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13-10-15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美国孩子真的轻松吗?放学就玩,玩完熬夜薛涌专栏·“美国孩子真的轻松吗”系列评论之一
放学就玩,玩完熬夜
2013年10月9日   A23:A23-评论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薛涌

--------------------------------------------------------------------------------

  □薛涌

    “美国学校是轻松自由的天堂”、“美国的学校,是孩子的乐园”、“美国的孩子没有压力,轻松自由,一天在外边至少玩一个多小时”……这些算是在中国相当流行的说法。甚至有更极端的,说美国的学校没有家庭作业!

    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到美国参观学校,眼见为实——果不其然,美国的学校确实轻松呀!孩子大为欢喜,回来就不想在国内读书了,一定要留美。于是,小留学生越来越多。有的家长说,送孩子出去是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有的则说,出去至少可以给孩子减压。

    真是如此吗?

    其实,对于孩子的家庭作业之重,美国人已经怨声载道。《大西洋月刊》今年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其中一位叫KarlTaroGreenfeld的父亲现身说法,写了一篇《我女儿的家庭作业累死我》:他13岁的女儿,从加州转学到了纽约,前后两个学校,每天作业量是三四个小时。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是六个半小时。做作业要做到午夜,早晨睡眼惺忪地往学校赶。家长晚上逼着孩子睡觉,孩子假装听话,但家长一走,就又偷偷地爬起来再做一个小时的作业。

    看了这个,我只有叹息。我的女儿现在正好14岁,刚上高中。她从12岁起,过的就是这种日子。周末早晨不叫她,她能睡到十一二点,连续睡十三四个小时,可见困成什么样。按说,四个小时的作业不至于搞到半夜十一点以后。但是,作业并非孩子生活的全部。比如,每天放学,运动队训练就得一两个小时。这就是许多中国学生和家长看到的所谓“轻松”:人家放学就玩儿呀。我敢说,大部分走马观花的人,从来没有亲身试试。女儿的长跑队训练,动辄就是五千米甚至近万米,强度甚大,训练完相当疲劳。而且每周几乎都有比赛。比赛最麻烦,那不是一两个小时能完的。如果赶上客场,把旅行时间加上,晚饭的时间都得推迟。当然,孩子还有许多其他活动,比如要学一种乐器,参加社团活动等等。

    所谓“美国学校轻松自由”,是中国人对美国教育最大的误解之一。美国是个贫富分化、教育分化非常严重的国家。没有笼而统之的“美国”。如果把孩子送到那些毒品泛滥、暴力横行的学校,孩子确实放学没有作业。他们的家长大多在监狱里待着。老师能看住学生、不让他们犯罪就不错了,哪里谈得上什么作业。但你去那些中高产的好学区一看就知道,孩子们熬夜早成了常规,压力大得出奇。最后上一流大学的,往往也是这些孩子。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如果论平均水平,恐怕落后于欧洲大部分国家。但是,这主要是因为两极分化太严重,大量劣质学校把平均水平拉下去了。在最好的学校中,竞争白热化,孩子们的水平也相当高。我经常跟中国的学生和家长打比方:中国的职业足球运动员,有的人12分钟跑不下3000米,这体能水平比我这个年过半百的人还差一截。一旦去了英超,怎么可能轻松愉快?基本的体能要求就把他撂倒了。到美国留学也是一样。如果要进最有竞争力的学校,首先意味着压力的加大,而不是什么轻松。

    这并不是说,压力大就一定好。相反,我恰恰就是一位为了女儿睡眠少而忧心忡忡的家长。我希望在这里指出的问题是:国内不少孩子和家长,带着自己的愿望去看美国的教育,于是得出了人家又优异又轻松的结论,不管这样的结论是多么违背常识。许多中国的中高产,对孩子过度溺爱娇惯、不竭余力地满足其愿望、不忍心看其吃苦,孩子们则不愿意艰苦奋斗、期待一切被父母安排得好好的。在我看来,这两代人之间,存在着一种不自觉的“心理共谋”,进而塑造了一种天堂般的美国教育图景。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5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薛涌专栏·“美国孩子真的轻松吗”系列评论之二]
女儿的作业累死老爹
2013年10月10日   A31:A31-评论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薛涌

--------------------------------------------------------------------------------

  □薛涌

    前文提到,那位叫KarlTaroGreenfeld的父亲,在《大西洋月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女儿的家庭作业累死我》。他为了体会一下女儿做作业的生活,决定跟着做一周家庭作业,并把自己的经验如流水账般地记录下来。

    我读了他一周的日记,颇有些共鸣。当时他女儿13岁,读初中最后一年。不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女儿已经上了高中,大概14岁了吧。我女儿正好14岁,也刚刚读完初中。她13岁时的生活仍然历历在目。另外,那位父亲正好是我这把年纪的中年人,在杂志社当编辑、作家,靠文字吃饭。我也是编辑出身,后来读了博士,在大学教书,从来没有断过舞文弄墨。我们两个家庭之间,不管是孩子和家长,年龄背景都相当接近。

    KarlTaroGreenfeld的女儿星期一的作业,是11道代数题及79页的阅读:一本爱尔兰裔作家的童年回忆录,要求是找出三句强有力的引文,并用一两句话对其意义进行评论。另外,还要准备第二天的地球科学考试。

    这位当爹的马上选择先攻阅读。他觉得自己靠文字为生,这个最好对付。不过,他掂量了一下,完成79页的阅读并找出三句有力的引文,至少要花他两个小时。结果,头半个小时读下来,进度只有16页。按这个速度,两个小时只能读64页。79页是将近3小时的阅读量。要知道,作为杂志编辑,他可谓阅读专家了,何况他还知道那位作者。那些从事其他行业的家长需要多少小时,还是大家自己想象吧。

    令他意外的是,数学反而比较容易。他多年没碰,但温习后很快就把题做完。麻烦出在地球科学上。他首先碰到的是一系列词汇:synergistic、carbonates、oxides、sulfates、sulfides、halides、silicates……翻译成中文,大概是增效、碳酸盐、氧化物、硫酸、硫化物、卤化物、硅盐酸……其中一个表格就长达12页。挣扎了20分钟,这位父亲居然睡着了。

    最终,粗粗计算,这些作业要花3到5个小时完成。事实上,他女儿到半夜12点以后才完成作业。

    星期二的家庭作业,是12道代数题和45页阅读,还是那本回忆录。另外多了一个文科的项目,必须完成一篇一到两页的作文,规定要用一本青少年读物的文体。最后,就是准备第二天的西班牙语考试。这位父亲到晚上11点时就求着孩子睡觉。结果,孩子11点40分终于上床,父亲则奋斗到午夜以后,完成了当天的阅读。粗粗估计,这天的作业量大概3个小时。所幸,孩子至少12点以前睡觉了。

    这位父亲说,早在女儿小学六年级时,有天半夜一点半走进她的房间,发现女儿还在那里挣扎着完成数学作业。那作业是要求孩子计算一系列图形的面积和边长。孩子的妈妈是荷兰训练的建筑师,也要花半个小时才能找到答案。当时他找老师去讲理,老师说作业量并不算大。他又和家长们电邮讨论,结果家长们群情激愤:“天呀,我儿子半夜两点作业还没完,急得直哭! ”

    星期三的作业:12道数学题,阅读、地球科学,还有准备第二天工业化历史的考试。考试涉及的内容包括洛克菲勒、卡内基、垄断和信托、反托拉斯法、自由放任式资本主义、血汗工厂的火灾、工会运动、工厂安全生产标准的实施、工业革命时代的民粹主义对恶劣工作条件的反应等等。父女还就当时血汗工厂的恶性事件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话题一直触及到资本主义的本质。最后,孩子在阅读的时候睡着了。这些功课花费的时间是3个小时。

    星期四正好是家长会,学生的家长和每个老师都有单独会晤的机会。这位父亲发现,女儿的地球科学的作业并不完全,有些作业她并没有给家长看。所以,前几天其实还是偷懒了。另外,她头一天的数学作业拿了个“C”,因为格式不符合要求。还有,西班牙语老师报告:孩子们的西班牙翻译作业经常用谷歌翻译软件,这其实就是抄袭……

    家庭作业不时挑战孩子的体能极限,孩子们应付不了,乃至无所不用其极,这在美国已经是一个日益普遍的现实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5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薛涌专栏·“美国孩子真的轻松吗”系列评论之三]
作业多就没空吸大麻
2013年10月11日   A31:A31-评论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薛涌

--------------------------------------------------------------------------------

  薛涌

    昨天谈到Karl TaroGreenfeld这位父亲,自己受过良好的教育,事业有成,也特别尽人父之责。他反对过多的作业,理由言之凿凿: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基本相当于一个成人全职的工作日。成人下班尚要放松,孩子放学回家则要加上4个小时的作业。哪个老师和家长自己尝过这样的滋味?跟着孩子做一个星期的作业就知道,这是大人也受不了的事!

    他为此找到校长、副校长、任课老师据理力争,并和其他家长串联,在网上讨论,要求减少作业。他还调查了作业多的原因。比如,州里对课程有非常具体的规定,必须覆盖指定的内容,没有削减的余地。各科老师之间缺乏协调:科学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不知道英文老师的作业量是多少,老师们更不会顾及孩子当天是否有戏剧排练等活动。有时几个老师都把超量的作业赶在同一天布置下来,孩子苦不堪言。为此,他还惹出事来——许多家长实际上欢迎更多的作业,把他组织的家长网上讨论的内容报告给学校。校长立即找他谈话,要求他停止讨论。他辩解说,家长积极讨论学校的功课问题,参与孩子的成长,这是一件好事。校长则称,许多老师不喜欢这种讨论,感到受了威胁。学校有明确的规定,禁止孩子们进行“网络恫吓”。既然不让孩子这么干,大人就得以身作则。

    不过,家长的压力并非全无作用。学校别管多不情愿,也会适当让步,功课减量。同时,KarlTaroGreenfeld通过和校方以及各科任课老师打交道,也对学校的工作有所理解。他意识到,老师们每天都要作出很困难的决定:让学生学习什么?留多少作业?他认真研究了各种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最后不得不承认,如果孩子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确实就会成为一个全面发展、非常有能力的人。老师们听到家长抱怨各门功课一起压下来、互相之间缺乏协调的抱怨时,有的表示万分同情,不住地点头,但好像这一切和自己并无关系;有的则干脆说:孩子必须学会面对多门功课的压力来计划自己的时间、有效率地组织自己的学习。这是高中和大学必备的技能。

    那么,不堪重负的孩子怎么看呢?KarlTaroGreenfeld的大女儿经过初三的煎熬,开始读高中了。她当然不停地抱怨这种超出理性的功课。但是,她站在高中的立场上回顾一下,觉得初三的训练确实有好处。用她的话说,经过那么一番折腾,上高中就不怕了。反正加重作业量的空间早就没有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她上的是纽约一所优异的公立学校,需要考试才能进入,有相当的竞争性。她妹妹11岁,正准备考这所学校。当爸爸的不胜担心,警告妹妹:看看姐姐过的日子,功课实在重得离谱,能否换个轻松点的学校读?但妹妹是个非常有竞争意识的孩子,决心已定:我应付功课的能力相当强!

    这位父亲又把自己在这个年纪时的生活拿来比较,承认说,当时他放学,往往先到同学家泡一下午,顺便吸食大麻,吃晚饭时回家。家长问起,就说今天没有作业。在那个年月,学校不留作业是很正常的,糊弄家长也容易。如今,大女儿放学根本没有时间和同学泡,回家直奔书桌,甚至看一个小时的电视都有些罪恶感,觉得自己荒废了许多时光。根据他的观察,女儿没有一点点吸毒的迹象。道理也很简单:她怎么可能有时间干这事?

    可见,功课的重压,使许多孩子学会了对付压力,也使他们没空学坏。当然,他们肯定还学到了不少知识。这些连反对功课过重的家长们也无法否认。但是,孩子们习惯性地熬夜,早晨起来睡眼惺忪地赶着上学,每天搞得身心交瘁,这些难道真是对孩子好吗?显然,我们都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希望孩子接受严格的教育,同时避免负担过重,有充足的自由时间来发展。可惜,理想并非现实,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必须两害相权取其轻:究竟是让孩子们在超负荷中成长,还是放羊?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发表于 2013-10-15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亚裔的孩子都比较努力,在美国也一样。但亚裔在美国只是少数民族, 标题如改为“美国亚裔孩子真的轻松吗”就比较准确。
发表于 2013-10-18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确实如此,有个小学同学移民到加拿大,课内非常轻松,课外学习非常忙,奥数做的一点不比国内少。
发表于 2013-10-18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家亲戚的女儿在美国每天放学都要另外学习
发表于 2013-10-19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d0222 发表于 2013-10-18 14:21
想要优秀到哪里都不会轻松。想混日子,在国内也可以非常轻松。

确实如此。
想像美国孩子一样的全面发展,在国内也完全可以做到,
需要家长适当做些加减法。
发表于 2013-10-25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很想知道,他们这么学却不容易近视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人种?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sasa66 发表于 2013-10-25 12:32
很想知道,他们这么学却不容易近视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人种?

美国除了少数大城市,都是一望无边的乡下,视野很好,远眺的条件很好,又加上不少体育项目。

你看中国城市化越来越高,你想看远,都很难,周围全是高楼。

近视睛不是病,是人类为适应生存条件的改变而自然做出的适应。
发表于 2013-10-25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跟高血压糖尿病一样,  近视是生活习惯病,由于发育时期用眼不当,长时间对近距离物体凝视,使睫状肌失去伸缩弹性。
多运动,让眼睛跟随移动目标,锻炼睫状肌。
发表于 2013-11-12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到哪里都一样,别真的以为跑到国外可以打酱油啊。人家好歹是发达国家啊,能允许你打酱油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11-15 12:09 , Processed in 0.104546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