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帆潜水很久,收获很多,非常感谢千帆。 也就想把我们家识字的经验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没有特意去教过小朋友识字,也就没有去测过究竟认识多少字。但在中班的时候,学校看书的课时,能拿着绘本给班上的同学念绘本里故事,有一些字词不认识,会结合前后语境的意思用其它的词替代。目前小朋友大班,自主阅读绘本已没有问题(少量字词不认识),做逻辑思维题时,基本自己去读题并理解题意。因此,对目前的状态,我还是蛮认可的。 那是如何陪伴小朋友成长的呢?一起快乐的阅读。 我是那种后知后觉的家长,没上千帆前也不了解魔都学习的魔性。而最开始也只是有一点朦胧的意识,觉得应该让小朋友多读读书。而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是一个机缘巧合的点。2岁多的时候,带小朋友去汽车博物馆玩。当从一楼往二楼走的时候,小朋友腿短,所以一步一步走的很慢,而在隔几个台阶的时候,都会有一行醒目的大字“小心台阶”。偶然的,队友指着地上的字对小朋友说,“这是小,这是心”。念了几个后,小朋友后面看到这两个字的时,都会主动去念,而在这个汽车博物馆的神奇氛围下,也少不了认识“车”这个字。这一个小小的火花,让我感到“是不是可以给他看看书了?” 于是,我们的阅读时间开始了。 选书、买书,这绝对是一个技术活;当时不知道买什么书,也买了一些很上不了台面、质量很一般的书,通过学习、通过度娘,慢慢的后来还算买到了一些不错的书。而亲子阅读,又绝对是一项体力活;有时工作太累,读着读着我会睡着了,有时候绘本太长,读完嗓子就不舒服了,而最开始读的时候,语调、语速都生涩,所以,我们都需要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最开始的时候,小朋友是不太接受的,毕竟没有玩游戏好玩,但渐渐地,发现里面的故事特别有趣,而随着彼此的一起坚持,到后面,每晚如果不读绘本,不愿意睡觉,小朋友的识字量也就在慢慢的阅读过程中建立了起来,随着阅读量的增长,绘本难度的挑选也要开始不断的提高,我们家小朋友会有一些畏难,因此,慢慢的由图片多字很少的绘本向图片少字多的绘本逐渐过渡;再到后面,开始斗智斗勇,小朋友读一页,我读一页,这也是检验小朋友的生词量,到现在,有时假装很忙,就让小朋友自己一个人看,也能安静的读完了。但没有家长提醒的话,还不太会主动自主去阅读。 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通过阅读,小朋友经常会带来意外的惊喜,有时候说话冒出的一些成语、词汇,会让我有一丝停顿。前一久,当给小朋友读完一个很感人的绘本后,发现小朋友脸上挂着两行清泪。所有的点滴,让我觉得,当初选择这种方式的陪伴的正确和值得。 说了这么多,个人感受其实就几点: 一、坚持——这是亘古不变的定理; 二、绘本的挑选——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近;小朋友有喜欢的书的时候,只要提出来,就买买买; 三、让阅读有趣起来——比如阅读的时候变换语调、读完后交流心得、挑对方阅读过程中的错、漏等等;
四、陪伴中发现小朋友的闪光点,放大,给小朋友正面反馈;
|