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752|回复: 17

[竞赛考级] 转发 「IMO季军谈起」的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4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作者是我同学加好朋友,以前也是理科班的大牛。看了文章蛮感触的,包括那篇知乎上的文章,给各位正在奥着和将要奥的孩子的家长参考吧。以下是原文


为什么突然想到贴这个。。因为最近看到这种新闻:



原文:奥数天才坠落之后

回应:https://zhuanlan.zhihu.com/p/36397449

我的评论是:「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就酱紫。

以下原文:


读到一篇很长的评论文,「IMO季军谈起」,点「原文链接」看知乎版本,后来特意找了人人网帐号看原文,把最后几章看掉了。总共阅读需要一小时。

读完以后,写几句感想。

1)作者提出,机械化的训练是必须的,但是人对这样的训练忍耐力有限。如果从低段升到高段凭借天生聪明(这是有效的淘汰机制),到了高段以后才开始机械努力加大训练,这样才可以更进一层。想到我柯入段时实力平平,后来大量网棋是入段以后才开始训练的。这条路子也符合这个道理。

之前说到完全自学的国际象棋,大约人学4年折合AlphaZero学一个多小时的样子,4年大概投入10000小时,就算10000比1。问题是,AlphaZero在学习的每个stage,都是跟自己相同级别的程序下,这样可以进步。人类做不到这一点,越高的段位,就越难找到同级别的对抗。而同级别高水平对抗10000小时,才可以抵上AlphaZero一小时,所以级别越高,有效的训练就更加难以完成。机械训练的时间超长以后,精神也会疲劳。所以其实,阿狗的路数,人类是做不到的。

2)作者还说,所谓奥数,就是以低段的知识解释高段的问题。非常赞同。这个模式就是人类最前沿的研究的翻版。无论是单独发明高段的知识也好,或者用低段的知识组合也好,都可以。但是提前学了高段的知识再拿来用,就毫无意义。所以奥数的确是选择(不是培养,而是选择)人类最优秀的大脑。这套机制是(有限的情况下)有用的。

再提一句,培养也是选择,效率更低一些而已。

这里提一下高中大牛阿头,高一的时候我们参加高中物理竞赛,最后一题唯一做对的就是他。那题是运动学,求时间。阿头画了一张图,横轴是x,纵轴是1/v,这两个正好呈线性关系。阿头说,那么围起来的面积是时间。提醒大家,当时高一,完全没有学过高等数学。

这就是阿头牛逼的地方,跟牛顿一样,他发现了微积分。


3)任何一个体系,或者复杂系统,一定是会失效的。中国奥数这样一个近似封闭的系统,在运行了10年以后,轰然坍塌。坍塌的原因,仅仅是系统不再封闭,系统的个体数增加,超过阈值。才出现作者描述的各种具体无解的现象。而个体数增加,也正是系统成功运行的结果。相反美国,在如此反智的土壤中,反而在反智的帮助下,保证了「系统个体数不超过阈值」,并因为水平低下,诞生了一套暂时特别robust的系统(AIME数字填空题的设定)。这件事粗看是非常反讽的。

不过实际上,这些事情都是必然。所有的系统,包括如此小众的奥数选拔系统(和围棋选拔系统)(还有大公司IT系统)都逃离不了命运的安排,失效一定是最终的结局。一切为了“既寿永昌”的努力都是徒劳。因为没有一个系统可以做到封闭,或者实时反馈,这样就必然不存在一个稳定态。剩下的问题,就是研究或者设计一个从出生起就doomed to fail的系统,是通过怎样的路径,走向灭亡,并在灭亡之前,为世界的留下组织架构,局部地减一点熵。小到奥数,大到国家,都逃不脱这个模式。

4)跨界是有用的。物理,教学,IT,围棋象棋,社会活动,投资,都玩过一圈以后,发现大道无门,千差有路。最后,无论是哪个领域,最底层支配的东西都不是技术问题。这些抽象的东西,可以叫政治,可以叫人性,可以叫“体”,也可以叫心理史学。其实是同一样东西。我们要掌握这样的东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发表于 2018-5-4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膜拜大牛
发表于 2018-5-4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最后一段说的太对了
发表于 2018-5-4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收藏慢慢看
发表于 2018-5-4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写的很好,楼主也是牛人
发表于 2018-5-4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路过,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5-4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Imbored 发表于 2018-5-4 18:48
横轴是t 纵轴是v/1 既推导不出微分也推导不出积分 还和和牛顿比

横轴是x,不是t
发表于 2018-5-4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大牛堕落了还是博士,青蛙呢,堕落了去哪里呢?
发表于 2018-5-4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水平有限,没看懂。哪位大神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下
发表于 2018-5-4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讲真,陨落不陨落,那都是付云皓及其周围人的生活。况且,人家现在过得也很好,做到国集层次的辅导、出题老师。记得四大悲摇摇欲坠前后也正值2017年IMO尘埃落定,韩国第一中国第二,有人就说这是打压竞赛的后果。不过根据《IMO季军谈起》一文,中国队制霸IMO的时代早在2011年之后便逐渐落幕,2017年好歹还是老二,2016年只有第三。这种局面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而全民奥数是非常大的破坏力之一:省国集人数急剧扩张,从学校到社会机构讲套路,讲难题,背答案,教骗分,群魔乱舞。真正的数学小牛大牛则被迫过早进入刷题模式,对其成长不利不说,还指不定因为某个程咬金而止步省队。《IMO季军谈起》举了个例子:

四千个水平远不够省一的孩子和两百个水平有希望冲省一的孩子(这里包括十个很牛的孩子)一起玩命训练,一起考高联。该省省一有60个名额。
对那四千个孩子,由于题目变化,神发挥和阅卷误差等原因,冲到省一的概率就是1%,最后有40个省一。
剩下200个孩子瓜分剩下20个省一。
结果呢,那3960个孩子自然是撞了南墙回头,你以为那40个能幸免?金秋营,自招分分钟把他们刷下来。不仅如此,他们还耽误了宝贵的时间。本来裸考能上985的,最后可能连211都悬。
但是剩下那200个就DT了。尤其是最好的十个孩子,完全是大坑。没准冒出来个谁谁谁就抢了一个省队的位置。
那4000个孩子坚持搞竞赛,得益的是谁?
只有学校和竞赛老师,不解释。


上海这边也有个类似情况就是初中数学,从教学内容到最后中考,越来越简单,一个粗心可能就和心仪的学校say goodbye(具体可参看老大公众号去年的几篇文章)。万幸的是,中考还为牛牛们留下了自招通道。

由此可以看出,当下打压义务教育阶段各种杯赛、取消五大学科竞赛省一加分保送,对提高国集选手质量、保护数学天才来说很可能是正确的。
发表于 2018-5-4 19:2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但是提前学了高段的知识再拿来用,就毫无意义。所以奥数的确是选择(不是培养,而是选择)人类最优秀的大脑。”::handshake:
发表于 2018-5-4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说的真是牛!
发表于 2018-5-4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hu9829 发表于 2018-5-4 18:56
横轴是x,不是t

确实这个方法用到了微积分,但是牛顿发现微积分之所以困难,因为他之前其实压根没有速度(严格来说是瞬时速度)这个概念。速度本身就是牛顿运用微积分理念构建出来的概念。
所以,现在我们学习的高中物理,虽然没有真正学微积分,但大厦本来就是用微积分作为主要工具之一构建起来的,整个理论本身就蕴含了微积分。在这个理论体系下,不自觉地运用微积分就变得自然多了。
发表于 2018-5-4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刚去知乎看了那篇文章
发表于 2018-5-4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封闭系统会一直熵增,直到最后崩溃。
发表于 2018-5-4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无论是小升初,中考,高考,乃至奥数,刻意练习是必须的。
做好了提分效果明显。
至少拓展了分数的边界
发表于 2018-5-4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所有的问题最后都归结为哲学问题。
发表于 2018-5-5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习了,很好的视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11-24 07:18 , Processed in 0.110032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