非你在看大坑的时候,心中想象出国家大剧院的雄伟景象,然后呢,在心里把现在大坑的位置和想象中的大剧院去匹配,你就看不出那个大坑就是国家大剧院。任何建筑都要从打地基挖坑开始。这就是建构,任何建筑都是建构成的。孩子也是一样。在挖坑的时候,你看不到任何建筑,只能看到一个完全不相干的大土坑。
五岁半了呢,孩子开始伴听。孩子在给他的一生挖地基,一个大土坑。孩子挖坑的时候,你看不到任何未来的建筑的迹象。除非你在头脑里把孩子的智力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你就看不出这个坑和将来雄伟的建筑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格式塔的思路,这就是格式塔看问题的方式。
在孩子的一生中,有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你给孩子听什么,他就听什么;你给孩子读什么,他就听什么。群里爸爸妈妈的孩子,大致都处于这个年龄段。要抓住这个白金的机会。在这个白金期,妈妈给孩子的烧饼炉里,烤那些烧饼呢?要把最经典的原著聚成一炉,来烤。《论语》、《道德经》、《三国演义》、《伊利亚特》、《奥德赛》、《哈姆莱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最新科学指南》。还有一些,申爸会逐步推荐。这个时期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妈妈把经典,争取在这个白金期给到孩子,不管是听MP3伴听,还是当天书读,都行。
呈妈和宝妈呢,要留意:目前,我们没有《伊利亚特》、《奥德赛》这两部西方经典的录音,这个要有。这个声音化,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很重要。这些经典不知道什么原因一旦出了白金期,再引导孩子进入,很难。白金期相当于用水去洗那筐脏兮兮的洋葱。你稀里哗啦冲一遍,泥土冲掉,干皮软化,以后剥起来,就容易。要是洋葱没经过水洗,你怎么扒啊?只能硬扒。
第一步,就要抖落抖落。把洋葱上的泥土都抖落掉,完了呢,你小心地用指甲在洋葱头上掀起一点干皮的欠茬,小心地捏着欠茬,往下撕,撕掉一小块干皮,就断了。你再起一个小欠茬,在撕掉一小块儿干皮。直到所有的干皮都撕干净。这是个很费劲的活儿。要细心,还要有耐心。在敏感期,引导孩子聆听高品质的资料,也要细心,也要有耐心。
娘儿两个聊天儿,聊得高兴了,妈妈说:“宝宝,妈妈有本世界上最好听的书,你要不要听?”宝宝一听世界上最好听的书,就表示要听。这就是“先把洋葱抖落抖落”——诱惑。晚上,妈妈吧《伊利亚特》拿出来,给孩子读。孩子听了半个小时,表示不好听,不要。嗯,一小块儿干皮撕断头了。妈妈不要硬压。过些日子,孩子对古希腊感兴趣了,妈妈说:“宝宝,妈妈有一个跟古希腊有关的故事,特别好听,你要不要听?”宝宝要听。于是,妈妈接着读《伊利亚特》。宝宝听了半个小时,又表示不好听,不听了。又一小块儿干皮撕断头了。妈妈就这样耐心地抠欠茬,耐心地撕,干皮总会撕完的。一旦干皮撕尽,就剩下剥洋葱瓣了。就容易又好办了。
妈妈抓住白金期,就不用这么费劲:妈妈就读,孩子就一路听下去了。不管是伴听资料也好,天书也好,引导孩子自主阅读的书籍也好,妈妈都要准备一炉烧饼去翻。妈妈盯住一个,是不行的。你只要准备好了一炉烧饼,总会有烤好的,孩子一定会喜欢某一个。
告诉伴听的妈妈一个好消息:申爸呢,给妈妈们的大礼包准备好了!这是一些申爸推荐过的书。申爸在推荐之前,买了一些在手上,准备当奖品用的。里面包括好多部轿车,好多2300倍。还有,申爸还没来得及推荐的书。妈妈们要记录好自己孩子的伴听情况,分析,计划,规划,实验,实施,反馈。做得好的妈妈,可以得轿车,还有2300倍。
提到了呈妈和宝妈。呈妈和宝妈一直在录音群里组织录音妈妈们录音。这个工作,是每天都在进行着的。
现在呢,很多作品,已经录了一半甚至一大半了。可以准备拿出来给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呢,我们要准备很多版本。基本的录音相同,但是,要伴上不同的音乐。每一种不同的音乐,就是一个不同的版本。在很久以前,大申开始伴随聆听那会儿,申爸是开双音响的。有源音箱播故事,hifi系统播音乐。申爸的意图很简单:孩子不是听故事么?听故事的同时,放古典音乐。这个东西,和故事是处于不同维度的,相互之间不相干扰。反正也是听,听一个也是听,把音乐听了,也是听,也不多些什么成本。
音乐这个东西,古典音乐,你看多少音乐欣赏书,都没有用。看音乐欣赏书之于欣赏音乐就如同游泳讲座之于学习游泳,听多少都无济于事。要学会游泳,必须下水,熟悉水性,在水里泡得时间长了,你自然就很容易学会了。光在岸上听技术动作的讲解,听再多,也没用。
孩子呢,一定要学会欣赏。申爸一路来的思路都是这样:会不会演奏无所谓,但一定得会欣赏。当然,学会演奏是好事情。可是,申爸很现实:学会演奏乐器,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而孩子在幼年和童年这个阶段,时间非常金贵。用那么多时间去学习一件乐器,得不偿失。怎么学会欣赏音乐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泡着。把孩子放在古典音乐里面,泡上几年,艺术自己就起作用了。孩子自己就学会欣赏音乐了。就这么个想法,申爸开两个音响,一个放音乐,一个放故事。
可是,这个实在太麻烦了。弄一段,不弄了。只剩下故事了。现在呢,宝妈她们可以直接把古典音乐掺到故事的音频里边去
这个,赞极了
申爸开始准备音乐,往故事里面掺音乐。让孩子们伴听完了,古典音乐也会欣赏了。举一而得二,二个都是绝顶重要的事情。音乐这个事情呢,很多可说的。等到音乐掺完了,申爸再详细说说这个音乐:为什么这些音乐,这些音乐起到什么作用。
现在呢,给孩子读可怕的科学,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自己对这套书感兴趣。如果孩子没事儿,自己翻看《可怕的科学》(或者神奇校车哈)里面的图,就表示有兴趣了。有兴趣就行了,不用再当天书读了。
在天书敏感期,妈妈给孩子读的每一本书,在未来,孩子能自主阅读之后,他都会在某一天兴致勃勃地拿起来自己看的。这是一个十分神奇的现象。孩子已经把妈妈读的天书,深深地埋进脑海里面去了。
前两天呢,申爸讲了扒洋葱。它那个洋葱啊,最外边的第一层干皮,最难扒。你好不容易小心翼翼地抠出了一个欠茬,稍微一撕,就断了。你还得小心翼翼再抠出一个欠茬,再一撕,又断了。扒这层干皮,是最费事的。妈妈给孩子引入新资料,就是拿个洋葱,开始剥。剥那个干皮啊,你得细心耐心小心。你不能不扒,不扒,就没得洋葱拌沙拉了;你又不能太心急,一心急,指甲就把洋葱肉给抠烂了。你只能耐心地一小块儿一小块儿地撕掉那层干皮。扒洋葱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什么?一边儿聊天儿一边扒么。主要是聊天儿,手上动着就行了。你专心致志地扒,很枯燥,容易心急。就聊着天儿,一大堆洋葱就扒好了。妈妈呢,给孩子引入一个新故事,一般不一边聊着天儿,一边扒洋葱,而是专注地费劲地硬塞。这不行。你就过一段儿时间,想起来了,就给孩子放一放三国听。孩子不要,也不勉强,放孩子喜欢的就是了。就这么几个月的时间,孩子就愉快地接受了新故事。当然,放新故事也像烤烧饼一样,同时几个故事放在炉里烤。耐心地翻着就是了,总能熟的。专注地烤一个烧饼,没有不心急的。
昨天呢,申爸把洋葱剥完了。申爸一直在看新家(西祠)伴听的帖子,发现在给孩子伴随聆听、读天书、引导自主阅读的孩子读高品质书籍过程中,妈妈们提出的问题,基本上集中在以下几类:
1、我按照申爸说的,把故事当背景音乐放着,我发现孩子没有在听。这状态正常吗?
2、孩子听完了三国演义,请问,接下来给孩子听什么?
3、我给孩子读完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下边,该给他读什么书啦?
4、我一直尝试给孩子听三国演义,他终于听进去,喜欢上啦!好开心。可是,我想接下来给孩子放上下五千年,我发现,孩子又不接受了。
5、孩子给什么听什么,我读什么孩子接受什么。可是,观察不到任何输出。这样听,有用吗?
本质上,妈妈们提出的问题,都归集于这样五类问题。每一个单独的、具体的问题,都很难回答。申爸把这类共性的问题,抽取出来,集中在三个发言里回答:1、下雨贴;2、烤烧饼;3、扒洋葱。哪位义工把这三个帖子,集中整理到一个Word文件里面吧,最好也贴在伴听答疑帖的最前面。文件不妨叫作《伴听的基础》。
下雨
天上下雨,地上流水。
我们来看下雨。
夏天,下雨。
在农村,土地,地上坑坑洼洼,到处是土。土面。
不是城里的水门汀地面哈。
天阴了,雨点开始掉下来。
眼前干燥的土面上,掉上了第一滴雨点。
一个雨点,砸到干热土面上,渐出一小圈小水滴。土面被砸出一个小坑。大雨点的水,马上被干土吸收,缩成一个土球。那圈小水滴,也各自缩成一圈小土球。
白花花的土地上形成了一小圈黑色的小泥球。
雨在不断地下,越下越大,雨点密集地从天上掉下来。地上的小坑越来越多。干土被雨水浸润,干气渐渐退尽,再掉下来的雨点,形不成土球,而是砸一下,泛上一些水,湿润润的。
干土地覆盖了一层湿润的土层。
这时候,要是雨停了,过一会,太阳出来,土地表面就盖了一层干硬的土,你可以把它揭下来,就像初冬早上河面上的冰层一样。土层下面,还是没有吸到雨水的干燥的土。
雨继续下。
地表已经看不到干土了。四周都是水汽,温度降下来,不干也不热了。
大滴大滴的雨点,狂暴地砸在湿润的地面上,溅起的小泥点拥拥挤挤地乱窜。
在倾斜一点的地方,开始有泥流在滚动。
底下还有干土,滚动的泥流滚不多远,就停下了。
雨继续下。
地上越来越湿。
滚动的泥流越来越多,滚动的距离越来越远,滚动着的泥也越来越稀。
终于,有一条泥水,开始向低洼处流淌。
越来越多的泥水想低洼处汇集,低洼的地方满了。泥水溢出来,向更低洼的地方流淌。
雨越下越大。现在,雨点砸到地面上,溅起的是水滴,不是泥了。
一片白茫茫的水的世界。
泥水形成小溪,匆匆忙忙地往村外的河里流。
雨还是没停。
地上已经不是小溪,而是一片大水,水底夹杂着些泥沙,浩浩荡荡地往村外的河里涌去.....
大申二年级那会儿,申爸给大申准备好电脑,耳机,麦克风.....那时候,申爸也没想到用Nano录音,更方便.....大申玩了一次。申爸根本不指望,大申玩一次,等到下一课,他会自己高高兴兴地自己再录音,自己听写。
申爸希望的,不过是落下第一个大雨点而已。
要水流成河,还需要更多的雨点。还需要时间。
事情果然如此,等到下一课,大申就不要干了,还是要老爸听写。要老爸读,老爸就读。
不过,第二课的时候,再提示大申自己录音听写,这算又掉了一个雨点儿下来。
后来,申爸想起来,就提醒大申一下。这算不断地掉雨点儿。
地上已经很湿了,但还不到能淌水的程度。
用来淌水的其他雨点儿,是大申自己下的。大申想把作业做完,就没有牵挂,可以能开开心心地玩儿别的了。可是,老妈还没有下班回家.....后来养成习惯了 ,老爸读的不要.....只好等着。这又算一个雨点。这种情况,重复了一次,有重复了一次,算是雨点不断地掉。偶尔,老妈要加班,等到晚上八点了,老妈还不回家。大申着急啊,问了一次,又问一次,“老妈总是说话不算数!老说快了,一会儿就走。我的听写还没写呢!”大申愤愤地说。这天晚上,算是疾风暴雨 ,一下子掉下一大堆雨点。
就这么掉着,雨点儿,掉了两年,赶到大申四年级了,地上的雨水终于足够多,开始流淌了。
大申开始自己听写。
这是个自然的累积变化的过程。
大申一旦开始听写语文的生词,不用别人提示,他就把这法子自己扩展。
申爸仔细检查大申的Nano里的录音,发现,大申不止录了语文,自己还录了一课英语。包括所有的生词还有红蓝句子。
不过呢,只有这一课。
大申的英语,自己听写,雨点儿还不够多,勉强流了一下,难以为继了。
不过,申爸并不着急,再过些时候,这个英语也总会流淌起来的。
事实上呢,从申爸的意图上看,申爸最终要的,还不在语文。是英语,单词。
怎么说呢?
英语的生词,是要记住的。申爸可不希望大申用申爸当年同样的方式,去背单词。最理想的方式是什么呢?留意地读一遍,然后,听自己读的单词,包括汉语意思和英语的单词本身,一边听,一边在头脑里想,这个单词的拼法,长得什么样。
刚开始认真读的那一遍,差不多就记住了;再听,快速地过一遍......两千个单词,有两个小时,就能过一遍.....把里面“想起来”模糊的单词,特殊看一遍,两千个单词,很快就都学会了。
要做成这件事情,有两个法子。一个是编绳子的法子,一个是打铁链的法子。
编绳子的法子,慢,可是,你足够提前去着手的话,它容易。再大申十四岁.....初二.....需要过两千个生词之前六年,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让大申自己录音.....这时候,还是录语文的生词,容易.....自己听写一遍。这个时候,于大申来讲,就是玩儿。透过这个玩儿,自然地把一根线缕,就编进来了。很轻松。然后,时不时提醒一下,大申不乐意,也不勉强。线缕不断,自己慢慢儿变粗。时间慢慢流逝,两年之后,线缕迎来了第一次剧增:大申自己听写所有的语文生词。在同时,大申自己想到,要录一下英语的单词......这完全是大申自己想到的,也许,申爸以前曾提到过,但申爸自己也记不得了.....雨继续下,小雨,这里一点,那里一滴的,反正,保持线缕不断就是了.....反正,等到大申需要记2000个单词的时候,这线缕这雨地,会自然地让大申走到那一步。
至于具体是怎么走到的,现在时间还没到,申爸也不知道。
申爸也好奇地看着,想看看具体是怎么走到的。
不管怎么说,这线缕已经足够粗,地上也足够湿了,能走到那一步,这是肯定的。
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建构的自然属性,要求这个过程是用编绳子的方式实现,而不用打铁链的方式实现。
打铁链的方式,怎么实现呢?
比如,一个孩子,到了初中二年级,爸爸妈妈忽然意识到,要让孩子自己把生词全部朗读一遍,然后,让孩子自己反复听自己的朗读,默想那些生词,挑出不会的生词......
孩子的爸爸妈妈没有编绳子,他们到时候,只好规定:每天读两个字母开头的生词,今天读AB开头的。然后,拿出英语课本,自己坐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把AB开头的生词都读完。读完了呢,休息一会儿,再放录音,看着孩子听一遍.....
不过,这种方式,也会起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孩子的爸爸妈妈轮流值班,坚持13天,26个字母都录完音了。然后呢,在坚持8天,每天和孩子一块儿听。
内个什么,这么着,21天坚持下来,孩子养成了录音去想的习惯.....英语单词的问题,也能解决。
不过,这个打链子的方式,确实强硬,打得火星四溅。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那爸爸妈妈没有在孩子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编绳子,赶到了初中二年级,用打链子的方式,解决孩子英语单词的问题,这好还是不好呢?
这分跟什么比。
跟编绳子比,自然不好;
可是,这个事情,坚持21天,养成孩子默想的习惯,跟申爸当年低效痛苦的背单词比,还是好的。
嗯.....这个什么,孩子的绳子中,可不止记单词这一条线缕.....实际上,大申的绳子里,是好几百条线缕参与其中,不停地在编。
你不能只模仿申爸的这个做法,来编绳子:上面说的,不过是一根线缕而已。其他的申爸没说的.....申爸也不可能缕缕都说....你怎么编呢?这你需要知道申爸的思路。
申爸的思路是什么呢?
开始的时候,申爸提到“三种非常相近,实则完全不同的东西,可以教孩子”。
秘密就在这三件事情里面。
烤烧饼
如何引导孩子聆听,这是一个技术活儿。
其实,说清楚了,这也是个很简单的事儿。
大家留意过家门口卖烧饼的没有?就是自由市场门口,支个油桶改做的煤球炉,一边和面,抟烧饼,一边烤一边卖的那种?
他怎么烤烧饼啊?
它这个烧饼吧,有两个面儿,两面都得烤,烤均匀了,才好卖。你不能一面都烤糊了,另一面还黏着呢,那没法儿卖,也没法儿吃。他得及时翻个儿。他这个烤烧饼,你想啊,这是个很复杂的事儿。早上,早早地,卖烧饼的把炉火捅旺,加好煤,开始烤。它这个烧饼得一个一个抟出来,抟出来一个,往烧饼炉里面码一个,对吧?他一炉烧饼,二三十个,他得一个一个抟,等最后一个抟好了,第一个码进炉的,一面儿早烤熟了;烤好的烧饼,要及时出炉,热腾腾香喷喷地扔到案子上,出来卖;一个烧饼出炉了,空出一个块地儿,对吧?空出的这块地儿,他再抟一个面团,蘸上芝麻,放进去烤。这新进来的是生面团儿,它周围都是烤得半熟的烧饼。反正,你可以想象,一炉烧饼,熟的生的,不同成熟程度的,全乱起八糟地混在一起;不止这样,炉火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儿火大,有的地方儿火小。火大的地方儿呢,你知道的,烤的就快,火小的地方儿呢,烤的就慢。这就决定了,每个烧饼的每一面儿,他都不能烤同样长的时间。
现在,面对这一炉参差不齐,极其复杂的烧饼,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去翻哪一个?
哦,这是一个不简单的问题。
楼上下来一个傻博士,你让他解决这个问题。
他仔细想了很久,说:“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嗯嗯,得追踪记录每个烧饼放入炉膛的时刻,计算每个烧饼烤熟一面的时间....嗯嗯,两面烤的时间还不一样,第一面时间要长一点....这肯定的,可是,长多少呢?让我做个统计,记录一下。哎哎,人脑记,根本不靠谱,我得计算机编个程序,追踪每个烧饼的状态,给每个烧饼建立成熟程度对时间的函数,经验值做函数的参数.....哎呀,还有!这个炉火。这个炉火分布是角坐标的不规则函数.....这个怎么建模型呢?况且,每天,这炉子的炉火分布也不一样啊?.......这,这怎么办?”
如果像傻博士这么个思路,一个烧饼一个烧饼地去追踪,这真是一个复杂透顶的难解之题。
你看啊,人家卖烧饼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他怎么解决?他翻啊。翻起来,看看,烤熟没有。烤熟了,就翻个儿。夹起来,看一眼,没烤熟,就放回去,接着烤。他怎么处理炉火不均匀的问题的?他不断地调换烧饼的位置。两个夹子各夹住一个烧饼,飞速地把烧饼扔到对方的位置上去,变魔术一样地快。
卖烧饼的怎么解决翻烧饼的问题的?他就是看。看差不多了,就翻个儿。
有些事情,你就去看,去试,就行了。你不能一个烧饼一个烧饼地去追踪,那太复杂了,搞不来。
他这个孩子听故事。什么时候翻个儿啊?
和烤烧饼的一样,去看,去试。
这里边儿有一个让申爸啼笑皆非的问题。
你说,他烤烧饼的,是只烤一个,还是同时烤一炉,二三十个?当然是同时烤一炉了。他只烤一个,好,抟好面,放在烤炉里烤,自己没事儿干,支着下巴坐在旁边在那儿枯等,过一会儿,实在无聊,翻起来瞧瞧,烤好没,烤好了,好翻面儿?哪里有的事儿。这么个烤法,赚不到钱,还不得饿死。他得以炉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为单位烤烧饼。
伴随聆听呢,你得准备一炉的“烧饼”,就是一大堆故事。这一大堆故事呢,有长的,有短的,有层级高的,有层级低的,有各种不同主题的。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向上原则”:能听长的,就不听短的;能听层级高的,就不听层级低的。
然后,你就看孩子,在孩子那里试。
试的时候,有几个需要注意的事情。
第一个,找适当的机会去试。他那个卖烧饼的,什么时候去夹起烧饼看,要不要翻面?他不是随时都在看。他得过一会儿,估么着差不多了,再去査看。他要是老是不停地夹起一个个烧饼,不停地看,那烧饼就不要烤了。妈妈不能听别人说,三国演义好,回到家,把孩子正听着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关掉,放出三国演义,跟孩子说:“这个好听,听这个!”孩子他不干啊!妈妈要是觉得三国演义好,给孩子听三国演义,这没问题。可是,你得学烤烧饼的:觉得差不多了,再去试着换。
什么时候是“觉得差不多”的时候?孩子完整地听完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时候。
这时候,你放三国演义,观察孩子拒不拒绝。如果不拒绝,那就是要把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出炉的时候了。要是孩子拒绝,要求继续听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那就表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还没“烤好”,那就继续听,再听一遍。
妈妈有了自己的意图,一般就着急。着急没用,适得其反。妈妈要学会把自己的意图融化到孩子的成长过程里面去体现。孩子喜欢听某一个故事,那后面的原因,复杂极了。这和孩子在此之前,接触同类题材的多少有关系;和孩子当下的心情和状态有关系;和妈妈以前是否给他听过一耳朵有关系;和他是否听说过这个故事有关系。特别是,和孩子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程度有关系....我们不能像傻博士那样,试图把这些因素都捋清楚,编个电脑程序,告诉你说,下一步“就应该听这个故事”。
所以呢,孩子那边儿听着故事,妈妈这边儿就打腹稿:等娃听完了这个故事,我拿哪几个故事,去到娃那里去试.....要一刻不停地琢磨这个事情。
第二个方面呢,是关于听什么的问题。“申爸的孩子们”那个指南里边,列出了一些故事的名单。这个故事,很难找,好的,没有音频故事;有音频故事的,又不怎么好。好不容易,大家凑了那些个,放在那里。权做一个基础吧。
嗯,申爸要说什么呢?事情是这样的。每一次,申爸回老家,去看申奶奶,申奶奶都会语重心长地给申爸说:“可得好好教育大申啊! 孩子小,你教他什么,他就会什么”自打大申生下来,申奶奶就这么说。刚开始的时候,申爸没在意这句话,因为申爸对“你教他什么,他就会什么”这句话,完全不知道是指什么。申奶奶每次说每次说,那边呢?大申也在一天天长大,申爸对这句话,有了感觉了。申爸就去问申奶奶,当初,申奶奶都教给申爸什么了。申奶奶完全不记得了。不过,作为一个三个孩子的母亲,从自身经验中得出的大感受和结论,申奶奶记得,每次和申爸强调。
对这句话,我们没有办法按照我们的常识,去做逻辑的分析的。因为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符合常识。什么叫“教什么,就会什么”?难道非欧几何,广义相对论,黑格尔辩证法,康德哲学,你也能教吗,他也能会吗?
是的。
大申长这么大了.....基本上已经过去了“教什么,就会什么”的年龄了......申爸也有了完整的体验。
这句话,不用分析。它就是它字面上的意思。
当然, 这不是说,你教完了孩子辩证法,孩子就能够分指出世界的本源就建立在悖论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出一个领域里是,其本质是建立在一个什么悖论的基础上的。你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他不能。
可是,你教了,他会了,表现是什么呢?总该有表现吧?你教了,他长到了13岁,发育到了“可以理解这个”的年龄,他就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他自己就会试着去指出“世界的本源就建立在悖论的基础上”,自己试着去“分析出一个领域里是,其本质是建立在一个什么悖论的基础上的”。如果你不教,同样长到13岁,他要进入这么深入的思考领域,很难。
小孩子,你教他什么,他就会什么,以“后效应”的方式表现出来。不怪申奶奶给不出实例。
这种“后效应”是教育小孩子的普遍规律。正常的说法是,幼儿和儿童的教育是为了他的一生打基础。
好了,说到这儿,就到“听什么”的主题了。很多妈妈就伴随聆听来问申爸:下一步,我给孩子听什么?
申爸很为难回答这样的问题。这问题的实质是在问:那个位置上的烧饼,现在翻个不?这是那个傻博士要搞的课题。基本无解。
妈妈要给自己的宝宝做的事情是,准备好一炉烧饼,然后学着自己去翻烧饼。一旦妈妈们学会了翻烧饼,那就增加点儿内容:把你自己认为高深的,又值得孩子会的,抟成一个烧饼,加到炉膛里面去翻。
一个事实是:你只要学会了翻烧饼,傍晚收工的时候,满炉的烧饼,都会烤好。
呵呵,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它意味着孩子教育的一切。
当然,你感兴趣的领域,很难找到聆听的高质量的资料。可是,哎,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目前的社会文化环境就是如此:高质量的文献,很多都没有有声读物。自己去找吧,或者,自己录音....也没有别的法子。
还要再强调一点。
刚才提了一嘴,就是“莫着急”。
很多爸爸妈妈,都在着急地嘴上说“我不着急”。
申爸想说几句这个“着急”。
着急的来源,有两个。一个呢,是意识到了要做这件事情。现在,应该做这件事情了。有急迫感,要着手做。这是孩子成长阶段所决定的。这个时候,真的马上要着手做。紧迫感是要的。
另一个呢,是“比”:人家那个孩子,比我家的小三个月,人家都听曹灿的西游记了,我家的连孙敬修都不听!急啊。
说穿了,教育孩子,是你自己教育你自己的孩子,你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有什么干系?
不要忘了,“人家的孩子”确实听曹灿,可是,那个孩子还没听过上下五千年呢,也不听;自家的孩子已经听完了上下五千年了啊?
案板上烤好的烧饼,大家一样多的啊!
莫去比这些个。专注于翻烧饼就好了。
申爸说了,你只要精于翻烧饼,晚上收工的时候,满炉的烧饼就都是熟的。这就如同你看惊悚小说,你知道主人公最后不会死,你就放松地随着情节去跌宕好了。
反正孩子最后会把你手上所有的资料,都听完。烤烧饼的时候,莫在乎现在哪个早熟,哪个还不熟。
反正吧,伴随聆听这件事情,最重要。孩子只要翻两年多烧饼,把该听的都听了,建立起良好的智力之后,你在孩子教育方面就顺水顺风了。基本上,你想什么是什么,要什么有什么。
扒洋葱
嗯,那啥,接着扒洋葱哈...
本来吧,申爸曾经在李网的高楼里扒过一次洋葱的。没扒好。这回重扒。
话说这个洋葱吧....妈妈们都能想象出来,它长的什么样儿哈:上面是一撮尖尖的枯茎,本来那里是长在地面的洋葱秧的。洋葱秧割掉了不要,留下了一撮尖尖的枯茎。然后呢,是圆圆的洋葱,深紫色的皮;最下面,也是凸起的,是洋葱根。
它这个洋葱吧,咱们再市场上常见的那种很大的,水嘟嘟的,不好。最好的品种呢,欧洲有种洋葱,长得都鸡蛋那样大小。很瓷实,麟瓣小,气味浓郁又不辣。
这种洋葱,是拌沙拉的上品。
它这种顶级的洋葱呢,和咱们看到的水嘟嘟的洋葱,也不一样。那些水嘟嘟的洋葱,外面没有干皮,要是有,也只有一层,很容易就剥下去了。这种顶级洋葱,长得小,外面还紧紧地裹着三四层干皮。
你说,他那个厨师,怎么剥洋葱啊?
新鲜的洋葱运进厨房来了,上面还带着泥土呢
厨师把垃圾桶大碗小碗一字儿摆开,开始扒洋葱。
他这个厨师吧,他不能上来就切。上来就切,把里面幼嫩的洋葱瓣,就切坏了。况且,这么一切,洋葱上的土就都掉到洋葱肉上去了。
上来就切,不行。他怎么办?
他得先把洋葱最外面的一层干皮,小心地扒下来,扔到垃圾桶里面去。这个工作最困难,最花功夫。不过呢,做完了,洋葱带着的泥土,也就都清除掉了。只要泥土清掉了,下面就得施展手脚了。
接下来,他就可以拿起刀,把上面的枯茎和下面的根,削下去。
这一削,枯皮的茬就露出来了,很容易一层层就全剥掉了。
不像刚才,他得小心地枯茎那儿反复地抠哧,硬抠出一个欠茬来,好扒。刚才扒第一层的时候,才困难呢:好不容易抠出一个欠茬,一撕,一小块洋葱干皮撕掉了,剩下的,还得去小心地抠欠茬。
这个第一层,最难剥。
现在,整个洋葱外面的干皮枯茎根,都清理干净了,可以开始剥里面的洋葱瓣了。
刚才,第一刀削的时候,把最外面一层麟瓣上下都削出了欠茬,很容易就把最外面一层的麟瓣掰下来,放在大碗里。放在大碗里的麟瓣呢,尽管不是用来拌沙拉的,可也是做菜的原料。这些洋葱瓣,可以用来煮罗宋汤。
第一层剥完了,又剩下一个紧凑的洋葱芯。厨师还得拿起刀,再在上面和下面削去一些,露出里面洋葱瓣的欠茬,好剥。
就这么着,几下子,就剥到用来拌沙拉的幼嫩葱瓣了。厨师把幼嫩的葱瓣放在小碗里,呆会儿做沙拉用。
一个厨师,他刚来的,就这么剥洋葱。
他干了几天,发现:这样干,真的很慢。一个一个地剥第一层干皮...这一层,最难搞...大半天,也剥不了几个。
他就开始动脑筋,琢磨怎么才能剥得快。
他琢磨出来了:把这一筐的新鲜洋葱,先抖落抖落,把上面的泥土都抖落掉。泥土少了,再稀里哗啦地倒进水槽里,打开龙头冲。
这一冲,洋葱上面沾着的泥土,洋葱根里裹着的泥土,就都冲没了。
一筐干净的洋葱。
他把洋葱放进篮子里,沥水。等水沥干净了,再一字排开垃圾桶大小碗,开始剥洋葱。
这回呢?他也不是一次把一个洋葱彻底剥完,再开始剥下一个。
他分开工序,一步一步来。
剥头几干皮,最难干。他就找个干净筐,放旁边,开始把一筐洋葱的干皮,全剥掉。洋葱经过刚才的水那么一泡,软了。这回,两三层干皮,稍微一抠,就抠出欠茬来了。他一下子就把好几层干皮,都扒掉了。然后拿起刀子,上下这么一切,干干净净的洋葱,就丢进干净篮子里面去了。
这么着,很容易。很快,他就剥出了一筐干净的洋葱,等着进一步剥成罗宋汤的原料和拌沙拉的原料。
那边,来了个闲人,看厨师剥洋葱。
前些日子呢,一两分钟,小碗里就有收获了。
什么是孩子阅读过程中一大堆接下来得剥得干净的洋葱呢?就是孩子读了多少本书。
在初期,为了让以后整个阅读过程的效率最高,也要按工序来:第一道工序,就是“读过一遍”,或者“听过一遍'。这一本本读过一遍的书,就是干净篮子里的干净的洋葱。
找高品质的书,给孩子多读。
越多越好。干净篮子里的干净洋葱,越多,将来小碗里的沙拉原料就越多。
该看篮子里干净洋葱是多是少的时候,不要去看小碗里有什么收获。什么收获都没有,暂时。
可是,我们都知道,一旦开始剥麟瓣了,小碗里的收获就哗啦哗啦地涨起来了。
他这个孩子吧,他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面的。
他生活在他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呢?会发生很多很多事情。
你给孩子已经读过一遍的书....干净的洋葱...每本都有不同的主题。如果弄干净的那一篮子书,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书,这些书,恰好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主题,那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完美了:
未来,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主题,妈妈就把那本书挑出来,交到孩子手里。这时候,已经当天书听过一遍的书,他自己就开始往下剥了。
比如,大申看《星际穿越》,提到了黑洞,大申对那个黑洞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这时候,申爸把《我们怎样发现了黑洞》交到大申手里,就变成愉快阅读了。
大申十分愉快地自己往下剥那个洋葱。
这时候,我们设想一下:假如大申以前听天书的时候,没有听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里面提到了黑洞;没有在读《少年科学画报》的时候,里面有好几篇写黑洞的文章...这次光看了《星际穿越》,提到了黑洞,申爸把《我们怎样发现了黑洞》给到大申,大申会读吗?
肯定不会。
大家注意:每个孩子都看了《星际穿越》,可是看完以后,每个孩子感兴趣的主题,是不一样的!
大申看完了《星际穿越》,他感兴趣于黑洞。这和之前他篮子里的干净洋葱有关系:《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少年科学画报》里的几篇写黑洞的文章,是他篮子里面的菜。
大申有了这个基础,他才对黑洞感兴趣。
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孩子应该对那个无人机更感兴趣才对。就影片而言,黑洞的吸引力,自然远远比不上无人机。
这也就是说,弄了一篮子干净的书,尽管小碗里还什么也没有,可是就这道工序,已经对孩子产生作用了:这一篮子书,决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什么样的主题感兴趣。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当然是对那些能够引起深入思考,深入探究,有利于日后形成完整的世界图景的主题感兴趣为好了
着急的麻花妈妈就着急,问:这一篮子书,到底都有哪些啊?
给个书单,申爸。
这个完整的书单呢...现在,还没有。这不,申爸不是在荐书呢么...这个荐书啊,这一两个月了,一直在荐书。
咱们这里是一年级孩子教育的群,怎么变成孔夫子抢旧书的群了呢?
这不对劲儿啊?
粗略看上去,是不对劲。
可是,妈妈们要知道,现在荐书,无非就是在一本一本地开发那一篮子书!
你从这个角度去看抢书,这就非常非常重要:申爸要开发出一篮子恰好能涵盖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主题的好书。
这非常非常重要,这一篮子好书,不仅决定了孩子将来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时候,能够拿过来愉快阅读;还呢?还决定在未来,孩子在日常生活的纷繁复杂中,对什么主题感兴趣。
申爸至少要找到几十本这种基础性的好书,在未来几年的“听天书敏感期”中,让孩子把它们洗净,剥去枯皮切去头尾备用。
嗯...说到这里,涉及到另外一个重要问题:这几十本书,怎么给,按照什么顺序给啊?
没有顺序。
你看哈,那个有经验的厨师。他坐在那里,往干净篮子里剥洋葱。
他怎么办的?他随手从脏篮子里拿起一个洋葱,就去剥干皮。他不管拿哪个。
反正就是“随手”,哪个都行。
对于六岁的听天书的孩子,妈妈给孩子读完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就着急地问:下边哪个,下边哪个?
下边,哪个都行。就看你手头有哪个。如果手头有刚到的《我们怎样发现了...》,就我们怎样发现了...
如果有《论语今译》,就《论语今译》;如果有《老子今注今译》就《老子今注今译》;如果有《伊利亚特》,就《伊利亚特》....就是些洋葱,无所谓哪个先,哪个后。哪个都行。
妈妈不要去嘀咕“哪个”,要抓紧时间给孩子读。
哪个都行,哪个都好。
这个时候,当天书读的书,就是“下雨”。
要“下雨”,下申爸挑选过的,明确指定给孩子当天书读的一篮子恰好能涵盖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主题的那些好书。
一般来讲呢,天书,读一遍就行了。最重要的天书,比如《论语》,可以考虑读两遍。也就是论语值得读两遍。有特别喜欢《道德经》的爸爸麻麻,勉强可以把 《道德经》也算上。
那....那几十本书,到底是哪几十本呢?现在,申爸还在荐书,还在路上。终点的景色,说不太好。
不过,不管怎么说,《论语译注》肯定在、《老子今注今译》肯定在、《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肯定在、《伊利亚特》肯定在、《奥德赛》肯定在....
有这几本,就够实操了。先给孩子读这几本当天书,目前就能应付过去。
等妈妈把这几本读完了,申爸其他的好书,也推荐好了
并不耽误什么
嗯...这是剥洋葱。洋葱要按工序剥,不要逮住一个,就剥到小碗里有收获为止。那么干,尽管收获很快就能看到,可到了秋天,收成不好。
妈妈们最常问,最常嘀咕的问题就是:下边哪一个?
哪一个都行。只要是洋葱篮子里的洋葱;烧饼炉里的烧饼,每一个都要剥,每一个都要烤熟。
哪一个方便,就哪一个。
要下雨。像雨点儿一样,随机地掉。掉多了,地上自然就成了河。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1:05
2.4 伴听与听的区别
为什么非要伴听,而不是听呢?首先呢,我们要澄清:孩子都要给听故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孩子的聆听,有专注地听和伴听两种状态。我们也清楚地知道,任何一个适龄的孩子,都能进入伴听状态。这个专注地聆听,有个问题,晚上睡觉之前,孩子越听越兴奋,不肯睡觉。专注地听时间长了,比如,每天都听两个半小时的话,长此以往,孩子会累坏了。这样不行。我们需要知道:上帝当初设计的时候,他不可能设计一个五岁多的孩子,每天每天都不动,呆呆地在那里听上两个半小时。不带这样的。
可是,这个伴听不同。我们假设:如果妈妈不刻意给孩子播放故事,那么生活环境中的声音,对于适龄的孩子而言,是不是他也在伴听呢?我们无法证实这个想法。但是,很可能是这个样子的。孩子他清早一起床,就处于伴听的状态,这才是自然的状态。所以呢,妈妈刻意给孩子播放的故事,就算作是“生活环境中的声音”吧。孩子听多少,应该都无所谓。
另外一点呢,伴听好过专注聆听在哪里?伴听可以听得多。听得深。妈妈不管给孩子播什么故事,在孩子听起来,都是一些词汇构成的语音串。孩子的大脑就在自动地解码这些语音串。这个状态,可以让孩子开发出更多的“飞地”。这个很重要哦!极其重要。
在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听天书,给什么听什么。妈妈要抓住这个机会,给那些经典,给原著朗读。这个时候,撒下的种子,毫不费力。将来,这些种子就会发芽生根长出一片片茂密的森林。
我们现在呢,可以比较确定的说:在孩子五岁半之后,直接给远远超出孩子年龄水平的故事,就当背景音乐播放着,孩子自己就进入伴随聆听状态了。申爸希望妈妈们回馈:这样的做法,孩子去听,听多长时间,从孩子那里,会有零星的输出。比如,孩子入睡的速度明显加快;从孩子口中,冒出故事里面的词汇;孩子明确表示,某段故事自己“听过了”等等。这些可以从侧面证明孩子确实听了的证据。但是,当孩子正当年龄,确实进入伴随聆听状态了的时候,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
妈妈呢,得有耐心。你不能说,今天给了宇宙秘密,明天就入睡快了。另外,伴随聆听是伴随聆听,听妈妈读天书是听妈妈读天书。这两者,是不一样的,不要混到一块儿去。
孩子都六岁多了,小故事应该彻底放弃了。童话故事也不要再给了。写作业的时候不能听故事。女孩儿应该早一些。可以直接听呈妈的《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试试。六岁多了,不要再读绘本了。可以把绘本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看图。女孩儿怎么也得到了五岁再给。不要早。妈妈不要着急,以后有足够时间听。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1:05
2.5 如何引导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
引导孩子伴随聆听,是一个技术活儿。其实,说清楚了,这也是个很简单的事儿。在5.5-7.5岁这个年龄段,孩子就要吸收词汇。这是一种内在的强烈的不可遏制的动机,你挡都挡不住。不用担心孩子“不听”。当然,这需要一个“引导期”,在引导期,爸爸妈妈们莫着急,慢慢来。
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理论上引导孩子如何进入伴随聆听状态。
精要之处,不在于给孩子增加一种兴趣,而在于,爸爸妈妈要想办法,给已经取得了独占地位的某项活动——滔滔不绝的说话也好、沉湎于电视、电子游戏也好、整天在外面疯玩儿也好——降温。不让控制这些活动的神经中枢兴奋起来。申爸说过的,就是断电视,断游戏。一个孩子,沉湎于电视电子游戏,你是无论如何不能让他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这一点,很容易获得爸爸妈妈们的认同。
问题是,对于那些喜欢说话,喜欢运动的孩子,事情就复杂了。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需要下决心的地方是:平衡。要往回拉。毫无疑问,喜欢表达,喜欢运动,对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有好处的。可是,对一个人的一生,非常有好处的事情,不只是表达和运动。大孩子(小学三年级以上)的爸爸妈妈可以关注孩子班上那几个身体倍儿棒,跑起来像弹簧一样有力的孩子,或者讲话滔滔不绝,舞台上能说相声,讲快板儿的孩子。从当下的情况看,这些孩子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非常好,但是你和他们的爸爸妈妈深入交流,他们就会打个嗐声:“嗐,这孩子各方面确实都不错。可惜,就是不喜欢看书。”或者:“嗐,这孩子各方面确实都不错。可惜,就是除了武器打仗的书,别的什么都不喜欢看。”
所以对于为数不多的不能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孩子的爸爸妈妈,要下决心的,是暂时去掉某些已经获得的好东西,释放能量给大脑……伴随聆听这项心理活动,也有它相对应的大脑中枢区域的兴奋,获得更多的能量份额,把持它的垄断的地位……对于我们来说,最难的不是决定得到什么,而是决定放弃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呢,不在于他某一项事情能不能做;而在于都是重要的事情,爸爸妈妈怎么样去平衡。
平衡是一项艺术活儿,没有什么对或者不对之说。每一位爸爸,每一位妈妈,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经验和想法,倾向于某一类事情。至于这类事情要多到什么程度,花多少时间,让孩子的大脑分配多少能量,每家每户都不一样。这没什么对错。
肯定错误的做法是:不去平衡。
实际操作时妈妈们应该怎么做呢?——是让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的状态。不是妈妈们自己懂什么是“伴随聆听”的定义,它根本不是一个理论活儿。
让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的状态,是一个实践活儿,靠搞明白“伴随聆听”的定义而让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的状态,是死路一条。那你该怎么办呢?——去看别的孩子。申爸一直在说,不要光看大申!你最好去仔细琢磨,别的也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孩子,他们是怎么样进入的。
有没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呢?有啊——
⊙当背景音乐放着。
⊙不要着急。干这个,就像冬天给老式的摩托车打火,踩一脚踏板没打着;再踩一脚踏板,还是没打着……你耐心地踩,气缸慢慢变热,总会有一次,摩托车“呜~~~突突突突突突”,声音越来越响,打着火了。挡总能挂上,火总能打着的。
⊙聆听能力也需要培养。如果一个五岁的孩子,不喜欢聆听,怎么办呢?你不能直接给孩子中华上下五千年。你给他,他不听。那怎么引导孩子聆听中华上下五千年呢?先给孩子昆虫记,孩子都喜欢。听完了.孩子就习惯聆听这种形式了。接着给夏洛的网,夏洛的网听完了,孩子就已经彻底习惯聆听这种方式了。这时候,再给上下五千年,孩子就顺理成章地顺着情境兴趣,往下听了。
⊙聆听资料是一个关键因素。要运用烤烧饼、剥洋葱、编绳子等办法(这些理念会有后续介绍的,关注哦),找到喜欢的资料切入点,并一步一步引导到位。
⊙孩子的聆听,是分成两个部分的。要想起到更好的效果,最好两个部分都提供。第一个部分是一过性地听,如哈利•波特,培养伴随聆听能力和习惯的,听一遍就完。第二个部分是反复聆听,在早期伴随聆听阶段接受的内容,孩子会反反复复地听到十岁以后。孩子要反复不断地从一大套内容中吸取营养......已经伴随聆听的爸爸妈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划第二部分的内容。
伴随聆听有点儿像骑自行车。不会骑车的人,固然不会。可是,一旦学会了,就一辈子忘不了。即便过了二十年没骑,可只要练习那么十几分钟,骑车技能就能回来。
进入了伴随聆听状态,哪怕只有一次,在5.5-7.5的伴随聆听敏感期内,这种能力就丢不了。不用担心这个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1:05
2.6 关于听什么的问题
孩子如果还没有进入伴听状态的迹象,先引导孩子进入伴听。用哈利啊凡尔纳啊都行。一旦孩子进入到伴听状态,给什么听什么,那就把播放的故事,集中在最新科学指南、凡尔纳、三国原著这些上面来。将来,义工团队录好了《荷马史诗》,也播放《荷马史诗》。妈妈给读的天书呢,现在可以读《荷马史诗》。
为什么这样呢?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电视普及了。很多家庭,电视是从早开到晚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按说,等这些孩子长大了之后,其智力水平,要远远高于以前的孩子,才对。可是,那些整天伴随着电视长大的孩子,现在已经成年。从整体水平上,他们没有表现出超出以前的智力
这是为什么?一个解释呢,就是那些电视节目,刺激了孩子的情感系统,让孩子喜欢。这个情感中枢是很讨厌的一件事情,它兴奋起来了,会消耗掉大量的能力,从而抑制别的中枢吸收信息。这个暗示我们:适龄的孩子听那些人人喜欢的故事,比如小鲁讲历史,比如神奇校车,比如昆虫记等,对于智力建构,意义不大。这些孩子喜欢的故事,它们里面一定含有某些刺激孩子情感系统的成分,就如同电视节目一样。所以,孩子才那么喜欢听。
这个比较震撼。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昆虫记》,孩子们都喜欢。可是,你把忠译本昆虫记的MP3播放给孩子,孩子就不那么喜欢。这说明,孩子喜欢的改编本中,加入了某些刺激情感中枢的成分。既然孩子听什么都行,那就让孩子听《昆虫记》忠译本这样的资料,把刺激情感中枢的因素去掉。小鲁、神奇校车、昆虫记这些故事,是针对什么样的孩子的呢?有些孩子,他们不肯听!不肯坐下来,听故事。这样的孩子,用这些故事引入,让孩子听。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1:06
2.7 资料怎么用
说说这个资料怎么用吧。现在呢,情况很混乱。有MP3的故事,有伴听;有书,有读天书,还有各种各样的书。我们先说听天书。原则上,所有的天书,如果有MP3录音的话,都可以变成伴听。之所以要人肉,只不过是因为还没有录音罢了。假如,未来有一天,呈妈她们把所有的天书都录了音,会怎么样呢?要是都有录音,还是要人肉。你不能给小孩一个机器,整天抱着。孩子得听妈妈读书,讲故事。这个事情的好处,就是亲子阅读的好处。幼儿教育专家已经说了好多好多了,申爸不赘述。
说到根子上,申爸发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什么事情呢?在孩子成长的某个阶段,孩子通过聆听,来建构一生的智力基础。这个阶段呢,申爸认为是5.5-7.5岁。这个阶段的聆听,是一种“无机”方式:孩子就是听,你给什么听什么。听什么都行。这种接受信息的方式,是孩子特有的方式。这在成人看来,根本不可能,匪夷所思的事情,于孩子,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个人的智力,到底是怎么建构成的呢?决定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是在这个伴听阶段,孩子听到的资料的质量。聆听资料质量之高下,怎么判定?取决于两点:第一点,这些资料在未来,是否还会在孩子生活中重现,是否会引起孩子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第二点,这些资料是否有助于孩子形成自己对于整个世界的宏观图景。
世界图景有三个方面构成:自然图景、社会图景和自我图景。
申爸正在推荐资料。目前,正在推荐有关建构自然图景的资料。社会和自我,还没到时候。所以呢,刚刚来到群里的爸爸妈妈,感觉漫天遍地,都是科普。其实,不是的,这只是当下的一个局部而已。从出版社的角度呢,上海科技教育、科学出版社和科学普及出版社,是专业出这类书的出版社。下一步,社会图景和人文图景,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三联、中国青年那些出版社,就该轮到他们了。
还是回来说孩子的聆听和阅读。妈妈们注意:孩子目前有两条主线,不可偏废!第一条主线,孩子自主读图和真正意义上的亲子阅读。这些活动,选择的还是孩子在幼儿园阶段的那些绘本啊、百科全书啊之类的图书。第二条主线呢,就是伴随聆听和天书。
前边说了,伴听和天书,孩子可以接受任何类型的资料。所以呢,伴听和天书,要给经典。就目前音频资料的供应情况来看,伴听可以选择“通俗”一些的资料来给孩子听。像儒勒·凡尔纳、上下五千年……天书,那就没有限制了,给什么都行。给什么样的天书呢?《道德经》、《论语》、《伊利亚特》、《奥德赛》、《三国演义》,这些,自不必谈,一定要给。
在自然图景建构方面,最新科学指南。有些书呢,要不要当天书给?比如,《我们如何发现了……》。比如,《可怕的科学》。要给,但适当给就行了。比如,前边说过《可怕的科学》了;《我们如何发现了……》呢,给读一两本,就够了。这个给读天书,不过是将来孩子自主阅读的时候,他更容易喜欢上看这些书罢了。这两套书,不够经典。啊,也不能这么说,应该说,这两套书的角度不行。
要给什么样的书当天书呢?给总论性质的书。比如《最新科学指南》;给处于核心地位的书,比如《荷马史诗》,比如莎士比亚,比如三国演义,比如希腊神话。这些书,处于文明的核心地位:你只要提西方社会,西方文明,就会提到希腊神话;你只要提到文学戏剧,就会提到莎士比亚;你只要提到中国文学,就会提到三国,唐诗宋词。孩子听什么都一样听。给孩子经典,处于核心地位的原著。
注意,这个阶段,给什么听什么阶段,不要给孩子改写本。直接给原著。从孩子的角度看起来,改写本和原著,完全都是一样的东西。那这样的话,等孩子过了7.5岁到8岁,过了这个伴听敏感期,是不是你给他罗念生,他自己就愉快地开始读了呢?不。根本不是如此。等到孩子到了自主阅读期,你给他罗念生,他根本不看,不可能看。就拿希腊神话为例。等孩子自主阅读了,你给他罗念生,他不读。这个时候,对于伴听了罗念生或者天书了罗念生的孩子,你给他斯蒂芬尼德斯兄弟,他就会很高兴地看起来!对于从来没有天书罗念生的孩子,你给他斯蒂芬尼德斯兄弟,他不肯读;要想让孩子读斯蒂芬尼德斯兄弟,妈妈还得剥洋葱。就是说,孩子的阅读,是沿着刚才提到的第一条主线往前走的,这是经典的儿童教育专家给出的线路。天书不过是这段路途中,平行的另外一段路而已。可是,这一段路上发生的事情,在未来,会决定性地影响孩子在主线上喜欢读哪类书!对于一年级群里的孩子呢,一句话:给经典,给原著。这就对了。
在选择聆听资料的时候,家长们要掌握两个原则:一个是孩子的年龄,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对应聆听材料。第二个就是引入新资料的原则是就高不就低,能听高层级的资料就不要再听低层级的资料。
给孩子选聆听资料,要注意几点:
1、如果孩子喜欢上了听《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吹小号的天鹅》等短故事了,那么可以试着给孩子换上《哈利波特》的长篇,或者三国系列,以帮助孩子形成快速阅读的能力。
《哈利波特》一共七部,整个播下来,竟然有183个小时。即便是每天听4个小时,也要听上一个半月才能听完。申爸选择哈利波特作为聆听资料,是希望在4.5个循环中,让脑海中对已建构起的对应于整个故事的神经回路,发挥最大的作用。
0.5个循环:第一推动的时候,大申看《魔法石》电影时建构起来的。当时,申爸没有把整部电影都给大申,大申只看了这个系列的第一部而已。
第1个循环:聆听中文朗读。这是大申第一次建构起对应整个故事的神经回路雏形。
第2个循环:中文阅读。大申头脑中本能地修补起来的神经回路。
第3个循环:聆听英文朗读。
第4个循环:英文阅读。
第4.5个循环,在大申中文聆听能力、中文阅读能力、英文阅读能力、还有英文聆听能力的形成中,起了关键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哈利波特》系列资料是形成这些能力的重要工具。
2、关于四大名著的引入。请小孩子的爸爸妈妈们特别留意(年龄五岁和六岁,还没有上小学):轻易不要去碰四大名著。
申爸建议去听四大名著的孩子,都是已经上小学的孩子(只有一个例外)。这些孩子上学了,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听充足的故事了。所以,选择聆听读物的时候,首要考虑的是这一点。还有,考虑到和孩子的自主阅读结合起来,目前有限的时间,用在四大名著上,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听完了,也到了能够自主阅读比较复杂的书的时候了,可以顺势读原著小说。
以三国系列资料为例子,可以从三国动画片,少儿版《三国演义》故事,袁阔成版《三国演义》评书,上海美术出版社的《三国演义》连环画,三国演义原著朗读等资料从低到高逐级引入,最后引向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品三国》。
3、不要让孩子往娱乐聆听的方向滑。爸爸妈妈要是不加引导,随便孩子怎么办,在一个故事听完之后,他总要选择哈利·波特来听……只要他听过一遍哈利·波特,他就会这样做;这时可以考虑换音频资料的类型,如科普类、历史类等。逐渐提升聆听资料的层级。
4、如果已经把可听的类别都听过了,可以引导孩子在听过的内容里面,选择某一类……或者爸爸妈妈喜欢的某一类……引导孩子反复听。这些资料,构成了孩子一生知识结构进而是智力结构的基础,他需要反反复复地听,把基础夯实。听过一遍,孩子还只是吸取了一些词汇,相当于图片上一些零散的点,远远构不成一幅图片。这些点,会随着聆听次数的加多而迅速增加,慢慢地,里面的图像隐隐约约显现出来,变得越来越清晰。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1:10
2.8 伴随聆听状态引入目录
[编者注:本部分为花果山义工妈妈们据不完全统计自行整理,仅供初级参考。]
第一阶段(4岁半到5岁):
可选音频素材:《夏洛的网》、《吹小号的天鹅》、《小熊维尼》、《鼹鼠的故事》、《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神奇校车》、《昆虫记》。
亲子阅读:《神奇校车》。
第二阶段(5岁至5岁半):
可选音频素材:《西游记》(曹灿、孙敬修等;先儿童版,后原著。)、凡尔纳科幻小说。
可选桥梁书:《丁丁历险记》(只读图,不讲解,详见后附:关于《丁丁历险记》的特别说明。)
可选历史类素材:《林汉达历史故事集》、《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希利尔讲世界史》、《中华上下五千年》、《 世界上下五千年》。(林汉达最好,吴姐姐其次。申爸觉得 《林汉达》 和 《丁丁》 有一定难度,5岁以后听比较好。)
亲子阅读: 《可怕的科学》。
第三阶段(5岁半至6岁):
可选音频素材:《哈利波特》(听一遍即收)、凡尔纳科幻小说、《希利尔讲世界史、世界地理、艺术史》。
第四阶段(6岁以后):
可选音频素材:三国演义(先评书-袁阔成,后原著)、红楼梦 (姚锡娟)。如果对诗歌韵律感兴趣,就大声朗读《笠翁对韵》。卞之琳(朱生豪或者梁实秋)译《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罗念生译《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亮剑》、《藏獒 I II III》、《王树增解读三大战役》等。
备注:
1. 五岁半以后的亲子阅读期间,可穿插天书,可选天书:
《 阿西莫夫科学指南》、杨伯峻《论语译著》、《老子今注今译》(一遍即可,一年后重新读)、《雨林中的欧几里得》、《数学真好玩儿 I II》、《数:科学的语言》、《现代世界中的数学》、《改变世界的观念》、《易经》《离骚》、《九歌》、《汉乐府•国风》、李白的《蜀道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木兰辞》、贾谊的《过秦论》、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等。
读天书的时间分成两段:一段读阿西莫夫,一段读论语。也就是说,科学的主题的天书,永远占一段,剩下的,读其他主题的天书。
2. 听《三国演义》短期目的:让孩子通过在听三国演义时培养起来的兴趣,在听完三国之后,吃掉《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品三国》本身的好处毋庸多言。另外的一个更大的好处是:孩子听后就会对那种讲座的形式,十分习惯。有了这个习惯,就可以听下整个百家讲坛。百家讲坛利用大学里面现有的学术成就,在全国范围内,找到最能讲的教授,各负责自己擅长的一段,最后,连缀成了一部浩大的中国通史。所以,最终目标:中国通史。
关于《三国演义》,申爸的看法是这样的:
(1)如果爸爸妈妈自己特别喜欢三国,又想把三国给到孩子,那什么时候给孩子,随爸爸妈妈的意愿,不必理会这里的建议;
(2)对于从来没有刻意给过有声读物,也没有读过天书,现在已经上了小学的孩子,给三国演义评书。评书完了,可以给原著的朗读。这主要是考虑到,第一,孩子可能还没有聆听的习惯;第二,孩子没有很多时间来听故事了。用评书来培养聆听习惯,同时,这部小说也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亦是,这小说可以引导孩子去百家讲坛。
(3)百家讲坛在孩子8岁半以后,最好9岁再给。
(4)对于还在幼儿园的小孩子......目前跟着这份指南走的孩子,申爸不建议给《三国演义》。等到孩子8岁,直接给三国原著,然后直接去百家讲坛。或者,不给三国演义,直接去百家讲坛就可以了。《三国演义》,不管是评书还是原著朗读,在申爸看来,就是一个娱乐的资料。
3. 古希腊神话:推荐斯蒂芬尼德斯兄弟的《希腊神话》。
4. 数学和地理的音频,申爸也没找到。如果别的爸爸妈妈遇到过,请建议。儒勒·凡尔纳很多的,够听很长时间。这些都听完了,需要让孩子重复听。当然,最好有足够多的好资料,让孩子一直听新的...可惜,实在没有。这些东西,孩子得听好几遍才行。等听无可听了,就可以考虑四大名著,然后百家讲坛了.....这些东西,是听不完的。
5. 九岁可以读《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给孩子选聆听资料,要注意几点:
1、不要让孩子往娱乐聆听的方向滑。爸爸妈妈要是不加引导,随便孩子怎么办,在一个故事听完之后,他总要选择哈利·波特来听.....只要他听过一遍哈利·波特,他就会这样做;
2、如果已经把可听的类别都听过了,可以引导孩子在听过的内容里面,选择某一类......或者爸爸妈妈喜欢的某一类......引导孩子反复听。这些资料,构成了孩子一生知识结构进而是智力结构的基础,他需要反反复复地听,把基础夯实。听过一遍,孩子还只是吸取了一些词汇,相当于图片上一些零散的点,远远构不成一幅图片。这些点,会随着聆听次数的加多而迅速增加,慢慢地,里面的图像隐隐约约显现出来,变得越来越清晰。昨天,大申还听了海底两万里。这已经是他第n次听这部小说了。
有三个方面的事情,可以考虑。有机会,踏小小一步,试一试。不行就先按下,过一段时间,找机会再试。
第一,把儿童版的“四大名著”,换成原版的四大名著。如果你换成了,对孩子将来的自主阅读之后,将会非常有帮助。另外,简写版的“四大名著”,其实对孩子将来的智力发展,带来的益处有限.....想想看,现在孩子吸收的是词汇。简写版所用的词汇和原著所用的词汇,是不一样的。从孩子是在听词汇这个事实的角度看,简写版和原著,其实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第二,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就是说,让孩子睡得更早,起得更早。如果孩子不是累得头一沾枕头就着了,你没法调整。她自己精神着呢,不到10点她不睡。现在,孩子已经躺下就着了,你就可以着手调整作息时间了。希望能够调到5:45起床。在吃早点之前,孩子已经听了一个小时的故事了。然后,早饭吃得好。到了幼儿园,也不会昏昏沉沉的,马上就能高效地投入一天的活动中去。这个习惯养成了,对上孩子小学之后,非常有好处。这件事情,做到心里有数。怡很快就会进入到“故事非听不行”的状态。到了那个时候,你只要早晨在孩子耳边儿轻声说:“起床啦,去听故事。”她马上就清醒了,爬起来。这种作息时间的调整,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比如说,每个星期提前15分钟叫孩子起床。做一个月,就可以提前一个小时了。
第三,准备好接下来要听的故事。《昆虫记》早晚会听腻的....当孩子把里面的词汇都掌握,吮吸干了的时候,就腻了.....手上已经有《夏洛的网》了。下一步,可以让孩子听这个。四大名著的原文朗读,时不时放给孩子听听,看她接不接受。如果接受,你就一步登天了:你无法靠自己读,给孩子读完四大名著。每天才那么三四十分钟,读到孩子十岁,也读不完。大人也受不了。可是,一旦孩子接受原著朗读,你就轻松了。让孩子自己去听就行了。
这三个方面,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做到,需要爸爸妈妈很有耐心,耐心寻找孩子接受的时机。一旦孩子全盘接受,接下来就更好办了。
宇翔现在已经上小学了,聆听的余地,完全不像幼儿园的孩子那样充裕了。
首先,得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其次,要保证孩子户外运动、玩的时间。最后,要保证孩子写作业的时间。
这三部分时间一去掉,剩下给孩子聆听的时间,就不多了。
一般来讲,孩子放学进了家门,定闹钟,休息二十分钟,他一边休息,吃东西,不能听故事,只能休息。开始写作业了,就得把故事停掉,保证专心写作业。写完作业之后,把故事打开。出去玩儿,是不能并行听故事的。只要孩子一进家门,就可以把故事打开。那边厢,孩子该干什么干什么,换鞋、自己读书,玩儿还是吃饭,都可以开着故事。早上起床,就打开故事,孩子可以做别的任何事情,都不影响。
对于上学的孩子,最重要的听故事的时间是周末。周末的时候,只要在家,没有学习的时候,就开着故事,让孩子一直听。这样听一天,晚上头一沾枕头,就着了。
申爸没给大申念过四大名著。
原因呢?很简单:大申都饶有兴致地听《论语译注》和《老子今译今注》,听四大名著,就更没有问题了。
因为走过的路径不同,程度不同,对大申而言,“四大名著”更像是“娱乐”的资料,而不是“愉乐”的资料。
申爸曾经给过大申袁阔成版的评书《三国演义》,听了七八十集,听得如醉如痴。申爸把它给停了。改成《三国演义》原文朗读。听了二十来回,开始上瘾,申爸也停了。
后来,又听《西游记》的原文朗读。喜欢得不得了。可申爸控制着,高兴了,周末,才给一两集。平时不给。
这些,申爸都作为娱乐的资料,偶尔给。
这样,主要原因是大申上学,没有时间。所剩无几的时间,都用来听英语,Magic Tree House了。
大申现在正在看《鼻子知道什么:日常生活中的气味科学》。这是愉乐的书。
目前大申对四大名著,听都没问题。不管是听原著朗读还是听评书,都没问题。问题在于:大申不肯读这四本小说。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不肯自己读。申爸憋着大申:必须读原著,否则,别的形式,不给。
我们确实看不到孩子头脑中的变化。更糟的是,因为孩子语言能力的约束,孩子也无法用语言给我们回馈,自己听进了多少。目前,能够让我们判定孩子确实听了、判定孩子在头脑中确实在快速地建构自己的智力基础的唯一现象,就是孩子确实快速入睡了。在5-7.5岁这个年龄段,如果孩子晚上越来越精神,折腾,久久不入睡,那就说明孩子最宝贵的天赋被浪费掉了。他没动用自己的天赋去做真正有价值的事儿,当然不累,就不睡。这很可惜。
这个年龄的孩子,需要做两种事情:一种是亲子阅读;另一种是聆听。
从妈妈们的回馈中,申爸发现:好像好多人,把亲子阅读和申爸说的聆听搞混了。
亲子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这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申爸可不是说要用MP3的故事来取代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当然越多越好。
亲子阅读好。可是啊,按咱们自己的实际情况的统计,平均而言,父母每天对孩子的高水平陪伴,只有1.6个小时。真实的情况是,平均每天坚持40分钟的亲子阅读,从不间断的家庭,就非常少了。
妈妈们确实爱孩子,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孩子,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孩子.....可是啊,理想是美好的,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是,每个上班的母亲,每天能陪孩子读40分钟,就已经很优秀了。
孩子剩下的时间干什么?不管?剩下的时间,爸爸妈妈陪不了的时间,让孩子聆听。
聆听和亲子阅读是不相干的两件是事情啊,千万别弄混到一起去,当成一件事儿。
有两件事情是最娱乐孩子的:一个是看电视,另一个是打游戏。
如果想让孩子聆听,就必须把这两件事情从孩子的生活中暂时驱逐出去。否则无解。
为什么说“暂时”呢?
孩子听上瘾了之后,你就可以把游戏放开。但是说好,一次玩30分钟,到了时间,就停止。停止了之后,可以继续听故事。孩子因为有了别的也喜欢的事情干,就很容易到了点儿就离开游戏了。时间长了,就养成了可以控制玩游戏的习惯。
适当地给孩子玩玩电子游戏,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如果孩子一沾电脑,就玩上游戏不撒手,可以考虑买一个便携式的MP3播放机,给孩子播故事。大申听坏好几个了。
申爸欢迎两件事情:
第一件,真实地困扰你的问题。不管问题有多大,只要是“真实的”问题,就欢迎。
第二件,做。在做的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还有,在做的过程中的回馈。回馈回馈,越多越好,越详尽越好。多多益善。
申爸重点盯着这两种事情呢。
To所有小孩子的爸爸妈妈:
不要着急!
这里说的“小孩子”,是指没上小学的孩子。
不管你的孩子是六岁、五岁还是四岁,只要爸爸妈妈认同申爸说的(听进去了就行,连“认同”都不一定),听故事对孩子的智力建构有莫大的好处,同时,是利用孩子在家里,你无法高效陪伴的时间,并行听故事,并且,你也开始给孩子听故事了,那么,你就放心好了。申爸敢断定,到了7.5岁,孩子走出“黑障”静默期,你的孩子,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出:这孩子很聪明,与众不同。
因为孩子的智力确实建构得很好。可惜,只有到那个时候,才能看出来。在此之前,孩子看不出有什么不同,甚至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其实呢,事情很简单。来个类比。
茗峰妈妈给了我们一个案例,在这个案例里面,那些孩子长到八九岁了,还不肯听《三国演义》评书。什么愿意造成的?那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一两岁的时候......那些孩子的爸爸妈妈没有给孩子亲子阅读。
就这么个原因。
那些孩子没有做亲子阅读,这的影响,要到七八年之后才看得出来。
回想我们自己最初给孩子做亲子阅读的时候。孩子有变化吗?除了偶尔蹦出一两个阅读材料中的词汇,孩子很喜欢听之外,什么变化也没有。
当初的亲子阅读,和今天的听故事,孩子那里的表现都一样:做的时候,什么变化都没有。
变化,大变化,在将来。
所以呢,恭喜你,开始给孩子听故事,复用孩子大量的零碎时间,听故事。
当然,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能够解决的。申爸苦于看不到孩子们听故事的情形....要是申爸能够身临其境,一眼就能看出来问题在那里,并且给出解决的建议。可惜,申爸不在,想象不出你的宝宝到底是怎么回事。申爸很重视实践:就是做。想一千万遍,什么也不做,什么也得不到。所以,申爸喜欢“琐碎的”做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如果你的宝宝出现了什么问题,你尽量把当时的情景,描述的细致,写出来,申爸帮你找原因。
在这个年龄,孩子就要吸收词汇。这是一种内在的强烈的不可遏制的动机,你挡都挡不住。不用担心孩子“不听”。当然,这需要一个“引导期”,在引导期,爸爸妈妈们莫着急,慢慢来。
把详细的情况写出来,给申爸看。问题就能解决。
越详细越好。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1:13
9. 《丁丁历险记》使用说明
大申阅读的历程是这样的:
从一岁半开始,自己看幼儿画报类的读物。很专注地看上面的图。这种状态一直就持续着,直到四岁多,开始看DK的百科图画。
大申学前不认字,一个字都不认识。汉字全是在上学之后,语文课上学的。大申的桥梁书,有且只有一套,《丁丁历险记》。这套书是一年级下学期买的。那个时候,大申已经在课堂上学了600个汉字了。孩子对这套书,非常感兴趣。
很明显,在拿到这套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孩子是在看上面的图,没有一丁点儿看字的意图。大申坐在沙发上,摊一本《法老的权杖》在沙发上,一边听音响里播的故事,一边琢磨他的书。他很仔细地扫视书页,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幅图一幅图地琢磨。有时侯,看到页尾,眼光又回到前面,重新看过。经常的,他看到后边,忽然想起什么,就又把书往回翻,找到某一幅图,皱着眉,琢磨着、回顾着。回顾完了,就接着 前面那幅画,继续往下琢磨,就好像刚才根本没有看过一遍似的。一本书,他就这么着,能琢磨上好几个小时,也不烦。情形很像他小的时候听故事,反反复复地听,把大人烦得要死,他却乐此不疲。就这么着,《丁丁历险记》整整看了一年半的时间。期间,只要申爸感觉到大申对这书不感兴趣了,就放两集Adventures of Titntin给大申看。英文版的。看完了动画片,大申兴趣马上回来了,就又开始摊开书,坐在沙发上那儿琢磨。
一般情况下,在二年级之前,读字不读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读图!
读图会让孩子对了解书中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欲望。这种欲望,你憋着他。一旦他的识字量过了临界值,他就会有强烈的动力,利用文字来解读书里的内容,解答自己心中的疑问.......经过一段时间的这样的过渡期,孩子有一天,就忽然看是看完全没有图辅助的书了。孩子在一遍又一遍读图的过程中,会对书中的内容了解的越来越多。他了解得越多,想知道的就更多.....所以,这个从读图到读书的过渡书,很重要。丁丁历险记干这个,最合适。
孩子读图,猜出大致的情节,他对更多的只有文字才能给出的细节,产生强烈的需要......然后,这个需要就驱动他,开始读书上的字了。大申琢磨那24本丁丁历险记申爸觉得,整整琢磨了一年的时间。然后,再给他一本丁丁,他10分钟就从头到尾读完了。然后,再给他一本新的丁丁,他10分钟就从头到尾读完了。丁丁历险记是申爸早就设计好,用来做阅读的桥梁书的。这就决定了:申爸不可能给大申讲。申妈可能讲过一点点,这个申爸没留意到,不知道。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自己读完了。申爸曾经记述过看这件事。从王府井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新丁丁,车子还没过东单路口,大申就把它读完了。作为桥梁书的丁丁,最好在一年级下学期给。
申爸说了丁丁用来做什么,怎么给,可是,论坛上的妈妈一例着急。孩子五岁,就给了,有的还讲了。孩子把丁丁弄熟,到了真正需要桥梁书的时候,她还能到哪里找到丁丁那样水平的、符合条件的书来呢?
所以,要按照孩子发展的韵律来。孩子教育,坏主要就坏在父母着急。
把人参鹿茸当萝卜白菜吃了,等到身体需要的时候,就没有了。”
豫朱妈分享《丁丁历险记》使用方法:
为什么选《丁丁历险记》(以下简称丁丁)?因为丁丁是世界著名漫画家的作品,趣味性和艺术性都是过硬的,而且拓展性也很大,比如英文动画,英文书籍,英文广播剧等等。
现阶段利用丁丁的情节吸引孩子去先琢磨画面,培养孩子阅读复杂图画的能力,等画面熟悉了,孩子就不再满足于画面上的有限信息了,开始琢磨文字,猜测文字,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识字量,最关键的是培养他整句整行的阅读的能力。
识字多就代表阅读能力强?不一定!我们身边的好多人为什么阅读速度有着那么大的差别?就是因为有人是一字一句读,有人是扫视,一片一片读。这也是为什么申爸要孩子过了识字关后给上哈利的原因利用哈利超强的趣味性培养孩子快速扫视式阅读的能力,七部哈利读完,阅读能力基本没问题了。
所以一再强调的不是孩子几岁时给丁丁,而是在给丁丁之后家长一定记得不要给他读,给他讲!
有人问,那动画片能不能给?中文的还是最好不给,只能作为吸引孩子的一个工具,尽量少给。英文的那就随便给了,反正也听不懂,看个热闹吧!有的家长说我知道啊,可是我给孩子孩子不看啊,我怎么办,命令他必须看吧?不行的,千万不能强迫他看,这样,再好的东西都变味了。
记得谁说过,想给孩子什么就限制他,想拿走什么就规定当任务。2013年暑假时我家的丁丁放那都有一年了?孩子都视而不见,我着急啊,天天也看书就是不看丁丁,看啥呢,斯凯瑞系列,《神奇校车》啥的都是三四岁时就开始看的书,我找个时间把这些书都收起来了,他能看见的地方就是丁丁和《可怕的科学》,还有李毓佩等等。偶尔给一集英文丁丁看,两三个月后发现,孩子开始看丁丁了,一开始翻得很快,几分钟就翻完一本书,我又开始急了,这样的浏览咋能行呢?捺住性子不管,发现又过了两三个月,看书速度越来越慢,还会哈哈大笑了,看书时嘴里有时还念念有词,先是读短小的句子,现在开始看长句子,实在抠不出来就来求我给他读一句,我就勉为其难的给他读一句,一句怎么能够呢,只能让他更加想抠出情节发展了,乖乖自己拿着书去抠去了,至此,成功上道了!
渣渣king
发表于 2018-3-28 12:23
收藏,学习
birdancing
发表于 2018-3-28 14:22
这是一本书转载过来的吧,那么多!写得真好!
camel_XOzcL
发表于 2018-3-28 14:43
好详细哦,留着慢慢看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28 15:30
birdancing 发表于 2018-3-28 14:22
这是一本书转载过来的吧,那么多!写得真好!
节选自花果山论坛,申爸写的小学生家长指南(三大本)
xiaodingzaicx
发表于 2018-3-29 00:55
收藏了很好
CYY2016
发表于 2018-3-29 08:11
学习了,写得特别好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30 16:36
申爸谈古文
什么是古文
楠楠妈看得仔细。是的,大申的伴随聆听里面,少了经典古文这块儿。这是很重要的一块内容。
至此为止,大申的教育中,申爸有两个遗憾。
一个是在四岁到五岁之间,没有留意到绘画的重要性。绘画很重要。这项技能,在孩子能够用语言和文字自如表达自己之前,孩子可以借之以表达自己。并且,在表达的同时,顺便锻炼形象思维的能力。当申爸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申爸只好放弃绘画表达.....等大申能够用语言自如表达自己的时候,绘画的表达功效,就没用了....改用别的,锻炼大申的形象思维能力。
第二个,就是在伴随聆听的时候,没有给经典古文。古文和古诗是两回事。古诗给不给,问题不大。但是,在伴随聆听阶段,不给古文,问题就大了。中国语文,缺少了古文,无法高效地建构。这个得补回来。申爸正在听史记,打算给史记.......但不知道效果如何。现在看出来了,论语、孟子、庄子、老子这些经典,偏重于哲,在语文能力建构.....就是大申现在这个时候.....用不上。当然,将来可能有用。比较好的古文,是史。既然是史,那就史记吧。
说说古文。
要是,汉语也像英语一样,就简单了。要是在英语里,就会有两个词,一个是“古文”,另一个是“The 古文”。这两个词这么一写,就很清楚:前边的是指“我出生之前所有的那些文”,后边的是指“某一种特别的古代的文”;前边的是不定代词,每个人说,所指的文都不一样,苏东坡说的“古文”是宋朝他出生以前的文,他自己写的自然不算;可申爸说的“古文”当然包括苏东坡写的所有的文。“The 古文”有特殊的意义:指那些春秋战国起,下至西汉,当时的书面文体。这自然包括其文体、风格、词句等等。
文章就是语言的记录。你把话用嘴巴说出来,就是说话;你把每个字都变作文字,写下来,就是文。文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可是,在中国,古代,士大夫们写的正式的文,都不是当时他们说的话。他们都必须学一种叫做“the 古文”的文体,用这种"the 古文"来写文章。用当时口语来写文章,那是被认为不入流,掉价的事情。这种习俗,从魏晋时代就开始了,一直到五四运动,胡适之他们提倡白话文,才打破这种习俗。
这是“the 古文”。
那么,四大名著,怎么回事?毕竟,写得满纸文绉绉的词句,不是“引车卖浆者流”能够习惯看的。“引车卖浆者流”也需要有文章来看。这种需求,就催生了古代的白话文传统。那时候,叫什么小说、传奇、演义、评话什么的。这些东西,是些不入流的东西,士大夫明了看不上,私下也偷偷地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就是这些不“入流的”小说类别中的佼佼者。
所以呢,古文,当推诸子百家的经典还有史记最为正宗。这也正是历朝历代文人们都必须读的东西。
我们先留意一些最基本的东西,然后,再看看,于孩子那边,如何取舍。
“the 古文”这个东西,大致说来,是指一种文体。文体和内容是两回事。这就好比说,感伤精致是内容方面的,词牌是一种文体。因为前人大都填些风花雪月精致苍白的词出来,就以为词牌是风花雪月感伤精致的,这不行:赶到苏东坡一出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出来,人们才恍然大悟:哦,原来,词也可以写雄浑苍厚的内容的,这才留意到,原来词牌是一种文体,拿这种文体装什么内容进去,实在是没有限定的。
现在,那些叫做“文学”的观念,是打西方来的观念体系。在中国的文的传统里面,是没有这个概念的。中国传统的文,是分成经史子集的。那些诗词曲赋的东西,显然和文不一样。可是,那些东西,从本原上来说,都是配着曲调,用来唱的唱词。文不是用来唱的。现在叫做四大名著那些东西,原本是些说唱艺术的文字本子....当然,后来,这些文体被文人所接手,写成了不能唱的词,不能说的“书”,比如《红楼梦》,这是另一回事。单从本源上来说,是清楚的.....这么一看,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面,这些东西分得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我们说孩子。
孩子能够学会古文,这很重要。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它非常有价值。学会古文,对于中华文化环境下的孩子,建构智力,是最简单平坦的捷径。这一点,以后再详细说。
既然“the 古文”是一种文体,那么,选什么内容的文给孩子,就是大有讲究的课题了。
同样是史,有司马迁的《史记》,有他弟弟司马光(大申的观点)的《资治通鉴》,有陈寿的《三国志》.....选什么给孩子最初来读呢?选《史记》。
任何一个古老文明,能够延续至今的,没有灭绝的文明....它必须有一个“稳定器”。
嗯,对了,你知道吗:为什么那个时代,叫做“轴心时代”?
在公元前六世纪到三世纪这几百年时间里,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主要文明,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批亘越今古的开拓性人物。在东方是孔子老子他们,在中东是耶稣,穆罕默德,在希腊是柏拉图。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称作“轴心时代”。
它为什么叫“轴心”?
什么是轴心啊?那个车的轮子,最外边是轮圈,正中间是轴,从轴上辐射处很多很多的辐条,连接到轮圈上,支撑着轮圈。轴就是轴心。轮圈上任何一点,都是直接和轴心连在一起的。没有这样的轮子:轮圈上的点,是靠轮圈上的另一个点,而不是直接靠轴心来支撑的....这样的东西如果有,它也不叫轮子。它叫网络。
轴很重要哦,整个车子的力,都得由轴来承担。
我们的轴心时代,就是中华文明的稳定器。
它具体是怎么起到“稳定”的作用的?
靠“the 古文”。
整个长长的中国历史,一直到五四运动,小孩子都是直接去学轴心时代的那些经典,从那里直接汲取营养。这连接,就跟车上辐条一样。小孩子不能够去连接辐条上的别一个什么点,只能单刀直入,直奔轴心,就是那些经典。
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学会“the 古文”。语言这个东西,是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孔子那个时候,他的弟子们写下来的《论语》,就是当时他们说话的语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今天,这句话我们一出口,别人就知道我们在引用古文,因为我们现在不这么说话。可那个时候,孔子和颜渊面对面的时候,他们就是这么说话的。
这种说话的方式,变成的文,就成了中国历史上长久的定例:日常你怎么说话不管,你只要写正式的文,就必须用这种方式。一直到五四运动后很久,建国之前,在报纸上....比如说《大公报》....发表社论,还是要用这种文体的。
这就稳了。
不只是中华文明是这样。你去看希腊文明的传承。在历史上,所有西方那些伟大的人物,伽利略、路德、歌德......他们都要学一种他们日常生活中根本没有人说的语言:拉丁语。他们都有拉丁语的著作存世。为什么拉丁语?就是因为,拉丁语是古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希腊本身不行,但是希腊文明有一个健硕的仰慕者:罗马帝国。这个家伙厉害,它军事厉害,建立了大帝国。在文化上,整个传承了希腊文化的衣钵。罗马帝国的时代,大约就是中华文明中西汉的时代。在西方文明中,每个小孩子都要学习拉丁语,直接从他们的轴系汲取营养,成为轮圈上的一个点。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古文”是一种什么东西。我们常说,语言文字。这个“语言文字”呢,是连在一块儿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根本,文字是附着于根本,记录语言的记录形式,起辅助作用。因为在现代录音技术发明之前,声音是无法记录重现的。
“古文”是一种死语言,就如同拉丁文一样。它只活在纸面上,现在,已经没有人在日常讲了。可是,现在没有人讲,不等于它不曾是人们口里说过的实实在在的话。如果有人能穿越,回到2500年前,站在孔子身边,他听到的,就是《论语》的许多话,直接从孔子的口里说出来。孔子那个时候,“古文”就是他们日常讲的话。
申爸推测:孔子那个时候,怕是也有小孩子的。这些小孩子呢,不要说十岁,他们刚出生,听到的,就是“古文”。就如同现在的小孩子,刚出生,听到的,就是白话文一样。
这么说呢,“古文”这个东西,从语言的角度讲,无所谓适不适合小孩子的问题。都是小孩子们,不管是孔子那个时候,还是现在这个时候,小孩子都是小孩子。不要执着于“古文”能不能给小孩子听,都是人类的语言,古文没什么特殊的。
接下来呢,就是这么个问题了:古文适不适合给孩子当伴随聆听用,古文适不适合十岁的孩子来阅读。
不管是哪里,只要是中国的文化氛围,教小孩子背几句唐诗,都被认为是“适合小孩子”的事情。可是啊,它这个背唐诗,不过是教孩子鹦鹉学舌而已。唐诗呢,也是一种“古文”,我们日常,也不“白日依山尽”这么样来说话,对吧?伴随聆听呢,根子上不过是把聆听的资料,作为一种语言,还原到孩子自然掌握的状态下,让孩子掌握罢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啊,小孩子,刚生下来,还在襁褓里面,他的小耳朵,就开始听周围爸爸妈妈说的话。那些话呢,对于刚生下来的小娃娃而言,不过就是“天书”。谁要是认为襁褓边的爸爸妈妈吵架,都是适合于小娃娃聆听水平的“聆听资料”,那他的脑筋,一定有问题。孩子怎么学会语言的?他就是这么听啊,甭管什么,遇到什么听什么,听到两岁,就会开口说话了。如果认为鹦鹉学舌式地背些唐诗,适合于小孩子,那就有理由认为:用孩子自然认知的方式,“生动自然地”伴随着学会古文,不适合于孩子。
其实呢,伴随聆听的方式,就是自然的掌握语言的方式。小孩子,他从一出生,就在伴随聆听:伴随聆听生活环境中人们的话。听着听着,他就学会了语言。
申爸不主张让五岁半以下的小孩子就着MP3,伴随聆听。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你给孩子放英语,孩子就作为一门语言,掌握了英语;你给孩子放德语,孩子就作为一门语言,掌握了德语;你给孩子放古文,孩子就作为一门语言,掌握了古文。对于孩子来讲,哪一种语言是最重要的啊?当然是现在人们说的这种语言了!
5.5岁之前,伴随聆听,都让孩子听自然环境中的自然语言,孩子最要紧的,是掌握日常口语,好解决一辈子的生活问题。你MP3里面播出来的,不过是书面文字的语音还原。一旦形成书面文字,你再怎么留意,还原出来的,都和生动的原话,有不一样。就像豆粉还原的豆浆,怎么也比不上刚磨出的豆浆一样。
学习,不管是学习英语也好,学习古文也好,申爸现在倾向于,有两种方式学习。一种呢,是自然获取的方式,另一种呢,是规范教学的方式。我们这些家长呢,是用规范教学的方式,学习英语和古文的。这就让我们几乎所有人,形成了思维定式:要学英语,要学古文,就是要规范教学的方式。可是啊,我们知道,我们都有体验:规范教学的方式,效率低。自然获取的方式,效率高。
怎么见得呢?任何人,都知道,学习英语,我们没有语言环境。是的,没有。我们一般都认为:如果把孩子送到英国去,两个月的时间,孩子的英语口语就会非常流利,事实上,我们没有多少人怀疑这一点。
为什么送到英国去,孩子的口语很快就那么流利,我们这些人,小学中学大学,学了十六七年,英语还张不开口?就是因为,到英国去,孩子自然就把英语的学习,切换到自然获取的方式了。两个月过去了,孩子回来了。回来了呢,孩子就说:“我没学英语啊?”他自己就是为了交流,掌握了英语,他自己并不认为自己在学习。
没有法子送孩子去英国,自然获取的方式,就没有指望了吗?非也。可以用伴随聆听的方式,部分地模拟那种“自然环境”。如果伴随聆听正好赶上孩子们语言获取效率最高的年龄段,孩子自己就会用听到的东西,搭建起语言的基础。
古文呢,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语言。既然是一种语言,就引导孩子进入自然获取方式,高效率地掌握它。申爸一提十岁能自己读《史记》什么什么的,就激活了爸爸妈妈头脑中的思维定式:用规范教学的方式获取。规范教学的方式,是官道,路远还不好走,跑得再快,都不行。申爸是想找条地道,直接过去就行了。
可惜啊,这个事情:用伴随聆听的方式来学习古文,合手的资料,一个都没有,这本来就是一个亘古未有的新事物。申爸呢,并不叹息。申爸打算,带领两个群里的爸爸妈妈,群策群力,全力以赴。我们自己动手,把合适的资料开发出来。咱自己开发,自己用。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是用伴随聆听方式,学习古文的问题。
伴随聆听plus古文。申爸在群里一提出这个构想,群情激越。毫无疑问,伴随聆听的孩子,配上精心设计的古文学习进路,他们十岁的时候,准定能够自己去把《史记》、《左氏春秋传》、《汉书》、《三国志》啃下来。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3-31 22:11
顺路说一句学英语
智力的发展,语言可以看做是其索引,外部表现。这个怎么说呢?
我们看,大申他怎么看动画片。在Smurfs里面,如果出现过这样的镜头:Bomb Smurf点了颗炸弹,把正好跑过来的Sniffer手上端着的蛋糕溅上了很多泥土粪便,脏东西。这时候,Baby Smurf爬过来,伸手抓起蛋糕,就要往嘴里塞。横着里,冲过来Sister Smurf,一把夺下Baby Smurf手里的蛋糕,跟他说:“Yucky!”这是一个场景。
在这个场景里,出现了一个大申从来没有遇见过的新词,yucky。在正在看动画片的大申的头脑里,是怎么处理这个新词的呢?大申肯定不是在“学英语”。他并没有意识到,也没有一点儿主观的努力,说是要记住yucky这个词,这个词的发音,完了呢,主观上要去把这个词的意思猜出来记住。
你和大申背“床前明月光”比较一下,就知道,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心理过程。背“床前明月光”,大申知道自己要把这句话背下来。背下来呢,妈妈就高兴。妈妈高兴,自己也高兴。为了让妈妈高兴,大申就一遍一遍地背,最后,终于能十分流畅地把这首李白的诗,背下来了。大申背是背下来了,可这首诗里面说的什么内容,大申根本不关心,也不知道。
大申在看Smurf的时候,就是一个一个的场景,完了呢,每个场景,有一个词。在这个场景里,是yucky。可是接下来,问题来了:这个yucky,到底对应着这个场景里的哪一种意思呢?单就这个场景来说,sister Smurf口里的"yucky",可以换成“throw it away”,“Don't take it”,“It's dirty”这些词汇句子,都符合这个场景。大申怎么能够猜出来,yucky是恶心的意思呢?这和sister Smurf抢到脏蛋糕后,把蛋糕甩开,脸上厌恶的表情有关。把Sister Smurf脸上厌恶的表情考虑在内,“throw it away”,“Don't take it”这两个意思,就不对了,搭不上。现在呢,单从这个场景来看,把yucky猜测成“恶心”和“It's dirty”都可以。
事情到了这里,也就结束了。动画片在继续播放,大申的小脑筋要去对付下一个场景了。可是,这个场景,加上推测出来的yucky这个词所指的意向,已经记录在大申的小脑筋里面了。前后20秒不到的时间,大申的小脑筋自动地做完了所有这一切。就这么快。大申的小脑筋,在看动画片的时候,一直就这么工作着。大量的场景,与这些场景相对应的词汇,储存在头脑里。那个效率,高得惊人。
过了一段时间,大申一边听申爸读天书,一边看丁丁。丁丁里面那堆盘绕着苍蝇的粪便,激活了大申的记忆。大申一瞬间,就把这堆粪便和沾着泥土脏物的蛋糕联系在一起,同时,也把这堆粪便和那个场景联系在一起。yucky是那个场景的索引词,大申顺口就把这个索引给说出来了。尽管意思有偏差,但大方向是对的。
人类所有的词汇,都是按照这个方式,学会的。这是一种自然方式。人类本能地获取词汇的方式。妈妈们在群里讨论,怎么学英语。怎么学英语呢?就用这种方式,让孩子在头脑里建构大量的词汇和场景的联系,是最有效的方式。
动画片这种东西,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之前,还没有。即便是电影,在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也没有。也就是说,辜鸿铭学英语那个时代,他不能够靠这种人类自然获得语言的方式,去学习英语。除非他不会英语的时候,直接去英国,否则,他也只能靠背莎士比亚来学英语。现在,不同了。技术的手段的发展,可以让孩子不去英国,在国内,通过动画片,来建构一个个词汇和场景之间的关系。这件事情做好了,其实,这门语言就算学会了。
到了今天,利用技术手段提供的便利条件,配合孩子天赋语言获得能力,掌握语言,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当然,这种方式,谁都可以看出来,是一种“彻底的”掌握语言的方式。这种彻底的方式,速度一定不快。因为,要建构的场景和词汇之间的联系,实在太多了。不快,到底要多久呢?大约两年。这个是参照孩子掌握母语的速度得出的结论:孩子从一出生,就在听,在建构场景和词汇之间的联系。真正开口说话,是什么时候呢?大约两岁。
当然,很多妈妈着急,等不及两年,着急呢,就用背“窗前明月光”的方式,来学习英语,上四十分钟课,回来就能背一首英语的儿歌。可惜,这种方式,“见效”快是快,用这种方式真正学会英语,却不容易。学了二十年,恐怕也学不会。就像申爸这样。这里的绝大部分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的,申爸估计。
这个看动画片,学英语呢,很简单点儿事儿:掐了电视的孩子,你总得给他看些动画片,作为娱乐吧?别的孩子都看,自己的孩子也得了解一些,对吧?那就好了,你直接给孩子看英语的动画片,就当娱乐了。别想着这是让孩子学英语。每天看,每天看,看上两年,他自己就“看会”英语了。
退一万步说,孩子两年后没看会。没看会就没看会呗,又不损失什么。至少,看动画片娱乐,孩子是做到了。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4-1 11:11
天书,剑指古文
申爸这里,指的都是六岁,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哈。很多孩子,已经养成了睡前听天书的习惯。这个天书呢,其实,起到的作用,和伴随聆听,没有什么区别。
可为什么还要天书呢?这是因为,很多资料,大申那个时候,找不到音频。没有音频可听,只好爸爸妈妈自己读给孩子听。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很多妈妈在给孩子们录音天书,比如《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就已经有录音版了。有录音版,让孩子自己去听录音版,就可以了。不用爸爸妈妈再给读。大申那个时候,之所以申爸要花很多时间,给大申读《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是因为找不到录音版。
申爸建议,晚上读天书的时间——上了小学一年级了哈,全部改成读古文。
申爸推荐读韩兆琦选的“中华大字经典”《史记》,中华书局的。这本:
读天书,和听MP3还有些不同。读天书有亲子之间的交流,这是听MP3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古文,大家喜欢读《论语》、《老子》、《易经》什么的。其实呢,从掌握语言的角度来讲,读这些东西,并不是最给力的。最给力的,是给孩子读有情节的。但是,有情节的古文,少且不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目前,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就先拿个这个东西,代替一下。申爸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孩子来讲,古文的东西,听的,看的,读的,就应该都是一些故事。
怎么学古文
大申那个时候,申爸忽略了古文。古文重要!把伴随聆听,向古文倾斜。古文,本质上,也是一种语言。孩子怎么学会英文,怎么学会古文。古文,比起英文,要容易多了。完了呢,向英语倾斜。权当听英语是伴随聆听吧。
听史记,聊斋志异,三国志,春秋,汉书这些有情节的。先不用去碰《论语》《老子》,等孩子自己学会了古文这个工具,到了十二三岁,他们自己需要《论语》《老子》里面的内容,对那些内容感兴趣了之后,让他们自己去看。靠《论语》《老子》教会孩子学会古文,那纯扯淡。《庄子》可以,有故事,有情节。《论语》《老子》,孩子背,费了半天劲,不起多大作用。
最好的策略,还是朗读语文课文,养成朗读的习惯。至于古文,古文确实非常重要。不过,伴随聆听的孩子,掌握起古文来,应该不费吹灰之力。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努力,看看咱们这两个群的爸爸妈妈,能不能联手让孩子轻松地攻破古文这一关,应该没问题。
古文很重要。申爸知道,很多妈妈正在录阿西莫夫。咱们可不可以这样,申爸这里有大量学习古文的资料,能录音的妈妈,可以录音。我们只要有了录音资料,丢给孩子,他们自己就把古文给“伴听”了。只要把孩子这种强悍的认知能力在天书敏感期引导到古文上来,古文就学会了。
昕薇0214
发表于 2018-4-1 13:10
认真看完,受教了。九月份就要上小学了,进公办,一个班有48个学生,孩子不尽快养成自律 专注的学习习惯,怕是要“放羊”了。
chinaviolin
发表于 2018-4-1 20:44
为什么要学英语
现在高考不考英语,为什么孩子还要学英语呢?大家都学英语,所以要学。仔细想想,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理由了。
那我们先说说这个英语在孩子未来的学习里边儿,重要在哪里吧。总括起来说呢,你要是决定将来孩子能有个教育就行了,你不必关心英语。关心数学语文,特别是语文就好了。要是你希望孩子将来能进入211的大学,还是什么985大学,反正是顶尖的那些大学,那你的孩子将来能否得到入学资格,关键的一门成绩,将是英语。也就是说,在入学的时候,别的科目的成绩都差不多,英语成绩的高低,将会决定是否被录取。这样说来,英语就占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先来看看现在的情况吧。
对于研究工作英语是必须的
现在,大学教育基本上普及了。也就是说,一个孩子,他想上大学,就总能找到一个大学接收他。现在,每年考大学的孩子,大约在一千万的样子(这个数字在快速缩减,这是好事情)。那些211的大学,一年招收多少学生呢?申爸手上是没有统计数据的。不过,粗略地估计起来,这个数字应该在十万上下。也就是说,那些顶尖的大学,要在每年一千万的学生中,拔走顶尖儿的10%。
这里所说的211大学,是为了培养研究型人才设立的。研究这个事情,占有资料是最重要的前提。很多资料都是外文的,要占有资料,掌握外语是必须的。对于这些人,他们的工作必须用外语。外语可不是什么点缀,没有外语,他们没法儿工作。可是,外语这个工具,对于除了研究型人才以外的人,纯粹多余。
英语学习要两极分化
在目前这个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的形式下,倒逼所有的孩子都学英语,从很小就开始学。学得不得法,18岁以下,大量的时间耗费到了英语上面。对90%的孩子,英语是没用的。所以,现在的高考改革,主要改的就是这一块儿:让英语回归。将来不用英语的,作为常识了解一下,就可以了;让将来用英语的,要学得更好。
高考的改革趋势
把英语考试社会化。就是说,高考的时候,不再考英语了。设立类似于大学四级那样的英语水平考试,让想上大学的孩子,去参加那个水平考试,考过了,就给你一个证书,certify一下就行了,也不用记录成绩。你想进大学吗?想进,那个证书是必须要拿到的。你想想,大学教育都普及了,这个证书就不会太难拿。要是太难拿,考得难,那就会卡住绝大多数的孩子拿不到,回过头来,还是逼着所有的人都去学英语。这和改革的初衷就矛盾了。
现在,问题来了:所有的孩子,手里都拿着一样的certification,那清华北大他怎么挑学生?
另一个方面更糟糕。
从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来看,取消统一高考,是不大可能的。至少,我们的孩子高考的时候,最少一个省,得做同一张卷子。维持高考的权威性。现在,高考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取消文理分科,减少考试科目。到大申他们高考的时候,估计只剩下三张卷:一张语文,一张理科综合,一张人文社科综合。
就三张卷子,这个难度就不能太高。太高了,区分度就小了。好比说,难到极端,没有一个人会答,那所有的学生都得零蛋,区分度就是零:你分不出孩子的好坏。太难了,考试就没意义了。那一千万人,高中低各档的学校,可都要靠这三张卷子给出的分数招生呐。所以,三张卷子的难度要适中,让不同水平的学生,相互之间的分数有分别。
顶尖学生靠英语区分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顶尖的学生的区分度就没有了。为什么呢?
现在,考试的科目多,顶尖的孩子之间,靠科目多来增加区分度。一旦高考只剩下三科,那个群体的区分度就没有了。这会造成什么情况?
将来,去申请清华和北大的,会有十万个孩子,他们手里拿着的600分满分的高考成绩,都是575-585。靠十分来决定是否录取,是不靠谱的事情:相差一分,就有一万个孩子。他们总共才招收3000人。
录取可咋办?靠英语。
可是,英语这件事情,每个人手里都拿着certification,全都一样!
那就靠英语的附加。什么现在能想到的,四级、六级、托福、GRE,都会是到时候其取舍的考量。甚至,现在想不到的,将来才会出现,也会是到时候其取舍的考量。
应对之道
可这些,都得考啊,在高中阶段考。到那个时候,想进211的孩子,整个高中,都在考英语。
你没别的办法让孩子能够应付这么多的英语考试,除非,你让他彻底把英语学会。彻底把英语学会的意思是,不是像以前一样应付考试,得个高分,而是确确实实学会英语的听说读写。
大背景“中国梦”
学英语呢,还不止为了考试。人活一辈子,可不是全为了考试啊。
某天的新闻,有这么一条:《习近平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在这条新闻里,记录习近平的原话说:“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两个一百年”,这话什么意思?要理解这话的意思,我们需要放宽视野,在大历史中去理解。我们都知道甲骨文。从殷墟挖出来的甲骨,最早的不超过3600年。这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有3600年。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才算是“文明史”。这是文明史的严格定义。在这个定义下面,美洲的印第安人,根本就没有文明史,因为他们根本就没发明出文字。
从3600年前,直到今天,在漫长岁月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华文明一直处于这个星球的领先地位的,No.1。今天,中华民族不是世界第一。曾经的世界第一,现在不是。那什么时候丢掉的这个头衔呢?就在1840年,鸦片战争的那一年,我们丢掉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当然啦,衰落不是一天发生,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总得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让这个渐进过程有一个指代。鸦片战争就是拿来指代的。
我们往前看。再过25年,是哪一年?2040年。2040年距离1840年是多少年?正好200年么。这就是习近平的话里,200年的所指。什么叫“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重回世界第一啊!
美国是现在的世界第一。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了“200年”的时候,我们现在怎么看美国,世界就怎么看中国。这是一个“梦”。中国梦。习近平所说中国梦,就是指这个说的。任重而道远哪。
如果你把3600年,按比例缩减到24个小时里边。200年相当于多长时间呢?200年相当于80分钟,1小时20分。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民族,在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这颗星球的No.1。只是到了晚上22点40分的时候,忽然岔气儿了,肚子痛。最严重的那一段儿时间,痛得不行。可是,在午夜钟声敲响之前,我们又奇迹般地康复了,重新回到了No.1的位置。
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讲,在整个人类文明史里面,领先地位是常态。最近两百年的落后,不过是个“小闪失”而已。现在,我们又要回来了。我们不是首次“争得了世界第一”。实际的情况是,我们又“回来了”,重新回到自己领先的位置上去了。这就是“复兴”。
习近平精准的表述是:“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为了使用英文文献
在历史的浓缩的一天中,中华民族只缺席了80分钟的时间。可惜,这80分钟,却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80分钟。迄今为止,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大事件,绝大部分都是在这80分钟里发生的。
可这和孩子们学英语,有什么关系呢?弗赖登塔尔说:“人们认为,把一个领域研究的基本结果教给学生是最为明智的做法。”世界上存在太多的“研究领域”了。我们去看,绝大多数研究领域领先的地方,都在西方。在西方怎么着?西方用英语啊。如果我们想把这些“领域研究的基本结果教给孩子,没有英语,太别扭了。我们得承认:对于现代科学,人文社会,最好的文献、书,不是汉语的,是英语的。
比如,申爸诚心希望,大申能够直接去读Asimov的Guide to Science,Understanding Physics,Chronology of Science and Discovery,而不是看《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这书翻译得聱牙诘屈,一头雾水。可孩子必须要彻底地学会英语,他才有可能去看英文的专业文献。如果想要成为申爸所说的某一类人,学好英语是没跑的,不管高考考不考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