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前夕,我在TB选女鞋,看中一双鞋子,款式经典,头层牛皮材质,侧面流线型很好看,价格完全能接受。我发给队友并说这双鞋子还不错,但是销量很低。他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话经常听到,其实,放在鸡娃这件事情上,也同样适用。 有些学科,比如数学,由于我自己不擅长,不方便发表意见。但是,我懂英语,我家娃也在机构(JDB)里面进行了英语启蒙。风里来,雨里去,坚持了一年。收获就是熟练掌握了26个字母,在机构里面很happy,开心地度过了一年中每周两次的课堂。但是,机构存在的问题非常之多,这种问题,放在数学培训机构里面也同时存在。 第一, 拉长战线,产生具有吸引力的价格。课外培训,既然是商业行为,那么价格就是比较敏感的部分。价格太高,超过了工薪阶层的接受范围,报的人就不多,换句话说,客户就少,机构无法盈利;价格过低,由于目前国内的商用房租金高涨,以及人力成本的居高不下,机构老板也赚不到钱。所以就定一个适中的价格,将原来一年能讲完的课程,拉长战线,延长至两年甚至三年。这样,客户也保住了,钱也能照赚不误,唯独苦了孩子。君不见,现在的孩子时间多么宝贵,每天像赶场似的,辗转一个又一个地方。 第二, 知识切割。学习是有一定发展规律可言的,学习绝对不是几个知识点的拼拼凑凑。但是我们读的某思,每节课都是一个独立的模块,什么妙趣横生,纵横交错,斗转星移…… 说白了,就是把某种类型的题目,拿出来讲,告诉你一个解题套路。至于为什么这么解题,机构是省略这个步骤的。对于小低年级的孩子,我感觉这真的是在破坏孩子知识习得的过程,进而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很可能,以后孩子根本就不在乎这个解题背后的原理,他们要的是你给他一个公式,一个套路,最终失去学习能力。 第三, 急功近利,忽视过程。我感觉这是很多家长的通病。举个例子,队友爱好书法,是全国书协的会员,同时也具备书法方面的教师资质。只是没有从事书法行业,前段时间,有朋友的孩子在周末的时候跟着他学习书法,由于这个孩子有灵性,也很用功,家长盯得紧,每周来学习两次,每天在家练习一小时。四个月以后,孩子的学习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老师对他刮目相看。另一个家长看到这个孩子的变化,于是前来咨询。他问了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学习十次能达到什么程度?学习二十次能学出来吗?”众所周知,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习书法更是如此。“学出来”更无统一标准。如此急功近利,甭说书法,任何一门功课都不可能出成果。 第四, 老师流动性大。在JDB学习的一年内,中教换了一次,外教先后换了四次。大家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小小的孩子,刚刚对一个老师的风格熟悉了,紧接着又要去适应另一个老师。现在某思上课,又先后换了三任老师,住院的住院,生病的生病,因故离职的因故离职。为什么学校的任课老师能够从一年级带到五年级,而机构的老师一年都坚持不下来呢? 目前小一,英语和语文我都放弃机构了,转而自己抓。这两门课的学习路线,在我心中非常明朗,只剩执行力了。娃倒也配合,所以效果还不错~ 我不是来砸机构场子的,只是觉得无论是否选机构,家长自己要思路清爽,为什么学?学什么内容?学习进度如何安排?如何做好预习和复习?如何检验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孩子的积极性和接受程度如何?想不清楚的,就只能让机构收智商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